📖 ZKIZ Archives


央行:中歐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展期

2016年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歐洲中央銀行簽署補充協議,決定將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有效期延長三年至2019年10月8日。互換規模仍為3500億元人民幣/450億歐元。

中歐雙邊本幣互換安排,將為雙方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流動性支持,有利於雙邊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標誌著雙方貨幣金融合作取得新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808

升級雙邊自貿協定,這些國家向中國聚攏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一些經濟結構依賴自由貿易的國家和地區正逐漸向中國聚攏。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月15日至19日出訪瑞士期間,兩國簽訂了一攬子協議。其中,雙方宣布啟動中瑞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尤為引人註意。

當然,瑞士並非近期首個與中國升級雙邊自貿協定研究的國家。去年11月下旬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會議期間,已有新西蘭、秘魯、智利;今年1月下旬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之後,瑞士、澳大利亞也在已有的自貿協定基礎上,重新啟動了與中國的升級談判聯合研究。其中,智利和新西蘭已經與中國啟動了談判。

中國商務部網站發布的最新消息又稱,2月20~24日,中國-加拿大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暨探索性討論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加拿大位於北美大陸,鄰近美國,是世界第十大經濟體。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院長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與特朗普上臺後即宣布美國正式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談判有關。

美國當地時間1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TPP

“這對中國是個好消息,不僅可以提升與這些發達國家的合作水平,也可以推進國內的改革開放。”一位接近自貿協定升級談判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中國傳達力挺自由貿易信號

從南美洲的秘魯、智利到歐洲大陸腹地的瑞士;從大洋洲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再到北美的加拿大,近期陸續與中國升級或啟動自貿協定聯合研究的國家都有一個重要的特點:經濟結構非常依賴自由貿易。

上海瑞士中心主席莫西·尼古拉斯(Musy Nicolas)常年往返於中瑞之間。今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辦世界經濟論壇前夕,他也參加了某赴瑞代表團,準備一個低碳項目。包括莫西在內的多位瑞士商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在歐洲大陸,瑞士缺少自然資源,經濟的發展主要靠高端制造業、服務業,以及國際貿易合作。

作為中立國官員,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則在談及TPP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瑞士一直就沒有參與到TPP或是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中瑞兩國升級自貿協定聯合研究,與我們都不在其中的另外一個組織,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但從更廣闊的角度說,若所處區域或全球範圍主要貿易夥伴有較大爭端,從而影響到國際貿易發展,包括瑞士在內的這些依賴國際貿易的國家,必然會受到負面影響。

傳統上,瑞士與歐洲關系密切,是歐洲最重要的商業夥伴之一,雙邊簽署了諸多合作協議。瑞士是歐盟第三大產品和服務供應國、第二大投資國,歐盟是瑞士最大的貿易夥伴。

莫西就對第一財經記者直言,身處歐洲,他非常關註法國、德國的大選進展,一些國家“類特朗普”候選人的崛起讓人“警惕”。

比如,自2015年開始,瑞郎與歐元脫鉤自由浮動,對瑞士企業而言便是一個挑戰。自那時起,瑞郎已經對歐元升值了15%,向歐盟國家出口越來越困難。“這也是為什麽,中美兩國的市場,或是與中國締結雙邊經貿協定,對瑞士的企業如此重要的原因。”莫西說。

位於拉美西海岸的智利和秘魯都擁有狹長的海岸線和有限的國土面積,這樣的地理特征令兩國的經濟也都非常依賴國際貿易。除了都是WTO(世界貿易組織)和APEC成員外,智利和秘魯還都是TPP的早期成員。當然,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擁有類似特征,它們不僅是TPP成員,還加入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談判。而對北美的加拿大來說,中美分別為其前兩大貿易夥伴。

為何那麽多依賴貿易的國家都在希望升級對華自貿協定?

從參與大選開始,美國總統特朗普便頻頻釋放“反全球化”言論,當選後又宣布退出TPP,還打算重新評估與加拿大、墨西哥等鄰國的NAFTA(北美自貿協定)談判。

另一方面,中國自去年的G20(二十國集團)峰會、APEC會議,到今年年初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都展現出力挺全球自由貿易的態度。

對於習近平的瑞士之行,戴尚賢幾天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4天都在單一國家的出訪,在中國外交史上也不多見,這次訪問比預期有著更務實的意義。他分析,瑞士是眾多國際組織的所在地,這也是為何習主席選擇單一國家訪問多日的原因。習近平的到訪和講話產生了積極影響,所有從事國際金融貿易行業的人或多邊領域觀察者,都非常關註這兩次發言。此外,瑞士聯邦主席出席5月召開的“一帶一路”論壇也表明,瑞士對“一帶一路”倡議持開放積極態度。

戴尚賢強調,與世界一些主要國家采取的措施不同,大家都非常贊賞習主席幾次講話中展現出來的開放精神,以及希望推進多邊交流、促進自由貿易等領域的信號,“習主席在這些場合所展現出來的,正是一個大國強有力的形象。”

自貿協定升級如何研究

從技術層面看,這些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簽訂雙邊自貿協定到底談些什麽,又是如何調整升級的?

2013年,中瑞兩國正式簽署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與世界前二十大經濟體國家之間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這也是中國所簽署的最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一,涵蓋傳統貿易、服務、金融、知識產權等多個領域。

2013年7月6日,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右)與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施奈德-阿曼在北京簽署中國與瑞士的自由貿易協定後握手

以瑞士為例,戴尚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瑞自貿協定簽訂之初就有“複審”(review)機制,每兩年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條款。根據規定,政府每年都會搜集海關和各個機構及公司的反饋,確定自貿協定是否實施較為順利。若有公司在貿易交換過程中發現問題,就會上報。最後工作組會搜集數據進行研究。總體來看,整體實施得非常好,但是有很多細節需要微調。

“比如,最初的自貿協定並沒有把一部分機床工業產品納入其中,未來希望能納入其中。”戴尚賢說。

談及升級談判的時間預期,他回顧說,與中國其他一些曠日持久的自貿談判相比,中瑞自貿談判僅僅用了2年半,非常高效。

從基本面來看,聯合國貿發組織官員梁國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瑞士和中國相比是小國,貿易立國,產業高端,競爭力強,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穩賺不賠。瑞士產業結構高端,附加值高,奢侈品多,在發達國家中比較特殊,與中國的出口同質競爭也少。瑞士的金融服務、奢侈品、制藥和旅遊都太需要中國這個大市場了。另一方面,中國也需要與瑞士簽訂協議,撬開與發達國家、歐洲自由貿易的“堅冰”。

智利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菲利普(Felipe Munoz Navi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了中國智利的自貿協定升級談判外,還十分關註RCEP的進展,“也許RCEP的進展速度還不夠快,協定內容也不夠全面,但達成一個總比沒有好。”

RECP第17輪談判已於2月27日在日本神戶開幕。分析人士認為,RECP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參與國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等議題上還未達成一致。

屠新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RCEP目前的進展主要看日本。日本制造障礙的主要原因,還是不想讓中國主導,這也是日本一貫的態度。

全球化潮流依然湧動

雖然2016年的各類黑天鵝事件、即將進行的歐洲主要國家大選都在提示我們,保守主義和反“全球化”浪潮已經在一定範圍形成,但“全球化”的支持者們也在集結,並發揮作用。

盧旺達、阿曼、乍得和約旦4國2月22日向WTO遞交了《貿易便利化協定》(下稱《協定》)批準文件。至此,批準《協定》的成員已達112個,超過生效所需達到的WTO成員總數2/3的法定門檻,《協定》正式生效並對已批準《協定》的成員正式實施。

WTO總幹事阿澤維多(中)與四國大使

貿易便利化議題最早在1996年新加坡部長級會議上被列入WTO工作日程,中國則於2015年9月批準接受《協定》。根據WTO經濟學家2015年研究測算,《協定》如能有效實施,將使全球貿易成本減少約14.3%,到2030年時可為全球貿易增長貢獻2.7個百分點,發展中經濟體和最不發達經濟體出口商品的海外市場規模將分別擴大1/3和60%,帶動全球經濟增長9600億美元,同時增加2000多萬個就業崗位。

多位接近談判的核心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起了表率和積極促進的作用。原本G20成員商定,在去年年底前完成,但印度一直將協議與糧食公共儲存問題的永久解決方案掛鉤,在國內批準遇到一些困難。這次,印度也在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壓力下,最終做出了批準的決定,這個協定最終生效,意義重大。

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項目部主任尼克·霍普(Nicholas Hope Am)曾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既然TPP即將被拋棄,中國就可以更積極地推動其他貿易談判,比如RCEP。如果美國留下了真空,中國就可以在亞太地區制定貿易和投資新規則。

對於莫西來說,他也在默默關註特朗普對中國政策的進展,以及中國十九大的最後結果。而他也被中國在特朗普上臺前夕出臺的積極引進外資的優惠政策所吸引。這份文件里的20條措施,每一條都堪稱重磅,直指外資對華市場準入的痛點。

他相信,面對特朗普的政策壓力,不論中國還是歐洲,都可以更好地團結在一起。

“事實上,瑞士企業的信心在提升,如果美國企業受到壓力離開中國市場,瑞士和歐洲企業在中國便會有更多機會。”莫西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國若成功改革,對中瑞商界帶來的影響,將大大超過特朗普的沖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45

美國新任國務卿訪華 中美外長會談聚焦雙邊及地區熱點議題

美國新任國務卿蒂勒森今天(18日)中午抵達北京,展開履新後的首次訪華之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天下午與蒂勒森舉行會談,並將在會談後,共同出席記者會,介紹會談成果。

王毅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後,經過雙方共同努力,中美關系取得重大發展 。特別是兩國元首互動,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更大發展。希望中美雙方能把增進信任、增進合作真正落到實處。目前中美雙方正在就兩國元首及各個級別的交往保持密切溝通。期待此次能與美方深入交換意見,達成更多共識。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天下午與蒂勒森舉行會談(圖:央視新聞)

蒂勒森訪華期間,還將和中方官員就中美貿易、投資等合作領域,以及雙方面臨的挑戰等議題進行討論。輿論分析認為,此次蒂勒森訪華,凸顯了中美兩國願意保持各領域、各層級交往的勢頭,也將為兩國領導人未來可能的會晤鋪路。

訪問中國之前,蒂勒森還先後到訪日本和韓國,東北亞首秀,他多次提及朝核問題。輿論就預測,此次蒂勒森訪華,朝鮮半島問題也將成為中美雙方討論的重點議題之一。

雙方還將就中美貿易、投資等合作領域,以及雙方面臨的挑戰等議題進行討論(圖:央視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81

民航局副局長:國產大飛機C919將作為中歐雙邊適航談判的一部分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李健26日晚間在上海透露,雖然ARJ21飛機目前仍未出口海外,但已有國家對此有采購意向,“比如剛果共和國(以下簡稱‘剛果(布)’)”。

當天,由中國民用航空局與歐洲航空安全局聯合主辦的首屆聯合安全會議在上海開幕,會上簽署了旨在提高國際航空安全的聯合聲明,以及旨在支持中歐航空合作項目實施的意向書。

ARJ21支線客機是按照中國民用航空規章《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審定的運輸類飛機。目前,中國國內共有成都航空公司運營的2架ARJ21飛機,運行情況良好。

雖然ARJ21飛機至今沒有出口海外,但已有國家表達了采購意向。“比如剛果(布),2016年7月21日,剛果(布)民航局向ARJ21飛機頒發了型號接受證”,李健說,這標誌著ARJ21飛機已經可以出口到剛果(布)。

談到國產大飛機C919,李健稱,目前C919正在接受中國民航局的適航審批,“同時C919也將作為中歐雙邊適航談判的一部分”。

李健還披露,目前中歐的雙邊航空安全協定(BASA)正文文本的磋商已進入實質階段,取得了重大進展。中歐雙方秉承平等、合作、積極、建設性的態度來進行評估工作,隨著未來合作的不斷深入,中歐雙方會盡快實現整體安全協定的簽署,以進一步促進中歐航空安全,為雙方航空產品的出口運行提供便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97

第六次中日財長對話:深化雙邊財金務實合作

據新華社報道,第六次中日財長對話6日在日本橫濱舉行。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和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共同主持對話,兩國財政部和央行高級官員出席。

兩國財長一致認為,中日財長對話對於雙方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兩國在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方面深入溝通,加強財金合作。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通過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交流互鑒,積極推進兩國的結構性改革。雙方承諾深化宏觀經濟政策溝通與協調,就重大國際經濟與金融問題保持磋商。

雙方強調,有必要進一步深化雙邊財金務實合作,提升財金合作水平,支持兩國在經貿、投資領域的合作。雙方歡迎於5日舉行的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及中日韓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成功閉幕,並同意在今後進一步加強密切合作。

兩國財長同意明年在中國舉行第七次中日財長對話。雙方同意就共同關切的問題開展聯合研究,並向財長對話報告研究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90

去年中美雙邊直接投資額超600億美元 達到歷史最高值

據中新網報道,美國研究機構5月1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中兩國2016年雙邊直接投資額超過600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值。 美國融鼎集團和美中全國關系委員會當天在紐約共同發布《中美雙邊投資研究項目報告》。

報告指出,2016年美中雙邊直接投資額的快速增長是由中國對美投資推動的,中國在美國當年共投資超過460億美元,約為2015年的3倍;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沒有明顯增長。 另一方面,總體來看,美國在中國的投資總量仍遠高於中國對美投資總量。

報告稱,自1990年至今,美國在華投資總額已經超過2400億美元,中國在美投資總額則為1100億美元左右。報告稱,兩國在投資總額方面的差距應當引起註意,防止貿易領域的不平衡在投資領域重演。

報告顯示,2016年,美中雙邊直接投資涉及的領域進一步豐富。其中投資額超過50億美元的行業有5個,分別是房地產、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消費品及服務、娛樂和媒體。

報告指出,房地產領域的投資額遙遙領先其他行業,接近200億美元。報告指出,這主要是由於中國企業在2016年大規模並購美國商業地產,中國對美國房地產行業的投資超過了170億美元。

報告稱,2017年美中雙邊直接投資不太可能達到2016年的水平。據估計,美國對華投資將呈現溫和增長的趨勢,但中國對美國投資增長將出現明顯的放緩。盡管如此,雙邊直接投資仍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並且仍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42

李顯龍:金融服務互聯互通是新中雙邊合作重點領域

4月12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18星展中國“洞悉亞洲”論壇上表示,金融服務的互聯互通已經是新中雙邊合作的一個重點領域。

談到對中國擴大開放的看法,李顯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重要的是宏觀的方向意願以及意願的具體落實,目前中國高層的方向很清晰。

李顯龍坦言,希望能看到一些領域更加開放,但他更看重的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宏觀方向和意願,以及這個意願能夠落實、能夠讓一些公司具體受益,並將這些展示給世界看,同時也讓中國本土的每個公司和部門意識到,這個大方向是不可逆的。

在他看來,目前中國領導對於擴大對外開放的方向很清晰,但訊息的傳達和落實可能需要時間,希望未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部門都能盡快落實和體現它,並貫徹這種的精神。李顯龍總結到,“盡快盡好,這個是習主席說的,我完全同意。”

李顯龍回憶到,中國改革開放之後,許多新加坡人看到了新時機,今天新加坡的企業遍布中國所有的省市,星展銀行正是第一家在中國註冊為當地外資法人銀行的新加坡銀行,也是首個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業的外資銀行。

關於金融服務的互聯互通,李顯龍表示,這已經成為新中雙邊合作的一個重點領域。目前,新加坡和中國的銀行在對方市場都運營的很好;新加坡大力支持人民幣的國際化,從2016年6月開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經將人民幣納入新加坡官方外幣儲備。“這不僅是對人民幣重要性的認可,同時展現了我們對人民幣未來的信心。”

李顯龍也提到,新加坡為參與“一帶一路”的中新企業提供了大量融資,新中兩國聯手推動的這些雙邊及區域合作項目將為兩國企業和亞洲區域創造更多的機會,但如果中美貿易關系持續緊張可能會對多邊貿易體系造成沖擊。

在他看來,整個全球貿易系統的良好運作既需要有自信也需要雙方的信任,雙向的貿易和投資的持續往來需要長期的雙邊關系,要根據既定規則來進行運營,也要符合市場的規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21

專訪IMF總裁拉加德:解決貿易爭端需要雙邊對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EO)維持全球經濟2018年和2019年分別增長3.9%的預測。始於2017年前後,IMF曾多次上調對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對於全球經濟增長保持樂觀態度。

如同IMF副總裁張濤在2018年IMF和世界銀行春季年會中所提到的, “全球經濟增長處在陽光期”,但 “陽光期並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中長期來看,金融環境收緊、地緣政治沖突、貿易爭端等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令“陽光期伴隨朵朵烏雲”。

針對當下的全球經濟大勢和面臨的下行風險,在年會前的博鰲亞洲論壇期間,第一財經專訪了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對於全球經濟,拉加德強調了一個前瞻的概念:“趁著晴天修繕屋頂”。所有國家都需要預期潛在風險,提前設置緩沖來防衛自身,並留有阻止與日俱增的金融風險的空間,她稱。

就目前全球貨幣環境收緊與資本市場的波動性增強的關聯,拉加德表示,波動性增強恰恰是經濟狀況改善的體現。“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同時擁有顯著的經濟增長、寬松的金融情況和低波動性。”她稱,“我們已經不再處於危機後初期的低波動率、低增長、量化寬松的環境了,我們已經向著一個新的時期邁進,所有人都需要適應這一進程。”

針對中美貿易沖突,拉加德闡述了IMF一貫的立場,爭議若在WTO管轄範圍內,則通過其爭議解決機制解決;若在WTO管轄範圍之外,(爭議)雙方則應該進行協商討論,通過對話解決。

而專訪當日上午恰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演講中,習近平宣布了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創造更具吸引力投資環境、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等重要舉措。拉加德對習近平的講話內容表示高度贊許,稱其“具有里程碑意義”。

不過,她也闡釋了中國面臨的三大挑戰:控制公共部門和準公共部門的信貸;改革國有企業問題;彌合技術缺口、監管缺口、創新缺口。

通過對話解決貿易爭端

第一財經:在中美貿易爭端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當天發表了歷史性的演講。與此同時,中國改革開放已迎來40周年。你剛剛與習近平主席的雙邊會見非常成功。可否分享對於習主席的講話和會面的感受?

拉加德:我認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是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演講,建立在他2017年1月在達沃斯論壇講話的基礎上。(主旨演講)展示了中國經濟發展非常高效,中國也決定在全球多邊體系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國早已經是這一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習近平主席當日提到進一步開放部分服務業,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的某些限制,減少對於進口汽車的關稅,他還闡明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宣布中國將會進口更多產品,中國的(經商、投資)環境將會更加友好,因為大家“需要新鮮的空氣”。我認為,這確認了中國意欲在全球扮演的角色,(中國願意)尊重規則、遵守規則。我認為這是中國在過去數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動力,這種動力在如今貿易摩擦的大環境下也得到了確認。

第一財經:習近平主席當日的演講以及此前在十九大期間均傳遞了“中國為世界提供一種新選擇”的聲音。這也是美國(對中國)新戰略以及近來中美貿易沖突的大背景。你認為中國該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哪些國際組織能夠幫助中美終止或避免可能的貿易戰爭?也許IMF或G20在其中能有所助益,推動中美進行協商?

拉加德:我認同你的判斷,中國的確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其更新的增長模式正變得越來越多註重內需,越來越少依靠貿易和投資。我認為中國總體上而言目光遠大,謀求長遠(takes a long view,plays a long game),而不是只關註短期。習近平主席更新了中國對於遵循全球知識產權體系以及尊重國際貿易的承諾。我認為這點非常重要,是否需要給予這一情況新的標簽是一回事兒,(但不論如何),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實質性觀點非常重要。

第一財經:應該如何看待中美貿易爭端?這和中國正在推進的重大轉變是否有關?

拉加德:我認為上述中國謀求長遠的(努力)將會把眼下的中美貿易摩擦考慮進去。

IMF向來支持由貿易帶來的繁榮、發展和穩定,我們希望這類貿易摩擦能夠在沖突雙方之間公平地協商,從而使得貿易能夠繼續成為增長的主要引擎,成為科技分享的主要助推器。如果IMF能夠在這方面有所助益,我們會很樂意伸出援手。但這最終需要由雙方國家的政府解決。

第一財經:美國對中國動用了“301調查”,並計劃對“中國制造2025”中的重要產品考慮高額征稅。中國的價值鏈和全球供應鏈是否會受到中美貿易沖突以及全球範圍內正在發生的去全球化趨勢的影響呢?

拉加德: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過度關註某個計劃所言,而是應該更關註實際的落地。如同我當日所提及的,我將“中國制造2025計劃”看作一份提案,(其中提到的內容)是否真的付諸現實了呢?我認為還沒有。我認為規劃有其價值,但兌現承諾更重要。

第一財經:那麽“301調查”是否會對這項提案的未來造成影響?

拉加德:不論如何,我都強烈建議雙方進行對話。如果涉及問題的雙方不進行對話,通常不會有好結果。好結果源於雙方進行對話,可能會存在爭議,可能會存在基於事實的指控,但這些都需要在現有的體系下,被放在談判桌上討論和辯論。

如果在WTO體系的管轄範圍內,需要在WTO體系內通過爭議解決機制(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解決。如果在WTO管轄範圍之外,(爭議)相關的雙方則應該進行協商討論,尤其當涉及的雙方還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時。

晴天抓緊修繕屋頂

第一財經:讓我們來談談即將舉行的IMF與世界銀行春季年會。過去一段時間,IMF一直在你們的展望中調升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IMF還將繼續調升預測嗎?

拉加德:IMF不會調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我們對經濟增長還是保持積極態度。

第一財經:IMF近來對全球經濟增長和美國經濟保持樂觀。但也有不少經濟學家擔憂,美國稅改和可能的基建計劃等順周期政策可能加速經濟增長和複蘇,從而使得本次經濟周期提早結束,並過早陷入下一輪衰退,IMF是否也有此擔憂呢?

拉加德:我們對稅改抱持支持態度。我們也長期呼籲將稅收精簡,將公司稅率調至與OECD均值相符是我們鼓勵的方向。在(稅改)不減少收入的情況下,的確會提振增長,刺激經濟。而鑒於經濟狀況目前已經充分發揮出其潛力,這可能會刺激通脹率,讓通脹率達到我們需要緊縮貨幣政策的程度。上述情況也可能對美元升值有所影響。

所有上述情況都會在美國之外導致“外溢效應”。我認為所有國家都需要預期這些潛在影響,提前設置緩沖來防衛自身,並留有阻止與日俱增的金融風險的空間。當前,不論是公共部門還是企業部門,都有很高的杠桿。

因此,正如我去年10月曾提及的,我們需要“晴天修繕屋頂”。如今,這點比去年10月更加適用了。我的建議是,下周我們共聚華盛頓,來繼續重新構建緩沖,確保債務規模即使不下降也能穩定下來。此外,所有國家都需要繼續推行結構性改革。

第一財經:我們確實需要抓住機會來“修繕屋頂”。你提到了當經濟狀況良好時,美國會進一步加息,這也可能成為一種風險。如果美聯儲加息速度過快,可能會讓資本市場的泡沫提早破滅,因此一些人,例如達里歐,擔憂接下來可能會出現衰退甚至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他們是否太悲觀了呢?

拉加德:你不可能面面俱到。當經濟增長和經濟情況好轉,貨幣政策勢必需要收緊。而且(美聯儲)前幾年也就加息進行了很好的溝通,希望接下來也能繼續如此。

第一財經:如今,美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非常脆弱,中美貿易沖突相關的信息讓股市震蕩。很多人認為美國股市存在泡沫,你對此有擔憂嗎?

拉加德:波動性是經濟狀況改善的體現。就像我剛剛說的,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同時擁有顯著的經濟增長、寬松的金融情況和低波動性。我認為,市場上的各方都需要習慣於這種新的波動性以及一個貨幣環境收緊的系統。市場目前運行良好,流動性充足。我們已經不再處於危機後初期的低波動率、低增長、量化寬松的環境了,我們已經向著一個新的時期邁進了,所有人都需要適應這一進程。

服務業開放助力增長

第一財經:讓我們談一下IMF最新《全球經濟展望》(WEO)中關於結構轉型(Structural Change)的內容吧。一些主流經濟學家,例如Dani Rodrik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制造業的份額擴大有助於生產率(Productivity)的提高,而當服務業占GDP比重上升時,由於生產率下降,經濟增長會承受壓力。而IMF的觀點是:並非如此。這個觀點很有趣。

拉加德:我們的這章內容關註傳統就業和人才從農業部門轉向制造業又轉向服務業的進程,得出了兩個結論。其一,結構轉型很有可能發生得非常迅猛,以至於直接從農業轉向服務業,並不一定會遵循(先轉移到制造業的)順序。這與第二個結論完全相符,而我們的第二個結論是,服務行業能夠提供顯著的生產率上升。借鑒這一經驗,世界上很多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在開放、充分自由化其服務業,並消除服務業壁壘前,無需過於急迫地發展其制造業。

這和我們給予中國當局的建議也是一致的,即(中國)可以開放服務業,令其服務業更加容易進入,更加自由,以此來更好地利用可被釋放出的生產力。

第一財經:如同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所宣示的,中國將更快地推進開放,包括服務業的開放。IMF長期向中國提供建議,在你看來,中國目前還面臨哪些挑戰?又該如何應對?

拉加德:中國已經很好地處理了一些關鍵挑戰,但中國還需要繼續解決各種挑戰。其一,控制公共部門和準公共部門的信貸;其二,解決國有企業的某些問題,確保它們擁有競爭力,不對國有企業進行過度補貼;其三,如同我上午的演講中提及的,中國需要彌合若幹缺口,從而變得更加開放。

首先,中國存在金融領域的“數字缺口”(digital gap)。如果(中國)能夠彌合數字缺口,如果越來越多的婦女能夠參與到金融部門,經濟就能夠變得更加具有包容性。

其次,在監管領域,也有些缺口需要去填補。當你允許金融科技大規模發展時,你突然意識到有些行為沒有受到得當的監管。如果人們(的行為)都出於好意,則問題不大,但如果(金融科技部門)存在心存惡念的人,這就會成為一項風險。系統性風險需要被提前預期,“監管缺口”(regulatory gap)需要得到填補。

第一財經:只要金融科技是一項金融服務,它就需要如同金融行業那樣受到監管。你是這個意思嗎?

拉加德:我的意思是,既存在好的金融科技,也有黑暗的金融科技,好的金融科技需要被鼓勵,它們能夠促進交易、降低成本、給更多人賦權等。但金融科技同樣存在黑暗的一面,例如加密貨幣會被用於洗錢、恐怖主義融資等。因此,金融科技的黑暗面需要建立起合適的監管體系。

第三個缺口是“創新缺口”(innovation gap)。過去,創新僅僅存在於少數一些國家,而如今,創新已經大幅擴張至日本、韓國、中國,大部分機器人都由這幾個國家制造。因此,創新缺口正在彌合中,也需要進一步彌合,只有當貿易持續時,這一彌合進程才能不斷推進,因為貿易是科技分享的助推器。

第一財經:WEO第四章也討論了科技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驅動性角色。但未來,例如人工智能等科技在帶來益處的同時,也會給中國、美國和全球帶來新的問題,比如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失業、機器人的倫理等等,我們將如何適應這樣一個新的世界?

拉加德:教育、教育、教育。培訓、培訓、培訓。前面提到的問題的確可能因為科技進步而產生,目前(這一情況)正在加速,因此,我們也需要加速相關的投資和相應努力。

第一財經:IMF近來十分關註數字貨幣和加密貨幣的問題。目前數字貨幣的關註點已經轉移到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上了,IMF也有一些關於數字貨幣和央行數字貨幣的論文。IMF希望傳遞給全球中央銀行家怎樣的信息呢?

拉加德:我認為這需要合作。該合作需要在不導致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允許足夠的創新。IMF將會很樂意關註這一進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58

中印外交將進入“武漢時間”,鄂印雙邊貿易已達19.35億美元

4月27日零時13分,印度總理莫迪專機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湖北省副省長童道馳到機場歡迎莫迪。

根據外交部此前發布的信息,27日至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同印度總理莫迪在湖北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

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為何選在武漢?新華視點援引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的話稱,此次非正式會晤選在武漢,不僅因為武漢是中國中部第一大城市,擁有深厚歷史底蘊,與印度地方邦交往日益密切,經貿合作不斷擴大。同時,莫迪總理到訪過北京、廣州、西安、杭州、廈門等中國城市,可謂東南西北都到過,但未到訪過中部。相信武漢之行將成為莫迪總理的全新體驗,進一步增進他對中國的了解。

第一財經記者還發現,湖北、武漢與印度自古就有交往,湖北與印度近年來的經貿合作也在不斷擴大,印度留學生規模在湖北省留學生人數國別排名中位列第二。

據考證,早在春秋時期,楚國商人將我國所產的絲和絲織品,經漢江、滇池、禪人地運往古印度,又從印度販回琉璃、璣、珠等商品。這條楚印商道,從今天的漢江流域經雲貴高原到達緬甸和印度,是我國最早的絲綢之路。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到訪武漢。1924年5月25日,應湖北教育界、佛學界的邀請,泰戈爾在徐誌摩的陪同下來到武漢。在漢期間,泰戈爾在武漢輔德學校作了“中國此時並不需要物質之進步,更急需的是精神之複興”的公開演講。

在抗日戰爭時期,武漢是抗戰的主戰場之一。印度派出的援華醫療隊也曾經在武漢救死扶傷,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2010年11月15日,時任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印度外長克里希納,在武漢舉行中俄印外長第十次會晤。會晤後,三國外長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印度共和國外交部長第十次會晤聯合公報》(下稱《公報》)。《公報》提出,三國外長重申中國、俄羅斯、印度三國合作不針對其他任何國家。三國外長強調,應本著平等協商、互利共贏的精神,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內妥善解決國際貿易摩擦。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湖北省與印度的經貿活動不斷擴大。根據湖北商務廳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烽火通信、瀛通通訊等5家湖北企業在印度設立公司,中方協議投資額達354.8萬美元。武漢企業在印度投資項目亦有4個,投資金額204.5萬美元,主要涉及鋼鐵、光電子等產業。

2017年,湖北省與印度進出口總額19.35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其中,出口17.75億美元,同比增長17.9%;進口1.6億美元,同比增長36.8%。

作為教育大省,湖北與印度在教育領域一直有著密切的合作。三峽大學與印度亞洲教育集團合作成立“三峽大學印度中文學校”,雙方就學術交流和學生互換,推薦優秀學生和教師到湖北高校學習漢語等方面達成意向。

此外,截至2017年年底,湖北省共有印度留學生1312人,在全省留學生人數國別排名中位列第二。

“印度與中國均為10億以上人口的大國,互為邦鄰,更加需要達成共識,積極開展雙邊合作。”25日,武漢大學印度留學生代表阿迪木告訴武漢本地媒體記者,他非常期待印度總理莫迪此次到訪武漢,能夠為兩國關系打開新局面。阿迪木表示,這是許多在漢印度留學生共同的心聲,希望以此為契機,讓兩國在人工智能、軌道交通、移動支付等經貿領域及教育領域展開更多的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00

在岸人民幣匯率跌破6.9,雙邊匯率波動不存在絕對底線

8月15日上午,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一度跌破6.9關口,較上日夜盤跌近200點,創2017年5月來新低。美元指數今日上漲,創下去年6月以來的階段新高。

多種因素導致人民幣走貶

外匯專家韓會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民幣貶值和美元指數走強在時間上是非常匹配的,但美元走勢可能並非核心要素。在他看來,新興市場貨幣不穩定,以及7月份宏觀數據,影響到市場對人民幣的總體投資情緒,加之美元走強,進一步影響人民幣匯率。

連續幾日以來,多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暴跌。其中,土耳其里拉對國際主要貨幣匯率大幅下跌,15日早間美元/土耳其里拉一度上漲2.3%,到截稿時里拉有所反彈。此外,歐元、英鎊對美元均創下逾一年新低,歐元/美元現報1.1318,英鎊/美元報1.2698。

“周一上午央行和14家報價行開會後,整個市場投機情緒減少了很多,未來幾周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變化仍主要是受到美元主導。”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利率匯率策略師季天鶴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在他看來,現在貶值壓力主要是美元走強,幾乎所有的貨幣都在對美元貶值,人民幣也不例外。這一輪沒有人民幣自身在貶值的跡象,人民幣指數也很穩定。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計算的2018年7月3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2.41,較上月末貶值3.40%。參考BIS貨幣籃子、SDR貨幣籃子計算的人民幣匯率指數,2018年7月31日上述兩個指數分別為95.67和92.70,較上月末分別貶值3.36%和3.33%。

守不守7,看預期

如今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距離“7”只有一步之遙,央行是否會有意守住這個關鍵點位?

“央行未必想做實質的幹預,央行想要守住7這條線的決心或者意圖並不強。”季天鶴稱。

韓會師認為,監管當局從不是單獨看點位的,而是要結合結售匯情況綜合判斷市場格局,有時還要參考進出口等宏觀數據的變化情況。當點位變化導致銀行結售匯發生大幅度的逆差或者順差時,調控政策出現調整的概率會增大。

“雙邊匯率波動不存在絕對的底線,如果美元進一步走強,且市場結售匯仍然相對比較平衡,沒有出現大幅度的結售匯逆差,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跌破7也是有可能的。”韓會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6月,銀行結售匯仍保持順差20億美元。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國際外匯市場其他貨幣對美元是比較弱的,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不可能逆勢走強,6.9關口不是太關鍵,上一波的低點6.96是比較重要的關口。

“市場有一定的共識是,適度的貶值對出口以及對沖貿易摩擦的影響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過度的貶值所帶來的悲觀情緒對宏觀經濟的不利影響更大一些。”趙慶明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也認為,7是一個重要的關口。他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每一次人民幣匯率逼近7都會有一波短期資金流動在集中做空人民幣匯率,如果匯率短期之內破了7,而央行沒有進行任何幹預,或許市場會產生更多的貶值預期。這種情況下,央行的考慮就是,與其等到人民幣破7產生被動的局面,那麽遲一點幹預,不如早一點幹預。

在肖立晟看來,不如在7這個點位保持相對穩定狀態,等到外匯市場在6.95到7之間反複沖擊,耗盡等到這個市場慢慢熟悉了這個點位的狀態,在破7的關口上沒有那麽多的資本流動,7的信號意義就沒那麽強了。

2016年11月24日離岸人民幣曾跌破6.96關口,創2008年6月後新低。今年二季度中期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先後失守“6.7”,“6.8”關口,3個月間人民幣對美元累計下跌超過7%。

8月3日,人民銀行發布了《關於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的通知》,決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並且,為了不打擊境外投資者的積極性,鼓勵資金流入,還進行了一系列補充說明,允許部分境外投資相關的外匯業務暫不征收外匯風險準備金。

人民銀行還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外匯市場監測,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逆周期調節,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陳天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