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道,如今VR、AR大熱,谷歌、HTC在內的一眾軟硬件巨頭都紛紛涉足了這一行業,不過蘋果在喬布斯時代就已在研究AR,並在2010年開始申請相關應用專利。
近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在官網上公布了蘋果公司的一項新專利,專利名稱為增強現實地圖(augmented reality maps),專利代號為9488488。 這一專利的摘要表明,通過這一專利技術,用戶手持通信設備檢測地理位置、攝像頭方向,然後就會看到周圍環境的實時增強視圖。
專利批準文件顯示,蘋果在2010年2月12日就提交了這一申請,但在本周二才正式獲批。
2010年蘋果還在喬布斯的領導之下,當時的iPhone也還不足以提供高質量的AR體驗,但蘋果的這一專利申請足以表明其在AR領域已研究多年,不然也不會提出增強現實地圖這一應用性專利。
在7月底的時候,庫克在蘋果財報電話會議上發言說:“《Pokemon Go》表明增強現實很棒。我們已經向這個領域投入了很多,我們也會繼續投入。從長遠來看,我們很看好增強現實。”
隨後,庫克又表示,關於未來的產品,蘋果正在加大對人工智能和現實增強技術的投資。當被問及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的問題時,庫克稱,我認為增強現實極其有趣,並且是一種核心技術。我們在一直在幕後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
而新發布的iPhone7 plus的廣色域屏幕和雙鏡頭能夠收集立體數據並生成景深圖像,表明蘋果未來推出的手機產品將支持AR。
途牛旅遊網於2006年10月創立於南京。
i黑馬訊 11月11日消息,在途牛十周年的發布會上,途牛網CEO於敦德作了題為《有遠見的差異化》的講話。除了回顧途牛十年的發展歷程,於敦德還明確了將提升盈利能力作為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於敦德認為,途牛成立十年來,“有遠見的差異化”作為一根主線穿插著、引領著途牛發展的歷程。“‘有遠見’這個詞想表達的意思第一是這個方向是正確的,第二是穩定不變;‘差異化’意思是跟別人不一樣,是獨特的。”於敦德表示。
資料顯示,途牛旅遊網於2006年10月創立於南京,已經開通了北京等64個城市出發的旅遊產品預訂服務。途牛旅遊網的服務涵蓋跟團、自助、自駕、郵輪、酒店、簽證、景區門票以及公司旅遊等,已服務超過400萬人次。
以下為於敦德在途牛十周年的發布會上的講話: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途牛成立的十周歲生日。我們在2006年10月份,從一個70平米的小辦公室開始,不到10個人的團隊創建途牛,到2016年的10月份,剛好是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的時間過程中,我們走了一條和其他人不太一樣的道路,在十年前選擇了在線休閑旅遊的方向,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
我想回顧一下我們在過去十年里面發展的簡要的歷程,有一根主線穿插著、引領著發展的歷程,那就是“有遠見的差異化”。“有遠見”這個詞想表達的意思第一是這個方向是正確的,第二是穩定不變;“差異化”意思是跟別人不一樣,是獨特的。我們希望自己做的工作,既能夠符合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能夠與眾不同,能夠為整個行業變豐富多彩、不斷發展盡一份力量。
圍繞這樣的主線,我們發展的過程基本上都是符合“有遠見的差異化”的特點,從最開始我們專註在線休閑旅遊就是這樣。在當時機票和酒店是主流,機票和酒店領域在當時很成熟了,也很火,2003年、2004年就已經有公司上市,機票酒店在線的預訂已經比較方便地通過線上完成。但是休閑旅遊非常複雜,還主要是以線下為主,比較冷門。我們覺得如果我們能夠解決休閑旅遊預訂過程中的一些麻煩事,能夠通過互聯網和旅遊的結合,創造更好的體驗,一定能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於是我們確定了專註休閑旅遊的方向,確立了讓旅遊更簡單的使命,一直到現在。
剛開始我們認為進入旅遊行業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事情,可以天天出去玩;實際上進入這個行業以後,我們發現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懂,需要了解學習這個行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投訴。截至目前,我們實現了30分鐘的96%的回複率,當天解決率是88%,通過積累和完善,建立了超過800個流程和標準,超過360個指標。有一些客戶很簡單的小問題,通常會影響到客戶的體驗,比如說護照是不是在有效期範圍內,有沒有半年的有效期,這一點小問題可能最後導致客人到了機場無法出遊。這些小小的問題我們都可以事先總結下來,避免這些問題在不經意間發生。
第三件差異化的事情是品牌。最早的品牌的投入是2009年,我們剛剛完成了第一輪機構融資,有一點小錢,希望能夠最大化它的收益。這個時候我們看到了地鐵上面的投放機會,花了10萬塊錢拍了一個簡陋的廣告,老人和小孩的版本,現在還有非常多的用戶記得這個版本,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們品牌的知名度和在搜索里面的指數每年在上升。即使我們現在沒有像以前那樣大規模的投放品牌廣告的時候,品牌這個非常有價值的資產仍然源源不斷地給我們帶來新的用戶。
這些年做的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區域拓展。2008年我們只有北京和上海兩個服務中心,2009年開始複制模式,最早的服務中心不是南京,而是北京和上海,因為我們覺得通過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的運營,能夠把模式建立起來並往其他城市複制。南京我們有一些地利,推廣到其它城市可能有一些差異。2009年增加到5、6個城市,做到1.4億的交易額,後面一直不斷的增長。以前的互聯網公司不是特別多的投品牌廣告,也沒有人做線下的服務,獲取用戶的主要方式是線上,提供服務也是線上的服務,有呼叫中心都覺得特別重資產。我們覺得既然客戶有這個需求,我們需要幫助用戶解決這些問題,解決送簽證和客戶當面溝通的需求,就需要線下的服務中心,於是一直增加到現在超過180個服務中心,為我們在二、三線城市的滲透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我們率先進行開放采購。過去十年里面我們跟超過1.4萬合作夥伴展開合作,途牛的發展伴隨著合作夥伴共同發展,超過千萬的合作規模的合作夥伴的數量,從最早的時候幾個、幾十個慢慢增長到今年到現在超過了248位合作夥伴。
牛人專線是高品質的跟團遊,既符合滿足了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同時也能夠把我們現在網站上面非常多的產品差異化。現在的在線有超過170萬的旅遊產品,很大一部分是跟團遊,看上去都長得差不多,客戶選擇的時候有一些困難,我們看到可以通過品牌來差異化。從2009年開始做第一條牛人專線,到現在牛人專線的交易占比超過了31%,穩步的增長。我們在牛人專線上的差異化的定價,可以實現更高的毛利率和更高的收益,在服務上做更多的投入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實現我們和合作夥伴和客戶三方的共贏,形成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創新了機票加地接的模式。通過這個模式實現目的地成團,降低了出發地成團的風險和壓力,給消費者提供了一下子可以選擇豐富的目的地的產品,可以選擇所有到目的地的機票,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采購成本,並且提高了服務質量,因為中間的環節少了,信息反饋得更快,我們可以更提前解決問題。
我們不斷加強直采能力。直采比例不斷提升,到現在已經超過36%,每年逐步的增長,為我們的盈利能力的提升,不斷的添磚加瓦。
我們開拓了分銷、機票、酒店等業務。笛風假期是我們核心旅遊度假業務非常重要的支撐,能夠通過分銷增加采購規模提升采購議價能力,同時降低庫存風險。機票和酒店提升產品的多樣化,實現動態的組合,包括機票和地接,包括機票加酒店,包括我們能夠為休閑旅遊的客戶提供單獨的機票和酒店預訂。
在核心的旅遊業務之外,我們有金服、影視、婚慶、通信的業務,能夠圍繞在核心業務的周圍並且緊密結合,在邊界上面實現創新,找到新的增長點。比如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一路之上》,這既是一部公路旅遊視頻節目的名字,同時又是我們的一個高端產品品牌的品牌名;去年我們9周年發布會的主題《出發吧我們》既是一個旅遊綜藝節目的名字,同時也是一個適合年輕人旅遊的產品品牌。
到現在我們已經實現在線休閑旅遊行業里面的第一名。到去年的下半年開始,我們完成了這樣的目標,達到了行業第一名之後,我們面臨新的挑戰,下一步應該往哪個方面發展?我們確定了提升盈利能力這個方向。
休閑旅遊的平均客單價比較高,是一個高客單價的品類,與低客單價標準化品類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縱深比較長。到現在我們在品牌、區域服務網絡、系統、現金流上面逐步都建立起了非常高的門檻,支撐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的建設,支撐了我們在未來實現盈利能力穩步提升的方向。
通過分析資產,我們發現還有一個可以大力投入的領域,就是會員。延續我們在過去的“有遠見的差異化”發展過程,後面我們將圍繞休閑旅遊的定位,圍繞我們不斷提升盈利能力的目標,加強會員服務。我們將從下面的幾個方面來加強會員服務。
在今年的二季度,老客戶的交易占比已經達到了45%。老會員包含老客戶和註冊時間超過90天以上的會員,總的交易占比達到了59%。我們能夠通過為會員提供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緊密的服務,來促進他們重複使用,讓他們能夠獲得滿意的優質的服務,能夠讓他們去介紹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源源不斷地帶來新的潛在的會員。
今年的3月份我們發布了途致貴賓會員服務品牌,類似於牛人專線是在產品上面的一個升級服務品牌一樣,途致是在服務上面的一個升級服務品牌。途致面向我們的中高端的客戶,會員的要求是能夠達到5萬元消費。到現在我們已經積累了超過12萬的途致會員。我們提供一對一的會員的服務,通過線上線下會員的活動,包括會員的權益,給會員出境遊提供免費的wifi,包括生日的關懷,雙倍抵用券,使得不斷的促進客戶和我們之間的感情紐帶。後面我們計劃能夠不僅僅給客戶提供通過消費積累的方式獲得途致會員,也可以通過直接購買的方式來享受付費會員的服務。
我們發現休閑旅遊是一個客單價比較高的品類,專屬的顧問分成不同的級別。機票和酒店領域里面,完成一張機酒的預訂需要1、2分鐘的時間,對應預訂顧問。當客戶有了旅遊的需求,通常相對複雜,我們平均訂單的通話時長大概是20分鐘,高於機酒的比較簡單的預訂過程,服務這個需求的崗位叫做旅遊顧問。我們2012年開始建設了會員顧問,客戶回來以後顧問能夠持續不斷的和客人進行聯系,提供服務,服務後續出遊預訂。前面這三個是通過電話和在線的方式,我們發現客人還需要面對面的服務,於是又有了門市顧問,這個與客人的交互就更加緊密。我們看到顧問和客人感情紐帶越來越深的服務,也是服務越來越深入的過程,我們需要能夠滿足客戶在整個的出遊、服務過程中的差異化的需求。
我們給會員提供快的服務,到現在我們已經能夠實現95%的電話在5分鐘之內接聽,100%在線的咨詢30秒之內接聽和受理,能夠實現99%的客戶的訂單需求在30分鐘之內呼出與客戶聯系,實現98%的投訴兩天內解決完畢。
我們加強在線渠道給會員提供服務。以前服務主要是電話為主,很多客人會反饋,有時候我在開會,不方便接聽電話,回頭再打過來客服又占線。於是我們給客人提供了在線服務,不管是通過微信和APP都可以進行咨詢和溝通,出遊前、中、後,全流程上面實現在線的咨詢和服務。我們希望能夠在聊天的過程中完成預訂的過程,在目前的電話預訂、在線預訂、門市預訂三個基礎預訂之外,增加聊天預訂的方式,在微信聊天的預訂過程當中,一邊了解行程,一邊完成支付。我們希望能夠把在線服務逐步地和後端的算法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結合起來,能夠在未來提供更加多樣化和高效的服務。
我們面向會員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我們知道用戶在哪兒,知道他們的喜好,知道他們的出遊需求,圍繞這個需求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們有幾千萬的會員,我們知道他們給我們提出了什麽樣的要求,他們屬於什麽樣的類型,他們想要親子遊還是需要坐郵輪,我們面向這些不同會員的差異化需求,通過我們的CRM系統,通過大數據,通過會員畫像,能夠實現給他們精準的產品的推薦,讓客戶真正地更簡單,少花時間、少花精力,減少殫精竭慮選產品的過程,讓預訂和出遊計劃變成非常輕松和有趣的過程。
我們通過多樣化的產品品牌來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牛人專線”是我們最早的一個服務消費升級的產品品牌,“瓜果親子遊”是面向親子遊的產品品牌,“樂開花爸媽遊”是面向爸媽和老年遊客的品牌,“出發吧我們”是面向年輕客戶的旅遊的產品品牌,“朋派定制遊”是家庭定制產品品牌,“一路之上”是高端旅遊品牌。我們通過不同的品牌實現不同客戶群的細分,讓他們找產品的時候能夠很方便找到符合自己需求和定位的產品。
我們圍繞會員不斷提升服務,建設會員日,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活動。今年到現在我們已經舉辦了超過一千場次的線下的活動,會員日單日交易額超過2億,其中老客戶占比超過一半。
通過在過去十年中差異化的長期投入,以及未來在會員等業務上的發力,使得我們的資產和能力不斷的累積提升。在品牌、區域服務網絡、牛人專線和會員等等能力的支撐下,我們的盈利能力得到穩步提升,為客戶服務的能力得到穩步的提升。
相信當我們站在十年以後再來回首,會看到途牛又取得新的成長和成績。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希望在新的十年里面,繼續和大家一起努力,讓旅遊更簡單。
謝謝大家。
進入全球500強的國內能源公司屈指可數,除了舉足輕重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之外,還有一家低調潛行的中國民企,它就是中國華信。
這家2002年創立的集大型能源和金融國際投行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以418.45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排名《財富》500強的第229位,這是它連續第三年入圍這一榜單。如今的中國華信,在23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和36個辦事處,多個非政府智庫組織和慈善公益平臺。
中國華信的體量雖大,業務卻並不複雜:60%是石油天然氣業務,25%和15%分別為金融業務、工業加工。截至目前,中國華信已經擁有3大集團公司、13家一級公司和A股上市公司,並參股多家海外上市公司,員工近3萬人。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是2631億元,資本保值與增值率高達121.9%。油價的持續低迷,已經導致了如殼牌、BP等老牌全球石化公司收入出現大幅度的下滑,而中國華信的運營仍持續健康。這與其遠見卓識的國際化戰略部署、金融與能源兩者並行的開闊布局密切相關。
中國華信總部
國際化戰略凸顯
眾所周知,油氣行業在世界各國都和水、電行業一樣,並非市場化的行業,且常常與政治緊密相連,準入門檻極高,華信在加速海外布局的過程中,先後建立了哈薩克斯坦、捷克、格魯吉亞三大戰略根據地。
目前,油價處於低位,雖然很多石化產品價格受到影響,但華信認為現在卻是收購上遊油氣資源權益的最佳時期,打算集中優勢投資上遊油氣資源,加快海外布局。
今年是石油行業的並購大年。上個月,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剛斥資130億美元收購印度第二大私營石油公司愛薩石油(Essaroil)49%的股權。這個月,嘉能可國際(GlencorePLC)和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Qatar)就以102億歐元(約108億美元)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五分之一的股份。緊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2015年年底中國華信收購了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KMG)的子公司——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國際公司(KMGI)51%股份。通過收購KMGI,華信一舉獲得其在歐洲多國先進的加油站和油庫管理系統,擁有7000余人的國際化經營管理團隊和歐洲最新技術水平的大型煉油廠及化工廠,並進而參股、控股歐洲多國石油公司。KMGI是哈薩克斯坦國家主權石油公司的國際化平臺,也是哈薩克斯坦石油進入歐洲下遊的唯一通道,在歐洲擁有煉化、儲運、銷售一體化石油產業體系。
接下來,中國華信將進一步增資KMGI,在意大利、西班牙、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德國和瑞士等國投資收購10000多座加油站和配套油庫。同時,對歐洲重點煉廠、油庫、管道戰略並購,掌握重要物流節點的話語權,並計劃利用3~5年時間,將KMGI打造成歐洲區域有影響力的油氣終端供應商。
中國華信還計劃依托歐洲油氣終端體系,以哈薩克斯坦、阿布紮比、乍得為重點,開拓中亞、中東、非洲地區上遊油氣資源權益與股權。
另一方面,中國華信也將一部分的業務發展目標鎖定在了地處歐洲心臟的捷克。作為歐洲極為重要的工業走廊,捷克具有工業裝備技術和管理資源優勢,中國華信選擇在捷克設立第二總部,且以此作為公司在歐洲開展國際投行投資的橋頭堡。
目前,中國華信已經控股布拉格斯拉維亞足球俱樂部,積極推動中捷文化交流,開展公共外交和社會公益活動,在捷克政商高層及社會民眾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信譽和影響力,吸引了捷克及中東歐地區優質企業的青睞和合作。
中國華信也在捷克投資了航空、旅遊服務、特種鋼、核電等企業,重點打造旅遊航空與工業制造兩大產業板塊,形成投資帶動,推動企業發展,並與大型國企混合發展走出去,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國內國際市場互動,助力國內產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並實施資產證券化。
依托穩定的海外上遊油氣資源優勢,中國華信也在海外建立了石油中轉站和儲備庫,在國內建立大型石油儲備基地,同時發展國家戰略儲備與商業儲備。例如,華信就在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擁有與石油煉化、銷售終端系統相配套的百萬噸級石油儲運系統。
石油與金融全面發力
在國內,中國華信正在海南規劃建立一個總庫容1200萬立方的石油儲備基地,目前已建成一期280萬立方儲備庫。同時規劃在山東建立一個1000萬立方石油儲備庫。
除了石油儲備的設立之外,華信還與國企混合發展能源物流,目前公司已與中鐵、國儲、中船等國有大型儲運企業設立合資公司,共同開展油氣儲運物流合作,投資關鍵物流節點和儲備,提高儲備周轉速度。
中國華信的另一大戰略是,將金融與能源有機結合、建立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通過收購和自建金融平臺,獲取金融全牌照,以強健的自有金融體系推動公司產業發展戰略。目前,華信在國內擁有證券、信托、期貨、銀行、保險、金融資產交易等重要金融平臺,成立了財務、基金、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公司,並與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共同設立全球並購基金,建立多元穩定的資金渠道。
為獲取海外低成本資金,中國華信先期已在2014年控股了捷克J&T金融集團,成為首家控股歐洲銀行的中國民企。J&T金融集團是一家綜合性金融集團,旗下擁有J&T銀行(“JTB”)和斯洛伐克郵政儲蓄銀行(“POBA”)兩家銀行,業務涵蓋傳統銀行業務、信托業務、私募股權基金、資產管理、租賃和保理、設備管理及其他金融創新等多個板塊,並在歐洲六個國家設有分行。通過與金融平臺的聯動,華信不僅降低了經營風險,並且將現貨交易服務、金融保值服務和融資服務一體化,大大提高了企業利潤。
誠信是品牌的靈魂
2002年,葉簡明創立中國華信,2014年華信成為世界500強。今年,他榮登《財富》全球“40歲以下40人”商界精英榜單,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家。
為何中國華信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在葉簡明看來,其品牌的核心價值就在於信用,在於社會的認可。贏得眾人的信任,信用的力量是可以無限放大的,中國華信要做中華民族信用的代表。
中國華信的品牌文化戰略體系,主要由五方面組成:緊隨國家戰略,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品牌;傳承華夏文化,打造傳播時代能量的文化品牌;創新用人之道,形成提升員工價值的人才品牌;拓展公共外交,鑄造推動企業發展的外交品牌;發揮黨群功能,建立凝聚關愛人心的暖心品牌。從描述就可以看出,雖然華信是一家民營企業,但是在政治建設上卻與國企和事業單位更為接近。
公益方面,華信創辦非政府組織(NGO)進行慈善活動,先後設立了香港中華能源基金會、上海華信公益基金會等機構。其中,香港中華能源基金會雖然是一家由企業組建的NGO,卻被聯合國批準為特別咨商地位非政府組織。基金會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設有10余個分支機構,與聯合國、歐盟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機制,並組織開展國際智庫交流合作,組織國際能源安全高峰論壇,定期上報能源安全戰略研究專項報告,為全球及中國能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而上海華信公益基金會所組織的“螢光支教”已成為規模最大、最系統的西部鄉村教師培訓項目,迄今已為甘肅、雲南培訓了16000多名鄉村教師,受益人數超100萬。
“螢光支教”鄉村教師培訓項目遠程網絡培訓
該基金會扶危濟困,捐款救災,先後向四川雅安、甘肅定西、雲南魯甸地震和海南水災捐款,用於抗震救災、扶貧幫困、資助教育。同時,基金會也設立了“戎星點點”教育幫扶項目,資助革命傷殘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遺屬和病故軍人遺屬等“三屬”子女教育;“情暖功臣”關愛三屬,長期資助150余名三屬子女的教育學習。
五年多來,公司在公益慈善、弘揚傳統文化事業等方面投入資金累計10億多元,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慈善企業”。中國華信以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為己任,致力於為中國環保事業貢獻一分力量,並視之為更為廣泛意義上的、可持續性的慈善行為。
遠見加努力,才能夠成就我們的事業。
來源 | 老俞閑話(ID:laoyuxianhua)
文 |
(7月30日,在洪泰資本控股2017年中期會議上的講話。)
大家中午好,我想在座的每個人都希望成功、事業有成,這既是個人的事業,也是洪泰的事業,我就寫了這麽一個題目,“遠見和努力成就事業”。
我認為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使自己不斷有遠見的過程,不斷地穿透人生道路上和事業道路上的迷霧,看到遠方生命航標燈的過程。我們洪泰面向未來的10年、20年,在投資領域中,路要如何走,才能夠使我們確實在中國的投資界立於不敗之地,同時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個人的遠見和企業的遠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隨著自己能力的提升,不斷延伸的過程。我本人就是從一個沒有任何遠見的農民,做成在中國教育界,富有一定遠見能力的企業家或者說教育工作者。在描述個人事業上,有時不一定非要用“遠見”這個詞來表達,可以說“夢想”或者是“誌向”。我在農村之所以一門心思連續考三年大學,絕對不是有“遠見”地看到了我未來能做成中國最大的教育集團,而是因為如果考上大學,我的生命之路就會從此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夢想”就是“遠見”的一部分。
但光有遠見也是不行的,還需要努力。人會有智商、家庭背景、長相上的差別,但是只要有一種東西出現了,就會使你在社會上層層進步,那就是努力。努力並不是說傻笨去做,一頭豬吃得再多,最後也只能被宰掉。努力不僅僅是用蠻力,而是要用智慧。
企業成長四大要素:遠見、布局、資源、人才
企業的成長要有四個要素,第一是遠見,第二是布局,第三是資源,第四是人才,這四者缺一不可。這一次我們會議的主題叫做勢能,英文翻譯得非常好,Beyond,實際就是在所有這些企業成長的要素之上,產生的一種能量,這種能量使事情不斷往前推動和發展,這就是勢能,盡管它不是動詞又不是名詞,但是它確實符合這種感覺。
“遠見”是企業發展的要素中,創始人本人的素質。世界上成功的企業,都是由夢想和遠見作為核心條件的。不管是阿里巴巴的馬雲,還是喬布斯,還有其他的偉大企業家,都是很有遠見的。比如任正非,當所有的人都在倒賣的時候,他居然把自己賺的第一筆錢全部投到研發中去,到最後彈盡糧絕,研發成果終於出現了。當時中國不用他的產品,第一單是跑到南斯拉夫做成的,起步就已經奠定了華為成為世界公司的基礎。之所以任正非敢於走出去,就是因為他是學語言出身的,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學了三門外語,企業家的才能跟企業發展是有密切關系的。我也是學外語的,馬雲也是,所以說我們學外語的還是很有遠見的。(笑)
企業需要一點一點通過布局來形成自己的勢能。如果我主做一個投資公司,可能最多做到VC就到頂了,因為它跟我的能力、布局、感覺是一樣的。但泰哥非常有遠見和布局能力,他在PE、並購等領域是內行,洪泰之所以有今天的布局,是受我們兩個能力的影響,我對年輕人的影響力,加上泰哥對PE、並購和證券的研究,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洪泰現在逐漸變成全投資產業鏈,就是因為創始人的背景和基因決定了這個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布局。
布局不同了,資源和人才的使用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原來我們只做天使投資的時候,只要配置天使投資的人才就行了。現在我們什麽都做了,就要全面配置資源和人才。原來我們做天使的時候,基本上不跟政府機構打交道,但是現在做了PE和並購,必須獲得政府對我們的信任。
任何一個企業都是這樣,遠見、布局、資源和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要素。做企業就像建造一個大壩,把這四大要素攔起來,水位就會變得越來越高,四大要素積累得越高,競爭實力就越強,這就是一個勢能積累的過程。
企業需要有遠見的創始人才有可能偉大,制度和規矩常常使企業走向平庸。企業的生生死死是一個常態,在生生死死中不斷大浪淘沙,最後淘出來的是最偉大的企業。成功與失敗之間,其實只有一個區別,就是有遠見的創始人。創始人的基因決定了企業的內涵和文化,在投資上,洪泰的基因是我和泰哥的混合體,泰哥往前沖鋒陷陣,有的時候不顧一切,而我是幫他拉韁繩的人,我說如果你把洪泰做到最後出了大問題了,我們兩個人不是All In成功了,是All In進去了,那我一輩子,是人是鬼都會纏著他。(笑)
投資需要的六大能力
把投資做好不容易。這就是為什麽著名企業家常有,而著名投資人不常有的原因。中國應該有上萬家投資公司,快把自己做垮了、做沒了的占了很大比重。我認為當代的投資人需要六大能力,都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是對政治局勢和經濟形勢的判斷。中國現在的政治局勢,世界的政局走向,時刻影響著每個行業的發展生死。
二是對社會群體的感知。90後是一批、95後一批,00後是一批,現在05後又出來了,像我們這樣的60後,怎麽樣去感知這種年輕的二次元群體、怎樣深刻地理解?我沒事就跟小年輕聊天,聊了半天,經常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麽,但是還得去聊,為什麽?因為世界的未來在他們身上。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到底是你們的。
三是對技術走向的預測。我原來一直是享受心態,覺得大數據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支付寶出來我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出來我用微信。但是現在不得不去學習,並且深刻地理解,理由非常簡單,因為我們要做投資,就必須超前理解技術。現在一旦某個產業跟新技術結合,跟不上的結果,不是你變成第二名,而是死路一條。而對於投資經理來說,我們現在投的每一個項目都是在對技術走向進行預測,所以不學技術不行。
四是對商業模式的敏銳。這件事情比10年前要複雜100倍,因為10年、20年前的商業模式是相對靜態的,可以做十年不變。而現在商業模式每天都在變化,群體感受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消費理念也不同。比如新東方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品牌老化,不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所以今年我們也會做一系列的音樂節目、電視節目和品牌簽約的節目,告訴消費者新東方也可以二次元。在這個過程中我就不能出現,因為只要我一出現,新東方就是一個老形象,所以現在我要逐漸從新東方隱身,在背後變成洪泰投資人,去支持年輕人。
五是對創業者的洞察。現在創業者到底應該具備什麽樣的特征,哪些創業者最後能做成,哪些做不成,對這個得有一個非常直覺的判斷。我對創業者的直覺還是挺準的,原因非常簡單,我經歷了太多對人的觀察,新東方光是高級管理幹部就接近200位,每一位是什麽個性,他們這種個性最後帶來什麽結局,我一清二楚。
六是對企業管理的熟悉,就是投後。投資人把錢交到企業手里之後,就自然承擔了對這個企業發展的責任,因此投資人對企業管理的熟知非常重要。這中間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問題,還有管人、管事、管戰略。我們需要一點一點地告訴他們,創業過程中會遇到什麽樣的情況,應該怎麽樣去應對。
一個投資公司,如果只是為了掙錢而努力,是低級狀態。如果真丟了錢,那就是垃圾狀態了。但最重要的是,投資公司要以推動世界發展和增加人類幸福為使命和願景。現在我們擁有幾十億的時候,還做不到這一點,但是當我們做到幾百億,到未來甚至擁有幾千億的時候,不管怎麽樣,都要推動世界發展和增加人類幸福。
做公司是這樣的,做投資也一定是這樣。
個人的成長、態度與德行
關於個人,我想從成長、態度、德行三個方面來談一談。
個人成長包含樂業、專業、職業、創業、事業。樂業是貫穿始終,後面四個業是一個梯級上升的過程。我首先是一個專業人士,一個教英文的老師。第二才有職業,職業是你願意一生把它當做你最喜歡的事情來做,所以我的職業是教書,我的專業是英語。第三個就是創業,一個人走到一定的時候,就想出來自己做,泰哥原來做證券公司當職業經理人,做洪泰就是創業。創業是為了將人內心中的某種空白填上美麗的鮮花,最後慢慢變成事業。洪泰還處在創業階段,能不能成為事業,要我們在座的所有人共同努力。
如何做好以上五個業,除了你喜歡做之外,最後還是個人態度問題。首先是開放,開放是對外的,你把自己的胸懷開放給全世界。第二是好學,好學讀書、學最新科技,向周圍的同事學習,這個好學現在已經能夠做到,隨便打開一個APP,你都能學到無數你想學的各種東西。第三是探索,探索是深入的,一層一層地下去,就像AI對圍棋棋譜的數據記錄,積累到幾千萬份的時候,就變成最厲害的下棋高手,人也是這樣的,經過一層層滲透,最後才能達到自己對於知識使用的狀態。第四是交流,交流是一種交互,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上、交流上、情感上的流動,這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最後是容納,把外面的好東西往回吸收,以開放的態度面對現在世界的人,基本不會太落後。現在,我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半小時晨跑的時候可以聽音頻課程,這就是一個不斷吸納的過程。
關於個人德行,孔老夫子已經總結得非常詳細了,“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就已經涵蓋了所有我們應該做的事。凡是為了短期利益的坑蒙拐騙,都是屬於違反德行的行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品行,即使工作上做得再好,最後一定會像冰山一樣崩潰。個人德行是一切成功的基礎。
不努力的人什麽都得不到,一輩子每天永遠在原地踏步。但光努力是不夠的,必須充滿智慧的努力才夠。一頭驢,每天都很努力地拉磨,最後拉了一輩子,也就只是拉磨而已,這頭驢甚至最後被放出來以後,繞著一顆樹依然還在轉圈,它不知道遠方的地平線,其實就是它的世界。所以我們除了有進步,還要不斷有遠見地進步,不斷有遠見地努力,這就是我的題目所在,遠見和努力加起來,才能夠成就我們的事業。
謝謝大家!
15樓提及
高沽就低買
擬於出現合適機會時將用作收購
資產及╱或業務(包括商業及╱或住宅物業項目)
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買地產
kanili在28樓提及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買地產
近日本公司正與關連人士初步討論向其收購一項香港物業組合
依家新世界 / 純官 仲算唔算關連人士?
高貝利在30樓提及
老先生又一財技鉅獻?
greatsoup38在31樓提及高貝利在30樓提及
老先生又一財技鉅獻?
算吧
narak_lol在35樓提及
自己人玩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0305672_C.pdf
greatsoup在47樓提及
買d野囉
Clark0713在51樓提及
"董事會欣然宣佈,本公司已採納「遠見控股有限公司」為其雙重外文名稱,自二零一四
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效。
自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午九時正起,股份將以新股份簡稱買賣。本公司英文股
份簡稱將維持不變,並將採納「遠見控股」為本公司中文股份簡稱,以於聯交所買賣股
份。本公司股份代號「862」將維持不變。"
greatsoup在61樓提及
建議供股
本公司建議按於記錄日期每持有兩(2)股現有股份可獲發一(1)股供股股份之
基 準 進 行 供 股,透 過 以 每 股 供 股 股 份0.18港元之認購價向合資格股東發行不
少 於1,295,919,446股供股股份但不多於1,320,633,731股供股股份,集資不少於約
233,300,000港元但不多於約237,700,000港 元(扣除開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