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俞敏洪:遠見和努力成就事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02/164422.shtml

俞敏洪:遠見和努力成就事業
老俞閑話老俞閑話

俞敏洪:遠見和努力成就事業

遠見加努力,才能夠成就我們的事業。

來源 | 老俞閑話(ID:laoyuxianhua)

文 | 俞敏洪

俞敏洪

(7月30日,在洪泰資本控股2017年中期會議上的講話。)

大家中午好,我想在座的每個人都希望成功、事業有成,這既是個人的事業,也是洪泰的事業,我就寫了這麽一個題目,“遠見和努力成就事業”。

我認為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使自己不斷有遠見的過程,不斷地穿透人生道路上和事業道路上的迷霧,看到遠方生命航標燈的過程。我們洪泰面向未來的10年、20年,在投資領域中,路要如何走,才能夠使我們確實在中國的投資界立於不敗之地,同時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個人的遠見和企業的遠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隨著自己能力的提升,不斷延伸的過程。我本人就是從一個沒有任何遠見的農民,做成在中國教育界,富有一定遠見能力的企業家或者說教育工作者。在描述個人事業上,有時不一定非要用“遠見”這個詞來表達,可以說“夢想”或者是“誌向”。我在農村之所以一門心思連續考三年大學,絕對不是有“遠見”地看到了我未來能做成中國最大的教育集團,而是因為如果考上大學,我的生命之路就會從此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夢想”就是“遠見”的一部分。

但光有遠見也是不行的,還需要努力。人會有智商、家庭背景、長相上的差別,但是只要有一種東西出現了,就會使你在社會上層層進步,那就是努力。努力並不是說傻笨去做,一頭豬吃得再多,最後也只能被宰掉。努力不僅僅是用蠻力,而是要用智慧。

企業成長四大要素:遠見、布局、資源、人才

企業的成長要有四個要素,第一是遠見,第二是布局,第三是資源,第四是人才,這四者缺一不可。這一次我們會議的主題叫做勢能,英文翻譯得非常好,Beyond,實際就是在所有這些企業成長的要素之上,產生的一種能量,這種能量使事情不斷往前推動和發展,這就是勢能,盡管它不是動詞又不是名詞,但是它確實符合這種感覺。

“遠見”是企業發展的要素中,創始人本人的素質。世界上成功的企業,都是由夢想和遠見作為核心條件的。不管是阿里巴巴的馬雲,還是喬布斯,還有其他的偉大企業家,都是很有遠見的。比如任正非,當所有的人都在倒賣的時候,他居然把自己賺的第一筆錢全部投到研發中去,到最後彈盡糧絕,研發成果終於出現了。當時中國不用他的產品,第一單是跑到南斯拉夫做成的,起步就已經奠定了華為成為世界公司的基礎。之所以任正非敢於走出去,就是因為他是學語言出身的,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學了三門外語,企業家的才能跟企業發展是有密切關系的。我也是學外語的,馬雲也是,所以說我們學外語的還是很有遠見的。(笑)

企業需要一點一點通過布局來形成自己的勢能。如果我主做一個投資公司,可能最多做到VC就到頂了,因為它跟我的能力、布局、感覺是一樣的。但泰哥非常有遠見和布局能力,他在PE、並購等領域是內行,洪泰之所以有今天的布局,是受我們兩個能力的影響,我對年輕人的影響力,加上泰哥對PE、並購和證券的研究,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洪泰現在逐漸變成全投資產業鏈,就是因為創始人的背景和基因決定了這個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布局。

布局不同了,資源和人才的使用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原來我們只做天使投資的時候,只要配置天使投資的人才就行了。現在我們什麽都做了,就要全面配置資源和人才。原來我們做天使的時候,基本上不跟政府機構打交道,但是現在做了PE和並購,必須獲得政府對我們的信任。

任何一個企業都是這樣,遠見、布局、資源和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要素。做企業就像建造一個大壩,把這四大要素攔起來,水位就會變得越來越高,四大要素積累得越高,競爭實力就越強,這就是一個勢能積累的過程。

企業需要有遠見的創始人才有可能偉大,制度和規矩常常使企業走向平庸。企業的生生死死是一個常態,在生生死死中不斷大浪淘沙,最後淘出來的是最偉大的企業。成功與失敗之間,其實只有一個區別,就是有遠見的創始人。創始人的基因決定了企業的內涵和文化,在投資上,洪泰的基因是我和泰哥的混合體,泰哥往前沖鋒陷陣,有的時候不顧一切,而我是幫他拉韁繩的人,我說如果你把洪泰做到最後出了大問題了,我們兩個人不是All In成功了,是All In進去了,那我一輩子,是人是鬼都會纏著他。(笑)

投資需要的六大能力

把投資做好不容易。這就是為什麽著名企業家常有,而著名投資人不常有的原因。中國應該有上萬家投資公司,快把自己做垮了、做沒了的占了很大比重。我認為當代的投資人需要六大能力,都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是對政治局勢和經濟形勢的判斷。中國現在的政治局勢,世界的政局走向,時刻影響著每個行業的發展生死。

二是對社會群體的感知。90後是一批、95後一批,00後是一批,現在05後又出來了,像我們這樣的60後,怎麽樣去感知這種年輕的二次元群體、怎樣深刻地理解?我沒事就跟小年輕聊天,聊了半天,經常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麽,但是還得去聊,為什麽?因為世界的未來在他們身上。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到底是你們的。

三是對技術走向的預測。我原來一直是享受心態,覺得大數據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支付寶出來我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出來我用微信。但是現在不得不去學習,並且深刻地理解,理由非常簡單,因為我們要做投資,就必須超前理解技術。現在一旦某個產業跟新技術結合,跟不上的結果,不是你變成第二名,而是死路一條。而對於投資經理來說,我們現在投的每一個項目都是在對技術走向進行預測,所以不學技術不行。

四是對商業模式的敏銳。這件事情比10年前要複雜100倍,因為10年、20年前的商業模式是相對靜態的,可以做十年不變。而現在商業模式每天都在變化,群體感受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消費理念也不同。比如新東方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品牌老化,不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所以今年我們也會做一系列的音樂節目、電視節目和品牌簽約的節目,告訴消費者新東方也可以二次元。在這個過程中我就不能出現,因為只要我一出現,新東方就是一個老形象,所以現在我要逐漸從新東方隱身,在背後變成洪泰投資人,去支持年輕人。

五是對創業者的洞察。現在創業者到底應該具備什麽樣的特征,哪些創業者最後能做成,哪些做不成,對這個得有一個非常直覺的判斷。我對創業者的直覺還是挺準的,原因非常簡單,我經歷了太多對人的觀察,新東方光是高級管理幹部就接近200位,每一位是什麽個性,他們這種個性最後帶來什麽結局,我一清二楚。

  六是對企業管理的熟悉,就是投後。投資人把錢交到企業手里之後,就自然承擔了對這個企業發展的責任,因此投資人對企業管理的熟知非常重要。這中間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問題,還有管人、管事、管戰略。我們需要一點一點地告訴他們,創業過程中會遇到什麽樣的情況,應該怎麽樣去應對。

一個投資公司,如果只是為了掙錢而努力,是低級狀態。如果真丟了錢,那就是垃圾狀態了。但最重要的是,投資公司要以推動世界發展和增加人類幸福為使命和願景。現在我們擁有幾十億的時候,還做不到這一點,但是當我們做到幾百億,到未來甚至擁有幾千億的時候,不管怎麽樣,都要推動世界發展和增加人類幸福。

做公司是這樣的,做投資也一定是這樣。

個人的成長、態度與德行

關於個人,我想從成長、態度、德行三個方面來談一談。

個人成長包含樂業、專業、職業、創業、事業。樂業是貫穿始終,後面四個業是一個梯級上升的過程。我首先是一個專業人士,一個教英文的老師。第二才有職業,職業是你願意一生把它當做你最喜歡的事情來做,所以我的職業是教書,我的專業是英語。第三個就是創業,一個人走到一定的時候,就想出來自己做,泰哥原來做證券公司當職業經理人,做洪泰就是創業。創業是為了將人內心中的某種空白填上美麗的鮮花,最後慢慢變成事業。洪泰還處在創業階段,能不能成為事業,要我們在座的所有人共同努力。

如何做好以上五個業,除了你喜歡做之外,最後還是個人態度問題。首先是開放,開放是對外的,你把自己的胸懷開放給全世界。第二是好學,好學讀書、學最新科技,向周圍的同事學習,這個好學現在已經能夠做到,隨便打開一個APP,你都能學到無數你想學的各種東西。第三是探索,探索是深入的,一層一層地下去,就像AI對圍棋棋譜的數據記錄,積累到幾千萬份的時候,就變成最厲害的下棋高手,人也是這樣的,經過一層層滲透,最後才能達到自己對於知識使用的狀態。第四是交流,交流是一種交互,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上、交流上、情感上的流動,這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最後是容納,把外面的好東西往回吸收,以開放的態度面對現在世界的人,基本不會太落後。現在,我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半小時晨跑的時候可以聽音頻課程,這就是一個不斷吸納的過程。

關於個人德行,孔老夫子已經總結得非常詳細了,“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就已經涵蓋了所有我們應該做的事。凡是為了短期利益的坑蒙拐騙,都是屬於違反德行的行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品行,即使工作上做得再好,最後一定會像冰山一樣崩潰。個人德行是一切成功的基礎。

不努力的人什麽都得不到,一輩子每天永遠在原地踏步。但光努力是不夠的,必須充滿智慧的努力才夠。一頭驢,每天都很努力地拉磨,最後拉了一輩子,也就只是拉磨而已,這頭驢甚至最後被放出來以後,繞著一顆樹依然還在轉圈,它不知道遠方的地平線,其實就是它的世界。所以我們除了有進步,還要不斷有遠見地進步,不斷有遠見地努力,這就是我的題目所在,遠見和努力加起來,才能夠成就我們的事業。

謝謝大家!

遠見努力投資企業成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6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