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政府停擺 比特幣彈升一成 美匯連跌5周 逾兩年半最長跌浪

1 : GS(14)@2018-01-21 23:34:10

【明報專訊】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未能達成協議,參議院沒有在限時前通過臨時支出法案,聯邦政府因為經費不足,自周六起局部關門,停止所有非必要部門運作。確定聯邦政府即將停擺後,近日受多國監管機構打壓的虛擬貨幣隨即爆升,根據交易平台Coindesk報價,每個比特幣兌美元在兩小時內上升1083美元。截至昨晚9時,每個比特幣報12,469美元,上升954元或8.28%。分析認為,聯邦政府停擺只是比特幣上升的藉口,實質避險功能成疑。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其他虛擬貨幣亦錄顯著升幅,以太幣昨日9時報1119.92美元,上升8.18%。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每次市場有恐慌情緒,比特幣價格總會出現異動,聯邦政府停擺,會有投資者借機炒作自低位反彈,不過他對比特幣能否避險有保留。

植耀輝﹕避險功能成疑

市場對聯邦政府停擺的憂慮,加上市場預期多國央行將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拖累美元連續第5周下跌,創下2015年5月以來最長跌浪。路透社引述法國農業銀業銀行外匯策略師Vassili Serebriakov表示,在上周初政府停擺只是外部風險,但現時變成真正的風險。美匯指數上周五收市報90.57,上升0.21%,整周計一共下跌0.31%,上周曾經跌至90.16,創2014年12月以來新低。

金價微升至1331.8美元

有參與虛擬貨幣投資的金融界人士傅家豪亦認為,比特幣上升與聯邦政府停擺關係不大,明顯只是乘機借勢炒上。他認為雖然受監管機構打壓,不過虛擬貨幣不能抵押利用槓桿炒賣,再下跌的空間不大。其他避險工具變幅不大,黃金每盎司報1331.8美元,升0.36%;瑞士法郎兌美元報1.0378,下跌0.48%。

多國打壓 比特幣高位回吐36%

近日多國監管機構均有打壓虛擬貨幣的措施,虛擬貨幣交易主要市場韓國在上周曾擬立法禁止虛擬貨幣交易,韓國比特幣當日一度急跌兩成。前日市傳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禁止支付機構為虛擬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並採取措施防止支付通道於虛擬貨幣交易。

美國證交會亦表達對比特幣交易所買賣基金產品的操作表示質疑。比特幣自去年12月中創出19343美元新高後,自高位已經回調了35.54%。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50&issue=20180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92

盧志威﹕沽空美債對冲美股跌浪

1 : GS(14)@2018-02-12 07:14:56

【明報專訊】「牛市到底完結未?」成為今次調整最大的問號。美股加速跌浪,明顯是由衍生工具帶動,而在相關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斬倉,準備月底清盤後,應該已斬得七七八八,理論上調整壓力已清,如果再跌,一定是新的因素誘發。

反而昨天港股的調整,更值得大家留意,午市後A股大洗倉,內銀和地產股首當其衝捱沽,形成A股拖低港股的情况,雖然大部分是跟「北水」有關的股份捱沽,比較中國境外的股票如匯控(0005)、港交所(0388),走勢明顯較佳,所以在香港做長倉,應該以外國股票為主。

港股長倉宜選中國境外股票

美股方面,主觀看法是調整壓力所致,因為斬倉完成而得以減低,但是今次跌市的起因,是30年美國長債息率升穿3厘,如果債價繼續下跌,不排除會引發下一輪沽售,如果要對冲,應該要吼位沽空長債,才是比較正確的做法,因為沽空指數或股票的最佳時機已過,現時才追沽投機性強,要預留頗多注碼持倉,倒不如轉持現金。

防守力強 美股可留意消費資源股

選股方面,今次調整可視之為市場的試煉,能頂得住大市調整的壓力,力守高位,跌幅有限的股票,將是下一次升浪的領先股,雖然現在不用急於買入,但應該加入觀察名單,科技股可能升幅太大,暫時未見在跌市中有突出表現,反而部分消費品牌股、資源股守得不俗,雖然言之尚早,但捱過今次跌浪後,實屬首選買入的公司。

烏托邦資產管理合伙人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26&issue=20180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50

CCL三大指數連跌12周 成最長跌浪

1 : GS(14)@2018-12-22 10:50:5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573&issue=20181222
【明報專訊】樓市持續吹冷風,樓價升勢持續受壓。中原地產研究部表示,反映二手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CCL Mass、CCL(中小型單位)及CCL(大型單位),四大整體指數均重返今年3月財政預算案公布時的水平。

中小型單位指數連跌4個月

CCL最新報174.74點,按周跌0.48%,連跌12周、即約3個月共6.36%,屬2008年11月後的最長跌浪;反映大型屋苑走勢的CCL Mass報176.01點,按周跌0.57%,連跌12周共6.84%;CCL(中小型單位)報174.36點,按周跌0.57%,連跌16周、即約4個月共7.84%。

另CCL(大型單位)報176.65點,按周跌0.09%,連跌兩周共0.5%。可留意的是,CCL、CCL Mass、CCL(中小型單位)三大整體指數齊跌12周,為歷史最長齊跌紀錄。

料明年次季CCL止跌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樓價持續向下調整,預期明年次季CCL目標160點兼且止跌,展望樓價回到2017年7月政府換屆時水平。

分區指數方面,本周四區呈三跌一升,僅九龍錄得按周上升,九龍CCL Mass報172.82點,按周微升0.01點。

分區僅九龍錄按周升幅

另新界東CCL Mass報184.74點,按周跌1.93%,連跌16周共11.53%,為該區最長連跌紀錄;新界西CCL Mass報156.85點,按周跌0.92%,連跌9周共8.73%,平了2008年11月連跌9周的最長紀錄;港島CCL Mass報182.59點,按周跌0.17%,連跌兩周共0.78%。

黃良昇補充,上述指數是根據2018年12月10至16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的中原集團成交計算,當中有逾七成半的交易是在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簽臨時買賣合約,而近期新盤觀塘凱匯的熱潮,以及美國聯儲局日前加息0.25厘對樓市的影響將於明年1月中旬的CCL反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803

陸振球﹕最沉痛跌浪也不逾14個月

1 : GS(14)@2019-04-01 12:15:45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991&issue=20190401
【明報專訊】恒指在今年首季終錄得三連升,月線圖連續出現3支陽燭,形成「三白兵」或三個白武士的利好形態,根據技術分析,後巿如非有新的極利淡消息,股巿應已確認見底,不過「三白兵」也可解讀為大巿已超買,不排除出現調整。

相信大家都認同,去年中港股巿曾長時間下跌,主因是出現了中美貿易戰且拖累實體經濟,但貿易戰的不利影響似已淡化,其實技術分析有一個名為Coppock curve或Coppock indicator(音譯為估波指標)判斷股巿底部的方法,乃由一名受教會委託為教會財產進行投資的經濟學者E.S.C. Coppock於1992年所創,有關指標往績不俗,比如曾測中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見底時間,如依隨入巿並持貨至今,賺幅應以數倍計。

這裏篇幅所限,難以詳述「估波指標」的計算方法,不過可說說當初Coppock曾問教會人士的經驗,一般當親人逝世要多久時間才會完全走出悲痛的陰影,獲回覆約為11至14個月,Coppock便以此作為指標的最重要計算參數。其實,當有不利消息導致股災,除非再有極重要的新不利消息,又或整個巿場已出現結構改變,否則其不利影響最久也應在11至14個月之間被消化,就如金融海嘯發生後第14個月,全球股巿便已見底。

將估波指標應用於港股,去年1月見頂後大跌,理論上在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間如不再破底,貿易戰的不利影響應已被消化,即恒指約24500點應已變成「鐵底」。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4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