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出招高明 美企班資誘因大 跨國企業勢調資回美國

1 : GS(14)@2017-12-10 21:33:51

【明報專訊】按照現行稅制,跨國企業將海外盈利匯回美國後,須支付35%的企業稅率。當前共和黨建議無論這些海外累積利潤是否匯回美國,只要條例一通過,都要一律徵收一次性不多於14.5%的稅率。穆迪估計,蘋果若把現金匯回美國,按原本稅制將不得不支付786億美元的稅款。倘稅改生效,蘋果須立即為海外積存的現金支付314億美元稅款。換言之。其稅務負擔至少減少470億美元(約3666億港元)。有分析指這一招相當高明,因為美國企業的境外利潤即使不匯回美國,也要徵稅,一方面可令華府短期內得到巨額稅收,另一方面,將會令到美國企業把匯回資金的成本降至零,大大提高它們匯回資金的機會。但反過來,對美國以外的美元市場,將會構成抽緊供應的效果。

對於那些總部位於美國,卻因規避美國較高稅率而將巨額利潤留在海外的跨國企業,新稅制可為匯回利潤製造條件。穆迪估計,單是美國製藥和其他醫療保健公司去年在國外保留的資金已多達2730億美元,預計這些企業將利用匯回的資金收購企業、回購股份和發放股息。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稅改方案令研發開支抵稅面臨威脅

銀行業 大幅慳稅

在主要行業中,大型金融機構承擔的實際稅率最高。倘企業稅率下調至20%,將大幅提高金融企業的利潤。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以去年銀行業的業績計算,若當時已使用了新稅率,美國5家最大的多元化銀行合共可節省115億美元稅款

資產管理 受惠股市上漲

稅改帶來股價上漲的預期,將提振各類資產管理公司。股市上漲將提高資產管理公司所管理資產的價值,基金的業績也會更好。稅改制定了方便美國企業將海外利潤匯回美國的規定,一些擁有大量海外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將因此受益

零售業 過往屬最高稅行業

美國零售商協會(NRF)稱,美國零售業屬公司稅率最高的行業之一。零售商去年起游說政界取消一項將對進口產品徵稅的邊境調節稅條款。由於很多零售商銷售大量進口產品,邊境調節稅會侵蝕其利潤。共和黨早前取消了邊境調節稅條款,令業界鬆一口氣。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42&issue=20171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94

港匯跌近7.83關反彈套息誘因未變 銀行界料年底續弱

1 : GS(14)@2018-01-08 00:41:30

【本報訊】年尾銀行減少拆出資金,港美套息誘因令港匯轉弱,昨午最低曾見每美元兌7.8295港元,是去年1月炒家睇淡中國借勢沽港元以來低位。銀行界謂,金管局設雙邊兌換保證後,港匯未跌穿過7.83關口,故臨近低位有獲利回吐盤出現,港匯隨後反彈至7.823水平,惟年底前港匯可能再走貶。記者:劉美儀


對於近日港匯偏弱,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率銀公代表團訪京時表示,美國利率正常化,本港亦應跟隨,資金逐步流走是必然過程,甚至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價,也是正常發展及聯匯機制操作,外界毋須過份憂慮。他說,當美息高於港息,便會出現套息盤交易,沽港元兌換成美元,但亦會有資金決定留港,這是市場不同行為。

港美拆息相距35點子

1個月港元拆息定盤價昨報1.16厘(升0.03厘),與1個月美元拆息(1.51厘)相距35點子;港匯昨早曾俟近每美元兌7.83港元關口,惟倫敦開市後拾級回升,傍晚6時報7.8235。去年初因睇淡內地經濟基金走資,投機盤順勢炒港元貶值圖利,港匯曾跌至7.8296,但業界說,今次貶值與股市或美國通過稅改方案無關,純是年結及套息所致。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以翌日隔夜息計,港美息差已有10多點子距離,昨日港匯走貶與套息交易有關。自聯匯設雙邊兌換保證以來,港匯未曾跌穿7.83,故昨日俟近關口便有遠期美電長倉盤獲利回吐,帶動午後港匯回升近70點子;因年底交投稀薄,他不排除短期內港匯或跌穿7.83水位。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亦指,加息因素外,年結令銀行存留較多資金亦導致拆息上升,加上美國監管當局對銀行拆出外匯掉期合約,計算資產負債表時須增加資本要求,故近期美元拆息升幅較明顯,美元買盤導致港匯轉弱,由於雙邊兌換保證設立後港匯從未跌破7.83,故邁向關口位會有一定值博率。

內地市場拆息同水緊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認為,美電會否再上,還看港美息差是否繼續擴闊,較長遠因素包括本地資產市場表現、美國加息步伐及稅改引發多少資金回流等。因年尾效應及明年貨幣政策穩中偏緊,內地市場亦見水緊,14日回購息率升至6.25厘,1個月上海銀行同業拆息亦達4.77厘。有匯商謂,內地企業在境外沽港元買人幣,亦令港匯轉弱。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2/202524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337

楊書健﹕政策欠誘因 香港房託佔比低

1 : GS(14)@2018-01-22 06:15:45

【明報專訊】收租股是香港巿場的一個特例。環觀全球,當房託制度確立之後,房託的總巿值佔所有地產股的比重不低。像美國和澳洲,連發展商亦以房託方式上巿,房託佔地產股的八九成,自然是房託最成功的例子。新加坡雖然有幾家大型發展商,但是房託亦佔所有地產股巿值的一半。基本上,新加坡的投資者有兩個選擇:看好後巿者,或會投資主力從事開發業務的發展商;期望收取租金的,則會投資房託。

派息業務限制較少 收租股較盛行

收租股持有收租資產,每年收入主要由租金組成,業務性質實際上與房託相似。但是他們並非房託,因此不受房託法規所限,不需要以股息分發所有淨收入,收購資產、借貸、投資開發項目的限制較少。所以,如果選擇房託模式不會帶來獨特優勢,收租股就沒有誘因改組成房託。發展商亦沒有特別原因,選擇以房託方式,將旗下資產分拆上巿。因此,除非政府修例,提供政策誘因,否則收租股將繼續盛行。香港房託的巿佔率較低,就是因為收租股仍然盛行,而非商業地產缺乏需求。

外國房託派息 比港收租股更吸引

收租股的派息率不受法律規管,由公司管理層按實際需要自由選擇。因為房託的派息率都達淨收入90%以上,因此理論上,收租股的派息率或較房託為低。不過香港的收租股的資金需求並不太高,不少公司都選擇派出收入的五六成為股息。再加上公司估值比較保守,股價又對淨資產值有所折讓,所以這一刻的股息率(股息除以股價)並不低,跟本港其他大型房託差不多,都是3厘至4厘。不過,如果跟全亞太區的房託比較,本地收租股的股息率,則比其他國家的房託派息率較低。如果在基金組合之內持股太多,則會降低基金的整體派息率。是否明智,在乎於個別基金的投資目的。

再者,大部分收租股都跟龍頭發展商有一定淵源。當中有曾經是龍頭發展商,之後逐漸改營為收租股。反之,即使是業務側重於商業資產的收租股,部分亦有能力開發新區,例如港島東逐漸變成本港第二個辦公室樞紐,背後就是一隻收租股花了十年以上時間,持續耕耘,將原來的工廈區,更新成一個甲級寫字樓盤源。

2013年後港無新房託上市

本港在2013 年之後,並無新房託上巿,相比收租股仍然幾乎每年都有新成員,選擇眾多。另外,亦有龍頭發展商將旗下商業地產組合分拆上巿,令巿場可用更直接的方式,投資他們的收租資產。這類分拆上巿,往往是發展商幾十年來所累積的資產,質素不會低。

因為這些原因,不少收租股都有能力吸納優質資產。投資組合大都處於優質地段,資產質素亦較好,是優質地產組合的代表。因此,當巿場氣氛良好,投資者認為龍頭資產會跑贏大巿,則會留意收租股。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78&issue=20180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