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普京表態:將盡一切可能結束烏克蘭沖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419

震驚世界的馬航MH17航班被擊落的事件發生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承諾,俄羅斯將盡一切可能結束與烏克蘭之間的沖突。 普京在當地時間淩晨公布在網站上的演講稿上呼籲,所有對該地區安全負有責任的人們、所有此次事故罹難者的同胞們都應該承擔人民賦予其的重任。 普京還表示,“俄羅斯將盡一切可能改變目前東烏克蘭的沖突局面,將目前的軍事對峙局面轉變為談判桌上的討論,要堅定和平外交的決心。” 普京並沒有直接指責烏克蘭領導層,但他表示,馬航MH17航班的墜毀是6月停火沒能成功的結果。 值得註意的是,普京在演講稿中避而不談此前自行宣布獨立的“頓涅茨克共和國”,而是用其地理位置名稱Donbas來指代該地區。 此前,普京在20日分別與英國、澳大利亞、荷蘭和德國領導人通電話,表示俄方願為馬航MH17客機空難調查提供必要幫助,在對空難調查結束前,重要的是要克制做出任何倉促結論和發表政治化聲明。 因為馬航飛機被導彈擊落,目前普京在國際社會中備受指責。美國國務卿克里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表示了不滿,克里稱美國對國際調查員連續第二天被拒絕接近墜機現場表示“非常擔心”。 英國、荷蘭、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法國、烏克蘭等國均對美國的立場表示支持,各國紛紛呼籲普京在國際調查上采取更加合作的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85

政策快評:高層表態第三方治理 環保股配置策略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1&extra=page%3D1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8 18:58 編輯

政策快評:高層表態第三方治理 環保股配置策略
作者:鄔煜

投資機會:環保產業加速進入B2B-2.0階段
自我們之前根據環保關系論邏輯構建了環保產業的三大階段之後,產業和市場的走向也在印證著我們的判斷,本次媒體渠道得知的高層表態第三方治理,其實就是環保產業加速進入B2B-2.0階段的標誌,在這個階段環境產業和企業也將從治理商全面向服務商轉型。這個階段的顯著特征就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系在加強,並且政府的大管家職能逐漸削弱,逐漸成為共同監管者,後面的趨勢也一定是公共服務外部的入口在不斷擴大。

從我們之前重構的環保邏輯看,趨勢非常清晰,本次高層表態第三方治理,主要針對工業企業這些汙染源的治理模式重構,繼續加強治理企業和排汙企業的關系,使得環保產業的B2B-2.0階段更進一步;而從市場空間看,由於我國目前工業汙染治理設施的社會化運營比例仍相對較低,只有5%左右,而城鎮汙水處理設施的社會化運營比例已達50%左右,劍指工業汙染治理的第三方治理如果大規模展開,空間極大。
而從投資角度看,產業層面也在進一步驗證著我們之前給出了三大階段的投資主線,維持不變:低點配置G2B-1.0階段、重點選擇B2B-2.0階段、適當布局B2C-3.0階段
G2B 1.0階段:目前大市值的企業基本都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歷史已經證明了自己,在市場逐漸過渡到2.0階段時,陣痛也已經反映,因此此類企業我們的建議是具備配置價值,合理的估值中樞為當年30倍。典型品種如碧水源、桑德環境、瀚藍環境

B2B 2.0階段:目前算是環保的風口,第三方處理的潛力空間很大,未來市值有較大潛力空間的企業在這里,典型的行業如危險廢物、工業廢物、工業廢水、工業廢氣等,這個階段建議產業投資者和二級市場投資者都要密切專註,並且關註G2B-1.0階段的企業向B2B-2.0階段的轉型和滲透。典型品種如東江環保、萬邦達、雪浪環境、海拓環境(被眾合機電收購);此外還存在G-政府關系削弱下的內部機會,國企環保企業的效率和盈利提升(典型品種菲達環保、中山公用和城投控股)。

B2C 3.0階段:環保產業中最可能密切結合互聯網的領域,但目前尚處初期,但考慮到互聯網滲透的速度快,因此向這個階段努力的企業建議VC/PE多多留意,存在很大的投資彈性,典型行業如固廢收運、環保後服務、智慧環保等

附錄:我們根據媒體資料總結整理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駱建華秘書長的問答要點,核心內容和我們之前一直提到的環保產業正在快速進入B2B-2.0階段不謀而合。

誰汙染,誰治理 轉向 誰汙染,誰付費
從我國的環境起步,工業汙染防治一直走的是“誰汙染,誰治理”的分散治汙之道,這條路已經被目前無數的工業汙染事件證明走不通。在這個背景下,“誰汙染,誰付費”的第三方治理應運而生。

企業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是指排汙企業與專業環境服務公司簽訂合同協議,通過付費購買汙染減排服務,以實現達標排放目的,並與環境監管部門共同對治理效果進行監督。

第三方治理的運作模式
委托治理服務型:指排汙企業以簽訂治理合同的方式,委托環境服務公司對新建、擴建的汙染治理設施進行融資建設、運營管理、維護及升級改造,並按照合同約定支付汙染治理費用。

托管運營服務型:指排汙單位以簽訂托管運營合同的方式,委托環境服務公司對已建的汙染治理設施進行運營管理、維護及升級改造等,並按照合同約定支付托管運營費用。

兩種模式區別在於環境服務公司是否擁有治汙設施的產權,前者擁有或者部分擁有;後者不擁有產權,只接受排汙企業托管,負責其治汙設施運營管理。

第三方治理的優勢
一是有利於環保部門的監管。排汙企業治汙責任通過合同方式向環境服務公司轉移和集中,環保部門的監管對象大為減少,相應的執法成本也將大幅降低。

二是有利於排汙企業治汙效率的提高。排汙企業治理設施轉由掌握專業技術及管理經驗的環境服務公司進行運營,可以降低治汙成本,提高治汙效率。

三是有利於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環境服務公司在工業汙染治理領域開拓新的市場,提供新的服務領域,將由過去單純的設備制造、工程建設,拓展到投資運營服務,為自身成長提供新動力,進而推動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

第三方治理主要應用領域
一是大型工業企業,如火電行業的脫硫特許經營;二是工業集中區,如工業園區、工業開發區廢水及廢棄物處理。

前者由於其生產規模較大,產生的汙染物量大而且相對集中,具備規模效應。後者的核心優勢則在於“集中”所帶來的汙染物量的累積,因而更具備專業治汙的條件。

第三方治理五大障礙

責任轉移障礙:從排汙企業角度看,作為支付治汙費用的一方,實現治汙責任的轉移是其采用第三方治理的原始動機。如果不管排汙企業是否已嚴格履行合同,仍需承擔違法排汙所涉法律責任,其對第三方治理的積極性將大為降低。要解決這個問題,法律上可以從調整責任主體角度著手,由過去的“誰產生,誰負責”調整為“誰排放,誰負責”。需要強調的是,調整責任主體的前提是排汙企業嚴格遵守服務合同所規定的各項條款,如果排放未達標,根源是排汙企業違反合同條款,則法律責任仍屬排汙企業。

稅收障礙:排汙企業如自行解決汙染治理問題,則其治理設施建設運營費用可計入企業生產成本,無須納稅。而一旦委托第三方的環境服務公司投資建設或運營管理,排汙企業向環境服務公司支付的汙染治理服務費用,環境服務公司則需繳納各項稅負。從整體上看,這無疑是增加了全社會的汙染治理成本。特別是發電企業的脫硫項目,實行第三方治理(即特許經營)後,還涉及到雙重征稅問題,即電網企業將1.5分/度脫硫電價支付給電廠須納稅一次,電廠再將此電價支付給脫硫企業又須納稅一次。雙重征稅加大了脫硫成本,不利於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行。

融資障礙: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如果環境服務公司要負責治理設施的投資建設,就涉及到項目融資問題。由於治理設施附著於工業企業的主體設施之中,其所占土地的使用權也屬於工業企業,作為第三方的環境服務公司不能將設施及土地作為抵押品進行貸款。同時,工業項目能否將企業間簽訂服務合同中的收費權作為質押品獲得銀行貸款,尚不明確。

經濟風險:與公用事業領域的PPP(“公私合夥”或“公私合作”)模式不同,第三方治理模式中,環境服務公司的服務對象是工業企業,是一種企業間的合同行為,合同的履行存在較大的經濟風險,如排汙企業經營不善導致業務萎縮甚至倒閉,排汙企業受上遊企業影響或自身所屬行業整體不景氣導致企業生存困難等。這些風險都會使減排服務合同難以得到有效履行。因此,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如何妥善解決這些經濟風險問題需要在制度上進行設計。

技術障礙:目前我國環境服務公司研發力量仍較薄弱、技術儲備尚顯不足,對於處理一些複雜工業汙染問題可能力不從心。對於工業治理項目,特別是化工園區等特殊類型的廢汙水治理技術,國內環保企業優勢不明顯。因此,當務之急是加大環保科技投入,提高國內環保企業的研發水平,增強環保技術創新能力和集成能力,為第三方治理奠定基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98

【專欄】李克強表態釋放三大重要信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25

李克強,達沃斯,定向調控,降息,就業,M2

本文作者為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今年的夏季達沃斯有些不一樣,不是因為比往年開的更早,而是人們的期待比以往更高。細心的人會發現,自7月18日主持召開專家座談會以來,李總理已經很久沒有在公開場合談論經濟和政策走勢,二季度李總理頻繁強調的“微刺激”信號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7月29日習總書記重申的“新常態”,這背後實際上隱藏著政策重心從“穩增長”向“促改革、調結構”的變化。

原因不難理解。一是7月16日公布的二季度經濟數據略超預期,經濟下行擔憂明顯緩解。二是中央在二季度的寬松力度已經不小,寬松的滯後效應正在發酵。大家對經濟平穩、政策溫和的判斷基本已達成共識。

但8月中旬以來,市場開始出現分歧。先是7月金融數據雪崩,然後是8月發電量數據驟跌。有人認為全面降息降準已經箭在弦上,原因無非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緩解經濟下行風險。但也有人認為,全面降息降準絕不會出現,包括我們民生宏觀團隊,原因是中央更傾向於通過定向再貸款、PSL等措施進行定向寬松。在政策預測這件事上,觀點相反的雙方往往邏輯縝密,但誰也無法說服誰,唯一可以檢驗的就是決策者的第一手信息,此刻的達沃斯恰好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按照慣例,9月10日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將作代表東道主發表主題演講。這原本是最受關註的環節,但沒想到的是,現場的企業屆人士和我們一樣心急,迫不及待的把大家關心的問題拋給李總理,總理也基本沒有保留的進行了“劇透”,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尚未公布的8月經濟數據。而隨著這些信號的釋放,關於未來政策走向的分歧也應該算是塵埃落定了。

信號1:經濟增長目標更註重“彈性”,經濟運行仍處於合理區間。

關於經濟增長,李總理明確表達了兩個觀點:一是重新強調增長目標的彈性,顯示出對經濟波動的容忍度。“經濟增長目標是7.5%左右,所謂左右就是說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的”。二是重申經濟仍處於合理區間,反駁了近期數據異動造成的經濟失速擔憂。他認為7-8月份表現疲弱的發電量、信貸等數據是高基數、外部經濟低迷以及內部深層次矛盾造成的正常調整,符合政府預期。只要就業不出問題(1-8月就業幾乎已經完成全年任務),經濟就處於合理區間。其中尤為值得註意的是,李總理透露8月M2增速僅為12.8%,比上月的低點還低,這意味著出8月的社融、信貸數據依然疲弱,但即便如此,李總理仍強調了“處於合理區間”,所以即便後面公布的數據低於預期,市場也不要再奢望會觸發全面寬松了。

信號2:全面寬松的“舊常態”不會再現,取而代之的是定向調控的“新常態”

基於上述對經濟的判斷,政策仍將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也就是說,全面寬松的“舊常態”不會再現,全面降息降準的預期不攻自破。至於這背後的邏輯,我們已經反複強調過多次:

從客觀上看,全面降息降準既無必要性,又無可行性。一方面,如李克強總理所說,當前就業形勢穩定,增長質量提高。另一方面,如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所述,未來貨幣政策將受到內外不確定性的掣肘,內部受制於豬周期帶動下的通脹回升壓力,外部受制於歐央行寬松和衰退式順差帶來的外匯占款回升擔憂。而且,在當前地方融資平臺以及國有部門等融資主體尚未完全市場化的前提下,全面的貨幣寬松無異於“抱薪救火”,不僅不能降低全社會的融資成本,而且會助長利率不敏感主題“加杠桿”的“毒癮”。

從主觀上看,中央不願意違背“總量穩定”和“不搞大水漫灌”的承諾,而更傾向通過定向寬松(定向再貸款或定向降息),降低被“擠出”部門的融資成本,以期能實現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雙重目的。

因此,預計中央不會輕易使用全面降息降準的“大招”,而是通過定向再貸款、PSL等“小招”實現“定向降息”之功效。但考慮到當前環境和上半年的差異,定向寬松的力度可能邊際減弱。首先,貿易順差積累的外匯以外匯存款形式留存於銀行體系內,人民幣持續升值、股市反彈、歐央行降息意味著外匯占款反彈的風險在加大,若疊加PSL和再貸款將信貸配給到棚改等長期限投資項目不易收回的壓力,外匯占款一旦回流,廣義貨幣投放面臨失控的風險。其次,當前經濟環境要好於一季度,穩增長政策還將發揮余溫,上半年寬信用支持的一些長期基建項目還將陸續落地。最後,豬周期和河南、遼寧異常的幹旱天氣構成了潛在食品通脹壓力。

信號3:“新常態”之下,政策重心向“促改革”轉移

如果說上半年“微刺激”信號的實質是穩增長,那麽下半年“新常態”信號的實質就是“促改革”。

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即便是定向寬松也有局限性,不可能取代改革。國有企業由於其政府背書和預算軟約束特征往往被視為無風險資產被青睞,而非國有部門因機構風險偏好下降隱涵了更高風險的溢價。具有政府背書和預算軟約束的部門是高收益和低風險資產仍會是資本配置的首選,滿足上述融資需求後,資本才會外溢至中小企業提供的高收益、高風險資產。

從8月M2增速連降可以看出,實體融資需求依然低迷,金融機構風險偏好回落。8月央行貨幣供給端未見明顯收緊,貨幣供給下降並非外生性因素。房地產投資趨勢性向下,新經濟規模尚未大規模形成,政策回歸新常態後,基建投資和財政支出放緩導致實體有效信貸需求下降。經濟下行導致符合風控要求的企業數量減少,房地產開發貸審慎和同業創新活動放緩導致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二者共同導致貨幣創造內生性減弱。

根本出路是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將存量和增量貨幣引導至三農、小微和新興產業。改變國有部門資產高收益和低風險特征需要約束無效投資和提高國有部門資金使用效率;需要深化政府職能轉變、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硬化融資主體財務約束。改變中小企業資產的高收益、高風險特征需要通過簡政放權、打破壟斷和結構性減稅政策,切實增強三農、小微和新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對市場來說,沒有促改革和調結構的深入推進,就沒有無風險利率的趨勢性下降和股票市場的趨勢性長牛。實體層面高杠桿率和過剩產能並存,若經濟總需求下行與緊信貸能互相強化,導致產出品價格下行和庫存壓力增大,企業高產卻虧損。若緊信用持續,資金鏈易斷,最終導致債務違約和產能收縮。產能的收縮伴隨著無效率部門的出清,實體剛性融資需求被打破,貨幣寬松空間打開,利率將趨勢性下行,但這意味著經濟很難平穩過渡。可見,無風險利率向下突破需要讓市場有更明確去產能和去杠桿的信號,需要中央主動調低對經濟增速預期,允許債務人在無力償債時違約。這在短期內無疑是不利於風險偏好回升和股票市場上漲的,但長期來看卻是股票牛市的必要條件,是所謂不破不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40

上海自貿區周年慶:部委表態支持 外商投資限制進一步放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66

9月29日,上海自貿區掛牌將滿一周年。

國務院今日調整自貿區規定,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鹽的批發,物探、鉆井、測井、井下作業等石油勘探新技術開發與應用,投資與高鐵、城鐵配套的服務設施的研發制造,航空運輸銷售代理業務及鐵路貨物運輸等。

近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和發改委集體表態,中央部委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複制推廣為基本要求,繼續全力支持自貿區建設這一國家戰略。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表示,自貿區在市場準入方面有重大改革。目前,商務部正配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信息共享平臺和相關執法體系建設。

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稱,自貿區成立一年來,海關共推出23項監管服務新政。“凡市場能調節、社會能管理、行業能自律、企業能自主的,就要有序地‘放’。”

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玉亭表示,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一是放寬市場準入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緊迫性凸顯,具有系統性、整體性、綜合性、協調性的“嚴管”制度體系尚未建立,社會共治環境有待加快形成;二是工商部門與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協同管理方式需要創新突破。這些都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稱,發展改革委全力支持上海自貿區建設。為強化上海自貿區的事中事後監管,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將在自貿區內試點外商投資安全審查機制。

國務院今日發布通知,宣布從多方面放開或放松外商投資限制以下為國務院暫時調整相關法規後的部分實施情況:

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國際海運貨物裝卸、國際海運集裝箱站和堆場業務

允許外商以合資、合作形式從事公共國際船舶代理業務,外方持股比例放寬至51%

取消對外商投資進出口商品認證公司的限制,取消對投資方的資質要求

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鹽的批發,服務範圍限於試驗區內

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工程服務形式)及相關新技術的開發應用

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物探、鉆井、測井、錄井、井下作業等石油勘探開發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植物油、食糖、化肥的批發、零售、配送,糧食、棉花的零售、配送,取消門店數量限制

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鐵路貨物運輸業務

取消對外商投資郵購和一般商品網上銷售的限制

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航空運輸銷售代理業務

取消對外商投資房地產中介或經紀公司的限制

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攝影服務(不含空中攝影等特技攝影服務)

暫時停止實施相關內容,允許外商以合資、合作形式(中方控股)從事中國傳統工藝的綠茶加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76

從臺灣地溝油案看「法律」和「官與商」和臺灣媒體對崑山爆炸事件的表態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2q6.html

剛剛看了一個臺灣地溝油的節目。
抓了首犯,5萬臺幣交保釋放,然後馬上提存款86萬。老百姓氣得夠嗆,警察趕緊到家門跟蹤。
嫌疑人前後賣了6個多月的地溝油,賺了4百萬臺幣。大概至少有200噸,也可能是700噸上了市場,大部分臺灣名牌食品公司都用了,還有很多夜市攤檔在用。
之前剛出了毒米,有人賺了20億臺幣,政府只罰款20萬臺幣。大家還記得之前的塑化劑吧,也是輕輕罰一下。
大陸好像抓到地溝油主犯,應該是死刑吧?所以臺灣節目舉了大陸、德國等例子,說明臺灣政府是奸商的政府。地溝油會導致肝癌和腎癌,所以是可以按照殺人罪起訴的。
不過地溝油最初是日本人的發明,60年代傳到臺灣,90年代技術從臺灣傳到大陸。比地溝油好一點是潲水油,這個油在臺灣夜市是常客。
大陸以前有人用工業酒精搞假酒,喝了會失明。當時也是抓住就槍斃,所以後來沒人敢搞了。
後來聽說,這次不光是地溝油,還有化學藥劑處理皮革的皮革廢油、工業原料油和非食用的魚油。臺灣老百姓真倒黴啊。

問:這說明搞選舉的基本都是資本民主
答:美國好一點,律師太厲害,出問題後會讓你公司賠死。


這次臺灣的媒體逆天了。
昆山爆炸事件,臺灣媒體都罵臺灣商人是黑心工廠和血汗工廠,一致贊揚公安抓老板抓得好。這在以前,臺灣媒體都是無恥地維護臺商的立場啊。
背景是因為和近期的高雄大爆炸,也就是奸商李長榮化工廠有關。當然臺灣政府部門也應對失誤,害死了不少消防員。
李長榮化工廠在1984年的時候,偷排汙染到新竹水源,搞得農民水田里勞作,腿都腫了。但是農民作為弱勢團體,抗議當然沒人理睬你。
不過因為化工廠旁邊的臺灣清華大學的老師和學生們,就被氣味給熏死了。
於是蔣經國的外甥毛教授帶一幫教授和學生抗議了495天,把廠子給堵了。
最後李長榮化工說,不做工廠了。政府幫助他們把土地轉型為商業和住宅用地,結果土地賺了20億,股票大漲。就是說你害老百姓,政府不但不懲罰你, 還幫你賺更多。
所以臺灣媒體看到大陸抓臺灣奸商,大聲喊好。還說:媽的,這次高雄死這麽多人,又是李長榮,為啥不抓人?政府腐敗?體制問題?呵呵。媒體最後得出結論,臺灣政府是奸商的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34

WiMAX爭議 NCC主委強硬表態 石世豪:不會為業者改變遊戲規則

2014-09-29  TWM  
 

 

日前大同電信申請延照一案遭NCC否決,被認為是對WiMAX業者致命的一擊,也引來業者大動作抗議和各界關注。面對爭議,NCC主委石世豪清楚表態,一切都要依原訂規則走。

撰文‧何佩珊

編按:《今周刊》長期關注公眾議題,今年以來針對二六○○兆赫頻段上的4G頻譜規畫,以及WiMAX換照爭議兩度報導,並另以別冊做深入剖析。其間,幾度約訪NCC主委石世豪未成,近日終於獲得專訪機會,對於諸多爭議,石世豪也給予具體清楚的回答與表態。

從眾人追捧,到現在成了燙手山芋,WiMAX近日因大同電信延照申請遭否決一事,再次受到各界關注,不只威達雲端董事長賴富源親自帶隊北上至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抗議,WiMAX業者也將與NCC展開行政訴訟。

面對WiMAX和4G頻譜規畫的諸多爭議,NCC主委石世豪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明確表態;對於已進入行政訴訟程序的個案問題,他則表示不便多做發言。以下為石世豪的訪談重點:延照無特權 須符合條件問:外界認為大同電信延照案的通過與否具有指標性意義,大同電信延照申請遭否決,意味未來其他申請延照的WiMAX業者也將全數無法通過審核?

答:我們會內從來沒有說,凡是換照就不通過,它符合條件就換照。但在四十六條第四項(指無線寬頻接取業務管理規則)的七種(條件)沒有達到就不能換照,包括平均使用效率、有違規被取締等,最明確的還是基地台數,每家來送件之前,我們都提醒他們。就基地台數,我們看目前的資料沒有一家達到。

我們所有釋照條件,當初是什麼就是什麼,我們不會為WBA(無線寬頻接取業務核可業者)去改遊戲規則。(關於業者的訴求)我讀到的訊息是,因為它曾經是人家(指經濟部)的鍾愛,所以希望我們為它改遊戲規則。抱歉,你今天不是與經濟部談,是與NCC談,就這麼簡單。NCC對所有通信業都是這樣。

問:WiMAX業者反映,先前申請WiMAX技術升級,以求和LTE技術接軌,卻遲遲未能得到NCC回應,以至於WiMAX發展空轉了好幾年,NCC方面如何回應?

答:技術種類變更可以,要連事業計畫書一起送來,因為技術種類當初就寫在事業計畫書裡。但事業計畫書要改,不是他們送我們就一定准,因為我們要考量的不是技術種類而已,還要看這個技術對原來用戶服務是不是一樣?系統相容性是否能解決?變更後你要怎麼架設?頻率怎麼用等。

我們對所有業者都這樣,沒有對他們不好。但如果他們反過來要我們對他們特別好,就好像我要換國產車牌照,就得去排隊,如果要換賓士車牌照就可快速通關,沒這種事,監理機關服務國產車與服務賓士車都是一樣的。

問:這次大同換照引發的一大爭議在於WiMAX業者認為,之所以未能達到事業計畫書承諾建置的基地台數量,主要是因為過時的基地台設備已停產,NCC又未核准技術升級才造成的結果,以此為由否准延照,對WiMAX業者是否未盡公平?

答:要買更先進的基地台,其實二○○九年他們來申請形式認證,那時候我們就說沒問題。○九年他們就申請到他們所稱的WiMAX 2.1基地台,他們說買不到基地台設備,我百分之百保證這是謊言。

只是監理者 不負輔導之責問:WiMAX不是昨天才發生的問題,為什麼這六年來,眼看著問題不斷擴大,卻遲遲不見政府有任何作為,一拖再拖,最終導致雙輸局面?NCC這六年來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答:○六年,我剛好配合經濟部和經建會做這項規畫,我們自始就是被其他部會拉著去放這張執照的,一直是陪襯的角色。為WiMAX技術背書的一直都不是我們,我們還特別提醒經濟部,希望釋出頻率是技術中立,但當年不是如此,給了WiMAX技術絕對優勢。

問:為什麼問題不能在幾年前就解決?

答:那時候我不在NCC。

問:外界批評二六○○兆赫頻譜規畫中,FDD(三大電信商使用的技術)和TDD(WiMAX使用的技術)的比重失衡,是只顧及短期國庫利益,卻沒考量國際主流和台灣長遠產業發展的決策?

答:頻譜規畫是行政院訂的,不是我們決定的。我們的基本看法是要觀察市場趨勢,現在國內沒看到誰在布建TDD,如果有的話,我們就會在頻譜上面相應規畫。至於國庫方面,我在行政院會議上報告,希望財政部張部長不要指望頻譜釋出可以替國庫增加太多收入,明年絕不可能像去年那樣。

問:雖然NCC是監理機關,但畢竟握有政策工具,在做決策時,難道不需要就產業輔導等其他層面做全盤考量?

答:我們不是產業輔導機關,我們是監理者,監理者就是堅守原來該做的工作,符合條件就換照,就這麼簡單。

若政府4年前踩煞車

傷害能降至最低

6年前,選擇將資源重押在WiMAX的國家不只有台灣,但6年後,最初在WiMAX和LTE兩邊押寶,但及時轉向LTE的韓國,已成為國際行動寬頻技術領導者,其他各國也多邁步向前,只有台灣,至今仍陷在WiMAX的爭議中。

台灣政府怪WiMAX業者以低廉成本取得珍貴頻譜資源卻不用心建設,以致頻譜使用效率不彰;但業者則反批政府阻礙WiMAX業者升級,最後落入今天這步田地。雙方毫無交集,台灣的通訊發展,也就這樣跟著荒廢了6年。

或許「押錯寶」情有可原,但當WiMAX在國際通訊主流技術之爭敗象已露,各國紛紛轉向,甚至連引領台灣投入WiMAX的英特爾,都在2010年宣布解散WiMAX辦公室後,政府仍毫無作為,恐怕才是問題的關鍵。

若4年前政府踩煞車,採取明確舉措輔導業者轉型退場,或許台灣在WiMAX的投入不致白費,也不會到今天仍爭吵不休。然而過去4年來,政府相關部會相互推託,無積極作為,才使得不甘前期投入付諸流水的WiMAX業者始終抱有一線生機,卻只得到不斷擴大的財務黑洞,終致雙方走上訴訟一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65

說好的QE4呢?美聯儲Williams表態急轉彎稱經濟前景持續改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45

上周美股暴跌,舊金山聯儲主席John Williams還暗示對QE4持開放態度,這周美股開始兇猛回漲,他卻話鋒一轉,稱美國經濟前景在持續改善。市場因此哭笑不得:

20141021williamsbullard

先回顧一下上周轟動一時的“QE4”表態:

Williams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如果有必要,美聯儲的第一防線將是宣布2015年中期以後再開始加息,而當前預期是,加息應自明年年中開始。如果經濟前景顯著惡化,通脹遠不及美聯儲2%的目標,他甚至對開展新一輪的資產購買項目持開放立場。”

然而,在昨天的演講中,Williams所表達的觀點與之前極度矛盾,他表示:

實話說,現在做這類演講越來越享受了,因為經濟前景在持續改善,越來越好。經濟形勢開始越來越樂觀。

今年第一季度,受惡劣天氣影響,美國GDP一度出現萎縮,但步入二季度之後,經濟隨天氣開始回暖,GDP數據反彈。下半年,所有經濟數據的增長動力都在加強,尤其是消費和商業支出數據。我預期下半年以及明年美國年化GDP增長能夠達到3%左右。

談及為何工資增長沒有跟上經濟增長的步伐,Williams表示:

近期舊金山聯儲的一份研究顯示,在經濟衰退的過程中,雇主一般也不太願意直接下調薪資水平(這樣會影響雇員積極性),所以衰退之後的經濟複蘇階段,薪資水平的增長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停滯。但是隨著失業率的持續下降,這種效應會越來越弱,薪資水平也會逐步上漲。

談及加息時間點,他重申了美聯儲加息將取決於經濟數據的觀點。預計美聯儲將於2015年中期開始加息。並強調,如果經濟增長比預期強勁,通脹水平上漲,加息可能更早到來,反之亦然。

美聯儲官員講話對於市場的影響不言自明,在近期全球市場波動劇烈的環境下,這種影響尤為明顯,這也可以從下圖中看得很清楚:

20141021fedspeak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16

表態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來源: http://www.philipleung168.blogspot.hk/2014/11/blog-post.html

沽出:
中石油9.720085712000116,640
宏利146.10945700102,270
買入:
PBR90.675PBR1300117,878
經濟日報1.6604236000099,600
傭金1,309
現金變動123
現金2,839
名稱最後 代號股數買入價 交易日總價 利潤 百分比
1惠理5.840806500004.2711/8/12292,00078,50037%
2中材股份1.761893.hk770001.8614/1/30135,520-7,862-5%
3中石油9.720857180007.5114/1/30174,96039,78029%
4PBR90.68PBR130090.6814/11/1117,87800%
5重慶機電1.402722.hk1200000.9613/9/30168,00052,80046%
6中交建5.951800310005.2214/6/30184,45022,63014%
7宏利146.100945150096.9413/8/30219,15073,74051%
8經濟日報1.660423600001.6614/11/199,60000%
9招商基金13.3201332400011.8114/3/31319,68036,36013%
10洛陽鉬業4.643993460003.2314/3/31213,44065,09044%
11民航信息8.090696360004.4211/8/19291,240132,12083%
12中國通信3.630552440004.3414/3/31159,720-31,372-16%
13鴻興1.13004501320001.1713/11/29149,160-5,280-3%
14鞍鋼5.710347420004.2914/5/30239,82059,64033%
股票總價2,764,618516,14623%
現金2,839
05/5/2714/11/2總額2,767,457總利潤 177%
恆指13,71523,998恆指回報 75%

PBR 貪汙醜聞纏身, 大頭妹又係贏得咁險, 即係最衰都係要偏番右多尐, 同要執番好盤數咁話, 雖則話新興尐貨幣要重新執位, 但差唔多係五六年低位, 都係落得過註既.  滬港通尐北佬真係唔知佢地點索料, 咁 ETNET 都係有佢既定位既, 再加上不排除要再和諧收購, 又係歷史低位徘徊, 技術上又有 UTURN.

匯豐話要一籃子咁去脫美元鈎, 咁即係跟住人民幣既尾而已. 尐官員實死口否認, 但係講得出既就唔係碎料, 真係郁既聴朝都會郁, 唔好咁天真, 兩地股市通都係外匯通既第一大步, 怕且跟住呢五年必有一場翻天覆地既大龍鳯了. 花旗正式 QE 襟旗, 俄佬又猛加息, 那邊箱架仔又大減價, 年尾前個焦點都要去番匯價同油價既走勢咯, 市況都唔會升得去邊.

習總個書單啱啱可以畀下香江小民參考一下, 佔既就睇悲慘世界點砌街壘, 要 UNFRIEND 既就睇九三年, 都係幾鬼到肉既, 怪唔得知要日日係旺角擔遮幫拖. 但佔中一役, 搞到黃縁要做到咁激, 咁又點會了到個局呢. 中立係畀人話係騎牆, 但係無表態下都不失為一種表態, 而係邊縁危機下亦為一種強力黏合劑, 睇下蘇格蘭公投一役便可見了. 你話自己係絕對啱哂, 咁你同對立面有乜分別, 最緊要係作為一個人既立場, 而唔係一個形態既死立場.

運動發展至今, 真係無人估到後續發展可以去到幾盡. 但政府賴皮到咁, 真係再同佢撐落去真係無謂. 旺角尐人話要就算不成功至武力清場都要死守落去, 起碼對得主歷史咁話, 但你話自己代表自己, 咁即係唔通要七百萬個唔同咁傾先了結到嗎, 最尾都要搵個代表先傾到個比較可接受到既方案, 瓦崗寨都要求其搵個程咬金或李密做住首領先勒, 你做吾到頭都要甘心做住闖將先卦, 唔係漢朝做皇既咪係陳勝而唔係劉邦勒. 而家唔係打天下, 每個人都有佢既位置, 唔係攞到權後同中共家天下有乜分別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21

香港系列----香港的地緣博弈之任誌剛的表態和罵戰眾生相(十二)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74u.html


    金管局前主席任誌剛發表簡短文章,擔心占領運動持續,香港將失去法治、民不聊生。以下為文章全文﹕

 

《這樣下去》

這樣下去,香港不會有普選,真的、假的、理想的、現實的、實事求是的都不會有!

這樣下去,香港走的路恐怕會喪失法治,民不聊生!

香港的經濟繁榮,是建基於能有效扮演內地與外地的中間人角色,在金融領域尤甚。

中間人不合作、靠不住、添煩添亂,內地一定會減低依賴、另起爐竈、兩手準備、減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對香港的政策傾斜。

這樣下去,香港經濟會內傷!

這樣下去,有賴繁榮經濟提供的就業機會、民生改善、財政健全、貨幣穩定將會大大削弱!

同學們,《基本法》保障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五十年不變。這樣下去,到2047年香港肯定會變!我沒有思考會怎樣變,因為如果還未死,到時我將會是100歲了!

同學們,到2047年你們可能是50歲吧!這是人生擔子最重的年齡,要幹活,要照顧上一代和下一代,還要適應2047年可能發生的巨變。這是令人擔心啊!

我關心的、親愛的同學們,回頭是岸啊!

在背後支持同學們的朋友們,要為同學們的長遠利益著想啊!

 

          任誌剛

 

    看了一個香港專欄作家對占中/反占中的爭論,寫出來,笑死了。大家看香港這一段,真是蠻有意思的:

“中央拋出「終極底線方案」,接受與否,頓時成為全港的爭論焦點。立法會議員、學界和各大網上討論區分成兩大派,就「方案袋住先」或是「假的袋不了」掀起一場大辯論。

務實派認為:「一人一票袋住先,唔袋就笨,否則最後香港巿民連一票都冇。」「袋住先,起碼較原地踏步好。」「袋住先,之後可以慢慢改;唔袋,以後點改?」

(普通話翻譯:一人一票先拿住,不拿就是笨蛋。最後一票都沒有。先拿住,比原地踏步好。先拿住,以後可以慢慢改,如果不拿住,怎麽改得更好?)

理想派則堅持:「真假是原則問題,不能妥協。」「袋下了假普選,以後就沒有真普選。」 「寧願原地踏步,也不要行差踏錯,否則恨錯難返。」「走錯了,以後更難改!」

(普通話翻譯:原則不能妥協,拿了假普選,永遠沒有真普選了。寧願不走,也不要走錯路。)

務實派反駁:「難得爭取到中央承諾,趁中央還未反悔,還不趕快袋住先!」「以中共的脾性,應承了的,也可以反口,何況沒應承過的。中共有説過,2017年沒有普選,2022年就會有嗎?你以為係六合彩,每期都開,今次唔得,下次會贏多啲?你憑什麼認為下次中央會給香港更好的方案?」

(普通話翻譯:這次不拿,下次可能就沒有了。)

理想派戰意昂揚:「反正也是假的,要來做什麼?」「民主是靠抗爭、靠群眾力量爭取回來的,不是靠當權者施捨,今日施捨給你的,他日都可收回,所以根本不用理會中央怎麼説。一天沒有真普選,我們就要抗爭到底!」

(普通話翻譯:鬥爭到底,不妥協。)

務實派語重深長:「政制原地踏步的後果很嚴重,行政立法關係破裂,香港走向全面對立,完全無法管治的地步,香港只有內耗內傷,到時受苦的,還不是普通小市民。你們好想見到嗎?你們是幫香港,還是害香港?」

(普通話翻譯:你們在害香港啊。)

理想派還擊:「你以為假普選出來的特首,就可管好香港嗎?行政立法關係就會改善嗎?不要自欺欺人了。」「有沒有想過,一人一票選出的特首,有了普選的光環和民意授權,更可名正言順推二十三條,行惡法,向一國靠攏,進一步扼殺公民社會,到時我們更慘。」

(普通話翻譯:你們才害香港。)

務實派不甘示弱:「你以為小圈子選出的特首就不能推二十三條,行惡法嗎?到時你連一票都沒有,想推他下臺更難。」

兩派人士都覺得真理站在自己那邊,都覺得對方偏激、無知、不看全局,誰也説服不了誰。爭拗由初期還算理性的辯論,逐漸演變成人身攻擊,潑婦謾罵,互扣帽子。到後期,「反中亂港派」、「港獨派」、「投共派」、「奴才派」、「地下黨員」、「美國特務」的帽子亂飛,互相攻擊,勢成水火,社會嚴重撕裂........“

    這個就是所有政治辯論的結果,基本上就是我歸納的“好派”和“屁派”。先是辯論,後來就是“地下黨員”和“美國間諜”罵戰了。

    結果現在的分歧,不是大家不同群眾的意見分歧了。而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你死還是我活的生死鬥爭了。

 


結束語


上面這些分析,不一定會成為未來的現實。只不過是現在介入香港局勢的各派勢力,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最大的主動權還是在中央,所以看各派勢力自己內部的整合如何了。

另外說一句,新加坡想在中國重構西太平洋架構上,扮演的謀士角色,這和英國在全球事務上,想扮演的謀士角色一樣。

英國的說法,就是我當年有全球帝國的經驗,這個可以幫助中國實現抱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94

希臘大選前夕 德國強硬表態“希臘退歐”風險可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02

明鏡周刊周六援引未具名德國政府消息來源稱,德國政府認為,歐元區現在能夠應對希臘退出。

該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認為,自2012年歐債危機以來,歐元區實現了足夠的改革,使得潛在的希臘退出風險變得可控。

明鏡周刊援引一位政府消息人士說,

蔓延的危險是有限的,因為葡萄牙和愛爾蘭被認為已經恢複。

此外,歐元區的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是一個有效的救助機制。大型銀行將受到銀行業聯盟的保護。

目前還不清楚歐元區成員國可以如何放棄歐元,並繼續留在歐盟。但明鏡周刊援引一名高級貨幣專家稱,足智多謀的律師將理清細節。

據報道,德國政府認為,如果反對黨Syriza贏得定於1月25日的大選,希臘退出歐元區幾乎不可避免。

Rheinische Post在去年12月31日的文章中援引默克爾政府高級顧問Michael Fuchs表示,希臘的政客們現在不能再“敲詐”他們在歐元區的合作夥伴。Fuchs表示,

如果希臘左翼黨Syriza領導人Alexis Tsipras認為,他可以減少改革和緊縮措施,那麽三駕馬車將不得不削減對希臘的援助。我們必須拯救希臘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政治敲詐已經失去了潛力。希臘對歐元區來說,已經失去了系統重要性。

希臘左翼反對派Syriza領導人Alexis Tsipras此前表示,他領導的Syriza政黨將確保通過再談判的方式,減計希臘大部分的債務,擺脫目前的緊縮政策。這可能意味著希臘無法獲得更多的援助,並最終退出歐元區。但是,Tsipras昨日表示,如果歐洲央行決定啟動QE來刺激歐元區經濟,其不應將希臘排除在外。

122日,希臘選舉三天前,歐洲央行將舉行政策會議。歐洲央行可能會決定采取QE,通過購買政府債券向歐元區註入數十億歐元的資金。

Alexis Tsipras表示,他希望歐洲央行推出QE,且希臘不應被排除在外。來自多國(包括德國)的經濟學家和政客支持這一觀點。

Alexis Tsipras說,

央行通過QE直接購買政府債券必須包括希臘。

下圖為希臘事件時間表。

greek timeline of events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