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十二月中的行動(十二)
今日十一點半到價喇。買多四份一期指:
22070
各位光猪壯士,收工。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488
今天下午回來,歷史又重演。昨天的位是22955,而終極的位是22436,在他們之間的中間價是22695。
今天3:05PM就碰到22695,最低做過22673。於是又買一半的一半,即是四份一的期指。平均價:
22322
跟住沽清全部中信泰富:
HKD18.91
未入市的HKD60000朋友,現階段,任何價位都入得。你鍾意喇。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494
恆指一連兩天,歷史重演,玩午後急跌。
今天下午三點就跌到22955同22436之間嘅『中途島』,22695。咁阿牛又入多四份一的期指,又再沽多左股票。
兩日累積跌左:
455 + 306 = 761點
如果嚟緊真喺跌到22436,即喺再跌232點,咁總共就跌:
455 + 306 + 232 = 993點
仲記得12月1號,曾經計過條數:
仲有喎,睇番上兩次,都喺到臨尾幾日跌最後一鑊金,然後到底。
一月嗰次,尾尾三日共跌:
381 + 576 + 115 = 1072點
而五月嗰次,由尾四嗰日開始跌:
366 + 33 -122 +682 = 959點
如果今次跌夠993點,就都合乎邏輯。
明天大家睇睇點,照計跌埋嗰二百零點,都唔喺乜嘢難事。
阿牛都想提提大家,如果真喺再跌,都要當機立斷,唔好拘泥少少價位,到咁上下,想買就買埋佢算數。因為恆指已經跌到 咁殘,分分鐘會見底回升都唔定,反之,繼續穿埋22436亦大有機會;總之我地向下有6000點margin,保到我地落到16500,向上就睇 25000以上。所以要做埋最尾嘅四份一期指,就不宜斤斤計較,買貴少少,就買貴少少囉,都唔算冇眼光睇錯市。我地算到呢個位先入市,都機關算盡,好叻㗎 喇。
其實呢幾日都唔知輸死左幾多人,但喺我地都冇事,而且仲識撈底賺錢,應該滿足嘅囉。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522
昨日day low喺22500,同阿牛心目中的22436只差幾十點,但喺阿牛都冇郁到,冇再添貨。
上一篇都講過,最後嘅少少貨,大家就『隨心』,覺得舒服,就隨時可以買入。阿牛自己就想等一等,睇吓下星期點樣先。
今日都喺時候應該做吓賽後檢討,看看這兩天港股的波動。
首先,大家留意一下,這兩三天的外圍股市,基本上風平浪靜,上海如此:
深圳如此:
美國如此:
港股如此:
所以我們的股市,既有受人影響的一面,亦有不受人影響的一面;往往在重要關頭,就發揮一點性格出來。有很多普通日子,我們股市在『可升可跌』的日子裡,就很容易跟著國內股市走;有時看見港股忽然間向上,或者忽然間向下,一般立即㩒㩒上証和深証看看,就會找到答案。
但是,當港股去到重要調整位置,就始終要走一小段自己的方向,話之你外圍環境如何,唔理得咁多㗎喇。這樣就好似一大班人行山,我地又跟人行山,大隊上,我地又上,大隊落,我地又落;之但喺每三兩個鐘,我地就梗會好有主見咁離隊一次,自己行開。
做乜?
急尿呀!
咁痾完尿,咪又歸隊囉。
呢個痾尿理論,有幾個implications。 首先,喺急尿呢吓嘢,耐唔耐就會有一次;今次唔喺第一次,亦唔會喺最後一次。第二,就喺呢啲咁嘅『玩性格』嘢,唔玩得耐嘅,一攪掂就會拿拿聲歸隊,唔會自 己走向一個偏離大隊太多嘅方向。所以如果阿牛冇估錯,個市調整完,都會好『積極』咁浮番上兩萬三千零,再睇外圍形勢嘅指示。第三,每個人痾尿都有自己嘅模 式,多多少少有跡可尋,所以港股調整,一樣有跡可尋,在時間上,和幅度上喺有啲固定模式嘅。
所以由頭到尾,阿牛估計今次調整嘅時候,都喺攞番港股嘅過往模式嚟睇,而唔喺攞其他地方嚟睇;就算今次喺調存款準備金,關晒我地祖國事,都只喺睇香港本地,唔睇上証、深証。
我地港股喺small potato,喺要跟大隊走嘅,反而上証、深証喺龍頭,自己鍾意點走就點走。之但喺大家又唔駛羨慕喎,如果我地炒上証、深証,冇錯,喺一早到晒位,入好晒貨等運到;但喺後市如何,就十分難測。
十二月十三日,阿牛都講過:
反觀國內 ,其實就單純好多,易攪好多。譬如話調高存款準備金,每次都會跌10%左右。
其實上証指數,十一月十日調左準備金之後第五日,就已經乖乖咁跌左9.5%;如果我地在國內炒,就已經到晒位,攪掂晒,入好貨,去埋聖誕旅行添囉。
去年金融海嘯之後,中國喺世界複甦的龍頭,但喺中國股市,就全世界跑第尾咁滯。難玩成點,可見一班。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533
昨日講到,我地個港股,耐唔耐就俾啲性格大家睇吓。有性格起嚟,其實喺唔駛講理由嘅,例如15號嗰日,下午下跌,有啲人事後孔明,話因為穆廸將西班牙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但是實証明,17號嗰日,同樣喺下午,穆廸將愛爾蘭連降五級兼列成負面,個市跌都唔跌,仲升番少少添;証明大家諗錯嘅。因為連降五級,比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要嚴重得多;但大市斗零反應都冇。而且16號,第二日跌市嗰日,就更加水靜鵝飛,乜消息都冇,結果又喺跌到四腳朝天。
咁樣就喺証明,所謂外圍消息影響,只不過是生安白做,並無根據。個市去到呢度,基本上自動調節,和外圍無關。到過幾日,調整完畢,反彈嘅時候,一樣唔需要理由;甚至上海、深圳、美國跌緊,香港一樣可以大升。
宜緊記。
另外一樣嘢,喺關於阿牛嗰啲入貨位。
其實啲位,只喺喺一個利益平衡,好似玩搖搖板咁,關乎兩件事:
1) 盡量低,盡量平。
2) 唔好孤寒過左籠,直情走雞買唔到。
所以阿牛嘅入貨價,同坊間啲阻力位及支持位喺唔同嘅,亦完全冇參考過支持位、阻力位。。
以前都講過好多次,阿牛唔準備做測市生神仙,預測個市升到幾多點,或者跌到幾多點,先到頂部,或者底部。阿牛淨喺想得知個大概,究竟升完未,定跌完未;同埋要做到升跌都有錢賺,咁就very good喇。
生神仙,你都喺揾過第二個做喇。
阿牛都未見過真喺得嘅生神仙,呃人嘅就多。一般都喺話:
支持位喺22500,如果破左下一級支持位就喺22000,如果破埋,再對落就喺21500,再對落……呢啲全部喺個市升上嚟時候,補淨嘅裂口位嚟。到升夠、跌夠,就話拿拿拿,都話22000有強大支持力嘅喇......而家22500又變在阻力位。
人地講到,咪聽吓囉。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550
上日講到,港股在今次終極一跌時,基本上唔受外來因素影響;所以到見底反彈的第一段時,亦唔會跟外圍股市,而呢一小段,我地亦唔駛睇外圍因素。
This makes life much easier。
大家如果仲有子彈入市,又或者未入市,下星期都喺好機會。而家阿牛手上就只淨番兩個數目字,留俾大家參考:
22436 ,22050
阿牛手上已經冇左『日期』呢個東西,因為12月15日,已經到左期,兌現左,兼用埋添喇。
星期一,星期二時,不論升跌,想買貨的朋友,應該回答以下的問題來決定入唔入貨,唔好睇外圍發生乜。
1) 恆指現價,如果入左貨,遲啲升到25000點,你滿足唔滿足?
2) 而家唔買,你想再跌到幾多點先買。
3) 如果今次走左雞,你入唔到市,賺唔到錢,你會唔會後悔?
大家據實回答自己,就知道應該幾時入貨。
呢個有少少似大減價去買嘢,閣下要決定你心儀的貨物,佢減到幾多折,你就出手買;同時要諗埋萬一再等,等到final sale,冇錯喺平啲,但喺件貨會唔會已經冇左,再買唔到呢。
例如阿牛自己,已經滿手喺貨,又有一堆18811嘅期指,早兩日又入多左期指,咁入市意慾當然就偏低,傾向睇定啲,望個市再跌多少少先郁手。但閣下如果手上冇貨,形勢就完全唔同,適宜唔好咁揀擇。
仲有,如果港股牛二繼續玩落去,個市跟住仲會上上落落,但喺將會更難玩。所以放過左今次之後,閣下要預左下次更難玩,更刺激。
如果大家睇番今年五月嗰次,阿牛只需要畫一條線在19000點,到價就行動,就喺咁簡單。
但喺到左今次,阿牛要左度右度,左改右改,最後先入到貨。所以預期下一次調整,難度會更高,風更高浪更急。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568
號外:十二月中的行動(十二)
今日十一點半到價喇。買多四份一期指:
22070
各位光猪壯士,收工。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552
最後一樣嘢想講,就喺大家唔好成日話『大戶蝦我地』,『大鱷揾我地做點心』。
其實大戶都喺人,佢地唔喺叻得我地好多咋,佢地唔喺好多錢㗎咋;一個基金,有 幾十億美金,就算好多嘅喇,但喺都只喺得三兩百億港紙。我地個市,淡的日子,一日成交都七八百億喇,佢地根本舞唔起個市,隨非佢地湊合到四、五千億,咁就 都尚有可為。但各個基金,各自為政,各懷鬼胎,邊有咁團結吖,除非喺超級大茶飯。呢啲情況,一般都牽涉到匯市同股市,好明顯嘅。阿牛亦唔信有fund佬咁 蠢,全個fund盡地一煲,茂茂然得閒無事,當如日常操作,空群出動去做市恫嚇大家,然後從中取利。
衰左點辦呀!
大家睇吓前兩個月,國內基金講明要為農行獲盤,花左幾多人力物力,都喺講緊頂住農行在三兩個價位橫行,最後重要衰埋,破埋發行價,輸到佢地甩肺。
而且每次到牛三爆煲,啲基金又喺一樣跟住跌,唔見得佢地有乜嘢特技。如果真喺咁叻,我估佢地最有興趣就喺頂住個市唔好俾佢爆住,然後走清自己啲貨。咁你話歷次股災,佢地做唔做得到呢樣嘢喇?
真正喺舞高弄低揾食嘅,喺炒神仙股。神仙股呢樣嘢就真喺黑暗喇,而且炒呢啲嘢牽涉到嘅銀碼,都喺講緊好細,好多庄家都做得到。不過小投資者喺唔會盲摸摸入左局嘅,因為呢啲垃圾股是很容易辦認的。
呢啲級別的股票,喺股民都知乜嘢事喇;完全冇業績,忽然公佈啲利好消息,股價升幾倍;咁嘅嘢閣下都買,就分明想『食人地點心』,或者『俾人當點心食』,輸左實在唔怪得人。
而且還有一個特徵:
就喺庄家一定會出口術。
庄家會在報紙雜誌唱行佢;佢地既然錢都出得,反正都喺亂嚟,咁就唔爭在出埋口術。
好似以前『大摩』支魔笛咁,專出口術。但喺到左今時今日,仲邊有人信呢啲大行報告吖。買神仙股嘅小投資者,其實都心知肚明,知道自己做緊乜。就算俾人呃晒,都喺自己貪心在先,申請去死,實在唔賴得人。
至於你話個大市連續跌幾日,但得嗰千零點,邊度有大戶攪嘢吖,真喺要攪,又邊 個有三、四千億攪啲咁嘢,而且得一千點,亦唔見得有乜肉食。呢幾日來,報章傳媒,亦冇人出明顯的口術,坊間又冇聽見有邊個出手攪嘢。如果真喺有咁嘅人,紙 包唔住火,跟本就知嘅,市場仲唔傳到沸沸揚揚咩。好似1997年索羅斯咁,直情俾人知道喺佢,仲講明攪緊乜嘢,唔會好似而家咁水靜鵝飛嘅。
所以唔好成日話大鱷乜,大鱷物,有乜依郁就話喺大鱷擾亂市場。其實喺你自己跌眼鏡,睇錯市。最多你話大戶醒目,冇中招,但就唔可以話人地擾亂市場。
一味姓賴,好容易入青山㗎。
講到呢度,十二月中行動,全部結束。多謝各位好友收看,亦希望大家有跟住大隊,買番少少。
阿牛再一次謝謝大家。
|
||||||
要擺脫窮忙一族,改變觀念只是讓 你踏出了第一步。還需要擬定計畫,發揮行動力,朝向目標前進。 《今周刊》綜合數位理財專家的意見,擬定九個行動方案,並針對每個方案可能發 揮的理財效果進行評估。 透過人生投資理財的「兵棋推演」,供讀者按部就班地朝向富裕之路前進。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卓 翰、林筱庭方 案1 :早10年展開投資「金錢躲在機會裡,機會則躲在時間的洪流裡。」這是德國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的名言,這句話也點出了長期投資所產生的複利效果,才是投資理財的最佳利器。 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雖驚人,但人類的壽命 與能力有限,把理財時間拉得太長也不切實際。理財的困難之處,在於太年輕展開往往無財可理,等年老了,手上有點資本而覺悟要開始理財,人生也快到盡頭了。 世 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說,從生命週期的觀點來說,四十歲開始有計畫地進行投資理財,不但不會太晚,也比較符合現實狀況。「二十五歲至四十歲之間, 一來薪資不高,二來兒女年幼,開銷驚人,加上又得存錢買房,收入扣除種種開銷後,能存下的錢相當有限。」郭迺鋒分析說。 「四十歲到五十五歲 的壯年期間,正值一個人生命週期的巔峰狀態,他的職位與收入,往往是一生當中最輝煌的階段。孩子也大概正在讀小學至中學,開銷反而相對較低。」「如果錯過 這時段,還不知覺悟要有計畫地進行投資理財,等於是錯過人生中最能有效累積財富的黃金時機。」郭迺鋒強調。 除了要把握住這段人生週期的黃金 時機,進行投資理財之外,郭迺鋒提醒,在全球低利率的環境下,要找到長期報酬率高於六%以上的標的,也是一大挑戰。 但困難並不代表無法做 到。《今周刊》委由基金評比公司晨星(Morningstar)對全球股票型基金以及全球股債平衡基金進行調查後發現,把匯差因素考量進去,經政府核備並 允許販售的全球基金中,仍有七檔的十年期年化報酬率高達六%以上。供讀者參考。但這樣的結果,仍遠比我們預期的少。 「一個不會投資理財的 人,財富累積只能用加法;一個會投資的人,有了複利加持,財富累積就會以倍數成長!」經營高人氣「怪老子理財網站」,並著有暢銷書《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 理財方法》作者蕭世斌如此強調。 年化報酬率六%看似不多,在四十歲開始每月投資六千元,到六十五歲時資金將滾到四一五萬元,是原始本金的 二.三倍,更可以比你晚十年進行投資的人多賺一○一.四萬元。 蕭世斌 現職:怪老子理財網站站長 經 歷:長邑光電副總 不會投資理財的人,財富累積只能用加法;會投資的人,有了複利加持,財富累積就會以倍數成長! 多 存101.4萬元 設想情況:甲君與乙君均為40歲,兩人每月均可結餘6000元進行理財。甲君在40歲開始,每月6000元選定年化報酬率 6%的全球股票型基金,進行定期定額投資。乙君則每月6000元放在定存(年利率為1.3%),直到50歲才進行全球股票型基金投資。兩人到65歲時,甲 君將比乙君多存101.4萬元。 早10年開始 投資力量大! 單位:新台幣元年齡 甲君 乙君 甲比乙多存累積投入本金 累積本利和 累積投入本金 累積本利和40歲 72,000 74,013 72,000 72,431 1,582 45歲 360,000 418,620 360,000 371,750 46,870 50歲 720,000 983,276 720,000 790,370 192,906 55歲 1,080,000 1,744,912 1,080,000 1,355,026 389,886 60歲 1,440,000 2,772,245 1,440,000 2,116,662 655,583 65歲 1,800,000 4,157,965 1,800,000 3,143,995 1,013,970 過去10年來年化報酬率超過6%的全球股票型暨全球股債平衡型基金 單位:%英國保誠集團M&G 投資基金(1)英國保誠集團M&G全球民生基礎基金 -1.79 2.72 8.67 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基金 A2 美元 0.20 1.78 6.56 法儲銀漢瑞斯全球價值基金R/A USD -4.69 -2.35 6.43 木星全球管理基金 -4.44 -2.22 6.42 景順環球企業基金A股 1.94 1.57 6.31 安盛羅森堡Alpha基金-安盛羅森堡環球小型企業Alpha基金 B -6.61 -4.41 6.30 貝萊德環球小型企業基金 A2 美元 -2.75 1.40 6.03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註:報酬率以新台幣計算,已把匯兌風險考量進去 方 案2:避免獨居 獨居雖然自由自在,卻成本頗高。理財專家最常給年輕人的建議是:結婚前,如果情況允許的話,盡量與父母同住,因為省錢效果驚 人。 如果情況不允許與父母同住,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廖義榮建議:「不妨和你處得來、信任得過的同學、同事或好朋友一起合租,不 僅可以住較大的房子,還擁有各自獨立的房間,同樣可以達到省錢效果!」廖義榮指出,與家人或朋友同住,單以成本考量好處多多,水電費、上網費、有線電視費 用都可達到分攤效果。如果與家人同住,每月適當拿一些錢補貼家裡開銷,可減輕父母負擔,還可孝順父母,一舉多得。 按廖義榮的試算,在大台北 地區單身獨居改為合住,每月至少可節省三一五○元,十年下來將結存三十七.八萬元,對購屋頭期款負擔的減輕,不無小補。 多存 37.8萬元 設想情況:甲君與乙君皆是剛踏出大學校園,服完兵役,年齡均25歲的社會新鮮人。他們預計35歲才能買房。甲君為了節省開銷, 與大學好友共租一間25坪的房子,月租1.6萬元。乙君則選擇獨居,租一間12坪、月租1萬元的單身套房,10年後兩人買房時,甲君將比乙君多存37.8 萬元。 避免獨居可能省下的開支 單位:新台幣元每月支出 單身獨居 合住費用合計 合住費用每人分攤 每月節省 費用 10年節省 費用 房租 10,000 16,000 8,000 2,000 240,000 電費 800 1200 600 200 24,000 水費 200 300 150 50 6,000 上網費 1000 1000 500 500 60,000 有線電視費用 500 500 250 250 30,000 報章雜誌 300 300 150 150 18,000 小計 12,800 19,300 9,650 3,150 378,000 方 案3:制定下一年度的家庭預算你是否曾經遇到這種狀況:每當領到一筆獎金時,就開始計畫要如何犒賞自己,導致每年好不容易拿到「意外之財」讓你成為過路財 神,守不住錢財。 根據勞委會統計,這筆被你視為「意外之財」的收入,在勞動經濟學的專業術語稱為「非經常性收入」(包含年終獎金、端午、中 秋與工作獎金等);它占國人年收入總額高達一三%,占我們的收入有相當的比重。不過,由於「非經常性收入」不是每月都領得到,很容易被不知不覺地花光。記 帳習慣是針對經常性收入所設計的一個存錢網;而為家庭或個人制定下一年度的家庭預算,則可以有效針對非經常性收入達到存錢效果。 「為自己編 列年度預算,是一種約束自己不當消費欲望的自我戒律,」《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作者蕭世斌說,「沒預算就不要花這筆錢,唯有這樣,才能存到錢, 進一步作投資,實現用錢賺錢的夢想!」一位四十歲、年終加其他獎金等非經常性收入一年達十萬元的上班族,只要存下其中的六成,即每年從非經常性收入存下六 萬元,六十歲時,即使這筆錢不做任何投資,也將多出一百二十萬元。 多存120萬元 設想情況:甲君與乙君皆是 40歲,結婚有小孩的上班族。甲君在年底時,會為下一年度擬定全年度開銷預算,乙君則隨興而為。兩人的年終以及其他獎金每年均為10萬元,甲君因制定家庭 預算,得以把非經常性收入省下60%,乙君則全部花光,60歲時,甲君將比乙君多存120萬元。 方 案4:勞退自提增加至3%提高勞退自提有三大好處:一、強迫儲蓄;二、可以節稅;三、收益率比定存高。提高勞退自提比率,是讓自己退休時享受較優渥生活的 好途徑。 勞退新制規定,勞工退休帳戶除每月由企業提撥勞工薪水的六%轉入外,勞工也可以自行提撥,但上限也是薪水的六%。 假 設一位四十五歲、月薪四.五萬元的上班族,每月自提三%轉入退休帳戶,等於每個月為退休金儲蓄了薪水的九%,即四○五○元。如果你的手頭較寬裕,更可以將 自提部分提高至六%;如果你手頭吃緊,也可以降低自提比率,每年有兩次更改機會。 勞退新制基金過去幾年來平均每年操作績效為三.七%,假設 未來操作績效平均每年為三%,一位月薪四.五萬元的勞工,自提比率提高至三%的話,二十年後他的勞退帳戶將有一三二.九萬元,比沒有自提三%的人多出四十 四.三萬元,這還未把節稅的效果算進去。 多存44.3萬元 設想情況:甲君與乙君均為45歲上班族,兩人月薪均 為4.5萬元。甲君決定額外將勞退自提比率從零提高至3%,乙君則只維持雇主提撥的6%比率,不願增加自提比率。65歲時,甲君將比乙君多存44.3萬 元。 增加3%勞退自提,20年後多存44.3萬元 單位:新台幣元年齡 甲君?(自提增至3%) 乙君 甲比乙多存每月9%(4050元) 勞退帳戶餘額 每月6%(2700元) 勞退帳戶餘額45歲 48,600 49,274 32,400 32,849 16,425 50歲 243,000 261,819 162,000 174,546 87,273 55歲 486,000 565,953 324,000 377,302 188,651 60歲 729,000 919,239 486,000 612,826 306,413 65歲 972,000 1,329,623 648,000 886,415 443,208 說明:甲君每月薪資4.5萬元,勞退新制中,雇主提撥6%,甲君勞工自提3%,相當每月9%薪資轉入勞退薪資帳戶,假設勞委會每年勞退新制操作績效維持 3%進行試算。 方 案5:養成記帳習慣 千萬不要小看記帳這回事,以為這是小家子氣人做的事;因為,過去兩個世 紀的全球首富,皆把記帳視為是累積財富的最重要基本功。 二十世紀的首富代表性人物,非美國石油大亨約翰.洛克斐勒莫屬,他是全球第一位身價 超過十億美元的富豪。從小,約翰.洛克斐勒的父親就訓練他記帳,把每一筆零用錢收入與支出,清楚地寫在小本子裡。 二十一世紀的首富──墨西 哥電信大亨卡洛斯.史林赫魯更指出,從小他父親就規定所有的小孩都必須記帳,而且每周受檢,父親並會向孩子們分析每筆款項的用意。 「記帳最 大的好處在於,可讓我們了解『想要』與『需要』的分別。因為,往往你『想要』並不是你『需要』的,如果搞不清楚這兩者關係,金錢就會消失得莫名其妙。」台 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廖義榮指出,「許多卡債族與月光族就是搞不清楚這種觀念,才會落此下場。」根據主計處統計,台灣平均每戶家庭一年的總收入達 一○七萬元新台幣(平均每月收入為八.九萬元),如果善用記帳習慣,將有助於每一個家庭的經常性收入產生結餘。假設一個家庭透過記帳,每個月產生五千元的 盈餘,並把這筆結餘投入風險較高、波動性較大,年化報酬率七%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二十年後,這筆因記帳帶來的結餘將為你滾出二六○萬元。 廖 義榮 現職: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經歷:合格理財規畫顧問(CFP)「記帳最大的好處,可讓我們了解『想要』與『需要』的分別。往 往你『想要』並不是你『需要』的。 多存260.4萬元 設想情況:甲君與乙君均為45歲,成家立業收入相當的成 年人。甲君養成記帳習慣,量入為出,每月可省出5000元作為投資理財之用。甲君決定把這筆省下來的金錢,投入年化報酬率7%的新興市場基金,65歲時, 甲君將比乙君多存260.4萬元。 10年年化報酬率高於7%的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基金名稱 3年年化報酬率(%) 5年年化報酬率(%) 10年年化報酬率(%)安本環球 - 新興市場股票基金 7.03 10.55 19.40 霸菱全球新興市場基金-A類美元配息型 2.67 5.59 13.87 羅素新興市場股票基金 0.84 5.31 —CI資本國際新興市場股票基金 B -0.43 5.04 13.67 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 2.62 4.67 —荷寶資本成長基金-荷寶新興市場股票 D歐元 -1.76 4.61 10.80 貝萊德新興市場基金 A2 美元 0.72 3.96 13.98 摩根富林明基金-摩根富林明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 - A-USD -0.60 3.90 15.19 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 - 新興市場 A1 類股份 - 累積單位 -1.47 3.26 12.69 資料來源:Morningstar 註:報酬率以新台幣計算,已把匯兌風險考量進去 方 案6:早5年買房 二十五歲出 社會開始奮鬥的你,在三十五歲結婚,結婚後小兩口共同努力打拚,終於在五年後,即你四十歲時存到了頭期款決定買房。即使在房價不漲的情況下,比別人提早五 年買房,將為你的資產額外增加高達五十一.九萬元。 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廖義榮指出,提早買房是難得的理財好習慣,尤其近十年大 台北以及台中地區房價漲幅驚人,晚五年買房的人可能要多付出一倍的代價,才能買到五年前同樣地段與同樣坪數大小的房子。 買房也是一種強迫儲 蓄的理財手段,因為所繳的房貸扣除利息後,其實是在累積自己的資產。經試算,提早五年買房,把租房的房租扣除貸款利息與自住房屋稅及地價稅,五年後可多存 五十一.九萬元。 多存51.9萬元 設想狀況:甲君在35歲時結婚,並租一間月租1.6萬元的房子。5年後即 40歲,決定向銀行貸款500萬元買房子;乙君則到45歲才買房。假設房貸利率為1.8%,甲君比乙君提早5年買房,可較乙君省下51.9萬元。 租 屋與買屋相比省下的金額 單位:新台幣元 年齡 租屋年支出 (註1) 買房貸款利息年支出 房屋稅與地價稅(註2) 每年結餘 累計結餘36歲 192,000 88,171 8,000 95,829 95,829 37歲 192,000 84,152 8,000 99,848 195,677 38歲 192,000 80,273 8,000 103,727 299,404 39歲 192,000 76,324 8,000 107,676 407,080 40歲 192,000 72,303 8,000 111,697 518,777 註1:租屋以每月1.6萬元三房計算 註2:每年合計8000元方 案7:逢低買進定存概念股最近股市大跌,即使沒錢買股票而空手的你,是不是心中也會油然生起一股遺憾:「早知道,就多存一點錢,現在進場撿便宜了!」如果 你能做到方案三,每年額外省下六萬元的非經常性收入,這種遺憾就不會發生了。用最保守穩健方式操作,趁股市大跌時,不買個股,只持續買進「寶來台灣卓越五 十基金」,就算平均一年只能買進一張,從四十五歲開始行動,到六十五歲時,你將擁有二十張寶來台灣五十,光靠配息進帳,等於多領了一份國民年金。 寶 來台灣五十是由台股中權重最大的前五十檔股票組成,換句話說,買一張台灣五十,等於一次買進五十家最大的台灣上市公司。這檔指數型股票基金成立六年多以 來,平均每年派發二.二五元現金股息,等於買進一張,平均每年可領到二二五○元新台幣的現金股利。過去六年多來,台灣五十的平均價位在五十五元,跌破五十 五元時,照往年配息紀錄,殖利率可達四%以上。 未來的金融市場是一個動盪加劇的年代,台灣五十波動也將趨於激烈,跌破五十元價位時伺機進 場,以每兩年買二張的速度累積,二十年後,即使不算股價的漲幅,光現金股息每年將高達四萬五千元,二十年累積的股息則將高達四十六.一萬元。 多 存46.1萬元 設想情況:甲君與乙君皆40歲,甲君因每年可額外存下6萬元的非經常性收入,他決定趁每次股市大跌時逢低買進台灣50指數基 金。以每年買一張的速度進行,60歲時,甲君將比乙君因台灣50基金多領46.1萬元現金股利。 類別 累積買進 配息(元) 45 歲 1張 0 46歲 1張 2,250 47歲 2張 4,500 48歲 2張 4,500 49歲 4張 9,000 50歲 4張 9,000 51歲 6張 13,500 52歲 6張 13,500 53歲 8張 18,000 54歲 8張 18,000 55歲 10張 22,500 56歲 10張 22,500 57歲 12張 27,000 58歲 12張 27,000 59歲 14張 31,500 60歲 14張 31,500 61歲 16張 36,000 62歲 16張 40,500 63歲 18張 40,500 64歲 18張 45,000 65歲 20張 45,000 累計 461,250 方 案8:晚10年買車 投資理財最重 要的原則之一是:盡量及早買進會增值的東西,盡量延後買進會貶值的東西。因此,台新金控財富管理銀行副總蕭偉志建議早點買房,晚點買折舊速度快的汽車。 汽 車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依個人情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位居住在鄉下地方的老師,住家距學校遙遠,當地公共運輸系統不發達,汽車對他而言可能是 需要的。相對之下,一個居住在都會地區,公共運輸網絡發達的單身族,買車只為了假日出遊或散心用,汽車對他而言不是「需要」,而是「想要」。 購 買汽車的隱藏成本多,不僅車價是一大筆支出,每年的停車費用、牌照稅、燃料費、第三人責任險、保養費、驗車費用,林林總總加起來是一筆極可觀的開銷。即使 你買的是一輛陽春國民車,十年下來,包括購車費用及相關開銷,保守估計將達一一九.四萬元。年輕人要買車,最好三思而後行。 多 存119.4萬元 搭大眾運輸系統 10年省下百餘萬! 單位:新台幣元基金名稱 1800cc自用小客車 大眾運輸工具 10年節省購車成本 550,000/一次性 0 550,000 牌照稅 7,120/每年 0 71,200 燃料費 4,800/每年 0 48,000 第三人責任險 1,500/每年 15,000 保養費 15,000/每年 0 150,000 油資(費率) 3,600/每月 3,600/每月 0 停車費 3,000/每月 0 360,000 總計可節省 1,194,200 方 案9:早10年實施退休規畫如果你做到了方案一與方案五,並將勞退自提增加至三%,四十五歲時,每個月你將拿出一一三五○元投資。以雙薪家庭平均月收入九 萬元來說,月投資支出占月收入的比重為一二.六%,負擔不算太重。 假使你按照家庭理財的穩健原則,三成作為投資,意味著月收入九萬元的雙薪 家庭,每月應有二.七萬元可以投資。換句話說,四十五歲時,每月額外增加一萬元作為退休理財規畫,是多數家庭可負擔的範圍。 台新金控財富管 理銀行副總蕭偉志認為,低利率將持續三至五年之久,利率四%以上的分紅保單或債券型基金可作為退休規畫主軸。因此,你四十五歲開始每月投資一萬元的債券型 基金,即使年化報酬率以保守計算僅有四%,你將比晚你十年做這件事的人多存二一九.四萬元。 ﹁九大行動方案線上測驗﹂請立即連結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winwinsp/no766/ 蕭偉志 現職:台新金控財 富管理銀行副總25至45歲應將理財重心放在購屋上,45歲以後再來投資股票或基金也不遲。 年化報酬率超過4%的債券型基金基金名稱 成立年 10年收益率(年度化,%) 法儲銀盧米斯賽勒斯全球機會債券基金 2000 8.99 霸菱國際債券基金 1978 7.46 霸菱英鎊全球債券信託基金 1991 7.27 先機環球債券基金 2000 6.98 摩根富林明國際債券及貨幣基金 1979 6.86 CI資本國際全球債券基金 2001 6.84 百利達全球債券基金 1992 6.61 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 - 環球債券 1993 6.46 註: 篩選條件為成立超過10年,過去10年年化報酬率超過4% 多存219.4萬元 設想情況:甲君與乙君收入條件一樣,甲君45 歲開始實行退休規畫,每月多提撥1萬元買入全球債券型基金;乙君到55歲才進行退休理財規畫。65歲時,甲君將比乙君多存219.4萬元。 早 10年規畫退休 就能多存219.4萬元! 單位:新台幣元 甲君 乙君 甲比乙多存 累積投入本金 累積本利和 累積投入本金 累積本利和45歲 120,000 122,225 0 0 122,225 50歲 600,000 662,990 0 0 662,990 55歲 1,200,000 1,472,798 120,000 122,225 1,350,573 60歲 1,800,000 2,460,905 600,000 662,990 1,797,915 65歲 2,400,000 3,667,746 1,200,000 1,47,2798 2,194,948 |
2011-12-1 NM
民望一直落後的特首候選人唐英年上週終發力,使出「炮仗行動」,一日一名人巨星撐場,逐日爆破,當堂炸散對手梁振英。 連串炮仗中以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及滙豐大班王冬勝最具殺傷力,吸引到手握大堆選委票的財金、地產大孖沙。另一方面,富二代林建岳出手拉票,大劉劉鑾雄兒子劉鳴煒甚至G4上身,當起唐英年保鏢,齊撐氣勢反彈的唐英年。 唐週四舉行造勢大會,尚未表態的商家、名流開始歸邊,屆時將紛紛站台撐唐。
千呼萬喚,去馬選特首的唐英年在週四舉 行造勢大會,地點是何文田兆基創意書院。唐英年年初在這裡出席活動時,評論年輕人搞示威會「車毀人亡」,惹來批評;「唐決定由邊度跌低,就由邊度爬起身, 所以選定兆基個場。」唐班底中人還說,造勢會中領軍,是上週炮仗行動中最矚目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 「政界一向都視任志剛係神級官員,正所謂得『任總』得天下,所以當一打電話俾佢,佢即刻應承公開撐唐唐,已經幫Henry(唐英年英文名)打咗一支強心 針。任總唔單只公開講願意出謀獻策,最緊要係佢喺之後的競選活動,都會瞓身支持,到而家都仲斟緊佢個角色,佢已經唔係站台咁簡單,而係會直接插手競選工 程。」一名接近唐營人士向本刊透露。
炮仗行動
原來唐英年過去兩個月一直因婚外情醜聞、連番說錯話而民望大幅落後對手 梁振英。唐營深感唐英年老友、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力薦的亞聯公關不濟,月中改聘另一班公關,為首是前立法會秘書長馮載祥太太馬潔嫻,她找來一班資深傳媒人 幫手,當中《蘋果日報》前政治編輯陳慧兒和《東方日報》前副採訪主任潘筱璇,一齊度出「炮仗行動」。 「呢個計劃係唐營嗰班新公關諗出來,佢哋覺得既然咁多人都表明會撐Henry,咁點解唔公開支持佢呢,與其由一個不擅辭令嘅人出嚟講多錯多,咁不如叫佢啲 支持者開聲撐,製造公眾話題都好呀!其實仲有好多個應承咗可以公開撐唐,例如夏佳理(港交所主席)、胡定旭(醫管局主席)呀;明星嗰邊有林建岳(常跟唐英 年一起飲紅酒的富豪老友)幫手,要幾多個有幾多個。而呢班名人星期四亦都會齊集站台。」唐營人士說。 唐營於是由上週三開始,每日一星,找來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影星周星馳等名人來撐唐。「炮仗行動」果然一 串一串爆,公眾注意力旋即重返唐英年身上;其中金融界的重量級代表除了任總,王冬勝的影響力也很大。
一名具影響力的選委會成員兼上市公司主席向本刊記者分析:「香港嘅前途係倚仗金融嘅,王冬勝作為滙豐的代表,一定得到董事局授權,咁董事局一定有個共識;任志剛更唔使講,佢代表咗金融界聲音,所以睇到主流社會係支持唐英年嘅。」
這名選委對國情亦頗了解,他感覺中央樂於見兩名候選人出來競選,但最終視民意為依歸。他見主流社會傾向唐英年,作為商家的他亦靠向唐營。唐、梁兩 方一直都有拉攏他這位選委成員,事關他可以影響到二、三十票的意向,近日唐營一方一日打三次電話邀請他,星期四「站台」,而他亦安排了代表出場。這位選委 估計,將於週四舉行的造勢大會,將有地產界的大孖沙派代表站台,支持唐英年。而在這形勢下,唐英年的「民意」有所反彈。特首寶座,非他莫屬。
據知,週四出席唐造勢大會的除了炮仗行動出現過的名人,不少大孖沙亦會派出富二代作代表;當中,麗新集團主席林建岳不僅在演藝界選委中幫忙拉票,又親自找周星馳當「炮仗行動」的壓軸一炮。另外,富豪劉鑾雄長子劉鳴煒更瞓身撐唐,甚至當「義工保鏢」。
逃出深水埗
劉鳴煒G4上身
華 人置業副主席劉鳴煒早在當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時,便與唐英年相識,唐一直賞識劉鳴煒,因而邀請劉協助競選。上週六唐英年出席民建聯深水埗區議員鄭泳舜舉行的 樓宇更新計劃座談會,希望這次落區先聲奪人,搶過翌日梁振英舉行的造勢會。全程劉鳴煒亦陪伴在側。 記者現場所見,不擅辭令的唐英年在深水埗街頭,來來去去只懂跟街坊說「你好呀,唔好意思呀,打攪晒呀!」,加上招牌傻笑搭夠;但當社民連成員姜靈彰和曾向 特首掟粟米魚塊的黃浩銘,衝前罵唐時,一直伴在唐英年身邊的民建聯成員李慧琼及鄭泳舜,只呆站唐身後,反而在旁的劉鳴煒卻「G4上身」,一夫當關,頂在唐 英年前面,力抗來犯,身後的唐英年只一味傻笑。 唐英年的公關大員陳慧兒見街頭「襲擊」愈來愈多,決定腰斬行程,劉鳴煒很醒目,馬上在唐耳邊耳語幾句,然後突然拖住唐英年直落港鐵站,搭港鐵往金鐘,避開 還在福華街盡頭「恭候」唐大駕的長毛。難為糊裡糊塗站在月台的唐英年,被記者問要去哪,他茫然傻笑:「我都唔知。」轉頭又怪記者:「俾你哋圍住,無得同市 民打招呼……」還未說完,公關陳慧兒一手拉住他上車,幸好他還懂得拿出八達通入閘。
梁營欠星
唐營星光熠熠,反觀梁營 的週日造勢大會,雖大堆頭,卻名氣不足。本刊記者當日早上十時到達,只見梁振英一臉緊張,沒有笑容。「佢哋有任總(任志剛)又點?我唔覺得普羅市民會有咩 感覺,我哋反而想表達各階層都支持CY(梁),唔係要咩明星。」梁營競選辦公室主席張震遠對本刊記者說:「實在好多人話要嚟,我好擔心人太多,一陣唔夠位 坐,招呼得唔好就唔好意思。」 造勢大會開始,記者數重量級人士只有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前港姐朱玲玲及工業家震雄集團主席蔣震三人。財金界只是有「基金教父」之稱的雷賢達,和有「大廚 坤」之稱的東方明珠創業主席黃坤。跟炮仗行動中的任總、王冬勝、李國寶等相形見絀。 記者細看接待處上沒被領取的嘉賓名牌,包括資深大律師胡漢清、港大經濟學者王于漸、科大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前民政事務局局長藍鴻震和曾有意問鼎首屆律政 司司長的資深大律師馮華健等。其中胡、王和雷三人其後均稱,從無表示過支持做梁班底,亦無答允出席撐場,而藍、馮二人則沒回應何故牌到人不到。
梁營Losers' Club
失意人
缺星之餘,競選班底亦被外界指是Losers' Club。競選辦主任羅范椒芬,曾任教統局常任秘書長,被獨立調查委員會裁定干預學術自由而黯然下台;梁振英一聽教育界對她劣評如潮,在週一急忙澄清,自 己一旦當選,不會找羅范當班子成員。 至於負責競選辦顧問(循規)的鄧爾邦,曾是平機會主席,任內多次爆出亂使錢醜聞,○九年更被審計署狠批機構行政混亂。另一名競選辦副主任劉炳章,○四年角 逐連任測量界立法會議員失敗,同年底涉賄選遭廉署拘捕,其後無罪釋放。 「站台嘅人好似金銀業貿易場主席張德熙,令人想起社團人士;蔣震又令人諗起佢個女蔣麗莉剛剛因詐騙罪成而入獄,仲有羅范椒芬,呢啲已失意官場的人,日後會 否要梁振英回送一官半職,都令人擔心。」一位能影響到廿多票的選委會成員向本刊記者說,縱觀梁振英週日站台的陣營,令他進一步肯定梁振英「無運行」。
董建華班子回朝
正 因梁營欠星,梁振英早前找一直賞識他的前特首董建華襄助。董甫當特首便委任梁入行政會議,兩年後接替退休的鍾士元任行會召集人,加上梁主力負責房屋土地政 策,「八萬五」便是他的傑作。沙士後,香港百業凋零,董建華有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和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不用,竟派梁振英上京傾談自由行。 今次梁振英要幫手,董即發功,梁營班底不單處處見到董家舊臣,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董建華數月前還在北京、香港頻頻約見商界飯局幫梁派定心丸。「董生知道 好多商界、地產界人士,以為梁振英一上任特首,就會有翻天覆地嘅政策改動,所以叫佢哋唔使擔心,梁希望穩中求變,改善貧富懸殊,社會更加和諧咁。」知情人 士透露。 儘管老董出手,甚至民望仍佔優,但梁振英仍難做特首,因為當特首,根本與市民無關,只看一千二百個選委的意向。唐英年佔優的界別集中在工商界、地產界、金 融界,他家族的紡織界亦有不少支持,這裡的一百九十三票可算穩陣。反觀梁振英,他票倉集中在會計、工程、測量等專業界別,這裡合共一百零八票,比唐少一 截。 一千二百名選委將在十二月十一日正式選出,準備在明年三月二十五日選出下任特首。隨着唐英年本週四的造勢大會,唐梁二人將短兵相接,好戲連場。
選委形勢
|
||||||
四月九日,社群網站之王臉書 (Facebook)重砸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億元),買下照片共享開發商Instagram。儘管市場評價兩極,這樁交易最終是點出科技創業最可能 成功的方向:分享是門好生意,多了行動力更如虎添翼。 Instagram是家以行動裝置為目的的程式開發商,原本只在蘋果(Apple)的 iOS平台運作,四月初也推出安卓(Android)版本,使用者的設備只要有行動上網功能,都可以把程式內建的相片效果套用在照片上,然後同步發送到臉 書與推特(Twitter)等社群網站的平台。 Instagram暴紅!成立沒兩年,用戶三千萬 照理說,照片分享應用早就是 基本配備,沒什麼新意,但是Instagram成立不到兩年,卻已經滾出三千萬名註冊用戶、近三億張照片上傳量的暴紅人氣,自是有一番本事。除了拍照分享 不受語言限制,因此能以病毒傳播般的速度傳遍全球,制勝點應是在於它充分滿足使用者的虛榮心。 Instagram程式裡有照片濾鏡及特效處 理這兩項關鍵功能,它們可以將一張原本極不起眼的照片修飾處理後,搖身一變成為又美又酷的傑作,而且上傳平台公告周知後,隨即有一票朋友按「讚」,頓時讓 使用者飄飄然的以為功力突飛猛進,彷彿是作品獲得《時代》(Time)或《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青睞選為年度照片的大攝影師。 事實上,製造這種美好的錯覺,正是年僅二十六歲的共同創辦人希斯壯(Kevin Systrom)初衷:「提供一個讓大眾也能享受當專業攝影師的工具。」意思是,以前只在專業媒體上看得到的精彩照片,如今素人靠Instagram就可 以輕鬆辦到。 Instagram讓使用者對拍照的態度更認真,也提供發揮創意的更大空間,用鏡頭說故事,可以說是另一起網路初創企業,填補 現有市場所提供的產品與消費者需求之間的缺口,因此,有了這一則暴紅嫁入豪門的傳奇。 臉書非買不可!怕勁敵Flickr、推特搶走 不 過,回到交易本身來看,臉書花十億美元買一家沒有營收的公司,這一步棋下對了嗎?答案是:非買不可。 原因之一是,臉書幫自己的身價吹漲上百 倍的賣點,就是靠全球八億名用戶主動分享照片,然而,它的這項優勢卻趕不上隨時隨地都可以分享的行動趨勢,因為它自己的行動裝置應用軟體上傳照片龜速,使 用者也埋怨不能依照主題分類,臉書為免夜長夢多,購併Instagram是必要之舉。 第二個原因,則更能解釋臉書為何一口氣就掏出天價,甚 至比過去十多樁購併案中,最高交易價格還高出超過十倍,那就是,萬一被勁敵Google、網路相簿服務商Flickr與推特捷足先登,不就等於任憑對手攻 擊自己的阿基里斯腱(比喻致命的弱點),往後下場輕則舉步維艱,重則筋斷腳廢,到了那時,恐怕已不是十億美元就能救得回來。 加劇科技泡 沫?AOL買ICQ殷鑑不遠 反觀Instagram,不能不說脫手的時機完美、價格滿意,尤其是四月初才剛以五億美元的預估市值,獲得創投 業者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成功資本(Thrive Capital)、標竿資本(Benchmark)和格雷洛克(Greylock)同意投資五千萬美元。對一家技術高竿,口袋空空的網路初創企業而言,還 可能再遇到一個比一週內身價翻倍更好的時機嗎? 專門投資新興手機公司與技術的精品投資銀行路特伯格公司(Rutberg & Company)研究部門主管錢德(Rajeev Chand)形容雙方有多急切:「總會出現當事人撇開財務試算表,只希望能達成交易的時候。」錙銖必較的商業環境,冒出這種帶有不顧一切意味的決定,不免 加劇高科技泡沫的疑慮。 英國《衛報》(Guardian)舉一九九八年網路泡沫破裂前,美國線上(AOL,America Online)捧著四億美元的虛胖股票,買下以色列即時通訊軟體ICQ為例,儘管它為新東家帶進超過一億名用戶,卻在十二年後以不到一半的價值,賣給俄羅 斯的創投集團數位天空科技(Digital Sky Technologies),賺不了錢是最主要原因。 類似的例子還有Google在二 ○○六年斥資十六億五千萬美元吃下YouTube,至今它可能是素人竄紅最重要、內幕爆料最快速的平台,但年年虧損。若依據投資銀行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估計,每年虧損約四億美元,不僅累計已超過買價,轉虧為盈之日仍難以預料。 對此,《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起碼臉書買得理直氣壯,反正它的投資人本來就是一群追捧社群網站的樂觀派,Instagram對臉書的價值比對任何其他網路巨 頭更高,拿他們的錢保護自己的命脈合情合理,何況還可讓社群之王取得更多用戶資料。 令人好奇的是,臉書二月初宣布遞交上市申請至今,已連續 高調收購Instagram,以及協助實體店面提升顧客忠誠度的新創企業TagTile。是不是要趕在五月的大日子來臨之前完成重大購併案件,免去對廣大 投資人說明的麻煩?若是這樣,往後幾週還會不會有更驚人的爆點震撼全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