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六成是假貨?淘寶網公開信質疑 工商總局反擊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489

國家工商總局1月23日公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此次監測共完成92個批次的樣品采樣,其中有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為58.7%。監測結果顯示,手機行業正品率僅為28.57%;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 (cfp/圖)

1月23日,工商總局發布了一份《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檢測結果顯示,淘寶網的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約六成商品為非正品。

此外,樣本數量較小(3個)的聚美優品均為正品,正品率達到了100%;另ZOL商城(中關村電子商城)購買了1件非正品,正品率為0%;三大知名B2C平臺中,京東的正品率為90%,略高於天貓的85.71%和1號店的80%,同時京東和1號店的非正品均來源於非自營的商家。

根據工商總局的介紹,此次監測統一將假冒偽劣產品、翻新產品、非授權正規渠道,含量與宣傳不符產品、無3C認證,非中國內地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要求的產品列為非正品。

經過幾天的發酵,1月27日晚間,淘寶網微博發布了一封作者為“一位80後淘寶網運營小二”的公開信。這篇題為《劉紅亮司長:您違規了,別吹黑哨!》直接點名國家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司劉紅亮司長,稱其在網絡查假貨問題上違規、吹黑哨,暗諷工商總局多次抽檢“標準不同和神一樣的邏輯”。

文章稱:“貴司此次共抽檢了92批次商品。某電商只抽查了1件,得出了正品率為0的結論。另一家電商只抽查了3件,得出正品率100%的結論。而在淘寶網上一共抽檢了51件商品,得出了淘寶僅37%的正品率,也就是63%的售假率。可是,淘寶日均在線商品總量超過10億件。何況,淘寶是擁有數百萬商家經營的大平臺,居然是和自營的B2C商家放在同一緯度比較,如果不是疏忽,那麽必定是故意。”

此外,公開信還表示,此次抽檢結果與一個月前工商總局網公布的2014年“雙十一”網購抽檢結果有很大差異。在“雙十一”抽檢的207批次樣品中,假冒商品僅占3.6%,遠遠低於23日公布的高達41.3%的非正品率。

對於為何一個月前後數據相差如此之大,淘寶公關部門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出質疑:“所以工商總局這次做的幾個抽樣,因為樣本量過小,我們認為和之前的報告以及結果都是沒有可比性的。”

淘寶公關部表示:“如果是我們自己打假,因為數據量非常大,所以都會根據數據模型,包括圖像類的數據處理,來做打假的事情,包括對曾經售假的賬號的管理,這是我們自己打假的方式。”

《東方早報》報道,昨日下午,在國家工商總局召開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該局網絡商品交易監管司副司長楊洪豐回應了淘寶網的質疑:本次抽檢與此前雙十一、雙十二的抽查委托的是不同的第三方,抽檢的目的就是要發現違法線索,目的就是要找問題,要通過抽檢,維護消費者權益。本次抽查的數據並不是為了反映整個市場、網購領域的質量有多差,而僅僅是一個抽檢結果,不能過度解讀。

對於違反程序、一些商家未收到違法通知的質疑,楊洪豐稱,發現違法線索後,當然先要聯系屬地公安部門去立案調查,工商總局不會去通知商家。

關於不同電商平臺抽檢商品不同,楊洪豐解釋,只是向第三方提出工商總局需要幾個門類,這幾類商品是社會比較關註的、問題比較多的,第三方去抽檢幾家,抽檢什麽,他們有他們的工作方案。

目前,淘寶網微博已刪除了這份公開信。

工商總局回擊:阿里傲慢情緒、假冒偽劣商品不少

1月28日,工商總局網站發布專門針對阿里巴巴集團網絡交易平臺的《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

白皮書稱,鑒於目前監管情勢,為廓清種種認知,將一場行政指導座談會有關情況如實披露。這場行政座談會召開於半年前,之前為了不影響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進展,以內部封閉的形式進行。

據透露,為進一步促使阿里巴巴集團正視和解決阿里系網絡交易平臺長期大量存在的違法經營問題,2014年7月16日,工商總局網監司行政指導工作小組聯合浙江省工商局、杭州市工商局(市場監管局)召開了行政指導座談會,阿里巴巴集團主要負責人員及核心部門管理團隊與會。

據白皮書,網監司司長劉紅亮當時在座談會上稱,阿里巴巴集團對阿里系網絡交易平臺存在的違法經營行為,長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長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不僅使自身面臨成立以來的最大誠信危機,也對其他網絡經營者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產生不良示範影響,致使近期受到社會輿論的集中批評,也給市場監管部門帶來巨大監管壓力。

網監司指出,阿里系網絡交易平臺存在主體準入把關不嚴、對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等5大突出問題,並對阿里巴巴集團提出“要守住底線,克服傲慢情緒”等工作要求。

《白皮書》稱,“淘寶網工作人員涉嫌提前向違法網店泄露相關信息,造成工商部門查處工作被動。”“信用評價體系不完善,評價工具被惡意利用。部分商品在質量保證期內出現問題時消費者的自身權益難以得到維護。”“假冒偽劣商品不少,違禁品屢除不盡,違法行為疏於管理,存在有選擇性規避傾向,為不正當競爭行為提供成長空間,履行義務時亂用平臺優勢地位,存在店大欺客現象。”

購物網站監測情況 (工商總局網站截圖/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23

“金牌榜複活”:體育總局致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06

國家體育總局官網《國家體育總局新聞發言人談話》頁面截圖。 (小塵4x/圖)

說好取消的獎牌榜又死而複生了?

2月6日晚間,國家體育總局在其官網發布說明,稱此前刊登在官網的《第十三屆全運會競賽規程總則》只是尚未定稿的草案,系工作人員失誤刊登。

此前,1月2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了《中共國家體育總局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面對金牌帶來的政治榮譽、經濟利益,少數領導幹部出現了完全錯誤的政績觀,片面追求運動成績、金牌數量,疏於對運動員、教練員的教育、引導和嚴格管理,甚至給予錯誤的政策導向,導致少數運動員、教練員在賽場上為取得好成績不擇手段,公然違背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甚至鋌而走險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體育總局對此回應稱“全運會將不設獎牌榜”:將取消亞運會、奧運會貢獻獎獎項的評選,對全運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只公布比賽成績榜,不再分別公布各省區市的金牌、獎牌和總分排名,今後將從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投入產出效益等多個角度研究設立體育事業發展的評價指標。

有趣的是,4天後,據央視新聞消息,在國家體育總局官網找到了標註1月30日公布的《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草案)的通知》,其中這樣寫道:“公布代表團成績榜,包括金、銀、銅牌數,獎牌數和總分數。成績榜排序依次按照金牌數、銀牌數、銅牌數、總分數的高低排列”。 而2月4日,在另一份《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競賽規程》中也發現了相同的內容。

對此,體育總局官網稱“將尚未最終定稿的《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草案)》刊登在政府網站上系工作人員失誤所為”,其中關於公布代表團成績榜等解釋內容與《中共國家體育總局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相悖。

體育總局在這份聲明中重申,“對全運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只公布比賽成績榜,不再分別公布各省區市的金牌、獎牌和總分排名的具體要求和內容沒有任何改變。特予說明並致歉。”目前,體育總局官網上已找不到關於第十三屆全運會及冬運會的這兩份競賽規程總則。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對新京報表示,不管體育總局官網上之前刊登的是不是草案,其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全運會不設金牌榜”是他們匆忙之中做出的決定。而如此匆忙的決定,並不能控制全運會之前的不良現象,相反會使一個成熟的賽事因不計分而變得黯然失色。不能說比賽打完了,什麽分都不計,就失去比賽意義了。

對於此次烏龍事件,中央紀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組副組長施澤華表示:“方案公布之後出現差錯,我們要認真核查,要追究責任。錯誤出在哪個環節,草案是不是經過黨組領導同意、經過業務部門逐級報批,然後上網前有沒有審查,上網的審查制度和發布信息、發布文件的相關制度是不是按照這個制度來做的,我們一定要追查。”

“我們想下一步就是按照我們整改提出來的措施,逐條地對各個司局、各個部門、包括各個中心要監督問效。要責任落實到人,比如說在哪個司就落實到哪個司長、各個中心落實到黨政一把手,如果出現問題、出現跟黨組的意見不一致、跟巡視報告的情況不一致,我們要追查追責。 ”施澤華強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71

安監總局回應福建PX項目事故:安全管理問題嚴重 將嚴肅處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076

2015年4月9日,福建古雷騰龍芳烴公司中間罐區第四個著火罐體的明火已被撲滅,相關善後工作正有序進行中。 (CFP/圖)

中新網報道,2015年4月22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回應福建PX項目爆炸調查情況時指出,這起事故已經定性為責任事故,暴露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嚴重問題,對這起事故要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4月6日19時左右,位於福建漳州的古雷PX項目突然發生爆炸,這是該項目兩年內第二次發生爆炸。

國新辦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通知》進行解讀,並答記者問。

黃毅在回應福建PX項目爆炸調查情況時指出,這起事故已經定性為責任事故,福建省人民政府已經組織事故調查組展開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國務院安委會已經對這起事故進行掛牌督辦。經過分析,這起事故暴露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嚴重問題。

一個是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重效益、輕安全,在工程建設、設備設施選用上采取了最低價投標的招標方式,所以埋下了重大的隱患,這起事故就是由於二甲苯裝置在運行過程當中輸料管焊口由於焊接不實而導致斷裂,泄露出來的物料被吸入到爐膛,因高溫導致燃爆。所以設施的安裝過程當中就存在重大隱患。

二是裝置的規劃布局不合理、不科學,加熱爐跟儲罐罐區距離太近,沒有考慮到他們之間的風險,加熱爐發生爆炸之後,沖擊波直接把最近的一個大罐給撕裂,點燃了罐中的物料,引起著火。

三是企業的安全管理與地方政府部門的安全監管都存在不到位的問題。

黃毅表示,所以對這起事故要依法依規進行嚴肅的處理,不管涉及到哪一個人,哪一個部門,哪一個單位都要嚴肅處理。

黃毅:國家對PX產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黃毅介紹,為了深刻吸取這次事故的教訓,防止同類型事故的發生,安監總局近期組織了四個檢查組,對中國目前現有的PX生產企業進行全覆蓋的檢查抽查。

黃毅表示,中國現有的PX生產企業,都保持了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所以事實表明,PX生產的工藝和技術是成熟的,只要嚴格管理是可以預防事故的。而且,目前我們國家對PX產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實際生產能力只相當於一半。所以對外依存度比較大。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楊元元強調,危險化學品始終是安監總局監管的重點。

據《海峽導報》報道,21日,漳州市政府向各縣(市、區)下發2015年消防安全目標責任書,根據責任書,今年漳州市將建成一批消防站。其中,古雷開發區完成化工演練裝置(一期)建設的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18

外媒:中國工商總局對西門子醫療部門展開商業賄賂調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3069.html

外媒:中國工商總局對西門子醫療部門展開商業賄賂調查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5-03 15:03:00

路透社稱,此次被曝光的賄賂事件涉及包括驗血設備在內的多種醫療器材,涉案醫院多達1000家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工商總局去年開始對西門子旗下醫療部門涉嫌賄賂醫院使用其高價醫療產品一事展開調查。

報道稱,該知情人士透露,工商總局指控西門子公司及其經銷商通過免費提供醫療器材的方式,換取院方在此器材上獨家使用西門子公司開發的化學試劑,其行為違反了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

該條款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路透社稱,此次被曝光的賄賂事件涉及包括驗血設備在內的多種醫療器材,涉案醫院多達1000家。該調查此前從未被外界知曉,或將掀起一輪針對更多醫療器材制造商的廣泛調查。

據了解,在中國經營醫療設備的跨國公司主要有通用電氣、飛利浦、美敦力和強生公司。

路透社稱,西門子德國公司高級發言人克雷默(Matthias Kraemer)表示“尚未註意到”該調查並拒絕就該調查的具體問題作出評論。

路透的報道稱,西門子公司於1872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已擁有32250個員工,涉足鐵路、能源和醫藥等多個領域,2014年,西門子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為69.4億美元,占其總銷售額的8%。

西門子中國網站顯示,該公司醫療部門提供的醫療設備主要包括:實驗室診斷,助聽器和影像診斷與治療,涉及磁共振,CT,超聲設備,血液學檢測系統,微生物檢測系統,分子診斷系統等多個類別。

2013年,醫藥廠家葛蘭素史克就曾被曝出為提高藥品銷售額向政府官員、醫藥行業協會和醫生行賄約5億美元。

卷入行賄醜聞的葛蘭素史克最終被罰款人民幣30億元,成為迄今為止中國開出的最大罰單,也幾乎相當於其行賄金額。另外,該公司中國負責人、英國人馬克銳也因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驅逐出境。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38

國稅總局表態支持電商意味幾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4911.html

國稅總局表態支持電商意味幾何?

一財網 陳益刊 2015-05-07 10:33:00

正在“電商征稅”是是非非討論激烈之時,國家稅務總局昨日發布《關於堅持依法治稅更好服務經濟發展的意見》(意見),表態支持電商、互聯網+等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的發展,明確各級稅務部門今年內不得“專門統一組織針對某一新興業態、新型商業模式的全面納稅評估和稅務檢查”。

個人納稅識別號即將出臺,《電子商務法》最快下半年出臺,電子發票推行範圍逐步覆蓋華北華東等區域,近期一些沿海稅務部門相繼約談電商企業,進行電商稅務風險摸底……

這些消息讓“電商征稅”這個老話題近期再度被炒熱。這也讓不少規模小的電商擔心自己被征稅,讓喜歡網購的消費者擔憂小電商會因此而提價。

正在“電商征稅”是是非非討論激烈之時,國家稅務總局昨日發布《關於堅持依法治稅更好服務經濟發展的意見》(意見),表態支持電商、互聯網+等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的發展,明確各級稅務部門今年內不得“專門統一組織針對某一新興業態、新型商業模式的全面納稅評估和稅務檢查”。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朱為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經濟下行、稅收乏力的情形下,地方開始對電商進行稅務檢查目的之一就是征稅,而這是合法合規的,因為稅法里並未說對電商免稅。但出於支持電商新業態來看,加大征稅力度肯定會影響其發展。此次國稅總局明確在今年內不得組織對電商等新業態和新型商業模式的全面納稅評估和稅務檢查,實質上是管理手段上明確暫不支持地方加大對電商征稅力度。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國內包括京東、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等第三方電子平臺型的(B2C)電商的賣家均已工商註冊,並正常納稅。但淘寶網上的多數個人網店並未納入征稅範疇。

不過,根據2013年淘寶網公開披露的數據,94%的淘寶賣家營業額在24萬元人民幣以下,大多數不在能征稅的範圍內。而一些發展好的商家,則在線下已經在繳稅。

近期國稅總局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小微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從10萬元上調至20萬元,並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去年10月,國家對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月銷售額額度提高至3萬元,即營業額在36萬元以下可享受免稅。

在上述《意見》中,國稅總局要求稅務機關深入分析電子商務、互聯網+等新興業態、新型商業模式的特點,積極探索支持其發展的稅收政策措施,特別是對處在起步階段、規模不大但發展前途廣闊、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經濟形態,要嚴格落實好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等稅收扶持政策,堅決杜絕違規收稅現象。

此外,國稅總局在《意見》中強調,稅務機關要深入研究改進管理和服務的措施。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傾聽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探索實施促進新興業態、新型商業模式健康規範發展的管理和服務措施。

今年4月25日,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專程參加在上海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民企對當前稅收工作看法,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等企業家參加座談會。

當時馬雲建言,今天的小微企業,很多會成為未來的納稅主體。這些企業給他們一些陽光就能夠燦爛,對他們的稅收優惠應該繼續擴大。

對於稅收支持小微企業這一訴求,王軍說,民營企業具有無限的活力和創新力,今天的小微企業,很多會成為未來的阿里巴巴等大企業。國家稅務總局已將今年小微企業稅收政策的落實情況作為一號督查任務,實行反複督查,確保取得實效。下一步會繼續對民營企業給予支持,更大力度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31

廣電總局要求七大牌照商自查自糾 瀏覽器、應用商店成重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3393.html

廣電總局要求七大牌照商自查自糾 瀏覽器、應用商店成重點

一財網 王珍 2015-07-09 21:30:00

今年7月份廣電總局推進一些整改工作,因為之前對牌照商的產品進行檢查,發現瀏覽器、應用商店等存在一些違規的問題,故要求七大牌照商自查自糾。

最近國家廣電總局整頓互聯網電視行業再出手。

一位業內人士7月9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月初,廣電總局對七家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臺牌照商的一些違規行為進行了內部通報,要求七大牌照商對照四點要求自查自糾。“不過,‘7月8日前必須整改完畢,否則將取消牌照’的說法不準確,沒這回事,至少我沒看到文件。”

去年6月起,廣電總局對電視上的網絡視頻進行嚴厲整頓,要求視頻網站的App從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臺上“下架”,引發整頓風潮。

半年後,廣電總局發現,有OTT盒子即使沒有安裝視頻網站的應用,但仍可用手機來推送內容到電視端。於是,廣電總局對整頓方案有了更具體的四點要求:電視機和盒子不能通過USB端口安裝應用;系統中不能存在可訪問互聯網的瀏覽器;不能通過應用商店等手段,推送聚合應用軟件、視頻網站客戶端、電臺應用軟件等;不能通過應用商店等手段,推送可通過手機間接遙控播放視頻的遙控器應用。

“這四點不是新的規定,是廣電總局落實181號文的具體要求”,上述業內人士說,今年7月份廣電總局按照這四點要求,推進一些整改工作,因為之前對牌照商的產品進行檢查,發現一些違規的問題,故要求七大牌照商重點針對這四個問題進行自查自糾。

群智咨詢的副總經理李亞琴認為,離上次整改剛好一年,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的整改情況進行檢查、驗收。隨著互聯網電視普及,對互聯網電視的監管將常態化。預計此次整改,短期內將給智能電視行業帶來陣痛,因為手機、平板電腦看網上視頻沒有監管,而電視機的限制較多,可能會影響消費者購買互聯網電視的積極性。

“長遠看,需要牌照商與監管方協調,如何既符合監管原則,又推動互聯網電視內容不斷豐富,畢竟智能電視的視頻點播收費業務在國內才剛起步,就像繈褓中的嬰兒。”李亞琴說。

對於此次整頓的影響,上述業內人士預計,一是今後視頻聚合服務商難做了,如泰捷;二是蜻蜓、喜馬拉雅等在線收音機服務,將來也要掛靠牌照商;三是機頂盒的應用服務平臺,今後也要與牌照商合作。

某彩電廠的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今年6月中下旬,“牌照商讓我們自查一下瀏覽器是否已經下架,而我們早已把瀏覽器下架了。”該人士續指,“聚合視頻應用軟件,廣電總局怕破壞生態,加大整頓力度。USB接口不能安裝應用、不能通過手機間接播放視頻,這兩點要求都是首次說得這麽明白,顯示廣電總局的監管更嚴了”。

隨著監管的加強,可能對牌照商的影響很大。上述彩電廠相關負責人認為,牌照商、內容商和電視廠之間的合作會更緊密,因為電視機廠不能預裝視頻網絡App,“電視是一個非自由的終端”。

“這次整頓,現在還沒有感覺”,一位在OTT盒子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說,廣電總局幾乎每月都會有整改的要求。如果按照這些要求嚴格監管,OTT行業還沒有盈利模式,“越來越難做,最近連開機廣告也不給搞了;電視遊戲也會受影響,因為不允許有自己的安卓市場”。

而在一位智能電視遊戲行業的資深人士看來,廣電總局的整頓主要針對視頻,不包括遊戲。但隨著監管更嚴,預計未來電視上普通的第三方應用商店會減少,牌照商、彩電廠的應用商店會成長,具有更大的內容分發能力。“智能電視領域,一方面,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多,不能充分滿足;另一方面,牌照方不作為,集成播控平臺的牌照更多是向內容合作方收出租費。廣電總局加強監管沒關系,但希望牌照方盡快強大起來,讓豐富的內容快速到達用戶。”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34

食藥監總局揭保健酒“功效”黑幕: 椰島鹿龜酒等含“偉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3808.html

食藥監總局揭保健酒“功效”黑幕: 椰島鹿龜酒等含“偉哥”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08-02 17:01:00

保健酒行業目前一股獨大,除了勁酒日子好過,一年銷售額70億元,其它保健酒日子都不好過。行業曾經的輝煌是在90年代信息不對稱時期以禮品營銷為標誌。

鹿鞭酒、神力酒、陽春酒、神液酒……名字充滿各種想象空間的保健酒背後,其功效或許只是西藥在“作怪”。

7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一份題為《關於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業69種產品違法添加行為的通告》顯示,有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違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質,並在產品名稱、標識、標簽上明示或暗示壯陽、性保健等功能。目前,已經有19家企業被刑偵。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廣東酒協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保健酒的管理在過去就比較松散,標準都是很粗的。未來應該從源頭、標識、功效三個方面重新規範。以用藥為例,有效成分決定了藥效,但有多少企業對有效成分進行把控了?”

27種產品查實含偉哥

根據本次食藥監總局的通報,已初步查明含“偉哥”的產品有27種,正在調查涉嫌添加“偉哥”的產品有27種;初步查明含他達拉非等化學物質的產品有7種,正在調查的產品有8種。北京疾控中心曾在一篇發表論文中寫道,“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對於心血管患者,有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與往日不同,這次“上榜”企業中不乏知名企業,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應該是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238.SH)生產的椰島鹿龜酒,這家唯一以保健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曾經5次蟬聯中國保健酒品牌價值第一名的企業,被列在食藥監總局“正在調查”的名單當中,被指添加了豪莫西地那非、紅地那非、偽伐地那非。

這些非法的添加物也經常出現在一些保健品當中。食藥監總局曾發布一份《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指稱上述添加主要是“聲稱增強免疫力(調節免疫力)功能產品。”海南椰島的2014年年報顯示,其酒類業務的營業收入達2.42億元,主打產品之一便是“椰島鹿龜酒”,已經在湖南、江蘇等地形成核心銷售區域。該公司暫時未對事件做出回應。

此外,在正在調查的名單中,三九企業集團也被牽扯其中,三九企業集團蘭考地久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蛹蟲草酒被指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稱偉哥)。有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這家企業與華潤集團之間有些關聯,“這些關聯是之前遺留的歷史問題,沒處理完。”

食藥監總局稱,在保健酒、配制酒中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屬於違法行為。這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關於“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的規定。此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12號),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缺失的監管機制

保健酒,市場規模大概在130億元左右,被稱為國內酒業的的第四大的市場。但是監管缺失卻是行業內潛藏的陰影。

“雖然不多,但之前也有聽過有廠家往保健酒添加西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保健酒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至今,很多消費者都沒有分清楚保健酒和藥酒的分別,“因為藥食同源制度,很多保健酒只是食品,功效並沒有想象中大,但行業內,有的廠家喜歡過度強調功效,希望以此獲得銷量,這種功效強調甚至被大家習以為常,大家都太急功近利了。”

這種往保健酒加西藥情況其實在保健品領域也很普遍。北京疾控中心曾發布一份《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狀況及管理對策》的論文顯示,在2005年到2008年間,對全國抽檢保健食品中化學藥物進行檢測,662件樣品中違禁藥物的檢出率為23%,其中減肥類和抗疲勞類的保健品檢出率較高,西地那非就是抗疲勞類保健品的常檢出物質。該報告還特別提到,檢測中的有些產品甚至同時使用了3種化學藥物,“此種方式不光存在單一藥物的毒副作用問題,還存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更加嚴重。”

白酒專家肖竹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保健酒行業目前一股獨大,除了勁酒日子好過,一年銷售額70億元,其它保健酒日子都不好過。他並不看好這個行業的未來,“行業曾經的輝煌是在90年代信息不對稱時期以禮品營銷為標誌,但是今天信息透明互聯網時代,禮品市場碎片化,所以保健酒整個行業走向末路。”

無論如何,食藥監總局已在“出手”規範,而且對本次“上榜”企業采取強硬態度,要求對已通報的產品“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封存”,生產企業被要求開展自查,凡違法添加了化學物質的,“要立即停止生產,就地封存產品,召回已售出產品”,同時要求各地食藥監部門“依法嚴厲查處”事件,“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根據通報,目前已有19家企業被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犯罪偵查。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385

質檢總局:6月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化妝品365批可口可樂、無印良品等上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082

2015年7月1日,湖北宜昌,行人從可口可樂專櫃前經過。 (東方IC/圖)

8月3日,質檢總局公布了6月份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共有328種食品、37種化妝品,合計365種產品上“黑名單”。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如可口可樂、都樂、桂格、日清、嘉寶等都榜上有名。

公告顯示,可口可樂的6批共計79.2噸的冷凍濃縮橙汁菌落總數超標,被予以退貨處理。

菌落總數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學院副教授範誌紅告訴新華食品,如果是包裝好的成品濃縮果汁出現了菌落總數超標,那麽問題應該是出現在生產加工的環節。

此外,還有7批來自美國的嘉寶牌燕麥米粉因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電解鐵被予以銷毀處理;9批日本五木牌拉面因標簽不合格被銷毀,5批新加坡第一家牌鮮蝦海鮮燒麥因磷酸鹽超標被銷毀,2批臺灣地區桂格3合1麥片分別因大腸菌群超標、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被退貨,而由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進口的多批餅幹因超過保質期被銷毀。

化妝品方面,產自韓國的4批烏帝科帝染發劑,檢出甲醇超標;產自英國的兩批活力牌洗手液,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被銷毀;產自德國的一款德恩奈美白草本牙膏和歐齒靈清新酷爽兒童牙膏,氟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三文魚多次被檢不合格

三文魚雖然好吃,但問題多多。
 
今年1月和5月檢疫部門就已兩次檢出挪威三文魚感染貧血癥病毒,而在這次名單中,又有一批來自挪威的問題三文魚,這批由重慶某公司進口的三文魚重約3噸,被查出黃金色葡萄球菌而進入了銷毀處理。
 
此外,還有一批重約3.2噸的冰鮮鮭魚(挪威)被檢出霍亂弧菌被銷毀;9批冰鮮大西洋鱈魚(挪威)則存在揮發性鹽基氮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或攜帶有害生物的問題被銷毀。

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汙染等為主要因素

《北京晚報》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1255批、化妝品132批。
 
不合格食品涉及19類產品,主要不合格產品是飲料類、糕點餅幹類和糧谷及制品類,來自57個國家或地區,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汙染和品質不合格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不合格化妝品涉及6類,主要為膚用化妝品、口腔類化妝品和美容化妝品等,來自9個國家或地區,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和品質不合格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201

“要讓消費者了解客觀真實的食品安全狀況”訪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監三司司長王紅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281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監三司司長王紅 (CFP/圖)

用什麽來衡量中國食品安全水平?監管者的設想是用大數據。

2014年以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啟動的食品安全國家抽檢已經累積了400萬條左右的抽檢數據。從抽檢結果看,當前存在禁限用農獸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不合格、重金屬指標不合格等五大問題。

“企業不怕政府罰款,但怕曝光,怕消費者用腳投票。”在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抽檢結果之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監三司司長王紅近日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在她看來,抽檢不單單是為了檢測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由此建立大數據庫,全面掌握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同時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對企業實施監督管理,指導行業健康發展。

抽檢意義何在?

南方周末:從抽檢情況看中國的食品安全現狀如何?

王紅:今年上半年我們抽檢了3.3萬批次樣品,合格率是96.3%。去年全年合格率是94.7%,可以說總體趨勢穩定向好。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受很多因素影響,個別食品安全事件甚至有些“謠言”對消費者信心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抽檢公開的力度和解讀。

南方周末:有一種觀點認為,抽檢合格率這麽高,說明問題沒有想象中那麽嚴重,國家每年在抽檢上花費大量金錢豈不是浪費了?

王紅:現在投入這麽多做抽檢還是有必要的,未來是不是還要持續要看具體情況。盡管我們現在一直強調事前事中的監督,但事後抽檢依然不能放松。這是最貼近消費環節的監督檢查,實際上是一種責任倒逼。通過抽檢,我們查出很多問題,也解決了很多問題。有的企業不怕政府罰款,但怕被曝光,怕消費者用腳投票。

南方周末:所以說抽檢不單單是為了檢測產品質量?

王紅:是的。從個案來說,是檢查一個產品,監督一家企業。從整體層面看,是逐步建立企業的誠信庫,掌握行業的整體狀況。這對國家的宏觀決策、監管方向,企業的生產管理、原料采購等都很有意義。而由此建立的大數據庫是未來食品標準更新和修訂的基礎,也加強了中國在國際食品領域的發言權,因為數據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此外,抽檢也較好地體現了新修訂食品安全法關於實施風險分級管理的有關要求,不斷加大對高風險食品的抽檢頻次。

南方周末:能舉些大數據應用的例子嗎?

王紅:過去抽查發現有的產品苯甲酸超標,就覺得是防腐劑使用有問題。現在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是某種產品原料確實存在本底值高的問題,這樣也可以還企業一個公道。還比如菌落總數超標問題,通過大數據發現類似問題存在於流通、保存和生產等多個環節,由此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防控風險,給行業提供指導。

南方周末:所以光有數據還不行,更重要的是後續的分析和運用?

王紅:是的,檢測結果有了,還需要整理。這不僅是對數據的分析,也是再核實的過程。所有數據都要通過實驗室三級審核,我們才能得到準確的數據。同時,從多個維度對數據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才能發掘出數據所表現的抽檢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系統風險,以及未來趨勢,並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解決風險隱患。

南方周末:國家允許個人送檢嗎?

王紅:個人送檢不是不可以。但我想說,研判一個產品的標準符合性或者說是否存在危害,需要很強的專業性。抽檢要有一套工作制度來規範,如果不能保證所有樣品的抽檢方法和儲存條件,檢測出的結果可能就不準確。有的方法是科研用的,不適合做產品檢測。對於抽檢,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認知和解讀,但涉及食品安全問題,權威的、有資質的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和問題分析水準相對更可靠。

每周發布是認識統一的結果

南方周末:最初國家抽檢信息是每個季度發布,為什麽現在改成每周發布?

王紅:不光是發布的頻次,包括發布的內容都在不斷調整。最初我們只公布不合格的信息,但抽查的量這麽大,如果只公布不合格的,顯示不出整體的狀況。同時對企業也不公平,畢竟不合格是非正常的一種狀態。所以就想把合格、不合格信息都公布了。就是全部信息都公布,不加工,不掩飾。當時爭議很大,有人認為,公布合格的,是不是有給企業背書之嫌。我們請法學專家、食品安全專家、企業管理專家進行多次研究論證,爭論的過程就是認識統一的過程,最終大家還是認可應該將全部信息都公開。因為消費者有權知道全部事實。後來,總局領導要求進一步增強公布的時效性,我們改成每周發布。但是工作壓力也是蠻大的。

南方周末:壓力主要在哪兒?

王紅:檢測數據的核實工作對我們來說是壓力之一,是對我們工作質量的考量。往往一個檢測數據就有上百個指標要核實。如:企業名稱、產品名稱、生產批號、經銷商情況以及檢驗的所有項目指標及結論等。我們盡量保證不出錯,各環節層層審核。因為一旦將合格公布成不合格,對企業就會造成負面影響;而將不合格公布成合格,也會對消費帶來隱患。但這麽高頻次,這麽大數據量,這麽少的人手,難免會有差錯。但我們會努力減少差錯。如果出現差錯,我們也會及時更正補救。只能說全力以赴吧。

南方周末:出過差錯嗎?

王紅:出過啊。曾經有一個礦泉水抽檢數據不合格,我們上網公布後,企業立即反映公布結果與複檢情況不符。我們核實後用最快速度在網上修改了相應信息。因為是在總局平臺上公布的,所以我們也必須在同一影響範圍進行更正,並要說明變更的理由。

南方周末:企業會來公關嗎?

王紅:一開始有企業來,現在基本沒有來的了。我們的抽樣從最初的樣本數據就是錄入系統的,沒有人能夠擅自改變數據,每一步都有據可查。

我們希望企業能正確對待抽檢結果,不要回避問題。我們也希望市場和消費者能理性對待公布的信息。一個產品的一批次數據不合格,如果不是惡意違法,就不能說這個企業已不可救藥了。

多方參與才能共治

南方周末:這麽大數據量的上傳、匯總分析,你們是怎麽實現的?是全系統食藥監部門都參與了這項工作嗎?

王紅:是的,全國31個省4級食藥監部門都參與這項工作。我們建立了一個信息采集、匯總、分析系統。現在總局的數據已經全部納入系統了,也就是我們公布的國家層面的食品安全抽檢數據。基層局正在逐步推廣,還需要等機構改革和人員培訓到位。假以時日,就會形成一個可追溯和可對比的數據檔案。從理想的角度講,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產品、一個企業的過去和現在,一類產品上一年和今年的主要問題是什麽、有什麽變化等。同時也會知道基層局對問題企業的處置情況。

南方周末:最近抽檢項目有什麽新變化嗎?

王紅:過去我們主要征求各級食藥監部門、行業協會、檢測機構和專家的意見。從今年開始,我們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抽檢品種和項目意見。每年秋季我們就會開始下一年度品種的收集整理工作,最主要的是科學、合理地鎖定產品,鎖定項目,確定檢測方法。我們歡迎社會各界,媒體、消費者、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等各方面都能參與進來,都能關註抽檢工作。只要大家都參與,就是最大的社會共治。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投機者就無縫可鉆。

南方周末:消費者知曉度高嗎?

王紅:我感覺知曉度還不是太高。有些消費者可能覺得參與也沒有用,有些人不知道怎麽去提建議。今後總局會廣泛征求社會的意見,眾人拾柴火焰高,抽檢工作質量和效率才能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63

王秦豐、顧炬任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131.html

王秦豐、顧炬任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10-27 16:21:00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王秦豐、顧炬為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免去張誌勇的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職務。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王秦豐、顧炬為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免去張誌勇的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職務。

1955年4月出生的張誌勇屬於屆齡卸任。

資料顯示,1957年9月生的王秦豐是浙江安吉人,曾任勞動人事部編制局副處長,人事部地方機構編制司處長,1994年起任中央編辦綜合司副司長、司長,中央編辦行政體制與機構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編辦四司司長等職務。

2004年7月起,王秦豐調任青海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進入省部級領導幹部行列。2007年後回到北京,擔任中央組織部部務委員、幹部二局局長,2010年5月後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另一名新晉副局長顧炬出生於1964年7月,上海人,曾長期在上海工作。1982年~1991年顧炬在上海市嘉定縣財政局工作;1991年~1995年先後任上海市嘉定縣稅務局辦公室主任,上海市稅務局嘉定區分局局長助理、副局長;1995年~1999年先後任上海市嘉定區徐行鎮鎮委副書記、鎮長、鎮委書記、人大主任;1999年11月任上海市國稅局、地稅局稽征管理處處長;2000年11月任上海市財政局、地稅局局長助理兼預算處處長。

2003年1月,顧炬升任上海市國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6年3月任上海市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2009年1月任上海市國稅局、地稅局黨組副書記、局長。2014年1月進京擔任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司長,去年10月後任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