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後:掟磚都驚 實輸畀索羅斯
1 :
GS(14)@2016-02-15 18:02:23一個投資者,如果經歷年初一旺角騷亂後,至今仍覺得好驚好恐慌、「班暴徒好暴力」,見到身邊有人炒股票但有呢種心理質素,大可以勸佢賣晒啲股票,將錢存入銀行定存,從此安安份份咁過埋下半世。因為年初一場騷亂,既係可預測,級數亦都唔高。投資本身就係一場預測嘅遊戲,所有股價都係反映緊世事嘅轉變,投資者本身都應該對世事有一定洞察力,至低限度都估到有啲危機會發生。以香港為例,主權移交之後,一般文書電話表達意見已經冇用,輿論同議會壓力政府又唔太理,所有「和平+合法」渠道失效。結果2014年佔領行動,測試政府究竟對「和平+犯法」會唔會有反應,最後都冇下文,自然會有人反思「和平」手段成效,再加上2001年特首董建華曾頒大紫荊勳章予「暴動之父」楊光,象徵「暴力+犯法」手段曾得到港府加許,隨後兩任特首都冇異議,令人以為效法楊光便可令政府回應訴求。
心靈脆弱勢被淘汰
以上並唔係乜「藉口」,而係預測,社會演化就係咁:政府冇反應,示威者就「加大力度」!戴定頭盔先,高明喺2015年2月10日專欄都講過「香港已有暴動嘅種子,只爭在有冇第一個人自我引爆」,剛好一年前講過,同樣發表過類似意見嘅投資者,印象只有孫柏文,不過佢賣埋樓準備移民,佢威啲。倒番轉諗,佔領之後,如果冇意識過香港會有機會發生騷亂、暴動,對社會了解都唔會太深,好打有限。至於覺得騷亂「好恐慌好暴力」嗰批人,高明真心建議你,唔好投資。香港係國際主要投資市場,你嘅對手全部都係世界級。加埋舊年股災後散戶死晒,主要對手就係索羅斯,佢今年真係嚟亞洲沽股市滙市。索羅斯1930年出世,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你認為佢會唔會覺得旺角「好暴力」、香港好危險?索羅斯係匈牙利出世嘅猶太人,佢同好友梁恒講過,細個行山,咁啱撞到納粹德軍,如果被發現割過包皮就死梗,因為割包皮係猶太習俗,最後佢扮鎮定行過冇事。香港投資者嘅對手係呢種心理質素嘅高手,如果見掟嚿磚仔都心靈脆弱成咁,被大鱷一啖食清唔出奇,定存可能係唯一出路,不過,一旦第日美帝行負利率,呢班人啲錢可能要搬去床下底。高明
https://www.facebook.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5/19491032
笑到最後:買樓唔會令你變黃成智
1 :
GS(14)@2016-03-08 00:06:11鄰居渾水老弟喺另一份報章《AM730》專欄撰文話,後生仔唔好亂咁買樓,大致上話黃成智因為全職從政收入不穩,96年高位又買咗樓,覺得買樓會導致臨老扮超人。高明覺得渾水老弟講法邏輯上有問題。因為任何大額開支,例如買法拉利、買股票,甚至好似許仕仁咁買歌劇豪使成癮,只要找唔起條數,最後都會出現財政問題,同買樓無關。只係因為一般買樓要造按揭分廿幾三十年還,而其他消費品直覺覺得係一炮過,所以唔會孭債。實際上,好多嘢都可以令你孭上一條長債,例如媾女、結
笑到最後:移民將是最佳投資
1 :
GS(14)@2016-03-15 16:05:29香港係移民城市,可幸嘅係對上的三、四十年,香港建立起「本土」文化,股樓都行大運,本來有落地生根嘅條件。可惜最近幾件事睇得出,新管治者唔等「五十年不變」,已經下緊「逐主令」。身為一個投資者,有命、有支配財富嘅自由,先係最緊要,移民攞本外國護照保命似乎係惟一出路。高鐵超支係一個轉捩點。高鐵超支,係打香港人荷包救國。但香港嘅用途,從來都唔係以榨乾香港為目的,香港唔識生金蛋,但識得擔水,然後救濟大陸。最早識得利用香港嘅係滿清嘅胡雪巖,透過香港外資財團,為滿清政府借錢打仗。近年就有紅籌、H股上市,集資嘅錢,有一部份可能係香港散戶的,但真正來源係外資,中國想要嘅,唔單止係外國嘅錢,仲想借外國個名,挾洋自重,返去同鄉里講嘢都大聲啲。香港嘅用途就係咁,用嚟對沖大陸嘅不幸,因為體制同大陸唔同,方便同洋人行事,唔需要成個國家改變體制去遷就一單刁,制度嘅嘢由香港解決,大陸直接拎錢就算。高鐵蝕本都要做,原因好明顯係「心知肚明」,但夾硬淘空香港庫房,就知道當今管治者,唔打算當香港係一個方便嘅融資渠道,而係想殺雞取卵就算,然後將香港變成中國其中一個城市。香港被人陰吓又陰吓,固然好快會衰落。制度建立要用幾十甚至過百年,破壞就可以好快,聽日即使覺得香港原來咁有用,都未必一下子還原得到。另一邊就反映,大陸嗰邊真係好等錢使,寧願破壞香港來之不易嘅和諧,都要渾呢百幾億水,背後經濟危機先令人心寒。
A股股災後,中國鎖國多過開放,殺埋香港等於中國拒絕再向國際學習。近代中國從抄襲學習西方制度起家,到今日自覺有成,停止學習。即使香港變成中國的一個城市,背靠嘅「祖國」選擇停滯不前,香港都唔會有運行。再加上,近年中國掀起仇視香港情緒,一旦香港變成中國其中一個城市,中國人可以自出自入,香港人未必安全。所以,身為一個投資人,最大投資就係投資喺自己身上,香港回歸移民城市命運,拎本護照傍身在所難免,即使買中下一隻騰訊(700),都要有命享先得。真正香港仔性格係:繼續喺香港搵食,床下底有本護照。可能香港股樓會再升,但有起事上嚟,走得到保命最緊要。高明
https://www.facebook.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4/19528211
笑到最後:未來十年不會餓親的行業
1 :
GS(14)@2016-04-18 12:04:48揀行業,相信係人一生最重要嘅投資之一。本欄預言,未來十年入行做記者,將不會餓親。好多行業,都係第一個做就最好,之後待遇慢慢變差。睇落好好嘅金融業,如果家陣先入行,待遇前景肯定冇十幾年前咁好。另一啲行業,就係已經衰到貼地,再衰就會滅亡,但如果冇滅亡,就會物極必反。其中一個例子就係體育界。過去十幾年艱苦經營,好多從業員都係兼職做運動員。就知行業幾難捱。近一兩年出現曙光,香港足球隊和中國隊,最近又有羽毛球手伍家朗打贏中國「一哥」等等。見底唔代表每名從業員都即刻好搵到食,但至少,體育界個氣勢返咗嚟,香港普遍對運動員尊重多咗,有人尊重,其他收入自然易啲有,如果成為名校入學條件之一,退役後任教將會做到手軟。梁振英喺2014年10月話,香港體育同宗教界冇經濟貢獻嘅時候,似乎就係香港體育界見底之時。佢喺施政報告高唱「一帶一路」之後,「一帶一路」就接連受挫。所謂「我討厭政治」,純粹投資角度,梁振英叫你買乜,你相反做就啱。至於記者行業,亦都係高明過去十年至今嘅職業,歷來都聽過唔少行家怨難撈及唔好叫人入行,點解今日突然咁睇好?因為未來十年,香港將會係輿論界嘅重要戰場,喺中國有錢有地位嘅人,個個都會插隻腳落去傳媒度,記者撰稿始終係行業運作嘅開端,要做傳媒就要請記者,做記者點都唔會餓親。點解香港傳媒過去十年咁慘淡?因為中國太過強大,毋須要利用香港做中間人,自己直接出外,傳媒販賣影響力維生,而香港傳媒影響力唔重要,所以傳媒越做越頹,記者當然難撈。今時唔同往日,A股「暴力救市」係一個轉捩點,證明中國做嘢係亂嚟,着晒西裝最後都扮唔到文明。全世界又想同中國做生意,又唔想血本無歸,好多嘢無可避免要喺尚算有規有矩嘅香港度做,例如香港最原始嘅功能:幫中國發債。當一啲重要事件要喺香港發生,為免交易最後一刻被本地輿論、立法、司法機關推倒,本地輿論就會變得重要,五顏六色嘅資本開始喺香港傳媒界插旗,開業首要條件請記者。所以,記者呢一行,衰運應該已行完,未來十年做呢行唔會餓親。至於點解要用「餓親」呢兩個字?因為搵兩餐冇問題,發達有困難。高明
https://www.facebook.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8/19575502
笑到最後:點解全球咁多「特朗普」?
1 :
GS(14)@2016-05-19 02:21:38當年睇電視節目「飛黃騰達」個有錢佬Donald Trump,今日變咗做美國政客特朗普,主打議題,繙譯做香港人嘅語言,就係本土,總之,本地血緣、膚色或者價值觀嘅人優先,其他人就用另一個尺度去量度,完全係左膠大愛嘅另一個極端,一啲都唔難明。
本土風引起共鳴
比較難明係,點解美國有特朗普,最新菲律賓又有個「菲律賓特朗普」當選,而我哋香港人咁易明特朗普,係因為我哋都有本土派,立場同特朗普都有幾分相似,連埋歐洲撕破左膠面具,唔再大愛包容難民,由開始送客一刻,已經證明轉咗風向,同美國、菲律賓、香港一樣,都係吹本土風,而啲人又會有共鳴。究竟點解?就咁話「全球化資本主義壟斷」,一來太左膠,二來只係喺度背書。真正原因係,全球化到今日呢個地步,市場贏家已經明顯跑出,企業與其同佢爭,不如做佢下線,拍埋一齊做生意。新競爭難以加入嘅時候,冇公司需要大量搶員工,入到大公司做都只可以安穩咁
笑到最後:畢菲特點解買蘋果
1 :
GS(14)@2016-05-24 10:41:49所以話,有啲嘢,現場睇,同睇直播,係兩回事。最近股神畢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中披露買入蘋果公司981萬股,咁大件事當然好多本地股評界評論,點知一睇,發現大家都唔係太了解畢菲特做緊乜,又話睇好科技股又話蘋果估值,其實唔關事。
早已超越炒股票
今年巴郡股東會最精警的一條問題,要數第一條,台上女記者Carol Loomis代股東發問問題,話以往股神推崇細價股、小型資本,家陣買親都係資本密集,係咪轉咗軚?基本上,全個股東會,股神對收購有兩個睇法:一、擁抱資本密集股份;二、挑選贏家。《華爾街日報》記者問過畢菲特,後者話買蘋果單刁佢冇份決策。但高明認為,呢個反而唔係重點,因為喺得巴郡打工,理念同手法都相近,唔會無啦啦轉咗技術分析。而買蘋果,同係咪科技股無關,同上述兩項準則更有關係。蘋果係科技公司,生產線外判晒出去,唔需要重大資本投資機器同廠房,唔算得上資本密集,但有一樣特質同資本密集好似,就係新加入競爭唔易。資本密集公司因為投入大,通常競爭唔多,公共資源、電網、鐵路、基建,唔係想開就開,有一定程度壟斷。智能手機大戰都打得七七八八,贏家不外乎蘋果、Google同三星,小米可能已經係呢轉最後加入者,再新入行造Andriod手機好難賺錢,賺錢尾班車開咗。蘋果雖非資本密集公司,只要下一個喬布斯未出現破壞現有智能手機生態,蘋果都會坐擁壟斷地位。第二,只係佢選贏家,蘋果明顯係贏家,手執手機硬件同埋App Store,手機有「蘋果溢價」,App Store基本上係自成一個生態,比起Google好嘅地方,全線自己食晒,唔使畀其他手機生產商分咗手機嘅盈利。有人會話巴郡買蘋果,係錯過咗之前龐大升浪,食咗水尾先嚟買,唔符合價值投資精要。但係畢菲特喺股東會明言,股票師承格拉咸,做生意跟芒格學嘢,而巴郡嘅規模,早已超越炒股票,揀贏家嚟買,係佢嘅生意手法。再深層次啲,就係畢菲特對負利率嘅憂慮,同埋覺得美國會繼續繁榮,低息甚至負利率令現有企業唔會失敗,因為永遠有銀行借錢救,而經濟向好則傾斜現有贏家。至於應唔應該跟股神畢菲特一齊買蘋果,其實佢短線買嘢都幾燈,例如買IBM,都係科技股,平均入市價係172.8美元,周五收市報147.24美元,今年頭最低見過117美元,跌咗三成,無佢咁多錢,真係可以有啲耐性,等吓先跟。高明
http://www.facebook.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3/19623072
笑到最後:有閒錢應買倫敦樓
1 :
GS(14)@2016-07-12 03:17:22首先,本地華文財經傳媒話英國公投脫歐係「黑天鵝」,係錯嘅!「黑天鵝」典故,出自18世紀啲歐洲人以為天鵝只有白色,後尾去到澳洲先知有黑天鵝,用嚟隱喻事件好罕見。而公投只有兩個選擇:留歐定脫歐,兩個選擇都寫晒喺選票上,請問何來黑天鵝?兜個圈講黑天鵝,其實係想帶出,脫歐並唔係乜嘢天跌落嚟嘅事,至少股市喺呢一刻,已高過脫歐公投前水平。脫歐亦唔係史無前例,格陵蘭都試過脫歐。世界冇話冇咗邊個唔得,歐盟可能會咁同英國講,但倒返轉,英國冇咗歐盟亦非世界末日。本來歐盟就係「中央」,要不是中央「默大大」放啲難民「自由行」去倫敦,英國就「完蛋了」。但脫歐後,英國唔使聽中央話,即使「默大大」唔放自由行,英國人都可「民族自決」,唔使再等中央打救,食四方飯。好似瑞士從未加入過歐盟,得享獨立優勢。比瑞士更優勝係語言,國際語言地位嘅優勢,去一次非英語國家就明,唔識當地語言,你會假設對方識英文,定係德法中文?全世界絕多數旅遊區,人哋都假設你識英文。如果喺歐洲更明顯,英國啲生番只識英文,但其他歐洲城市人除自己語言,多數都識少量英文。未講普通法制、合約精神,淨係第一句開口嘅語言,英國已佔盡優勢,未來十年都好難有變。再講,香港同中國高官會否因為脫歐而唔送仔女去英國讀書?唔會。根據英國土地註冊處,截至4月,倫敦平均樓價41萬英鎊,脫歐前英鎊兌港元11.5,最新10.05,未計樓價下跌,乜都冇做,已慳60萬港幣。有閒錢應買倫敦樓,因英國投資市場,係較早期發展嘅市場,經歷過唔同風浪。今日脫歐令市場情緒避險,過多十年八載,一個資產泡沫就挾番上去。只要你語言不通時,第一時間諗起要講英文,英國嘅投資市場都唔會死,而買首都樓就係最簡單投資當地嘅方法。高明
http://fb.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1/19689392
笑到最後:第一份工應做跟班
1 :
GS(14)@2016-08-16 04:53:33人生其中最大嘅投資,就係工作,或者概括啲講,叫事業。對於九成以上嘅人嚟講,唔返工,就冇收入;冇收入,就冇錢炒股票。所以喺投資版講搵咩工,其實都係一件好合理嘅事。而家大學畢業後嘅暑假,勉強仲算搵工期,都仲會收到一啲畢業生嘅CV。如果未搵到工,其實可以考慮搵一份傍友、跟班(文雅啲叫助理)嘅工,跟老細跟出跟入,對以後做人處世會有好大影響。好多人,特別係求職者嘅父母,都會建議畢業生做大公司。大公司有個特點,就係將工作斬件到每人做一小份,原理同工廠式生產冇分別。喺你嗰個範圍做得幾叻都好,都只係生產線嘅其中一員。公司在商言商,只會諗點樣較易管理員工,就係令員工冇咁多技能,專門做一小部份,即使有日劈炮唔撈,搵人取代都冇咁難。但社會變得太快,工廠式流程喺今日呢一刻仍然有用,過多一排唔知會唔會有新科技取代晒成個流程。如果你入大公司,只係被訓練做工廠女工嘅一部份,到有一日成個流程被淘汰,到時好難追得番個社會。第一份工揀嘅公司,公司越細,一個人要處理嘅事越多,會越學得多嘢。如果細到你只係要服侍一個老細,服務範圍除咗營運嘅工作以外,仲要睇老細眉頭眼額、跟出跟入、斟茶遞水,雖然睇落冇尊嚴,但對待人接物同解決問題嘅能力會大幅提升。最近高明與同事傾起,發覺有做過跟班嘅行家,一般做嘢會比較細心,因為做跟班時同老細一對一,稍有不妥,自然有人嘈到拆天。畢業做跟班嘅另一優勢係,自我、自尊都唔係咁重要,對事物未有概念,俾人「糟質」都冇咁大屈辱。當然,壞處係,一打工就做跟班,沾上擦鞋惡習,不務正業,第日如果成為管理層,就會成為一個擦掂一對鞋就出嚟蝦蝦霸霸嘅人。打工有糧出,因為你幫人解決咗問題。而老細係最麻煩嘅生物,跟住佢就會解決最麻煩嘅問題,同時亦都提供學最多嘢嘅機會。高明
http://fb.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105
【動畫】堅強癌媽笑到最後 親撰搞鬼訃文畀親友
1 :
GS(14)@2016-08-20 11:41:49英國斯塔福德郡一名癌症病人,雖然已到末期,腦內長了13個腫瘤,但從未自怨自艾。她不但事先安排好葬禮,死後都要給親朋好友一個「驚喜」,在報章刊登自己撰寫的訃聞,自己「宣佈」死訊。48歲三子之母貝利(Natalie Bailie)本月3日病逝,她生前已安排妥當,死後在報章刊登訃聞通知親友。「如果你讀到這篇,(代表)我已死了,我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所以亦以自己方式死亡。請聯同我的家人於8月18日周四下午3時30分,在火葬場為我的一生慶祝,而非哀悼我的死亡,然後在特倫特鄉村俱樂部參加派對,那裡會播放我喜愛的歌曲。」她更稱出席者衣著不限,但要求他們帶多些鮮花出席,因為她愛花,最愛百合、小蒼蘭、滿天星和白玫瑰。貝利母親卡蘿爾(Carole Haw)稱,早在3年前女兒驗出乳癌及肺癌,並擴散到腦部。她驗出長了13個腫瘤後,便想「走得特別」,一早計劃好葬禮每個細節。除卡蘿爾外,只有貝利的表妹馬修斯(Joanne Matthews)知道她的計劃,因為她要負責將貝利自己寫的訃聞送到報社。貝利亦留下一本書詳述葬禮要如何安排,如在棺材內放她父母、孩子的照片及她的手機,更命令「當大家齊集火葬場時,某人要致電她的手機」,亦指定儀式上必須播放的歌曲。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20/1974380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