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在房脈感受到家的溫暖,並且通過房脈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家。而房脈,也將成為李成夢想的歸宿。
有人說,
人一生中最閃亮的夢想
是在不斷的改變中蛻變出來的。
而我的人生經歷了三次轉變。
▼
我是李成,
一個北漂創業了十年的西安人。
▼
1999年,我從西安考上了北京的大學。
在這四年里,
我倒賣過呼機,組織過大學生北京周邊遊,
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但也因此荒廢了學業,沒能拿到畢業證。
這成為了我的第一次轉變。
2003年,我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
主要做的是搭建網站代理的服務。
然而,我失敗了。
五年的堅持到最後似乎變得“一無所有”,
但卻讓我不斷地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這是第二次轉變。
在我窮途末路之時,經朋友收留,去了一家廣告公司。
在公司里,我做過行政、當過司機、幹過市場,
到後來發展到獨立帶團隊,
做起了房地產廣告的全案策劃。
兩年後,我獨自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
主要代理房地產廣告,
還拿到了津港高速戶外廣告立柱的代理,
年利潤破千萬。
這是第三次轉變。
也正是這一次轉變,
讓我接觸到了許多房地產商和購房者,
我開始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2013年,出於業務拓展的需要,我又去做了房產代理銷售。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接觸了大量的購房者,發現大部分購房者的需求很簡單,無非就是想用實惠的價格買到自己所中意的房子而已,這是他們最直接的人生目標。
但他們很難明確的說出他們自己到底需要找一個什麽樣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從鋪天蓋地的樓盤廣告尋找樓盤信息,殊不知這些廣告都是開發商雇傭寫手所炮制的“美好願望”。而進了售樓部,各家都說各家的好,什麽是最適合自己情況的房子,卻沒有人能理性給予分析,往往被售房銷售稀里糊塗的說暈了!
回想起來,我自己也有過兩次購房經歷。第一次是2007年,我在北京燕郊買了一套房,作為婚房使用,買好房後沒過多久就被朋友數落了一番,他當時的原話是,“你來北京還在燕郊買,是不是傻?應該買通州的房子”。現在,北京其他地區的房價翻了好幾番,但燕郊的房價果然和幾年前相差無幾。
另一次是2010年在西安,我吸取了前一次買房失敗的教訓,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網上認真對比各個樓盤的信息,但卻還是沒能找到中意的房子,最後還是靠著朋友的推薦,買到了如今居住著的好房。
這兩次購房經歷,讓我很困惑,也很無奈。看房對普通人來講是一個貨比三家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漫長又辛苦,購房者很難去做大量的對比和研究。因此,一次性數百家樓盤分析匹配,作用就很大。
而房產的購買主體是有群體同性的,如果社群化聚集起這群人,根據群體特性進行團購議價,不但能節省成本,而且能大大提高客戶體驗!這個也只能是站在購房者角度的第三方能夠做而目前市場又不存在的。
▼
於是,我開始思考,我能不能去做這樣一件事兒,讓買房變得簡單起來。
在充分掌握房產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創立一種全新的銷售服務模式,就是換位思考,從購房者的角度出發,搭建一個全透明的第三方房產信息平臺,從各個方面為購房者做綜合而全面的考慮。特別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白銀時代的到來,開發商低成本拿地、高價賣房的黃金時代已經終結,如今除一線城市外,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成為樓市“新常態”,購房者在買房時越來越重視自身的權益,以及信息的透明化。
基於這些原因,我決定回到市場空間更大,更有代表性的二線城市去發展市場,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我的家鄉——西安。
▼
房脈,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一種全新的購房服務理念。
它顛覆了傳統的銷售模式與理念,對於房地產傳統的廣告以及銷售環節進行跨時代的創新,掀開那些眼花繚亂、華而不實的廣告,砍掉那些漫無目的的廣告宣傳,從源頭上降低成本,幫助購房者找到一套真正滿意適合自己的家,創造買賣雙贏的局面。
我們在西安有選擇性的與一百多家優質樓盤合作,不誇大每家樓盤的優點,不隱瞞每家樓盤的缺點,始終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客觀評價樓盤,在真正了解用戶需求的前提下,給用戶提供最真實、最適合自己的房產信息。同時,集合在房地產市場打拼多年的從業人員,讓他們成為私人購房顧問,如同老朋友一樣站在購房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幫購房者解決買房過程中的顧慮、疑惑、議價、沒時間、沒精力、沒安全感等問題。
▼
從2015年7月產品上線至2016年3月份,7個月時間房脈已實現盈利。2016年3月實現利潤24萬元,凈利潤8萬元。房產分析師人均收入1.2萬元/月,最高可達1.8萬元/月。
房脈成交率是傳統銷售渠道的3-5倍,人均單產每月3.5套。已成交客戶老帶新推薦率高達40%-50%,拓客成本降低到同行和其他渠道的50%。
2016年1季度,受春節季節性成交低谷影響,西安房產全季度成交量比上月環比縮減3成,房脈在此環境下實現月成交穩定100套左右,並在3月份實現盈利。
經過近一年的市場實踐,房脈商業模式的可靠性得到全面驗證。
▼
房脈目前團隊有100人,房產分析師共計52人。
胡誌超,房脈VP,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MBA,資深房地產人士。從事房地產營銷十五年,十多年地產營銷專業公司高管工作經驗,有著萬科,龍湖,碧桂園等近50個樓盤項目全程操盤經驗。
陳現迎,房脈CTO,曾任上市企業資深CTO,高級軟件工程師。上海交通大學畢業,海外工作經歷。15年技術研發和項目管理工作經驗,主導的“北京市政府移動應急指揮平臺”曾獲美國高通公司全球開發商大賽“最佳公共服務獎”,技術項目NasdaQ IPO上市成功路演經驗。
楊嘉民,房脈COO,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師、MBA,中級策劃師。4年網絡、社區、旅遊、美業等行業O2O項目策劃運營經驗,10年企業品牌營銷策劃及16大項目管理經驗。擅長商業模式策劃及落地執行,跨界運營資源整合。
此次在牛投網的融資,首先得到了李直先生的支持,作為拉力大咖(北京)汽車運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OO,具有豐富的公司運營經驗及股權投資經驗。作為天使投資人,成功投資了秦學(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截止目前,秦學教育在全國已擁有個性化學習中心100余家,預計全年現金收入3億人民幣。他認為,房脈站在購房者的立場提供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同時隨著品牌的提升和規模的擴大,房脈的毛利率會有顯著提高,這個模式可快速複制、擴張至其他二線城市。他本人將領投150萬元,希望也能得到你的支持!
▼
房脈將建立起“一個數據中心平臺,四大產品系列,六款產品形態”的綜合產品線。房脈C端APP、B端微信、CRM均完成2個版本的叠代;PC端官網正在規劃2.0版本;已成交客戶老帶新推薦率高達40-50%;拓客成本降低到同行和其他渠道的50%;已在西安開設體驗店1家。
通過這次融資,我們將實現幾個目標:
1、2016年底,招募200名房產分析師。
2、2016年預計實現單月利潤180萬以上,單月銷量600套以上,單月銷售額3億元以上。
3、通過線上產品及運營,建立房脈品牌信任度,提高獲客量,降低獲客成本,爭取做到成交量的一半來源於線上蓄客,獲客成本由3000元降低到1000元。
▼
我不願意自己的人生像日歷那樣,
每天只是把日子一張一張撕下來而已。
人來到這個世上,
總要讓自己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兒。
我很欣賞一些成功的企業家,
但不是因為他們的大富大貴或功成名就,
而是欣賞他們為這個社會帶來了
更創新的產品、
更人性化的服務,
和更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創造“房脈”是我的理想。
我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在房脈感受到家的溫暖,
並且通過房脈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家。
而房脈,也將成為我夢想的歸宿。
▼
此次眾籌,我們將於6月22日晚上20:00
在牛投APP上開啟視頻路演直播。
更多關於房脈的信息,
將由我本人為你解答。
先轉發,再掃二維碼,
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平安財富寶自2014年成立後一直表現低調,但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卻展現了平安旗下這一成員的另一面。據其介紹,財富寶截至目前註冊用戶已超400萬,其中交易用戶接近55萬,通過平臺實現的人均投資資產達35萬元左右。而任匯川還強調,平安年內已全面啟動“綜合金融+”和“互聯網+”的戰略部署;未來,財富寶將繼續押註高凈值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加速完善綜合金融與互聯網特性的財富管理平臺。
力推“互聯網+” 加碼高端財富管理
“任何一個新的技術都會經歷三個階段,即泡沫化階段、價值沈澱階段、常態化階段。互聯網在國內的發展已經處於第二、第三階段之間。對於金融行業來說,如同任何一個垂直業務一樣,它需要利用互聯網去提高效率、降成本和改善客戶體驗。”回顧財富寶的發展契機,財富寶總經理賈敏表示。
但在傳統機構觸網的嘗試中,客群定位一直是困擾發展的難題。具體而言,這種困擾主要聚焦在產品門檻的定價、客戶群體的細化和配套的服務模式上。
任匯川對此表示,財富寶始終鎖定在中高端客戶群體上,產品服務涵蓋產品信息展示、資產配置、投資咨詢等。數據顯示,從2014年10月至今,通過財富寶平臺累計投資金額超過500萬的客戶交易規模,占到財富寶交易規模的51%左右。據任匯川透露,通過財富寶平臺曾有過單筆產品4700萬的交易記錄。
前有精準定位的客群,其後必有與之配套的差異化發展。據賈敏介紹,財富寶摒棄了慣用的理財產品超市的模式,加入了更多服務的元素,走向了資產配置方向。具體而言,傳統的超市模式更多是以產品為導向,將產品擺放清楚供客戶選擇;而資產配置是以客戶個人需求為導向,圍繞客戶需求提供產品信息展示服務。
拓智能投顧路徑 增交易層風控新招
在戰略布局上,平安一貫以“三多”行事,多幾步、多團隊、多平臺。
成立不足兩年,財富寶目前已初具規模。而作為互聯網轉型的載體,財富寶並非僅僅在線上作戰,未來打算形成線上線下的協同效應。值得註意的是,財富寶在一年的時間里通過純線上獲得的高凈值客戶達1.8萬;而在傳統私人銀行或財富管理模式下,這種客戶規模可能需要耗時7至8年的時間。
為使OTO的轉化與服務更為流暢,平臺還推出BRA系統。財富寶執行總經理胡海波介紹,該系統可以為客戶打造整體畫像,深度了解客戶需求並根據需求“配置”不同服務。但智能投顧在提升用戶體驗,增加供給方產品提供類別的同時,風險控制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目前,財富寶已經對接動態人臉識別技術,其中包括基礎的公安系統驗證、人臉驗證。
“未來會對異常交易做監測,當平臺發現交易行為異常會第一時間附加主動監測行為,實施外部呼叫,確認是否是客戶本人操作,該監測方式與信用卡發現用戶存在超大額刷卡行為會致電用戶的情形類似,財富寶也增加了交易層面的預警和主動追溯,是完全銀行安全級別的風控舉措。”胡海波進一步解釋道。
台灣最大無人機廠經緯航太預計八月掛牌,要搶「智農財」,全球農業進入無人機時代,台灣能否占得先機,比精密、也比快。 過去,你餐桌上的米飯,產自嘉南平原的農夫;現在,它可能是無人機「種」出來的。餐桌上的紅酒,產自法國葡萄園,主人也不再是一般農夫,而由無人機操作員,使用空拍照片,把以往用於軍事航空的技術拿來種葡萄。 新世代的農夫,坐在家中盯著電腦儀表板,遙控無人機施肥、自動駕駛耕耘機,從插秧到收成,全都靠科技搞定。 這場景不是夢想。無人機颳起全球風潮,據Agriculture Drones Market報告預估,二○二二年,全球農業無人機銷售與服務市場商機將達四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全球五百家無人機業者,都想搶食這塊大餅。」工研院分析師侯鈞元說,台灣業者極欲搶進新藍海。 台灣最大的無人機服務業者經緯航太,預計八月初興櫃掛牌。這家資本額才四億五千萬元的公司,看中的正是農業無人機系統型服務商機。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估,全球農夫在二?五?年前,將必須用比目前還少的土地和水,多生產七?%的農作物,無人機將扮演重要角色。 可做噴射播種 一小時種咖株,抵一天人工 農業過去要靠天吃飯,現在變聰明了。逢甲大學航太系助理教授賴盈誌指出,過去只能仰賴人力巡田,耗時又費力,但有了無人機之後,只要搭載高解析的光學攝影機,利用紅外線或熱能感應拍攝農田影像,可按農作物的健康狀況顯示為紅色或綠色,「做到人肉眼看不出來的事。」 「從一整片農田到每一株作物,靠一台無人機,就能輕鬆掌握。」工研院資通所長闕志克說,歐美就有不少新創公司,因提出精準的農業服務方案而崛起,甚至被大廠購併。 例如,在美、加營運的新創公司DroneSeed的無人機,就在播種上扮演要角。透過壓縮空氣的裝置,以每秒三百五十呎的速度,將種子如子彈般、「噴射」進入深層泥土中。以植樹為例,過去以人工植樹,一天的工時只能播種八百棵,而改用無人機之後,只須短短一小時就能完成相同任務,大幅減低人力及時間成本。 台灣無人機的技術也不遑多讓。「經緯的定位系統,精準度等同於巡弋飛彈,」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說,其影像地面解析力高達兩公分以內,放大空拍照片,連街道上的排水孔蓋,靠人眼就能清楚分辨。 要達到「每發必中」的精準度,曾任漢翔總經理的羅正方更用航太科技規格開發無人機技術,帶領團隊研發飛控系統,這項攸關無人機穩定性的關鍵技術,不僅是軍事等級,更與全球大廠Aerovironment並列,成為全球唯二使用戰術級系統的無人機,成為其開拓東南亞市場的利器。 可建立植栽身分證 補種、移植、管理一鍵搞定 場景拉到馬來西亞吉蘭丹州的棕櫚園。這是經緯航太的試兵場,透過無人機搭載紅外線攝影機及光學雷達,空拍棕櫚園的丘陵地形時,將雷射光投射至地面上,再運用反射製作地形的3D模型圖,並以漸層顏色來區別種植密度,讓業者能一目瞭然,透過精算及補種來提高生產效率。 「定位出密度不足的區域後,業者不僅可安排補種路線,甚至能計算補種數量,」羅正方說,光一趟飛行,業主透過校正後的種植計畫,將可提升四成三的棕櫚油產量。 無人機能做的,不僅於此。「現在的技術,可以如身分證般,定義出每棵棕櫚。」羅正方說,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可在影像地形圖上,將所有棕櫚進行分區編碼,標注每棵樹的所在坐標位置,讓每棵樹都有自己的辨識名稱,以建立生長履歷資料。 業主若要移除老化而產能不足的棕櫚,在移植新株之前,可設定種植年齡為搜尋條件,哪些樹、多大面積須更換,「一指就能搞定。」 另外,無人機可以每週、每天甚至每小時進行農作物勘測,除畫質高於Google Map,因有精確的坐標,將不同時期的影像結合時,可創造出時間序列的動畫,比對出農作物的變化,做為生產管理的參考。 商用無人機發展方興未艾,將改變農業遊戲規則。雷虎科技經理楊富森說,無人機業者發展出新興的租賃服務,幫農民更精準使用農藥、肥料,降低對環境的破壞,消費者也能吃得更安心,達到多贏局面。 在這場新興的戰局中,面對全球業者如大疆創新等,今年發售農業植保機,同時涵蓋銷售及服務,無人機競爭將更趨白熱化,台灣業者仍須與時間賽跑,才能掌握市場先機。 撰文者林淑慧 |
近日,互聯網金融第三方平臺金斧子宣布,正式完成C輪融資,此次融資由上市公司華西股份領投,招商局創投、松禾資本、架橋資本等多家機構參與,融資金額達到數億元。
成立於2012年的金斧子,此前已經進行了數輪融資,其中B輪融資規模為5000萬美元。但對於此次融資金額,金斧子方面並未披露。而截至9月4日晚間,華西股份亦未就此次投資發布相關公告。
2016年以來,由於監管政策收緊,互聯網金融遭遇寒冬。根據公開信息,包括金斧子在內,今年只有為數不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獲得融資。金斧子CEO張開興稱,此輪融資後,該公司將形成國際風投、美股、A股上市公司、大型央企、新三板公司的股東背景,使其獲得更多的股東金融產業端支持。
金斧子方面還表示,其已獲得獨立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並取得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資質。張開興稱,希望在未來5年內成為中國最大的私募機構服務平臺之一,管理資產規模突破1000億元。
11月25日,第一財經獲悉,截至2016年11月,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租賃資產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成為行業內僅有的10余家規模在千億以上的租賃公司之一。
由於監管的不同,國內的租賃業分為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和商務部下的內、外資融資租賃公司。
目前資產規模在千億元以上的金租公司有工銀租賃、國銀租賃、交銀租賃、民生租賃、招銀租賃、建信租賃、興業租賃、華融租賃,融資租賃公司有渤海金控、遠東租賃、平安租賃。
“平安集團基因和血液的危機感和好奇心,是驅動平安租賃走向未來的關鍵要素”,平安租賃董事長方蔚豪表示,伴隨平安集團全面開啟“綜合金融+”和“互聯網+”的3.0新時代,平安租賃業緊跟步伐,主動尋求突破與變革,延展出新的商業模式曲線實現跨越式增長,引領行業進入2.0變革時代。
3年破千億
2014年底,成立一年多的平安租賃已經實現盈利。
2015年底,平安租賃資產規模達到700億元。
2016年7月,平安租賃資產規模突破了900億元。
日前,平安租賃的總資產規模已超過千億,正式躋身千億級俱樂部。
平安租賃業務涉及行業主要包括平安好醫、平安保理、平安航空、健康衛生、能源冶金、工程建設、制造加工、城市發展、業務拓展、企業融資、結構融資、綜合金融、個人金融、新行業等。
目前,以上海為中心,平安租賃經形成了8大子公司、17個辦事處,其業務版圖和戰略布局已輻射全國。
與此同時,平安租賃擁有19條縱深的大業務條線引領產業市場,並在多個業務領域形成“厚勢”——其中健康衛生、能源冶金、工程建設、教育文化等四大條線已做到市場第一。
以健康衛生這條線為例,平安租賃專門設立健康衛生事業部,以融資租賃為核心,利用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平臺強大的金融服務能力,服務包括醫藥制造企業、醫療器械制造企業、醫療流通企業、醫療機構等在內的客戶群,進而涵蓋健康衛生產業的上中下遊。
今年9月初,平安租賃風險控制部總經理郇雪勇曾稱,平安租賃將不良率控制在1%以內。
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姚波稱,今年開始,平安租賃在業內率先提出“創新租賃”概念,未來會在個人消費租賃、經營租賃和產業運營等方向積極探索。
目前平安租賃註冊資本為93億,並成立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深圳)有限公司、平安國際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平安好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平安網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
按照下一步規劃,平安租賃未來還將深入二三線城市。
債券市場融資210億元
依靠於強大的母行,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在資金獲取上具有優勢明顯。而商務部下的融資租賃公司融資匱乏,很難拿到低成本的資金。
平安租賃在一番嘗試之後,逐漸形成了多元化融資的渠道。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從去年11月份亮相債券市場以來,到今年11月份,短短一年時間內,平安租賃共發行了27單債券,融資209.60億元。
在這27單債券中,有ABS產品、PPN、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融資方式,隨著平安租賃受到市場的認可,發行成本逐步降低。
平安租賃在今年4月份發行規模為5億元的“2016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中,票面利率僅為2.95%,創同類產品新低。
早在去年發行的一期規模為12.24億元的ABS中,中誠信證評就給予平安租賃優先A級的信用等級為AAA,優先B級的信用等級為AA+,優先C級的信用等級為AA-。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融資工具中,平安租賃比較偏愛ABS。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在以往的一年中,平安租賃共發行100.60億元資產證券化產品。ABS產品在平安租賃債券市場融資上占半壁江山,這與ABS可以優化報表緊密相關。
銀行對於商務部批準的融資租賃公司是有內控的,商務部下的租賃公司無法完全利用10倍的杠桿。
“杠桿率的發揮對於商務部下的租賃公司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這是平安租賃為什麽要做資產證券化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報表空間得到最大化的應用,從而提高ROE的表現”,方蔚豪稱。
“紐交所中國互聯網金融第一股”——宜人貸已經上市一周年。
2015年12月,宜人貸在紐交所上市,但上市後股價經歷大起大落。2015年12月18日當天開盤價10.07美元,但此後大幅下跌到隨後3.35美元,今年2月底又開始上漲,最高曾達到42美元。目前,其股價維持在22美元左右。
根據三季報披露數據,截至2016年9月底,宜人貸實現營業收入8.77億元,凈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137%、308%,預計2016年全年促成借款總額預計達到197.5億元-200億元。而在2013年,這一數字僅為2億元,三年增長達到了100倍左右。
宜人貸在海外上市後,國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出現了諸多變化。今年8月,網貸監管規定正式出臺,兼監管部門的清理整頓也大規模展開,行業的野蠻生長得到遏制。在此情況下,宜人貸自身一方面面臨業務合規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應對網貸平臺蜂擁進入消費金融帶來的挑戰。
“監管規定的幾個主要內容非常核心,我們會努力百分之百符合監管。”宜人貸CEO方以涵表示。
宜人貸首席財務官叢郁稱,預計到2020年,該平臺年度交易規模將達到千億元級別。在資金方面,長期來看,宜人貸資金會有七成到八成來自於理財端的個人投資者,同時也會探索從信托、銀行、小貸、資產證券化等渠道去獲得資金,但會以個人投資者為主。
此前,已有平臺進行嘗試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9月20日,我來貸與南粵銀行合作,共同推出移動端借貸產品,提供50萬元以下的純信用業務。今年5月,友金所與北京銀行合作,友金所負責批量化獲客,進行借前調查、借中審查、借後管理,友金所審核通過後,系統自動對接到北京銀行,銀行根據自身風控政策快速審批,發放貸款。
“機構的資金確實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但需要的能力更強,但涉及到體量、風控等因素的考量,並不好拿,而且真正拿到手的資金成本並不低。”方以涵稱。
今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也是全國脫貧攻堅開局之年,至今年底,預計全年1000萬人的脫貧任務有望超額完成。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也創歷史新高,第一次超過1000億元。
12月19日至20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期間套開了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汪洋19日出席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並講話。
汪洋指出,2017年是脫貧攻堅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必須乘勢而上,更加紮實有力推進各項工作。他提到,要力戒扶貧領域中的形式主義,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嚴格考核評估和督查巡查,從嚴懲處扶貧領域違紀違法行為。要改進幫扶方式,樹立良好風氣,激活內生動力,不斷加快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步伐。
2015年11月底,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吹響了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這次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是十八屆五中全會後召開的第一個中央工作會議。隨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成為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脫貧攻堅的綱要性文件。
這一年來,脫貧攻堅成為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中之重,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21個省明確由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同誌擔任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雙組長,強化扶貧機構建設,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脫貧攻堅的局面。
“十三五”規劃將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進行部署,提出“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要求,並設立脫貧攻堅專章,國務院組織編制“十三五”脫貧攻堅專項規劃。
此外,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也創歷史新高。今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加到667億元,比去年增長43.4%,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預算超過400億元,比去年增長50%以上。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方面,東部共有9個省(市)和13個城市對口幫扶西部10個省(區、市),東部發達地區262個經濟較強縣(市、區)結對幫扶西部380個貧困縣。定點扶貧方面,中央層面共有320個單位幫扶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今年以來,貧困人口識別精準度進一步提高。全國動員近200萬人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進村入戶摸底排查,共剔除識別不準人口929萬,補錄貧困人口807萬。為保證脫貧成效,各地還嚴肅查處建檔立卡中弄虛作假、失職瀆職、優親厚友等行為,共處理幹部7465名。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2017年脫貧攻堅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在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勞務輸出、教育衛生扶貧、貧困村集體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在扶貧責任落實、扶貧資金監管、兩項制度銜接、社會力量參與、激發內生動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房地產服務運營商戴德梁行近日發布《武漢2016年度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在住宅成交持續井噴拉動下,武漢土地成交金額首破千億,比上年同期上升76.9%;住宅市場的成交量再次位居全國第一,供不應求的狀態下,供銷比數值一度突破“2.0”。寫字樓市場供應現“井噴”,整體空置率進一步上升;商鋪方面,去年新開項目數量較前一年減少近25%,預計今年將有103.52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
土地:15次刷新紀錄 誕生十大地王
2016年武漢土地市場共計推出175宗地,成功交易161宗,成交面積為82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9%;成交金額首過千億元,達1075.5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6.9%。全年武漢土地成交紀錄十五次被刷新,最終誕生十大“地王”。
從成交區域來看,黃陂區、洪山區以及蔡甸區為2016年武漢土地市場的成交主力軍,三區占全市土地成交面積總量的49.0%;同時,中心城區和遠城區成交面積占比相比上年分別上升2.2和5.9個百分點,而次中心城區上升8.1個百分點。
從成交結構來看,2016年商服用地占比較上年上升2.7個百分點至23.4%,住宅和綜合用地則分別下降0.7和4.6個百分點。此外,民營房企依舊為2016年的拿地主力,占比53.4%,超國企10個百分點。
住宅:成交量蟬聯全國第一
截至2016年11月,武漢商品住宅累計供應達1922萬平方米,相比上年微增1.7%;東湖高新以247.1萬平方米新增供應位列全市第一。變化最大的則是青山區,同比上升217.9%至82.3萬平方米。主城區總體供應較上年增加7.2%,遠城區減少18.9%。
在一線城市高房價的溢出效應和政策利好的內外影響下,武漢市去年住宅成交量價穩步攀升。2016年1~11月,武漢市商品住宅累計成交面積達2768.2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8.7%;同時,主城區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0797.7平方米,同比增長11.5%。其中,漢陽區成交341.3萬平方米,成交量位居首;江漢區以每平方米14786.6的價格再次穩居全市第一。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房價持續攀升,但供銷比數值一直大於1,這表明武漢住宅市場去年全年基本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3月和7月的供銷比數值更是突破“2.0”。
2016年,又有5家房企殺入武漢市場,分別是華夏幸福、龍湖、富力、雅居樂地和陽光城。截至2016年底,全國房企20強中,已有19家紮根江城。
隨著去年9月後“限購限貸”政策密集出臺並不斷升級加碼,武漢樓市逐步降溫恢複理性。戴德梁行預測,由於政策收緊期的到來,2017年武漢樓市成交價或將保持平穩態勢。
寫字樓:供應井噴 空置率上升
2016年,武漢甲級寫字樓市場共有7個項目交付使用,市場存量比上年增長51.1%至159.1萬平方米。由於短時間內大量供應集中入市,市場缺乏足夠的消化時間,去年底全市甲級寫字樓整體空置率環比上升13.3個百分點至36.2%;平均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124.1元,同比下降3.6%。
2016年,升級搬遷成為租賃成交的主要驅動因素,傳統金融類企業再次成為武漢甲級寫字樓租賃成交主力。同時,對市場起到主要支撐作用的依舊是內資公司,占比達70.6%。
戴德梁行預計,2017年武漢市場還將迎來512,428平方米的新增供應交付使用,屆時總存量將升至210.4萬平方米,武漢核心商務圈甲級寫字樓總體租金將繼續承壓或出現小幅回落,整體空置率或將進一步上升。
商鋪:新開項目減少近4倍
在國內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增加的大背景下,2016年武漢市僅有4個商業項目投入使用,共計30.3萬平方米,與上年相比數量減少15個。
過去一年,在互聯網技術和消費升級的驅動下,實體與電商逐漸從對抗走向雙贏。一方面,線下實體主動與成熟的電商平臺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購物渠道;另一方面,傳統電商平臺開始註重消費體驗感,爭相布局線下實體店。
這一大趨勢下,體驗式業態正當其道,多家餐飲品牌開出新店,高端影院逐漸成為新開購物中心的標配,傳統實體書店亦不斷積極轉型,以西西弗書店為代表的書店積極落戶主流商圈。
戴德梁行武漢及長沙公司總經理黃廣平表示,今年武漢將有11個商業項目入市,為市場帶來共計103.52萬平方米新增供應。隨著新商業項目的增多,解決同質化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各商家還應更好地從建築設計、業態配比及品牌落位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經營策略,為項目創造亮點、制造標簽,從而建立核心競爭力並增強品牌價值。
五大核心戰略分別是: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金融。
i黑馬訊 1月12日消息,2016小米年會今日在北大邱德拔體育館舉辦,雷軍發表內部講話,定下“2017年小米整體收入破千億元”的小目標,還提出2017年小米要聚焦的五大核心戰略,分別是: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金融。
此外,雷軍公布了2016年小米的“戰績”: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總量已突破1萬6千項;小米手機周邊的生態鏈系統全年收入過150億元;全年在印度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躋身印度手機市場前三。
以下是雷軍演講實錄:
各位小米的同學們:
大家新年好!
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所有小米人來說,正如習總書記在新年致辭中講到的“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難忘的一年。”。
2016年是小米的“補課元年”,我們主動降速調整,依然取得了一系列繼往開來、影響深遠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有6項。
一、堅持技術創新,突破手機高端市場
小米是一家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公司,“探索黑科技”是骨子里的追求。2016年,小米5在全球首發四軸光學防抖和3D陶瓷。小米5s在中國首發超感光相機,單位像素面積達到1.55um,還在全球首發無孔式超聲波指紋。年底的小米Note2率先采用雙曲面柔性屏,而小米MIX在全球首發全面屏和全陶瓷機身。
我們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總量已突破1萬6千項,授權總量已達3612項目,其中涉外專利授權量1767項。
正是有這些持續的技術創新,我們才能突破並站穩高端手機市場。
二、新零售高歌猛進
2016年我們依然是手機電商之王,天貓“雙十一”四連冠。我們還把小米之家升級為品牌零售旗艦店。至今已經開通54家,開一家火一家,其中上海大悅城店、北京五彩城店、鄭州大衛城店年銷售額破億元。今年我們計劃開200家店,未來三年計劃開通1000家小米之家。
三、國際化業務高速增長
2016年,我們的國際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10月印度市場銷售135萬臺手機,全年銷售突破10億美元,成功躋身印度手機市場前三。
四、以小米手機為核心的生態鏈整體崛起
2016年,小米手機周邊的生態鏈系統全年收入過150億元,連接了超過5000萬臺智能設備。小米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孵化生態。
五、互聯網商業模式得到充分驗證
去年,我們的互聯網收入實現了翻番,國際戰場和生態鏈業務也大獲成功,小米的商業模式已被充分驗證。
六、管理升級、效率提升
以手機部為例,管理結構調整後,半年內團隊規模翻番,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研發、供應鏈和品質管理。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強化公司治理的信息化,以此為基礎,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
盡管困難很多,我們依然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感謝所有小米人的銳意進取和辛勤付出,感謝大家!
"小米不安於只做一家不錯的電商手機公司"
取得的成績非凡,而經歷的挑戰則是難忘的。前幾年我們沖得太快,創造了現代商業史上的成長奇跡,但也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成長性。所以,我們必須放慢腳步、認真補課,而且早補要比晚補好,文火慢補要比急火猛藥好。
小米起家的電商銷售模式也遇到了挑戰。眼下只做電商已經不夠,畢竟電商目前還只占社會零售總額10%,雖然手機市場要好一些,也才20%。小米是一家有雄心的公司,不安於只做一家不錯的電商手機公司,所以要升級商業模式,要把純線上模式升級到線上下融合的“新零售”。
同時,我們去年遭遇了四個月缺貨,手機供應鏈非常複雜,過去幾年我們在這方面積累還是遠遠不夠,再加上一些客觀因素,這不是靠過去一年努力就能彌補的。不過,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用技術創新和產品說話,我們去年比前年強大,今年肯定比去年更強大!
五大核心戰略和一個小目標
2017年怎麽幹?“天上不會掉餡餅,擼起袖子加油幹!”
今年,我們要聚焦5大核心戰略,分別是: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金融五大部分。
前三點我們在去年就已經全力投入,並取得了階段性的出色成績,在這里我重點說說後兩條。
AlphaGo去年出人意料地輕松大勝頂尖棋士李世石,最近又套了個叫Master的馬甲60連勝橫掃全部人類高手。去年3月我就寫過一篇文章,AlphaGo吹響了人工智能改變人類生活的號角,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廣闊前景。
去年小米人臉檢測新算法在權威的FDDB人臉檢測準確率榜上拿下第一。當人類信息以指數級別爆發增長時,我們需要有能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為我們提供有力協助,幫助我們讓人類生活更加便捷輕松,這顯然是我們的使命。
在人工智能之外,金融也是我們今年要拉開陣勢幹的大事。2016年最後幾天,我們家也開起了銀行。新網銀行成立,我們是第二大股東。除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新聞,我們其實已經組建起300多人的團隊,在金融領域已經完成貸款、保險、證券、理財和支付等全領域布局,還拿到多種金融牌照。
這對小米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將來,所有的商業巨頭都是互聯網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未來的金融都將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基礎上。今天我們還是一家創業公司,但我們也一樣有這樣的雄心和能力。
說起來還有點小激動。新年里,我們也“定個小目標”——2017年,小米整體收入破千億元。
小米價值觀:真誠、熱愛
真誠和熱愛就是小米價值觀。真誠就是踏踏實實用真材實料做品質過硬、價格厚道的產品,和粉絲做朋友,用心傾聽用戶需求;熱愛就是聚攏一批追求極致產品的兄弟姐妹,大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難萬險不回頭,享受創業樂趣。
這是小米之所以是小米的核心。如果不真誠,做事不厚道,再高明的忽悠也長久不了,用戶總會看穿離你而去;如果不熱愛,你肯定沒法堅持創業長跑中孤獨寂寞和玩命死磕中的痛苦,肯定做不出真正讓人感動的產品。
我們的願景是讓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如果自己都不能想享受這個過程,怎麽可能讓用戶享受結果?
其實,我們的真誠與熱愛,已經深刻的改變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深刻影響了幾億人的生活。
回顧小米創業這7年,我們消滅了山寨機,激活整個手機業界的品質提升,硬件生態鏈還提供了一系列世界級產品,提供了數百種優秀的產品,徹底改變了很多行業的面貌。
從小米誕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懷著一顆成為偉大公司的夢想。相比追求利潤,我相信追求產品體驗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層層加價,我相信真材實料定價厚道終究會更得人心。這註定是一條布滿荊棘的榮譽之路,經得起磨難,受得了委屈,才能奔向我們夢想的星辰大海。
感謝小米所有的兄弟姐妹,感謝你們過去以及將來將要做出的巨大付出。幾十年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自豪地說,把青春與熱血貢獻給了,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偉大事業。
雷軍
2017.1.12
1月12日,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在公司年會發表演講時表示,小米去年遭遇了四個月缺貨,手機供應鏈非常複雜,過去幾年小米在這方面積累還是遠遠不夠,再加上一些客觀因素,這不是靠過去一年努力就能彌補的。“不過,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用技術創新和產品說話,我們去年比前年強大,今年肯定比去年更強大!”
雷軍表示,小米2017年的小目標是整體收入破千億元。在2017年,小米將聚焦五大核心戰略,分別是: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金融五大部分。
以下是雷軍演講全文:
各位小米的同學們:
大家新年好!
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所有小米人來說,正如習總書記在新年致辭中講到的“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難忘的一年。”。
2016年是小米的“補課元年”,我們主動降速調整,依然取得了一系列繼往開來、影響深遠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有6項。
一、堅持技術創新,突破手機高端市場
小米是一家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公司,“探索黑科技”是骨子里的追求。2016年,小米5在全球首發四軸光學防抖和3D陶瓷。小米5s在中國首發超感光相機,單位像素面積達到1.55um,還在全球首發無孔式超聲波指紋。年底的小米Note2率先采用雙曲面柔性屏,而小米MIX在全球首發全面屏和全陶瓷機身。
我們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總量已突破1萬6千項,授權總量已達3612項目,其中涉外專利授權量1767項。
正是有這些持續的技術創新,我們才能突破並站穩高端手機市場。
二、新零售高歌猛進
2016年我們依然是手機電商之王,天貓“雙十一”四連冠。我們還把小米之家升級為品牌零售旗艦店。至今已經開通54家,開一家火一家,其中上海大悅城店、北京五彩城店、鄭州大衛城店年銷售額破億元。今年我們計劃開200家店,未來三年計劃開通1000家小米之家。
三、國際化業務高速增長
2016年,我們的國際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10月印度市場銷售135萬臺手機,全年銷售突破10億美元,成功躋身印度手機市場前三。
四、以小米手機為核心的生態鏈整體崛起
2016年,小米手機周邊的生態鏈系統全年收入過150億元,連接了超過5000萬臺智能設備。小米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孵化生態。
五、互聯網商業模式得到充分驗證
去年,我們的互聯網收入實現了翻番,國際戰場和生態鏈業務也大獲成功,小米的商業模式已被充分驗證。
六、管理升級、效率提升
以手機部為例,管理結構調整後,半年內團隊規模翻番,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研發、供應鏈和品質管理。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強化公司治理的信息化,以此為基礎,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
盡管困難很多,我們依然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感謝所有小米人的銳意進取和辛勤付出,感謝大家!
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取得的成績非凡,而經歷的挑戰則是難忘的。前幾年我們沖得太快,創造了現代商業史上的成長奇跡,但也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成長性。所以,我們必須放慢腳步、認真補課,而且早補要比晚補好,文火慢補要比急火猛藥好。
小米起家的電商銷售模式也遇到了挑戰。眼下只做電商已經不夠,畢竟電商目前還只占社會零售總額10%,雖然手機市場要好一些,也才20%。小米是一家有雄心的公司,不安於只做一家不錯的電商手機公司,所以要升級商業模式,要把純線上模式升級到線上下融合的“新零售”。
同時,我們去年遭遇了四個月缺貨,手機供應鏈非常複雜,過去幾年我們在這方面積累還是遠遠不夠,再加上一些客觀因素,這不是靠過去一年努力就能彌補的。不過,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用技術創新和產品說話,我們去年比前年強大,今年肯定比去年更強大!
五大核心戰略和一個小目標
2017年怎麽幹?“天上不會掉餡餅,擼起袖子加油幹!”
今年,我們要聚焦5大核心戰略,分別是: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金融五大部分。
前三點我們在去年就已經全力投入,並取得了階段性的出色成績,在這里我重點說說後兩條。
AlphaGo去年出人意料地輕松大勝頂尖棋士李世石,最近又套了個叫Master的馬甲60連勝橫掃全部人類高手。去年3月我就寫過一篇文章,AlphaGo吹響了人工智能改變人類生活的號角,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廣闊前景。
去年小米人臉檢測新算法在權威的FDDB人臉檢測準確率榜上拿下第一。當人類信息以指數級別爆發增長時,我們需要有能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為我們提供有力協助,幫助我們讓人類生活更加便捷輕松,這顯然是我們的使命。
在人工智能之外,金融也是我們今年要拉開陣勢幹的大事。2016年最後幾天,我們家也開起了銀行。新網銀行成立,我們是第二大股東。除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新聞,我們其實已經組建起300多人的團隊,在金融領域已經完成貸款、保險、證券、理財和支付等全領域布局,還拿到多種金融牌照。
這對小米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將來,所有的商業巨頭都是互聯網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未來的金融都將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基礎上。今天我們還是一家創業公司,但我們也一樣有這樣的雄心和能力。
說起來還有點小激動。新年里,我們也“定個小目標”——2017年,小米整體收入破千億元。
比1000億營收更重要的是價值觀
真誠和熱愛就是小米價值觀。真誠就是踏踏實實用真材實料做品質過硬、價格厚道的產品,和粉絲做朋友,用心傾聽用戶需求;熱愛就是聚攏一批追求極致產品的兄弟姐妹,大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難萬險不回頭,享受創業樂趣。
這是小米之所以是小米的核心。如果不真誠,做事不厚道,再高明的忽悠也長久不了,用戶總會看穿離你而去;如果不熱愛,你肯定沒法堅持創業長跑中孤獨寂寞和玩命死磕中的痛苦,肯定做不出真正讓人感動的產品。
我們的願景是讓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如果自己都不能想享受這個過程,怎麽可能讓用戶享受結果?
其實,我們的真誠與熱愛,已經深刻的改變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深刻影響了幾億人的生活。
回顧小米創業這7年,我們消滅了山寨機,激活整個手機業界的品質提升,硬件生態鏈還提供了一系列世界級產品,提供了數百種優秀的產品,徹底改變了很多行業的面貌。
從小米誕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懷著一顆成為偉大公司的夢想。相比追求利潤,我相信追求產品體驗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層層加價,我相信真材實料定價厚道終究會更得人心。這註定是一條布滿荊棘的榮譽之路,經得起磨難,受得了委屈,才能奔向我們夢想的星辰大海。
感謝小米所有的兄弟姐妹,感謝你們過去以及將來將要做出的巨大付出。幾十年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自豪地說,把青春與熱血貢獻給了,用科技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