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創立巨人集團倒 下又東山再起嘅內地富豪史玉柱(圖),早兩個月學股神畢菲持拍賣午餐時間,3月中開始五日間已達66666元人民幣,最近再update報價,至今已去到 189萬人仔,即係同佢食餐飯一粒鐘要成63萬。 史玉柱嘅飯局拍賣要到下月15日先至結束,據負責呢次拍賣嘅優米網估計,飯局應該可以好快 去到200萬元人仔。 史玉柱嘅價,同畢菲特當然冇得比。股神2000年推出佢個飯局拍賣以來,喺2008年拍出211.01萬美元嘅歷來最 高價,當年就係由嚟自中國內地嘅私募教父趙丹陽投到。 舊年因為金融海嘯後冇耐,拍賣價只得168萬美元,即係有成1310萬港銀。今年係股 神第11度拍賣,安排喺下月6日至11日喺eBay競投,個市好番,唔知可唔可以再破紀錄呢? 李華華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khhi.html
8月6日下午,第八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暨2010国际龙奖IDA年会特邀嘉宾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金源大酒接受了重庆媒体集体专访,针对重庆机遇、银行收费、结构调整等热点问题马蔚华行长进行了深入阐述。
重庆新政高地
马蔚华表示,重庆面临两大机遇。首先,虽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沿海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同时另外一个问题也凸显出來——劳动力成本提高。他 说,今年接连发生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本田罢工事件都说明一个问题——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必须给工人涨工资。于是,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发达地区转移势 在必行,这是重庆面临的第一大机遇。
第二,重庆要打造全国最大的城乡统筹直辖市,届时200万农民工都将进入城市。快速城镇化将催生更多中小企业产生,特别是微小企业。同时,随着经济发 展,重庆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在全国增长都排列最快之列。重庆规划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多元。银行零售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需求 将不断增大。未来招行的战略重点将重点放到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和零售业务上来。
谈到重庆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马蔚华指出,他最欣赏重庆“生猪远期交易”,他表示,生猪有了期货,农民就有稳定的供销合同,当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 雷曼的前生,都是在农产品交易中发展起来的。而银行则是所有要素市场的金融结算服务中心。因此,未来招商银行将倾全力打造离岸结算中心。
马蔚华:利率必然市场化
“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中国经济至少在20~30年内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发展前景依然看好。”昨日,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出席第八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时表示,利率市场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银行要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前去试水,对小企业贷款。
“现在的年轻人是有钱投资,无钱透支。”马蔚华说,他模仿西方银行推出信用卡时预计8年可盈利,结果四年就赚钱了。他说,年轻人消费观念发生改变,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理由。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消费金融必然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马蔚华:中小企业是未来重点目标
他说,过去市民只需储蓄就行了,现在客户需要理财和投资,银行得提供理财产品,投资产品等。“特别是那些百万富翁千万富豪,你要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 的服务。”马蔚华说,这为银行开辟财富管理市场和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说,中国银行业将快速成长,预计每年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以上。
“中小银行要发展,不能靠傍大款,为中小企业服务才门当户对。”马蔚华说,我国利率还没完全市场化,但利率完全市场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银行 来说,赶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前去试水“高风险高回报”是必要的尝试。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可上浮,对银行来说回报率更高。“风险与收益都是银行关注的,不 能为了降低风险而牺牲盈利,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较高,是未来银行的重点目标。”马蔚华说。
未来招商银行将倾全力支持重庆打造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同时,招行还将继续为重庆企业授信,帮助重庆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或私募基金,助力渝企走出去。
银行收费要物有所值
他说,重庆正成为新的政策高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闹得沸沸扬扬的银行服务性收费上涨,马蔚华认为,大家并不是反对银行收费,而是反对银行 “乱收费”。他说银行收费应当是大势所趋,但关键是银行要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和创新产品。不过,银行在收费前必须与客户有约定,在签合同时就应明确收费内 容,不能突然将收费强加给客户。
“现在银行必须改变'傍大款’的观念。”马蔚华称,由于以前银行经历了过高不良贷款率,所以一些银行变得谨慎,认为做大企业更安全的风险文化深入人心,也使得“傍大款”深入人心;银行“傍大款”还与部分小银行有“规模情节、速度情节”有关系。
马蔚华认为,银行在当前的环境下不宜“傍大款”。一方面,大企业今天要1000亿元,明天又要500亿元,哪家银行能侍候得了?另一方面,大企业是“好女不愁嫁”,找银行贷款往往要求降低利率,使得银行定价能力下降。
放弃“傍大款”则可以尝到甜头。在马蔚华看来,各方面在以前已出台了大量的扶持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现在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不仅有政策支撑,而且还可以增强银行定价能力,同样的资本发放给不同类型的企业,银行获得的回报率可能大不相同。
“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观念正在改变。”马蔚华称,许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已树立为“有钱就去投资,没钱就去透支”。
为何这样说?马蔚华称,他以前预计招行信用卡要用8年时间才能实现赢利,没想到结果只用了4年时间就已经赢利。从招行信用卡利润的贡献群体来看,一类是有钱人,另一类便是年轻人在透支。
马蔚华称,年轻人消费观念发生改变,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理由。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消费金融必然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谈自己
和员工聊“打酱油”“俯卧撑”
一直以来都在谈经营、谈事业的马蔚华,此次在渝也谈起了自己。马蔚华称,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位成功人士,只认为自己是一位在追求成功的人士。
在谈到自己忙碌的生活时,马蔚华笑称,忙是一种相对现象,忙不过来也得忙,“重庆变化这么大,我们不忙着过来行吗”?
马蔚华还称,现在招行的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再忙也得抓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自己的员工,只有懂得“打酱油”、“俯卧撑”、“芙蓉姐姐”等网络热词,才能与员工谈得拢。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8/zNMDAwMDIwMzIzNw.html
22年前靠55元钱注册起家的大连万达集团(下文简称“万达”)董事长王健林,22年后以财富280亿元成为“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新首富。
巨变背后隐含着新首富怎样的价值观?“很多人聪明,但多谋少断,做事不坚决,成不了大事。”王健林说。
在最低迷的2008年底和2009年初,万达逆市扩张,四处拿地,拿地后以最快的速度开工、销售。随后,万达的业绩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过去两年时间里,万达的销售额几乎每年翻一倍,2010年或有望突破700亿。
在财富道路上狂奔的王健林在万达内部讲话中突然宣布,适当放缓步伐。同时决定今后万达广场每年开店数稳定在15个至18个之间,酒店10个左右,不再扩大规模。从求快向求精发展。
万达式加法
过去三年里,万达一直在做加法,在最低迷的时候拿地,进入新的领域。为了上市引入私募投资者,成立商业地产股份公司。
2009年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选择了收缩,万达逆市扩张。王健林认为,中国没有出现全面危机,只是进出口暂时遇到困难,坚信中国经济会很快恢复,继续较快增长。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前两个季度万达大规模投资买地。
由 于万达敢于逆市拿地,且拿地后马上动工,才出现了去年业绩翻番的局面。2010年上半年,万达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0%。其中,万达集团旗下的核心 支柱企业和计划上市平台的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房地产合同销售面积278.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34.4亿元,成为上半年仅次于万科、销 售额突破300亿元的房企。其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来自商铺、写字楼等非住宅类物业。
为了应对调控,万达今年已经做出调整,改变销售顺序。主推非住宅产品。过去万达是先推住宅,后推公寓、写字楼,最后推底商。
除 了销售业绩增加外,万达的持有型物业面积也在大幅度增加。包括施工在建的持有型物业和新摘牌的持有型物业面积,万达的总持有物业面积已达1213万平方 米。万达持有的物业,除了每年贡献租金外,物业本身不断升值。以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为例,当年建设成本不到20亿元,2007年时银行对其进行评估,不包 含地下面积,项目估值达60亿元。
2009年9月,万达进入广州后,已基本完成万达广场在全国范围的布局。现在除贵州、青海、西藏、新疆 外,其他省市都有万达广场。万达副总裁张诚在近日举办的万达集团招商大会上介绍,“2011年万达集团计划开业的多个广场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今后在 全国范围内将有42座万达广场呈现,新开业面积突破300万平方米”。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取得的许多土地,成本甚低。2009年的万达获得 的土地成本甚至低于2008年。为了控制风险,王健林也表示万达不会进入一些地价过高的区域,不会参与地王的血拼。许多城市甚至主动邀请万达去当地做开 发。令王健林颇感自豪的是,在谈判中,万达拥有议价权。
而“万达式加法”也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地产。从去年开始,王健林联手联想集团柳传志、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等人共同进入旅游地产的开发。10月22日,王健林在内部讲话上确定旅游度假区为万达的新的支柱产业。
民间资本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在今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后,民间资本何去何从更成行业内的焦点。
王健林建议,“民营企业要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不要轻易进入金融服务、保险、石油、化工等垄断行业,不要同占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竞争。”服务业符合中国民企的发展方向,“不过不要考虑做什么生产型服务业,做消费服务业就行了”。
限速发展
过去一年,房地产是“胡润百富榜”上唯一一个平均财富下降的大行业,多位地产富豪的财富大幅缩水,但王健林的财富不降反增。
事 实上,在做加法的同时,王健林也在对自己的财富做减法。一部分做慈善,同时将一部分股份授予100多名总经理以上的高管。“我这个人不求财,企业上市我把 自己的股份拿出一部分来,送给200多名高管,并且将个人90%以上的财富捐给社会做慈善基金。”王健林在2010年会上面对数千名员工说。
提 及上市,王健林说是否上市并不决定企业发展,欧洲有很多优秀的私营企业没有上市,但照样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而之所以推动上市,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 提高企业的透明度,让外界知道万达为什么能够如此快的发展,财务报表是怎样的。第二,建立外部监管渠道。“我既是创始人又是董事长,现在我还清醒,但有一 天我年纪大了怎么办,万一决策失误怎么办?”王健林说。第三个原因是,让高管的股票有流动性。万达高管的原始股份,要到上市才能体现出价值。
在高歌猛进扩张了数年以后,王健林今年首度表示,调整下半年发展计划。而调减速度也是因为管理问题。商业管理和百货两家营运企业的发展 速度目前还低于万达广场的开发速度。万达可以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拿地、建设,开始销售,但商业管理的团队需要时间培养。王健林强调,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万 达都要将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转向营运企业。
王健林曾感慨,按现在每年递增的速度,2012年有可能提前实现万达的三年战略,销售额超过1200亿元,进入世界五百强。雄心万丈的王健林说,“现在万达的各项业务,无论商业地产、酒店建设、电影院线还是万千百货,都不能把国内行业第一当作目标。”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05171.html
“目前整合在中粮集团内部的组织上已经开始。”近日,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中粮大悦城时尚品牌战略联盟交流会上透露,“我们希望明年年底之前能够 完成上市。”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金公司已经介入中粮地产业务整合上市一事,上市地点将选择在香港的H股。
整合迈出第一步
“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中粮集团要把包括住宅地产、商业地产、酒店甚至旅游地产以及一部分工业地产在内的地产业务,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内部的战略整 合。”这样的一番话出自于中粮集团地产酒店事业部总经理周政。
而他还有另一个头衔,即中粮地产(000031.SZ)总经理。
众所周知,中粮集团旗下有两大房地产业务平台,即以住宅开发为主的A股上市公司中粮地产,以及侧重商业地产开发经营且尚未上市的公司中粮置业。
其中,中粮置业旗下“大悦城”品牌从无到有4年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包括商业、办公、住宅在内的“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相较于中粮地产的住宅开 发定位,二者无疑面临着同业竞争的质疑和风险。
而宁高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便是将中粮集团旗下所有地产业务整合起来,并完成地产板块的整体上市。“从集团战略的角度来讲,下一步会把地产业务板 块做成一个统一的上市公司,即地产酒店事业部,实现整体上市。”宁高宁表示。
然而,宁高宁此前并没有对外界透露过地产板块整合上市的时间表。
就在上述交流会上,宁高宁坦承,整合其实已经在集团内部开始。按其设想,地产板块最终融为一体后,将实现“股权统一、资产管理统一、团队统一”。
“目前,地产业务的股权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我希望慢慢地形成一个事业部来进行管理。”在宁高宁的部署下,中粮集团为这三方面统一所迈出的第一步, 就是相对更易操作的团队统一,即最近成立的地产酒店事业部。
统一后的地产酒店事业部中,中粮地产总经理周政任事业部总经理,中粮置业总经理韩石任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一系列新的人事任命贯穿了宁高宁对于地 产业务整合的思路,团队统一这第一步已经迈出。
“A+H”构想
“我们希望明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宁高宁这一次终于为地产业务整体上市划定了时间界限,不过他也坦承,由于将面临相对多的审批,因此在时间上中粮 并没有办法完全掌控。
由于地产板块整合上市过程中,中粮地产的A股上市公司地位将得以保留,因此中粮置业内部更希望中粮置业旗下的大悦城商业地产可以通过香港上市实现资 产变现。
种种迹象表明,中粮置业将携大悦城品牌成为未来业务整合上市的中坚力量。
“在对集团地产业务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个战略聚焦,把核心的优势更多地放在以大悦城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开发上。”周政如是说。
实际上,自中粮置业“大悦城”品牌一举成名之后,集团对其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 此前更是抛出了5年内700亿元全国打造20个大悦城的宏伟计划。 “实际上现在已经远不止这个数了。”宁高宁透露,目前中粮集团商业地产的投资额已经超过了600亿元,而未来5~10年,规划的商业资产总额将达到至少 1000亿元以上。
对于未来的H股上市公司,宁高宁直言:“希望能够比一般的地产公司有更高的市盈率,有更好的现金流支持,同时又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物业升值,实 现回报率的提升。”
相形之下,截至今年6月底,中粮地产的总资产仅为137亿元,而集团承诺的将地产 资产注入中粮地产的计划,在2007年8月第一次资产注入完成之 后,便开始变得颇为不顺。在不久之前的11月5日,中粮地产自筹资金,才将中粮集团旗下开发住宅的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收购完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如今的宏观调控使得A股的融资平台对于地产行业来说已经基本关闭了,在这种情况下,H股对于中粮来说就显得更加便利 和实际了。而香港资本市场及其投资者也会更加看重商业地产的持有。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宁高宁的下一步计划采用A+H股融合方式上市,未来H股上市后的公司通过一些股权转换将成为A股公司的股东。“这个计划只是中粮 目前正在运作的想法,还不知道会不会批下来。”
尽管这样的操作方式在此前的地产企业上市过程中并无先例,但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尽管能否完成还很难说,但还是具有一定可能性的,因为作为红筹国企 在政策上还是有可以变通的地方。”
但上述分析师则表示,即便这一难度较大的构想能够实现,可能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19/2063369.shtml
创维集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10月份及4~10月的电视销量分别同比减少31%及16%,销售总额同比下滑了12%。由此,创维将全年的电视销售目标由950万台下调至830万台,并预警 “上半财年净利润同比将显著减少”。
数据显示,创维国内市场10月份销量同比下跌23%,至43.2万台,其中平板电视机销量同比下跌13%,至42.66万台,但LED液晶电视机同比增加32.88%,为10.82万台。
跌幅最大的是海外市场。10月份销量大跌61%,仅6.5万台,其中平板电视机销量同比大跌74%,只有1.75万台。
此外,创维数码也决定调低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财年销售目标,包括将在内地市场的平板电视机销售量目标由750万台调低至700万台,以及将海外市场上的所有电视机销售量目标由200万台调低至130万台。也就是说,本财年电视的销售目标共计下调120万台。
由于该集团电视销售的数量及毛利率下降,集团预计2010~2011上半年 (即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6个月)股东应占溢利将同比显著减少。
有投行指出,创维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现在至明年农历新年都属于国内电视销售的旺季,同时电视存货已基本清理完毕,因此国内市场无需太过担忧;在海外市场方面,美国市场是重点,相信感恩节及圣诞节会带动需求上升。
今年国内家电企业普遍遭遇“寒冬”,面对这种情况,创维却在不断做“加法”。
创维在今年成立了3家子公司,分别为创维电器、创维冰洗和创维LED照明,涉及移动电视、电子书、节能冰洗、商用显示和LED照明及上游芯片。创维曾表示,这些子公司将是集团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除关联产业外,创维还进入了房地产业。今年8月底,位于深圳市高新南区的创维半导体设计中心正式奠基。这栋24层的建筑,首期投资9亿元,除部分自用外,其余部分将出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zOMDAwMDIxNTYzOQ.html
在刚刚结束一场空前的分裂危机后,1月8日—10日,国美电器召集100多家核心供应商在深圳参加其2011年度全球供应商战略研讨会。
此前传闻将离职的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总裁王俊洲,以及刚刚加入国美电器董事会并出任副总裁的邹晓春都到场,意在宣告2010年的内战已经结束。
国 美电器这次类似以往家电峰会的会议避开了媒体。在会议上王俊洲再次对2011年乃至今后五年的拓展计划进行了阐述,其中提出2011年3月,国美电子商务 将以新面貌正式上线;预计2011年国美集团将实现全年销售规模复合增长25%以上,而未来5年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5%。
国内消费电子增一成
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1月11日则解释,“按照我们与供应商的估算,2011年国内消费电子零售市场将增长10%左右,而国美、苏宁为代表的主流渠道的增长则更快在15%-25%,其中国美电器在完成调整后其与核心供应商的合作规模增长目标定在了25%。”
数据显示,国美2010年优化后有效门店数量为1300多家,销售同比2008年同样是1300家门店规模时,整体销售提升26%;可比同店增长约25%,坪效(每平米销售规模)增长约20%。
而同期苏宁电器的门店净增长达到400家,而销售收入则同比增长30%左右,显然由于国美电器的内乱,目前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350家的苏宁电器在销售收入和门店数量上已经完成了对国美电器的赶超。
对此何阳青表示,“国美电器已经率先完成了电器连锁从规模扩张到经营提升的阶段,现在店面多少已经不是电器连锁竞争的关键,关键是要提升自身的经营质量。”
陈晓还“低调”
在这次研讨会,陈晓延续了从2008年以来与供应商相处低调的风格,他表示,“国美采取了围绕网络发展与单店效益并举、均衡发展为核心的战略,在持续保持有效规模领先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家电连锁上市企业财报来看,从2004—2008年,店面增长的速度高于销售额增长的速度,成本上升高于毛利的增长速度,前者说明企业单店销售能力的下降,后者说明企业的盈利空间在下降。
国 美在2009年启动了门店改造工程,在过去的两年里在12个城市改造了25家新活馆,3C产品在这些门店提升了47%,小家电在这些门店提升了50%。此 外,国美提出“新型零供合作机制”,即重新划定供应商和销售商职责,包括增多定制商品比例,使得供应商根据渠道需求反馈调整产量。
与此同时,2011年国美还规划了京津唐、大上海、大四川、广东和山东五大区域物流中心,希望借此向二三级市场拓展,其目标是未来5年在二三级市场保持每年30%以上增长率。
在国美电器与母集团续签托管服务协议,邹晓春“入阁”国美电器后,很多投行和券商也纷纷调高国美电器的预期股价,其中此前一直唱衰国美电器的瑞银发表研究报告,把国美电器评级由“沽售”升至“买入”,并将其目标价由2.16港元升至3.5港元。
国美电器正在竭力走出自己“失落的两年”的阴影,不过苏宁电器2011年其门店数量将至少保持200家以上的净增长,国美电器能否完成反超,这依然是个未知数。
|
||||||
旗下掌管九個品牌的美妝集團台灣分公司負責人陸瑜民認為,只要依照個人喜好與需求,事先安排好行程計畫,就能同時完成工作目標、又能享受休閒樂趣。 撰文‧莊 芳 採訪時間一到,只見美商怡佳執行董事總經理陸瑜民踩著三吋高跟鞋,身段輕盈地像踩著節奏一般迎面走來。優雅的外表與肢體動作,似乎不太適合用「女強人」三個字來形容她,但她卻是在台灣一手掌握九大美妝品牌、擁有一千名員工,更在去年創下五十億元業績的外商企業負責人。 晨 間運動 保持最佳狀態在凡事講求「美」的時尚產業裡,維持姣好的身形與外貌,幾乎就像是堅守「工作職責」一樣重要。陸瑜民自然也不例外,在二十五年的職業生涯裡, 不間斷地運動成為她維持身材穠纖合度的妙方。每天清晨六時起床,用完早餐、送女兒出門上學之後,就是她極為重視的晨間運動時間。 無論寒流侵 襲,還是颳風下雨的天氣,每到七點陸瑜民就會換上運動服裝、戴上耳機,沿著住家附近路線,開始一小時的快走運動。她說,早晨是她一日之中最喜愛的時刻,就 連偶爾偷懶一下都捨不得!所以即使下著雨,也要撐著傘進行走路運動,享受難得的獨處時光;到了周末假日,她更是要「放肆」地走上二小時才甘心。 對於忙碌的上班族,特別又是身負重擔的高階經理人來說,能夠長年維持同一時間的生活習慣,簡直是一大奢侈。陸瑜民同時身兼母親、主管與員工等各種角色,還想有條不紊地享受生活,只有善加規畫個人與「時間」的關係,再簡單點說,要能主動地掌控時間。 「坦白說,我的行程安排看起來,恐怕只能用『很無聊』來形容!」但陸瑜民口中說的無聊,其實根本就是排得毫無空隙、超過二個星期的時程表。許多大型會議與重要活動的日期,甚至還以「一季」為單位,早在翻過好幾頁的行事曆之後畫上記號。 提前計畫 才有多餘時間應變雖然行程滿到幾乎沒有喘息空間,但是仔細一看卻有好似無聊、但又頗為重要的規律性:起床、工作、運動、就寢,每天都在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在同一時段認真工作,也在同一時段盡情享樂。 「現在的社會,有誰不忙呢?所以一定要懂得取捨,該努力就努力,該放鬆就放鬆。」陸瑜民的時間管理觀念,就是要完全主導生活的步調,既不會因忙碌而失去生活的品質,也不會成為被時間掌控的奴隸。 提 前控管時間、安排計畫,還可提高為自己「加分」的機會。從北一女中到政大新聞系,都可說是父母、老師眼裡的高材生,陸瑜民從小就很重視時間管理。「在讀書 時,我永遠是放第一本作業在老師桌上的學生。」不僅如此,每次準備考試,陸瑜民也很少臨時「抱佛腳」,總在考試四、五天前就將考題完整複習一遍,幾乎成了 同學之中的異類。 現在,她則要求自己與同仁,在公司個別的專案截止日期前十天,就要完成所有的企畫內容。若是遇上大型活動,更要在一個月前 做好準備、開始進行預演。「對我來說,完成一件事不過只有七十分,預留時間才能向上加分。」另外,她認為時間安排絕對必須有優先順序。「每天的工作一定無 法全部做完,」但只要上班前先看過一遍行程,特別是針對長期的企畫案,「立刻就會知道哪些事情當天必須收尾。」接著,就要鎖定這些重點事項進行處理。「與 其做了五十件事都看不出成果,不如把五件事做到令人刮目相看。」對於大大小小的內外會議行程,或是各種活動邀約,陸瑜民也是盡量能少就少,精簡為要。除非 真有必要,否則除了固定周會、月會以及主管會議,陸瑜民認為,「並不需要綁住彼此時間,而要試著放手、相信員工。」在績效導向的外商企業文化之下,她也採 用十足的美式作風,充分授權給各部門主管。這麼一來,也給自己更多時間與空間,執行更為重要的決策。 陸瑜民強調,做好時間管理有個要點,那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尤其是身為專業經理人,又要具有很高的抗壓性。像她正是時間掌控得當,幾乎從來沒有失眠問題,只要累積睡足五個小時就能再度展開新的一天。「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就能享有舒適自在的身心!」 陸瑜民 出生:1964年 現職:美商怡佳執行董事總經理經歷:美商怡佳雅詩蘭黛品牌總經理學歷:紐約FIT設計學院 政大新聞系 一日行程 06:00 起床、運動 09:30 進公司、檢視業績報告12:30 在公司用簡餐、回email 14:30 內部或外部會議 19:30 離開公司 22:00 聽音樂或回email 01:00 就寢 善用時間小撇步: 1 檢視業績報告後,發現真的有需要才去關切,不需要開很多會。 2 回email不是越快越好,匆忙回覆可能思慮不周全或語氣不佳,因此有些郵件,必須在有完整的時間時仔細思考後再回覆。 3 由於產業的特性,晚上有一些宴會的邀約,不過自己定位是專業經理人,會視需求才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