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22/149682.html
文/本刊記者 崔婧
編輯:劉成偉
積木盒子C輪融資8400萬美元,估值4.2億—5.6億美元。這恐怕是積木盒子創始人董駿近20個月來最驚喜的事情。
一個多月前,積木盒子風控副總裁謝群帶著天達集團的總裁謝嶽建來到了董駿的辦公室。這令董駿感到突兀,他之前從沒聽聞這家金融和資產管理機構。
董駿觀察了下眼前這個中年男人:個子不太高,穿著一套深色西裝,操著一口英文。
謝群對董駿說,謝嶽建對積木盒子的模式很感興趣,希望可以建立業務合作關系。一個下午的時間,他們從金融資產怎麽搞出來聊到如何進行風險管理、風險有多大,再聊到積木盒子未來計劃。謝嶽建的隨和讓董駿意外。
董駿回憶,那個下午並沒什麽特別。他甚至感覺兩人只是聊聊,不會有深入的業務合作,更不用說是2100萬美元的投資了。
但這一切都成了現實。
2100萬美元投資
那次談話之後,董駿通過朋友得知天達集團其實是一家很牛的國際金融和資產管理機構。這家機構在英國上市,並且擁有英國和南非的全銀行的牌照,流通市值480億人民幣。
3個星期之後,謝嶽建再一次坐到董駿的面前。這一次,他們談論的還是業務的合作框架。只不過這一次,董駿發現天達團隊不僅具有很強執行力而且擁有很強的創新思維。“創業過程中很多細節會改變你。”董駿告訴《創業家》。
只不過兩次見面,他們很少聊到投資。
改變基於一個電話。這天,董駿和謝嶽建通過電話溝通業務合作的,無意中,董駿提到了要做C輪融資。謝嶽建停頓一秒鐘,當即表達了很明確的投資意向。
“投資方有不少,不知道到底是選擇估值最高的財務投資人還是戰略投資人。”驚喜的同時,董駿也開始糾結。
董駿最後還是選擇了天達集團:“我們在資本市場單純融資很容易,但是要找到有業務合作的投資人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天達集團一直跟我們做業務對接,合作還有很大空間。而且雙方的團隊也很契合。”
天達集團在一個星期內派了各種各樣的人過來跟董駿團隊溝通, 30天就搞定了。
謝嶽建和董駿只接觸了一個月,共見了2次面,就決定投資積木盒子2100萬美金。這是天達集團首次涉足中國的P2P領域。
謝嶽建做出這個選擇並不輕率。
“無論在金融資產端的獲取、風險控制,還是在互聯網端的市場推廣、品牌建設、團隊組合等方面,積木盒子表現都很出色。”謝嶽建對《創業家》雜誌說。
投資者搶投積木盒子
在積木盒子發布會結束的時候,董駿被多個記者團團圍住。一個記者提了一個問題後,董駿並沒做出回答而是用眼光一直看另一個方向。顏值頗高的經緯中國合夥人萬浩基正走過來,他要給董駿介紹另一位投資人。在這個時候,董駿需要的他的話語。
此前參與A、B輪融資的投資機構,包括經緯中國、和玉投資、小米公司、順為資本以及銀泰資本在內,都跟投了此輪融資。加上曼圖宏業、熙金資本的參與,三輪融資共有十幾家投資方參與。值得一提的是,熙金資本、小米公司、經緯中國均投了兩輪以上,已經成為積木盒子占比較大的三大股東。
能夠吸引這些投資方,董駿知道自己的優勢。
在風險控制方面,積木盒子的風控模型最初是由多個金融專家完成構建,並且在運營過程中通過大數據對風控模型進行驗證和調整,加入變量或改變權重。整個風控模型處在一個動態變化的循環過程中。
資深人士秋源俊二的分析更能清楚看明白積木盒子平臺運作方式:通過第三方平臺如樂分期、擔保公司等上遊項目提供方打包資產,平臺銷售證券化資產;由第三方擔保公司擔保,迅速做大。這種典型的輕資產模式,非常適合後來者用以迅速擴大累計投資金額。而這一項是評估一個P2P平臺價值的最重要因素。
積木盒子C輪融資另外一個重要的投資方是海通開元。作為海通開元互聯網金融行業負責人,衛冰飛看中的正是積木盒子的風控能力,以及互聯網和金融的雙重基因。
積木盒子面臨P2P平臺燒錢大戰
20個月,董駿通過3輪共融資1.31億美元。
拿著這麽多錢,董駿最先考慮的是平臺的生態體系建設,比如人才引進。對於生態體系里的一些有互補性的小公司,積木盒子也會尋求資本上的合作。
目前董駿已經投資了一些在細分領域有優勢的8家同業公司。而潛在C端市場的投入(如獲客)也是互聯網公司里比較大的投入。
C輪融資對整體市場將是一個比較正面的影響。現在,獲得C輪融資以上P2P平臺有5個,除了積木盒子之外,還有點融網、拍拍貸、趣分期和分期樂,他們總計融資額分別是4161萬美元、9456萬美元、約1.1億美元、約1.1億美元。董駿告訴《創業家》:“資本認可是模式認可的一個指標。資本喜歡逐利和規避風險,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說明資本對行業判斷越來越謹慎,對行業是好的。雖然這個行業所處階段是脆弱的,負面東西太多,但是確實能夠產生價值的平臺,我相信過兩三年會是巨型公司,不僅是P2P交易形態可以看得到的東西。”
易凱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冉向《創業家》表示,B輪融資的時候,P2P還是一片混戰,C輪融資後第一陣營的P2P大平臺已經一目了然。以後互聯網金融機會還是很大,但門檻會越來越高,後面做P2P平臺的人想拿到投資越來越難了。事實上,的確如此,P2P平臺盈利能力較差,獲客成本高,承受風險大,最終想要成為王者,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本,在燒錢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隨著宜人貸、拍拍貸、陸金所等平臺上市消息的不斷出現。C輪融資後,已經是VIE結構的積木盒子卻並不急著上市。這或許和上市會遭遇各種考驗有關,而且積木盒子在財務狀況、政策風險都沒有一個破冰的點。
“我沒有把上市作為短期目標,上市行為是比較短期機會,現在的資本市場跟長期機會關聯不大,對我們還不太合適。”董駿有的是更大的野心。
積木盒子不僅僅是P2P,它更應該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入口。未來,在消費、交易、社交、眾籌包括產品通道,都是積木盒子將會涉足的領域。
“P2P只是個人理財業務很小的一塊市場。”董駿了解金融機構能在牌照、產品創新、風險分層、資金多源、資源協作等方面給自己以幫助。比如擁有英國全銀行牌照的天達集團,以及擁有證券牌照的海通,“未來積木盒子的很多金融服務落地都需要牌照。引入有牌照的戰投機構不失為一種合作方式。”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編輯劉成偉,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維聯手搜狐視頻推出盒子 搶占家庭互聯網入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195.html
創維聯手搜狐視頻推出盒子 搶占家庭互聯網入口
一財網 王珍 2015-12-11 09:26:00
12月10日,國內最大的機頂盒供應商創維數字與搜狐視頻聯合推出盒子S1,共同搶占家庭互聯網入口。這是搜狐視頻首次推出盒子,合作雙方還攜手京東一起搭建互聯平臺,顯示“客廳大屏”的爭奪升溫。
12月10日,國內最大的機頂盒供應商創維數字(000810.SZ)與搜狐視頻聯合推出盒子S1,共同搶占家庭互聯網入口。這是搜狐視頻首次推出盒子,合作雙方還攜手京東一起搭建互聯平臺,顯示“客廳大屏”的爭奪升溫。
創維數字零售產品事業部總經理王偉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雙方為準備S1盒子花了一年時間,在業內率先推出帶WIFI、語音操控、耳機三項功能的遙控器,有競爭優勢,加上市場主流的價格,通過京東首發,“希望2016年結合搜狐、京東資源,成為明年有代表性的盒子”。
搜狐視頻對S1也充滿期待。搜狐視頻家庭娛樂事業部總經理王泉峰表示:“這是搜狐第一次做硬件,今後還是以內容服務為主,采取與有實力的硬件商合作的方式切入,不會自己單獨做硬件。”
京東微聯業務部產品商務負責人張衛鋒則說,京東是開放平臺,“我們做的是整個智能家居,希望S1盒子未來跟空調等產品互通,把其它智能家居產品的增值服務放在盒子上,通過電視大屏顯現,而不是把一切服務都捆綁在手機上。京東也不會自己做硬件”。
.jpg)
S1盒子在京東發售的價格,經典版299元,尊貴版399元,前1000名用戶可獲贈360元的搜狐視頻會員年卡。至於合作雙方如何分成,王偉說,創維與搜狐視頻將在用戶、數據、雲平臺方面,進行資源共享。王泉峰則表示,雙方有一定利益捆綁,搜狐視頻在盒子領域,只與創維一家合作。
最近,廣電總局繼續對盒子進行嚴厲整頓,新推出的S1盒子如何應對?創維此次與搜狐聯手推出S1盒子,通過CIBN(國廣東方)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臺,集成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絡臺和搜狐視頻優質正版內容,擁有超過200萬小時正版授權的影視資源。
“我們合法合規,也支持廣電總局的政策。”王偉說,對於未來的發展,創維智能家庭戰略將以創維盒子為中心。他透露,帶WIFI功能的遙控器,將來不僅可遙控盒子,如果加上芯片,還可以遙控家里所有家電產品,包括創維品牌及其它品牌。
而從PC端、手機端延伸到家庭端後,搜狐視頻是想“打通內容生產、傳播、使用整個鏈條”。王泉峰介紹說,搜狐視頻的內容有采購、訂購、自制和“網生”這四塊,未來後三者的比重將提升,“2016年我們會繼續加大自制劇的投入力度”。
根據IHS等市場調研機構預測,互聯網電視觀看時長及設備出貨量都將在五年內出現激增,全球用戶將迎來繼PC、手機、平板之後的“互聯網電視時代”。
編輯:邊長勇
暴風魔鏡黃曉傑:VR市場,未來90%屬於移動盒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16/155245.shtml
導讀 : 未來VR的格局90%的市場將被移動占領,只有10%的市場屬於PC的。
4月16日,在智東西及極果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北京)VR/AR產業峰會上,暴風魔鏡CEO黃曉傑指出,未來VR的格局90%的市場將被移動占領,只有10%的市場屬於PC的。
他還透露,暴風魔鏡為華為提供底層SDK的方式與P9旗艦機進行合作與定制,包括手機的桌面、應用商店、視頻與圖片、遊戲等整體模式。未來,手機廠商將廣泛支持VR功能。
以下為暴風魔鏡CEO黃曉傑演講實錄:
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們對移動VR的一些趨勢分析和魔鏡在移動VR里面起到的作用。一直以來其實有一個爭論,PC的VR和移動的VR,大家如果體驗過Oculus、HTC這樣的設備覺得體驗非常得棒,所以很多人覺得這個才是真正的VR,移動設備的VR體驗比較差,那個不是未來。我們可以做一個趨勢的判斷和分析,大家可以看到PC的出貨量從11年開始在持續下滑,連續八年還在下滑中。而且PC今天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激活率已經變得很低,除了大家在辦公場所以外,大家可以想想你回到家會開電腦嗎?幾乎不會,除非你用網銀或者玩遊戲。而移動設備PAD和手機已經完全替代了PC作為娛樂終端,而且我們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逐年上升。今天移動設備的保有量、激活量和每天使用的頻度幾乎是PC的一個數量級以上。
我們再看今天的PC跟移動的VR,其實今天全球只有1%的電腦能跑得動PCVR,需要配置非常強大的顯卡,而移動設備5寸屏以上的手機,支持IOS和安卓的手機我們統計了一下,34.5%,而且大家可以看到今天PC的頭顯設備價格比較昂貴,而基於移動的設備價格比較便宜,雖然今天移動的VR體驗不如PC好,但是我們堅定地認為,對於未來VR的格局90%的市場是屬於移動的,10%的市場是屬於PC的。
大家可以看到前一段時間兩會期間很多記者都已經開使用全景設備去拍攝兩會內容,而在頭條新聞上用戶使用的設備就是暴風魔鏡。而且很多場景包括我們跟芒果TV的合作,芒果TV在超女發布會上也是我們幫它提供整體的VR直播方案。還有很多旅行過程中,這些場景中更是移動的方案而不是PC的。前一段時間的新聞,一個國外的哥兒們在用VR設備看小電影,暈倒在廁所。這樣的場景可能只能用移動VR。暴風魔鏡現在公司已經有五百人,是國內最大的VR公司,我們一直致力在硬件、軟件跟內容的整體生態,我們現在全國的線下覆蓋店已經超過了20個省,超過五千家線下體驗店。我們在前幾周的時候正式宣布出貨量已經破了一百萬,同時將會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商務的深度合作,英特爾、高通、NVIDIA、三星,推出自己的延時芯片方案,我們一起推動高清低延時的移動設備。
AngleBaby戴的暴風魔鏡,我們幫美寶蓮拍攝了整體VR的視頻,同時線上去做傳播,線下用戶基於我們的一體機做體驗。很多人還在擔心VR能不能賺到錢,其實我們已經賺到第一波廣告的錢,廣告主非常歡迎把自己的品牌和VR結合。雖然一體機體驗好,但是一體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價格比較昂貴,它的價格基本上跟一個手機的旗艦機價格差不多,這樣的設備短期很難得到普及,我們相信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標準模式應該是手機廠商+頭盔的模式。大家知道在移動方案上其實三星做的是最好的,三星Gear,這個技術挑戰非常高,既需要手機廠商、硬件、軟件跟VR技術公司做整體優化,又需要技術平臺、內容平臺,所以三星是選擇了跟Oculus這樣的公司做技術內容整體的合作。現在暴風魔鏡已經把自己的技術方案、內容方案打包成一個整體方案跟很多手機廠商進行合作,我們在1月份已經跟奇酷聯合發布了奇酷魔鏡,我們提供硬件、軟件整體的解決方案。
昨天華為在上海舉辦了P9旗艦機的發布會,已經發布了基於自己旗艦機的類似三星Gear的產品,這樣的產品體驗基本上完全可以跟三星Gear媲美。為什麽華為能夠這麽快速推出這樣的產品?因為背後暴風魔鏡跟華為做了緊密的技術跟內容的合作。大家可以看到我們跟華為做了底層的SDK、手機的桌面還有應用商店還有整體海量的視頻、圖片、遊戲的整體合作,我們相信我們跟華為這樣一個合作將會成為移動VR所有手機廠商合作的一個典範,我相信未來如果一個手機廠商再推出自己的旗艦機不支持VR功能,可能很難立得住腳,我們歡迎有更多的手機廠商能夠加入到我們這樣一個聯盟。
同時我們也將會推動VR屏幕的定制化,大家知道今天大部分的手機都是1K屏,少數2K屏,即使2K屏殺傷效應非常明顯,普通用戶覺得看不清。我們將會推動跟夏普、三星、GPI屏幕廠商一塊兒定制VR的屏,可能升級到4K屏、8K屏,低延時。我們跟三大運營商展開密切合作,中國移動,我們在春季展銷會上做了大力推廣,聯通我們已經跟它的分公司一起在很多省市渠道上做了推廣,跟電信一塊兒走入校園,我們已經進入它的定制套餐。我們跟渠道廠商國美、蘇寧、迪信通、樂語、宏圖三胞展開廣泛合作,預計到年底會有兩萬嘉縣下體驗店,覆蓋所有的省市,我們跟芒果TV做了非常多的內容合作,包括開心麻花,幫它的《夏洛特煩惱》話劇做了VR化,包括廣告主像美寶蓮紐約、澳大利亞旅遊局提供了整體的營銷方案,做內容的拍攝、線上線下的體驗營銷,還有北影實驗室。
相信今年中國的VR設備銷量可能整體會到一千萬臺,希望暴風魔鏡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明年預計這個銷量會爆增,可能會到五千萬臺。非常同意剛才優酷土豆的李總說的,今天硬件頭盔之爭已經變成一個不是小公司能夠玩的事情,希望在這個里面能夠聯合更多的手機廠商、渠道廠商、芯片廠商一塊兒聯合推動整個中國VR移動設備的發展。相信未來VR設備一定屬於移動的,希望跟手機廠商、內容廠商一塊兒推動這個事情的發生。
VR圈:關於VR行業的那些人和事兒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VR圈,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瞄準電視盒子 聯通也開始布局VR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380.html
0.2秒的時間能做什麽?一個人每次眨眼需要用0.3-0.4秒,蜜蜂0.2秒可以震動翅膀40多下,而根據聯通超卓公布的4G網絡最新速度,0.2秒就可以下載一首10M的高品質音樂,下載一部2G的高清大片也僅需40秒。

近日,廣東聯通對外正式發布沃TV全視頻平臺,包括“沃TV手機APP”和“沃TV4K電視盒子”。據廣東聯通發言人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此次廣東聯通引入兩家視頻牌照合作方,聯合多家設備廠商搭建視頻平臺,在流暢度和清晰度上均遠超普通電視畫面。
在語音時代,OTT廠商的“免費”策略一度讓運營商們亂了陣腳,而到了視頻時代,面對互聯網廠商的猛攻,運營商開始“重金”網絡建設,投資視頻領域的各項產業。華為中國區電信軟件業務部家庭媒體業務部總經理張曉冬對記者表示,2020年,90%的流量將會來自於視頻業務,而對於運營商來說,這將成為一個可觀的收入組成。
不過VR怎麽玩?這對於運營商來說是不可走錯的一步棋。

很多人說2016年是VR元年,很多廠商也有所動作,新的產品也不斷推出。分辨率、感應速度、眩暈等問題都逐漸解決了,剩下的就是網絡建設和產品本身的內容的充實。而在分析人士看來,VR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運營商的強項。
隨著VR技術的發展,相關基礎設施、網絡帶寬的要求也會相應大幅提高。例如,360度全景,可能會產生看這個地方清晰而看其他地方模糊的情況,這就需要較高的帶寬要求。VR對於網絡傳輸的要求會是傳統傳輸速率的8倍、10倍,如果要達到更高的清晰度,也許5G網絡都不夠用了。
廣東聯通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一個互聯網廠商在全球的CDN節點可能比不上一個運營商在廣東省的量,而這個布點影響著消費者觀看視頻時的體驗,比如說視頻幀率可以達到每秒60幀,不會出現卡帶的情況。從基礎設施的布點來看,三大運營商和互聯網廠商相比,有天然的優勢。
據記者了解,廣東聯通已經在業務熱點區域部署了4G+的載波聚合技術,在2015年底就已經實現370Mbps的峰值速率,是國內首個達到此速率的運營商,為用戶提供超快的速率體驗。來自廣東聯通的信息顯示,在聯通高速網絡下載一首高品質音樂(10MB)僅需0.2秒,下載一部無損1080P高清大片(20GB)也只需要7.4分鐘。
“廣東聯通的超卓視頻網可以完美支持4K和VR技術的各項應用。未來兩年,廣東聯通還將繼續做強沃4G+超卓視頻。”廣東聯通發言人對記者。

但內容和開發生態上也許是運營商需要補齊的“短板”。
BAT巨頭早已入局,阿里今年3月正式成立VR實驗室,並對外公布了阿里的VR戰略,即借助其平臺的優勢,不斷的推動VR內容和硬件的培育。阿里希望通過工程師和商家的努力,為用戶構建一種身臨其境的沈浸式購物體驗。而騰訊更是從去年12月就對外宣布,為VR產業開發者提供一個開放的、標準化的平臺,並會自主研發頭顯、手柄等硬件配置,做好鏈接的角色。百度則選擇了視頻領域,結合線上線下推廣VR頻道。
“視頻流量將統治整個網絡,運營商轉型是必然趨勢。未來,電信運營商和廣電運營商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融合之後的運營商將能提供語音、視頻和寬帶接入等各種各樣的業務。沒有這個能力的運營商將無法在市場上生存。”華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聯合產業鏈上下遊是目前運營商最佳的選擇。
事實上,從此次聯通在VR上的布局可以看到,電視盒子是未來運營商在內容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入口,而目前牌照方和內容方已經成為其合作夥伴。來自廣東聯通的數據顯示,沃TV目前擁有超過100套高清電視頻道和超過3000部高清大片,同時還聚合了全網百家視頻網站的資源。而在網絡建設方面的合作方也包括了騰訊、阿里、百度等大型互聯網企業。
“通過為這些互聯網企業提供了節能高效的數據中心,聯通也在鍛造自己的基礎能力。”廣東聯通發言人對記者說。
國防部:部署“薩德”就像打開“潘多拉盒子” 惡果不容小覷

“薩德”系統
美國陸軍參謀長米萊訪華時表示,在任何方面都不會對中國造成威脅,對此,國防部今日回應稱,部署“薩德”系統就像在本地區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其引發的惡果不容小覷。
記者:據報道,美國陸軍參謀長米萊訪華時向中方表示,“薩德”系統的部署完全是為了保護韓國和美國人免受朝鮮導彈襲擊,其雷達探測距離僅幾百公里,不會覆蓋中國內陸,在任何方面都不會對中國造成威脅。請問對此作何評論?
吳謙:美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不僅是一個戰役戰術問題,更是一個戰略問題。這種做法打破了地區的戰略平衡,損害了中國的戰略利益,破壞了中美、中韓之間的戰略互信。打個比喻說,部署“薩德”系統就像在本地區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其引發的惡果不容小覷。
我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雖然美官方多次表示“薩德”反導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只有幾百公里,但據韓國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導彈防禦局局長敘林最近在訪韓時表示,“薩德”反導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由“末端模式”轉為“前沿模式”,而“前沿模式”下,雷達探測距離為1000公里以上。他的表態聽起來很有故事。
供應商集體討債 童裝淘品牌綠盒子宣告破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3/160647.shtml
供應商集體討債 童裝淘品牌綠盒子宣告破產
i黑馬
如今擺在吳芳芳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破產重組或者破產清算。
i黑馬訊 1月3日消息 2016年的最後幾天,恐怕是昔日“網絡童裝第一品牌”CEO吳芳芳經歷過的最難熬的日子。彼時,“綠盒子宣告破產”,“美女CEO吳芳芳轉移財產跑路”等傳聞正與即將被敲響的跨年鐘聲一樣,等待著時間宣判。不同的是,熱鬧的人群迎來了新的一年,而處在風暴漩渦的綠盒子等來的卻是要麽破產清算、要麽破產重組的關於生死的通知單。
事件的起因,是一條綠盒子供應商的催債微博。
12月28日,一位疑為綠盒子供應商的網友在微博公開聲討吳芳芳惡意詐騙,轉移公司財產,稱“吳芳芳身為上海十佳創業女青年,麥西西代言人,一位頭銜多到數不過來的成功人士,麻煩把惡意詐騙我們的貨款還給我們。”並@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阿里享有美譽度店鋪的背後,勞苦大眾一針一線、通宵達旦趕出來的貨物就這樣被“吃”。

此外,該網友還貼出數家供貨商聯名向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檢察院、徐匯分局經偵支隊的請願。稱,2015年開始,綠盒子就由於長期在各網絡電商平臺低價促銷及盲目擴張(開辦線下實體店等原因),造成企業供應鏈斷裂,無法正常按時支付供貨商貸款,老供貨商不斷停止供貨。
但是在這一情況下,該企業主要負責人(法人:唐俊喜;股東:吳芳芳,兩人系夫妻關系)及部分高層管理人員,采取欺瞞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的手段,使用多種合同詐騙手段,欺騙供貨商繼續供貨,造成目前至少有94家企業單位、9400萬元的負債無法清償。
並且稱,目前該企業還在想辦法轉移有形無形企業資產,同時很多高管另組團隊在外地另起爐竈,試圖侵吞這麽多企業及員工的血汗錢。
面對公開質疑,當晚吳芳芳在個人微博上針對“惡意詐騙和轉移財產”發表申明:雖然公司最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我一沒跑路二沒有想過推卸責任三沒有卷款過一分錢,相反我個人的積蓄這幾年都不斷貼補進了公司,此點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法律審計。目前我每天都在四處奔走努力解決問題,年關將至,明白各位供應商的苦衷,你們罵我什麽我都毫無怨言,這也是我應該去承擔的,但如果各位繼續在網上散布我孩子的照片並加以詆毀,我一定會用法律手段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這是作為母親一定會拼了命去維護的權益!
12月30日,吳芳芳首度,也是最後一次接收媒體采訪時再次回應:我正在積極處理此事,也在和供應商們積極對話協商,希望大家可以稍微理性對待,綠盒子有品牌價值、產品設計、線上運營優勢,我已經委托律師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希望能夠轉型代運營公司,用自己的能力把公司經營下去,慢慢還供應商的錢。同時我願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審計,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至此,綠盒子和大多數供應商仍然各執一詞。但無論孰是孰非,綠盒子長時間拖欠供應商貨款都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前兩年綠盒子已經現金流有問題了,不應該采取拉長供應商貨款接著猛搞的策略,可以裁員,可以縮減規模,只要策略得當,總有辦法再起來,等到現金流萬劫不複了,這輩子再想轉身,難度很大,供應商都很難,都是身家。”事發後,知名電商評論人魯振旺在社交媒體發聲稱。
無疑,對於任何企業來說,拖欠供應商貨款都是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有消息稱,除了催債微博,綠盒子負責供應鏈的主管突然失聯,引發恐慌的供貨商集體討債並上訴,以至綠盒子支付寶賬戶在雙11後第二天即被凍結,最終使綠盒子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是此次導致綠盒子最終崩盤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這並不是綠盒子第一次面對崩盤危機,早在2011年,上海地鐵滿是綠盒子的宣傳,但由於盲目求快,非理性擴張,綠盒子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處於人心動蕩的業務調整期,加之此後O2O、線下店等新的業務形態不斷冒出頭,綠盒子無重心的不斷跟進,也導致其始終沒有重回網絡童裝第一品牌的輝煌。
截至目前,在i黑馬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綠盒子在天貓的官方旗艦店頁面已經消失,其官方微博也僅剩下去年11月3日的一條秒殺信息。
如今擺在吳芳芳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破產重組或者破產清算。
吳芳芳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破產清算也許是最簡單的方式,但是我想爭取破產重整,我拼命挽救綠盒子是因為害怕讓眾多的供應商蒙受損失。同時也不希望自己一手打造的品牌倒閉,所以之前我從個人腰包掏錢幫公司度過難關。”
吳芳芳說,“希望大家給我時間和機會。如果供應商不接受破產重組,只能走上破產清算之路,其實這對供應商來說損失比較大,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結局。”
即便如此,最終能有多少供應商同意破產重組,答案也並不會太樂觀。
在阿里帶領淘品牌浩浩蕩蕩沖刺創業板的當下,綠盒子的命運正在為線上線下同時拓展的淘品牌敲響警鐘。“綠盒子原來靠線上紅利做大做強,但難以進一步做大,特別是線上淘品牌靠全網比價很難有高的毛利,低毛利、低品質如果不能迅速規模化,那意味的就是虧本經營。綠盒子走線下實體店鋪經營時繼續遵循傳統的渠道經營模式,線上線下沒有形成一體化經營模式,導致了線上線下不同經營手法,讓品牌總部在供應鏈管控上無法形成集約化,導致成本反而增加了。其重新轉型在品牌、產品、渠道等方面沒有形成精準化定位,線上用戶體驗與線下用戶體驗形成不同的軌跡。”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日前媒體采訪時評價道。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綠盒子
破產
吳芳芳
贊(...)
分享到:
盒子世界:三个男人的“S曲线”动漫梦
1 :
GS(14)@2010-09-11 17:32:05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06/148249.html
创业ID 公司:博卡思教育软件有限公司(盒子世界)
合伙人 李炼 孙彤宇 邹咏凯 钟晓秋
管理团队 李炼 邹咏凯
创办时间 2009年年中
初始投入 3000万人民币
风险投资 尚无
一年前,“盒子世界”还需要借助孙彤宇的光环吸引媒体的关注;一年之后,盒子世界1500万注册用户数,让背后“跨界”的团队开始谋划给“盒子”这个形象拍摄一部电影。初步完成了品牌金字塔中用户积累的盒子世界,电影能帮他们顺利占据塔尖的制高点吗?这还将考验他们的耐心。
打开“盒子”
李炼因为梦想拍电影而走进了离电影最近的广告影视创意行业。17年的从业经验,更吸引他的是如何构筑一个商业的模型,使品牌的价值最大化。此外,他还认识了两个“甲方”的人。
之前,他的广告公司做过两个项目:一个是农夫山泉的“为希望工程捐献1分钱”的品牌塑造,另一个是为初创的淘宝网选择了电视媒体这一成本甚高的推广方式。由此,养生堂前任公关总监邹咏凯,以及淘宝网前任总裁孙彤宇也成了李炼的朋友。
在逐渐“看清一个品牌是怎么做的”之后,李计划自己也做一个品牌试试。结合影视创意出身的背景,看到动漫产业的方兴未艾,李炼将构想中的传播对象,锁定在少年儿童。
李炼做动漫品牌的想法与孙彤宇的一碰撞,在“品牌金字塔”底层的用户积累手段上选择了互联网。彼时的一年前,也就是2007年年末,只有两年历史却已拥有70万付费用户,超过1200万活跃用户的美国儿童虚拟社区“企鹅俱乐部”,被迪士尼以7亿美元收购。
去年年中,一个叫盒子世界(hezi.com )的儿童社区上线。“我想知道天空为什么会下雨?蛤蟆为什么躲在草丛里?”深谙广告传播门道的李炼用这样一则广告,经由央视少儿频道将孩子们吸引到“盒子世界”中来,将这个虚拟的“盒子”,“打开、装满、分享”。
最难伺候的“小大人”
李炼将之前博采广告有限公司及博采数码影像有限公司“注入”这项新的事业,与辞去养生堂前来加盟的邹咏凯一道再创办博卡思教育软件有限公司,而刚从淘宝网卸任总裁一职的孙彤宇则作为“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加入。因为涉足少年儿童的传播渠道,擅长动画及少儿类电视栏目广告及节目经营的悠扬传播总裁钟晓秋成了他们的另一个“天使”。
一时间,盒子世界的新闻有些铺天盖地。媒体将焦点落在带着“淘宝网之父”光环的孙彤宇身上,这个项目被广泛解读为孙组建团队涉足儿童网上社区领域。不过,事实的“真相”却是,盒子世界其实是李炼梦想中的动漫品牌积累用户的手段之一。
一年的运行之后,李炼介绍说,盒子世界已经从预测中的4500万少儿网民中吸引了1500万的注册用户。这群6-14岁的用户在他们看来是一帮很难伺候得好的“小大人”。
孩子们注意力“转瞬即逝”的特性,使得他们对盒子世界的运行速度要求很高,稍有不满,立刻“爱憎分明”地将之“打入冷宫”。李曾有计划将盒子世界的平台做得更开放,把“埋”在flash格式的东西“拿出来”,但“拿得不对”的结果反而让网站负荷加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而小大人们少不了有一点点都想挣脱父母管束的叛逆,一样身为爸爸的李炼、邹咏凯和孙彤宇都体会到。因此,盒子社区上的“父母”专区乃至可以与自己的孩子实现账号绑定的功能都推得“比较低调”。
“小大人”的要求还不止这些。“我们不能不让他们觉得盒子世界太幼稚”,所以我们小心翼翼地去试探和迎合他们的社交和游乐的需求。特别在大龄少儿这一块,推了社区bbs和少儿版“twitter”的功能。
另外,盒子世界的后台管理员都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出现在社区当中,及时捕捉小大人们的创意并迅速“产品化”,比如将小孩子写的寓言故事制作成flash短片供其他孩子点播,又比如,将孩子们给“盒子”这个形象设计的帽子做成标准化的“道具”供其他孩子选用。
“制高点”有多远?
不久前,盒子世界的办公地点从距离淘宝网总部不远的民居里,搬到杭州北部软件园的一座自己规划建造的6层写字楼。邹咏凯介绍说,2400平米的数码摄影棚在国内同类型影棚里排名第二。
“我是用上半辈子赚的钱来做这个下半辈子的项目。”李炼把告诉投资人的话跟记者又重复了一遍。通过盒子社区积聚少儿人气之后,“品牌要构筑完塔尖的制高点,工程才算完成。”李炼说。要爬上这个制高点,李炼开始筹划“盒子世界”之外的另一个核心项目--拍电影!
在国内像喜羊羊与灰太狼、或者奥飞的悠悠球产品,前者基于500集的电视动画片,后者依靠线下赛事的推广积累,最后都殊途同归——— 用电影的形式登上制高点再往下俯冲,带动衍生产品的进一步销售。这套思路在李炼看来,盒子世界也应如此。
在对接博采广告影视制作的资源基础上,一部以“盒子”形象为主题的数码动画片预告片头已经制作完成。李炼亲自担纲“编剧”一职。当然,对于刚刚大笔投入的专业拍摄设备来说,关于“盒子”的电影也绝不止一部。而初始投资人当中,钟晓秋的背景将会让“盒子”的电影在发行和放映上使出“暂不方便透露的杀手锏”。
只是一分钟制作成本动辄十余万的数字,加上盒子世界又尚未实现盈利,四个合伙人的投资足够支撑接下来的投入吗?除了初始的投资外,博采广告公司目前的业务正在反哺着李炼他们梦的持续。
“好在,我们四个都是很有耐心的人。”李炼说。
记者眼
孙彤宇“隐身”于盒子
孙彤宇在盒子世界刚上线的时候有过一段“闪电般”的露面,之后又恢复了低调。
“他是投资人,也是顾问。”盒子世界总裁李炼道出孙在盒子世界的身份。可以理解的是,目前盒子世界已经不是去年刚上线需要媒体的聚光灯广泛关注的阶段,孙自然就对媒体“隐身”了。
对盒子世界的进展,四个合伙人凑一起商谈的时间也少了起来,“一两个月一次吧,但是经常通电话。”而据记者从小道消息获悉,孙彤宇作为天使投资人的身份,目前又投了另外两个与互联网有关的项目。
盛大新盒子
1 :
GS(14)@2010-12-25 13:26:52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4973
游戏、视频、小说、电子书……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公司自从“盒子”计划失败之后,一直在往自己的口袋里装入越来越多的东西,什么时候它才能让我们看到那个“迪士尼2.0”?
“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将会迎来中国互联网最为惨烈的竞争。”11月30日,上午10点半,盛大集团创始人和CEO陈天桥坐在盛大位于上海张江园区内的总部,电话的那一头是那群爱问刁钻问题的华尔街分析师。
即便是曾被批评为“不懂中国网游”的美国投资者,现在也发现“神奇小子”正被他的对手紧紧追赶。
网游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现在是腾讯。刚刚发布全新品牌形象的腾讯游戏在第三季度获得了25.57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并且公布了近10款新产品;《魔兽世界》资料片《巫妖王之怒》也终于为网易带来了好消息,收入12.52亿元,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6.1%,位居市场第二名。这是网易自2005年第四季度至2006年第四季度之后,又一次超越盛大。
在前三名中,盛大是唯一一家游戏业务营收环比及同比都出现下滑的公司。10.96亿元人民币的数字较上季度下降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
盛大游戏总裁兼CEO谭群钊将此归结于产品的优化调整。新的系统鼓励低端玩家减少人民币消费,转向游戏中的虚拟交易为公司带来收益。这一调整造成活跃付费用户与上一季相比降低了4%,不过他同时解释,这也有助于游戏收入的持续增长。
在陈天桥眼中,社交游戏成了盛大在游戏主业上必须抓住的又一次机会,他甚至将盛大即将大力开发社交游戏的计划称为盛大“新的转型期”。
这的确不是盛大的第一次“转型”。2005年,靠代理韩国网游《传奇》起家的盛大曾宣布将旗下包括《传奇》在内,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产品由时间收费模式改为道具收费模式。这次转变获得了成功,并带动起了业界的潮流。它最终成就了后来的盛大。从2007年3月起,在后来两至三年的时间中,盛大一直被称为中国第一的网络游戏公司,直至被腾讯所赶超。现在它试图又一次寻找新的方向,而情况却已经与3年前完全不同。
按照这家公司自己的统计,包括游戏、文学、音乐及无线在内的整个盛大集团,眼下有7亿注册用户、1亿活跃用户、1100多万付费用户。陈天桥最想做的,就是围绕这个庞大的用户平台来搭建他梦寐以求的“网络迪士尼”。
几年来,仅仅一些上规模、先后通过并购成为盛大子公司的名单就已经有一长串:互联游戏平台浩方在线、手机游戏开发商数位红、休闲类游戏平台边锋网和联众、起点中文网等网络原创小说网站、无线音乐提供商华友世纪、视频网站酷六网。2009年底,盛大宣布与湖南卫视合资成立盛视影业,进入影视娱乐领地。
2009年9月,盛大游戏(NASDAQ:GAME)在纳斯达克挂牌,成为自盛大剥离的第一家独立上市公司;2010年6月,华友世纪将旗下的音乐及无线增值服务业务出售给盛大网络(NASDAQ:SNDA),华友世纪留下的“壳”使酷6视频实现了上市,更名酷六传媒(NASDAQ :KUTV)。
陈天桥的战线正在急速拉长。它的并购速度和数量让人吃惊,甚至计划在江苏无锡建设盛大主题公园,在其中放入盛大游戏以及盛大文学中的著名角色。
2010年4月初,盛大集团在上海召开了自己的年会。在它的会议名单上,集团的各个子公司VP(副总裁)级别以上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0位。在盛大的历史上,这样人员和机构急速膨胀的情况从未出现。
一切都是为了“网络迪士尼”,对于这种不断布局娱乐产业链的举动,陈天桥无数次这样说。其实在更早一些时候,陈天桥就曾经举着“网络迪士尼”的牌子出现在校园招聘会上,只是当时还没有多少人认识这个肤色黝黑、个子不高的年轻人。
“在所有行业中,网络游戏是惟一一个兼有恶性竞争风险、专业风险、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这四大风险的行业。”陈天桥曾经在一次行业论坛上这样表示。在运营网络游戏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他需要摆脱那些创业初期徘徊不去的阴影:服务器宕机、外挂私服泛滥、法规政策不明、舆论环境不利。
一位下属曾在凌晨两点整理通讯录而误拨了陈天桥的手机,他一个激灵醒来,却迟迟不敢接听电话,因为这个时候的电话往往意味着公司将有大事发生。这是陈天桥创业早期的故事,这比迪士尼的梦想听起来要残酷得多。
因此自创立盛大网络以来,陈天桥一直希望盛大不仅仅是一家提供网络游戏的公司。比如他力排众议、独断专行地推行了自己的第一个大计划—盛大盒子。那是在2004年底。他希望通过这个机顶盒设备,将那些由盛大提供的网络游戏、音乐、影视下载等互联网娱乐内容接入电视机,从电脑桌转移到客厅里,使盛大产品真正接近主流人群。
但这一计划触碰到了太多壁垒,除了技术条件、硬件厂商、流通渠道,还包括广电、电信这样的大型国有运营商。一位参与“盛大盒子”市场计划的员工回忆,当他们在那些高楼里找到中国电信这样的运营商时,对方有意反问:盛大是什么公司?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盛大盒子吞噬了大量资金,仅披露出来的研发费用就已经超过了1亿元,但名为“盛大易宝”的机顶盒终端却大量滞留在各地经销商手中。
与提出过维纳斯计划的微软一样,盛大在自己的第一个硬件战略上深陷泥沼。在后来的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陈天桥这样总结教训:盛大盒子无论是在技术和市场条件下,还是在盛大自身资源的积累上,都显得不够成熟。盛大想做渠道和硬件,但是内容供应商在战略上地位其实会更为重要。这次决策,带来了盛大后来为期三年、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行动,使盛大在内容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架构。
到2010年第三季度,盛大集团以盛大文学、酷6视频为主的“其它业务”,收入3.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36%。看起来,那些以实现多元化营收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正在取得初步成效。在陈天桥的计划中,文学和视频都是未来盛大多元化营收阵营中的关键角色。
“未来”是一个美好词汇。不过对于盛大文学和酷六视频而言,也意味着变化莫测的市场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它们没有陈天桥决定代理《传奇》的那一年、市场上只有少数几款网游产品的好运气。
陈天桥说,与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和其他运营商阅读基地的合作,在盛大文学眼下所获得的营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决定了盛大应对盗版问题的紧迫感。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的多次采访中,盛大文学CEO侯小强承认版权问题是盛大走向盈利之路的最大一块绊脚石。正因为如此,他不止一次地向百度文库开炮,最近的例子是联合网络作家对百度发起的新一轮集体诉讼。
除了必须赢得这场与百度公司旷日持久的版权战争以外,侯小强还把宝押在了“一次生产、多次使用”的全版权运营模式上。这样的版权输出,也是陈天桥计划中的占据产业链上游的行动。
盛大文学的前身是2004年10月被盛大所收购的起点中文网。在后来的6年间,它通过先后收购的7家国内领先的原创文学网站,占据了超过90%的中国网络原创文学的市场份额,拥有总计93万名作者、累计500亿字的内容储备,并且每天新增内容6000万字。
2010年初,盛大文学成立新的B2B部门,将这些旗下的文学作品推销给影视和游戏公司。在盛大文学的统计数字中,目前已经出售文学作品游戏改编权6部,包括《鬼吹灯》、《盘龙》等;出售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版权超过40部,其中包括《庆余年》、《元徽宫词》等。
不过版权形象开发和行销并不像升级打怪那样简单,盛大文学版权输出的成果现在还难以预料。其中曾经风靡一时的《鬼吹灯》,几年前电影改编版权卖给了知名导演杜琪峰的电影公司,但这一项目迟迟未能开拍;宣布出售给盛视影业的《星辰变》,眼下则还在筹划阶段。
盛大文学B2B事业部总经理崔译允承认,自己在做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她的手下有近20名员工,定期与全国300余家影视及游戏公司接触,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酷六传媒的CEO李善友也在绞尽脑汁。
在2010年第三季度,酷六传媒的净亏损额为1280万美元,在上一季度,这一数字也高达1240万美元。
视频网站行业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现金绞肉机”。正在谋求上市的土豆网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达8373万元,已经成功在纽交所上市的优酷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这家公司在同一时期的净亏损已高达1.67亿元。
2008年,视频网站购买电视剧一集普遍不超过3万元,而到2010年,10万元费用还不够买一集《红楼梦》。视频网站无不希望从版权费用高企、盈利模式单一(主要依靠广告)的困境中挣脱出来。
从2009年底,酷六CEO李善友开始提出将酷六从原有的视频分享平台转型为视频媒体平台。影视中心的运营团队由50人增加到了120多人,其自制节目团队也开始推出“真人秀”、“明星驾到”这样的娱乐节目。这家盛大旗下的视频网站希望强调新闻编辑和制播能力,借此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减少对于购买版权的过度依赖。
“2010年酷六的定位是投入期。”酷六高级副总裁郝志忠说。他承认在未来一年,视频网站行业的直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今年11月,李善友公开表示,如果酷六无法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收入,以每个季度亏损1000万美元计算,其现金只能维持一年,而酷六也势必再度融资维持日常运营。
事实是,酷六传媒的竞争优势眼下还有待形成。在他们加紧推出自制节目的同时,优酷和土豆同样也制定了类似的计划,并且已经在诸如“土豆映像节”、“优酷牛人秀”这些节目上积累起不错的口碑。12月8日上市的优酷,当天的股价超过33美元,涨幅达到了168%,市值达35亿美元。
视频业务和盛大文学—陈天桥为未来布局的两架马车现在仍在摸索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型,他们都还要依赖于游戏业务积累的丰沛现金流。
盛大集团企业传播高级总监诸葛辉说,盛大在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提出转型,是过去计划的进一步延伸,希望能够摆脱长期以来对于网络游戏业务的依赖,成为真正的互联网互动娱乐型公司。
依靠同时运营超过70款产品、可以快速替换的策略,以及庞大的用户基数,盛大游戏在代理成本以及运营效率之间获得了极大空间。这套体系的运转结果显而易见:尽管再也没有一款产品会像《传奇》一样成为盛大的长期“现金牛”,但也可以在长则几个季度、短则几个月的时间里为盛大带来利润。不过,这个盛大一度引以为豪的平台战略显然正在逐渐丧失霸主地位。与此同时,新的市场正在形成。
借助于社交游戏,在众多MMORPG(多人角色扮演类游戏)等大型游戏的包围下,一批中小游戏公司正将大量年轻人从打怪升级中“解放”出来。热酷的 “阳光牧场”在登陆美国和日本的社交网站之后,迅速成为日本mixi等社交网络上用户最多的社交游戏之一;五分钟的“开心农场”,在美国Facbook上的用户数量也超过了100万。
更有发言权的是Zynga,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社交游戏开发商。它的新产品CityVille在上线的第一天就获得了30万用户,一周之内,这一数字突破了300万,此后两天,又被刷新到了600万。
2010年初,盛大以8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Flash小游戏运营平台mochimedia(麻球)。麻球项目和开放平台计划,使盛大可以同时吸引海外及国内的游戏开发者及游戏公司,在对网页及客户端Flash小游戏布局的同时,切入社交游戏市场。
这是一个几乎谁都能看到的机会。2010年11月,盛大游戏副总裁、18基金合伙人左玉龙主持了一个盛大开发者论坛,表示“欢迎全球SNS研发团队与盛大合作”。在3个月之前,盛大推出了开放平台计划,与开发者及游戏公司共享自己的运营平台,提供接入、分销、计费、推广、客服等服务。
一位盛大游戏的中层员工说,早在一年前,盛大游戏就针对社交游戏市场进行了调查,并向集团提交了报告。
2010年7月,盛大互动社区“糖果”上线。差不多与此同时,一个名为“逛一逛”的网站也被推出,它允许用户收藏自己喜欢的网站,并根据这些收藏记录向用户推荐内容,还可以与“糖果”中的朋友互通关系。
“糖果可被视为盛大版的Facebook。”在盛大开发者论坛现场,一位接受采访的游戏开发者表示。盛大游戏平台沉淀多年所积累的庞大用户,可以成为不错的社交游戏的销售和运营渠道,如果平台政策吸引足够多的开发者,就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的生态圈。目前,麻球与开发者的分成比例是5:5,而糖果网还处于内测阶段。
但这一市场的竞争无序已经有目共睹。五分钟CEO郜韶飞说,以大半年的人力、财力、物力开发出的社交游戏“小小战争”上线不到3个月,就遭遇了国内其它公司的模仿;此前登陆Facebook的“开心农场”在受到热捧之后,数以百计的山寨产品也蜂拥而至。
竞争对手也在介入类似的游戏开发平台。网易酝酿发布一个名为iGate的中小客户端游戏开发合作计划,与盛大的“游戏开放平台”以及麻球项目抗衡。 iGate可以为开发者提供2D和3D小游戏开发平台。并在经过评审后,将这些第三方游戏发布到iTown中推广运营,获得多样化的奖励收入。
腾讯走得还要更远一些。一款名为“摩天大楼”、由上海恺英网络公司开发的社交游戏,自进入腾讯游戏开放平台不到5个月时间,总用户量已经超过了7000万。按照两家公司公布的数据,单月盈利分成已高达200万元。
盛大依然在释放出更多的触角。11月25日,盛大旗下旅游社区游玩网更名“切客网”正式上线运营,这是一个与“街旁”、“玩转四方”商业模式类似,通过与商家合作、利用签到获取各类优惠的LBS(位置服务)网站,其运营主体则是在四五月间成立的盛大旅游—盛大旗下一家最新成立的子公司,它的业务还包括筹建中的主题公园。
利用社交游戏黏住用户,将他们进一步引导入更多的业务中,比如主题公园和电子商务,可能才是盛大真正想要做的。盛大对这些计划守口如瓶。当然,也还没有一家公司取得过成功。
在过去的业务核心、以MMORPG为代表的大型网游市场上,盛大正遭遇激烈的竞争,而文学、影视业务、视频网站、社交游戏等新兴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还尚未形成,一些甚至存在巨额亏损的风险。
不断尝试的盛大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陈天桥试图复制“发现新业务”的增长模式,但这一次他面对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至少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还没有谁能以这样的方式、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取得过成功。
“可以认为盛大在尝试不同的道路。”一位盛大游戏的中层这样说。
与腾讯不同,一个强有力的用户聚合平台是盛大所缺失的。依靠QQ平台的巨大黏性,腾讯在多个业务上获得了成功。而眼下的盛大,面目还过于模糊:过去它以网络游戏聚集了用户,后来希望以内容多元化示人,而最新计划是以社会化网络SNS作为平台。
现在,盛大盒子又回来了,里面除了多元化的游戏产品、网络视频、网络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还有一个被称为“Bambook”的盛大电子书。
最初的Bambook听起来就像一个电子书的“梦工厂”:任何作家、出版社等版权方,都可以将自己的内容加入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双方共享销售分成;电子书终端设备厂商,则购买并在设备中植入盛大文学的电子书平台,以此解决设备生厂商广泛缺乏版权内容的问题;如果一部作品被证明有足够的潜质,它还可以被改变成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剧甚至话剧。
也许陈天桥的确挑对了好时机。亚马逊Kindle阅读器掀起了出版业的变革浪潮,苹果公司CEO乔布斯也以iPad极快地激起了反响。在国内,3G牌照已经发放,无线移动终端或许将迎来自己的爆发期。
盛大文学曾计划与电子书终端厂商合作,收取Bambook所采用的电子书解决平台的安装费用,继而从读者今后付费购买的电子书中获取收入。在 Bambook以硬件形式推出之后,这一计划进展并不顺利。汉王正在内容上与盛大文学开展合作,但董事长刘迎建没有计划采用盛大的电子书解决方案。他有着自己的标准,借助于元太科技的电子纸技术,汉王即将推出国内第一款彩色电子书。
“从做内容到做终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诸葛辉说。他表示根据内容的不同,盛大也有可能提供其它类型的硬件,并且盛大从来没有放弃类似于盒子的客厅产品。当盛大在自己平台上掌握了足够多的用户之后,终端的需求也就自然产生。不过,盛大最终还是一家以提供内容为导向的公司。
考虑到盛大游戏平台数以亿计的用户数量,你应该对此有所联想。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集合了应用的终端,为盛大的旗下业务付费。
然而,在实现这样的理想状态以前,盛大是否已经把自己的战线拉得过长了?美国投资公司Auriga发布的报告说,盛大管理层已经为长期增长做出了战略规划,然而这样的规划已经给盛大的利润率带来了压力。第三季度,盛大网络的利润率为11.1%,远低于第二季度的17.1%,以及第一季度的26.8%。在短期内,盛大网络的利润率将难以上升。
多元化的研发和布局方式,正在为盛大带来巨大的成本。2010年第三季度,盛大游戏在研发中就投入了1.164亿元(约合174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按照财报的披露,尽管盛大拥有超过70亿元的现金储备,但同样在尝试降低管理费用,以平衡巨大的研发支出。这一季,盛大游戏的管理费用为8700万元,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了9.3%。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盛大CFO吴兆莆承认盛大正在孵化的诸多其它业务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在这样一个时期,预测利润率的变化“将有点困难”。尽管一些业务的利润率持续提高,但与整个集团的水平还无法相比,因此在利润率方面盛大将存在短期压力。
考验陈天桥战略智慧的时刻已经到来。盛大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长期并购和整合,它的旗下是多家子公司,背后的市场不尽相同,陈天桥想要做的是使它们连成一片。在此之前,盛大必须承担利润受损、甚至一些业务失败的风险。
当1984年迈克尔·埃斯纳第一次跨入迪士尼大门的时候,它还仅仅只是一家有着电影、衍生消费品及主题公园的公司。而在此之后,野心勃勃的埃斯纳将迪士尼的触角伸到了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除了既有业务,还囊括了电视制作、电视及无线广播网络、有线电视网、录像带、零售商店、主题公园饭店、度假服务,甚至还有体育活动组织及百老汇音乐剧。
迈克尔·埃斯纳大刀阔斧将迪士尼引向辉煌。这是陈天桥所推崇的迪士尼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另一面是,埃斯纳的作风一度引发了迪士尼内部的激烈战争,他所设计的一些业务体系也被证明是一场灾难。
陈天桥也有一个自己的“迪士尼2.0”,现在,该是他证明自己眼光的时候了。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盛大的布局:7亿用户的价值
陷入竞争的业务
MMORPG(大型多人角色扮演类)游戏
代表:传奇系列、龙之谷、星辰变
典型竞争对手:魔兽世界(网易)、大话/梦幻西游(网易)、地下城与勇士(腾讯)
休闲类游戏
代表:边锋棋牌游戏、联众棋牌游戏、泡泡堂、其它网页游戏等
典型竞争对手:腾讯休闲游戏产品线、众多中小公司网页游戏产品
社交游戏/社区
代表:糖果网、麻球网
典型竞争对手:腾讯社交游戏平台、网易iGate中小客户端游戏开放平台
视频网站
代表:酷六传媒
典型竞争对手:优酷、土豆
LBS位置服务
代表:切客网(盛大旅游)
典型竞争对手:街旁、玩转四方
具备优势的业务
盛大文学
旗下七家文学网站,包括起点中文、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等。
同时拥有4家实体出版社。
占据90%以上的网络原创文学内容市场,市场份额上占有绝对优势。
面临问题:版权
正在布局的业务
影视娱乐
代表:盛大影视、盛大无线(音乐)
典型竞争对手:华谊影视、橙天娱乐等专业影视公司
盛大旅游
代表:主题公园
面临问题:暂时缺乏有足够号召力的主题形象
腾讯平台VS盛大平台
腾讯平台
利用赖以起家的QQ,以及后来的网页版WebQQ,构建起统一入口的、一站式服务的网上生活平台。
典型业务:
门户:QQ.com
游戏:腾讯游戏、QQ Game游戏平台
社区:QQ群、QQ空间、电子信箱、微博、博客
电子商务:C2C网站拍拍网、第三方支付工具财付通
搜索引擎:搜搜
盛大平台
以网络游戏起家。此后以并购为主要手段,在网络游戏可以有所涉及的领域布下棋子,构建基于内容的娱乐平台。
典型业务:
游戏:盛大游戏、糖果、麻球网
文学、电子书:盛大文学
视频、影视:酷六传媒、盛大影视
新旧盒子对比:征服7亿用户
旧盒子
目的:从占领用户的电脑终端到占领用户家庭娱乐的中心—客厅
商业链条:将休闲小游戏、音乐、影视下载、点播、社区服务等全部打包置入机顶盒产品通过渠道销售终端用户将其接入电视机用户使用盛大服务盛大通过“盒子”获取在线娱乐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收益
`
新盒子
目的:在基于娱乐、游戏等不同业务线上,基于用户需求打造内容优势,自然催生出一个客户需要的产品终端
商业链条:收购各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在线游戏公司、视频网站形成以游戏、文学、视频、影视、音乐多个内容和娱乐服务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娱乐服务解决方案把服务植入硬件终端(包括电子书等)或者通过与其他硬件厂商合作,把盛大的内容植入其中盛大通过销售终端产品、相关内容服务获取收益
2 :
abbychau(1)@2010-12-25 15:53:49MMORPG(大型多人角色扮演类)游戏
代表:传奇系列、龙之谷、星辰变
典型竞争对手:魔兽世界(网易)、大话/梦幻西游(网易)、地下城与勇士(腾讯)
休闲类游戏
代表:边锋棋牌游戏、联众棋牌游戏、泡泡堂、其它网页游戏等
典型竞争对手:腾讯休闲游戏产品线、众多中小公司网页游戏产品
社交游戏/社区
代表:糖果网、麻球网
典型竞争对手:腾讯社交游戏平台、网易iGate中小客户端游戏开放平台
视频网站
代表:酷六传媒
典型竞争对手:优酷、土豆
LBS位置服务
代表:切客网(盛大旅游)
典型竞争对手:街旁、玩转四方
剛剛相反, 它並不是"陷入"競爭, 而是在既有市場分飯吃但失敗而已
3 :
fineram(806)@2010-12-26 01:42:18其實第一財經周刊係咪網上可以睇晒?
不過拎o係手既感覺又好唔同.
4 :
GS(14)@2010-12-26 11:03:16一部分,但是有少少遲,尚書房其實好貴
5 :
GS(14)@2010-12-26 11:03:392樓提及
MMORPG(大型多人角色扮演类)游戏
代表:传奇系列、龙之谷、星辰变
典型竞争对手:魔兽世界(网易)、大话/梦幻西游(网易)、地下城与勇士(腾讯)
休闲类游戏
代表:边锋棋牌游戏、联众棋牌游戏、泡泡堂、其它网页游戏等
典型竞争对手:腾讯休闲游戏产品线、众多中小公司网页游戏产品
社交游戏/社区
代表:糖果网、麻球网
典型竞争对手:腾讯社交游戏平台、网易iGate中小客户端游戏开放平台
视频网站
代表:酷六传媒
典型竞争对手:优酷、土豆
LBS位置服务
代表:切客网(盛大旅游)
典型竞争对手:街旁、玩转四方
剛剛相反, 它並不是"陷入"競爭, 而是在既有市場分飯吃但失敗而已
他是採取主動的?
6 :
abbychau(1)@2010-12-26 11:53:35它是後來者
7 :
GS(14)@2010-12-26 11:55:41通常後來者都是會輸,除非對著對手的弱點來攻,並憑借他的弱點繼續深化,在一段長時間下,才有打勝的希望
8 :
GS(14)@2010-12-26 11:56:11昨日講唔成今日講番個壇點搞好唔好?
9 :
fineram(806)@2010-12-27 10:08:22好貴, 我有同事逢星期三由大陸返公司. 計返 ~$12.
不過好似逢星期五新出的
10 :
GS(14)@2010-12-27 11:40:16The magazine will online Saturday
绿盒子:用快销方法从淘宝突围
1 :
GS(14)@2011-01-08 16:24:12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08/179003.html
高价位、多品牌、快速上下架
2010年光棍节(11月11日),淘宝商城销量近10亿元,童装企业绿盒子一家便为淘宝贡献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
绿盒子的创始人吴芳芳对于那一夜记忆犹新,因为就在不久之后,世界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DCM正式向绿盒子投资1500万美元。而在此之前一个月内,吴芳芳还拿到了挚信资本2000万元的投资。
连续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这让吴芳芳越来越憧憬绿盒子的美好前景。而在DCM基金投资经理张自权看来,中国儿童服装市场未来的成长空间非常大,在每年超过1600亿元的儿童用品市场销售盘子中,通过网络实现的销售仅占2%,而图书市场的网购份额已超过15%。作为不久前刚在美国成功上市的当当网的投资方之一,DCM有意让绿盒子续演儿童用品市场上的“当当”传奇。
痛斩实体店渠道
2006年,设计师出身的吴芳芳拥有了自己的童装品牌“摩登小姐”,定位高端人群,因此价位也较高。2008年底,她开始在淘宝上开店。 “淘宝客服人员和我联系,希望能够将价位定的更低一些,不要走得太高端,这样更符合淘宝的理念。”吴芳芳说。
然而,吴芳芳还是选择了坚持高端。“我和淘宝说,再给我一些时间,摩登小姐会走出自己的路。”吴芳芳说,结果摩登小姐当月的销售达到了12万元。
但此时的吴芳芳也开始感受到了双重压力。 虽然卖得是和线下经销商一样的价,但是在2009年4月的订货会上,经销商和她叫板要求停下电子商务业务,并以不订货要挟。此时,摩登小姐线下的70多家加盟商每年创造着1000多万元的营业额,而线上销售额只有几十万元。经过再三思索,吴芳芳最终还是决定“砍断”全国的100多家童装实体店,代价是由此导致了超过1000万元的库存积压。吴芳芳说,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其账上的资金仅有20万元。
带着一屋子的库存,吴芳芳和她的绿盒子开始全面进军电子商务。为此,吴芳芳和她的助理甚至抵押了各自唯一的房产。
幸运的是,吴芳芳的坚持是值得的,2年过去了,绿盒子旗下的第一个子品牌“Miss de Mode摩登小姐”已成为一个在业内及淘宝网上知名的童装品牌。
做品牌优于做渠道
吴芳芳认为,网络品牌一定要学会差异化竞争,并学习品牌化运作。“绿盒子融资的1.2亿元有相当一部分会投入到品牌建设中去。”
2010年,淘宝开始高举打假旗,一些知名度高的店铺在一夜之间关闭,淘宝店为假货做渠道的模式显然已经越来越不可取。
“我们做品牌做得很累。”吴芳芳说,“不像那些知名的网络商城,可以把最耗精力的部分分包出去,比如有人把物流分包出去,而我们是品牌运营的整个流程都在做,每一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在整个运作流程中,吴芳芳会先期组织团队进行独家设计,这些设计师部分来自国外,随后还要找国内的代工厂负责中间的生产环节,而自己则紧握住了微笑曲线上扬的两端———设计与销售。
为了防止山寨童装,绿盒子旗下的品牌都采取了快销的方式,即还没等别人来得及抄袭,就下架了。此外,绿盒子还在图案设计上动足脑筋,以增加别人的仿单成本。比如,绿盒子在花型上印上了自己的LOGO,如果有的店家有山寨版,这样的模仿就很容易被找到证据。
而主抓设计的吴芳芳也非常看重产品的设计。“我们从客户数据中看出,客户中有来自香港、马来西亚等地的,买家构成非常国际化。于是,我就聘请了一位香港设计师成为设计总监,让我们的童装在设计上更具国际元素。”吴芳芳说。
除了把绿盒子的品牌放在淘宝上销售外,吴芳芳还让自己的品牌与其他的渠道商进行合作。比如,绿盒子的一些品牌产品已经进入凡客V 的销售渠道中,凡客V 则获得一定比例的销售返点。
而为了更加深度地挖掘淘宝市场,绿盒子又相继推出了“M.I.L Boy爱制造”和“Jenny Bear珍妮·贝尔”两个品牌。吴芳芳说,前一个品牌是针对男童的设计品牌,后一个是针对中端市场的品牌。由于经历了在淘宝的磨练,再借助于摩登小姐的影响力,这两个品牌都得以迅速成长。尤其是珍妮·贝尔,虽成立店铺时间只有4个月,但“现在月销售额已经突破百万。”吴芳芳说,珍妮·贝尔在提高性价比方面下了很多工夫,并用高性价比赚取了良好口碑;同时,珍妮·贝尔还在淘宝中关注率比较高的页面上购买“直通车”链接,以迅速赚取眼球,并形成了明星产品带动销售的局面;此外,珍妮·贝尔还积极参加淘宝举行的各种节日促销活动,从而迅速提高了知名度。
由于掌握了淘宝的“规则”,珍妮·贝尔的推广费用只有80万元,而对于类似产品的推广费用至少数百万元。
被风投追赶的日子
2009年,绿盒子的销售额就飙升至2000万元,2010年更是翻了4倍。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说,成为淘品牌最大的优势是:一些风投在选择时,会首先想到淘品牌,毕竟它们是从淘宝上百万店铺中跳出来的,风投会认为淘宝已对他们进行了一遍筛选。
2010年1月至9月,绿盒子的ROI(投入产出比)高达1∶12,连前来考察的投资商都觉得不可思议。接下来的两个月内,绿盒子被“风投”了1.2亿元,说是“被风投”,是因为并不缺钱的吴芳芳近来被风投们围追堵截。
这与2008年吴芳芳的经历可谓是天壤之别。吴芳芳说,在绿盒子2008年最艰难的时候,她也曾拿着商业计划书天天找风投,希望能够融资800万元换30%的股份,但只有一个投资方肯出价350万元。后来,吴芳芳还是选择了拒绝。
在获得1.2亿元的投资后,按照吴芳芳的思路,融资后将首先用来做品牌建设。“要让客户记住你的牌子,一定要练内功。”吴芳芳说,绿盒子将会成立客户体验部,开设更多的客户体验中心,按照比例抽查客户的购买满意度,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
投资物语
DCM基金投资经理张自权表示,中国儿童服装市场未来的成长空间非常大,在每年超过1600亿元的儿童用品市场中,通过网络实现的销售仅占2%,而图书市场的网购份额已超过15%。而之所以看好绿盒子,是因为他们在考察了业内多家企业后,发现绿盒子拥有一个经过磨练的团队。“我们更喜欢绿盒子这样的,从淘宝中杀出来的团队”。
第三只眼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博士张文涛认为,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淘宝商家开始研究设计和生产,并自己下订单,制作极为前沿的款式。而像绿盒子这样做品牌的商家,显然已经抢先一步,这便为其杀出重围占领市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绿盒子获得投资后,进行品牌建设是一方面,进行持续的客户体验改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綠盒子
1 :
GS(14)@2011-04-10 23:18:20http://www.21cbh.com/HTML/2011-4-11/wMMDAwMDIzMTYwMQ.html
2008年12月上線,當月營收達12萬元,2009年銷售額近2000萬,2010年再度改寫為8000萬;2010年9月引入摯信資本2000萬元投資,11月又將DCM的1.2億元收入囊中。
這就是「淘品牌」綠盒子創下的速度記錄。
作為淘寶銷量第一的童裝品牌,在TOP10的淘品牌做經驗分享時,綠盒子創始人、總裁吳芳芳卻說,「我們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吳芳芳,今年30多歲,服裝設計師出身的她性格開朗,自稱是一個「很願意分享的人」。
電商新手的理想主義情結
事實上,在進駐淘寶之前,綠盒子的團隊在電商領域的經驗並不多。
2002年,吳芳芳和幾個夥伴創立了一間童裝設計工作室,利用業餘時間承接各種童裝設計訂單。後來,她們又買來一些童裝尾單,二次加工後,再放到易趣網銷售,網店取名「綠盒子」,這就是吳芳芳此前僅有的電商經驗。
2006年,他們創立了自有品牌「摩登小姐」,並發展了上百家的加盟店,但經驗主要集中在線下。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吳芳芳的公司幾乎遭遇「滅頂之災」,這成為她關掉線下店並轉戰淘寶的導火索。
所以,當他們決定進駐淘寶時,「不是每個人都對做好電子商務有信心」。
在頭半年裡,吳芳芳幾乎在凌晨四點前沒睡過覺。「我一直在研究電子商務,特別是淘寶的很多工具你得去研究透怎麼用」,吳芳芳稱,她必須自己先理解透了,再去告訴她的團隊,而問題就在於,當時團隊中的很多人都是設計師,並不善於做這些。
吳芳芳至今記得,當時每個月給公司淘寶事業部下達任務的時候,得到的反饋都是,「怎麼這麼高?」但嘗試下來,每個月的任務都完成了,而且還是超額完成。
吳芳芳用「閉著眼睛往前衝」來形容過去的兩年:從未關注過競爭對手,也從未給自己設定目標說,「一定要沖NO.1」,而是始終遵循這樣的節奏,即制定一個目標、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去執行。
原因不在於是「電商新手」,而是骨子裡的「理想主義情結」。「一直以來我們的第一願景是做中國最好童裝品牌」,吳芳芳稱,她一直告誡團隊的是,如果帶著太強的商業目的做事,未必能做好,惟有用心地去做產品,才能獲得客戶的真正支持。
兩年下來的結果更讓她相信這一點。綠盒子在淘寶商城實現從零到8000萬的突破,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用戶的口碑傳播,而非廣告。
在投資方眼中,正是由於吳芳芳及其團隊對產品品質的堅持使得綠盒子「心臟發達」,但同時,他們認為,目前的綠盒子依然「四肢偏弱」。
健全「四肢」
2011年,吳芳芳給綠盒子設定的營收目標是2.5億,但她準備下半年再真正發力。她把今年上半年視為升級、準備階段,要「健全四肢」。
提升供應鏈系統是必選項之一。2009年-2010年,綠盒子的庫存量控制在銷售額的2%-6%,這讓吳芳芳覺得「完美」。
為控制庫存,他們通常的做法是,先有一個基準的試單量,投入市場後,如果市場反應好,供應鏈系統就會馬上做出翻單生產的應急反應。在吳芳芳看來,「供應鏈的升級主要是工廠」。
在早期,綠盒子的服裝生產基本由自己的工廠完成,但隨著銷量的劇增,至2009年時工廠還能滿足生產需求,去年就已經跟不上了,整個工廠的產能需要升級「4-5倍」。
是提高自己工廠的產能還是尋找更大、更優秀的工廠合作?吳芳芳更願意選擇後者。她覺得,「工廠本身是一門很深的學科」,而對於非加工行業科班出身的綠盒子來說,不斷的去擴大自身產能,會牽扯很大的精力,如此一來,產品開發、市場等方面的工作則可能會被耽擱。
目前,綠盒子已經在跟國內最大的幾個童裝加工廠談戰略性合作,「雙方不僅是下單接單的關係,工廠還會在優化供應鏈方面提供很多建議」。
要升級的還有管理人才和公司的各職能部門。投資方向綠盒子建議:要補充10個總監。
這讓吳芳芳覺得驚訝。她心裡嘀咕,「需要10個總監嗎?」
現在除了設計部門的總監由吳芳芳兼任,其它部門的總監全部補充到位,包括財務、物流、市場、運營、技術(IT技術)、生產、項目、人力等。吳芳芳還把自己的先生挖過來幫忙。
「現在看來,作為處在發展中期的公司,確實需要這些崗位」,吳芳芳稱,這關涉到執行力。
這些人中80%今年三、四月份才到崗,整個團隊還處在磨合期,這也是吳芳芳眼中綠盒子面臨的一大挑戰。
2 :
GS(14)@2011-04-10 23:18:38先做足線上
作為在淘寶商城孵化出來的品牌,綠盒子曾有70%的銷售收入來自淘寶渠道,2011年,這個數字還將高達50%。在麥網、凡客等第三方平台,你也能看到綠盒子的身影。除此,綠盒子自己的官網也已上線。
官網是否會成為綠盒子未來最主要的銷售渠道?綠盒子是否會「出淘」?
吳芳芳並不糾結這些問題,在她眼裡,「所有的渠道都是一個很好的大商場,我作為品牌商進駐,至於在哪裡賣得多一點少一點無所謂」。
線下渠道也是綠盒子志在必得的一個戰場。畢竟,對於服裝而言,很多客戶還是願意到實體店去體驗。
不過,開拓線下渠道將是兩年以後的事。
在2010年融資的時候,綠盒子就做過一個兩年規劃:兩年內先把線上市場做好做透,鞏固其在線上市場的行業地位。
據說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打電話要求品牌加盟。「但在四肢還沒有發達起來之前,我們不會輕易做線下」,吳芳芳說。
盒子裡還要裝什麼?
從童裝切入電子商務,綠盒子是否也會像京東、噹噹、麥考林那樣,不斷往盒子裡添加百貨?吳芳芳的答案是,永遠不做百貨,將來如果要拓展也還是在兒童領域。
這取決於團隊的背景。吳芳芳很清楚,綠盒子的團隊多是設計師出身,他們擅長的是產品,而非互聯網。
其實,即便專注兒童領域,市場也足夠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預測,到2013年,中國兒童消費品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而這個市場真正被叫的出名字的品牌還屈指可數。2009年,即便是國內中高端兒童消費品市場的NO.1,博士蛙的佔比也不過4%。
吳芳芳期待的是,把綠盒子打造成一個媽媽和兒童的樂園,無論是窮媽媽還是富媽媽,都能在這裡找到喜歡的產品。
相應地,綠盒子也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線,並計劃推出高、中、低端品牌,且每個品牌都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
截至目前,綠盒子共有「摩登小姐」、「愛·製造」、「珍妮·貝爾」三個品牌。從年齡段來看,這些品牌主要覆蓋的是2-14歲的兒童,未來,吳芳芳表示,還會上線針對嬰童、少年產品,將年齡段拓展至0-16歲。
在風格上,「摩登小姐」走的是「氣質女童、精緻女童」的路線,「愛·製造」是潮流男童裝品牌,「珍妮·貝爾」打造的是可愛小童裝風格。按照計劃,針對不同的年齡段,綠盒子還還將推出更多不同風格的品牌,服務更細分的人群。
在公司內部,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事業部,他們可以做單一品牌產品的推廣,而綠盒子市場部的工作,很多是在綠盒子這個「商城品牌」的推廣。
吳芳芳希望能將綠盒子做成寶潔那樣的品牌管理型企業,「既能讓消費者記住寶潔,也同樣能記住它旗下的品牌」。
當然,她今年最重要的任務,首先是讓更多的中國媽媽知道「綠盒子」這個專注中國兒童服裝市場的年輕的原創品牌。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