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減煤增氣待價改

2013-10-21  NCW
 
 

 

陳衛東 文

chenweidong.blog.caixin.com 在美國,氣電對煤電大規模的替代,表現出天然氣產量、價格競爭力和消費增量等多重因素的自然配合,實現了自然的過渡。半個世紀前歐洲的減煤增氣過程也有相似的特徵,甚至幾乎全部能源都需要進口的日本、韓國,近年來其天然氣使用的增加也產生了對其他能源的自然替代。

所謂自然替代,是指在經濟規律的推動下,減煤增氣並不給社會增加額外的成本,是能源行業與消費者在沒有政府強力干預下的自覺自願互動的結果,是社會整體受益與進步的結果。而中國減煤增氣的能源結構調整則是被動的,是在華北大面積PM2.5嚴重超標的強大壓力下,被迫加速的操作。

中國的能源工業改革落後

于其他大多數行業,尤其天然氣價格體系的市場化改革才剛剛啓動。嚴重背離市場的天然氣價格,不僅不能體現“優質優價”的價值規律,同時也使生產商、進口商面臨供應越多虧損越多的尷尬狀態,使得供給不可持續。

煤炭是中國第一大能源,非完全成本的煤電價格是一個標杆,而可替代能源產品之間巨大的價格差是一道天然屏障,也是能源結構調整的巨大障礙。天然氣價格不調升,供應不可持續;調升幅度太大太猛,消費又不可持續。甚至可能導致在價格導向驅動下,出現“減氣增煤”的反效果。由於天然氣價格增長快,減排溫室氣體最堅決的歐洲,去年也出現了減氣增煤的反向動作,盡管增加煤炭的絕對量不太大,只增加排放了2100萬噸二氧化碳,但這是多年堅定減煤後的首次反彈,顯示了價格規律導向動力的強大。

中國的天然氣在一次能源

中的占比低至5%,幾乎全球墊底。這不僅有中國資源稟賦和發展相對滯後的問題,更有替代能源價格關係不合理的問題。與美國比較,中國汽柴油價格比美國略貴,電價大概是美國的一半,而天然氣價格卻是美國的3倍左右。美國的低氣價為天然氣替代煤炭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環境,從而使氣電煤電一升一降,替代效果極為明顯,而且沒有造成社會的經濟壓力。假設美國天然氣價格與電力價格的比例是一比一的話,中國的這一比例則是六比一。中國天然氣價格與電力價格的巨大反差嚴重阻礙了氣煤的替代進程,但問題不在天然氣價格太高,而在於電力價格太低。可是,電力是中國工業和社會民生的基礎,調整電價對社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成為能源結構調整的兩難悖論。

所以,天然氣價格調整不僅涉及天然氣價格本身和管輸費用等,還涉及煤炭和電力等一系列能源價格的配套改革問題,牽涉社會各方,影響極深遠。

歐洲、美國減煤增氣的關

鍵舉措是增加氣電減少煤電,中國能找到新的替代方案嗎?

增加天然氣在交通運輸領域的使用是一個增加天然氣消費的方向。但是,這個應用天然氣替代的是石油而非煤炭,可謂減油增氣。減油增氣也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價格上LNG 對柴油的替代有優勢。但大規模實現減油增氣,有專用發動機開發的技術問題,也有加氣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大規模的投資。

這個方向仍不足以快速、顯著地緩解空氣汙染問題。

節能減排最不能放棄的還

是減煤增氣,應積極探索能源價格體系改革,探索更多的妥善方案。比如,可以嘗試煤炭的潔淨利用,如果把溫室氣體排放納入能源成本考量,煤炭、煤電的外部成本很高,考慮合理的碳價,煤電和氣電的價格差就不會那麼大。人們對 環境的要求越高,燃燒煤炭的外部成本就越高,天然氣對煤炭替代的價格障礙就越低。

中國政府最近提出的減煤

增氣能源調整並非 “順其自然”的經濟過程,但在目前的體制下,減煤增氣不可能自然而然地發生。而要打破扭曲的能源價格體系,政治家的決心和擔當是第一位的,同時要配以進取的、有鮮明市場導向的政策措施給以引導和保障。

本土天然氣,包括管道建設,還處在大規模投資和快速增產的階段,為增加本土供給,應保持現有生產主體投資和生產的積極性,鼓勵加大向非常規油氣和管道的投資。政府還應開放進口許可,鼓勵進 口多元競爭,爭取鎖定更多資源和提高運營效率。至少在2020年之前,天然氣進口仍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

中國石油工業體系的市場

化改革是有成效的,但也已落後于經濟發展的要求,應啓動新一輪更深刻的石油工業改革,否則中國將與新一輪油氣革命擦肩而過,錯失新一輪能源轉型的大好機遇。盡管能源體系的改革不會馬上大幅度提高本土天然氣產量,但一定會給中國能源工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中海油首席能源研

究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