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房會錄50億盈餘 料兩年內申注資

1 : GS(14)@2015-01-08 00:29:0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7/news/ec_ghc1.htm




【明報專訊】承擔10年興建2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房委會昨公布2015/16年預算案,預料未來5年現金儲備會大幅下降,由本年度650億元跌至2018/19年度的236億元。房委會財務小組主席蘇偉文形容,若現金流跌至200多億元是危險水平,但房委會「唔會去到得返200幾億元先問政府錢」。消息稱,房委會未來一至兩年會向政府提出要求注資,最快兩年後便要過數。

房委會財務小組昨通過未來5年的預算案,經修訂後,本年度錄得50.3億元盈餘,多於原先估計36.95億元,房委會解釋,是出售大澳天利苑及租置單位數目較多,加上折舊開支較預期少所致,下年度料錄得46.06億元盈餘。

2018/19儲備勢跌至新低

不過,房委會未來5年計劃興建7.7萬個公屋及1.05萬個居屋單位,預計期內建築開支達1028億元,房委會現金儲備因此會由本年度650億元降至2018/19年度的236億元,會是14年新低。期內出租公屋帳目赤字亦由會本年度6.62億元大增至2018/19年度30.36億元。

公屋赤字料增至30億

蘇偉文承認,若財政儲備跌至200多億元屬「危險」水平,僅等於房委會一年建築成本,故不會待2018/19年度才向政府尋求注資。

他說,因房屋儲備金需先經過立法會批准,審批需時,會預留時間向政府提出注資要求,形式上可直接注資或借貸。
2 : GS(14)@2015-01-08 00:29: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7/news/ec_gma1.htm



【明報專訊】為應付未來房屋供應,發展局物色151幅用地,冀改劃以興建逾21萬個單位。本報分析151幅用地的詳細名單,當中「交地」最多屬元朗及屯門,連同西貢(將軍澳),3區將成為未來10年公營房屋「重鎮」,合共提供37幅用地,佔整體公營房屋84幅地皮的近半。但有當區區議員批評,政府未做好配套,在每區覓地多少亦不同,做法未必公平;亦有區議員反對政府改劃綠化地建私樓。

特首梁振英在2012年8月上任初期,先提出改劃36幅「政府、機構或社區」(GIC)地皮發展房屋,至今逾兩年,最新規劃是透過檢討土地用途,改劃151幅包括GIC、綠化地等興建住宅。151幅用地至今有45幅展開改劃程序,料可提供4萬個單位,但實際完成改劃只9幅,87幅更估計要到2016/17年以後才可供發展。

151地擬改劃建屋 僅9幅完成

對於是否改劃過程緩慢,發展局回應表示,土地開發時間要視乎個別用地的情和涉及的程序,一般約1至5年,當局會繼續按計劃開展修訂工作,大部分用地料可於2014/15至2018/19年度的5年內推出,作房屋發展。

政府提交最新的土地改劃名單,除了油尖旺及灣仔區,本港其餘16區均有地皮「提交」(見表);151幅地中,綠化地佔71幅。供應地皮較少的分別為黃大仙、離島(東涌)及深水區,各只有1幅地皮供應,各提供1000至2000個單位;一直缺乏公營房屋用地的中西區,最新亦覓得兩幅西環加惠民道地皮,料可提供2700個公營單位。

71幅屬綠化地

未來住宅單位供應「重鎮」,則料坐落於元朗、屯門、大埔及西貢區(將軍澳),4區合計已可提供13.6萬個單位,佔整體逾21萬供應的一半。而除大埔區外,其餘3區主要用作公營房屋發展,元朗佔12幅、屯門有15幅、西貢(將軍澳)亦達10幅。

以屯門區24幅地皮為例,預計提供約4.1萬個單位,當中3.4萬個為公營住宅,餘下6400個為私宅。公營房屋用地主要分佈在屯門中、屯門東掃管笏以及兆康站、紫田村一帶,現時主要是「綠化地帶」,將於2016及17年度以後才能推出發展。

區議員:未有完善配套 不應大幅劃地

政府目前的規劃在各區均有反響。屯門區議員江鳳儀說,屯門涉及地皮達24幅,她不滿政府未有完善當區配套,便大幅在區內找地建屋。她說,亦有部分區議員不滿公屋在其選區興建,要求政府有合理解釋。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說,若政府改劃地皮作公營房屋用途,區議會不會反對,但她反對政府在區內綠化地皮未有長遠規劃下「見縫插針」建樓;南區區議員羅健熙亦表示,政府構思改劃區內14幅地皮中,但多達10幅用作發展豪宅,僅4幅興建公營房屋,區議會已表明反對。
3 : GS(14)@2015-01-08 00:30: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07/news/ec_gma2.htm
南區東區13地建私樓 遠超公營屋
  2015年1月7日

【明報專訊】改劃的151幅地皮之中,屯門、元朗及將軍澳等是公營房屋「重鎮」,但在港島區,社區用地及綠化地則主要改作私宅發展,當中南區及東區有13幅地劃作私人住宅用途,分別位於鴨婣洲、黃竹坑,以及北角寶馬山,公營房屋地則有10幅,包括前北角鸷所在的渣華道也有一幅公營房屋地。整個港島公私地皮合共提供16,100伙,佔全港地皮供應單位僅7%。

港島公私地皮合共16,100伙

港島東區佔7幅用地,涉及3000伙供應,當中作公營房屋用地有4幅;私人住宅用地則有3幅,均位於北角寶馬山一帶,分別在寶馬山校園徑、寶馬山道及聖貞德中學旁,現屬於「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估計本預留作學校發展。由於寶馬山多年缺乏住宅用地,市場估計上述3幅新增用地,樓面地價或可過萬元。

不過,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認為,3幅位於北角寶馬山的地皮較「三尖八角」,面積不大,而且交通較不便,加上附近有學校受噪音困擾,相信未來即使興建豪宅,仍僅屬小規模發展,未必能夠成為「地王」。

渣華道柴灣4地建公營屋

港島東4幅公營房屋用地則分別位於北角渣華道;柴灣道及永平街交界;祥民道和柴灣公園之間;以及柴灣游泳池後方,其中渣華道地皮的確實位置當局未有披露。但基於所有地皮仍未進入改劃程序,發展局表示,相信地皮最快只能在2016/17年或之後推出。

南區方面,私營地皮達11幅,主要集中在赤柱、壽臣山等,大部分現屬於「綠化」地帶,估計只能提供小量房屋供應,而3幅用作公營房屋發展的薄扶林地皮,則是預留未來作華富鸷重建搬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45

德勤料港本財年錄350億盈餘

1 : GS(14)@2016-11-11 08:08:30

【本報訊】德勤估計2016/17年財政預算案會錄得350億港元盈餘,比財政司司長2月份的預算114億元,多出236億元,亦遠高於2015/16年實際盈餘144億元。德勤指退稅已成近年習慣,料今年退稅規模與去年相若,但派錢可能性較低。德勤就2017年施政報告,及2017/18年財案提出三個初步建議。減輕中產負擔方面,建議包括香港永久居民首次置業時,印花稅獲減半、每年最多10萬元租金支出可獲扣薪俸稅、允許納薪俸稅人士同時受惠「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和「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兩種免稅額。對於政府上周五推出樓市「辣招」,向買第二層樓的投資者劃一提高印花稅至15%,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陳復新指,樓價、地價在辣招下肯定有波動,但樓市同時受人民幣滙價、美國加息等預期影響,暫時難估計辣招對樓市、稅收實際影響。該行另外建議全面審視稅務政策和法規,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殷國煒指出,香港上次檢討稅制已是1976年,「40年前香港仲係商貿港口,同今日分別好大」,故有必要改進,例如考慮為部份行業(如飛機租賃、高科技)實施稅收優惠政策。殷國煒稱,專家小組研究後,未必會「天翻地覆」地改變稅制,希望政府不要因此卻步。德勤另建議給予本地高新科技公司稅務優惠,例如80%以上員工為本港居民、每年用於本地高新科技項目開支最少500萬元的公司,在獲利首五年利得稅減至1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1/198299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24

羅兵咸料港財政盈餘701億

1 : GS(14)@2017-01-12 08:07:01

【本報訊】政府下月公佈財政預算案,羅兵咸永道預計,2016/17年度本港錄財政盈餘701億元,遠比政府預期高;截至3月底的財政儲備則估計達9,130億元,相當於23個月開支。年內預期賣地收入遠高於預計的209億元,可達880億元。賣地收入屢創新高,羅兵咸永道稅務合夥人蘇國基指出,政府去年11月「加辣」住宅印花稅,有見現時賣地、新盤銷情理想,相信短期內不會取消「辣招」,或以開發土地及增加房屋供應入手,令樓價回復至合理水平。對於政府多年來低估財政盈餘,庫房「意外」水浸,蘇國基認為,政府以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為大原則,數據偏向保守,故多年來實際盈餘較估算好,實屬正常及可以理解。羅兵咸建議,政府可繼續以稅務寬減支持初創科技公司、營業額低於500萬元的中小企,利得稅應減至10%、繼續改革飛機租賃行業稅制以吸引企業落戶香港等。至於薪俸稅,羅兵咸建議將稅階由4萬元擴闊至8萬元、個人進修開支扣稅額增至10萬元、延長供樓利息扣稅年期至20年、每年扣稅利息上限增至15萬元;無樓一族的租金開支扣稅額上限,亦建議增至15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40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61

政府上月錄497億盈餘

1 : GS(14)@2017-01-28 12:02:26

【本報訊】政府公佈去年12月份,單月錄得逾497億元盈餘,即截至去年底,財政年度首三季錄654億港元盈餘,同期財政儲備更首次突破9,000億元關口,達9,083億港元。政府發言人表示,12月份的盈餘主要來自利得稅、地價收入和財政儲備投資收入。本財政年度的修訂預算會在2月22日與《2017至18年度財政預算案》同時公佈。早前多間大行估計,本年度盈餘會至少達700億元,相比政府早前估計多出數倍。展望1至3月(財年第四季)屆交稅季節,意味最後埋單計數時,財政盈餘將會繼續創新高。此外,金管局公佈,截至去年12月31日,外滙基金總資產達36,299億港元,較2016年11月底增加401億港元,其中外幣資產增加276億港元,港元資產增加125億港元。外幣資產增加,主要是因為發行負債證明書及外幣投資組合的估值收益。此外,港元資產增加,主要是因為來自財政儲備的存款增加,但有關增幅因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提取存款及香港股票市值下跌而被部份抵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8/199114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476

稱特首要準確評估盈餘 鋪路送林鄭票民建聯特設條件 篩走曾俊華

1 : GS(14)@2017-02-02 02:30:38

■民建聯昨發表對下屆特首期望,指新特首要準確評估盈餘。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特首選戰提名期倒數兩周,愛國愛港陣營開始鋪橋搭路向林鄭送票。手握逾百票的民建聯本周六起分別約見4名參選人,由林鄭打頭陣,該黨昨發表對下屆特首的期望,更特意提到新特首要改變既定的公共理財觀念,準確評估盈餘,似衝着被指守財奴、年年估錯數的曾俊華而來,加上該黨兩名副主席加入林鄭競選團隊,民建聯撐林鄭意向浮面。連同工聯會及鄉議局傾向支持林鄭,料林鄭會在愛國愛港政團簇擁下「火紅」入閘。記者:陳雪玲屬選委會內「大戶」的民建聯,於黨內選委周六與林鄭會面前公佈對未來特首的期望,除了要求新特首守護一國兩制,持續反港獨,促進優質民主,重啟政改,處理好香港與內地、行政與立法、政府與市民的關係外,李慧琼更強調,未來特首要改變既定的公共理財觀念,準確評估盈餘,善用財政儲備,收窄貧富懸殊。


兩副主席入林鄭團隊

曾俊華擔任財政司司長時,幾乎年年估錯財政盈餘、亦被批評為守財奴,民建聯過往亦未有特別提出有關條件,似乎是為篩走曾俊華而度身訂做。問及曾俊華是否符合有關期望時,李慧琼只稱民建聯過去亦有批評政府估錯數,認為整個團隊都有責任,會與參選人會面時了解相關看法。除了安排林鄭打頭陣接見黨內選委,其餘3名參選人則於下周才獲安排接見,該黨兩名副主席張國鈞及陳勇亦已加入林鄭競選團隊,周浩鼎則透露林鄭初步找他協助安排到大嶼山落區。雖然民建聯撐林鄭傾向較明顯,但李慧琼堅稱提名及投票策略是經中委決定,尊重各選委傾向,例如有成員(監委會副主席方和)為曾俊華助選。至於中聯辦被指為林鄭拉票,李慧琼表示,中聯辦會在不同場合與他們溝通,就香港不同情況交換意見。包括李慧琼在內的民建聯中人已收到林鄭2月3日造勢大會的邀請,但李慧琼昨指作為主席,不會為任何候選人站台。手持27票、預料綑綁提名及投票的鄉議局今天亦分別會見林鄭、曾俊華及葉劉淑儀,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昨重申該局傾向支持林鄭;被問及會見其他參選人後會否有機會改變立場,他未有正面回應,只稱要了解他們的政綱,以及如何處理新界問題等。另一個「票倉」、手握至少60票的工聯會則於周四會見林鄭與曾俊華,理事會尚未決定支持何人,但早前工聯會重量級人馬,如鄭耀棠、黃國健等先後發表「捧林貶曾」言論,如前者指林鄭是「資深政務官」,對政府運作瞭如指掌,曾俊華雖然資歷亦深,但被人批評是守財奴;後者則指林鄭工作能力強、作為下任特首完全符合資格,但對曾俊華過去表現無甚印象,預料工聯會亦傾向提名林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1/199142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88

德勤料港財政盈餘850億

1 : GS(14)@2017-02-11 18:34:20

【本報訊】政府即將公佈2017至18年財政預算案,盈餘估算數字又將成為焦點。德勤估計,未計向房屋儲備金撥款,上財政年度盈餘將達850億元,較2015至16財年144億元大增。德勤中國稅務總監陳復新表示,去年批出的商住地價理想,預計期內賣地收入增300億元,截至3月底財政儲備料達9,279億元。然而,外圍經濟轉差影響本港營商環境,陳復新指今年薪俸稅、利得稅及賣地收入可能減少,政府開支增加之下,料2017至18財年盈餘略降至550億元。


籲首次置業可減印花稅

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殷國煒認為,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過去數年低估盈餘是事實,接任的新財爺陳茂波出身會計界,具較多相關知識,但估算會否更準確仍待預算案出爐。對於曾俊華參選政綱提出引入累進式利得稅、負入息稅制,殷表示前者可行,如引入二級累進制稅率有助中小企經營,但負入息稅較似扶貧政策,無必要納入稅制。德勤建議,為減輕港人負擔,香港永久性居民首次置業應享50%印花稅減免,並提出下調利得稅0.5個百分點至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0/199236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36

陳茂波估錯數 盈餘添180億預留教育用途

1 : GS(14)@2017-04-28 00:50:37

【本報訊】立法會昨恢復審議《撥款條例草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再次估錯數,昨稱由於2、3月賣地收入飆升,加上開支減少,令整體盈餘由他原本估算928億元,大增至1,108億元,政府會將新增180億元盈餘預留作教育用途。陳又批評立法會議政效率值得市民關注,指如預算案未能5月底前通過,政府公共服務6月起難以維持。社民連梁國雄和人力陳志全先後7次點算人數,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一度作警告,並暗示或提早剪布。記者:林俊謙就預算案提出多項修訂的陳志全和「長毛」梁國雄,昨日在立法會開始前,炮轟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指梁君彥辯論前即限制議員發言時間為60小時,屬濫權行為,指出上屆曾鈺成容許有94小時辯論時間。陳批評,梁君彥連點算人數時間也納入預留的60小時之內,做法荒謬。梁國雄批評,梁君彥的做法會令立會監察政府權力形同虛設。


梁君彥暗示或提早剪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言時透露,根據最新數字,由於2、3月賣地收入飆升,政府上年度收入進一步增加136億元,同時開支比修訂預算減少44億元,因此上年度政府盈餘會進一步增加180億元,達至1,108億元,額外盈餘將預留作為教育用途。陳又批評,議員提出185項有關預算案的修訂,單是投票已要花6小時,指立法會議政效率值得市民關注,又指梁振英政府任內4個財政年度,預算案由一讀到通過,平均需時16個會議日,是1997年以來審議相同草案時間的6倍,警告立會若不能5月底前通過今次撥款,政府和公營機構6月初會出現資源不足,公共服務將難以維持,呼籲議員盡早通過草案。立法會其後通過《撥款條例草案》二讀後,即進行7場辯論中首場辯論,並在昨晚會議結束前完成,今早繼續進行餘下辯論。會上主要由陳志全、長毛、朱凱廸、公民黨郭家麒發言,其中長毛和陳志全合共先後7次要求點算人數,遭梁君彥一度批評為無善用辯論會時間,一度警告或調整辯論60小時的決定,暗示或提早剪布。陳即反駁,梁君彥應呼籲缺席議員返回會議廳開會,而不是怪責留在會議廳的議員,最終連同會議開首由主席提出的一次,議員昨共點算人數8次,共用上1小時33分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7/200031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93

過去20年本港GDP與港府盈餘

1 : GS(14)@2017-08-04 06:34:33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4/201113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81

陳茂波料財政盈餘相當高

1 : GS(14)@2018-01-15 03:27:28

【本報訊】政府下月28日公佈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若未來數月經濟未有突變,17/18財政年度將錄得相當高盈餘,有會計界人士預料或破07/08年度1,237億元紀錄,期望政府放重資源解決置業問題。陳茂波在網誌指正埋首編製財政預算案,由於股樓暢旺,今年度印花稅及地價收入超出預期,財政年度首8個月(截至去年11月底)綜合盈餘為572億元,較原本全年盈餘預測163億元為高,去年同期僅為156億元。

議員:或破紀錄見1,500億

政府慣常會於財政年度第三季將利得稅、薪俸稅入賬,未計入這些因素盈餘已達572億元,故陳茂波預期最終會錄得高財政盈餘。立法會會計界議員梁繼昌指,按非常審慎估計,本財政年度盈餘起碼達800億元,有可能突破07/08年度歷史高位,甚至見1,500億元。至於如何動用這筆盈餘,陳茂波解釋會在投資未來、增加經常性開支、提出短期紓緩措施之間取得平衡,不只做獲一時掌聲的短期措施,但並未有詳述。梁繼昌認為,政府應多撥資源興建更多綠置居及公屋,其次是投放在教育、醫療、科研。不過他認為政府經常性開支有大增空間,原因是基建恒常超支,美國持續加息不利本港經濟,利得稅兩級制亦減少收入。陳茂波亦指,香港是細小而開放經濟體,稅基狹窄,政府收入易受環球經濟影響,尤其是1998年、2001年、2008年出現的經濟危機,更推測國際大鱷會在香港最困難之時乘勢狙擊,令社會和經濟進一步動盪,故必須保留財政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8/20268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96

會計師公會:政府財政盈餘料1,760億

1 : GS(14)@2018-02-13 03:03:39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本月底公佈,市場預期「成績表」亮麗。香港會計師公會估計,截至今年3月底,2017/18年度財政盈餘將達1,760億元,財政儲備亦將增至逾1.1萬億元,相當於政府29個月開支。會計師行畢馬威預期,將錄得介乎1,500億港元至1,800億港元財政盈餘,財政儲備創出新高。香港會計師公會認為,財政盈餘大增主要由於政府的賣地收入高於預期及印花稅收入增加所致。公會估計賣地收入達1,850億元,高出政府估算的1,010億元,而印花稅收入預期較政府的估計高出300億元。該會稅務師會執委會主席蘇國基表示,現時財政盈餘充足,應研究檢討稅制,以提升競爭力。他舉例指減低稅率屬全球趨勢,例如美國正將企業所得稅由35%大幅下調至21%;英國、日本亦正研究調低,同時其他國家更有提供稅務優惠措施,例如新加坡有特定的優惠稅制,吸引企業於該地落戶設亞太區總部。

不建議「全民派錢」

至於盈餘大增政府應否「派糖」,公會財政預算案建議委員會召集人伍耀輝表示,不建議亦不認為政府有需要「全民派錢」,加大退稅及研究幫助某些特定群組較為可取。蘇國基補充,全民派錢的方案未能惠及民生,建議要善用盈餘。公會又建議為租樓人士提供每年最高10萬元的租金支出稅務扣減,蘇國基解釋因為現時樓市熾熱源於供求失衡的問題,很多人未能上車,租樓人士負擔同樣大。畢馬威建議推出地區總部稅務優惠措施,將合資格收入的利得稅稅率減半至8.25%,以吸引跨國企業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以及更迅速地檢討稅制,令香港保持競爭力。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6/202969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