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理財信箱(11):窮中產做人真痛苦呢 諗sir

http://notcomment.com/wp/?p=18510

諗sir你好!

小弟剛踏入社會,為全職音樂老師,在家中教樂器。
為方便學生,正打算換樓。
父母仍在工作,家庭月入七萬,現居未補地價公屋,市值二百萬。
煩惱是應賣出此屋作套現還是租出單位(每月一萬)?
家人亦看準快要賣樓花之嵐山,請問現在購買新樓後被加息的風險大嗎?

答案

首先,將未補地價既公屋出租是犯規的。唔知要唔要坐監、不過有排煩就肯定。讀者剛踏入社會用教樂器做職業、實在不是一個好開始。明白教學器時間自由、時薪更可能比打工高,惟私人教授作業令人不懂在港辦公室打工之潛規則、亦少了機會和同事在會議桌上火併。聽落是好、惟年青人未多在工作中涉取些教訓、趁後生經歷些銘心的教訓,他日將結果同時點算、仍然是輸的!

昨日聽見客戶要將60萬轉比佢個女去開韓國化粧品店鋪、如有不從另一個選擇就係比錢佢去外國讀碩士,聽落令筆者覺得自身前景黯然、看來香港未來真係一個住唔到人既地方、怪不得移民風又再興起。好多媒體報導是外來人逼走本地人、其實本地人唔爭氣亦正令城市的質素轉差。希望大家努力一點,選擇留下來的不求貢獻、最起碼做好修身齊家、而治國之事可交予他人過問。中國人對儒家思想的尊重、就是希望人家在無法可規的情況下、多一點自律。

那講回讀者、教學器令自己零借貸力、自己要做的是幾件事:

1.去鋪頭要求教樂器有糧單報稅,解決零借貸力一事
2.未補地價公屋係近乎冇可能加按、居屋一樣。而將其補地價再加按、又係另一件愚蠢之事
3.讀者諗住方便樂器學生而想換自住樓、諗清楚此是一個理由? 筆者不少演奏級朋友既高手、自己造琴的、好少再教琴的、都選擇在名校區附近租商廈開鋪
4.無論買新樓、舊樓、如果銀行上調息口,供款人都要增加供款
5.如果問題係日後加息風險大家細? 其實加息對樓市係好事就真。你睇下97年幾高息! 當然筆者意思是如果加息、好事定壤事未能此刻定論。請不要一手定性為壤事。
6.小心不少新樓頭兩年可免供、可是日後還是要供的,二按息口更有可能一下子提高至6%

那讀者現時可想想除了教樂器外有什麼想作的行業、不妨早上返工下午教樂器。有人會覺得好辛苦? 只怕人到40時想辛苦都無力去做。此舉是為了避免他日讀者唔再執教既時候、30歲人的履歷只有「教樂器」一件事。如果讀者對音樂十分有熱誠、那比心機將學生人數倍增,將教授發展成養家的事業吧。請留意唔好叫父母幫忙生意、恐怕萬一失敗會將全家人陷入泥沼。至於父母的七萬月入、借貸力為70000/10000*2.59*50% = 9.06mil。當然要父母擔保仔女買樓是有可能做到的、亦是現時經紀開單的一大招數。但請各父母留意、他日仔女供唔掂、同開韓國鋪頭的原理一樣:「你攪出黎既事、請你幫我攪返掂佢!」留意此例子同本讀者無關、只是筆者有感中年窮中產受工作、仔女夾擊、做人真痛苦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26

澳大利亞痛苦指數升至六年新高 澳洲聯儲左右為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155

衡量失業率和通脹率的澳大利亞痛苦指數(misery index)升至9.0,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失業率和通脹率均維持高位,令澳洲聯儲面臨巨大挑戰:無法像其他大國那樣通過刺激措施解決就業市場疲乏。(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基於6月份和二季度失業率升至6%,通脹率同比增長3%,澳大利亞6月痛苦指數升至9.0,甚至高於澳洲聯儲寬松周期之初,將利率降至2.5%這一歷史地位時期。

2008年金融危機後,從美聯儲到歐洲央行都向經濟註入刺激措施,以解決就業市場的疲乏。不過澳大利亞的物價壓力限制了澳洲聯儲的選擇,令主席史蒂文斯幾乎沒有降息的空間。

加拿大皇家銀行澳大利亞經濟和固定收入分析主管Su-Lin Ong表示,澳洲聯儲降息的阻力頗高,他們很可能在外部驅動力缺失的情況下,按兵不動,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他們不會降息。

據彭博社掉期數據,交易員預計澳洲聯儲明年3月前再度降息的可能性為40%,並將此計入價格。不過今日澳元匯率基本未受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78

華爾街工作的七大痛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066

本文作者Raj Malhotra曾在華爾街做了13年交易員,先後供職於美國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和野村證券。如今他已經轉型成為喜劇演員,向觀眾展現1%的富人的生活。原文載於CNBC網站,華爾街見聞整理。

最近,我見了一個多年沒聯系的老朋友,問他華爾街最近怎麽樣了。

他回答說:“啊,天哪,糟透了。沒什麽交易可做了,毫無樂趣可言,我連頭發都輸光了。這個市場讓我心口疼,胸悶。老婆孩子都討厭我。”(他經常會有點誇張。)

然後他問我,“你最近怎麽樣?你什麽時候回來工作?我這里有個位置,你來做我的合夥人吧,這一定會很棒!”

我告訴他:“非常感謝,聽起來不錯,不過還是不用了。我會考慮的,但我喜歡現在的狀態。而且我還是比較愛惜頭發的。”

請別誤會,我熱愛華爾街的工作。我做了13年交易員,我享受在華爾街的每一分鐘。我想念我的朋友們,以及通過交易賺到錢的狂熱。但仍然有很多事是我不願回憶的,下面就是七個最典型的例子:

1、世界上所有的錯都怪華爾街。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華爾街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曾經有一個人在我演出後找到我(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他問道:“你曾經在華爾街工作過?華爾街正在操縱政黨,企圖瓦解茶黨和占領華爾街運動,並陰謀操縱整個體系,讓所有人淪為其奴僕。”

我告訴他:“你太高估華爾街了。我們想要的只不過是更多的獎金而已。”

這又怎麽了?誰不想要更多的錢呢?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希望賺更多的前,無論這些錢是來自加薪、出售房產還是樂透彩票。如果你賺到的錢比你期望的多,那麽你可以將之捐給慈善機構。

2、無休止的會議。這一點常常把我逼瘋。絕大多數會議都是浪費時間。某個經理可能會說:“我們開會是為了讓所有人步調一致。”這位老兄曾經是我的同事,他總是希望在周五早上6:30開會,討論如何與客戶做更多的生意。我的建議是:周四晚上帶他出去,花上500美元讓他high一晚,這樣我們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7:30去上班了。

3、過度的督導和合規要求。為了防止華爾街的負面行為,監管部門的督導和合規培訓變得司空見慣。我對次其實並沒什麽異議,但有時候這種督導和合規會變得非常荒謬。我覺得最搞笑的是“了解你的客戶”和“禁止洗錢”的課程。

他們會問你諸如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的客戶帶著一個手提箱來見你,里面裝著1000萬美元,你該怎麽處理?”

當然,任何一個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答案是,立刻帶著錢離開,永遠也別回來。

還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懷疑你的客戶是一個軍火商,你應該怎麽做?”

很顯然,答案應該是:“盡一切可能保證自己不被殺掉。”

4、黑莓、彭博、黑莓、彭博。無論到哪里,我的身邊總是離不開黑莓和彭博。我夜里醒來上廁所時,第一件要做的是查看一下標普期貨的走勢。如果我去約會時,女孩去了洗手間,我也會很快掏出黑莓查看一下市場。

要知道,無論和誰在一起,這種行為都絕對令人討厭。這比誇誇其談,秀肌肉等行為都更加討厭。

5、辦公室政治。有人說,華爾街主要是業績導向,一定程度上這是對的。不過,華爾街的鬥爭也可能比美國政府更加激烈。即便你今年業績不錯,你仍然不得不保持良好的形象,你得假裝對老板今年的旅行很感興趣,還得註意將襯衫肘部的褶皺熨平,這樣才能確保你拿到可觀的獎金。這永遠不會是非黑即白。

晉升之路則更加坎坷。如果你希望獲得升職,你得像每個總統候選人那樣精心準備一份自傳。然後,你得和某些不那麽了解你的人見面,忍受他像審犯人一樣的盤問。我第一次進行晉升董事總經理的考核時,考核官就決定,雖然我完全勝任這一職位,但仍然駁回我的申請,因為我還需要再經歷一年的審核期。

6、被敲竹杠。人們一旦知道你在華爾街工作,那麽你就中槍了。無論是餐館、幹洗店還是香港裁縫,他們都喜歡向你收取額外的費用。我並不介意在必要的地方多花點錢,比如阿瑪尼的西裝、定制內衣和Adderall(一種提高效率的精神興奮藥物)。但我並不想因為“你是花花公子”之類的理由而被敲竹杠。

7、事後諸葛亮們。當你賺錢的時候,人們至多和你說一句:“繼續好好幹!”至於你到底如何做的交易決定,沒有人會關心。你究竟是通過深入分析,還是通過占蔔,或是憑借靈感,這都不重要。人人都喜歡贏家,這就夠了。

不過,一旦你虧了錢,你就會收到各種郵件。你得不停地解釋你為什麽會增持蘋果,為什麽會做空黃金,為什麽拋了特斯拉……難道安東尼每投丟一個球,就要向球隊老板、贊助商和奧巴馬發郵件解釋嗎?每個人對於接下來要怎麽做都有著不同的想法,如果有一次看門老頭是對的,而你是錯的,那你可能會收到他的郵件,質問你為什麽沒有聽他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89

瑞銀高管:俄羅斯遭受的制裁痛苦才剛開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60

俄羅斯,歐盟,制裁,普京,天然氣

瑞銀新興市場首席投資官Jorge Mariscal認為,對俄羅斯企業來說,西方制裁帶來的真正痛苦才剛開始,如果這類制裁明後兩年持續,就會侵蝕俄羅斯企業和政府的收入,導致俄羅斯陷入經濟下行的惡性循環。俄羅斯人相信普京是操縱局勢的高手,卻低估了俄羅斯自身有多麽不堪一擊。

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Mariscal表達了以下觀點:

1、關於制裁對俄羅斯企業和投資者的中期風險

目前歐美限制遭到制裁的俄羅斯企業獲得三個月以上期限的借款,這些企業還有足夠的現金,也可以用本幣盧布借款,所以無需外匯。預計到明年年中或者年末,這些企業的融資壓力會越來越大。如果需要進口,他們必須借來美元或者歐元,現在俄羅斯國內的利率就有9%左右,今後利率會更高,他們融資成本會增加,盈利會減少。

俄羅斯央行有資源幫助國內企業得到美元或歐元融資,但那會消耗本國外儲,增加被評級機構降級的風險,俄羅斯的償債能力也更令市場擔憂,國內經濟活動進一步受限制。

2、現在有無這類影響

在俄羅斯,資本外流正在加劇。去年3月俄羅斯外儲達到5370億美元的巔峰,如今降至4350億美元,僅上月就減少了300億美元,這樣的下滑速度發出了警告。

3、資本外流的嚴重性何在

它體現了俄羅斯國內商業環境不景氣,投資欲望很小,也預示著俄羅斯盧布還可能貶值,國內企業進口成本更高。盧布走低意味著CPI通脹上升,貨幣政策會收緊。如果俄羅斯央行為制止盧布貶值和資本外流而被迫加息,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俄羅斯企業融資的成本繼續增多,形成惡性循環。

4、歐美企業面臨哪些風險

俄羅斯帶來的風險還不足以產生對諸多經濟體大範圍的擔憂。俄羅斯與歐美的貿易規模在歐美經濟中整體占比較小,即使制裁持續,中期也不會產生極大影響。

有一種意外情況是俄羅斯可能報複。迄今為止,俄方雖然發出這類威脅,卻並未采取實質行動。但根本原因在於,俄羅斯現在很脆弱,所以如果對國外實體下手等於自我傷害。

俄方真正可能對西方進行的反制裁會是限制向歐洲國家出口天然氣。那樣做可能使歐洲陷入衰退,震動全球金融市場。可那對歐美而言是震動,對俄羅斯將是災難。俄羅斯會深陷經濟衰退,將近60%的俄政府稅收都和石油與天然氣有關,俄方受害更深。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即使輕微的衰退歐洲也無法承受。歐洲人至今不願放開手腳制裁俄羅斯,部分原因就是不希望逼得俄方利用天然氣報複。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留一手武器,以防俄羅斯未來可能采取什麽瘋狂行動。如果歐洲毫無顧忌地制裁俄羅斯,雙方唯一可能剩下的招數就是軍事行動,到了軍事行動的地步那是不可想象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02

2014:中國傳統企業最痛苦的一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9/147294.html

i黑馬:現在所有傳統企業都有非常嚴重的危機感,就是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標了!都不知道在互聯網時代如何轉型?未來之路如何走?利潤好的企業發愁,利潤不好的企業更發愁。企業最大的危機,不是當下的利潤多寡,而是對未來能否清晰把握。

總結下來,中國傳統企業遭遇的核心問題有10個方面:
 

\第一:傳統營銷的勢沒有了

不管在哪個行業,傳統營銷都找不到“勢”了,主要表現在資本市場上。如果你的企業商業模式還是老一套,生產、加工、產品、招商、廣告,這一套路早已經成為傳統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行活,閉著眼睛都會幹。大家突然產生了疲勞感,發現興奮不起來。無論怎樣的成功學培訓,也難以激發團隊的鬥誌,這就是最大的問題,這就是傳統行業的窮途征兆。

任何事物,不怕小,就怕沒有勢。小米雷軍說,站對了風口,母豬都能飛上天,風口就是勢,沒有這個勢,企業就是一潭死水,是非常可怕的。如何找回如火如荼的發展之勢,是所有傳統企業老板最大的命題。

第二:不轉型等死,轉型怕轉死

轉型,這個詞匯已經被說爛了,但這兩個字的確關乎企業生死。尤其是大企業,年銷售額過10個億的企業,靠的就是傳統的渠道和團隊,轉型談何容易。轉的動嗎?很難。諾基亞的企業文化、管理規範、專利創新都是全球頂尖的,但為什麽消失?答案很簡單,諾基亞和成就他的時代一起被消失了。

對於企業,轉型有兩種。第一種,被迫轉型,當問題集中到不能解決的時候,倒逼企業轉型,這種轉型成本是很大的,也是很痛苦的,但不手術必須死亡。第二種轉型,是預見式轉型,是企業領導人的戰略洞察能力超強,這種企業家是稀缺的,比如IBM當年把PC業務賣給聯想,就是在PC機快不值錢的時候提前賣了個高價,IBM提前完成轉型,非常成功。但這種企業家在全世界也是鳳毛麟角。

人,往往不願意割舍過去的成功與光榮,戀舊情節是人之常情,但商業不能戀舊,李嘉誠警告自己的兒子絕對不能喜歡上任何一個行業或業務。往往動感情的時候,就是失敗的開始。

第三:傳統企業的高管年齡大了

中國傳統企業老板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高管年齡在35歲以上,這些人在傳統營銷領域經驗豐富,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對互聯網不精通。企業改革的最大障礙就在這兩個人身上,底層員工都是年輕人,不存在問題。

40歲以上的,在傳統企業打工的高管,未來3年有可能面臨著失業的風險,而且是大概率事件。一個企業,或者一個人,往往因為什麽成功,就往往因為什麽失敗。讓老板換掉一批高管,然後引進一批年輕人,這種風險誰能扛住?咨詢公司不能,企業自己更是發抖。所以,這就是企業轉型的矛盾和痛苦。

對於新崛起的互聯網企業,他們沒有歷史包袱,他們可以輕裝上陣,而傳統企業不能,他們的肩上扛著全國數百家渠道經銷商,怎麽辦?這是最痛苦的地方。

第四:傳統企業家對網絡營銷心理沒底

對互聯網這玩意兒,傳統企業家是拿不準的,尤其很多老板手機上都沒有微信或者微博,他們對這東西感覺不到成就感。與新事物中間隔著一道墻。

其實傳統企業家感覺沒錯,目前為止,互聯網電子商務還沒有誕生過100億的實體群體,只有零星幾個新公司做到了,比如雷軍的小米手機。天貓和淘寶上的企業以個體戶為主。如果讓魯花這種百億級別的企業搞轉型,必須告訴他百億級別的互聯網操作模式,否則小打小鬧的網絡營銷激發不起他們的興趣。

雷軍和董明珠的10億賭註,背後是新舊思維的碰撞。雷軍的模式,是粉絲經濟模式;格力的模式,是傳統產業鏈模式。究竟誰輸誰贏,我看沒有答案。格力積累了巨量財富,光納稅就100億,如果想轉型,那是太輕松了,畢竟格力手里握著遍布全國的售後服務系統,這個是互聯網解決不了的。所以,雷軍可以賣不需要服務的手機,但賣需要售後服務的空調就有點難了。

我遇到很多企業家,他們普遍對網絡營銷心理沒底,企業家對不確定的東西是不敢投入的,風險是他們的第一考量。所以,企業家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對互聯網心理有底,我看辦法只有一個,自己下水玩玩互聯網,掏點錢當學費。

第五:錯把網絡當銷售渠道之一

我與很多傳統企業高管談互聯網,他們很大一部分人把互聯網當作一個渠道。比如我曾經服務過的公牛插座,4年時間從3個億做到30多個億,走的就是傳統分銷路線。安全嗎?一點都不安全,雖然我們給創意的“安全插座概念”在傳統市場很管用,但今天的時代已經讓公牛很危險了。比如,雷軍如果發現小插座的高利潤,搞出一個設計更漂亮,以出廠價作為零售價,那公牛的經銷渠道會哀鴻遍野。這就是說,互聯網是一個銷售渠道,但互聯網思維是一種新商業模式。

就像馬雲說的,傳統企業對互聯網模式往往先是看不見,然後看不起,最後來不及。很多傳統企業正在這麽做,未來的確非常兇險啊。

第六:傳統營銷思維根深蒂固

面對未來,我想奉勸所有傳統企業人:不要用已知否定未知。

比如傳統營銷,產品需要廣告語,需要提煉獨特銷售主張,這些都已經形成思維定勢,尤其平面設計理論更是行活。但我們發現,廣告語在推銷產品的力量越來越差,你能想起來小米手機的廣告語是啥嗎?你能回憶起蘋果手機的廣告語是什麽嗎?但這兩個品牌都大成了。

仍然有很多傳統企業用傳統思維做互聯網營銷,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馬應龍做的一個視頻廣告《屁股歡樂頌》,放在互聯網上,以為是網絡營銷,其實傳統的不能再傳統,創意感非常弱,典型的傳統思維創意方式。

其實,不一定非要在互聯網上賣,而是要用互聯網思維方式賣!什麽是互聯網思維方式,就是與目標人群打成一片的思維方式,就是C2B,最後形成粉絲經濟,建立起企業自己的粉絲帝國。

第七:產品越來越不好賣了

大家上網查查,三只松鼠休閑食品賣的很火,包裝設計的動漫化,銷售語言的動漫化,充滿了互聯網時代的創新精神。其實里面的堅果和大街上賣的沒啥區別。那消費者為什麽趨之若鶩?因為今天的年輕一代買的不是產品,買的是一種精神或者樂趣。

傳統食品越來越不好賣,尤其很多傳統歷史悠久的食品企業,仍然在搞什麽文化包裝,這種做法是把企業往絕路上推。中國及中國企業再也不要販賣過去的傳統文化了,可以作為品牌故事背景,絕對不能作為第一訴求。

白酒是傳統文化的典型販賣者,結果怎麽樣?白酒股票皆被市場腰斬,不是因為限酒令,而是傳統文化的販賣之路走到頭了。江小白,搞出了時尚白酒概念,與傳統文化切割,只針對年輕人說話,賣了幾個億,讓傳統白酒直呼看不懂。

未來一定拼的是創意文化,而不是傳統文化。產品必須充滿人情味,而不是自我的誇張與包裝。產品必須成為消費者肚子里的蛔蟲,才能成功。

第八:五年戰略規劃失去意義

凡客陳年說了一句話,我永遠不知道明天互聯網會發生什麽。他說對了,互聯網時代做3-5年戰略規劃,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是自己騙自己的。

今天你看到阿里巴巴很火,明年後年不一定,說不準就被微信替代了。騰訊曾經搞過類似阿里巴巴的電商,但失敗了,今天的微信卻成功了。所以,企業再互聯網日新月異的變化下,只能制定有效的1年戰略,策略戰術變化以周為單位,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與時俱進。因此,互聯網時代,企業會越來越累,因為越來越快,傳統企業時代的舒服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所以,我經常建議傳統企業家,未來出路有兩條,第一出路,趕緊賣掉企業,就像IBM提前賣PC機一樣,現在賣還能賣上價,再過3年就賣不出去了,然後把錢投給年輕人,做他們的股東;第二出路,自己冒險轉型,向禇時健學習,80歲也可以搞互聯網,當然前提是有好產品。

第九:搞不懂商業模式創意

因為互聯網世界是平的,沒有區域市場之分。傳統時代,還可以做區域品牌老大,互聯網上沒有這個機會。所以,一個商業模式只能存活一個企業,這就是為什麽騰訊模仿阿里巴巴失敗的原因,反過來阿里巴巴模仿微信搞來往,我也不看好。

能否直接面對消費者搞出新商業模式,我看是對所有傳統企業轉型的考驗。未來是直銷時代,渠道必然消亡。三種直銷模式會暢行天下,互聯網直銷、人聯網直銷、社區連鎖直銷。離開這三種直銷模式,傳統企業沒有其他出路。

大分銷的時代未來不存在了,因為渠道的存在是因為過去物流、信息不發達造成的,今天渠道的價值沒有了。消費者不會為渠道成本買單,消費者需要出廠價購買,這就是阿里巴巴存在的價值。

所以,傳統企業必須好好思考,你的產品如何能直接到達喜歡你的消費者手中,而且讓他們愛不釋手和廣為傳播。

第十:考驗老板的一年

最近一年,讓中國眾多傳統企業覺醒了,開始著急了,也開始仿徨了,因為我們沒有前車之鑒可參照,只有不再管用的過去經驗。一個企業的成功,99%歸功於老板;一個企業的失敗,99%歸咎於老板。時代會無情的淘汰那些所謂傳統企業家明星,會不斷的迸發新穎甚至是新奇的商業模式,草根創業英雄會崛起。

對於規模過10個億的傳統企業,轉型最難,但因為手里有錢,一旦痛下決心轉型,成功概率很大;相反,對於5個億以下的中小企業,存在顛覆行業的彎道超車機會,船小好掉頭,找對商業模式,開發好產品,就能一夜之間火爆。

在互聯網時代,所有行業都不能置身世外,都必須轉型。轉也得轉,不轉也得轉,倒逼轉型會發揮威力,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006

格林斯潘:QE無助實體經濟 退出寬松必然痛苦 儲值買黃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52

格林斯潘,美聯儲,QE,加息,黃金

1987-2006年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近日表示,美聯儲購買債券的QE未能達到既減少失業又刺激經濟增長的目標,撤銷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必然產生痛苦;美國通脹必將上升,黃金價格未來會大漲,是儲存資金的好工具。

北京時間今日淩晨,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從下月起停止購買資產的QE3。格林斯潘在美聯儲公布這一決定以前發表了上述觀點。在美國外交政策與國際事務智庫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會議期間,格林斯潘稱,購買美國國債和MBS的QE的確有助於推升資產價格,降低借款成本,可它對實體經濟並未起多少作用。

格林斯潘認為,有效需求還是一潭死水,通過購買債券刺激需求的努力並未奏效,提高資產價格倒是獲得了極大成功。問及是否為自己領導的美聯儲沒能制止金融危機前的市場泡沫而遺憾時,格林斯潘說並不遺憾,因為他發現,歷史經歷顯示,央行戳破泡沫要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只會導致經濟下行。而他領導美聯儲時不願那麽做。

對美聯儲何時開始加息這個問題,格林斯潘說,這是“我無法回答的問題之一”,

“我認為,不可能以一種不帶來任何麻煩的方式結束貨幣寬松政策。”

近來美聯儲官員暗示朝加息轉變,在市場引起了極大波動。所以,沒有理由懷疑真正推升利率的過程會與此有任何不同。

格林斯潘警告,美聯儲可能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決定加息的時點,如果銀行家決定取出存於美聯儲的聯邦準備金,會制造通脹風險,屆時即使美國的經濟狀況還沒有準備好,美聯儲也可能被迫加息。

“我認為,真正會出現的壓力不是來自美聯儲,而是市場自身。”

同時,格林斯潘看好黃金,認為黃金的價值不受政府推行的政策影響,是儲值的好工具。上周末,格林斯潘在新奧爾良的投資會議上提到,美國通脹最終必定上升,五年內金價會漲很多,黃金總是無需任何其他擔保就被人們接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38

2014年俄羅斯痛苦指數暴增近4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02

20150112misery

2014年,反映通脹水平和失業水平的俄羅斯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攀升39%至16.6。而俄羅斯人的處境可能比數據體現得更糟。

去年俄羅斯CPI大幅攀升。根據俄羅斯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CPI為11.4%,較11月的9.1%高出不少,前年同期僅為6.5%。

與此同時,盡管受歐美制裁和油價暴跌雙重打擊,但官方的失業率卻不升反降。去年11月,俄羅斯失業率為5.2%,低於前年同期的5.6%。去年8月,俄失業率一度降至4.8%,創史上新低。

據彭博,蘇格蘭皇家銀行俄羅斯首席經濟學家Tatiana Orlova表示,該指數並不能展現俄羅斯經濟的全景。她指出,盧布在過去一年中暴跌了46%,推高了進口商品價格,在未來幾個月中,俄通脹水平將升至15%,創五年新高。而人們的收入將會下降。

Orlova認為:“還有很多隱性失業:比如那些有工作,但工資水平不合理的人。在未來幾個月中,俄羅斯更可能受到通脹的沖擊,而不是失業率暴增。”

去年,國際油價自六月高點跳水了56%,導致盧布暴跌。原油是俄羅斯出口量最大的商品。

俄羅斯央行去年累計加息6次,其中12月16日單日加息650個基點,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控制盧布貶值和高企的通脹,但是收效甚微。根據彭博的數據顯示,去年盧布貶值超過40%,貶值幅度僅次於烏克蘭貨幣格里夫尼亞。

根據俄羅斯財長Anton Siluanov的預估,如果國際油價處於每桶60美元的低位,明年俄羅斯經濟增長可能下滑約4%,預算赤字約相當於3%以上的GDP。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11

高盛史詩級報告:大宗商品最痛苦的“冰河期”來臨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50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1-28 08:57 編輯

高盛史詩級報告:大宗商品最痛苦的“冰河期”來臨


高盛再出牛氣沖天的史詩報告,對大宗商品價格的預期做出了全線下調,並且對每一種商品的市場態勢都給出了詳細分析和模型研究。如果要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那就是——2015年,大宗商品仍舊逃不脫命途多舛的周期,然而,寒冬越是肆虐侵襲,春天越是步步臨近。

華爾街見聞對這份44頁的報告總結如下:

高盛調低對礦業大宗商品價格的整體預期,原因一方面是目前正在發生以及預期還會持續的成本通縮(cost deflation)現象,另一方面是需求增長的疲軟。下圖中的資產價格預期全面下調(括號中是原預期值):



全線下調,原因何在?

高盛解釋稱,進一步看跌大宗商品的首要因素就是成本通縮,這主要是由美元強勢、能源價格下跌、輸入成本下降、以及礦業生產力改善預期等因素驅動的。

高盛對此前幾輪大宗商品周期的分析顯示,生產力方面的增長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能夠抵消近期牛市中的效率損失(如圖)。這樣一來,工業成本曲線就將轉而下行,並趨於平緩。



此外,中國和歐洲的需求低於預期,也是高盛看跌大宗商品的原因之一。
類似的市場勢態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都有出現過,但是2014年的成本通縮速度更急,同時還伴隨著油價和外匯市場的劇烈動蕩。



高盛對基本金屬類大宗商品(銅、鋁、鎳、鋅、鋰)價格的短期預測如圖:



背道而馳的周期暗示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前景的低迷,這與2000年代“超級周期”時代恰好相反:在美國頁巖油革命的蓬勃發展下,油價不斷下滑,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美國經濟的增長,從而導致大規模寬松政策逐步退出舞臺,進而導致新興市場的需求逐步減少,同時大宗商品的供應方面又不斷擴張,進一步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周而複始,這一切又將進一步支持頁巖油革命。



不得不接受的——中國“新常態”

中國的經濟轉型仍在繼續。中國要改變由固定資產投資驅動GDP增長的經濟模式,轉變成更為依賴對大宗商品需求相對較少的模式,比如依靠服務業來驅動。而信貸增長疲弱以及打擊腐敗的行動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從而使得大宗商品需求減少。目前為止,受影響較大的是鋼鐵產業,高盛預計,2015-2016年間,銅也將成為重災區。



接下來,華爾街見聞對高盛報告中每一項大宗商品的情況分析做了匯總。


一方面,銅的主要生產國貨幣兌美元的貶值預期非常明顯;另一方面,銅的開采成本開始縮小:主要由能源價格下降(影響力占8%)、消費價格下降(32%)、服務價格下降(25%)、潛在的動力價格下降(10%)、勞動成本下降(25%)等因素驅動。

基於種種分析,高盛認為2015年對於銅來講又將是艱難的一年,即使中期來看,價格也不太有可能上升。但是長期來看,目前這一階段正是在為遠期價格回升做準備,高盛預計2017-2018年銅價會有所上漲。圖為高盛對未來幾年銅價的預期:



經過長達7年的熊市,鋁生產量的削減終於要在市場上有所反應了。
在中國之外的地區,鋁的供應量已經不再過剩,高盛預計價格會大幅上漲,漲幅可能會達到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然而也不能夠忽視近期需求下降的問題,此外,還需註意中國的鋁供應量還在持續走高。



高盛對鎳的前景比較樂觀,認為目前的價格暗示了一個非常好的買入機會,尤其是相比於銅來講。雖然高盛下調了短期(3-6個月)鎳價預期,但是12個月內的價格預期並未調整,並預計更長一段時間內價格會有所上升。



高盛此輪對鋅價格預期的調整相對較小。一方面,全球需求在下降,但是另一方面,許多鋅礦(大於全球2%的礦)面臨停產。
高盛預計2015年鋅價小幅下滑,隨後的2016、2017年,鋅價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黃金

雖然2013年中以來金價一直在下跌,但是下跌幅度小於高盛此前的預期。近期,有幾個因素有利於對金價提供支撐:

1.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
2.歐洲央行推出歷史性的QE
3.瑞士央行意外宣布瑞郎與歐元匯率脫鉤


然而,高盛仍然預計2015-16期間,金價將持續下跌。預計2015年第三季度起,隨著美聯儲加息的開啟,金價將重回下跌趨勢中。歐洲和日本經濟失速的局面,也是高盛看跌金價的理由。

高盛預計,未來6個月內、12個月內的金價預期目標分別是1270美元/盎司和1175美元/盎司,預計2015年底目標為1190美元/盎司,2016年底為1000美元/盎司。



石油
過去6個月間,油價大幅下挫50%,幾度崩盤。

高盛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油價將會反彈,到2017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回升至7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



高盛對其他一些大宗商品前景的分析

鐵礦石:成本縮小加之產能過剩,意味著鐵礦石價格將進一步下跌。
鉑金:汽車生產增長疲弱,抵消了Euro 6帶來的積極影響,此外,南非蘭特兌美元的疲弱也限制了鉑金價格的上升潛力。
鈀金:是2014年成功避免被拋售的少數大宗商品之一。受地緣政治風險(烏克蘭危機)以及南非礦業罷工等因素的影響,高盛對鈀金的前景較為樂觀。
(來自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66

全球最“痛苦”的十五大經濟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70

2013-05-17T191920Z_1508669660_GM1E95I08WS01_RTRMADP_3_VENEZUELA-ECONOMY-640x426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說過,通貨膨脹是一種可能摧毀社會經濟的疾病。如果再加上失業率攀升的話,人民所能感受到的就倆字:痛苦。

彭博社編制的2015年痛苦指數(misery index for 2015)顯示,今年委內瑞拉、阿根廷、南非、烏克蘭和希臘五國人民對這種痛苦的感觸最深。(痛苦指數編制公式:失業率+CPI變化=痛苦)

就烏克蘭而言,戰爭將造成更大的經濟“傷亡”。調查顯示,與親俄武裝分子間的緊張局勢將延長該國的失業狀況,通脹率也不會大幅下降。於是,“兩面挨打”的烏克蘭就成為彭博調查的51個經濟體中第四痛苦的國家。

-1x-1

家庭收入增長無法跟上物價增長更增添了烏克蘭人民的痛苦。在彭博調查的國家中,今年人均GDP 8494美元的烏克蘭僅僅險勝菲律賓。

調查數據還顯示,烏克蘭今年的失業率很可能由2014年三季度的8.9%升至9.5%。預計2015年通脹率為17.5%,去年12月時為24.9%。

今年的預測表明,相較於2014年,烏克蘭的“痛苦指數”排名已經有所下降,至少戰勝了去年的南非和阿根廷。

委內瑞拉、阿根廷和南非成為2015年最“痛苦”的國家。相較於去年的排在前四,今年它們直接包攬了前三。

調查預計委內瑞拉今年通脹高達78.5%,四倍於烏克蘭。華爾街見聞介紹過,由於油價下跌且國內經濟面臨崩潰,大基本商品嚴重短缺的委內瑞拉不得不接受鄰國提出的緩解措施:以石油換衛生紙。

歐債危機爆發五年之後,“歐豬五國”(PIIGS)中的四個仍然名列”痛苦指數”前茅:第五的希臘、第六的西班牙、第十的葡萄牙和第十一的意大利。盡管預測顯示,這幾個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高於其他被調查的國家。(愛爾蘭排在第十六,但高達48,787美元的人均GDP遠高於31,079美元的51個國家的平均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66

姚勁波、楊浩湧談合並:他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7/149642.html

黑馬說:對等。現場的一切都被安排成如此。關於一切相關話題,姚勁波、楊浩湧的回答內容都差不多。對於姚勁波而言,楊浩湧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也是一個他追求一年才追到的男神。對楊浩湧而言,姚勁波也是個打不死的小強,一個曾經堅決將其拒之門外的人。兩人鏖戰十年,都最佩服對方“堅持”的能力。如今他們互相卸下對彼此的堤防。這是面向未來的一刻,事實上我覺得兩人除了回答記者提問外,心里可能都在想著自己新開的那幾個O2O業務。
 
整理 | 王冀


時間:2015年4月17日(下午)
地點:北京諾富特三元酒店·唐廳

合並源於資本推動
 
提問:對於這次合並,資本方在其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姚勁波:兩邊的投資者比我們兩個人更著急推動這個事情。我覺得這種合並如果不是在資本層面,一般是不會發生的。創始人對自己的baby都有更多的感情,不管是我也好,楊浩湧也好,都是一樣的,最終我們還是理智戰勝了感情走到一起,兩邊投資人也對我們進行了一些額外的促進,願意讓我們來談,(包括)發一些期權這種操作。資本為什麽願意談?因為確實在節省成本方面,在一些新業務的把握上都有很多好處。

我現在回頭看,今天合同已經簽了,過去的兩周都像做夢一樣,一會兒說可以做,一會兒又說不可以做。最終,我們還是非常幸運能夠走到這一刻,不知道楊浩湧是什麽心情?
楊浩湧:可以拍一個劇了。兩家公司走到一起肯定是雙方投資人共同支持的結果。這個合並是得到所有投資人祝福的,不只是一家。
 
提問:今日資本在這次合並中有沒有起到主導作用?
楊浩湧:今日資本徐新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不但是我的一個好導師,同時也是我的一個好大姐。整個過程,她一直對我非常支持,也給了我很多建議。我們做過很多溝通,一直到最後一刻都有很多討論。她說浩湧,不管你最後的決定是什麽,我永遠站在你這邊。
 
是58在追求趕集
 
提問:雙方並購是什麽時候開始談的,誰先有這個想法的?
姚勁波:如果說合並的話,我們在追求趕集,基本上是這樣,58更願意做一些,因為我們更看到這樣的好處。其實,從最開始有這個想法到現在有一年多了,要做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有很多人的犧牲和包容在里面。所以,我也特別感激楊浩湧選擇了這樣一種交易方案。
 
提問:您追趕集追了一年多,追求的過程中,有哪些故事?
姚勁波:其實我IPO回來以後就立馬去找過浩湧。浩湧不談,不見,(我)很難受,隔了半年以後才再次啟動。這次還比較順利,他的股東很支持,浩湧也終於同意跟我見面了。雖然很曲折,很艱難,但最終我們還是走到一起了。

楊浩湧:他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在分類信息上打得太厲害了,超過90%的精力都在競爭上,反而在很多新業務上蠻頭疼的,看著非常好做,好的人調不過去,都是很現實的問題。通過這次合並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解決。

姚勁波:沒錯,過去我每天睡覺醒來就想著趕集網,可能超過我老婆,終於可以放下了。
 
提問:你們打了十年,你最欣賞姚總哪一點?
楊浩湧:說實話,老姚是個非常堅持的人,所以58走到今天跟他的個性有關系,這是我比較欣賞的一點。

姚勁波:如果他欣賞我的堅持,那我肯定欣賞他的堅持,像個小強一樣打也打不死地環繞了我十年,非常不容易,有時候眼看要死了又沒死,挺難受的。

楊浩湧:我們在打的時候,在很多城市真的是這種感覺,怎麽也打不死。

姚勁波:我是去年就接受這個現實去找你了,你是今年才接受這個現實。另外,浩湧在摳產品上做得比我好。

提問:談了一年多,什麽時間點才達成一個初步的意向?最大的變數是什麽?
姚勁波:今天下午,我們已經連續幾天基本上沒睡了,股東特別多,國內的法律、國外的法律。為什麽這個會議會安排在周五下班的點兒,而且臨時的場地,就是因為不確定性,我們一直到今天中午都不確定這個會能不能開。而合並最大的變數是人性。

合並後最大的挑戰是團隊
 
新浪科技:合並後如何避免左右互搏?新業務上如何做區隔?
楊浩湧:我跟老姚初步達成的協議是這樣,市場和銷售端先做調整。第一,統一價格,對外采購避免惡意競爭。第二,把銷售產品的價格也做統一和規範,這兩個做完以後就可以帶來非常好的協同效應。

在創新業務上,兩家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已經開始有一些差異化。在我們合並過程中,我跟老姚聊的最多的就是這些方面,比如趕集的好車業務、藍領招聘,58房產、58到家,這些每一個都不比分類信息小。兩家在避免消耗戰的同時,都有更多精力、資金、人員去投入到這些更大的機會里。

姚勁波:我們兩家做的新業務可能就有一項是重疊的,就把這一項做一個整合就好了,其他的各自往前走。如果58跟趕集的主營業務不再打消耗戰,能夠有利潤的話,會更好地支撐新業務的發展,而且我們兩個創始人都有更多精力來關註新業務。
 
提問:58到家是合並到里面還是獨立運營?
姚勁波:兩家合並是所有的業務,包括58到家,包括趕集好車,兩家品牌下所有的業務都是合並的。目前58沒有一個公司是不在合並里的,甚至包括58投資的企業。我們投了e代駕,投了土巴兔。

提問:合並之後最大的挑戰是什麽?
姚勁波:未來怎樣讓兩個團隊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這是我跟楊浩湧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們可能會成立一個類似委員會的組織。58也不是第一次做合並,不久前我們剛剛並購了安居客,也有一千多員工,但是兩個多月來,進展是非常好的,能看到整體的協同效應。所以,我有信心跟趕集之間能磨合得很好。

未來將整體赴美上市

提問:未來會考慮轉到A股創業板上市嗎?
姚勁波:58、趕集已經是一個整體,將來會是一個在美國上市的公司,要不就是全部退回來,變成國內最大的一個上市公司。58、趕集合並以後的市值按照今天的股價算可能到百億美金左右,已經是中國互聯網在美國上市公司里的前五,前面只有BAT加京東。我們覺得美國人也蠻喜歡我們這個故事的,目前並沒有從國外退回來的打算。
 
新房產巨頭誕生
 
提問:未來房地產O2O會打造成什麽樣的平臺,兩邊的房地產業務是否會有交集?
姚勁波:合並以後有三塊房地產市場,一塊58同城,一塊安居客,再加上趕集,都是在中國房地產領域領先的平臺。前五席里我們占了三席,58跟趕集合並以後,將成為房地產市場毫無疑問的領頭企業。在新房領域的機會,房產會從信息平臺慢慢變成一個服務平臺,服務所有的用戶、所有的經紀公司、所有的房地產開發商。
 
提問:房地產業務這塊有階段性的目標了嗎?
姚勁波:合並以後,從收入來講,在二手房、租房領域已經沒有任何人跟我們拼了。我們下一個目標是在新房上探索出一條路來,讓大家在58,在趕集上不只可以買到二手房或者租到房子,也能方便地買到房子。這塊我們在做一些嘗試,是基於安居客來做的,一旦成功以後,立馬會鋪到58和趕集去。

不排除進一步拆分業務
 
提問:合並之後,姚總跟楊總分管什麽業務?分工上有什麽不同?
姚勁波:今天我們剛剛坐到一起,很多具體的分工還要談。總體來說,目前的階段,58還是我主要在管,趕集還是楊浩湧在管,只是我們在上面會跳出來一個會議協調機制,暫時會是這樣。將來不排除根據市場的需要,把業務上做更進一步的拆分。
 
提問:58是趕集最大的股東嗎?未來業務有沖突的話,楊總和姚總誰有決策權?
姚勁波:58進趕集40%多(股權)只是第一步,應該會有進一步的安排,我們希望將來58跟趕集是一個整體。另外,即使到現在58也是(趕集)最大的一個股東,我們的目標是整合到一起來。

楊浩湧:雙方共識都是怎麽把事兒做得更大。我關註更多的是新業務,老業務我感覺反而比較簡單。創新業務上,我們已經有各自的一些專註點了,在這些專註點上我們一起商量,我們都能拿到對方的流量,產生共贏。合作層面上,我們倆一起向新的董事會匯報。
 
提問:如果你們兩個都看上一個新業務怎麽弄?
姚勁波:那就協商一下,他有熱情他來做好了。

楊浩湧:之前誰做誰還接著做,我們大部分都是不重合的,不重合的好處就是拿到兩個流量做這個事情肯定效率更高一些。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趕集)好車甚至都可以翻倍,可以投兩億,甚至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整理王冀,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