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外媒:阿里巴巴集团或借整体IPO收购雅虎

http://news.imeigu.com/a/1317264543388.html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财经网站Benzinga报道,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的消息意味着最终它将收购雅虎。

全文概要如下:

自从9月初雅虎宣布解雇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对冲基金Third Point经理丹·勒布(Dan Loeb)大幅增持雅虎股票后,市场就一直在猜测谁会收购雅虎。

昨晚传来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将作为整体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我想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智治基金(Ironfire Capital)创始人埃里克·杰克森(Eric Jackson)表示,这是阿里巴巴将要收购雅虎的前兆。

勒布在提交给雅虎的公开信中已经有过这种说法。在几周前的Delivering Alpha大会上,这种说法再次被提起。勒布非常看好阿里巴巴,并暗示马云可能会参与雅虎的私有化交易。他认为,目前的情况在于,没人愿意与雅虎董事会的那帮小丑共事。

众所周知,马云在雅虎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支付宝的的所有权转移,但最后与雅虎和软银达成了协议。

杰克逊猜测,阿里巴巴集团IPO后,市值将介于400亿-600亿美元之间,这是雅虎市值的两到三倍。雅虎还持有阿里巴巴39%的股份,这意味着雅 虎的市值在156亿-234亿美元之间。从本质上讲,这意味着雅虎根本没有交易的价值,如果阿里巴巴整体上市,它就可能接管雅虎。勒布认为雅虎的股价应当 在19-31美元之间,阿里巴巴IPO的市值越高,雅虎股价就越逼近勒布设定的股价上限。

自从2008年雅虎拒绝微软33美元每股的收购要约后,外界就明白雅虎的管理层已经不适合领导公司,必须做出改变。雅虎董事会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勒 布一直努力与他们共事,试图让他们有所作为。雅虎最终承认公司正待价而沽,但董事会主席罗伊·博斯托克(Roy Bostock)的行为却使得事情难上加难。

阿里巴巴整体IPO的消息表明,真正收购雅虎并释放其价值的并不是银湖资本、微软或其它潜在买家,而是阿里巴巴集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3

外媒對話扎克伯格:建立長遠業務才是正確戰略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01433515538/

 導 讀:Facebook正在加緊準備展開互聯網企業最大宗的IPO,週五有外國媒體發表了一篇綜述,記錄了2011年10月媒體記者對Facebook創始 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以及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 Sandberg)的專訪,並展示了二人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

  以下為綜述全文:

  Facebook正在加緊準備,即將展開互聯網企業最大宗的IPO(首次公開招股)。不過Facebook在IPO之前還是需要向投資者證明,他們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應對當前的挑戰。

   Facebook的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現年27歲,他於2004年在哈佛大學自己的學生寢室裡開發出了Facebook。Facebook的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 Sandberg)現年42歲,曾經是谷歌的高管。

  扎克伯格一直都表示,他並不急於IPO,並將專注於為網站建立社交功能。同時在過去三年半裡,桑德伯格都一直在致力於和全球品牌建立關係,為市場營銷者開發新方式,借此來更好地影響到Facebook的用戶。

  更具市場調研機構eMarketer的估計,在此期間,Facebook的廣告營收在2011年增長到了38億美元,而此前在2008年,這一數據只有2.64億美元。eMarketer預計到今年年底,Facebook的年度營收會接近60億美元。

  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於去年10月在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市(Menlo Park)接受了媒體記者的採訪,並分別介紹了企業的戰略。

  扎克伯格採訪記錄

  記者:當Facebook開始試圖盈利時,公司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扎克伯格:最初我並沒有想把它建成公司,只是想設計一款產品。後來我們招聘了更多的員工,建立了一個團隊,我們才開始認識到成立公司是一個更好的方式,可以讓許多人參與一個任務,這正是我們想推進的任務。

  記者:你們的任務是什麼?

  扎克伯格:我們的任務就是讓人們相互聯繫。公司內部對此有一種深刻的認識,進而推動一切工作不斷前行:那就是我們要建立起真正強大的業務,向合作夥伴在網絡營銷方面提供服務,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產品,並認識到我們需要以特定的速度增長,進而吸引我們所需要吸引的人。

  記者:有人說,如果Facebook沒法保持營收增長,就必定要疏遠用戶,你對此如何看?

  扎克伯格:這二者之間並無矛盾。為更多人提供服務更多,增加客戶基礎,讓他們更深入的參與,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業務模式。有人曾經和我說,為了讓Facebook正常運營,我們應該出售它。事實上讓Facebook健康運營最好的辦法是做用戶想要的事。

  記者:公司業務的核心是什麼,業務還是產品?

   扎克伯格:我們不是不關注(業務)。多年以來人們一直問我,為什麼我們不嘗試賺更多的錢?我會告訴他們,我們要建立長遠的業務,它才是正確的戰略。現在 我的觀點仍是這樣。當我們認為的許多產業全都走上社交化之後,我們就有機會走上賺大錢之路,我們有能力優化賺錢的數目。

  記者:你最尊敬什麼企業?

  扎克伯格:在關注長遠目標並能夠容忍短期較少的利潤方面,亞馬遜(微博)是一個好的例子。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堅持了許多年,人們認為他瘋了。在致力於推出一流產品的表現方面,蘋果的表現讓人吃驚。谷歌也有與蘋果相同的特點。

  記者:你認為Facebook能夠與這些企業相提並論嗎?

  扎克伯格:我希望有一天會。與他們相比,我們要年輕許多,從員工規模來看也小了很多。在過去的5年到6年裡,我們都在致力於建立能夠給用戶帶來持續性價值的產品,我認為我們我們已經做出了不小的成績。

  桑德伯格採訪記錄

  記者:要鞏固Facebook的地位,還有哪些事情要做的?

  桑德伯格:我們要讓分享活動進一步提升。儘管我們已經擁有了大量的用戶群體,但是我們仍然希望能夠看到用戶持續增長,這些增長源於各種活動。我們能夠讓用戶真正展示自己的生活,讓分享變得更自然、更容易,並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記者:這將如何幫助Facebook盈利?

  桑德伯格:分享活動也會給我們帶來廣告營收。這對大企業和品牌而言很重要,對小企業也尤為重要。許多企業如果要想能夠持續增長,都必須要進行廣告宣傳,即便他們沒有專門打廣告,Facebook也能夠幫他們對用戶進行引導,並提高用戶參與度。

  記者:Facebook的長期願景是什麼?

   桑德伯格:我們希望所有人都會使用Facebook來開發產品。我們的願景就是:產業開始分裂,進而在以用戶為中心的基礎上重建。遊戲產業已經受到了社 交遊戲企業的影響,比如Zynga和Playdom。以用戶為中心已經給遊戲帶來完全不同的方式。我認為在未來每個產業都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林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47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外媒危言聳聽,小麥進口並未激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447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路透報導稱由於成長期的霜凍和收成時期的雨水造成的影響,中國的小麥收成損失可能比預想得更嚴重。路透對農民的走訪及分析師的最新預估均表明,天氣因素可能導致中國北方最多有2,000萬噸小麥不適合供人食用,約佔16%。這將是之前所報導損失規模的兩倍。

路透報導稱浙江導致中國大幅增加小麥進口:

美國農業部上週四將2013/14年度中國小麥進口規模預估上調至850萬噸,上一年度為320萬噸。但海外交易商和分析師預計,2013/14年度中國進口規模可能突破1,000萬噸,超越同期埃及預計900萬噸的進口。中國分析師和交易商預計的國內短缺數量低於海外分析師的看法,他們估計的小麥總進口量也較少,在500-600萬噸左右。因為他們預計符合中國意向價格的美國軟紅冬麥有限。中國還可能通過動用庫存來滿足一部分需求。

對於路透的報導,上證報記者從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獲悉,近一階段全國部分地區強降雨天氣雖然對我國小麥供應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我國小麥進口並未出現明顯增長。

上證報的報導援引一位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人士的話表示:「USDA的報告只是一種推測,而且是對2014年的進口量進行預估。目前就判定中國明年的小麥進口量,還為時過早。實際上,今年1-5我國的小麥進口量僅為117.77萬噸。6月底我國是對外採購了一批小麥,但進口並未出現明顯增長。」

上證報記者還致電河南省農業廳,一位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6月以來河南部分地區的確遭受了強降雨天氣,但災情並不嚴重。而且部分產區的小麥在降雨前就已經收割入倉。「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數據,但說河南1000萬噸小麥因暴雨無法儲備,肯定是不準確的。」

上述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人士表示,我國今年夏糧總產2638億斤,比2012年增產39億斤,實現了創歷史的「十連豐」。其中河南夏糧播種面積8090萬畝,畝產量799.8斤,總產量647.04億斤,比去年增產9.84億斤。「夏糧豐收這麼多,暴雨影響並不大,總體看我國下半年至明年,小麥進口不會呈現大幅激增。」

該人士還稱,要防止國際上一些機構或者國際炒家,別有用心地發佈一些中國糧食的需求數據,影響中國糧食進口商的判斷,在高價位買進或者下訂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34

【趨勢】外媒:中國殯葬業或將推動香港下一輪IPO熱潮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4/56858.html

i黑馬導讀】上海福壽園集團擬香港IPO,籌資約2億美元,這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殯葬服務公司。上海福壽園建於1994年,於2008年被世界殯葬協會列入全球十大公墓,並獲得「東方最美的墓園」稱譽。公眾眼中的殯葬行業,暴利名聲也常常伴其左右。

據路透社報導,若想在香港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大賺一筆,買入一家墓地託管人絕不是第一個撲向腦海的策略。

但中國式殯葬通常會牽涉到大筆資金,鈔票的多少則取決於死者家庭的實際情況以及對殯葬規格的喜好。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大小投資者開始對此類殯葬服務股票產生興趣。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資料,中國內地最大殯葬服務企業福壽園計劃於近期赴港上市,此次IPO的融資規模約2億美元。由於中國人口迅速老齡化,總部設在上海的福壽園開始經營越來越多的墓地。

福壽園的IPO讓投資者有機會押注於中國墓地價值增加和殯葬業務營收上行的一大趨勢。近年來,中國城市人均收入不斷攀升。一位熟知福壽園IPO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根據福壽園的估算,中國14億人口中1.8億人年齡超過了60歲,這一人群將在兩年內增至2億。

當然,相比較香港今年最大的IPO(中國信達25億美元的IPO)來說,福壽園遜色了很多。但是,其IPO引起了全球私募股權公司凱雷投資集團的濃厚興趣。

凱雷發言人透露,該集團已經和福壽園展開磋商。不過,該發言人拒絕就該集團是否將會投資一事發表評論。

上海輝立證券(Phillip Securities)財務官Jasper Chan指出,「眼下,IPO市場比較關注哪些擁有特殊商業模式的企業。殯葬服務企業,很可能會成為新一輪熱門IPO。」

據報導,福壽園IPO的時間暫定於本月第三週。2日,該公司開始評估市場需求。這將是福壽園第二次衝刺香港IPO市場。2011年,福壽園曾嘗試借殼中國衛生控股,涉及的金額達到創紀錄的33.6億港元,成為國內殯葬業最大一筆收購案,不過借殼交易最終以失敗告終。

屬民營企業的福壽園,將會通過IPO加入亞太地區上市殯葬服務企業的行列,其中包括安賢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Midas International、龍岩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澳大利亞的InvoCare。

房地產遊戲

據英國市場研究機構歐睿信息諮詢公司提供的數據,2012年中國的殯葬服務行業價值465億元,截止2017年將會實現18%的增長。其中,殯葬服務佔據月半數的份額,產品銷售和服務所佔份額為25%,葬禮和處理服務佔據20%左右的份額。

在上個月公佈的報告中,安賢園的殯葬業務利潤不斷上揚。報告稱,「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以及人均收入的不斷增加,安賢園董事會相信墓地服務需求將會呈現上行趨勢。」

當前,中國的葬禮服務行業受到城市新墓地用地供應不足的限制,同時也受到複雜監管規則的約束。對於投資者而言,福壽園的IPO也可能是一種房地產遊戲。根據地方媒體的估算,在過去十年內,中國墓地的價值以每年10%的速度上漲。

資料顯示,福壽園創立於1994年,現經營6個墓園,兩個位於上海,其次在合肥、鄭州、濟南及錦州各有一個墓園,並有6個葬禮場所,公司收入87%來自殯葬,包括公墓、殯葬設備等,13%來自葬禮服務。

統計數據顯示,福壽園位於上海的一處6米乘以6米的高端墓地價格高達50萬元,其中包括墓碑和其他服務。

據報導,福壽園計劃將52%的IPO籌資用於開發新的墓地,20%用於購買葬禮設備和公墓,15%用於安排新的葬禮設備,10%用於營運資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66

外媒:美國安局侵入華為總部服務器 可借此發動網絡攻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205

近年來美國政府頻頻阻撓甚至封殺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在美國開展業務,擔心中國軍方或政府利用華為出售美方的設備竊取美國企業及國家的機密。而昨日多家國外媒體曝出,美國國家安全局(國安局)早就以美國擔心華為會對美采取的不光彩方式窺探華為:至少三年前國安局就制造了“後門”入侵華為深圳總部的服務器,獲取信息並監視華為高層通訊。這次的告密者依然是去年披露國安局監聽全球秘聞的前國安局承包商雇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紐約時報》報導,斯諾登提供的2010年文件顯示,國安局一項代號“射巨人”(Shotgiant)的行動侵入華為自稱掌握全球三分之一人口聯系的巨型服務器和精密的數字交換器,旨在調查華為與中國軍方有無任何聯系。但“射巨人”的意圖還不僅於此,國安局設法利用華為的技術進一步收集情報。每當華為向一些避免購買美國產品的國家出售設備時,國安局就可能通過華為的電腦和電話監控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國家。只要總統下令,國安局還可以發起虛擬網絡攻擊。同樣得到斯諾登泄密文件的德國雜誌《明鏡》指出,華為不是國安局唯一重點“盯防”的對象,國安局的“目標”包括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國商務部、中資銀行及電信企業。這意味著國安局在尋求對中國政界領導人發起數字化襲擊。除了得到斯諾登的泄密文件,《明鏡》也采訪了一些情報官員,綜合獲得的信息發現,美國對中國政府的數字“冷戰”已經升級。雖然美國總統奧巴與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開始就限制網絡沖突進行對話,但這場虛擬世界的攻防戰顯然愈演愈烈。侵入華為:美國"防守反擊"?據《紐約時報》報道,五六位現任及前任美國官員透露,國安局正追蹤20多個中國黑客組織,其中半數以上隸屬中國陸軍與海軍,因為這些黑客入侵美國政府機構官網和谷歌、無人機及核武器零部件制造商等美國企業的網絡。這些官員稱,自去年一些中國人民解放軍駐上海61398部隊的激進黑客被曝光對美國公司發動網絡攻擊以來,國安局就加快了上述情報活動的步伐。國安局的泄密文件寫道:我們的許多目標都通過華為制造的產品溝通聯系。我們想保證己方了解怎樣開發這些產品,接觸遍布全球的利益網。據《明鏡》報道,國安局文件顯示,國安局入侵華為的電腦網絡後拷走約1400位客戶及華為培訓工程師的內部資料,還聲稱:我們獲得了很多數據,多得我們都不知道怎麽處理它們。在斯諾登提供的2010年文件中,一位國安局的分析師這樣寫道:如果我們可以判斷華為的計劃與用意,我們希望那將讓我們推測到中國政府的計劃與用意。《紐約時報》報道,隨著華為投資新科技並鋪設海底光纜,力求打造年收入400億美元的業務鏈,國安局開始感興趣收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肯尼亞、古巴這類“優先度高的目標”等重要客戶的情報。侵入華為:美式諷刺?《紐約時報》采訪了華為的一位美國高管William Plummer,對方回答對華為成為國安局竊取情報目標一事毫不知情。Pummer說:諷刺的是,他們對我們的行徑恰恰是他們一直指控中國人利用我們幹的事。如果這樣的間諜活動確有其事,大家就應該知道華為是獨立的企業,與任何政府都沒有異常的關系。華爾街見聞網站的讀者也許都還記得,2012年10月,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宣稱,美國企業應該避免與華為和中興有業務往來,理由是兩家中國電信企業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報告認為,必須封殺兩家公司在美國的並購。美國官員此前重申,國安局侵入國外網絡只是出於國家安全的合法目的。他們承認,為評估外國的經濟前景或穩定局勢,美國政府機構可能收集某些企業的數據,但那樣做是為針對某個國家的經濟制裁或相關外交反擊做準備,目的並非幫助美國企業。白宮的一位女發言人Caitlin M. Hayden說過:我們並未將我們收集的情報提供給美國企業,以便他們增強國際競爭力或是增加企業盈利。很多國家都不可能像(我們)這樣聲明。奧巴馬定於下周一與習近平在荷蘭海牙會晤。正值兩國最高領導人會面前夕,《紐約時報》與《明鏡》的上述報道無疑讓美方陷入尷尬境地。本周六訪問北京期間,美國第一夫人米切爾在大學講話時說,開放接觸信息、特別是網絡信息是一項普遍權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51

中俄領銜中亞最大軍演 外媒指將測試防空導彈以備不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20

本月24日-29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上合組織)7000多名軍人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聯合反恐演習“和平使命-2014”。(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目前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空軍戰鬥群已進駐中國空軍某機場。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今天表示,中國空軍派出殲-10、殲-11、殲轟-7、空警-200等7型23架飛機和數輛傘兵戰車參加三個實兵行動演練。

據俄新社報道,作為軍演的部分行動,俄羅斯將在里海北岸城市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地區測試S300與S400防空導彈系統。

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郵報》的報道提到,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UTAS)政治與國際關系學系主任Matthew Sussex評論上合組織此次軍演:

反恐任務動用主戰坦克是很少見的。這次軍演聲稱,要設法聯合演練各成員軍隊的協作,以滿足任何可能發生的不測之需。這種不測換句話說就是戰爭。

此次軍演總導演、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寧本月18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這是首次全程在中國舉行的聯合軍演,參演五國分別派出了副總長或軍區指揮員組成聯合導演部,並首次由中方擔任總導演。

王寧介紹,參演7000多兵力之中主要包括陸軍、空軍和特戰、空降、電子對抗等部(分)隊,共動用各型裝備440多臺套,是上合組織歷次聯演中動用兵力裝備最多、運用新型作戰力量最多的一次。

上述《雅加達郵報》報道回顧了今年5月中俄海軍首次在靠近中日爭議的釣魚島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演,稱中國已經將更充分地做好戰鬥準備置於優先地位,俄羅斯則是啟動了冷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隊整頓。

以下為參加此次軍演的中國殲-11戰機資料圖。圖片來自《解放軍報》。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為同樣參加軍演的中國殲轟-7戰機資料圖。圖片來自《解放軍報》。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今年5月中俄海軍軍演的圖片來自新華社。

俄羅斯,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中國

以下俄羅斯S-400“Triumph”防空導彈系統圖片來自俄新社。

俄羅斯, 軍演, 地緣政治, 上合組織,防空導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73

「改變不會自動來!」來自中產家庭的他帶頭抗爭 17歲少年黃之鋒 讓外媒看見香港「雨傘革命」

 
 
2014-10-13  TWM
 

走在路上,你可能不會多看這名相貌平凡的大男孩一眼,但他是《華爾街日報》筆下,香港爭普選運動的靈魂人物;《紐約時報》更封他為「民運領袖」。

未滿十八歲的黃之鋒,憑著超齡思想與過人衝勁,激起香港人改變現狀的企圖心。

撰文‧鄭閔聲、何欣潔

「你要記住,你坐在這裡看似沒什麼作用,但梁振英見到一點一點的人群匯聚起來的時候、當民意在街頭匯集的時候,就是特首要懼怕人民的時候!」九月三十日深夜十一時,香港金鐘夏愨道上,一位身著T恤、短褲的瘦小少年,拿著幾乎和他手臂一般粗的麥克風,站上路中央的水泥分隔島,對著數萬名響應「和平佔領中環」的群眾發表演說。

從他口中吐出的字句,像是有股魔力,讓聽眾情緒不自覺地隨著聲調高低起伏,時而靜默屏息、時而情緒激昂。

這位充滿領袖魅力的演說者,是香港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即將迎接十八歲生日的他,外表比實際年齡稚嫩,但在社會運動這條路上,他已經走了四年。

二○一○年初的「反高鐵示威行動」,是黃之鋒關注公共事務的起點;一二年,因成功擋下港府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簡稱國教科)列為中小學必修科目的計畫,一戰成名;這波以爭取普選為核心訴求的「雨傘革命」,更成為各方公認的靈魂人物。但他的社運啟蒙,卻得往他的童年追溯起。

種子:關懷弱勢家庭

中產階級出身,六歲就受父親啟蒙黃之鋒來自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從事電腦工作的父親,是一位對社會充滿使命感的基督徒。他六歲時,父親就常帶著他探訪弱勢家庭,要他學會關心、不可以對他人的困頓置之不理;父親也常播放中國基督教家庭被共產黨批鬥打壓的紀錄片,在他幼小的心靈,悄悄埋下對抗中共霸權的種子。

「為何我的生活如此充足,但不少香港人的生活十分艱難?為何我在香港可以享有信仰和言論自由,中國就不可以?」為了替這兩個自童年起就烙印在心中的疑問找答案,一一年,還不滿十五歲的黃之鋒,一步步走上了抗爭第一線。

當時,香港政府試圖在中、小學強推「國教科」,眼見自己珍視的言論與思想自由面臨危機,黃之鋒忍無可忍,與同校學長林朗彥組成「學民思潮」,號召「九○後」學生走上街頭,反對洗腦教育。

一開始,沒什麼人把這群學生當一回事,第一次反國教遊行,只有三百多人參與,電視台記者採訪時也不客氣地說:「反正國教推定了,你們做什麼都是白費心機。」但黃之鋒立刻義正辭嚴地回答:「我們不會考慮後果,只希望表達聲音。」這股只要理想、不計成敗的衝勁,博得不少香港人的好評,黃之鋒也開始有機會上電視與支持國教人士辯論。

一二年七月,黃之鋒受邀參加現場直播的政論節目,在節目尾聲,他質疑同為來賓的國小老師余綺華是因有意參選教育界組立法會議員,才力挺國教,要求她闡明立場。

余當場拍桌駁斥:「你給我聽清楚,等我真的報名參選立法會,你再來問我。」黃之鋒並未被長輩氣勢震懾,也明白在鏡頭前失控一定吃虧,所以只耐著性子說:「希望老師不要用拍桌的方式教育我。」同年八月,有學生發動絕食抗議港府強推國教,能言善道的香港特首梁振英特地到場探視,並企圖說服學生進入國教委員會「交換意見」。但黃之鋒完全沒有被其刻意放軟的身段打動,始終堅持立場;就連談話結束前,梁振英主動想與他握手,黃之鋒也以鞠躬代替,拒絕被官方「摸頭」。

「我看過很多新聞,知道一握了手,照片就會大大地登在報紙上,被解讀成『同官方合作』,那我們一切的努力就白費了。」黃之鋒事後這麼回憶交鋒當時的念頭。

其實,從小到大,黃之鋒就是一個熱中發表意見、不怕與人爭辯的孩子,經常被視為「搗亂分子」,甚至被國小老師說「死剩把口」(只會出一張嘴強辯)。對此,他不以為意:「我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除了父母,每個人我都可以鬥嘴。」口齒伶俐的他,一點也看不出七歲時被診斷出有讀寫障礙,連一篇簡單的課文都背不好。

由於黃之鋒與學民思潮的努力,讓反國教這把火越燒越旺,催化了接下來的一二年「反洗腦大遊行」、十二萬人包圍政府總部。原本「推定了」的國教,就在此豬羊變色,香港《壹週刊》形容,黃之鋒與夥伴們「在一個暑假創造了一段香港社運歷史。」

戰鬥:最前線挺佔中

持續抗爭,做好被捕的心理準備「黃之鋒細膩的思考與優異的演說能力,讓人印象深刻。雖然私底下的他還是會露出小孩子那一面,但在面對重要場合的時候,一直非常成熟穩定。」作家張鐵志毫不掩飾自己對黃之鋒的欣賞;而他認為,雨傘革命裡的黃之鋒,又比兩年前更加成熟。

今年六月,中國發布《一國兩制白皮書》後,香港民眾爭取普選的決心逐漸強化,黃之鋒一直站在最前線,號召群眾參與「公民不服從」,為香港的未來挺身而出。

深受美國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影響,他相信「改變不會自動到來,而是通過持續不斷地抗爭。」更強調自己已做好被捕的心理準備。九月二十六日,黃之鋒果真因為衝進政府總部被警方逮捕,遭拘留四十小時。

「你必須把每一次抗爭都視為最後戰役,才會有戰鬥的決心。」這是黃之鋒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的發言,這句話不只是向國際社會解釋為何佔中行動不能中止,也說明他為何在「非暴力」的底線下,極力拉高示威規模。

雖然展現了不顧一切的決心,但黃之鋒絕不只是有勇無謀的「極端分子」。遭拘禁獲釋後,他在臉書發文:「香港市民是抱有自己的政治訴求,才選擇到街道集結……來參加集會,不應該是為了打卡上臉書的『自我感覺良好』。」希望所有人參與佔中行動前,都能經過深思熟慮,而非只是趕流行。

當「清場」傳言不斷,黃之鋒也呼籲群眾必要時暫時撤離:「我不同意有人說『怎麼樣都要在廣場留到最後一刻』,我們不是要做烈士,我們是來爭取民主。不要流血,不要犧牲。」很難想像這段穩重發言,出自一位「未成年學生」之口。

「活得有意義、活得開心……,當然最好能成功爭取全民提名、全民普選。」這是去年十月十三日,黃之鋒在臉書寫下的十七歲生日願望。當時的他大概不曾想過,一年後的今天,會有這麼多香港人,正與他一同熱切地追逐這個夢想,或者創造歷史。

黃之鋒

出生:1996年

現職:學民思潮召集人

學歷:香港公開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班 (就讀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82

外媒:中美爭奪APEC自貿協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41

外媒報道稱APEC貿易部長們未能在兩天的部長級會談中敲定關於高科技產品與區域貿易的協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美國正阻撓中國加速建設亞太自貿區(FTAAP)。談判將在周一召開的領導人峰會上將繼續進行。

《華爾街日報》稱APEC21個成員國貿易部長自周五晚間到周六早晨都在談判兩個協議。其中,一個是東道主中國支持的亞洲自貿區;另一個則是擴大原世貿組織在上世紀90年代達成的《信息技術產品協議》(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ITA,該協議旨在消除對高科技產品的關稅),後者是美國希望做到的,但中國不願意推動。

在亞洲自貿區問題上,中國成功推動APEC成員國同意對此進行兩年的可行性研究。在貿易部長會談的聲明中對此的措辭是“其目標是盡早建立亞洲自貿區”。但《華爾街日報》援引官員的消息稱:中國最初希望達成更進一步的協議,包括明確談判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但最終達成的結果更像是一個口頭支持。

該報道還提及,中國方面的努力受到美國和其他一些APEC成員國的反對,他們更想聚焦於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

目前,中美兩國支持不同的地區自貿協定,中國目前正積極推動建設FTAAP,美國則主導TPP,後者將中國排除在外。

外媒稱美國阻撓中國的努力是擔心亞洲自貿區談判會妨礙美國主導的TPP談判進程。部長會議的聲明也寫道“任何亞洲自貿區談判都將基於正在進行的區域事宜”。美國貿易代表Michael Froman此前表示,最終的TPP協議將在幾周內完成,或者個把月。而當前橫亙在其中的主要問題是進入日本農業市場。美國國務卿克里在周六表示TPP談判“是一場我們必須獲勝的戰鬥”。12個TPP成員國部長在周六下午會談試圖縮小分歧,周一他們將繼續談判,但取得突破可能性不大。

就TPP未邀請中國加入一事,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回應稱,不認為美國政府不歡迎中國參加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中方對TPP持開放態度並樂見其成。中方非常關註它的談判進程,也在評估談判發展情況。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下周一(11月10日)出席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

在ITA問題上,過去兩年里各個國家都在試圖達成一個新的稅務協定。但仍有30個關稅稅種處於爭議之中,中國堅持繼續保留這些稅種。中國正在努力建立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高科技產業,認為關稅是避免國際競爭的手段。

中美在周六繼續談判ITA事宜。外媒援引談判分析師稱,美國試圖利用中國渴望在北京會談上獲得成果的心態來達成協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94

7%、7.3%還是7.5%?外媒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討論下調明年GDP目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48

GDP,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據彭博報道,知情者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已商討下調明年GDP增長目標事宜,認為需要讓明年的增長目標低於今年的7.5%左右,討論的目標包括7%、7.3%和7.5%以下,還未最終確定。

如明年中國GDP增長目標低於7%,可能令人擔憂國內經濟增長和就業形勢。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尚未回應彭博上述消息。

而《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報道稱,由參與編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的人士處獲悉,GDP目標下調已成定局,具體數字還未定,但7%的建議目前居主流。

從近幾年的慣例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舉行,核心議題是總結當年工作、部署來年任務。明年恰逢“十二五”收官,在學術界和市場機構看來,此次會議是判斷新時期中國經濟發展政策風向的重要窗口。

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經濟告別兩位數增速,來到“7時代”。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年率回落至7.3%,創近六年新低。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表示,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癥的速度。

上月華爾街見聞經《第一財經日報》授權發布的文章提到,權威人士透露,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項重點內容可能就是進一步闡述新常態下的調控思路。至於明年的GDP目標制定等重要內容,要最後才會最終確定。該報道援引權威人士評論稱:

“總的來看,堅持穩中求進的思路不會變。但要保持一定的增速,政府會更強調主動作為,強化預調和微調。”

事實上,昨日午間已有未經證實的外媒消息稱,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討論,維持2015年CPI目標在3.5%不變,以及將明年GDP增長目標定在約7%或7%以下,並將M2增長目標由13%降至1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61

外媒評中澳自貿協議:現實比夢想骨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69

習近平,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中國

歷時逾十年談判後,中國與澳大利亞本周一終於簽訂了兩國自由貿易協議(FTA)。路透等西方媒體稱它是里程碑式的協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向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和服務業敞開市場,澳大利亞也將放寬中國對澳豐富資源的投資限制。

但此後路透、法新社、ABC等外媒指出,FTA固然呈現了中澳貿易和投資的美好前景,但就目前協議結果和雙邊貿易的現狀看,還有一些現實的問題。

根據FTA,包括多種資源、乳制品、牛肉和家畜在內,95%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商品關稅會被取消。但由於中澳未能就放寬中國國有企業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限制達成一致,澳大利亞出口幾大主要農產品——棉花、小麥、糖、大米與油菜籽還都未獲得免稅。這些產品的關稅得在三年以後才能進行評估。屆時能否調整關稅還要取決於中國國有企業在澳投資受管制的情況而定。

澳大利亞反對黨工黨領袖Penny Wong稱:“制糖業等關鍵出口產業已被告知,不要對中澳自貿協定有任何指望,工黨對此十分關註。”他還說,如果協議細節確定並公布,工黨將據此判斷是否協議符合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路透報道提到,一些專家告誡,麻煩可能就隱藏在詳細條款中。

即便解決了農產品關稅的問題,協議也未必能如澳大利亞政府期望,達到足夠促進經濟的作用。畢竟,農業在澳大利亞出口貿易中體量很小。

如下圖所示,澳大利亞外事與貿易部數據顯示,去年澳大利亞農業對華出口額僅有36.8億澳元,僅占商品出口總額的3.89%。去年第一大出口農產品羊毛的出口額為19億澳元,而礦產品中僅鐵礦石的出口額就高達526.5億澳元。

澳大利亞,進出口,自由貿易協議,鐵礦石,農產品

澳大利亞礦業協會表示,簽署FTA後,中國對澳出口焦煤征收的3%關稅將立即被取消,對燃煤征收的6%關稅則將於兩年內徹底取消。可是,因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內港口的鐵礦石、煤炭和棉花庫存極大,對澳大利亞礦產品的需求也相應減少。路透報道指出,澳大利亞乳業目前也難以借助中國掀起發展高潮。

澳大利亞國內對FTA的擔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在澳項目會不會剝奪澳大利亞本土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會不會過於依賴中國。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Andrew Robb回應以上第一種擔憂稱,根據FTA,中方的確可以聘請有經驗的中國勞動者,但前提是澳大利亞本土沒有能勝任特定項目的熟手勞動者。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史教授Geremie Barme認為:“只有過了幾周、幾個月以後才能看出FTA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所以對此應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此外,澳大利亞金融業對FTA也較為謹慎。他們認為,亞洲同行已在中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澳大利亞的企業可能只會涉足邊緣項目,無法在核心銀行服務業展開競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