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組織的變革,有所變,有所不變。拿捏「變與不變」的分寸,這是最難的。 《商業周刊》廣告部改名了,這是變革。四月份起,集團旗下三本雜誌的廣告部,統一更名為:整合傳播部。顧名思義,希望能提升專業層次,能深度的了解客戶需求,進一步提供整合傳播的服務。也就是,我們的業務要從傳統的廣告銷售模式,轉型為顧問。 轉型為顧問,由內而外需要改變的事情很多,包括工作者的專業提升、腦袋、態度。我們無法等到所有都具足,才改變,但希望一天比一天看到更多改變的美好。 要改變的很多,然而,不變的是什麼?不變的是,我們的信仰。 我跟業務同仁說,我們的專業是協助廣告客戶做最有效的傳播溝通,我希望也喜歡大家賺錢,但是不能違背「如實告知」的最高原則。現在,很多置入性行銷,混淆受眾的信任,混淆報導與廣告的界限,這就違背「如實告知」。 從 創刊以來,《商業周刊》「編輯獨立」的立場從未動搖過,即便在跑銀行三點半的時候。我們有不深入的報導,有的!讓讀者誤以為是置入性廣告而失望,這是我們 記者能力的不足,該慚愧,該深自檢討。但我們堅持所有購買版面的傳播,也就是報導式的廣告稿必須被清楚標示「廣告」、「廣告部企畫製作」,這是我們從創立 的第一天就不變的立場。所謂的清楚標示,包括標示的位置、字體的級數規範、反差……,這是我們多年來都如此執行的準則,未來,不會因更名而任此模糊。 信 任,不容僥倖,也沒有灰色。讀者會原諒我們的專業不足,但不會原諒我們的蓄意灰色,蓄意逾越廣告與報導版面的界限。過去這些年,我們因為這樣的堅持,失去 不少廣告,包括公部門,我們遺憾但從未妥協。縱然,堅持有時是孤獨,同行者越來越少,可喜的是,有更多的企業認同我們的價值。 除此之外,商 周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該期若被報導的企業,恰巧在商周刊登廣告,抱歉,一旦發現,廣告必須被抽掉。因為廣告與報導不宜在同一期,避免瓜田李下。商周的 編輯作業很獨立,廣告部門同仁無法事先一窺編輯部的題目,直到印刷的前一天落版單敲定,編輯部與廣告部(整合傳播部)彼此才會知道。因此,抽廣告的通知都 很臨時,造成很多廣告客戶的作業不便,這是我們未能妥善之處。 身為執行長,把一張張廣告往外推,你說,我從未掙扎過嗎?有的,當然有。但更深的價值在我心裡提醒我,何者當取,何者不當取。我從未有機會跟讀者說這些事,因為,習慣了該這麼做。而且,還有很多事情做得很不夠。現在提起,好像刻意在標榜什麼,這實非我本意。 |
|
||||||
本土老牌家電廠聲寶家族近日鬧騰起來。曾因案遭通緝的聲寶陳家長子、63歲的陳盛沺,打算在6月董監改選時,拿回交給弟弟陳盛泉「代管」7年的聲寶董座大位,並找來外甥王文洋助陣。 本刊調查,面對老哥逼宮,陳盛泉不敢翻臉,但陳盛沺的強勢,已引起持股3成的家族成員強烈反感,一場家族內訌戲碼,恐免不了。 陳盛沺四月二十日主動開記者會,宣布要「回鍋聲寶」。陳盛沺是有七十年歷史的老牌家電聲寶陳茂榜家族的長子,本來就是聲寶董事長,但七年前因案遭通緝,滯留大陸,倉促間將事業交給弟弟陳盛泉打理。陳盛泉接手後,聲寶走出營運虧損谷底,三年前開始賺錢。 兄找弟 齊受採訪 如今,陳盛沺獲判緩刑,打算重披戰袍。照理這是家務事,關起門來自家人商量就好,但陳盛沺竟提前宣布,等於公開要現任聲寶董事長陳盛泉「讓位」。究竟陳盛沺回鍋一事是否獲得家族支持,令人起疑。 對此,九日下午五時,陳盛沺在八德路上的陳茂榜基金會辦公室接受本刊採訪。為了澄清外界疑慮,陳盛沺特地把陳盛泉從董事長辦公室找來,一塊受訪。 四十五分鐘的訪談中,陳盛沺獨挑大梁,大談六月改選時,自己將出任董事長,弟弟則是副董事長,兄主內、弟主外,二人一塊打拚,「未來希望能重新打造父親時 代『勤儉』的價值觀。」弟弟隔著一張辦公桌,看著哥哥侃侃而談,不發一語。席間,陳盛沺提議:「我在場,(指弟弟)會不會不方便說,要不要到隔壁去說?」 陳盛泉笑著搖頭。 由於陳盛沺仍在緩刑期間,若六月十五日聲寶改選順利上位,將是上市公司中「首位緩刑董事長」,適法性挑戰主管機關底線。「我已經請教過法律顧問,除非主管機關有疑慮,否則應該沒有問題。」陳盛沺說。 硬回鍋 家族反彈 好不容易找到空檔,本刊轉向陳盛泉提問。陳盛泉說:「兄弟倆曾經討論過,順利的話,日後將出任副董事長,至於總經理則交給專業經理人。如果主管機關不同意 的話,那就續任董事長。」聽弟弟這麼說,哥哥改口接腔:「如果沒辦法當董事長的話,將會支持陳盛泉擔任。」說明二兄弟對哥哥回鍋一事,已達成共識。 不過,陳盛泉能否如願重返聲寶,除了要經過金管會這一關,最關鍵的,還得經過持股超過三成的家族成員同意。 本刊調查,陳盛沺未先徵詢家族意見,就大動作宣示回鍋,已引起家族反彈。 一位家族成員向本刊表示:「陳盛沺應該先問問大家的想法,不能先斬後奏,想做什麼就做,然後要大家支持。」「企業經營是要講成績的,以前又不是不支持他,結果呢?」「陳盛泉做的好好的,要換掉他,總要給點理由吧。」「總不能說是長子,董事長就該是他吧。」 獲緩刑 想返家業 陳盛沺是聲寶創辦人陳茂榜的長子,陳家從賣收音機起家,一九六三年開始生產自有品牌電視、冰箱等。陳盛沺一九八七年接棒時,當年營收破百億元,年終獎金動輒發放半年以上,名列家電三雄,風光不已。 後來陳盛沺多角化經營,投資棒球隊、汽車等,多以慘賠收場。而最慘的,莫過於二○○五、二○○六年間,虧掉百億元,陳盛沺則因聲寶旗下瑞智精密對大陸超額投資案,遭通緝留滯海外。 這些年,陳盛沺將家業交由弟弟打理。直到三年多前,大選後改朝換代,他返台投案。回台期間,他對家業「積極關心」,在聲寶桃園總部弟弟陳盛泉的董事長辦公室裡,設有自己的祕書。去年三月獲判緩刑後,心中石頭落了地,他起了回鍋的念頭。 王文洋 報恩買股 然陳盛沺本身持股僅有一千多張,他的妻子范碧娥持股二.一二%,合計不到三%。因此,陳盛沺先搬救兵,找上外甥、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長子王文洋。王文洋的祖母、也就是王永慶的母親王詹樣,與聲寶創辦人陳茂榜夫人陳張秀蘭為表姊妹,王文洋得叫陳盛沺表舅。 王文洋答應支持,以大娘王月蘭的名義買股。依聲寶四月二十九日揭露的十大股東名單,排名第一的就是王月蘭,持股一萬五千多張,約二.六三%。 王文洋友人指出:「王文洋純粹是要幫表舅的忙,雖只買五%,這個持股已經足夠當董事長了。」一名台塑老臣說:「與其說是投資,不如說是來『報答、還債』 的。當初王文洋赴大陸成立宏仁集團時,陳盛沺投入了六億元,但是宏仁營運先盛後衰,虧了那麼多錢,讓很多大股東住進『套房』,有點說不過去,現在表舅有需 要,王文洋當然出手幫忙。」 尋支持 反應冷漠 這一項回鍋計畫,陳盛沺在一月十三日,與弟弟一塊到日本出差時才告知。事前不知情的陳盛泉,礙於兄弟情誼,默默同意。之後,陳盛沺便開始積極地運作。 先是農曆年前,陳盛沺透過誠寶科技前總經理陳守能,動員全台的經銷商幹部,出席二月十二日的聲寶家族春酒聯誼。在台北福容大飯店宴會廳的聯誼會上,多年不見的陳盛沺,「突然現身」。 「會上,陳盛沺告訴大家,聲寶今年會賣地。並提醒大家可以買股票,但要保留至四月十六日停止過戶日,這樣才可以在今年股東會時投票支持陳盛沺。他還保證, 支持他就可以賺錢,聲寶股價會拉到二十元以上。」一位與會者說。聲寶在林口有四萬多坪土地,在土城有三千多坪土地,資產豐厚。 三月底,陳盛沺轉而尋求家族成員支持。他廣發邀請函,請家族成員在四月二十三日到南崁中悅音樂廣場的自家豪宅小聚。但家族成員反應冷漠。 因此,四月十五日,陳盛沺趕忙再發通知給家族成員。「這次,陳盛沺直接在邀請函中,附上請大家簽名支持他當董事長的回函,信中還保證,未來聲寶股價上漲,配股一元以上。」知情人士說。此外,陳盛沺還打電話給家族成員補充,過年期間已邀王文洋入股。 「四月二十三日聚會當天,儘管陳盛沺熱情邀約,家族大多缺席。」一位家族成員說,「當年聲寶虧損連連,說穿了不還是陳盛沺捅的婁子。」 此外,陳盛沺滯留北京時,與名舞蹈家曹金鈴過從甚密,曹金鈴一度被人誤為「陳夫人」,也讓家族成員不諒解。 陳盛泉 低調回應 對陳盛沺的強勢表態,陳盛泉在聲寶內部不得不說話:「最近傳言很多,我也希望大哥回來,他也是大家的老長官,希望他能夠繼續領導,繼續擦亮聲寶這一塊老招牌。」謹守老二哲學的陳盛泉,不輕易動怒,話也說得很保守。 但陳盛泉也回憶:「接聲寶時,狀況很緊張,一直到這幾年,總算站穩腳步。」七年前,他臨危受命,接下財務吃緊的聲寶,天天要面對周轉問題,當時他咬牙苦撐,只求保住聲寶招牌,經過減資、賣地、景氣好轉,直到二○○八年才終於轉虧為盈。 如今,這張成績單,贏得家族成員信賴,也成了和哥哥抗衡的利器。陳盛沺能否如願回鍋聲寶,還有戲可瞧。 陳盛沺小檔案 現職:陳茂榜基金會董事長、聲寶集團會長 生日: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九日 學歷:成大水利系畢、美國猶大州州立大學土木碩士 家庭:妻子范碧娥、育有二子 經歷:一九九一年起主掌聲寶集團。二○○四年起因涉掏空子公司瑞智精密等案,將聲寶、瑞智董座交棒給弟弟陳盛泉,滯留北京至二○○九年,才返台面對官司,其後獲判緩刑;二○一一年計畫回任聲寶董事長。 陳盛泉小檔案 現職:聲寶集團董事長、夏寶董事長 生日:一九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學歷:台大電機系畢、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電機系碩士 家庭:妻子許美洋、育有一子一女 經歷:一九八五年左右返國出任台灣新力土城廠協理;二○○三年接任聲寶副董事長;二○○四年任聲寶董事長;二○○五年兼任瑞智董事長。 |
||||||
|
||||||
晨曦中蹲在院子裡拔草,一個人但不寂寞,溪流蟲鳴鳥叫獸哮,大地醒了。忽聽到近山隱隱騷動,家裡的兩條狗,像警鈴般吠起。我起身往林裡探頭,濃濃綠綠,什麼也瞧不到,只見對面的山,一棵棵大樹仿如蘭嶼雅美族舞者忘情的甩著長髮。 樹,為何動? 經驗告訴我,應該是猴群來了。我住在山上,院子有野蕉,被猴群拜訪是常有的事。早期覺得很新鮮,後來不時聽到鄰居說,猴子私闖民宅撒野,有了戒心。耐心尋 聲,果不然看到遠處的一棵樹幹閃過毛茸茸背影,忽地,在近距離的一棵樹上,有一隻野猴躍出身形,瞪大眼珠打量著我,我們對峙地盤算情勢。一般而言,如果院 子沒人,猴群會躍入柵欄內、屋瓦上,此時狗吠聲就會變得激昂高調。這天,猴探子沒待太久便鳴金收兵,我的庭院免去一場騷擾。 大自然的聲音很豐富,山居久了,對聲音開始敏感。我有一個小本事,躺在床上毋須睜開眼,就可略從窗外的蟲鳥叫聲,推測出當時時間與天亮程度。蟲鳥們是不同 時段的鬧鐘,夏季的黎明五點是蟲兒與鳥兒的交替班,不同鳥起床時間也不同。聞聲辨事,這是我在山居歲月的學習,比如,樹梢的舞動是風作祟?還是松鼠、猴子 調皮?我們的眼可以從舞動的節奏、範圍、激緩,覺察差異。再從聽覺,狗吠聲的強度,做為綜合判斷的資訊。 在工作上,有一句台語我常放在口頭:「看頭知尾」。這是我母親以前常對我們的提醒,她總說,一件事哪需要發展到最後才知結果,聰明人要學看頭知尾。看一個 人燒菜,從他如何理菜即可見出端倪,毋須等菜上桌放入口中。看一個人的出身,從見面的前十分鐘應能抓到七成。一個業務專案能否成功,從第一天開出來的數字 就已知分曉。所謂「看頭」,就是對徵兆的觀察力、掌握力、敏感度,必須對人事物的脈絡有累積觀察的經驗。大自然中,蜻蜓低飛、螞蟻群體遷徙、櫻花早 紅……,都事出有因,但多數人視而未察。因為,徵兆通常不起眼,微乎其微。樹在動,這是徵兆。猴群來,已是結果。 領導者需要遠見。談遠見,太沉重,換成通俗的語彙更容易理解,這其實是看頭知尾的洞察力。也是,從蛛絲馬跡中掌握未來的能力。蛛絲馬跡的觀察,不是少數人的天賦,可以透過有意識的反覆練習,逐漸養成。 一句俚語,道盡先人智慧,運用在今日管理亦能貫穿中西。 |
|
||||||
每個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非 洲探險野生動物(Safari)。幸運的,我有過兩次。那是最接近原始世界的地區,雖然遇不到恐龍,但有誤入電影《侏羅紀國家公園》的錯覺。上個月,是我 的第二次經驗,我在尚比亞重新認識非洲長頸鹿與獅子,也從非洲叢林看到人類社會的縮影。 天色微亮的清晨,我爬到比人高的吉普車上,往叢林去。前方的一處樹叢有窸窣聲,哇,是一個長頸鹿家族在吃「早餐」。我們慢慢靠近,熄掉車上引擎。 這是奇妙的經驗,我正在陪「陸地上身長最高動物」吃早餐。我突發奇想的問嚮導:「四公尺高的大個子,怎麼睡覺?長頸鹿的睡眠時間有多長?」 「長頸鹿只睡三分鐘!」嚮導說,長頸鹿的每次睡眠時間非常短,而且是站著睡覺。我以為聽錯,不可置信的再問一次,嚮導解釋,「哪一隻白目的長頸鹿膽敢深 睡,就準備長眠吧。(If he sleeps deeply, then he will sleep forever.)」 在物競天擇的萬年演化、在獅子、豹子環伺的非洲叢林裡,敢大搖大擺睡覺的長頸鹿應該都變成獅子的盤中飧。根據研究,長頸鹿的睡眠時間是所有哺乳動物中最 短,一天平均睡眠總時間低於兩小時。牠們通常站著打瞌睡,長長的脖子往下垂,就是牠們最奢侈的休息。要活下來,就必須保持高度警覺。相較之下,獅子,每天 能睡十五至二十個小時,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睡覺,沒人能拿牠如何。 這就是叢林法則。如果你無法成為叢林之王,就要是永不鬆懈的長頸鹿。很嚴酷,你只有三分鐘睡眠,完全沒有貪睡的權利,貪睡的下場,就是出局。在大自然,不只長頸鹿,草食性動物的平均睡眠時間都是比肉食性動物短。 職場與商場上,不也是如此。生命原本就是一個選擇,當獅子未必好,當長頸鹿未必差,只要一切恰如其分。想擁有權力、想主導棋局的獅子,能力就要相當,也要 願意承擔。人生最可怕的是,錯置。所謂錯置,就是搞不清楚自己是誰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沒有獅子的能力、地位,卻想過獅子的生活。 獅子有獅子的得失,何必羨慕牠一天可睡十五小時?有人想當叢林之王,碰到獵物(問題)卻搞不定。相對的,我也看過很多平凡但可愛的小人物,認分與踏實,當一隻長頸鹿就像長頸鹿。 美國洛杉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飲食和環境決定哺乳動物的睡眠需求量。 我因此好奇,後天環境如果變遷,行為能有多大改變?從非洲回來後,這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我好奇,台北動物園的長頸鹿,不再有獅子時時獵殺,牠們的睡 眠還會只有三分鐘嗎,牠們還是維持站立睡覺的「祖訓」嗎?是的!長頸鹿從非洲搬到了台北,還是只睡幾分鐘。不過,有時候會趴下來睡。 |
|
||||||
日前,《聯合報》的第三代接班人 王文杉接任董事長,但在競爭激烈下,聯合報系面臨營收吃緊窘境,王文杉扛著六十年《聯合報》的招牌,要如何重返榮耀,正考驗著這位新當家的能耐。 撰 文‧燕珍宜 今年九月,曾是國內報業龍頭的聯合報系,將歡度六十周年慶,《聯合報》第三代接班人王文杉趕在這個大日子前,正式接任董事長,這 是去年他初為人父後,人生的另一重要大事。要如何帶領一甲子歷史的聯合報系重返榮耀,考驗著人稱「小王子」的王文杉。 《聯合報》是王文杉的 祖父王惕吾在一九五一年創辦,全盛時期,集團擁有海內外八份中文報紙、員工六千多人,是全球最大的華文報業集團。但《聯合報》在民國七○年代衝破百萬份之 後,便開始從高峰走下坡。 這十多年來,因網路興起、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大環境劇變等因素,聯合報系經營出現困境,旗下的《民生報》二○○ 六年停刊,○七年集團大動作優退一千四百名員工,如今《聯合報》閱讀率也大幅滑落,昔日榮景不再。 財務開源節流 人 力精實止血 重建精華地段今年四十一歲的王文杉,是王家第三代唯一男丁。一九九六年王惕吾去世,指定他「隔代接班」,開始在老臣輔佐下擔任總經理,參與報社重要經營決 策與方向擬定。不過,在「後王惕吾時代」,《聯合報》逐漸從賺錢的輝煌時代,進入虧錢慘澹經營,從一九九八年後,歷經十年賠五十億元的沉重包袱,王文杉的 壓力並不輕。 所幸,王文杉緊急止血,聯合報系陸續提出優惠退休、離職方案等人力精簡計畫,人數從五千多人瘦身到二千多人,前年終於轉虧為 盈。王文杉乘勢追擊,力邀前《聯合報》業務部總經理楊仁烽回鍋。 人稱「鐵血教頭」的楊仁烽,擅長數字與目標管理,他很清楚《聯合報》這棵大 樹必須改變,改以績效掛帥,因此他上台後積極推動「薪資幅動制度」,要改變舊有公務員式的薪資制度。 《聯合報》原本薪資制度是以年資為主, 做得越久、領得越多,楊仁烽形容「像百貨公司的手扶梯只上不下,是一種惰性的加薪。」「薪幅制」則以績效為薪資衡量標準,他還提出「總額預算管制法」,將 人事成本控制在一定範圍。 楊仁烽大刀闊斧整頓薪資結構,雖引起社內員工兩極評價,但一波波的人力精實計畫,確實讓《聯合報》成功止血,不再 虧損,除了節流外,王文杉也同步進行開源計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開發土地資產,改善財務計畫。 聯合報系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和基隆路口共有五棟 大樓,一棟在基隆路上,其他四棟位於忠孝東路。○九年底,《聯合報》正式將辦公室從忠孝東路搬遷至新北市汐止。 《聯合報》發言人項國寧表 示,原總部第一、第二大樓,計畫開發成住辦合一的大樓,第三大樓也正在評估重建計畫中,根據房仲業者估計,該地段每坪土地一三○萬元,《聯合報》的土地資 產現值高達一百億元,還有上漲空間。 除報業本業,王文杉也積極開拓活動展演營收,○八年金融海嘯,各家媒體廣告收益大幅滑落,但《聯合報》 卻靠活動與展演,如太陽馬戲團、米勒畫展等,成功打響名號,創造數億元營收。 這幾年,傳統報業積極轉型,《中時》已率先購併中視、中天,成 為跨媒體集團,壹傳媒集團也成立壹電視,眼看對手布局愈來愈完整,王文杉決定就地出發,利用現有資源聯合新聞網,直接啟動影音新聞的大計畫。 轉 型數位媒體 推影音新聞 跨足線上購物看好「數位匯流」可能是《聯合報》再翻身的機會,王文杉投資兩億元,成立影音事業部門,並於去年底正式推出線上影音新聞,今年五月則正式跨足 電子商務,投資五千萬元成立「udn買東西」。 為控管財務,王文杉利用聯合報系現有資源,以最節省成本方式,直接由文字記者兼任新聞製作 人,訪問、寫稿、照相、錄影、做旁白,甚至影音、剪輯一人搞定,還得親上主播台。 二○○○年,王文杉成立的聯合線上(UDN.COM),相 較其他新聞網站,成立時間雖晚,卻後來居上,成為新聞類網站流量第一名,並登上興櫃。 聯合線上的成功經驗,幫王文杉打了一劑強心針,他深信 未來《聯合報》要以數位匯流方式服務消費者,讓新聞內容可以在報紙、網站、手機、無線電台播出。為讓記者更e化,他決定今年周年慶送每位記者一台 iPad2,他也早把自己變成了iPhone、iPad達人。 《聯合報》近年雖走下坡,但在北美、泰國等地還發行《世界日報》,擁有紐約 Sheraton LaGuardia East Hotel(法拉盛喜來登酒店)等產業,集團資產估計高達二百億元,王文杉是家族第三代唯一男丁,外界多以「小王子」稱呼他,符合他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家 世。 身為報業少東,大家除了關心他對聯合報系未來布局,去年,他爆出未婚生子,讓外界對這位黃金單身漢的感情生活更為好奇。 過 去,王文杉唯一傳出的情史,就是和藝人陳德容交往三年,在二○○○年分手後,他感情生活就很低調,甚至去年未婚生子也保密到家,迄今未辦婚禮,連孩子的媽 媽也未曝光。 王文杉有子萬事足,王家長輩也開心後繼有人,不過,接下《聯合報》董事長大位的他,要一肩扛下爺爺交付給他「報人」的重任,以 及六十年歷史家族事業的轉型與傳承,他身上的重擔恐怕不輕。 王文杉 出生:1970年 現 職:聯合報系董事長兼總管理處總經理 經歷:《聯合報》社長 學歷: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系 婚姻:未婚、育有一子 |
|
||||||
上週,友人余湘在台北梅花戲院包 場《賽德克.巴萊》,我因此有機會先看了上下集,很過癮。最近碰到人,大家的話題都不脫離這個議題。我們的員工福利-商周電影院九月份片子也是挑選《賽德 克.巴萊》,也將上下集包場。同事小馬問我,這樣安排可好?我說,百分之百支持。今年初我們就宣布了要支持國片,這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從編輯部的選材到 商周電影院的選片,我們都盡量朝此方向。我跟同事說,現在國片的平均水準還不能跟國際大片相提並論,但是先不要嫌棄,要支持這塊土地的原創文化,給它們長 大的空間與養分。 除非,你不在乎這塊土地是否有原創作品,你也不在乎我們的孩子是喝別人文化的奶水長大。 我是看雙林雙秦電 影、聽蔡琴、李建復民歌長大的。還有,楊麗花與史艷文。我高中時候就讀國樂班,主修革胡。我的成長記憶,若刪除台灣的娛樂文化,不管是通俗或小眾,絕對無 法變成今日的我。我與在美國紐約長大的人,思考與行為不同,儘管小時候的教科書對於霧社事件等台灣歷史的紀錄寥寥數語,但我對這塊土地的認同感還是深。影 響至今,我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時,總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誰」,根在哪裡? 曾幾何時,我們孩子的電影院記憶,變成《哈利波特》、《變形金 剛》。他們的童年偶像崇拜,當時也不會是台灣人。因為父母、同儕不看國片,所以,他們的成長記憶是沒有國片。因為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較多,所以他們的飲食與 價值觀,也在童年已然西化,可樂與麥當勞、披薩是他們的天堂。 他們將如此長大,變成一個沒有自己的電影的世代嗎?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台灣的唱片產業已然沒落,台灣的電影工業也是如此,我們還有多少自己的原創作品?我們的孩子將成長於一個沒有自己電影、歌曲,甚至閱讀物的環境嗎? 我 不希望如此。 我人微,但還是想螳臂當車,希望號召更多的「螳螂」跳出來,共同阻擋全球化的浪潮吞沒我們的電影-這個社會的文化發聲權。你最 近看了國片嗎?在《海角七號》的影響下,台灣的電影工作者又回來了,推出不錯的作品。使得今年暑假的國片放映數量之多,多年不見。這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你 可以有兩種支持的行動:一,到電影院買票看國片,一張首輪電影票只要二百五十元;如果你是老闆,更棒了,企業支持包場國片。一場不過數萬元,就能夠兼顧員 工同歡與支持國片。 你我都可以讓這件事情發生:讓下一代可以唱我們的歌、看我們的電影。 |
|
||||||
《聯合報》才剛在九月慶祝走過一 甲子,董事長王文杉就積極將忠孝東路四段的大樓舊址,改建為每坪一百五十萬元起跳、總銷金額至少一二四億元的豪宅開發案,這步棋可說賺很大。 撰 文.梁任瑋 位於忠孝東路四段、基隆路口《聯合報》舊址,二○一○年拆除後,在寸土寸金的信義區內,變身為罕見的千坪大公園。不過,這個公園 在一年半後即將消失,而且將改建為台北市最貴的頂級豪宅,地主《聯合報》至少可獲利百億元。 這座「臨時」公園是《聯合報》申請「台北好好 看」專案,按規定可獲一○%容積獎勵。據了解,《聯合報》向台北市政府爭取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希望可以維持原容積約六○○%,加上其他開放空間等不同容積 獎勵,總計最後可獲八○○%容積率。 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長林崇傑說,「台北好好看」綠化時間要超過十八個月,才會獲得原容積的一○%容積 獎勵,未來《聯合報》最後究竟可拿到多少總容積率,仍要經都市更新審委員會開會決議。 目前《聯合報》一、二、三大樓分為A、B基地處理,A 基地因申請「台北好好看」專案,目前改建為公園供大眾使用,未來將興建商辦與豪宅結合的住商混合大樓;B基地目前經營聯經書局,未來將整棟改建為豪宅。 由 於可拿到高容積率,A基地將興建樓高三十層的複合式住辦大樓,不過,商辦只是配角,豪宅才是主角。原來,A基地中低樓層設計為辦公大樓,但高樓層二十一樓 到三十樓的部分,將興建豪宅對外銷售,依目前國父紀念館周邊房價每坪一百五十萬元計算,將是一二四億元的開發案,四年後完工,若每坪房價翻一番,站上三百 萬元,總銷金額高達二五○億元,這些房子賣後「賺很大」。 由於《聯合報》土地使用分區原本就屬住宅區,曾有人建議《聯合報》全棟改建為豪宅 銷售,但考量到「社會觀感」,為避免外界扣上賣祖產的帽子,才將低樓層設計為只租不售的商辦。 受《聯合報》委託辦理都市更新程序的財團法人 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規畫師謝志達表示,不便回應《聯合報》都更的細節。 都市改革組織(OURs)祕書長彭揚凱批評,《聯合報》利用老舊 建物都市更新、「台北好好看」申請一大堆容積獎勵,根本就是利用假公園削政府容積,而且這些容積率全部「灌」成高樓層,變成豪宅來賣,實在有違公平正義。 《聯 合報》舊址都更小檔案基地位置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5號 基地面積 1846坪 使用分區 第四種住宅區、第四種住宅區之一樓層高度 A基地:30F/B5,B基地:27F/B7 建築規畫 A基地:1~20F商辦,21~30F住宅 B 基地:全棟住宅 法定容積率 350% 原容積率 近600%(爭取容積獎勵可達800%)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 |
|
||||||
八十五歲的丘奶奶是友人的母親, 沒病沒痛,子孫繞膝,開開心心。她到歐洲旅行,沒時差;每頓吃西餐,沒啥不習慣;爬高走遠,沒問題;每天泡溫泉,興來喝點小酒,手塗蔻丹。她的老年生活品 質,讓我心嚮往之。 她是一個金黃色的太陽。 有一次,我與她一同旅行。旅途尾聲,外國導遊買了一份禮物送丘奶奶,她好喜歡這老人。我心想,一位「阿兜仔」碰到一位「莫宰羊」,兩人言語不通,好感從何 而起?導遊說起一段插曲,那天下山,排隊搭纜車的人潮如長龍,導遊怕老人累,動用關係讓丘奶奶免排隊。導遊認為這是自己的本分、小事,但丘奶奶滿心感謝的 塞了十歐元小費給她。導遊從未被如此對待過、被看到過,因為在有些客人的眼中她不過是一個僕人。導遊的心澎湃起來,眼神炯炯亮起來,那張鈔票的意義不只是 錢,是一紙獎狀。丘奶奶比受過良好訓練的CEO更懂人心、更會激勵人。 我從導遊口中得知丘奶奶的待人接物時,覺得聽了一堂課,這堂課叫作「心存感謝」。這是一堂大學教授教不來的課,或者坐在課堂上聆聽會打瞌睡的一堂課。腦 中,頓時浮出四個字:「長者如書」。丘奶奶並沒有受過高深教育,年輕時在市場賣菜,菜販出身,但把孩子拉拔得個個成器。她像一本從社會大學萃取出來的書, 舉手投足盡是智慧。她如金色太陽,用樂觀與厚道鼓舞周遭;她像一塊正面能量強大的磁鐵,吸引源源的好事、好人環繞著她。 我把對丘奶奶的感覺告訴友人。我說,小丘,哪天你要是當選台北市最孝順的女兒,鐵定是你媽媽去報名。她哈哈大笑。確實,丘奶奶逢人就讚美自己的孩子孝順。 她衷心如此認為,子女聽了窩心,對母親更好。小丘十分佩服母親的樂天。人生誰無滄桑,況且一位八十五歲老人。然而,她母親的眼睛全然看不到被逆境折磨的怨 懟,儘管她年輕時吃了很多苦,但都視之如無物。不是如此的心境,她走不過坎坷;也正因能如此,晚年享福。 許多長者的人生比書本還精彩,經過歲月,蘊藏很多的智慧。我們卻擦身而過。十幾年前,我訪問東元電機前任董事長黃茂雄,他說,從第一代企業家長輩的身上 「偷學」到很多生意與處世的智慧。我當時印象很深刻,深刻的原因在於,這人講話怎麼如此八股?多年後,看到丘奶奶,再想起黃茂雄先生當年的一席話,終於懂 得「長者如書」。 |
|
||||||
近年,在台灣最讓我感動的建築莫 過於「老英格蘭」莊園。如此之美、雋永!走進這幢建築,有一種奇妙的魅力,人不自主的舉止優雅。美感,豁然被打開。 我總是感慨,台灣,高密度的聚集全世界最醜陋的房子。真沒想到,有一天在台灣看到有人能蓋出一座五百年前、英國都鐸王朝的古堡建築。其挑戰在於要還原諸多 古老的工法,即使在英國都困難,更遑論在台灣。「老英格蘭」的主人是大羅,一個傻子、瘋子與藝術家的結合體。不傻、不狂,不會費時九年挑戰如此高難度建 築,不會於銀行緊縮銀根仍一意孤行。職業軍人退役的他是古堡的建築師,也是興建工人。他不在乎身上那件平價襯衫到底穿了多少年,全心於建築的一稜一線,不 惜一再打掉重做。他的傻與狂,無異於《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好久,從民間到官方已少見夢想家。 九年的投資,金錢與青春難以計量。我問大羅:「二十年都回不了本的投資,人生何苦如此?」他說起夢想,想在台灣留下一座建築經典的飯店,可以傳世,一如歐 洲的百年飯店。如此澎湃、不自量力的初衷,出於一位拙於言辭者、自學者。那一刻,我的心也激動,想把他的故事寫下來,記錄一個夢想的追尋。一年前,我在這 個專欄約略提起過他的故事。探索無人之路,大羅曾經極度孤獨與挫敗,完工的時間一年拖過一年。黑夜漫漫,大羅一度退縮到不想見人。此時,忘年之交、雕刻大 師朱銘以一則寓言相贈: 在深山裡,石階對石菩薩長嘆一聲:「我們都是大理石,為何命運如此不同?你被萬人膜拜,我卻被萬人踐踏。」石菩薩不疾不徐的回應:「因為,養成過程不同。 你只挨兩刀而成石階,我卻是千斧萬鑿才成菩薩身。」過程不同,結果自然不同。大羅了然,繼續埋首。 去年,「老英格蘭」終於落成,我深深佩服。我跟大羅說:「我以認識你為榮」,他靦腆的笑了。他讓我見識到夢想的力量。夢想可以讓人不平凡,拔除荊棘,屢倒 屢起。 苦盡,尚未甘來。沒想到,「老英格蘭」竟陷入農地使用爭議的風暴,拆除之聲而起。我不懂法律,只有不忍看到認真追求夢想的人,一再荊棘滿身。想來想去,提 筆寫下這個故事,讓此事被看到角度能有所不同,讓夢想的結局可以圓滿。 |
|
||||||
十一月十八日,王永慶小兒子王文 祥,將回台北信義區,開他人生的第一場演唱會,但在二十六天前,美國聯邦法院剛做出最新裁決,將王文祥的公司JM Eagle涉嫌詐欺美國三州一案,交付法院審判。明年七月份,王文祥將走進法庭,聯邦十二人大陪審團的決定,將左右他的命運。 面對這場最大事業風暴,王文祥提前返回台灣,在台北美僑商會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他說,「真相會讓你自由」(Truth will set you free),要做就要做對的事,人要問心無愧。今天就是因為他在美國事業有成,才會有這個(吹哨子)訴訟。 即便代表美國政府求償的控方律師強調自己獲勝機會是百分之百,王文祥說,五年來,一次都沒想過和解,要和解可以,和解金一美元。他強調,如果他父親王永慶 今天還活著,絕對會要他打到底。以下為王文祥接受專訪內容。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可否談談韓德斯,這位「吹哨子」的前員工? 王文祥答(以下簡稱答):他不是直接跟我們報告的,他是再下兩層的。有一次,我看到他常閒在那邊沒事做,去跟接電話小姐聊天,這個我說過他的主管,他是不 是沒事做。 問:當初你沒預防到韓德斯會吹哨子? 答:這個你怎麼預防呢,這就像丟一個炸彈過來,根本沒有辦法預防,因為我們不可能做不合理的事情。 產品不合格仍照賣?「因為這測試不對,當然不合格」 問:韓德斯說,一九九七到一九九九年,你們測試不合格的產品還是拿出來照賣? 答:說的不合格就是說UL(認證單位)在九七年,它把test standard(測試方法)改掉,大部分不能pass(通過),所以我們很多人去complain(抱怨),後來UL又把它改掉,因為它又不能承認它錯 啊,就把它改掉,變成就是UL ASTM1784 改成1784_06A(UL的一種標準)。 問:你是說控方用一個後來不存在的測試方法,來說JM不合乎標準? 答:對,這個測試的方式錯誤,用這個拿出來告。 問:韓德斯記錄內部主管的談話,然後再引述給律師? 答:因為他那時候是掌管客訴的,有規格什麼的會經過他。有時候他會跟他同事溝通說,你這水管的規格要改啊,因為他也是參與塑膠管的品質方面。 問:韓德斯進到資料庫裡面去看兩年的紀錄,然後Faster(JM員工)還告訴他,他有六年內部測試的紀錄,大概五成左右是不合格的? 答:因為這個test(測試)不對,當然不合格嘛。那他另外在說什麼呢,是說一個另外新的project(產品計畫),叫作thicken section(水管接頭厚度減少技術)要加厚的,加厚那個連接的地方,我們就在試驗,是不是那個地方不要加厚,他們就在那邊很多實驗嘛! 連韓德斯自己就說:耶,我們通過了,好棒,我們試驗過了。這都在e-mail(電郵)裡面啊,然後他又用這個來告我們。 告密者收賄為何放過?「想說原諒他,反而被他插一刀」 問:你後來查到韓德斯收賄,為什麼沒有在當下開除他與提告? 答:那時候他的主管查出,他就是keep back(偷錢收回扣)。 那時我們應要備案、報警才對。去報警有個record(紀錄),可是那時候我們想說原諒他,他都已經被開除掉了,所以原諒、心軟,反而被他在背後插了一 刀。 問:事後他又回來跟很多的主管訪談或跟實驗室要資料,這是你們管理的疏忽? 答:這怎麼是疏忽呢?他有公司的資料,他偷拿回家,我們怎麼每天查他的包包嗎?他被開除之後,是他從家裡打電話給實驗室,對方不知道他已經被開除掉了,所 以他用家裡打電話,用自己的信用卡去付錢要資料的。 問:所以你們沒公告這人已被開除,不得再提供資料給他,沒有這樣的程序? 答:我們不知道,他會再去跟實驗室要資料。(認證)實驗室不是我們公司的,它是獨立的實驗室,我們不可能開除一個人,跟三、四個實驗室說「你要小心他 喔」。不可能說每個員工被開除,就去跟實驗室講。 送驗樣本有沒有作假? 「抽檢隨時可來,不能準備的」 問:律師的訴狀說UL是採取榮譽制,是廠商自己送樣,實驗室不會主動到廠稽核,所以廠商若刻意挑選樣本再送,容易有作假空間? 答:不對,這完全不對,是把事實扭轉到對他們有利,我再說一次,事實扭轉對他有利,那不可能。 問:控方律師緊咬說,有一個e-mail是寄給你,說你們每個sample(樣本)都先test過才送去測試檢驗? 答:UL、NSF,其他的agency(指認證機構)也是一樣,我們全部的工廠,平均一年四百四十次的檢驗,抽檢,而且他們來抽檢就是說那根(水管)我 要,就拿那根回去抽檢,他們不先通知的,隨時都可以來,你不能準備,去故意調整。 問:控方律師認為JM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共賣給原告各州價值二十五億美元的水管,最高要賠償三十七億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一百三十億元)? 答: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這數字哪裡來的,這可能是我們提供的數字(銷售金額),我們的水管都是符合標準做的,你要我們怎麼賠償、怎麼負責任,這是他們編織 的謊言。 問:控方律師認為自己勝算達一○○%?你覺得自己有勝算? 答:挑戰越大機會越大,我能成長的空間越多。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滿久的嘛,大戰(指訴訟)是很好啊,到最後我有一百個percent(百分比)的信心,我們 絕對會是贏家,我絕不會跟他和解的。 五年來沒想過和解?「沒做錯事,不可能和解」 我們中國人、台灣人到了美國不能受人欺負啊!我常說我們是基督徒,但我們不是一個地毯啊,常常被人家踩在腳底下,我們應該要打的仗還是要打,不管對方多麼 greedy(貪婪),還是要打。 問:五年來你沒有想過和解? 答:我一次都沒有想過和解,我說和解可以,一美元。過程中很煎熬沒有錯,可是你想說,沒有做錯事,他就用法律來欺壓你,用你是台灣人來欺壓你。 過程中我也學到很多,我往正面思考,我告訴我們員工來說,你們都要覺得你們做事有成,才會有這個lawsuit(訴訟)。 問:你會不會很挫折,因你對美國也算有貢獻,不管是繳稅還是創造工作機會? 答:人就是這樣,在這個生命裡,就是會有挫折,越大的挫折,你肯克服它,就是成長。我不可能和解,這些貪婪的律師,跟他settle(和解)的話,以後連 不對的事都得跟他和解。 問:可是這次連你的父親把JM賣多少錢給你,把你家族所有東西都查。 答:沒關係啊,你去查嘛,我沒有什麼事情,你去查嘛、你去翻嘛。 問:他舉證說台塑美國跟你是同一家公司,連家族誰誰誰做過什麼事,連你到林口實習他都知道。 答:沒關係,美國有句話說,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就是真相會讓你自由。做事、做企業,你要永續經營,你不能怕,你要有courage(勇氣),打下去、拚下去。 問:怎麼內華達會跳出來?檢察總長凱薩琳(Catherine Cortez Masto)說JM品質問題造成內華達損失? 答:內華達是這樣子,我們十年來,每一年賣的塑膠管,可以繞地球八次,可是我們的退貨率是千分之二,假如說我們不注重品質的話,偷工減料的話,怎麼才千分 之二。可是你賣生產的東西,總是會有(退貨),我們不是十全十美的嘛。 問:內華達州把你管子挖出來說是JM管子破了,害他們監獄沒水用? 答:我們當場就去工地檢查,當場就抽樣送到實驗室,檢驗出來是說,因為施工上的不對,管子完完全全符合標準,試驗的費用還是他們出錢的。 問:但他們後來又主張你應該賠償? 答:沒有,他們沒有告上我,是後來這個case(指韓德斯提出訴訟)內華達州就加進來了。 它就編了個故事出來,因它不高興嘛,說這個幾百萬你應該要賠,因為他們要重新買,假如說沒關係,這真的是產品品質的問題,我賠,可是這個不是品質上的問 題,叫我怎麼賠啊。 問:他們在《紐約時報》上面的發言是很強硬的,而且為什麼現在還是有三個州,是用這種態度呢? 答:還有一個是新墨西哥,一個是維吉尼亞州,他們覺得反正P&C在告我們,是花他們的時間,我們州律師不用花時間,就讓他去就算了嘛,英 文說You jump on the bandwagon,你就跳上去跟他一起合告,萬一有告贏的話我還有錢分。有兩個州都主動退掉了。 為何堅持打到最後? 「我要真相,他們是要錢財」 問:面板業者也因反托拉斯法被美求償求刑,你對台商經營美國市場有何建議? 答:已經演變到這樣子了,這個是律師控制的社會,你看看十幾年來,他們(律師)捐錢給政治家是屬於第一名耶,十幾年裡面已經捐了十億多美元。 問:美國經商法律風險滿高的? 答: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我們台灣人要去那邊做事,要了解人家的文化,要有預備,要去跟律師打官司,一定要有。除非說你公司不是很大的公司,因小型企業 律師告你拿不到什麼錢,你假如說只要有一點點成功的企業都會被找上。 問:這就是美國法律或文化? 答:這也不是說管理,你要依照法律行事,就是說一個人犯錯,你就是要預防他預防到底,就是說要去報警,台灣講情理法,美國是法理情。 問:所以美國是律師社會,其實對方目標是和解金,不見得是真相? 答:我就是要一個真相,他們就是要錢財,所以我們要打到最後,我們才有力量到大陸去投資,我們才有這個力量、這個方向在大陸、在美國去經營,持續成長。 假如受到這個挫折就被打倒,就沒了,就這樣辛苦了二十幾年被打倒,那太可惜!我們要對美國證明說:我們台灣人、台灣企業不是到美國去,就被美國欺壓,就被 美國打敗,打輸仗就回家。 我覺得我父親假如還活著的話,我父親是絕對會打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