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浦發銀行(600000.sh)在大宗交易平臺頻現神秘大宗交易,以至於股吧里大家都在問,哪里來的“土豪”。不信,請看下圖。
據交易信息,賣出方多為銀行證券深圳深南大道營業部和中金公司深圳福華一路營業部,接盤方均出自機構專用席位,累積成交金額約百億。這神秘的大單從何而來?
8月28日晚間,浦發銀行發出公告,稱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已經獲得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但尚需中國證監會核準,由此請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有業內人士分析,浦發近日神秘大宗交易正是與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有關。
至於浦發購買的究竟是什麽資產,浦發方面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並未透露。但據浦發銀行早先公告,其當時正擬向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收購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97.33%的股權。
近日大宗交易的股權作價方面,8月25日的交易價格為平均每股12.87元、8月21日每股14.68元、8月20日每股15元,均較浦發銀行當日收盤價有3%左右的溢價。8月28日,浦發銀行收報每股14.24元。
浦發銀行公告並稱,公司將根據相關規定繼續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浦發銀行(600000.SH)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副行長冀光恒先生的辭呈。冀光恒因工作調動,辭去公司副行長職務。
這也是浦發今年內高管層的又一次調整變動。冀光恒於2009年4月出任浦發銀行副行長,就職期間分管對公業務和辦公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個消息人士處獲悉,冀光恒或將擔任上海農商行董事長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冀光恒1968年出生,現年47歲,系博士、高級經濟師。曾任上海銀工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工商銀行總行住房信貸部市場開發處副處長、工商銀行總行副行長專職秘書、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辦公室主任兼黨辦主任、長安支行行長、黨委書記、北京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在浦發銀行就職期間,曾任浦發銀行副行長兼任北京分行黨組書記、行長。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浦發銀行10日晚發布半年報,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821.72億元,同比增長16.2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70億元,同比增長11.99%。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額為53,712.93 億元,比2015年底增加3,269.41億元,增長6.48%。
報告顯示,報告期浦發的平均資產收益率(ROA)為0.5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8.59%。報告期內,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70.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2.34%;成本收入比率為20.36%,較去年同期上升0.15個百分點。
報告期,該行的凈利差為1.99%,較去年同期下降0.23個百分點;凈利息收益率 2.14%,較去年同期下降0.28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後三類不良貸款余額為403.36億元,比 2015 年底增加52.8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5%,比2015年底上升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準備金覆蓋率為208.30%,比2015年底下降3.10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撥貸比)3.43%,較2015年底提高0.13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1.96%,較年初下降27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29%,較年初下降9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43%,較年初下降5個百分點。
此外,對於經營活動(支付)/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上年同期的2106.93億元減少至-1340.49億元,同比下降163.62%的原因,浦發給出的解釋是:報告期客戶貸款及墊款支付的現金增加。
報表還顯示,截至報告期末,由於買入返售票據規模減少,該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報告期末較上年同期期末下降94.08%至65.24億元。
近期市場上票據風險事件頻發。對此,在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浦發銀行(600000.SH)副行長兼金融市場業務總監謝偉表示,該行嚴令禁止票據中介介入,並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前、中、後臺保持分離的,這樣做不容易造假和產生操作風險。
浦發銀行8月10日發布的2016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21.72億元,增長16.22%;稅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70億元,增長11.99%。截至6月末,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5%,較2015年末上升0.09個百分點。
嚴令禁止票據中介介入
對於今年來頻頻曝出的票據風險事件,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主要是因為票據業務短期發展過快,但是與之相適應的風險管控手段並沒有跟上發展步伐,導致票據中介盛行、違規操作頻發。
從銀監會公開發布的處罰公告來看,截至今年5月底,票據違規處罰有237條,占比為23%。
之前銀監會對票據業務開展專項檢查,於2015年底下發《關於票據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下稱203號文)。在此次專項檢查中,銀監會檢查發現,票據違規業務涉及“七宗罪”。7月6日,銀監會城市銀行部下發《關於對城商行票據業務進行風險排查的通知》,提出目前城商行票據業務還存在幾大風險,直指票據業務專營治理落實不到位、實物票據管理混亂、與票據中介聯手違規交易、資金劃付違規操作、員工行為管控不力。
對於頻發的票據風險,銀行該如何應對?浦發銀行副行長兼金融市場業務總監謝偉表示,浦發主要從以下四方面管控票據風險,加強管理。
第一,浦發於今年年初成立了總行的票據中心,明確了專人管理,通過架構設計加強管理,推動票據業務更好的發展。
第二,謝偉稱:“市場上出現的票據案件所揭示的一些問題,第三方票據中介的問題比較多。”浦發由此嚴令禁止票據中介介入,並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前、中、後臺保持分離的,這樣做不容易造假和產生操作風險。
第三,加強業務的檢查和管理,通過分行自查,總行抽查,發現問題苗頭,排查問題,解決問題。
第四,對同業出現問題的案件進行解剖,對照其中業務操作、管控、流程等環節存在的問題,謝偉表示如果在這其中存在一些缺憾的話會盡快彌補。
凈利增幅站穩兩位數
根據浦發銀行2016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浦發銀行(集團口徑)實現營業收入821.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4.71億元,增長16.22%,其中非利息凈收入270.57億元,同比增長52.34%,非利息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近1/3。實現稅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67億元,增長11.99%。
截至6月末,浦發銀行資產總額53712.93億元,比2015年底增加3269.41億元,增長6.48%。本外幣貸款余額24487.65億元,比2015年底增長9.05%。本外幣存款余額29557.47億元,比2015年底增長0.05%。
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5%,較2015年末上升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準備金覆蓋率為208.30%,保持同類型股份制商業銀行較高水平;貸款撥備率(撥貸比)3.43%,比2015年底上升0.13個百分點。
對公貸款余額(含票據貼現)17024.25億元,較年初增加559.02億元,增長3.40%。投行業務方面,存續期債務融資工具余額同比增長78.14%,並購金融業務持續快速發展,並購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6.14%,綠色信貸余額1808.42億元。交易銀行業務方面,交易銀行特色業務量21046.36億元,電子渠道交易量同比增長40.48%,移動金融客戶數同比增長159.96%。
資本充足方面,截至2016年6月末,浦發銀行並表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67%,9.52%,12.16%。
浦發銀行9月28日公告,當日董事會會議批準核銷資產損失本外幣金額合計為 64.63億元人民幣。公司在核銷上述損失類資產後,對有追索權的債權,堅持以“賬銷案存權在”為原則繼續追索。
浦發銀行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後三類不良貸款余額為403.36億元,比2015年底增加52.8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5%,比2015年底上升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準備金覆蓋率為208.30%,比2015年底下降3.10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3.43%,較2015年底提高0.13個百分點。
而據普華永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披露不良貸款情況的29家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達到1.13萬億元,較去年年末上升10.06%。不良貸款率則由去年年底增長0.04%至1.66%。其中,五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達到1.73%,同比上升0.03%,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的同期不良貸款率則分別為1.61%、1.15%、1.06%。
普華永道認為,上半年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關註類貸款以及逾期貸款均保持增長趨勢,因此不良貸款率尚未見頂,並未全部暴露出來。事實上,上半年核銷處理的不良貸款超過1000億元。如果下半年沒有大規模的核銷或處理,不良率有可能繼續攀升至2%。
截至6月底,五大國有銀行的關註類貸款率最高,達到3.74%,相比之下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的同期關註類貸款率則分別為3.3%、2.44%、2.83%。
為此,目前各家銀行都在想方設法加快處置不良資產。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多名消息人士處獲悉,分管大零售版塊的浦發銀行(600000.SH)副行長姜明生此前已經遞交辭呈,目前其離職手續正在辦理過程中。
另據一名接近上海國資委的消息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本周初,浦發方面向國資委上報的材料中已有姜明生申請辭職事宜。
浦發銀行方面對於第一財經采訪回應稱,目前沒有接到相關通知,姜明生副行長現仍在該行正常工作履職。
對於姜明生的去向,一名浦發銀行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會去一家小銀行。”另有消息人士稱,他將赴任一家民營銀行。其中市場猜測最為集中的是去往正在積極籌備中的張江民營銀行。
公開資料稱,張江民營銀行將以科技金融為主打業務,根據今年最新公開消息,7月時,還在準備過程中的張江民營銀行已初步敲定8家發起人。“不過這家銀行正式獲批或許還需要時間,一切也未必是最後定數。”一名消息人士補充稱。
今年4月,國務院批複上海加快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方案中提到:“爭取新設以服務科技創新為主的民營銀行。”對此,張江高新區創新促進處處長馬文剛介紹,正在籌備中的民營張江銀行,不同於已獲批的首批5家民營銀行。“張江銀行要做的,是服務科技創新全鏈條,包括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生產制造、推廣應用和技術服務等各個環節,基本覆蓋科技創新的全過程。”
公開資料顯示,姜明生於1960年出生,大學學歷。曾任招商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招商銀行總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黨委書記、副行長(主持工作)、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副行長兼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現任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浦發矽谷銀行副董事長。
2013年,浦發內部副行長分工經過調整後,姜明生分管大零售板塊,包括信用卡和中小企業業務。
在2016年的浦發銀行半年報中,對姜明生分管的零售業務的評價是:“業務實現穩步發展,聚焦客戶經營,創新品牌推廣和服務;財富管理、零售信貸和信用卡三駕馬車加速發展;‘spdb+’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推進;持續推進社區銀行建設,加快推進網點轉型試點,社區銀行經營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其中,從個人客戶與存款指標來看,半年末個人客戶數達到3563.47萬戶,較年初新增227.81萬戶;個人存款余額4969.25億元,較年初增加36.89億元。
目前浦發銀行的董事長及高管層人士安排為:董事長吉曉輝,副董事長、行長劉信義,董事、副行長姜明生,董事、副行長、財務總監潘衛東,副行長徐海燕,副行長劉以研,副行長王新浩,副行長崔炳文,副行長謝偉,董事會秘書穆矢。若姜明生離職,此後誰將挑起大零售大梁也是一個懸念。和姜明生同樣從兼挑上海分行上任總行副行長的是王新浩,目前他仍分管上海分行,兼任上海分行、上海自貿區分行黨委書記和行長。
而大零售是浦發銀行今、明年的戰略工作重點。
根據公開資料,姜明生2014年度的薪酬為稅前348.455萬元,高管限薪後,其2015年度稅前薪酬為66.24萬元。
日前,浦發矽谷銀行行長蔣德(Dave Jones)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投貸聯動”這一模式在全球範圍來說,仍處起步階段,當下開展“投貸聯動”的商業銀行為數不多。
蔣德進一步稱,在美國,只有少數的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的業務,這種業務要比商業銀行其他傳統業務風險高得多。“投貸聯動”會要求商業銀行里面的科創業務部門,采取不同於開展傳統業務的思維方式。
對此,蔣德建議,對於從事“投貸聯動”的銀行來講,必須要建立一種與中小科技企業配套的基礎設施和文化場景。“通常情況下,商業銀行傳統的基礎設施和文化場景與中小型科創企業很難對接。從事“投貸聯動”的商業銀行要有兩套體系,但要把這兩套體系都做好,挑戰非常大。”
對於風險管控,蔣德認為,從事“投貸聯動”的商業銀行要理智的開展業務,是可以控制風險的,同時這部分風險可以由“投貸聯動”股權一方的風險緩釋措施進行補充。“在開展項目過程中,商業銀行要明智開展這部分業務,同時要很好控制發展的速度,不要過速增長。”
就全球來看,蔣德稱,全球前幾大經濟體中,很少有銀行去從事“投貸聯動”的業務。美國大概有7000到8000家銀行,不過只有7到8家銀行在做類似於“投貸聯動”的業務。歐洲從事“投貸聯動”業務的銀行更少。反觀以色列從事“投貸聯動”的商業銀行占比較高,原因在於以色列商業市場較好、以色列人較為靈活、國家較小、銀行數量也不多。
在“投貸聯動”認股權證方面。一般來講,認股權證需要5~7年甚至更長時間。蔣德稱,如果這些銀行想要在短期內從股權投資當中獲得收益是很難實現的。中國提出“投貸聯動”的試點,目的也不是為了鼓勵銀行去做投資,而是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來對沖信貸的風險。
蔣德稱,中國現在還沒有經歷過任何的經濟周期,但美國經歷過多次。以美國為例,即便是在信貸風險較低的年份,我們的早期貸款可能仍然有2%的壞賬;而在信貸風險很高的年份里,壞賬則可能會達到10%。
“但從長期看,譬如一個10 年的經濟周期,如果信貸表現良好的年份多,那麽平均年貸款損失仍然可以維持在2.5%。而平均一年的認股權證收益能達到1%、2% 或2.5%,那麽壞賬損失減去認股權證收益後的比率可能就只有1.5%、0.5% 或者為0。因此可以看到,認股權證需要5~7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發揮對銀行壞賬風險的抵補作用”。
在標的方面,蔣德稱,和母行矽谷銀行一樣,看好互聯網、軟件、硬件、生命科學及醫療健康等科技創新行業的公司及其背後的投資人。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浦發銀行(600000.SH)向大股東低價定增,侵害了中小股東利益。浦發銀行22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定價高於定價基準日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符合國有資產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發行價格與公司二級市場股價基本接近,不存在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前述媒體援引一名投資人稱,浦發銀行“大股東以14元左右的價格向自己低價定增”。事實上浦發銀行的此次發行價為16.09元/股,但如果考慮上浦發銀行在2016年6月23日實施的2015年利潤分配方案,即每10股派現金股利5.15元(含稅),以資本公積按普通股每10股轉增1股。則受除權影響,定增價也同步由16.09元/股調整為14.16元/股,發行數量由不超過9.21億股調整為不超過10.47億股。
浦發銀行對此表示,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2011年修訂)等相關法規的規定,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五十三次會議和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方案的議案,本次發行的定價基準日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五十三次會議決議公告日,即2016年3月11日;本次非公開發行價格確定為16.09元/股,相當於本次非公開發行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3%。
浦發銀行稱,第一,本次非公開發行定價高於定價基準日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符合國有資產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其表示,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價格為16.09元/股;定價基準日前,公司最近一期末(截至2015年12月31日)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簡稱為“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為15.29元。根據國資監管機構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本次非公開發行價格不低於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2016年4月,公司公告認購對象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已獲得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於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有關問題的批複》。
第二,本次非公開發行定價原則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發行價格與公司二級市場股價基本接近,不存在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浦發銀行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價格為16.09元/股,相當於本次非公開發行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17.30元/股)的93%。本次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0%,符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2011年修訂)等相關法規對發行定價的規定。
浦發銀行並稱,自公司董事會公告本次非公開發行預案後,公司股價整體保持穩定。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至公司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公司普通股股票交易均價為17.74元/股。
第三,浦發銀行還稱,經同步除權除息調整後,同一口徑下本次發行價格仍高於定價基準日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
其表示,根據本次非公開發行方案,若公司普通股股票在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派息、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除權、除息事項,本次發行價格將進行相應調整。
所以如果考慮進此影響,則2016年6月23日,由於浦發對於2016年6月22日登記在冊的全體股東進行了2015年度利潤分配,因此本次發行價格經除權除息後相應調整為14.16元/股。不過同時,還需要考慮到的是,定價基準日前公司最近一期末(截至2015年12月31日)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15.29元亦同步進行除權除息調整至13.90元。
因此,浦發銀行說明:“在前述經除權除息調整後的同一口徑下,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價格仍高於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
根據浦發銀行(600000.SH)於3月31日晚間公布的2016年年報,公司擬定的當年分紅預案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2元,合計分配現金股利43.24億元;以資本公積按每10股轉增3股,合計轉增64.85億元。
而浦發銀行2015年分紅方案為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5.15元,以資本公積按普通股每10股轉增1股。
不難看出,如果僅看現金分紅部分,2016年的預案較之2015年的方案,分紅比例有所收降。
資本稀缺
對此,浦發銀行董秘穆矢在當日的年度業績媒體溝通會上做了幾點解釋。
第一,穆矢稱:“如果銀行每年有了一定利潤,就把現金分出去的話,那銀行一邊要發展,一邊需要到市場上找股本,一邊又要現金分紅,就相當於左手剛分紅、右手又要找股本,這並不利於上市公司發展、也不利於投資者綜合起來算的收益。”
“對於銀行來說最重要、最稀缺的不是資金而是資本,銀行最重要的資源是核心一級資本,它的來源是股本金。”穆矢解釋稱,由此,在證券市場穩定發展的情況下,結合現金分紅與資本公積轉增,更有利於公司本身和各方面投資者,也更能兼顧長期與即期利益。
從發展環境來看,目前國際、國內外部資本監管要求趨嚴,特別是央行的宏觀審慎監管體系,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事,隨著浦發銀行集團化、國際化戰略的不斷推進,集團及各子公司對於資本補充的需求也在上升。
第二,穆矢也表示,在這幾年國家相關政策和經濟走勢之下,銀行利差縮窄,利潤增幅下降,因此銀行的分紅整體情況也不能和前幾年銀行發展高歌猛進時同日而語。“我們會根據每個階段情況做出考慮。”
同時,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國家持續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改革,國內銀行業風險管控壓力持續上升。這也使銀行需要提高抗風險能力。
由此,浦發銀行方面表示,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本年度適當提高了利潤留存比例。
把資本用在更高效率的地方
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補充表示,該行ROE(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6.35%,處於上市銀行領先地位,這也是對投資人回報的表現。
劉信義稱:“把資本用在更高效率的地方,才是對投資者最好的回報。”
根據年報披露,浦發銀行擬定2016年度分配預案如下:
1、按當年稅後利潤30%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共計155.09億元;
2、提取一般準備98.55億元;
3、以2016年末普通股總股本21618279922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2元人民幣(含稅),合計分配現金股利人民幣43.24億元;以資本公積按每10股轉增3股,合計轉增人民幣64.85億元。
上述方案執行後,結余的未分配利潤按照中國銀監會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的有關要求,留做補充資本。
2016年浦發銀行稅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30.9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