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步步驚心 創業者啟動資金背後的陷阱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880.html

企業初創,最關鍵地自然是啟動資金。通常情況,企業通過自籌、引入投資、產品實現商業價值,進而擴大再生產的良性循環等四個步驟獲取初期啟動資金。但是每一步背後都隱藏著致命的陷阱。

自籌資金自己把自己折騰死

自籌資金不僅牽涉創業者大量時間精力,且往往嚴重不夠花,嚴重阻礙跨越式發展,錯失最佳時機。

北京導視互動的總經理徐佔基就曾說過,很多創業的朋友,自己好不容易湊了幾十上百萬,忙了幾個月,眼見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於是被迫頻繁改變方向,最後企業壽終正寢,實是被自己折騰而死。

引入資金失去主導權

引入外部投資是一個捷徑,但是創業初期融資的成本非常大,很容易引誘創業者走向誤途。對外來投資產生依賴性,一旦折騰次數過多,勢必失去主導權,至少嚴重影響發展的方向。更極端的例子是創業者可能在資本博弈中變成了打工者,甚至最終被迫含淚出走自己的企業。

王志東含淚難舍新浪也許就是IT早期創業那個時代留給人們的悲劇英雄印象。「世界上最短命的門戶網站」——龍訊網也是一個典型的範例,當其高調由成都搬遷到北京中關村輝煌時代大廈時,前程似乎輝煌在現。誰也沒有預料到,隨後它的投資資金鏈一夕被割斷,頃刻分崩離析,被迫宣佈倒閉。

快速套現自廢武功

發展與掙錢有一個均衡點,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可以找準這一個點的,初創型企業尤其難找準。創業者一頭紮下去以後,對於他們而言,活下去是第一選擇。開始掙錢,往往是企業發展的信號,但是創業者不能過於急促,多快好省、一夜暴富不應當成為做企業的準則。這個陷阱往往在企業開始初步掙錢之後發生,很快企業就會竭澤而漁,自廢武功枯死在剛剛抵達的成功起跑線上。

曉軍電腦相信很多人還有印象,但是正在他們如火如荼地發展之時,為了保證自己銷售持續低落的漢卡繼續掙錢盈利,吳曉軍擱置了自己剛寫好的支持直接寫屏的軟漢字系統。而且一擱置就是一年。後來緊急推出時,為時已晚。如日中天的曉軍電腦節節失利,最終兵敗滑鐵盧。

文:老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27

吳奇隆步步驚心理財路:13歲擺地攤到億萬身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1/58348.html

吳奇隆從藝多年,從最初的負債少年,到後來的億萬富翁,這條路他走了近20年。這些年來,他堅持把賺到的錢1/3存起來,1/3消費,1/3做投資的原則,最終積累下上億身家。i黑馬分享本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四阿哥的理財智慧。黑馬人物榜職業:歌手、演員、制片人、企業家投資領域:影視遊戲制作、餐飲 、房地產、生活用品、服飾、食品等最近一次見到吳奇隆,是在第二屆搜狐時尚權力榜頒獎盛典上,他身著黑色禮服,一如既往的瀟灑與自信。在他身上,你看到的不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在各種壓力下的煩躁不堪,也不是在演藝圈20多年積累下來的滄桑,更不是一線明星功成名就後的高傲與不屑。令記者感受更多的,是他對人生的謙卑與擔當,是對生活的堅定,對世界的淡然與樂觀。然而,說起吳奇隆的投資理財經歷,卻稱得上是“步步驚心”。13歲在街邊擺地攤如今已有億萬身家“很多事情,只要你經歷了,就是你人生里面的一部分,那已經擦不掉了。你一輩子六十年、七十年,一天就是一天,你過了一天,就是你自己的里面一小部分,是擦不掉的,不要後悔以前的事情。”――吳奇隆1970年10月31日,吳奇隆出生在臺灣,是家里的第二個孩子。小時候的他,立誌要做一名體育運動員。在小學一年級,吳奇隆就十分活躍地出現在各項體育活動中。上中學時,他連續三年獲得中學生運動會的跆拳道冠軍,並被保送到體專學習。然而,因為家里生意失敗,吳奇隆13歲就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每逢寒假,都會在忠孝東路擺地攤賣衣服,以此賺取學費和家庭生活費。1988年,在體專二年級的暑假,18歲的吳奇隆在北市東區擺地攤時被星探看中,希望他參加一場三人組合選秀比賽,也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小虎隊。吳奇隆、陳誌朋、蘇有朋組成的小虎隊,很快就成為90年代中期亞洲流行樂壇最走紅的演唱組合,被譽為“華人偶像團體鼻祖”,在整個華語世界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1991年12月15日,隨著陳誌朋的入伍服役,小虎隊解散。1992年2月,吳奇隆去香港發展,在之後的短短幾年時間里間,他推出了差不多13張個人專輯。其中,《追風少年》、《追夢》專輯在短短一個月內,就突破了雙白金銷量100萬張,每年專輯的銷量均排行前三名。在唱歌的同時,吳奇隆慢慢地接觸了電影。1993年,他參演張艾嘉出品的《新同居時代》,電影中他那體貼憂郁又帶清純的氣質令人印象深刻。1994年,徐克邀請他與楊采妮聯袂主演電影《梁祝》。 1996年,吳奇隆主演了香港警匪片《新喋血雙雄》,再次火遍整個臺灣。。然而,1997年吳奇隆應征入伍服兵役,雖然後來因手臂脫臼情況嚴重而停止服役,但在日新月異、新人輩出的演藝圈,他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在那段時間里,雖然接拍了很多影視劇,但是有影響力的作品卻不多,吳奇隆本人則處於長時期不溫不火的狀態,甚至給人一種老輩明星的印象。2010年,吳奇隆主演《步步驚心》,飾演四爺雍正皇帝。這部戲播出後,迅速成為各大衛視的收視冠軍,吳奇隆也火爆2011年的熒屏和網絡,並重返一線地位,他的每集酬勞更是一度高達幾十萬元。2012年,吳奇隆成為臺灣演員收入榜的冠軍,根據媒體給出的數據,那一年,他收入2.7億元。投資多個領域 一部戲可以賣到8400萬“吃魚翅跟吃一碗粉絲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我為什麽吃那個魚翅?我承認其實我是喜歡賺錢的,我喜歡享受這個過程,可是怎麽用,我不是那麽在乎。”――吳奇隆說起自己的理財心得,吳奇隆十分理性的表示,理財要做自己最熟悉的,別怕辛苦。另外就是懂得珍惜,對錢做合理的安排,比如他就會把賺到的錢分成三份,1/3存起來,1/3消費,1/3做投資。在體專二年級暑假時,吳奇隆白天洗車、到大樓擦樓梯,晚上再到東區擺地攤,賣洋裝和女生的小飾品。那時候,才18歲的吳奇隆做買賣就很有一手,他說“貨要和別人不一樣,有時候進價高一點,卻可以賺得更多。”因為長得帥,吳奇隆的生意特別好。1991年,吳奇隆投資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飲店,取名香港龍華樓。由於對泰國菜情有獨鐘,吳奇隆隨後在臺灣、北京、上海和蘇州等地開了多家泰國餐廳,其中就包括北京的“檸檬葉子”餐廳,這家店甚至吸引了王菲、李亞鵬、徐靜蕾、那英等不少明星。1993年,吳奇隆投資了尼奇世界服飾飾品店。此外,他對房地產投資也有一定的偏愛,有媒體報道說他在日本還有一個房地產中介公司,由表姐負責。這還不算,吳奇隆還曾投資過寵物店以及遊艇生意。後來,吳奇隆開辦了稻草熊工作室,他本人主管創作,合作夥伴海潤主要是介入管理和後期的發行。很快,工作室就投資了《新白發魔女傳》、《向著炮火前進》等影片。業內人士透露, 42集的《新白發魔女傳》已經賣到8400萬元,單集高達200萬元,而《向著炮火前進》也不會低於這個價格。有媒體據此推算,吳奇隆僅僅這兩部電視劇的收入就至少有1.6億元。事實上,2010年吳奇隆就曾給兩部電視劇和一部動畫片投過資,最後都因為各種原因,賠了錢。而為了籌拍《新白發魔女傳》,吳奇隆足足攢了三年的錢。他說,自己會花80%的時間拍戲當演員,利用休息、睡覺、遊玩的時間做幕後制作。兼任出品人與男主演的吳奇隆還表示:“投資《新白發魔女傳》,最重要的是讓大家看到我有制作影視劇的能力,我會同步開發《新白發魔女傳》的電影和遊戲,希望做成整合營銷的模式。”吳奇隆投資影視劇,有著獨到的魄力與勇氣。很多劇組因為預算的壓力,會選擇精簡部門,而吳奇隆卻要求精益求精,在拍攝過程中遇到需要加強的地方時,會選擇再增加預算。他也會站在演員的角度,盡力為他們爭取好的待遇。此外,據媒體報道,吳奇隆已經購買了古龍巨著《絕代雙驕》的版權,並積極準備開拍。說起對財富的看法,吳奇隆說:“我覺得錢是重要的,但是它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舉個例子,吃魚翅跟吃一碗粉絲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我為什麽吃那個魚翅?我承認其實我是喜歡賺錢的,我喜歡享受這個過程,可是怎麽用,我不是那麽在乎。”曾被債務纏身 出道12年才還清“人生里面本來就不能夠十全十美的,有希望、有理想的時候是很美的一件事情,不管做得到,還是做不到。”――吳奇隆吳奇隆父親吳飛元,曾經做過電影編劇,後來由於生意失敗和賭博,1988年欠下了一筆巨債。吳奇隆父債子還,從1988年出道到2001年拍《蕭十一郎》,他用了12年,才替父親還清債務。回憶起那段還債經歷,吳奇隆感慨萬千:“1990年時,每個月就要還將近20萬元人民幣。那時只能跟公司借錢,然後工作還。有蠻長一段時間,我每天工作大概都是20到22個小時,只有兩三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吳奇隆說,他最期望回家的時候,看到家里是很平靜的,沒有人在掉眼淚,沒有人會來家里坐著等要錢。於是有那麽一個階段,吳奇隆要求公司盡量給他安排工作,哪怕是爛劇也接。很難想象,連續12年都在還債是個什麽樣的滋味。如今,在演藝界依舊保持一線明星地位的吳奇隆,經常會提醒自己,以前拍戲的時候,怎麽苦都能來,現在少睡幾個鐘頭就受不了了?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馮偉傑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51

【案列】步步高:如何用O2O打通區域零售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24/59830.html

在此之前,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曾表示,步步高不會涉足電商,甚至在去年「兩會」期間,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王填還建言:國家要對電商進行徵稅,創造線上線下的公平競爭環境。

而就在2013年底,這位傳統零售企業家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從阿里巴巴挖來一支團隊,打造步步高電商。縱觀零售行業,就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不僅僅是步步高,很多傳統零售商開始發力電商,比如大潤發超市推出其電商平台「飛牛網」、北國商城推出「如意購物網」等。

眾所周知,傳統零售業進軍電商的糾結之處在於,尚未有一個成功的模式可借鑑,線上線下「打通」、供應鏈短板甚至IT技術以及運營人才都可能成為難題。

對此,步步高的解決方案是:本地化。「步步高電商的核心理念是以本地化的供應鏈、低成本、高效率滿足本地消費者線上的需求。」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告訴記者。就傳統企業涉足電商而言,本地化電商是一個被看好的概念,區域零售商在當地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商品資源、門店佈局以及供應鏈優勢。

作為本地化的電商,步步高電商與天貓、1號店、京東商城這樣全國型電商經營模式有何區別?本地化電商需要借助實體門店資源,線上線下如何打通,實體店與網上商城如何協調與配合?本地化電商的經營難度與挑戰又在哪裡?

本地化之道

打開步步高商城首頁可以發現,其品類主要分為食品、日用消費品、家居用品、家用電器以及數碼3C等幾大類,這與天貓、1號店等面向全國市場的綜合型電商相比,品類較少,甚至可以說不夠全面。比如,天貓商城除了上述品類之外還有服裝、珠寶、首飾、辦公用品、圖書音像等品類;1號店更是增加了汽車用品、醫療器械甚至藥品。

對於步步高商城這樣的選品,李錫春表示,這是出於本地化的考慮。「我們在規劃品類的時候就在考慮,作為一個本地化的電商,當地老百姓需要什麼?經過調研,我們認為步步高電商要以『超市品類』作為第一期的主打商品」。步步高電商事業部CEO李錫春告訴記者。

所謂超市品類就是上述食品、日用百貨、家居用品以及數碼3C等大型超市所能提供的一些基本品類,這樣做的目的是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與天貓、1號店等形成差異化競爭。天貓及1號店經過多年發展,其SKU數已經到達百萬級,可以說包羅萬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唯有集中當地消費者所需求的主要商品做細做深,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們首批選品,選擇1萬個左右SKU,其中三分之二與步步高實體門店的商品是一致的,另外三分之一則主打中高端、步步高商城特有的商品,而進口食品則是其中特色」。李錫春表示。

對於這樣的商品佈局,李錫春認為還是為了突出「本地化」的特色。「湖南人好吃,所以我們在生活資料,比如米、油、水等品類做深。為了與步步高超市實體門店有所差異,步步高電商還特別選擇了將近三分之一的中高端商品」。李錫春表示。

步步高電商的用戶定位比超市要高端一些,這使得一些進口食品成為熱銷品。「一些高端用戶,他們希望有一種能夠提供高品質的進口食品的業態。雖然步步高超市也有進口食品,但品類不夠全面。對於這樣的用戶,麥德龍或者沃爾瑪山姆會員店這樣的會員制商店更適合他們的需求,但由於上述業態選址要求高,門店分佈有限,從而使得這些用戶的需求難以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步步高商城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李錫春表示。

與天貓、1號店相比,儘管步步高商城規模相對小,但由於其背後是整個步步高集團的採購優勢,因此,商品價格上也頗具競爭力。以熱銷的一款德國進口的「歐乳菲」牛奶為例,步步高商城的銷售價格為19.9元,而1號店的價格為22元,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步步高商城還是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步步高集團一年的銷售額大約是200億元,以這樣的體量對某些商品進行集團採購,可以說與一些主流的電商相比並不遜色」。李錫春告訴記者。

為了強化「本地化」特色,步步高商城選擇了大約1000種湖南當地產的特色商品。「我們推出的湖南安化產的黑茶和東江魚就賣的非常好。以東江魚禮盒為例,光一個客戶在網上下單就買了2.5萬元的。此外,我們還推出如腊肉、剁椒之類的湖南本地產品,更加符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李錫春表示,「儘管這些產品或許在天貓、淘寶以及其他全品類電商有銷售,但是就某單一品類而言,他們沒有步步高電商做得全面、深入」。

本地化的商品選擇需要電商平台對當地消費者習慣的把握、對當地市場深入的洞察,同時也需要有當地的供應商資源,這也是區域零售商打造本地化電商的優勢所在。

按照規劃,目前,步步高商城的選品處於第一階段。接下來,將會引進生鮮、步步高美采百貨、家什居,至2014年底,步步高商城將到達10萬SKU。隨著平台的開放,預計2017年,步步高電商SKU將達到100萬。

「我們在品類擴張過程中依然保持本地化的特色,比如,美采百貨就是步步高集團自有的快時尚服飾品牌,而家什居也是步步高旗下家居品牌。在上述品類擴張中,至少保證10%的商品時自有的。」李錫春告訴記者。

除了商品的本地化,高效的供應鏈更是本地化購物體驗的保障。目前在湖南大部分地區,步步高商城可實現次日達,而在長沙市區範圍內,步步高商城在2014年的目標是可以實現4小時內到貨。這對步步高電商的供應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記者瞭解到,雖然步步高商城在湘潭擁有自己的物流中心,但除了湘潭,其他城市在配送的最後一公里,步步高暫時還是採取與當地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的方式。

作為主打本地化特色的電商,物流配送依然對步步高商城提出巨大考驗。李錫春坦陳:由於對訂單量預估不足,再加上正值春節前夕,步步高商城開業當天,合作物流公司的一些配送點就發生了爆倉。

「消費者不管你背後的物流和信息流是一個如何複雜的運作環節,他們會認為,步步高作為離我最近的電商,理應配送速度比其他的快。為了滿足配送環節的高效性,我們計劃2014年建立自己的配送公司,初期基本上可以滿足長株潭三地的配送」。李錫春告訴記者。

線上至線下

1月8日下午,家住長沙市開福區湘江世紀城的李小姐收到一條短信,您的商品已經送至湘江世紀城匯米巴便利店,請在方便時領取。

在前一天下班前,李小姐通過步步高官方網站訂購了一瓶產自澳大利亞的進口紅酒。考慮到自己白天上班,家裡沒有人收貨,因此選擇了在小區門口的步步高匯米巴便利店自提。而這家便利店的營業時間從早上7店至晚上11點。1月8日下班後,李小姐憑藉手機上發送的驗證碼領取了自己前一天訂購的商品。

這便是步步高商城O2O模式中,網上下單,門店提貨的一種。目前步步高70多家匯米巴便利店被開發為步步高商城的提貨點,而在未來,步步高旗下300多家門店將都可以實現網上下單,門店提貨。

網上下單,門店取貨,這看起來簡單的功能背後卻有一套複雜的物流和信息流處理流程。客戶在網上下單,並且選擇就近的一家匯米巴便利店的時候,信息已經開始從步步高商城後台、倉儲管理系統乃至匯米巴門店的系統之間交互。

當快遞公司將打包好的商品送至匯米巴門店時,作為選擇寄放的提貨點,匯米巴操作人員就要對商品進行代收,這首先存在一個驗貨的過程。如果商品包裝有破損,門店操作人員會拒收包裹,並退回快遞公司進行處理。如果包裹完好,匯米巴門店操作人員就會用手持終端對商品包裹上的條碼進行掃瞄。掃瞄條碼實際上是一個信息寫入的過程,這一操作告訴信息系統,匯米巴已經收到包裹。於此同時,收到這一反饋的步步高電商後台則會生成客戶提貨的驗證碼,發送給客戶的同時,也回傳給匯米巴門店的系統,以備校驗。

客戶手機收到提示短信和驗證碼之後,便可選擇方便的時間來到匯米巴便利店,通過驗證碼領取包裹。而驗證碼的唯一性避免客戶冒領或者錯領包裹。客戶提貨結束後,如果對購買的產品沒有異議,則這一筆交易至此結束,如果有異議可以通過網站的客服系統進行退貨或者調換。

一件商品從供應商的倉庫到客戶指定的提貨點,更是經歷了複雜的供應鏈環節。再以李小姐訂購的進口紅酒為例。這款紅酒要進入步步高商城的供應鏈系統首先需要經過採購和訂貨流程。

如果該商品之前沒有銷售過,是首次進入步步高商城,首先要在步步高負責商品管理的Retek系統進行「建檔」,將該商品的物流屬性表傳給倉儲中心以及訂貨組。接到Retek系統通知的訂貨組就會根據該商品的補貨週期和近三週的銷售情況進行補貨數量的統計,然後將這一信息提交給EAI系統進行下單。

供應商倉儲管理系統接到步步高電商的訂單之後,便根據訂單中描述的商品數量、規格進行送貨。與此同時,步步高電商的倉儲中心進行收貨準備,根據之前下單的情況,安排人員以及庫房相應的儲存位置。

當李小姐在步步高商城輕擊鼠標,下了訂單之後。又一波密集的信息流開始。首先,電商系統會根據該商品的庫存情況判斷是否有貨。如果有貨,訂單可繼續進行,李小姐支付完畢之後,根據李小姐的訂單,該商品的庫存被自動減去一個。與此同時,複雜的揀貨流程開始。

「我們採用波次揀貨的方式,湊齊一批屬性相同的訂單。撿貨人員根據手中的揀貨單將相應的商品進行分揀、打包。揀貨的同時,還要對所揀商品編碼進行掃瞄。掃瞄事實上是一個信息路過的過程,它告訴系統,該商品已經被分揀。此外,揀貨還是一個校驗的過程,如果所揀的商品與揀貨單上不一致,信息系統就會有所提示」。李錫春表示。揀貨完成之後,便是打包,等待第三方配送公司配送至客戶指定的提貨點。

開放平台

「2014年步步高商城計劃開放平台,鼓勵本地的連鎖店和商舖到步步高商城開店,甚至步步高自己的大賣場和便利店也要在步步高商城開店」。李錫春表示。

據瞭解,今年5月份,步步高商城開放平台將開始招商。招商分兩期進行,第一期針對湖南本地的商舖以及特色商品進行招商而第二期的招商則面向全國。

在李錫春看來,湖南當地有很多優秀的連鎖企業,他們擁有實體門店,同時也希望在網上開設商城,它們的消費者集中在湖南本地,與淘寶、天貓等相比,它們更需要一個本地化的電商服務平台,幫助它們打通線上,而步步高正好可以幫助它們實現。

「步步高商城非常歡迎如絕味鴨脖、老百姓大藥房等這樣的連鎖門店。步步高商城有IT技術、供應鏈體系以及商城自身的流量,可以給它們帶來客流」。李錫春表示。

就電商平台而言,流量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也是諸多商家不惜重金購買的重要元素。不過,王填則表示,步步高不會把錢燒在流量上。「對於區域電商而言,過度的流量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湖南本地消費者產生的流量才有價值。步步高實體門店的會員有700萬,而如果將這700萬會員導入電商平台,將是最好的流量。」王填表示。

「根據湖南省2011年的調查結果,湖南常住人口約7000萬。這意味著,十個湖南人裡面有一個人是步步高的會員,按照平均每個家庭有四名成員計算,湖南將近有一般的家庭是步步高的會員,可以說,步步高是不缺少流量的」。王填告訴記者。

李錫春亦表示,對於一個區域電商而言,日均1000萬的流量已經能夠起到吸引客流的效果了,另外,隨著開放平台,第三方商戶的入住,也可以實現異業導流,與步步高商城形成互補。

不過,對傳統企業而言,線上線下的利潤分配是一大難題。對步步高而言,這一問題更加嚴重,因為步步高商城開放平台之後,步步高門店在開放平台開設「店中店」,此長彼消,勢必會影響到實體門店的收益。

對此,步步高提出了「業績雙重考核」的機制,即,步步高實體店在網上銷售的利潤,既算實體店的,也算電商的,集團對此進行補貼。

「假如某產品在電商銷售了1000萬元,並創造200萬的利潤。集團將這200萬利潤同時算給實體店和電商。對於企業老闆而言,左手右手都是自己的收入,所以並沒有任何衝突。但這樣一來解決了線上線下衝突的矛盾」。王填告訴記者。

根據規劃,在未來步步高可實現在步步高任何一家店(無論線上線下)購買,步步高集團的所有商品(無論線上線下,無論超市或便利店),可以在所有門店或在線上付款,可以選擇在任何一個步步高門店提貨,或選擇送貨上門到本地任何地址。

屆時,步步高的門店、電腦終端、展示板、印刷品、移動終端等都可以成為步步高集團商品展示和下單的工具,而支付方式也可以支持網上支付、移動支付、門店支付以及貨到付款等多種支付模式。

「以匯米巴便利店為例,開放平台以後,我們會在每一個步步高匯米巴便利店設置一個終端,消費者可通過該終端向步步高商城進行下單。不過,我們電商後台會給該終端設置一個ID,用來計算通過該門店下單的銷售額來對門店進行獎勵。」李錫春表示。

「對於步步高商城,我希望在兩年內能夠很好地打通步步高實體門店,在湖南進行順暢運作。這一模式運作成熟之後,我將會推廣到全國。利用步步高商城的IT平台整合全國的區域零售商資源。與阿里巴巴相比,步步高的優勢在於,我本來就是做傳統零售業的,我知道傳統零售商觸網的『痛點』在什麼地方,而且,與馬云相比,我與其他區域零售商是一個『陣營』的,溝通起來更加順暢」。王填表示。

不過,步步高的構想有專家持謹慎態度。「首先,步步高自身的整合就是難題,現在剛剛開始,未來如何,還需要實踐的檢驗;其次,步步高在學習IT,同樣阿里巴巴也在學習商業,大家都在全速擴張;最後,與阿里相比,步步高的IT實力還需要逐步壯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02

眼光獨到 膠劇陸續有來 無線高價買爛劇《步步驚情》


2014-05-19  NM  
 

 

自恃慣性收視的無線,選擇在黃金時段推出世紀膠劇《西遊記》,結果劇集屢創收視新低,甚至影響整個黃金時段,全線節目收視被拖垮,令廣告商詐曬型。

行錯棋計錯數豈止《西遊記》!無線近年頻頻以有殺錯無放過方針買外購劇,以杜絕對手執到好嘢,可惜眼光不如人,結果變成高價買爛劇,當中包括以四百五十萬,購入由吳奇隆、劉詩詩主演的《步步驚心》第二集《步步驚情》,以為加埋已過氣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雙箭頭谷起收費劇集台。點知算盤打唔響,《步2》在大陸由開播被插到大結局,無線眼光,十分「獨到」!插到爆

有買趁手!眼見內地劇《步步驚心》爆紅,無線一於唔執輸,搶贏有線購入第二集:《步步驚情》。由於有第一集男女主角吳奇隆、劉詩詩冧莊,以為靠得住的無線出價特別鬆手,比以前高出接近一倍,以每集一萬五千元美金(約港幣十一萬七千元)價錢計,全劇三十九集盛惠四百五十多萬港幣,成功搶到香港播映權。

以為執到寶!點知《步步驚情》在內地由開播到大結局,都被觀眾插到飛起,由於劇集質素無法與第一集相提並論,即使有男女主角吳奇隆同劉詩詩公開戀情谷宣傳,對收視依然毫無幫助,無線想靠此劇谷起收費電視「煲劇台」的鴻圖大計,全盤泡湯。

救唔番

「大陸有限制令,除咗電影,劇集唔可以拍穿越題材,所以《步步驚情》個劇本改完又改。但因為要食番上集古裝情節,講女主角發夢返咗清朝,點知審批過唔到,於是要再拍再剪過,變成女主角係追劇迷,幻想自己去咗清朝,結果搞到啲劇情好夾硬又唔合理,雖然無線依家播嘅唔同大陸嗰個版,但個劇本已經改到不倫不類,所以都救唔番。」一名無線人說。無線近年對搶外購劇毫不手軟,原因是防止對手執到好嘢,甚至不惜將價錢搶高三成到五成,以本傷人。

後知後播

在商言商,搶到紅爆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和《繼承者門》,唔益人的策略亦無可厚非,可惜有時捉到鹿唔識脫角,最佳例子,是劇集在韓國播完,兩個月後才配好音放在收費煲劇台播;奈何所有劇迷早已同步上線即時睇。甚至下載,睇完再翻睇。無線嘆慢板,得物無所用。

爛劇之王

無線除了囤積不少爛劇外,亦經常安排旗下藝人返內地接拍爛劇賺錢,早前有大陸傳媒公開狠評TVB小生花旦包括林峰、鄭嘉穎、佘詩曼及胡杏兒等,為求北上賺人仔,唔理劇集質素乜都拍,憑《步步驚心》大紅的鄭嘉穎,更成眾矢之的,被封為爛劇之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72

同業監管步步緊逼 農商行資金業務再遭限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53

隨著國內信貸危機的風險逐漸升高,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也越來越得到監管層的重視。

今年4月,銀監會發布“11號文”(《關於加強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投資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隨後的7月,銀監會再次下發“215號文”(《關於加強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資金業務監管的通知》)。

“11號文”是為了加強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通過銀行、信托、證券、保險、基金、資產交易平臺等開展非標資產投資業務進行規範,而“215號文”則重點強調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資金業務的監管。

“215號文”嚴格規範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資金業務開辦品種與條件,其中要求: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堅持支農信貸主業,在充分滿足“三農”服務要求的前提下,遵循風險控制能力與業務發展相適應的原則,穩妥審慎開展資金業務。開辦AA+級債券投資、以票據為標的的資金回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投資等業務,監管評級應在三級(含)以上,具有專門的資金業務崗位(部門)且業務人員具有兩年(含)以上資金業務工作經驗。

據《第一財經日報》引述分析人士認為: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往往是資金的提供方,監管層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投資債券評級的限制,很有可能導致部分農村金融機構難以再增加低評級債券的投資,也會影響這些農村金融機構與其他銀行的合作。

在215號文中,銀監會還要求,省聯社應以為法人機構提供資金運用信息及投資渠道為主要服務方式,由法人機構依據省聯社提供的信息及渠道與對手方直接進行交易,或由省聯社提供居間代理服務進行三方協議運作。並特別規定,省聯社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或激勵法人機構上存資金。不具備交易資格和自營能力以及缺少投資渠道的法人機構,確需委托省聯社運用富余資金的,雙方應按市場化原則逐筆簽訂約期存款合同。

監管層還規範了省聯社的資金來源與運用,嚴禁投資信用風險高、流動性差的業務品種,並要求債券投資應準確進行賬戶分類並建立交易止損機制,凡是交易賬戶浮虧超過已提取一般風險準備50%或銀行賬戶減值超過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省聯社,不得增加投資規模,省聯社對法人機構繳存的清算資金應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

《第一財經日報》引述一些機構分析認為:

“215號文”的目的在於令農村金融機構的債券投資回歸到流動性管理和適度提高投資收益的本質,避免農村金融機構過度追求收益和忽視投資風險。

對於利益分配,銀監會要求省聯社資金業務收益應按照“資金所有者享有”的原則進行分配,支付法人機構的綜合收益(包括按合同約定支付的上存資金利息及返還利潤)不得低於同檔次市場平均利率;省聯社不得違規截留資金業務收益,不得從中列支應使用管理費開支的項目。

對於地方監管機構,“215號文”則指出,監管機構應結合當地“三農”服務情況,法人機構經營情況以及相關監管要求,指導法人機構按照穩妥適度原則,審慎開展資金業務,有效防控業務規模過快增長及各類經營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45

高盛深度分析:美國加息正“步步逼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81

在其最新的一份報告中,高盛表示FOMC委員對於美聯儲前瞻指引的最新表態暗示美聯儲加息的步伐可能會從2015年秋季提前至2015年第二季度。同時,高盛表示市場對於美聯儲第一次的加息時間預期也從2015年8至9月提前至2015年年中。

高盛表示:

本周美聯儲最新一次的決議即將到來,通過對比近期美聯儲成員對於前瞻指引的表態,我們認為在其加息步伐將有所加快。

近期克利夫蘭聯儲主席Mester和波士頓聯儲主席Rosengren均對於前瞻指引中有關時間的描述表達了不同看法。Mester認為“在資產購買結束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目前的利率水平”值得商榷;而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同樣在7月的會議上有類似的表述。Rosengren則表示在就業和經濟複蘇令人滿意的情況下,美聯儲不應該在時間上有過於明確的限定。

在評估了近期FOMC委員的表態之後,我們認為第一次美聯儲加息的時間周期將在2015年中期。此前美聯儲已經有1-2名委員提出他們認為最合適的時間節點。下圖為近期美聯儲委員對於加息前景的看法總結:

20140912_GS2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Lockhart表示現有經濟狀況下,堅持首次加息時間節點在2015年中的看法。

波士頓聯儲主席Rosengren此前認為在完成就業和通脹目標之後一年加息較為合適(暗示2016年),不過隨著經濟複蘇表現強於預期,他的觀點可能會有所改變,時間或提前至2015年。

芝加哥聯儲主席Evans繼續堅持其2016年加息的看法,不過他的觀點可能會在未來兩月有一定的調整。

更為鷹派的Bullard認為2015年3月加息就可開啟,Fisher的看法為“2015年稍早時段”,Plosser和George則認為現在就可以開始加息。

在美聯儲內部整體轉為偏向於提前加息的情況下,市場對於美國加息的時間預期也有明顯的提前。此前持續強勁的數據一度引發市場對於2015年第一季度加息的預期,不過在8月最新的美國非農數據公布之後,這種預期有所延後。

20140912_GS1

美聯儲將在周三(9月17日)舉行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並發布政策決議,屆時美聯儲將怎樣修改前瞻性指引,耶倫是否會繼續轉變立場,這些疑問都有待揭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61

高盛用九張圖告訴你:歐洲正一步步成為“第二個日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12

高盛根據日經、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和IMF等的數據制作了九張圖,告訴你歐洲是如何重走日本的老路的,其中部分數據是在日本央行實施了大規模質化量化寬松(QQE)後錄得的:

一、真實GDP:

QQ圖片20141124162738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一季度,歐元區為2008年三季度)

二、核心通脹:

QQ圖片20141124163058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歐元區為2008年9月)

三、失業率:

QQ圖片20141124163525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歐元區為2008年9月)

四、貨幣政策:

QQ圖片20141124163232

實線代表利率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vs歐元區為2008年9月虛線代表央行資產規模日本央行vs歐洲央行

五、政府支出占GPD比重:

QQ圖片20141124163854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歐元區為2008年)

六、名義工資同比增速:

QQ圖片20141124164009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歐元區為2008年9月)

七、消費信貸占GDP比重:

QQ圖片20141124164127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3月,歐元區為2008年9月)

八、實際有效匯率:

QQ圖片20141124164238

日本基準年T為1991年一季度,歐元區為2008年三季度)

九、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QQ圖片20141124164535

日本vs歐元區

日本央行前行長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曾說過:

人們總是把日本和歐元區出現的問題歸結為通縮......(因而他們)傾向於認為這是可以通過貨幣政策輕易解決的貨幣問題,用區區的政策“處方”就可以解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63

「步步高」牌炒股機,哪裡便宜「點」哪裡。 價值at風險

來源: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3774874

毫無疑問,現在A股已經失去理智,短期不理性的上漲並不能簡單的用“牛市”兩個字來糊弄,誰見過連續巨量暴漲不回頭的牛市伊始行情呢?之前也說過,真正的牛市一定是走走停停,慢步向上的行情,現在這樣瘋狂爆量的上漲一定只會造就一波短命行情。我也已多次“看空做空”減倉A股(且隨著重倉股的繼續瘋狂上漲,我仍在考慮進一步的減倉),同時我也在思考,或許在A股一片瘋狂全面溢價港股的情況下,現階段投資更理性便宜的港股才是更好的選擇。

當然沒有任何人或數據能保證港股會跟上瘋狂的A股。從歷史的角度看,AH的差價可持續很長時間,或者說A股可以比港股瘋狂的多多的。不過今時畢竟不同往日,A股的資本市場越來越開放、成熟,滬港通是一個口子,全球資金全面參與A股只是時間問題了,同時A股的衍生品也在完善:期權馬上要推出了,股指期貨未來也可拓展其他指數,甚至轉融通開啟做空時代也不會很久了。AH的定價一定會朝著合理的方向運行。

今天A股電力以及地產大漲了,畢竟之前也說過他們是為數不多的低窪地了(A股折價港股的藍籌)。而今天過後,華能、華電A股開始溢價了。A股折價的標的只剩下5個了。剩下的5個折價標的除了太保外,基本也代表了下一個風口了。分別是青島啤酒(A股折價-4.87%)代表的大消費,比如伊利有機會;萬科A(折價-13.11%)代表的大地產領頭,其中保利更低估;寧滬高速(折價-4.12%)代表的公共事業類,申能股份、廣州發展等水務、天然氣公司在利率下降的邏輯下還有機會;海螺水泥(折價-9.16%)代表的地產相關基建類,其實基建類中以中建、中聯、鐵建為首的股票已經出現大漲了。

所以,我認為從長期布局的角度看,港股的建行、中石化、中海油服是現在我比較看好的品種,A股則看好中國銀行、伊利股份、海螺水泥、公共事業類公司。當然不論如何,現在都不應該出現“因為A股大漲,所以要買沒有大漲的港股”這樣的邏輯,對於投資的選擇仍然要嚴格遵照自己的投資體系,清楚了解現在投資港股只是因為:同樣看好的標的,哪里便宜買哪里。

在這樣的預期下,1.今天我選擇少量買入$中海油田服務(02883)$ ,雖然不排除油價仍會繼續下跌導致各大海上油田的資本支出繼續降低,但我認為港股接近凈資產的價格已經充分反映了油價下跌的悲觀預期,安全邊際已經出現。趨勢上看,跌倒11港幣(0.9PB)以下是重倉的機會。

2.$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 港股和A股的節奏也是天差地別。我們自然要選擇價格低25%且股價遇到趨勢底軌的港股石化,同時賣出股價巨量突破趨勢上軌的A股石化。



3.觀察到港股的四大行,幾乎都已經突破2011年來的大平臺。我認為突破後股價已經一馬平川,向上打開了至少50%的空間,PB回到1.5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明年過後翻番回到2PB都是合理的。

至於買什麽銀行,還是看圖:11年來H股中行最強建行最弱,而A股建行一直最強(不論長期短期),工行最弱,所以工行的AH差價幾乎沒有,中行和農行A股溢價6%左右,而建行A股溢價15%。顯而易見,不論從趨勢上還是估值上,建行H股是最好的選擇,而中行A股相比較H股趨勢上有優勢,主要是短期因可轉債而被壓制。

當然考慮到港股不一定跟漲而且可能跟跌的邏輯,港股的投資也按照自己的投資體系,先少量建倉,遇大跌再補倉。

PS:說點題外話,雖然仍在重倉的電力股國投和廣州發展今天也大漲創了新高,但我覺得一點也不值得高興,反而我感到很難過,因為越是上漲就越意味著賣出的時間臨近了。要知道,在未來仍有源源不斷現金流的情況下,我寧願他們一直萎靡給我買入的機會,回頭再看看一年多前破凈的廣州發展和嚴重低估的國投,現在要到哪里再去找這些優質的標的呢?

翻了翻重倉國投後寫的一份“三好”研報的最後一段,現在心情是多麽的複雜……要到哪里再去找一個三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成長確定性極高、現金流充沛,同時因為市場的嚴重偏見,使股價嚴重偏離價值的股票呢?要知道國投250億市值時,水電資產按照最保守估計都在300億之上,更別提火電資產了。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6798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518

步步緊逼 安邦保險進入民生銀行董事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62

過去幾個月來頻繁出售掃貨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邦保險”)終於“修成正果”。正式成為民生銀行最大股東的同時,安邦副總裁姚大鋒也當選為民生董事會董事。

金融新貴“有錢、任性”,30.85億股確立大股東地位

成立於2011年6月28日的安邦保險,在2012年底時總資產規模達到5100億元。據其官網最新數據,安邦保險目前總資產規模已達7000億元。縱觀安邦保險目前的版圖架構,包括了產險、壽險、健康險、養老險、國內資產管理公司、香港資產管理公司、保險銷售、保險經紀、成都農商銀行、邦銀金租、世紀證券。

在先後舉牌招商銀行、金地集團、收購華爾道夫酒店和比利時FIDEA公司,如今的安邦保險集團已聲名大噪,成為金融圈的一匹“大黑馬”。

根據民生銀行18日晚間公告披露第一大股東變更公告,憑借旗下4個公司5個賬戶持有的30.85億股,安邦保險持股比例達到9.06%,確立為第一大股東地位。加上中小企業投資公司3.19億股的表決權委托,安邦保險實際持有民生銀行表決權股份總數達到10%。原大股東劉永好旗下的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和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合計持有民生銀行總股本的6.67%,成為第二大股東。

11月底,安邦保險第一次舉牌,宣布其持有民生銀行5%股份。在這一個月不到時間內,安邦保險又增持了約13.65億股民生銀行,以近期平均價8元估算,安邦保險投入了逾100億元用於增持。另外值得註意的是,現在安邦保險手中仍有“後招”,截至2014年11月28日,安邦保險持有民生銀行A股可轉債629萬張。

拿下民生董事會席位,想象空間還能再大一點麽?

而安邦更大的好消息則是安邦保險集團副總裁姚大鋒增補為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在23日的民生銀行股東大會上,民生銀行現任副董事長、第二大股東、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發言表示,安邦增持給民生銀行發展帶來很大想像空間。

劉永好申請在此次股東大會上以股東身份做了發言,他說想了很久安邦大比例增持民生銀行是好是壞,並稱安邦保險與民生銀行可以在業務上有互補,另一方面,安邦目前有眾多大力度並購舉措。

“誰能給民生帶來價值就支持誰。”劉永好表態稱,可能會投贊成票支持姚大鋒為民生銀行董事。

劉永好掌控的新希望和南方希望合計持有民生銀行股份22.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67%,兩者作為一致行動人已變身為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

無獨有偶,華爾街見聞此前也報道,新財富銀行組第一名、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在報告中指出安邦保險舉牌民生銀行完全超市場預期,打開巨大想象空間(業務空間和股權空間)。

邱冠華表示,作為一家沒有真正控股股東的上市銀行,民生銀行對於安邦保險加速完善金控拼圖意義重大。而中投與民生銀行高管淵源深厚,意味著將會產生巨大想象空間:安邦、老股東、潛在股東的應對選擇可能給市場帶來巨大沖擊。

控股銀行昭然若揭,安邦火力全開

一位保險業內學者分析,安邦保險明顯有控股銀行的意圖,其目的就是參與銀行的管理,實現綜合經營。如果是財務投資的話,不會頻繁增持一家銀行,因為持續投資一家銀行風險比較大,不太符合分散投資風險的原則。

招商銀行的公告顯示,今年6-12月的7個月中,安邦財險分別在6、7、8、10、11、12月,6個月增持招行A股股份。目前安邦保險持有招商銀行的總股本為10%,已接近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

根據港交所提供的數據計算,對招商銀行的增持,安邦保險耗資超180億元。

此前,安邦保險集團試圖入局招商銀行董事會,但在隨後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被投票否決。

2013年5月,招行董事會改選,安邦推選該集團副董事長、副總裁兼安邦人壽董事長朱藝為招商銀行董事候選人,出任非執行董事。但招行股東大會否決此項了議案,表決結果是,20.91%贊成,58.95%反對,20.14%棄權,贊成票位列10位候選人之末且未過半。

一位不具名銀行業分析師看來,雖然按照公司章,安邦保險集團可以提議增加董事會席位。但顯然大股東不同意他們加入。

不過雖未進入董事會,但雙方已經開展業務合作。據保險行業相關人士介紹,以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為例,在其銷售的保險公司產品中,安邦保險相關產品占比很高。

對擴展商業銀行的經營版圖,早在2011年9月,安邦保險集團斥資50億獲得成都農商行35%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在其他金融領域,金融街公告顯示,安邦保險集團旗下安邦人壽通過積極型投資組合在二級市場上增持金融街5%股份(約1.49億股),使其持股增至7.44%,再加上安邦保險集團旗下和諧健康保險的12.56%持股,安邦保險在金融街上的總持股比例達到20%,逼近目前第一大股東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公司26.89%的持股量。

安邦保險方面還持有金地集團等上市公司的大宗股份。安邦保險近期還以19.5億美元自希爾頓酒店集團購得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收購了比利時百年保險公司FIDEA和比利時德爾塔·勞埃德銀行。

公開資料顯示,安邦集團目前擁有財險、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銀行等多種業務,是一家綜合性保險集團。集團網絡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擁有3000多個網點、2000多萬客戶以及海外資產管理公司。除了對保險全牌照的布局,安邦保險對銀行、租賃、券商、信托的收購亦一城連著一城。

在大手筆收購的同時,安邦保險已在安排融資事宜。今年11月,有消息稱,安邦保險將最早於2015年啟動在香港的IPO(首次公開發行),融資規模在20億美元,這是繼2012年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之後,香港市場第二大保險公司的IPO。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724

【蛻變】24億入股光線 看馬雲怎麽一步步擠進娛樂圈變身巨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06/149292.html

\黑馬說:3月4日中午,阿里創投以24億元認購光線傳媒定增股。繼文化中國之後,馬雲再次入股上市文化巨頭。如今很難理解,馬雲進軍娛樂圈,是財務投資,是戰略投資,還是喜歡娛樂圈這個名利場?可以確定的是,若不是通過資本手段,馬雲與娛樂,必是兩個毫不相關的話題。


文| 本刊記者 王方
編輯| 崔婧

 

10年前已成大亨 百萬入股套現10倍

大家熟知,馬雲酷愛太極、金庸小說,至於娛樂,此前查無此題。自2006年以來,馬雲卻在娛樂圈頻繁出入,從明星到娛樂公司,無一不沾。這一切,得感謝喜劇之王周星馳。
 

\                                                                            周星馳

在《大話西遊》燙手的時代,一日,阿里員工湊在一起,聊得起勁,笑得人仰馬翻,人手一句“假如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這場景吸引了馬雲,他走了過去,發現不知所謂。頓時心生感慨:“自己太落伍了,什麽都不知道。”隨後他買來《大話西遊》,一陣腦補,自此關註影視作品。

2006年,阿里凈利2.2億元,初有成就的馬雲參股了華誼影視,他很幸運,僅用67.5萬元就購得後者13.5%的股份。隨後2年,又增資600多萬元。2009年,華誼上市,馬雲資產數十倍往上翻:套現6億元。據華誼財報顯示,他依然是其第五大股東。對馬雲來說,這是一次絕佳的財務投資。
 

\                                                                                 張藝謀

改變發生在2013年。對阿里已心生退意的他在娛樂方面開始集大成,投資由財務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

同年初,阿里收購蝦米網,這是一個音樂分享平臺。稍晚,阿里成立音樂事業部。年末,阿里收購天天動聽,音樂領域繼續縱深發展。阿里這是在擴張虛擬產品,通過電商銷售音樂,然而反響平平,並不成功。

2014年起,馬雲野心越發明顯,開始布局全產業鏈。3月中旬,文化中國宣布消息,向阿里發行62.4億港元新股,後者持有其60%股份。這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業務複雜,涵蓋電影、電視節目及電視劇制作等,代表作品如《愛在蒼茫大地間》、《仁者無敵》、《西遊降魔篇》。
 

\                                                                    魔術師劉謙

3個月後,文化中國被“除名”,掛牌阿里影業,原高層也大部分出走,新董事會主席為邵曉鋒,曾任阿里首席風險官。4月份,華數傳媒披露,向馬雲與史玉柱控制的雲溪投資發行新股。同時,阿里旗下雲鋒基金以12.2億美元購入優酷土豆。

從回報來看,這不是為了錢。華誼讓馬雲賺了一大桶金,但僅此而已。60億入股文化中國時(2014年6月),後者留給馬雲凈虧損6億元,同比轉虧。而華數而言,每季度凈利增長在30%以下,股價穩定,最近一月才大幅增長,對馬雲財富影響不大。

華誼、文化中國重內容,華數、優酷土豆重渠道,有完善的網絡電視牌照,也是內容分發平臺。如此,馬雲完成了在文化圈的戰略布局。

從成效來看,這也不全為了戰略。阿里業務涵蓋電商(B2B、B2C、C2C)、支付、雲計算、金融等,但目前為止,也未將文化成功植入主營業務,盡管有過嘗試。比如去年3月推出的“娛樂寶”,將電視劇與理財結合,用戶出資100元,即可投資影視劇,預期年化率7%。但上線初期,用戶僅為10-20萬,參與的電影數量也較少,與阿里數億用戶相比微不足道。
 

\                                                              馮小剛等華誼系

混入明星朋友圈 多半因其獲巨額財富

究竟因為什麽,讓馬雲對娛樂圈情有獨鐘?今年1月,冬季達沃斯論壇,談及阿里成功,馬雲講了一個趣聞:在阿里,我們有很多女人。而在娛樂圈,馬雲有許多“男人”。

這是玩笑話,但娛樂圈的社交魅力,對馬雲來說,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留戀。若不是依靠投資,很難想象,馬雲會與這個圈子發生什麽聯系。

去年9月阿里上市時,眾明星大佬齊聲祝賀,其中包含趙薇,談及初次印象,她眉頭一皺,有些卡殼:“讓人挺想買幾件衣服送給他。”通過資本運作,馬雲的社交圈已然與他們分不開,或者說在財富上,馬雲幫助他們不少,有的是財富,如馮小剛、李連傑、趙薇;有的是輿論,如文章、張藝謀。

梳理而來,馬雲最早的“星緣”源自華誼。他曾是大股東,擔任過後者的副董事長。董事長王中軍回憶,常與其開會、打電話,說得特別多。華誼困難時,馬雲還曾幫助他調整公司架構。
 

\                                                             劉德華、黎明

與華誼合作的藝人眾多,如李連傑。第一次見面,馬雲在臺下,看著臺上的李講慈善,講壹基金。“那種感覺,讓我想起9年前,我就是用這種眼神對孫正義講的。”於是越走越近。

2011年,華誼曾投資李的新片《太極》,馬雲還在其中客串一把。在馬雲的“煽動”下,李在繼壹基金後四次創業,獲得了極大的財富回報:馬雲入股文化中國時,新獨董名單里有李連傑;去年阿里上市,李分到了原始股,出現在紐交所。

馮小剛也因馬雲暴富。在公開場合他也不忘調侃,馬雲給了他巨額財富。提及昨日一幕,他完全不敢相信。“當年我們相遇,馬雲給我畫了很大的餅,他說,你用1000萬買華誼的股票,我會讓你翻10倍20倍。”馮當時不相信,現在卻成真了。
 

\                                                                  成龍(怎麽有任誌強?)
 

趙薇則是與馬雲私交甚好的少數女藝人,相識在2010年後。趙微回憶,生了小四月後,她身材一直很胖,不好意思出頭露面,便結識馬雲,成了好朋友。去年年底,趙薇斥31億港元投資阿里影業,獲股權9.18%。

剩下的更多表現在輿論。去年3月,好男人文章被爆出軌,遭粉絲痛罵,卻得到了馬雲聲援:我要先感謝文胖子,犯了一個基本上男人都會犯的錯。2013年上半年,張涉嫌超生一事被媒體熱炒,馬雲又是關鍵時刻現身:當我看到21世紀了,一個著名的導演、藝術家、曾經為這個國家的電影和文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因為多生了幾個孩子被口誅筆伐,我感到愧對那三個孩子……

馬雲的震懾力已不止於商界,相信在娛樂圈,還有不少藝人對其心懷感激。僅這份感激,恐怕不足以讓馬雲揮金如土,背後,他還有更大的棋局。
 

\                                                            趙薇等(怎麽又有任誌強?)
 

資本攪進好萊塢 堵10年後的棋局?

今年起,馬雲把眼光放到了好萊塢。“我喜歡好萊塢的創新,尤其是數字技術。”據深圳晚報報道,阿里已雇專員對好萊塢的產業進行調查。而內容方面的合作,早在去年年中就已開始。如與獅門合作,為國內觀眾提供付費流媒體內容,《廣告狂人》、《饑餓遊戲》......
 

\                                                                   貝克漢姆

背後的猜測有許多。

首先是獲得美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國內發行權。如此能讓阿里獲得優質國外內容,通過優酷、華數播放,豐富內容庫。

其次,據彭博社分析,不排除馬雲收購米高梅、獅門娛樂、華特迪士尼、派拉蒙影業等公司。以米高梅為例,它擁有約4000部電影,包括《洛奇》《機械戰警》《霍比特人》(與華納共有)和《007》(與索尼共有)等等,對影迷相當有吸引力。
 

\                                                                李連傑等
 

馬雲的舉動應時應景。目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艾瑞預計,今年中國網絡視頻市場規模將達178億元人民幣,2017年將增長到366億元人民幣。但這些數字,對於年凈利潤200多億的阿里來說,誘惑並不大。

在一篇來自一財的報道中,他曾這樣說道:選擇娛樂,是因為能掌握年輕人的未來,掌握未來的趨勢。掌握年輕人的方式很多,而娛樂最易掌握。他說,阿里進入的任何領域,都是中國10年後需要的。什麽東西熱,反而不會跟進。

倘若這是事實,阿里投資娛樂在10年後見效,正是外界看不清的原因?我們都不是馬雲,10年後電商與娛樂會有怎樣的交集,或許只有他知道。
 

\                   馬雲擠進了馮小剛電影公社大合影的第一批,註意看眼神

 

1.你認為馬雲為何進軍娛樂圈?

以下選項為單選

純是財務投資,與戰略無關

純是戰略投資,未來或與電商(移動電商)結合

娛樂圈名利場的誘惑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