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什麼樣的公司有財務造假嫌疑?轉載 Passion啟航

http://xueqiu.com/5780378715/23165945
什麼樣的公司有財務造假嫌疑? 轉載
——來自香櫞公司和渾水公司的啟示
陳 彬 劉會軍

2011年,中國概念股特別是中小公司股票集中遭遇美國空方「阻擊」,甚至在2011年3至6月份一度引起拋售中國概念股的狂潮。中國概念股之所以被集中做空與中國企業在赴美上市(尤其是反向收購)過程中過度包裝和財務造假有關,但是,也與幾家做空中國概念股的專業公司推波助瀾有關。其中,香櫞公司和渾水公司在做空中國概念股的浪潮中以其精準的出擊贏得了無數的爭議和關注。在進行制度性反思和修補的同時,這兩家公司發掘和質疑中國概念股財務造假的手段也許同樣值得我們思索和借鑑。他們是如何精準的發現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他們有什麼特別的指標體系或方法嗎?本文的目的就在於探討香櫞和渾水公司發現中國概念股財務造假的方法,以期為我國監管層改進對上市公司監管工作提供一些借鑑。香櫞公司與渾水公司做空中國概念股自誕生以來,香櫞公司(C i t r o n)和渾水公司(M u d d yWaters)共做空23家中國概念股,其中紐約交易所上市公司4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16家,多倫多交易所上市公司1家,在美國OTC交易的上市公司2家。在被做空的中國概念股中,有7家已經被退市,1家被停牌,有11家出現60%以上巨幅下跌,另有2家公司尚處於做空戰役之中。並且,這些公司在被做空之後,公司及其高管大多遭到了監管部門的調查或集體訴訟。香櫞公司和渾水公司的具體戰績如下:
香櫞公司由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創立,其主要業務為做空,但並非專門針對中國概念股。自2006年至今,香櫞公司共做空18家中國概念股,其中2006年2家,2007年4家,2008年1家,2009年2家,2010年3家,2011年6家。這些公司中有2家來自紐交所(新東方和東南融通),14家來自納斯達克,2家來自OTCBB。除在新東方上失手和哈爾濱泰富電氣的做空戰役正在進行之外,其他的做空均以香櫞的勝利告終。目前,有6家公司已經被退市,5家的下跌幅度在90%附近或以上,4家在70%左右,1家在20%左右。
渾水公司由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創立,是一家專門為做空中國概念股而成立的公司,其公司名稱中的「渾水」即取自中國成語「渾水摸魚」。自2010年中至今,渾水公司共正式做空5家中國公司(中國高速傳媒被香櫞和渾水公司同時做空),其中2家公司已經被退市,1家被停牌(結局很可能是退市),另2家分別出現60%和70%左右幅度的下跌。此外,渾水公司還針對另一家中國概念股公司展訊通信以公開信的形式列出了許多疑點,希望管理層能給予答覆,但並未發表正式的做空報告。與香櫞公司的做空對象主要來自納斯達克不同,渾水的做空對象有許多都是規模較大的公司,如來自紐交所的2家公司和來自多倫多交易所的嘉漢林業,嘉漢林業在被做空之前市值高達70億美元。
鯊魚是如何聞到腥味的?針對上述23家公司,香櫞公司和渾水公司一共發表了39份研究報告,通過對這些研究報告的分析,我們大致可以發現上市公司身上的何種腥味吸引了做空者的到來。通過報告可以發現,香櫞公司和渾水做空中國概念股的理由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於市場理由的做空,另一類則是基於違規理由的做空。
一、基於市場理由的做空基於市場理由而針對中國概念股發起的做空比較少見,僅有新東方、金融界、奧瑞金種業和斯凱網絡屬於此類。香櫞公司在2009年建議做空新東方的理由主要是跟中國的同類公司相比,新東方已經被高估。被香櫞公司拿來作對比的是華爾街英語,因為當時華爾街英語被以1.45億美元的價格轉手。香櫞公司做空金融界的理由則是認為金融界當時收入的大幅增加(以及由此帶來的股價大幅上升)是因為中國火爆的股市,而這是不可持續的,且與同行相比,金融界已經被高估。[1]質疑奧瑞金種業和斯凱網絡的理由則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並不誘人。
香櫞公司在以市場理由做空中國概念股方面並不成功,如新東方在被香櫞做空之後股價上升了超過100%,奧瑞金種業和斯凱網絡的下跌幅度也不大,這反映出香櫞公司在對公司進行市場估值方面並無特別優勢。香櫞公司的創始人萊福特也承認在預測公司的市場前景方面,他失手頗多,但是,他值得自豪的是在揭露公司的財務造假方面從未失手。
二、基於違規理由的做空除新東方等4家公司之外的中國概念股都是被香櫞和渾水公司基於違規理由做空的,而這些違規指控都可歸結於一點,那就是「財務造假」。通過報告可以發現,公司造假的手段各不相同,但是發現造假的突破口卻如此相似。香櫞和渾水公司儘管在具體的調查手段上有所不同,比如,香櫞公司更加依賴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等公開信息的分析和對照,而渾水公司由於是律師創立的,較多地採用了暗訪、走訪客戶及經銷商等實地調查手段。但是,吸引他們對公司展開調查的突破口卻是類似的。香櫞公司在其報告中也一再強調,發現公司造假根本不需要多少高深的財務知識,也不需要多大規模的調查,只需要具有常識和一點點的盡職調查。那麼,是什麼樣的理智幫助做空者鎖定獵物的呢?
剔除上述4家基於市場理由被做空的中國概念股,在剩餘的19家公司的做空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反覆出現的突破口,而香櫞和渾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根據這些突破口和進一步的盡職調查對公司的財務報告提出質疑的(見表1)。
香櫞和渾水在其報告中認為這些特徵和財務造假有極強的正相關性,具體情況如下:1. 遠高於同行業的毛利率有些公司的業績太好了,好得都不像真的了。香櫞的研究報告中反覆出現的一個詞彙是「too good to betrue」;反覆強調的一個邏輯是,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每家企業只能取得平均的利潤率,除非這家企業有足夠合理的理由,如先進的技術、行業的領頭或壟斷地位等。如果理由不夠充分,而企業又取得了遠高於同行業的毛利率,那麼,財務報告存在造假的可能。
廚房小家電生產商德爾集團(Nasdaq: DEER)公佈的平均年增長率為400%,毛利率比行業龍頭九陽股份還高46%,而九陽的規模是其8倍,而且德爾集團幾乎沒有任何廣告和零售終端開銷。在淘寶網的廚房小家電生產商「關注度」排名中德爾更位列第51名;在最近的時期,最多的產品只賣出9件,絕大多數產品的銷售量為0,而九陽產品每週的銷量高達幾千件。這像一個每年增長400%的公司嗎?你還相信它的毛利率比九陽高46%嗎?[2]
查看原圖
新博潤(Nasdaq: BORN)宣稱其發明的濕法制酒工藝是中國白酒製造業的重大技術革新,因而取得較高的毛利率,但是招股書中列明的2007、2008、2009和2010年前3個月的研發投入卻只有8萬、12萬、20萬和15萬人民幣左右。你相信這是能夠帶來超高毛利率的重大技術革新嗎? [3]
中國高速傳媒(N a s d a q: C C M E)公佈的財報甚至比Focus Media更賺錢。每塊屏幕所創造的收入是其他公司的3.5倍,中國高速傳媒大約有5.5萬到6萬塊屏幕,華視傳媒有12萬塊。在2010年的第2季度,華視的總收入是3100萬美元,而中國高速傳媒用不到華視一半的屏幕創造了5300萬美元的收入。並且華視的屏幕主要在一線城市,而中國高速傳媒的主要在二、三線城市。在g o o g l e和b a i du中搜索戶外媒體廣告商,也幾乎見不到中國高速傳媒的任何報導,也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分析師關注過該公司,而同行業的巴士在線(Bus-online)、世通華納(Towona)和華視傳媒(VisionChina)則報導廣泛。中國高速傳媒每投進1元錢,當年便可賺回超過50分,這樣的資產回報率「已經超過Google、蘋果和微軟,而且還是在未引起任何主流媒體注意的情況下悄悄實現的。如果這是真的,那麼,這個案例至少值得商學院反覆學習100年。」[4]

2. 報給工商和稅務部門的文件與報給SEC的不一致工商和稅務等部門保存的企業資料是發掘公司財務造假的一座金礦。但是,這些資料存在一定的爭議性,有些企業可能為了規避或逃避稅收等而向這些部門故意隱瞞公司的真實情況。香櫞和渾水公司認為工商等部門保存的文件和報給SE C的文件存在些許差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差距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90%以上),對於推斷企業的財務造假便具有了實際意義。此外,在有些資料中還夾雜有企業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告,這些經過審計的報告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哈爾濱電氣(N a s d a q: H R B N)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10年淨利潤不到1200萬美元,而財報顯示淨利潤為8000萬美元;SEC材料顯示負債為1.51億,而工商登記材料顯示為2.76億。[5]綠諾國際(Nasdaq: RINO)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09年收入為1110萬美元,業績為虧損,但是報給SEC的文件顯示收入為19260萬美元,淨利潤為5640萬美元。並且,公司公開的增值稅繳納數額和收入完全不成比例;產品銷量大增,但是原材料的進貨量卻沒有增加,顯示存在財務造假嫌疑。[6]
多元水務(NYSE: DGW)公告的2010年收入為10億人民幣,2009年收入為7.834億人民幣,但是多元水務的中國工廠的工商登記資料中的審計報告表明其2009年收入應在330萬至560萬人民幣之間,收入被誇大了超過100倍。[7]
東方紙業(NYSE: ONP)2008年收入被誇大超過27倍。中國公司的工商資料表明公司的收入只有240萬美元,而公佈的則是6520萬美元;2008年納稅只有45350美元,而公開宣稱的則是290萬美元。[8]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香櫞和渾水有時也會調查上市公司前10大客戶或代理商的工商登記資料。如報告中指出:嘉漢林業幾家代理商的工商登記顯示其註冊資本只有幾萬美元,但每年卻做著幾億美元的大生意;東方紙業前10大客戶中的許多客戶都規模太小,根本不可能購買那麼大量的紙,顯示這些公司存在造假嫌疑。
3. 有隱瞞關聯交易的情形或收入嚴重依賴關聯交易大量關聯交易的存在使得公司有虛構公司業績或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因而其業績的堅實度和財報的可信度都隨之降低。如果一家公司存在未披露的關聯交易,其緣由也往往不會是信息披露過失那麼簡單,背後可能存在更大的問題。[14]對中國公司而言,土地房產類的關聯交易有時是利潤騰挪的安全港,因為土地房產不但比較值錢,而且價錢的評估也不容易。泰諾斯資源(OTCBB: TNRO)的生產設施是從關聯方租用的,而公司的第一大客戶也是關聯方。中國閥門(Nasdaq: CVVT)收購Able Delight,但是卻沒有披露董事長的外甥擁有Able Delight34%的股份。新泰輝煌(Nasdaq:B R LC)的主要供應商、債權人和一家主要股東都是一家名為Kolin的公司。嘉漢林業(TO:TRE)的一些代理商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是來自嘉漢林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公司對此未予披露。多元水務(NYSE: DGW)2009年向慧元(惠元)研究所支付了2620萬元人民幣的諮詢費,而公司卻未披露該研究所是多元水務董事長在北京用3萬元註冊的一家個人獨資企業。[9]東南融通(NYSE: LFT)有70%以上的僱員來自同一家外包勞務公司,並宣稱該公司是無關聯第三方。但是這家勞務公司除這筆生意之外未見其他商業存在,而且也未見試圖開展其他生意,該公司亦沒有自己的網站,與東南融通使用同樣的電子郵件後綴,辦公地址在同一棟樓,給政府的報備文件也由東南融通法律部職員簽署。[10]
4. 可疑的主要股東和管理層股票交易主要股東和重要管理人員的股票交易有時會有暗示意義。公司業績下滑時,管理層拋售股票不是好兆頭;當公司的公開情況顯示公司存在重大利好,而主要股東和管理層卻積極兜售股票時,更不是好兆頭。美國超導(Nasdaq: AMSC)在發佈4.5億美元大額銷售合同的當天CEO套現1100萬美元,CTO和其他一些董事也有套現行為。新泰輝煌(Nasdaq: BRLC)公佈了不錯的業績,但管理層卻毫不猶豫地拋售股票。東南融通(NYSE:L FT)在上市後的4年內,其主要創立者也是董事長把其所擁有股票的70%,價值超過2.5億美元,無償贈送給了朋友和公司職員。公司的解釋是錢對董事長已經毫無意義,但董事長卻有以不合法手段謀取錢財的經歷。
5. 審計事務所名不見經傳且信譽不佳對中國概念股進行財務審計的經常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而這些小公司在中國又無分支機構,不得不將業務委託給中國的一些事務所進行,這就為造假提供了空間。此外,中國的審計主要圍繞發票進行,較少進行實際核實,而發票很容易造假。如果公司公佈的審計報告存在錯誤,且製作粗陋,則更表明會計師不認真或不稱職。有許多中國概念股都是因為聘請了信譽不佳的審計公司而引起做空公司的關注,比如中國閥門、綠諾國際和哈爾濱電氣都聘用了Frazer Frost作為審計公司,而Frazer Frost曾多次受到SEC的懲罰。此外,德爾集團聘請的Goldman Kurland & Mohidin公司也存在信譽問題,其審計的3家公司暴跌,1家因財務信息披露違規被摘牌。
6. 管理層的誠信值得懷疑不誠實和不值得信賴的管理人員會使公司的財務報告更宜出現造假的可能性。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核心股東或重要管理人員在過去有嚴重污點或有事實表明其不值得信任,那麼,公司財務報告的可信度將隨之降低。
銀泉科技(OTCBB: CVDT)的核心管理人員一直通過包裝仙股賺錢。綠諾國際(Nasdaq: RINO)董事長夫婦在R I NO完成1億美元集資的當天從公司借款350萬美元在O r a n g e C o u n ty購置豪宅,而且董事長夫婦和其他管理層、獨立董事以及審計事務所之間存在非同尋常的關係。[11]新華財經(Nasdaq: XFML)的重要股東Dennis Pelino和兩位獨立董事都來自同一家因眾多的違法犯罪行為被退市並被宣佈破產的公司Stonepath Group。並且,新華財經母公司的董事Shelly Singhal曾經先後捲入兩起重大的股票詐騙事件,還有證據表明他曾經從別人那裡購買股票但從未付錢,而新華財經的CFO、董事,甚至是獨立董事都與Shelly Singhal有非同尋常的關係。[12]泰諾斯資源(O T C B B: T N R O)的管理人員就更有傳奇性。19世紀80年代,J a m e s P o e曾經是S o u t h C h i n aResource Corp的CEO,而他的夫人Paula Poe也是這家公司的董事之一。該公司在溫哥華證券交易所交易,宣稱和中國政府合作養殖對蝦。這家公司向投資者開出了許多誘人的許諾,結果是股票飛漲,但諾言從未兌現,最終破產。在破產後,Poe和她的夫人又締造了另一個偉大的「中國故事」Pan Asia Mining Corp,該公司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交易。這一次是宣稱和中國政府合作開發中國唯一的鑽石礦。到2001年,這家公司把投資者融給它的3900萬美元全部輸光。該公司也因發佈虛假消息和故意誇大資產而被停牌。公司的CFO Don Nicholson也因故意發佈虛假消息被處罰。加拿大卑詩省證監會的處罰記錄顯示James Poe夫婦也曾因違規交易被處以證券市場禁入。現在,這些人又組建了泰諾斯資源,只不過JamesPoe將名字改為James Po,CFO換為Don Nicholson(不是原先的那位,是原先那位CFO的兒子,原先的那位仍然擔任公司的顧問),Poe的夫人也不再是公司的董事,而換成了他大約20歲的女兒Crystal Poe。「儘管該公司剛從市場融資500萬美元,但表示公司財務狀況的紅旗比中國五一勞動節大遊行上的紅旗還要多。」[13]
7. 更換過審計事務所或CFO更換審計事務所或CFO也被視為造假的徵兆,尤其是頻繁更換或者前後聘請的審計事務所都名不見經傳的時候。此外,與審計事務所關係過密或聘請不會講中文的外國人擔任CFO也被視為負面特徵。
綠諾國際(N a s d a q: R I N O)3年經歷了4任C F O。中國生物(N a s d a q: C H B T)4年經歷了5任C F O。新泰輝煌(Nasdaq: BRLC)審計事務所剛剛更換,並且前後兩家事務所都名不見經傳。嘉漢林業(TO: T R E)審計事務所是Ernst&Young,而TRE的董事會看起來似乎是專門為前E r n s t&Y o u n g合夥人設計的退休計劃,有5位董事來自Ernst&Young。展訊通信(NASDAQ: SPRD)CEO和CFO分別於2009年2月和4月離職;2009年10月,新任CFO又離職,在任僅4個月。2009年9月,審計委員會一名委員辭職,2009年9月審計事務所德勤被更換。
8. 過度外包、銷售依賴代理或收入通過中間商財務造假的手段之一就是宣稱公司的大部分勞務、業務、銷售等採取外包作業,這樣將避免使公司面對眾多的交易對手,並將公司的具體運作情況儘可能的移出財務報表。多元水務(NYSE: DGW)宣稱通過分佈於28個省的80個分銷商銷售產品,這使得易於造假,因為不需要提供客戶增長的記錄,也易於確認收入。東南融通(N Y S E:LFT)超過80%的工作人員來自勞務派遣,這使得其將大量的財務信息轉移到表外,使人們難以分析其真實的財務狀況,如每個員工創造的收入及每名員工的支出等。嘉漢林業(TO: TRE) 宣稱大多數業務都是通過代理商進行,代理方代替採購木材、代理加工、代替出售、代替收款、代替交稅,所得再從代收的貨款中扣除。中間商代替繳納增值稅和所得稅,這樣公司就可以操縱收入,而不用出示主要的審計憑證,即增值稅發票,留給審計事務所的可審計痕跡很少。
9. 複雜難懂的超過商業實際需要的公司結構很多公司的結構非常複雜,雖然可能給公司帶來稅務優勢,但是在造成營運上低效率的同時,也方便了財務造假和資產轉移。尤其是那些通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聯結起來的公司,格外值得警惕。例如,嘉漢林業(TO:TRE)的海外結構複雜難懂,利用至少20個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聯結起來,這種複雜不透明的結構既非出於稅收方面的考慮,對一個合法經營的實體而言也完全沒有必要。再如,多元水務(NYSE: DGW)在上市之後設立了大量的分支機構,高度集中於北京和廊坊,根本不是為了拓展公司在各地的業務,只是為了方便進行關聯交易和騰挪資金。

10. 超低價發行股票部分公司願意以看起來過低的價格發行股票,應提防這些公司的實際價值根本不是宣稱的那樣。[15]例如,中國新博潤(Nasdaq: BORN)宣稱在銀行有大筆現金,但卻以超低價發行股票,顯示公司非常缺錢。再如,泰諾斯資源(OTCBB: TNRO)股票交易價格在5美元附近時,設計了複雜的發行策略,以略超過1美元的價格增發。除以上特徵之外,香櫞和渾水的報告亦明確指出的可懷疑公司造假的特徵還包括:公司高管報酬過低、請求信息披露豁免、公司網站簡陋或提供的信息不夠充分、繳納的稅收和收入不成比例、財務報表比較粗糙、信息披露內容格式在年度之間不一致、與同行業公司相比紙面財富的比例過大、即刻威脅起訴爆料者等。

啟示與建議香櫞公司和渾水公司做空中國概念股的方法在某些方面對於改進我國監管層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工作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一、分行業監管有利於監管人員發現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通過分析香櫞和渾水公司的研究報告可以發現,許多公司的財務問題都是通過與同行業公司對比的方式發現的,如遠高於同行業的毛利率、公司在行業內所處的狀況、與同行業公司相比的資產構成,甚至技術狀況等。由此,在我國監管層針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工作中,若按照行業劃分上市公司由監管員分行業進行監管,將有利於發現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
二、建立預警指標體系有助於監管人員排查、甄別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香櫞公司和渾水公司做空中國概念股的經驗表明,儘管某些特徵的出現並不一定表明上市公司存在財務造假,但是這些特徵的確和財務造假存在相當程度的正向關聯。上市公司監管工作不能離開監管人員的判斷,但是恰當地篩選和運用這些特徵,將有助於監管人員梳理、排查和甄別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因此,我國監管層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候,結合評級機構的評級指標、國內外財務造假案例,篩選和甄別出若干風險特徵,建立一套預警指標體系。這樣一方面可利用這些案例和風險特徵對上市公司監管人員進行培訓,增強監管員的監管能力;另一方面,對出現多個風險特徵的上市公司,可在監管中重點關注或列入重點觀察名單,亦可作為對上市公司進行分類監管的參考性或輔助性分類依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79

什麼樣的公司才是偉大的公司 icefighter

http://xueqiu.com/1622002697/23503380
我現在對於研究國內的公司不是特別上心,除了少數一些長期關注的標的,其他的很少去研究了。我花費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西方的很多經典著作,希望增加自己的洞察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先睜開眼看看國外的偉大公司究竟偉大在哪裡,然後再跟國內的公司進行對比。你都沒有見過真正的偉大企業,動輒將一個國內企業作為偉大企業YY,這種事情成功的概率大嗎?


1.敬畏永恆的週期,逆週期而行,慢即是快

偉大的企業都認識到週期的威力。所以,它們的戰略規劃都會主動應對可能的經濟蕭條,例如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 Inc.)在其10年發展規劃中設定兩次經濟急劇衰退期,這就是考慮了經濟週期的典型。

但是,達美航空比起西南航空這個美國航空業的奇葩,在週期性把握方面依然落後。西南航空則是做到了動態管理經濟週期,主動預測,高拋低吸。

隨便舉個例子。

西南航空有一個高度精密的內部模型,包含全球供需,貨幣總量,匯率,地緣政治風險評估等,動態調整燃料油價格對沖機制。2004年下半年,石油價格50美元每桶,西南航空以24美元價格對沖80%燃料成本,大陸航空以36美元價格對沖45%燃料成本,西北航空以34美元對沖25%成本,達美航空完全沒有對沖。

再看看強生這個偉大企業,也是一樣。由於預期到了2001年的經濟衰退,強生在2000年經濟繁榮高點,削減了1億多美元的資本出來,這是公司7年來的第一次資本支出縮減。這些舉措加上在熊市時實施「行業轉移」策略,在衛生和醫療等股票上進行投資,強生股票在2000年和2001年以兩位數速度上升。

相比之下,有的著名公司雖然厲害,卻忽視了週期的威力。思科錢伯斯忽略了很多跡象:石油價格上漲一倍,1999年公司收益平平,2000年股票市場幾乎崩潰,利率急劇上漲。在2001年經濟衰退到來時思科毫無防備,被迫註銷了20多億美元的過剩庫存,裁減8000多名員工。

相比思科,通信IT業的韓國同行三星這幾年成長驚人。但是三星明顯比思科更加敬畏週期。

三星為什麼在2012年利潤歷史最高的時候,董事長卻認為危機降臨,要求員工提早上班,自己更是早上6點就上班了?「危機,總在你自認老大時降臨。」記住三星董事長李健熙的這句名言。

再看看偉大企業杜邦。

杜邦是美國為數不多擁有經濟學家智囊團的企業,還擁有複雜的宏觀經濟預測模型。2000年,公司經濟學家預測「服裝和汽車市場走弱,建築行業增長變換,這些行業銷售額佔杜邦總收入40%」,杜邦開始削減資本支出,從2000年的70億減到2001年的20億。

敬畏週期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講究慢即是快,講究質量而非數量。

可以看看香港太古這個巨頭,這個英國家族的優良傳統。只做長期投資是太古一向的傳統。施懷雅家族現任繼承人說:「考慮一個項目的時候,我要看50年。」太古地產在香港總共只有三四個核心項目,這些項目一般都是只租不售、長期持有。這讓太古能夠更好地對項目周邊的環境做投資和提升。它往往在剛開始建造一個項目的同時,已經考慮好這個區域在5年、10年後需要什麼樣的購物廣場了。習慣「慢功出細活」的太古,在香港商界顯得有點另類。20世紀90年代,中國內地的地產行業逐漸升溫,恆基、恆隆、新世界、新鴻基等香港地產商紛紛來到內地投資,但太古地產遲遲不動。直到2001年,它才在廣州開發了第一個商業地產項目——「太古匯」,此項目歷時10年才封頂。

再看看另外一個偉大企業,瑞士布勒。大約全球65%的小麥加工、60%的聚酯加工、65%的巧克力加工,以及50%的意大利麵條加工等穀物處理均使用的是布勒的設備。同時,全球大約20%的金屬壓鑄元件的生產同樣使用的是布勒的設備,幾乎所有的世界著名汽車生產商都與布勒有著密切合作。布勒公司145年裡,營業收入只達到15億瑞士法朗,以創建時0.5億計,平均每年增長0.1億元;它的分公司只有140家,平均每年增加不足1家。這樣的成長速度是非常慢的。成長慢也許正是這種傳統製造業得以存續發展的最根本原因。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巴菲特的看**之一,富國銀行,它在這方面也做的很好。富國銀行不談盈利或者市場份額。「從2003年到2006年,富國銀行不斷拋出高風險的次級貸款,結果其市場佔有率從11.9%下降到了10.2%」。次貸危機發生前,當其他金融機構紛紛降低房地產信貸門檻,大量投資房地產抵押貸款的衍生品時,富國銀行卻主動退出次貸市場,專注於傳統的信貸業務,並嚴格執行信貸審核標準。

逆週期而行,除了在經濟泡沫高點主動收縮,保留現金,在經濟危機中後期進行抄底也很關鍵。

看看英特爾在經濟危機時的研發魄力。

「在經濟發展的低估時期,不應迴避戰略性的支出。過時的技術總是太多,創新的技術遠遠不夠。我們增加資本投資,2001年投入73億美元,之前兩年,總資本支出100億。2001年,研發投入38億美元」 -英特爾2001年報

總結起來,偉大企業對待週期,跟偉大投資者對待週期,是同樣一個道理。別人貪婪時你恐懼,別人恐懼時你貪婪。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2.將客戶當客戶

我們看看富國銀行如何對待客戶?

富國銀行CEO約翰-斯坦普認為有三種方式可以另一個企業成長:第一,從你現有的客戶手裡獲得更多的業務;第二,吸引競爭對手的客戶;第三,買下其他的公司。斯坦普說:「如果你第一個都做不到,你怎麼能把競爭對手的客戶撬過來,更不要說收購其他公司了。

富國銀行有三個工作:照顧好現有的客戶,吸引新客戶,最後控制他們的風險。

富國銀行始終堅持將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目標是盡力滿足客戶的全部需求。這一點貫穿在產品設計、銷售和服務中,成為富國銀行的核心理念和發展動力。在產品方面,為客戶「量體裁衣」,通過80多個業務單元,為客戶一生可能產生的各種金融需求提供合適的產品。同時,良好的交叉銷售機制取得了良好的客戶口碑和銷售業績。2011年,富國銀行對每個家庭的零售產品數量平均達到5.92個,在最高區域達到7.38個。「顧客第一」的原則還表現在為顧客著想,幫助客戶減少損失。在次貸危機中,富國銀行建立了專門的工作室,面對面幫助出現財務問題的家庭,通過修改抵押貸款合同、再融資等方式幫助其渡過危機,不僅幫客戶留住房產,也降低了自己的壞賬率。目前,富國銀行92%的住房抵押貸款處在正常狀態,僅有不到2%的抵押貸款需要抵債出售。

我們再看看新加坡航空如何對待客戶?

新加坡航空發現,公司最有價值客戶是跨洲飛行的頭等艙和全價票顧客。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採取減2增1策略,減2是指減少短途線路降低成本,增1是指每節省的2美元有1美元用來提高優質客戶服務。

一個真正將客戶當客戶的企業家,必定追求把錢用在刀刃上,不該花的錢不花,該花的比誰都大膽。哪些錢不該花?可以節省的,不會直接產生效益的,無助於提高客戶滿意度的錢,都不應該花。所以,偉大企業必定是很摳門的,在某種意義上。

例如很多企業,外人來訪一律在食堂吃工作便餐。對待打印紙張雙面使用,辦公室人走燈滅等細節都很在乎。

里昂證券的麥克-梅約說:「你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看不到約翰-斯坦普。和約翰-塞恩35000美元裝修衛生間的辦公室相比,富國銀行高管的辦公室就像70年代的老房子。」

3.重視員工

偉大公司會把員工當做長期夥伴而不是可以隨時處置的資源。

經濟危機時不裁員的公司,有很多是領先企業,例如紐科鋼鐵公司,還有西南航空在31年歷史中沒有裁員,美國家庭人壽保險AFLAC已經47年沒有裁員。

紐科鋼鐵Nucor使用彈性工資,工作時間,策略性交叉培訓,等使得公司的不裁員政策變成一項大額資產

紐科公司分擔風險時,會採取逐級遞增的方式,部門領導和高層管理人員要承擔更大比例的風險。

一個部門領導薪酬可能減少三分之一,而高層管理者可能減少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

不像一般公司,裁員先裁普通員工,高層管理者在危機時收入沒有減少,紐科的做法更公平,能夠提高員工忠誠度。

富國銀行斯坦普說:「我們僱傭一個人的時候,首先想知道這個人關心什麼,然後才去瞭解他知道些什麼。」看的出來他說這些是認真的。「我們不稱呼員工為員工,我們稱之為隊員,因為員工是管理的成本,而隊員則是投資的資產。」斯坦普繼續說道。

來到斯坦普的辦公室,你會發現除了沒有獎章和其他裝飾外還少一樣東西,那就是門。富國銀行高管的辦公室都沒有門,談到這點斯坦普說:「在我們這裡,你有什麼想說的就儘管直言,沒人會覺得被冒犯。我們已經習慣了聽取不同意見,消極抵抗在這裡是不能容忍的。」

4.擁抱創新,擁抱變化,動如脫兔,永遠先行一步

敬畏週期,追求穩健,並不意味著拒絕創新,拒絕變化。偉大的企業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在面對很多重大危機時,偉大企業嗅覺靈敏,行動很迅速。會分析其中蘊含的戰略機會,開發新產品或者對原市場重新設定目標。

賭博娛樂業老大凱撒公司在911事件後,重新定位市場,將客戶從國內和國際航空客戶轉變為在南加州地區短途旅行的客戶

西南航空在911事件後迅速降低價格並提供全額退票

美國前進保險:1999年OPEC減產,油價飆升時,前進保險調整價格,降低費率,重新大規模進入市場,收入和利潤猛增

對於例如911和OPEC減產油價飆升這種大事件,企業迅速做出反應,難度還不是很大,因為大事件很明顯,很容易注意到,更難的是那些不起眼的創新,變化,這些變化中蘊含了破壞式創新的種子。等到有一天大家注意到時,為時已晚,柯達,諾基亞就是這樣倒下的。

邊緣地帶:在這些邊緣的地帶裡,眾多新興企業利用客戶尚未獲得滿足的需求,運用新的能力,新的技術以及新的創業方式,正一一崛起。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最關鍵的就是這些邊緣地帶。

那麼如何應對這種從邊緣地帶產生的最開始不起眼的破壞式創新呢?只有一個辦法,通過良好的制度,持續關注各種有價值的變化和創新,隨時調整公司產品和戰略。

思科的公司信條:絕大多數的創新,都不是在你的公司裡產生的。

思科是利用它本身對於邊緣地帶深入瞭解的技巧來決定要收購哪一家公司。1993-2000年,思科完成了51宗併購。

耐克通過直接經驗來瞭解產業邊緣地帶的發展。它並不是把耐克城旗艦店當做零售利潤中心來運營,而是當成掌握客戶未獲滿足需求的重要渠道。也就是一種「零售實驗室」。採用這種方式的企業,包括華納兄弟,迪士尼,李維斯,可口可樂,哈雷摩托等

強生的秘密武器就是將研發,技術授權以及企業風險投資結合。強生成立了一個企業風險投資的組織,強生發展公司。它有100多位任職於世界各地分公司的業務發展副總裁,投入市場觀察掃瞄,尋找在新啟動的公司或者是其他業務組織內有長久價值的新技術。

在4月1日那天,谷歌創始人Sergey Brin就經歷了這樣一個大起大落。在當日下班之後,Sergey Brin發現自己剛買不久的土豪專用車型Tesla Model S變成了另一個模樣——銀色車身變成了粉紅色,前車燈還被配上了眼睫毛,而發動機蓋上的蝙蝠俠標誌和車尾的誇張尾翼更是引人注目。在谷歌,Sergey Brin規定員工每天要使用1/4的工作時間來思考創意點子,即便這個點子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很不利。顯然谷歌員工善用了這條規定,並在愚人節當天用在了「正道」上。

Google:公司要求員工將20%的時間用於個人項目的操作。

Google所有產品理念都來自員工充分利用他們自己項目中那20%時間

Orkut是一個社交服務網絡,以開發者Orkut名字命名,這個項目是他在20%個人時間裡完成的

「不瘋狂,即犯錯。」代表了谷歌身上一種捨我其誰的使命感,也恰恰是谷歌重回科技創新浪潮之巔的秘訣之所在。「很難找到僅僅為了競爭而誕生的優秀產品。如果你傾盡全力,只是為了擊敗在做同樣工作的其他公司,那麼這樣的工作怎麼會令人興奮?這就是許多公司逐漸衰落的原因。他們喜歡修修補補,進行微小的改進。做熟悉的事情以避免失敗,是人類的天性,但「增量式改進」會逐漸失去意義。科技行業更是如此,它會發生非增量式的改變。」佩奇說。在佩奇看來,谷歌對安卓的收購並不是在下一場大的賭注,而是在那個時候有信心去做一些長期投資。「當我們收購Android時,很明顯當時的移動操作系統非常差勁。你無法為這些系統編寫軟件。可以將現在與那時進行對比,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於谷歌來說,安卓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成功依然是一場防守,佩奇從不屑於跟隨別人劃定的遊戲方式,在智能手機的競爭已成肉搏之時,谷歌的目光早已瞄向了眼鏡和汽車這些新的領域。

再看看寶潔這個偉大企業如何擁抱互聯網,通過利用全球的腦力資源為我所用來進行研發?

在過去五年,寶潔的行業革新速度已經翻倍,它從公司外獲取50%的產品和服務的思路。你只需在InnoCentive網站註冊,就能和全世界其他9萬名科學家共同幫助寶潔和其他公司解決研發難題。

寶潔要求每個業務部門的領導在2010年之前,其部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所需要的創新思想的50%必須從外部獲得。玉蘭油新生煥膚系列,Crest旋轉牙刷,品客薯片等是寶潔過去三年通過聯發計劃商業化的137個產品中的3個。品客薯片每分鐘在幾萬個薯片上印鮮明的圖案很複雜,公司通過全球網絡尋找創意,意大利一位教授提供的噴墨打印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市場上超過35%的新產品原料是外部獲得的,2000年這一數字是15%

創新成功率翻了一倍,創新成本下降了

寶潔研發投入佔銷售的比例從2000年的4.8%降到了3.4%

即使前文提到的慢即是快型公司,例如太古,布勒,長期來看創新也是很快的。
布勒一半的銷售收入來自於不到5年的新產品

太古動作很慢,但人家出手很準,太古集團今天的龐大產業群,往往都是一環套一環衍生來的。早在1872年,約翰·撒繆爾·施懷雅就看好空中航運。在他看來,空中航運與海運都是世界貿易逐漸繁榮後的受益產業,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空中航運的前景更為廣闊。然而,直到76年後,撒繆爾的這一想法才得以如願。1948年,香港空難頻繁,剛剛成立兩年的國泰航空陷入危機,施懷雅家族趁機購入其45%的股權。


再看看日本,韓國,我們又有什麼借鑑呢?

日本和韓國竭盡所能的把所有大型企業結合起來,維持現狀,它們積極努力保護連續性假設,不是擁抱不連續性。一邊對中央集權掌控唸唸不忘,一邊又對續增式變革朝思暮想的日本式做法,是很危險的。

當然,韓國也出了三星這種例外。但是可以預料,在東亞文化體系下,這種例外總是很少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句話套用在企業身上也是一樣的。

總結一下上文,偉大企業的哲學學得遠比一般的企業高明。很多哲學與老巴的投資理論都有類似之處。企業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很多基本的哲學道理,企業發展短期來看很慢但長期來看很快,很多方面很保守但是擁抱創新很迅速,對關鍵客戶花錢大方但是對無益於客戶的支出很摳門,數十年不裁員長期來看比大招大裁更節省人力成本,等等,在這些偉大企業身上都體現了出來。偉大企業都是神似但形不一定似。

當哪一天,我們國家出現了具備上述這些特徵的某個企業,那麼,它也許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偉大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61

什麼樣的2B企業容易成功?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127.html

針對2012年美國投資市場的變化,著名早期投資機構Atlas Venture的合夥人了Jeff Fagnan在接受Techcrunch採訪時,曾經談到:

「我們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天使投資在2(To)B和2C兩類型的創業公司間搖擺。我不知道創業公司自己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從2C轉向2B,但這兩者之間界限的確開始模糊。2C的創業公司仍然能拿到投資,但顯然投資人的注意力也被更多地轉到2B的那一方。」

2B企業投資光環的擴大顯然並不侷限於美國,太平洋的西海岸同樣如此,正如在《創業家》雜誌社社長牛文文所談的那樣:這些年,中國湧現出大批中小企業,它們要在2C市場裡殺出來,就需要公關、需要品牌、需要管理諮詢、需要培訓……於是,滿足中小企業軟性化服務需求的市場出現了。

IDG投資副總裁牛奎光也在為國內的2B投資「唱多」:「中國企業軟件的發展面臨盜版問題,但現在已經開始有了去盜版化機會,既往企業對「服務」的不認可,正在發生慢慢的改變,此外中國人工成本上升,正在倒逼粗放式增長開始需要精細化管理。」

無論如何,2B企業的春天的來了。

2B企業為何長期沒人愛?

團購來了,又去了,電商來了,也消停了,為什麼沒有聽到2B企業的聲音呢,至少是在資本市場上。

「2B企業在VC面前顯得不是那麼『性感』」,一位在微博上化名「嘻哆米」的資深投資人談到。畢竟VC是市場化的產物,而市場又帶有天生的逐利性,但如果單從逐利這一個維度來判斷,2B企業顯然是滿足條件的,那2B公司在VC面前的痛點又在哪呢?

「嘻哆米」指出了其中的四點。

首先,2B公司的增長較慢,缺乏爆發點。2B公司的增長通常是由巨額訂單的產生來決定的,因此其曲線是台階式的,而與此對應的2C則容易尋找到商業模式和用戶增長的臨近點,只要過了「閥值」無論是營收還是用戶都會呈集合式的爆發,從而在一定時期內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IM如此,團購如此,最近紅得發紫的打車應用同樣如此。而VC最欣賞便是有爆發的項目,2B增長曲線給VC帶來的感覺並不是特別興奮。

其次,市場化欠佳,拼關係拿單子。雖然「關係」對於ToB公司可以形成產業門檻和企業護城河,但事實上「關係」通常也是把雙刃劍,不利的方面則在於「關係」會形成竟業現象。比如運營商中,很難有一家初創企業能夠為三家運營商同時服務,通常是拿下了中國移動便意味著被電信、聯通拒之門外。同時「關係」節點的關鍵人物工作調動也成為2B的痛。

其三、投資人很難評估2B企業的潛在市場。由於ToB企業的項目是「實打實」的,很難提供類似QQ秀之類的增值服務,因此顯性的市場潛在規模便成為了唯一的考量標準,但由於企業級市場信息的極度不對稱,造成了國內ToB企業上市公司中在新興行業的參照系十分不足。

最後,退出週期過長。「如果目標是IPO,最終被併購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局,如果最初定位便是BAT兜裡的現金,那未來恐怕連被併購的機會都沒有。」「嘻哆米」談到VC退出中的IPO與併購邏輯。由於國內VC通常是7+2的模式(即7年的投資期與2年的退出期),但2B企業許多則是在10年才可能看到爆發的機會,這顯然是VC所等不及的。

什麼樣的2B企業容易成功?

雖然相比2C企業,2B企業有著各式的低姿態,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資本市場上,2B企業的規模不落下風,反而是由於自身的「缺陷」,形成了營收增長穩健,甚至逆週期發展的特點,在VC的資產組合中形成了一道特有的風景線。

「世界500強裡應該有三類公司,2B、2C、2B+2C,這些企業的數量不相上下。2B公司像Google、埃森哲,這些公司都做的非常大,有基於互聯網的,也有以傳統為主的諮詢服務公司。所以從這裡來看,企業服務公司2B公司是可以做的很大的。」達晨創投合夥人傅忠紅在創業家傳媒4月25-26日舉辦的黑馬大賽北京分賽上談到。

在2B行業投資中,達晨創投的建樹頗多,譬如i黑馬曾經報導過的慧聰研究便是其中的一例,而通路快建更是一家在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有中國特色的2B行業領先者,如果更早一些的藍色光標公關公司亦是其中的代表。

對於2B企業的投資,達晨有著自己的判斷邏輯,什麼樣的2B企業更能吸引到VC的投資,並進而取得成功呢?傅忠紅解釋到:

首先,2B需要比2C企業更加具有專業能力,以及更加的專注,這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2B企業要去看企業真正存在什麼問題,對行業的理解很重要,要能夠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這個企業肯定很歡迎,如果搞的都是花裡胡哨的,或者完全是政府推動的業務,公司做起來將是很費力的。

第二,做2B的話要有適當的「忽悠」能力。當然這個忽悠不是個貶義詞,它是中性的,因為許多很重要的客戶要老闆出面,這時打動客戶的能力就顯得尤為突出。相比之下2C企業在面對一個個消費者的時候,企業的品牌和企業家的個人形象展示便顯得尤為突出,畢竟他們是消費者無法觸及的。

談到「忽悠」能力,藍色光標可以算是其中的典型,如藍標2011年年報中顯示,公司的前五大客戶依次為聯想、騰訊、佳能、豐田、冠游,貢獻收入分別為1億9千萬、9599萬、6859萬、5001萬、3568萬,佔據了營收總額35.11%。其中,雖然每一個客戶在執行層面都有一個高級總監帶隊,但事實上,最終大客戶在年度落實時都會直接落實到一名CXO的頭上,並最終溝通敲定。

第三,則是要做到盡快形成成功案例。在2B領域,案例便是准入門檻,沒案例的話永遠做不出來,沒有案例的企業公司都不敢用,甚至投標的大門都進不去。因此許多2B企業在做行業「首單」的時候通常會選擇低成本或0成本實施。

最後,規模化複製模式,是企業需要思考的最大的問題。2B企業要做大必須要能夠複製,而且是低成本的、快速的複製。2B的複製是很難的,但是中國很多企業家要善於利用新的技術,把一些能夠標準化的東西儘量標準化,這需要提醒做2B生意的創業者注意。

此外,在「嘻哆米」看來,面臨數據時代的來臨,隨著2B為客戶服務的增加,用戶的諸多核心數據將在其產品運轉,此時客戶數據的使用權限同樣是VC所關注的問題,如果能更高權限地使用客戶的數據,必然會由於數據的增加可以使得企業更加理解行業,可以分析出客戶的痛處所在,並形成光環效應,成為行業的權威。當然在信用體系並不成熟的國內,對於用戶數據的使用正處在一個「灰色地帶」。

2B企業的機會在哪裡?

可以看到,在過去的30年中,國內企業在野蠻生長中,許多企業都處在創始人生態中,公司機制或經營模式的原因造成的管理亂象實屬必然。而企業也逐步開始注意公司的結構效率優先於運營效率,同時資源配置優先於運營管理。由此帶來的,生產和運營中的保障正成為企業之所急,產業和系統化的升級成為最迫切的需要。

而此時給2B企業的機會便呈幾何基數的增加,如市場規劃公司藍色光標、調查公司慧聰研究、戰略諮詢公司盛景網聯、渠道建設公司通路快件均在各細分節點脫穎而出。

企業有企業的生命週期,而產業亦可以縱向地結構。對此,傅忠紅善於將企業的機會矩陣化:「怎麼劃分企業服務的方向,挺難的,有幾個緯度,一個是生命週期,另外是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由這幾個緯度組成了一個矩陣,在這裡面產生了非常多的機會。很簡單,這個企業剛誕生的時候要做註冊服務,有些為企業提供辦公場地,像北京的咖啡吧,很多創業的地點的方式,企業出生的時候就有很多機構做服務了。」

此外在移動互聯網上,2B應用同樣嗷嗷待哺,而原騰訊副總裁、《浪潮之巔》的作者吳軍博士也曾表示:「到目前為止移動互聯網對企業級IT市場的影響力還非常小,對這部分市場的營收貢獻微乎其微。從歷史上看,新的行業取代舊的行業常常需要革那些影響力最大,佔GDP最高的行業的命。」與之對應的正是中國Yammer們的崛起,其中移動辦公紛享科技在成立之後便順利的拿到了IDG的2000萬人民幣融資。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正如《21世紀經濟報導》所談到的那樣:企業級產品與個人產品一樣,發展到最後可能都會演變為「平台」和「應用」兩種形態。平台是指像國外谷歌和微軟、國內騰訊等公司提供的平台服務。一方面,企業客戶對服務的安全性、可靠性比個人客戶更為看重促成了平台的形成,這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既包括服務提供方對長期服務的主觀願望,也包括資金的支持等。而另一方面,企業級應用和個人應用一樣,也面臨有個性化的需求,但是很多平台方無法去提供這些個性化需求的服務——也許這便是2B企業在融資後的下一個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42

什麼樣的創始人很難有追隨者:無信、無利、無情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235.html

來源: i黑馬 作者:李天田

「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對於所有的管理者來說,這彷彿不算是一個問題。在架構嚴整、等級森嚴的組織內日復一日,無論是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很多人覺得「跟著走」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套路一種理所當然。

其實不是。

「追隨」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和沉重的託付。追隨也是一連串持續的、演進的、往往還是隨時間而遞減的動作。以威信起,以失信止。而究竟領導者是「以威立信」,還是「以信立威」,其團隊將通向完全不同的兩種道路。

一旦追隨關係產生,就意味著,領導者從此對追隨者負有極大的責任,至少要做到在這段關係的存續期間充分「領而導之」。引領,對未來作出清晰的趨勢判斷,繼而對追隨者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導正,對於過程中的路線和行為時時加以規範和矯正,防止追隨者走彎路落大坑。

幾年前,我們的團隊曾經共同經歷過一次非常驚險的挑戰。當時公司組織了一次徒步野長城的穿越活動,行進到夜間時,野外的高山上伸手不見五指,腳下是千米深淵,只能憑藉前方的隊員手貼在廢棄的城牆上感知路線、摸索前進。每個隊員都非常緊張,因此不斷會從隊伍前方傳來口令:貼著右邊走!十一點鐘方向!……但是,等天亮了,後方的隊員卻滿腹抱怨,為什麼?因為雖然大家目標高度一致,都是為了早點到達宿營地,但是由於所處的位置和行進速度不同,前方建議向右邊靠的時候,後方隊員其實還遠遠沒有達到那個位置,如果真的聽從口令,那麼,一定會跌落懸崖!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感受到,這一次的經歷很像是一個領導力的寓言。領導者,往往就是一個團隊的「前方隊員」,如果不能通覽全局,僅憑自身的感知,無法起到準確「引領」的作用;而如果不能清醒地瞭解和體諒每個追隨者所處的階段,僅憑個人的經驗,也絕對無法起到「導正」的作用。

這個寓言的現實意義在於,大部分遭遇領導力瓶頸的團隊都和我們這支業餘攀山隊一樣,大家在內心是有某種共同方向的,也並沒有有意的規則破壞者或棄權者,但是,由於「引領」和「導正」的能力不足,所以,大家最後突然發現,無論你如何追問,我也不能跟你走。因為,你並沒有為「我」準備一條安全路線。這就是領導者最大的失敗。

領導與追隨其實是一種相對關係。並不是只有老闆才是領導者,在一個大團隊中,很多人都會有不同層面上的領導者身份。一位領導者,在更高層面上也有可能是一位追隨者。因此領導力修煉就成為必修課。而多年來對失敗與成功的領導者進行對比觀察,我發現,無論組織的地域、產業、規模、性質,無論領導者的個性、背景、學識、年齡,大致上組織內的追隨者之間存在一種「潛規則」,我把它稱為「三不跟」。

•無信不跟

世事無常,再精確的規劃和計劃也會有失誤或者落空的時候。每當此時,就是對領導者的一次「大考」:承諾要打折嗎?所謂「信」,是世界上最脆弱的東西,一旦領導者失信,追隨者必然的反應就是「不信」,不是這次不信,而是一次失信,永遠不信。因此,曾國藩當年有張條屏,寫了句大白話,走到哪掛到哪,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無論如何要守信: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無利不跟

我知道,很多人愛在領導者面前說自己不為名不為利。這話說可以真說,但聽不能真信。每個人加入一個組織、從事一份職業,一定有其特有的利益訴求。大到一個政黨,小到一個團體,其帶頭人都知道組織生存的基礎是必須要「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所謂使命,就是為什麼存在,為創造什麼而存在?說到根子上,也就是為誰、創造什麼利益。有利益才有支持,無利益就不相關。利益有很多種,有金錢、有地位、有權利、有名聲、有能力,等等,但歸根結底領導者切不可忘記,無利不跟的原則就意味著必須每天問自己:今天,我給別人創造了什麼利益?

•無情不跟

完全靠利益維繫的關係是有風險的,因此需要軟性的「情」來加以進一步黏合。對於這一原則領導者們見仁見智。親情牌比較常見:大家庭、兄弟情等。但必須提醒一句:情的基礎是尊重。前文提到的那位壞脾氣老闆,其手下的高管曾質疑:做職業經理人,還是做家奴?我相信,每年都要設家宴招待團隊的那位老闆如果聽到這個話題,一定會氣得吐血。但是,情同父子又如何?在企業上下級關係中,常見冷言冷語、諷刺挖苦、指桑罵槐、當眾痛罵等行為,企業不是奴隸制組織,沒有高度的尊重作為基礎,所謂團隊建設、所謂親情文化,都會淪為作秀。

無信,無利,無情,因此無追隨。「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可你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三不跟」,是一種潛規則,無好無壞,是時時刻刻懸在領導者頭上的那把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49

什麼樣的期權才值得擁有? 衍生品定價研究

http://xueqiu.com/5094434048/24350047
同樣是股票的期權,為甚麼有的期權很值錢,有的期權不值錢呢?期權作為一種相對複雜的金融衍生品,他的價值評估較股票和債券更為複雜。有很多因素對期權的價值產生影響,今天我們以普通的股票看漲期權為例,簡要介紹一下決定期權價值的幾個因素。

首先,是期權的行權價格和標的股票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之間的差額比例,也就是目前市場股票價格高於期權行權價的百分比例。所謂的看漲期權,指的就是期權的買方能夠在期權的合約期以內以約定的行權價買入標的股票的權證。假設一個股票看漲期權的行權價是5元,那麼如果現在標的股票的市場價格是6.5元,那麼股票看漲期權的持有人可以選擇以5元的價格買入股票,並以6.5元得價格在市場上賣出股票。這個1.5元(6.5元-5元)的差價,就是期權的行權收益。期權的行權價格與目前二級市場股票交易的價格差距越大,期權的價值自然也就越高。需要注意的是,兩個價格的價格差決定了期權的價值,單獨一個價格的高低對於期權的價值判斷沒有太大意義。

第二,是期權的時限。期權的一個特點就是虧損預期較小,而受益預期很高,理論上來講,買入一份期權後,最大的虧損就是期權到期也沒有行權,購買期權的費用全部虧損,但是隨著標的股票不斷上漲,那麼期權的收益率也會隨之上升。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期權的期限越長,那麼投資者能夠等到標的股票上漲的可能性也越大。只有你還有時間等,你就有機會上漲。這就好比說,兩個頂級跳遠選手,都要挑戰世界紀錄。但是一個明天要退役了,另一個還打算再跳5年,那麼顯然後者挑戰世界紀錄成功的幾率要高,畢竟他還有時間。時間價值,決定了期望實現的可能性。因此,同等情況下,期權的時限越長,其價值也越高。

第三,就是標的股票的預期波動率。波動率是個比較複雜的概念,數學處理比較乏味,就不講了。最直觀的理解是這個股票在一定的期限內震動劇烈的程度。比如說,以每日的交易價格為樣本,那麼農業銀行比創業板的股票(例如,華誼兄弟)的波動率要低。那麼,在其他條件近似的情況下,哪一個期權的投資價值更高?理論的計算是後者。因為對於期權的投資者來說,最大的風險都是購買期權的資金全部虧損。但是收益是不同的,這取決於不同的股票的波動情況。這好比說,你在一個跳遠隊裡面挑一個隊員去外面參加比賽,一個隊員要麼跳出世界級水準,要不就是踩線犯規,還有一個隊員一直是穩定的中上游選手。那麼如果比賽可以跳多次,取最好的一次成績,你會選擇哪名選手參賽呢?顯然是後者。發揮不穩定的選手就好比波動率大的股票期權,而發揮穩定的選手就好像是波動率小的股票期權。一般而言,市場上的投機者偏好波動率大的股票的期權,因為股票價格的預期波動率越高,期權期限內可能達到的最高價格也越高,他所帶來的預期收益率也就越高。

第四,是期權的槓桿倍數。所謂的期權槓桿倍數,指的就是期權的價格和期權對應的標的股票的行權價格的比率。例如,一張期權的交易價格是一元錢,而這張期權行權所能買入的股票行權是20元,那麼這個期權的槓桿倍數就是20元/1元=20倍。20倍的期權槓桿比例是什麼概念呢?在標的股票的價格達到行權價格後,標的股票上漲1%,期權的行權價值就會上漲20%。槓桿倍數越高,單車變摩托的幾率也越大,期權的收益預期也就越高。

 除了上述四個主要條款外,還有很多因素對於期權的價值可能產生影響,例如標的股票的基本面預期,期權的回購條款,行權價調整條款等等,但是通過對比幾個期權的主要條款,已經可以幫助投資者對於期權的價值形成一個初步的判斷。

最後是聲明(基於合規目的考慮,這個是必須的):本文的討論及相關結論,僅僅代表岩心資本的理論研究結果和風險偏好,不構成任何的對股票價格的估算或者購買或出售任何股票或金融衍生品的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645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什麼樣的股票不要買? 刺蝟偷腥

http://xueqiu.com/8223138566/24619530
需要規避的股票有很多,總結一下給自己戴個緊箍咒,列舉出來以後有待完善:

1、利潤倒退的企業儘量不要買,小心正在下沉的泰坦尼克號,低PE誘惑很可能是個陷阱。美好生活在等待能歸家的人,別把自己綁在通向死亡的軌道上,逆襲失敗的概率一般都大於成功的概率。

2、還沒成為行業專家之前儘量不要買,連行業的波特五力都沒弄懂那就是瞎買。嚴格一點說,如果自己不是潛在消費者,沒有貨比三家的經歷,看再多財報,搜再多新聞,本質上也還是個半吊子。這種情況下儘量不要買。

3、對小股民不尊重的上市公司不要買,特別是那種證券部形同虛設的公司,別人都懶得理你,又何必去熱臉貼冷屁股?

4、沒有通過深入研究,得出至少一張投資底牌之前不要買!巴菲特也好,索羅斯也好,內幕交易的人也好,凡能賺大錢的人在出手之前心裡面就至少有一張大概率獲勝的底牌了,知道自己的行動能夠靠怎樣的核心優勢來支撐。那些不動腦筋的人,往往只能寄望於運氣。

5、一切不以價值為中心的買入理由都是浮云,任何時候不要想著賺錢!選股時候人定勝天,價值回歸交給上帝。價值是衡量是否賣出的唯一條件。

6、對國企的估值要儘量保守,多打折,能不買就不買。一是管理層不值得信任,容易出現偷雞摸狗的小動作,二是官僚主義盛行容易導致經營效率低下,三是容易蔑視小股東,把小股東玩弄於掌骨之間。不要妄想那些人有什麼職業道德,職業操守,這裡是腫國,只要有齷齪的溫床,他們就一定會幹出一些齷齪的事情,遊戲規則使然,不成群成堆地齷齪是坐不上那個位置的。當然,例外的聖人還是會有一些,不一棒子打翻一船人。千萬不要因為信任管理層作為理由而買入一支股票。

7、節操無下限的公司不要買,國內的眾多毒奶企業不要買,貴州茅台控制媒體死不認錯之類的企業儘量不要買,廣藥這種自己無能便仗著霸權搶人家商標的企業儘量不要買。 跟流氓為伍,遲早被流氓坑爹。

8、受到質疑卻扭扭捏捏的企業不要買,茅台再一次中槍,還有康美藥業之流,蛇鼠一窩。

9、護城河不夠堅固的儘量不要買。到處都產能過剩,沒兩把刷子還怎麼混?

10、買之前給自己一個簡短的理由,如果不是很有必要能馬上說服自己,那就忍住暫時不要買,回頭再做功課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191

什麼樣的管理層是好的管理層? 向洋二號

http://xueqiu.com/1598500957/24600295
先說我自己的經驗總結:一,有能力;二,有人品。
具體的方式如:
1, 分紅制度合理;
2, 高管是否持股;
3, 股權激勵方案合理(行權期短;與工資不成比例;行權業績目標低;獎勵股份與業績不匹配要不得)
4, 言行一致不放空炮;
5, 工作狂熱,隨時處於可處理公司事務狀態等等。
具體就不展開說了。主要分享德魯克的觀點:管理層最好是一個團隊,而不是一人當家。可以有表面的職位高低差異,但實際團隊內部是平等的。一個標誌就是頂層的幾位人士工資水平差不多。
附原文吧:(在這之前,他論述了一人當家的壞處)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
...........................
............................

查看原圖
    巴菲特也有相關的的言論論述一人當家的危險:任何一個崇拜領導者的組織,不管有多離譜,他的追隨者永遠可以找到可以支持其理論的投資評估分析報告。

    然後我用我關注的一二十隻股票驗證了一下:大體符合這個工資標準:最頂端的4、5個人工資水平相差無幾;副總經理的薪水是總經理的75%-90%。不管是國企、私企,大企小企,像瀘州老窖、沃森生物...才發現一家例外:格林美(現在企業歷史還短,企業早期)。而印象中老大強勢的,就不太符合這個工資標準,例如格力電器、美的電器、萬科。
    當然,這個工資標準只說明管理層是團隊模式概率大於是一人當家模式。而團隊模式也不一定任何情況下都比一人當家模式效果更好。
    問題:符合工資標準的企業中團隊模式/一人當家模式的比例?
              優秀企業中有多少比例的企業符合這個工資標準?
              符合這個工資標準的企業中,有多少比例企業可稱得上優秀企業?
             不符合這個工資標準的企業中,優秀/一般/差等企業比例?
             有哪位神人做個統計就好了[大笑]
如果您看見這篇文章還算感興趣的話,還請指教。嗯,最重要的是留下您認為優秀的企業中,哪些是團隊模式/一人當家模式,哪些符合這個工資標準[大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335

什麼樣的公司值得持續投資?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8/2960444.html
創業板再度創出新高,銀行等大盤股繼續被遺棄之時,關於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行不行的問題,又被拿出來說事。

那些為低估值藍籌股吶喊的投資者,明顯有英雄落寞之感。民生銀行算是挺爭氣的了,在今年2月份股價越過了2007年的最高點,至今也算維持在高位。可這背後,是民生銀行淨利潤從38億元增長到了375億元,6年近10倍的利潤增幅換來的僅僅是股價6年不漲。至於大秦鐵路、長江電力、中國建築的表現,就只能用悲慘來表示了。

是哪裡出了問題?價值投資在中國真失效了嗎?

在10年前,A股市場有1177家上市公司,至今漲幅超過10倍的有28家,前5名分別是貴州茅台(34倍)、云南白藥(32倍)、上海家化(27倍)、包鋼稀土(26倍)、格力電器(25倍)。把這28家公司做一總結,最多的是醫藥、食品飲料和白色家電。

中國的長期投資理念自2005年開始覺醒,之後這些大牛股才得以出現。但另一方面,在2007年之後,大牛股的表現卻分道揚鑣,前述拿著銀行、中國建築之類的投資者遭到虧損,而拿著醫藥、格力電器等的投資者則揚眉吐氣。

同樣是業績增長的公司,同樣是長期持股,同樣是行業龍頭,卻為什麼會出現迥異的結果?

有人說,那些股價跌的都是週期股,這類公司一向難出持續牛股。的確如此,當中國經濟由高增長進入到均衡增長的市場環境後,週期類股就只存在階段性機會了。比如美國市場的標普500成份股,在近10年中股價漲幅超過10倍的公司中也都是以消費、醫藥為主,包括蘋果23倍、再生元製藥15倍、萬事達卡12倍。

不過,在A股的消費類公司中,這些年也出現了分化。比如五糧液、張裕、四川長虹、華蘭生物等都出現增長不可持續的問題。在不久的未來,這種分化將會更明顯,甚至一些老牌牛股會面臨新的衝擊。

相對麥當勞、沃爾瑪、思科等上市後漲幅幾百倍、經歷過幾輪經濟週期的跨國公司來說,中國的上市公司還太顯稚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基本維持著高速增長,但當賺快錢的時代漸漸過去,上市公司的持續競爭優勢更多將體現在持續的創新、高效的管理、完善的治理結構等方面。一些公司將穿越週期,從單純依賴資源、制度、成本等優勢向更全面的、更優秀甚至偉大的公司發展。這些公司,才是投資者需要尋找,並持續投資的標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05

以什麼樣的價格買入股票? 行者云峰

http://xueqiu.com/1358957669/25246273
——2013年9月投資筆記

    熊市是什麼,哀鴻遍野,市場一片悲觀;熊市是什麼,割肉就是止損,每一次反彈都是逃身良機;熊市是什麼,底部還有看不見的底,絕望得看不到明天……

   這一輪的熊市或許將要過去,歷時5到6年,對於我來說,非常痛苦,教訓深刻。但教育意義同樣巨大,經驗的積累相信對以後的投資有所益處。——珍惜市場機會,珍惜牛市,同樣要珍惜熊市,熊市底部區域是低價買入的良好時機,是積累優質股權,為在未來的牛市中財富膨脹打下基礎的良好時期。

   市場很難預測,但聰明的投資者,在買入時,就已經確定了盈利的可能性,確定了勝勢。其中的關鍵點在於,買入時機和價格。如何利用市場機會,在底部區域以「坑人的價格」買到心儀的目標,並積攢股權到一定份量?這是我一直在努力思考並探索的。

    這五六年來,一直在堅持投入,勒緊褲帶買入,買入,再買入,提起來真是一把把的辛酸淚。這個過程中,無知、愚蠢、貪婪、膽怯等等負面情緒也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有了將民生銀行按11:1的比例換成了中國平安靜待大牛市等等「經典」案例……遺憾的地方太多了,雖然現在很僥倖地在比較滿意的價位建立了一個比較滿意的股票組合,但確實是交了不菲學費,並且投入的時間、精力成本難以計算,而且後面也很難保證不會再交學費,但總要努力記住些教訓。譬如這幾天自己試圖總結,什麼樣的時機或機會出現時,以什麼樣的價位買入股票。

   有意思的是,每一輪熊市中,虧損行業、企業不用提,週期性行業也不說,哪怕是仍然盈利,並且看上去很美的盈利行業,也會有至少1個以上行業遭遇整體性拋棄。所謂的結構性市場,每一輪總有所謂抗跌的版塊,也會有遭遇整體性偏見的版塊。因此,在熊市中,理性投資者總能找到自己的機會,也所以,別擔心買不到低估的好股票,或者合適的股票。

   我梳理了自己對買入時機和價格的七點認識。必須說明,這些條件也不是機械的,有可能是單一條件,有可能不是。當然,也沒有絕對的精確性。就算單一條件,也不是說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介入,譬如銀行股,2009年10PE時我認為比較合理了,但後來又打了三五折;航運股ST遠洋股價低迷時相對高點1折,夠低了吧,結果又打了個3折(這還幸好是因為有中國特色,死不了,也總有接盤的,也總有配合炒作的)。因此,市場變化莫測,在這個市場生存,總還要有一套相應的資金管理、建倉策略和組合配置策略。


對買入價格的認識:

A 、業績持續增長的優質企業,1PB以下,或1P/EV以下;
       (案例:這輪熊市中的股份制銀行;中國平安36.11元以下買也會取得較好回報)

B 、業績穩定的持續盈利企業,淨資產收益率/PB=0.15以上,即實際15%回報率;
(例,中國神華,中國石化、中國建築等現價對應年復合15%以上收益)

C 、持續盈利的確定性較好企業,壟斷性或具有市場獨特地位為佳,PE10倍以下。
  (例:等待貴州茅台的機會,次選五糧和瀘窖)

D 、股息*20以內,即派息率5%以上。
(例:農業銀行、大秦鐵路、長江電力等低點時派息率6到7個點)

E、 強週期股,死不了的企業,有正收益,即不虧損資產,0.5PB以內。
         (案例:寶鋼股份、晨鳴紙業)

F 、長週期,不會輕易死的虧損企業,國企為佳,股價1折以內,風險投資。
    (案例:如ST運洋2.38元相對68.4元高點3.48%。)

G 、滬市平均市盈率12倍以下時,指數基金也是佳選。
    (牛熊週期反覆,牛來了,大盤指數也會有3倍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87

【實地考察】農民工的移動互聯網是啥樣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702.html

他們是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的?他們對移動互聯網的運用和我們的想像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他們的對智能手機的使用和我們又有什麼不同?

在距離北京2000多公里外的東莞,豌豆莢團隊經過深入基層的調研,為我們獻上一份特別的報告,在其中,我們會看到另一個階層的移動互聯網生存實錄。

核心內容點彙總:

1、用什麼SNS?就用QQ,微信啥的沒什麼用,但是知道,因為擔心流量,基本很少開流量之類

2、收入大概範圍?收入底薪是1300,包括加班之類的能達到3300,一般會寄回家一半左右

3、什麼時候用手機的頻率比較多?上班帶手機,休息的時候,可以看視頻。晚上下班後使用手機頻率最高,廣場上看演出的時候,也會看看,主要是電子書

4、有沒有電腦?沒有電腦。想用Wi-Fi時,會到網吧去

5、有沒有在網上買過東西?沒有,很少在網上買,主要是逛商場買

6、手機價位和購買時間?手機一般價位是1000-1300,目前使用的手機購買2個月,之前用的是功能機

7、買手機主要關心什麼?價格,屏幕是否大(他自己的還是800×480的,但是他就感覺很大)

8、話費流量情況?沒有開通套餐,擔心流量問題

9、通常用手機幹什麼?打電話,發短信,看看視頻

10、用什麼App比較多?酷狗音樂

11、在線看視頻嗎?聽音樂嗎?不會,只聽本地的音樂和視頻

詳細內容:

目的是什麼?

調研的目的則是為了瞭解工廠裡年輕人的生存狀態,他們是如何使用智能手機,如何獲取日常需要消費的內容。

過程是怎樣?

為戶群體做好設計,需要更多的產品設計師接接地氣。我們在東莞長安鎮呆了三天兩夜,完整訪談了三位智能手機使用者,走訪了幾個集中的廠區及周邊的生活社區。隨後的一週,另外一位同事@姜楠也到了這邊,擺了一個小攤,為工友們免費提供內容下載以獲得談話機會。

有哪些收穫?

1、那邊的用戶使用手機的場景還是遠比我們想像的落後,雖然大部分都是觸屏的國產 Android 手機,但是使用方式還是基本當成功能機使用,比如 SD 卡插拔拷電影,裝應用通過拷到 SD 卡然後安裝以及換手機時通訊錄移動到 SIM 然後更換之類的;

2、電影在這個圈子裡面真的是大生意,工人平時消遣,用手機看電影還是比較普及,因為捨不得開流量,所以社交的應用,其實他們聊的很少;

3、PC端的電腦軟件,他們使用也很少,主要還是依託網吧,以及一些賣場來拷貝安裝東西;

4、安卓系統的本身的一些功能他們都還比較熟悉,比如長按拖拽卸載應用,設置Widget,還有菜單之類的管理,都還是比較熟悉;

5、Wi-Fi 普及比想像中高,工人都會使用,基本沒什麼門檻,有些比較大的工廠,比如步步高,OPPO 之類,都有。還有一些工廠招工以宿舍有免費 Wi-Fi 吸引工人,手機店員也說東莞這邊 Wi-Fi 覆蓋率已經處處都能方便獲取到了。

三家手機店速記

1. 中域手機店

一個手機連鎖店,店員會很主動告訴用戶下載應用用安卓市場就可以,手機賣場可以免費幫用戶裝應用,拷視頻音樂,買了到時候再過來裝都沒問題,一直跟我普及 Wi-Fi 裝應用免費的概念。

他對系統應用有無廣告,感覺不是很在乎,估計是沒被騷擾過,但是他說 360 可以攔截這些垃圾短信,應用廣告也可以攔截,他對電腦上的 QQ手機助手推廣的比較賣力。

2. 諾亞信(NOAIN)

這個店門口有個大大的四核,用戶對四核雙核的理解,他們認為四核就是快些,其他的沒什麼影響,問他耗電情況,他說安卓就這樣,1 天時間,也無所謂了,如果待機什麼都不干 3 天。

裝應用視頻音樂,店裡也可以免費安裝,這邊把安卓安智基本歸為一家的。

3. 鎮中心的一家手機店

這個完全是兩個天地,這邊的手機都相對高端,也有很多三星的手機,Note 之類,旁邊也有 iPhone 店,跟之前探訪的幾家完全是不一樣的風格,看起來東莞兩極分化很嚴重。

店裡面是有免費 Wi-Fi ,只要買手機,都可以免費裝應用,但是不幫忙裝電影電視劇,主要他說週末人多,拷電影電視劇慢,不想提供這個服務。

用戶訪談

背景:玩具店的工人,用的是OPPO的手機,剛買2個月。住在宿舍,4個人一個宿舍,宿舍沒有Wi-FI,甚至不能充電(玩具廠不讓私自配插座板,已有一個大家輪流充或到保安亭充)。一天基本上上8個小時班,中午有一個半小時休息,可以玩手機,看看電影聽聽音樂。

用什麼SNS

就用QQ,微信啥的沒什麼用,但是知道,因為擔心流量,基本很少開流量之類

收入大概範圍

收入底薪是1300,包括加班之類的能達到3300,一般會寄回家一半左右

什麼時候用手機的頻率比較多

上班帶手機,休息的時候,可以看視頻。晚上下班後使用手機頻率最高,廣場上看演出的時候,也會看看,主要是電子書

有沒有電腦

沒有電腦。想用Wi-Fi時,會到網吧去

有沒有在網上買過東西?

沒有,很少在網上買,主要是逛商場買

手機價位和購買時間

手機一般價位是1000-1300,目前使用的手機購買2個月,之前用的是功能機

買手機主要關心什麼

價格,屏幕是否大(他自己的還是800×480的,但是他就感覺很大)

話費流量情況

沒有開通套餐,擔心流量問題

通常用手機幹什麼

打電話,發短信,看看視頻

用什麼App比較多

酷狗音樂

在線看視頻嗎?聽音樂嗎?

不會,只聽本地的音樂和視頻

視頻拷貝生意

\
 

本地拷貝視頻,有「專業下載」輔助,拷貝50集5塊錢,店家會提供幾本電影和電視劇的菜單,然後給幾張小紙,用戶可以書寫編號之類的,然後把SD卡拔出給老闆,老闆輸入編號,然後搜索出用戶選擇的電影和電視劇,一鍵複製就過來了。

網吧生態

下圖是剛剛啟動的桌面,嘟嘟牛是網吧管理工具,用來做結帳用的。右下角的廣告沒有查清楚是誰彈的。注意,這個網吧還提供蘋果越獄服務,一次 50.

1

QQ 網吧這個產品不僅能看到同網吧好友,同網吧其他人的微博,還能看到這個網吧的用戶在騰訊其他遊戲裡的積分排行。

2

在網吧這個 Launcher 迅閃裡,除了遊戲外還有一些工具應用,比如這裡我們就看到了熟悉的 360 手機助手和騰訊手機管家。

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