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難配合120格高解拍攝失利李安好比士兵:我認為我得
1 :
GS(14)@2016-11-13 11:32:43【《蘋果》專訪】台灣名導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以前所未有、用3D每秒120格4K解像度的技術拍攝,將戰爭場面拍得有如令觀眾身歷其境。日前李安與次子李淳及英國新星男主角祖艾雲(Joe Alwyn)來港宣傳電影,並接受本報專訪。
■李安(中)日前率領兒子李淳(右)及英國男星祖艾雲來港宣傳。
■片中扮演士兵的李淳及祖艾雲等七位演員,拍攝前都要接受軍訓。
■李安透露偷偷到現場看七名演員軍訓時,有一秒想喊。
囝囝軍訓真男人
外國傳媒對李安以每秒120格拍攝此片存疑,問李安為何會有此決定?李安霸氣地笑說:「因為我可以,我認為我得。」以往他的電影都不乏金句,問他今次最想觀眾記得哪句對白?他說:「該是『我不是英雄,我是個士兵』,我認為士兵是個好好的比喻,象徵你付出努力及專注做一樣事情,背後沒有其他想法。」為了令扮演B班士兵包括李淳及祖艾雲等七位演員更入戲,拍攝前都要參加軍訓。問二人對軍訓感受如何?李淳表示:「很難忘,因為美國及英國沒有徵兵制,加上導演追求真實感,所以導演跟訓練員說,只要不整傷或弄死他們,想做甚麼都可以。」二人辛苦到想放棄,至於李安看見囝囝受苦會否好傷心?他說:「我想他有這樣的經歷,是每個父親的夢想,因為會變得好有男人味。」李安笑言好開心有人幫他和妻子教仔。
全球得五間戲院
此外,《比》片前日全球開畫,但票房不算火,香港開畫票房連累積約有47萬,內地首天約收2,350萬人民幣,美國開畫數字也麻麻。此片最大賣點是首次運用最頂尖的每秒120格4K拍攝,票房遇冷相信是因現時只有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和台北各有一間戲院的設備能滿足播放要求,香港連一間都沒有,大部份戲院設備追不上李安這個技術,影響觀眾入場意欲。採訪:丁焯敏攝影:沈健程、廖達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3/19831708
不是英雄 李安 2016年11月11日
1 :
GS(14)@2016-11-13 22:14:21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37071
00年一部舉世無雙的《臥虎藏龍》,令全球影迷認識台灣導演李安,更獲台灣人稱為「台灣之光」。一片成名後,Universal Pictures隨即向李安招手,邀他執導《變形俠醫》(Hulk),欲將其收歸「超級英雄電影賣座導演」之列,可惜該片票房、口碑皆不如人意,有傳李安當時失意得打算退休,墮進低潮期,但兩年後他再有一部《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名揚國際,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次,他再度在台上發光發亮,但歡呼聲背後,兩肩卻承受著不能承受的重,此情此景,正正是其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其中一幕。當英雄,著實不過如此。
文:Wing 圖:黃文山、陳奕釗
李安與《比》片演員祖艾雲(Joe Alywn)及其子李淳(Mason),近月展開亞洲宣傳行程,日前來到香港最後一站,李安明顯神色倦怠,但依然貫徹其親民態度,接受傳媒訪問。從2012年到2016年,足足相隔了4年,李安在完成《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後,將全副精神投放在今日上映的新作《比》片上。該片故事改編自暢銷小說《半場無戰事》,講述士兵比利在戰場英勇撲救上級,過程被拍攝下來並在網上瘋傳,他與隊員被召回國,擔任感恩節慶典表演嘉賓,但比利卻心不在焉,腦海不時浮現戰場上的殘酷畫面,以及與戰死同僚的共處時光。
「當英雄,有點虛」
李安將這位英雄的悲傷回憶,與感恩節表演現場的氛圍,透過剪接相互交替及融合,他坦言就是要有這樣的對比,「當英雄,我的感覺是有點虛,大家都覺得自己是英雄,感覺當然很好,但大家對你的讚美,話語中其實投射了他們對你的期望和情感。其實在他們心中,對你已經有個理想的模樣,也許,他們認為我做到他們做不到的事,因而把你當成偶像,某程度只是一種情感。」「英雄」的身份就如他所言,我們永遠無法定義和拿捏,應該怎樣當一個稱職的英雄,「但當有事發生時,像《比》中的男主角,事件發生一刻,感覺很踏實,雖然感受很差,但自己倒覺得實在一點,不是被人追捧出來,而且,有些人因為某件事成為英雄,但那件事的起源,大眾所知的往往跟事實差天共地,所以,當英雄的感覺,很複雜。(像台灣人視你為「英雄」般有壓力?)確實有,我們做電影的,有時候就是想逃避這種社會責任,想做一些具豐富幻想力、好玩的事,或者探索比較奇怪或有破壞力的事,拍電影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守規矩的工作。自從大家覺得我是台灣之光後,我都不敢做壞事,有時候在工作上會有點拘謹,心裡總有些掙扎和壓力,不夠大膽。但我覺得,這種心態總得突破,因為大家面對的生活都是真實的,當初大家都是因為我的作品才欣賞我,只要我盡力了,相信大家還是會欣賞,我覺得真誠的對待自己,對觀眾和我個人都比較好。」
幻想觀眾feedback
顯然,尋求突破是李安目前最渴求的事,大膽嘗試亦成了他製作《比》片的使命。這部被譽為來屆奧斯卡大熱的作品,在上月的「紐約電影節」舉行首映後,業界對這全球首部以120格4K技術來拍攝的電影,評語各異,他坦言今次冒著高風險,希望提升及改變觀眾的觀影要求和習慣,「預期最好的反應,當然是像亞洲宣傳跑的台灣、北京和香港站的觀眾般,覺得有新東西看,而最差的情況就像美國的影評人般,覺得這樣不可以,那樣不可以。在美國,有些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投入電影,更有些影評人有很大的成見,還沒看就說不喜歡,可能他們過去有比較長的觀影經驗,而這部又是美國片,一時間難以適應,反而亞洲觀眾普遍都蠻接受。其實這些兩極的反應,我在過去兩年已經在腦海裡演練過很多次,做過好夢,也做過惡夢,考驗,現在才開始。」
【西遊記】比李安更真實的無國界醫生
1 :
GS(14)@2016-11-25 07:37:44【文化籽:西遊記】凌晨一點,失眠,我不打算翻看過期的平面的《皆大歡喜》。我拿出VR裝置,置身虛擬世界,玩射擊遊戲。眼鏡一被戴上,客廳即時變成戰場,逼真到令你覺得子彈即將射入身體,身體反射動作令你忍不住左閃右避。英國電視劇《黑鏡》(Black Mirror),描述的未來世界,人類的生活、思想、行為模式,統統受到科技支配。何謂真,何謂假,越來越難界定。這個未來世界,相信距離我們已不太遠了。逼真。大概是現時影像娛樂共同追求的目標。遊戲,固然要盡量身歷其境;電影,拍成3D已是基本,不夠逼真,要再加埋震動、氣味、光、風等特效。李安在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利用最新拍攝規格,更將電影的逼真度帶上新高峯。逼真到演員要素顏上陣,逼真到令觀眾看着大銀幕像看着日常風景。李安總結:這次只是試驗,或教育。總有一日,觀眾會適應,會接受,就一定投入到。換句話說,要有心理準備,電影不再像傳統般製造幻象製造夢,將來的電影會呈現一幕幕血淋淋的真實。無論動作片、驚慄片、文藝片,甚至紀錄片。在最假的地方,最真。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透過一場拍攝得非常逼真的戰事,傳遞反戰訊息。當男主角把軍刀插在敵軍心口,慢慢轉動,在120格、4K、3D的畫面上,垂死者的眼神,由苦苦掙扎到完全絕望,巨細無遺地強迫觀眾接收,的確比一般戰爭電影的畫面震撼。說到底,反戰也為尊重生命。但原著小說畢竟是杜撰,視覺效果再逼真,地球上也不會出現一個比利林恩。真實不過深入災區搶救災民的無國界醫生。同樣是紀綠片,名牌子米高摩亞(Michael Moore)拍攝的《美豬出城》(Where To Invade Next),越來越似綜藝節目。我情願選擇實而不華的「無國界醫生電影節」。五套紀錄片,導演多為曾參與救援工作的人員。我看了其中一齣《歷盡苦楚》(Affliction)。導演Peter Casaer本來是無國界醫生的前線救援人員,逐漸將工作轉移到真實紀錄災區危險。《歷盡苦楚》以2014年西非作背景,伊波拉病毒爆發,奪走超過一萬條生命。電影從疫情爆發的起點出發,一步一步,探討前線醫護人員的困局,既要面對患病的恐懼,又要面對外人的猜疑。再推去國際層面,抨擊世衞及聯合國等官僚架構的冷漠。電影中,最觸動人心的,不是死亡,反是得救。醫護人員因為擔心染上病毒,不敢回家,不敢接觸親人,到化驗結果顯示陰性,那種不能抑制的興奮,像剛從地獄踏回人間。得救又不一定美好,其中一個受訪者,證實無被感染,但整條村的村民,整個家庭的家人,無一倖免。他身為倖存者,被標籤成帶有病毒者,沒有工作,沒有人願意親近,沒有存在意義。他只想死。這種真實,像藏於廢墟中,沒有甚麼人會主動發掘,是新聞報道也不會出現。當然比李安式真實更真實。只是,當真實去到這個程度,你真的還願意關注?連九龍西也未必想關注了,何況非洲西?我們都樂於麻木。麻木令人活得比較舒服,尤其生於像災區般的亂世,關注太多所謂真實,只會一天比一天難過。在黑鏡中,關注一下兔仔毛的出處,發表一下對關愛座的看法,夠了,然後大條道理回到安全區逃避現實自得其樂。可惜,我們身處的世界,不是局限在一塊塊黑鏡。我也不想。在這個專欄,很少撰寫比較冷門的題目,今次例外。因為,我太不想「無國界醫生」的精神變成冷門。與其在虛擬中盡力追尋真實,為何不去試試接觸真實的真實?「無國界醫生電影節」,十二月舉行,五齣作品,談及伊波拉、愛滋病藥物、戰區軍醫日常工作、難民營生活、無國界醫生的發展。最大的代入,從來不是倚賴華麗的畫面,或者一副VR。從來是透過內心。假如,你還可以使用你的內心。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b方俊傑
編輯:謝慧珊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5/19844361
曾演李安電影《哈利波特》男星Robert Hardy離世
1 :
GS(14)@2017-08-04 06:36:09曾參演《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的英國老牌男星Robert Hardy,本周四傳出離世消息,終年91歲。據英國《鏡報》報道,Robert Hardy的家人已證實其死訊。Robert Hardy從影以來參演過百多部影視作品,當中有李安執導的1995年電影《理智與感情》(Sense and Sensibility),更從2002年的《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開始,《哈利波特》電影中飾演魔法部部長Cornelius,令觀眾印象深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804/2011148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