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芒格的智慧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4814

巴黎:

很高興看到芒格的書,令我改變得最大是他說的集中買入。

這個集中而不分散策略的起始動機,可能和一些朋友的老是想賺大錢要一煲煲中的想法不同。

我的感受是,當發現一些表面很合價值投資標准的股票,要有一個可能會投資一半資金在它身上、而非只是少少資金然後分散的心態。

前 者會驅動投資人更往深一層全方位探究這支證券,例如如果我一開始有這種想法,我可能會更深入分析聯邦政府在AIG投資的C、D、E、F系的優先股每份合同 的轉股詳盡比例、條件,並知道、很有信心最後會有$80Billion的總股本支持這個只有1Billion 的AVF票據,使AVG等到聯邦債券般無風險而應大舉把七成資金買入它!(AVF從13.5元上升至近期的24.5元,每年派4次息共US$1.89)。

我記得多年前我的上司入股公司時的情景,那時他非常緊張,我們把多年的數字、分析研究,又請教很多會計師,雖然我一直跟著這盆數,但我的上司仍誠惶誠恐,因為那筆資金佔了他的個人資產很重要部份,最後我們一起弄了一個多月。

如果你沒有我的上司那種心態,如果你沒有由頭到尾,再由尾返回頭來回核証,去掌握其財務價值,你不要集中投資,這對你毫無益處。

芒格把因為要分散,所以要找多些其它股票的籍口消滅了。沒有這個籍口,巴黎只得從新更深層次分析自已的組合的每支股票,並對所有有關的財務資料恭恭敬敬地分析,就如自已要加入那間公司一樣。

其實買股票不就應有這心態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10

Google TV搶先上市 引爆兆元商機 智慧時代來臨 電視百年大革命

2010-10-18  TWM




一八九七年發明顯像管及之後電視的誕生與普及,影響了人類半世紀的家庭娛樂;二十年前網際網路的出現,更寫下歷史上的重要新頁。二○一○年,Google帶頭發起一場新革命,結合電視與網路,要用「智慧電視」再創科技生活的巔峰。

撰文.賴筱凡

今年聖誕節美國民眾的家中,將會出現一台全新、顛覆傳統、打破現有框架、很聰明的電視。它不僅具備網路功能,更提供一般網路平台前所未有的影音服務。

民眾可以不必再到影帶出租店租看DVD,不會用電腦的年長者也可以透過它輕鬆上網看影片,網上節目更是隨選隨看,不受播出時間限制。這將會是自電視發明以來,第二次的電視大革命。

十月十二日,全球科技焦點轉向紐約,這次登場的不是手機,而是由谷歌︵Google︶、英特爾(Intel)主導,索尼(SONY)擔綱要角,所共同發表的智慧電視Google TV。

全新的智慧電視將打破過去既有的使用者習慣,提供全新的體驗,甚至創造上兆產值。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短短四年後,全球會有近一.二五億台的智慧電視取代傳統電視走進民眾家庭,將近今年液晶電視出貨量的七成,成為一場顛覆過去十年個人電腦主宰科技生活的革命。

革命一:使用習慣

電視上網,隨選想看的影片百視達(Blockbuster)曾是全球最大的影音出租連鎖店,在全球擁有九千家分店;然而,今年七月,美國百視達卻因虧損高達新台幣三百多億元黯然下市,並宣告破產。而殺死百視達最主要的凶手,正是網路影音出租新秀Netflix。

美國百視達的下場,顯示傳統影音出租產業的市場模式已走到末路。當消費者習慣從網路上下載影片,不必出門租片子,就可直接透過電腦螢幕觀賞,網路影音便迅速抓住消費者的目光。這就是智慧電視這場革命要打破的第一個框架。

第二個要打破的,將會是被頻道商綁架的節目內容。「這就像有線電視給你一百個頻道,你愛看的卻永遠是那十個。」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張乘維說,智慧電視就是緊抓這個概念,video on demand(選你愛看的),且是隨時想看就看。

不論是Google TV或蘋果的iTV,它們跨進電視領域的第一戰,就是要打造更好的影音享受。這份享受,無關電視的外觀設計或僅是畫質清晰,而是從根本的使用習慣做改變,丟掉消費者不需要的,給他真正需要的。

「過去,DT(桌上型電腦)是一次性的購足,它給你什麼package︵套裝︶,你就得接受;如今,當DT轉向網路應用,服務就成為首要。」Google 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峯的一席話,強調的是電腦單機走向網路應用,但套用在Google TV上,同樣可行,因為Google深諳箇中道理,當使用者要付費時,就會更在乎使用者經驗︵服務︶。

智慧電視所要揭示的,是一場電視新革命的開始,你可以透過智慧電視直接上網租你喜愛的影片,也可將YouTube影音同步到智慧電視上,你在網路上想看的影音,隨時都可以在智慧電視上體現,不用打開電腦,只要擁有一台有無線上網功能的智慧電視,網路內容全部包含其中。

革命二:功能升級

獨立運算加上無線傳輸

如果只是讓電視能上網,那只是現有的「聯網電視︵Internet TV︶」,但智慧電視能提供給消費者的,遠遠超出聯網電視,最大的差異就在於,Google與蘋果都想要讓電視更聰明、更智慧化。

然而,只在電視裡加上網通晶片是不夠的,智慧電視必須擁有處理訊息的能力,它得像電腦一樣,有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所以,九月舊金山的英特爾年度科技論壇 (Intel Developer Forum),英特爾總裁歐德寧(Paul Otellini),展示用英特爾的Atom處理器CE4100,作為Google TV的關鍵零組件,親自揭開智慧電視的新頁。

同樣地,拆解蘋果iTV機上盒,蘋果在iPhone 4與iPad上都採用的A4晶片,也出現在裡面。

一般的聯網電視,其實也有晶片大廠博通或聯發科的網路電視單晶片,「但未來的新晶片是必須分別負責影像解壓縮與網路功能。」在張乘維看來,聯網電視的處理速度不及智慧電視,更別說還要進一步支援智慧電視所提供的搜尋功能。

此外,在網路傳輸上,智慧電視也捨棄了一堆插孔,改用一顆Wifi無線上網技術的晶片,省去接線的麻煩。目前一般電視用的有線傳輸,每秒的傳輸速度是二七 ○Mb,而Wifi最高能達到四五○Mb,速度加快一倍,讓智慧電視強調的高畫質、高傳輸,完全體現在這場革命之中。

智慧電視革命要改變的不只有電視,最終目的其實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消費電子生態系統,就像智慧手機模糊了電腦與手機的界線,智慧電視要跨越的是手機、電腦 與電視之間的楚河漢界,它要創造的是全新生態系統,當手機與電腦融合後,下一步要串聯的,就是客廳生活中的要角||電視。

「如果人手一台iPad,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影片,就像帶著一台電視到處走。」這是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對iPad改變科技生活的期待。

革命三:全新生態

橫跨大小螢幕的無縫銜接

但當智慧電視現身,科技生活的形態要再次出現變革,「我在手機下載了一支影片,下班途中用平板電腦看一半,回到家傳到電視裡頭,用電視來享受最後的精采結局。」博理基金會策略長張以明談的,就是智慧電視出現後,所帶來的「無縫銜接」科技生活。

手機、電腦、電視,過去這些產品都獨立地存在我們生活中,智慧電視更不是一項前所未有的科技新品。但當手機、電腦、電視全都串聯在一起後,只要透過無線傳 輸,新的生態系統儼然而生,這就是Google與蘋果的最終目的,讓iPhone、iPad、iTV都可互相連接,甚至把消費者在Android手機的使 用習慣,拉到客廳生活最重要的電視身上。

Google、蘋果率先挑起這項戰火,三星、LG(樂金電子)自然不會甘於人後,繼今年在德國IFA設計展推出聯網電視後,明年勢必也將加入智慧電視的戰局。

不論之後戰況如何發展,最明確的一點就是,智慧電視掀起的這場革命中,擘畫的是科技生活的新藍圖,它將是繼iPad、iPhone 4後,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新趨勢,更是未來四年內,上兆商機的開始。

1分鐘了解智慧電視

當電視可以上網,稱之為「聯網電視」(Internet TV);然而,當電視不只能上網,還能透過網路平台選取想要的影音,甚至與手機、平板電腦串聯起整個生態系統,電視不再只是電視,而成為家庭娛樂的最中心,它稱之為「智慧電視」(Smart TV)。

透過電視內建處理器,消費者可以單買智慧電視,也可以用家中的一般電視,搭配擁有網路平台功能的機上盒,讓家裡的電視變聰明!

Google VS. Apple 智慧電視兩大陣營較勁Google TV Apple TV 產品線 SONY智慧電視

羅技Revue機上盒

羅技Revue鍵盤 iTV機上盒晶片 英特爾Atom 處理器CE4100 蘋果A4處理器平台 Android 2.2 iOS 4.1 內容合作夥伴 電視:HBO、CNN、NBA、TNT、Cartoon Network、CNBC 影音租片:亞馬遜(Amazon)、Netflix 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 音樂:VEVO、Pandora、Napster 報紙:《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 電視:ABC、FOX 影音租片:Netflix

音樂:iTune

主要功能 1. 利用Google引擎作線上搜尋2. 可觀看網路上所有影音檔3. 依照個人喜好,透過網路租取想看的影音4. 與Android手機、平板電腦連線,所有影音檔都可在電視上看 1. 透過iTV機上盒,提供「有限制」的影音內容2. 可上網,但尚未開放App Store功能3. 與iPhone、iPad、iPod串聯,形成新的生態系統應用方式 1. SONY智慧電視2. 一般電視+羅技Revue機上盒 僅提供iTV機上盒售價 1. SONY 電視:1000美元到1899.99美元2. 羅技Revue機上盒:299.99美元 iTV:99美元

整理:賴筱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57

掌握智慧型手機與中國市場 導航衝出海嘯 研勤坐三望二搶一

2010-12-27  TWM




生產導航軟體起家的研勤,靠著推出自有品牌導航機,和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快速崛起,未來更持續耕耘中國市場。儘管有競爭者林立的考驗,研勤未來五年仍可望靠著整合能力,維持成長局面。

撰文.周岐原

二 ○一○年,智慧型手機出貨二.七億支,到了二〇一一年,可望成長至四.四億支,年增長率逼近四成,是少數消費力道持續攀升的電子產品。當各界忙著拆解硬體 結構,逐項分析生產零組件供應商,國內還有一家提供智慧型手機導航應用軟體的公司,也受惠這股大趨勢。此刻,它正準備躍上資本市場舞台。

整合上游資訊商 在台崛起這是研勤科技早期的主要產品,是車用導航軟體,在台灣、新加坡、泰國、香港等東南亞地區,都是市場要角;然後在○八年底,選擇推出自有品牌的導航機搶市。但對研勤而言,最可觀的成長機會,反而來自近年才崛起的智慧型手機。

「光 是一○年前三季,來自iPhone(網路商店軟體下載)的淨利就有一六○○萬元!」研勤科技董事長簡良益說。一六○○萬元,只是手機大廠宏達電獲利的零頭 數字,但對資本額還不到二億元的研勤來說,已接近前三季稅後淨利的一半;而產品搭上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列車,讓一○年前三季研勤的營業利益率達到八.六%, 比上櫃資訊服務業的全體平均值,整整高出二%。

「在台灣,用戶下載一次不到十美元。絕對金額很小,但對我們來說,成本差不多是零。」簡良益 一語道破研勤提升獲利的祕訣,就是先將地圖資訊規畫到最完善的地步,然後透過iPhone手機的付費平台,讓用戶持續下載。這種「只須複製,沒有成本」的 模式,讓研勤業績得以快速成長。「一一年開始,Android(Google開發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的付費平台也將逐漸成形,這是我們另一個大機會。」 簡良益頗有自信地說。

然而,導航機以及手機導航軟體市場,早就是TomTom、Garmin等多家業界巨人角力的戰場。屬於「小個子」的研勤,憑什麼殺出「紅海」,還認定自己的產品「規畫最完善」?

「做地圖,交互運用資料庫很重要,我們做到最後,乾脆把圖資公司也整合進來。」原來在推出自有品牌導航機前,研勤先購併提供國內電子地圖的崧圖資訊,將最重要的資訊供應商納為己用。崧圖成為「自己人」後,不僅降低研勤取得資訊的成本,也提高地圖更新速度和精準度。

「現在每個月十日左右,更新資訊就可以上線了。」簡良益說,「其他產品是每季,甚至每半年才更新一次,你說誰比較占優勢?」他強調,資訊商與用戶互動越頻繁,使用者的忠誠度自然越高,這一點,正是研勤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除了切入智慧型手機,研勤還是唯一從軟體跨入硬體的公司。」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劉芳欣觀察,整合晶片等硬體配備能力較佳,是研勤主要利基。

回 顧○八年十二月,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台灣進、出口總值創下歷年來最大衰退,市況低迷至極。研勤看準過度競爭的業界,很可能因市場不景氣暫時休兵,在完 成軟、硬體零件整合的前提下,決定逆向操作,從軟體提供者搖身一變,推出自有品牌的導航機。研勤評估,只要嚴格把關庫存及生產成本,勢必能在導航機市場占 有一席之地。

危機入市的行動,果然讓研勤乘機崛起,緊跟在Garmin和神達之後,排行第三的,就是進入市場僅二年的研勤。

積 極布局中國 做出差異化此外,對岸每年上千萬輛汽車的銷售市場,也是研勤摩拳擦掌,積極準備攫取的目標。公司全額轉投資的上海研亞,就是專門對汽車廠及智慧型手機廠搭 售導航軟體。目前除了打入東南汽車供應鏈,比亞迪汽車也在研勤洽談合作之列。簡良益強調,上海研亞除了在成立初期,因為投入建置費用而出現虧損外,○九年 已挹注公司一二○○萬元獲利;到了一○年上半,上海研亞獲利更達到八百多萬元,未來成長動能將相當可觀。

「中國是全球PND(導航機)銷量 唯一持續成長的市場,研勤確實有機會。」劉芳欣說。但她也提醒,仿冒產品猖獗、競爭者林立,都是研勤即將面對的嚴厲挑戰。「導航機從來都是地頭蛇的勢力範 圍,尤其地圖是敏感的戰略資料,當地業者多半具有官方扶植的色彩。」簡良益則說,目前由於地圖資訊取得不易,研勤在中國仍採每年付費使用圖資方式,但為了 與當地業者區隔,研勤接下來一定會做出產品差異化。

創業近十年的研勤科技,最初的九位原始股東,至今都沒人退股。對科技業來說,是比較少見的事。董事長簡良益說:「未來三至五年,將是研勤的高成長期。」這股難得的向心力,或許正來自對研勤的期待。

研勤科技

成立時間:2001年

資本額:1.76億元

董事長:簡良益(兼總經理)前3季稅後EPS:1.73元主要產品:電子地圖軟體、車用導航裝置

做出差異化才能勝出

—— 研勤與中國同業比較代號 名稱 前三季累計營收(億元) 累計營收年成長率(%) 累計營業利益

(億元) 稅後EPS

(元) 收盤價

(新台幣/元,12/20)

AMAP 高德

軟件 18.8 51.3 2.3 0.90 527.76

002405 四維

圖新 8.9 112.5 3.8 0.83 261.91

3632 研勤

科技 3.5 51.6 0.4 1.73 51.00 註:高德為那斯達克掛牌公司、四維為深圳掛牌公司、研勤為興櫃掛牌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93

拉攏台廠 力拚蘋果、谷歌 錢大衛 啟動華文智慧電視新平台

2011-1-10  TWM




以TiVo為基礎,由錢大衛領軍的華文智慧電視平台LiTV,不僅已獲得眾多台灣科技大亨及大同、聲寶等家電業者支持,趁著Google TV出師不利之際,在今年CES展中,也獲得不少注意的目光。

撰文.林宏文

在 今年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CES(Consumer Electronic Show)展上,智慧電視仍然是發燒話題,不過,原本積極推出智慧電視的Google,卻因推廣遇到瓶頸而反應不佳。在此同時,卻有一個來自台灣的新智慧 電視平台,即將成為全球的焦點,而且台灣本土電視大廠,聲寶、大同將以此平台,搶搭智慧電視列車,擁有這項左打蘋果、右打Google祕密武器的人是誰?

中文化優勢

放眼全世界華人市場

這個鎖定華人市場,並已獲得台灣眾多科技大亨,及家電大廠支持的智慧電視,就是以美國知名的智慧型數位錄影裝置品牌TiVo為基礎,領軍者則是在資訊業界素有名氣的錢大衛。

一 九九七年TiVo於美國矽谷成立後,在科技業界已有多年經驗的錢大衛,於隔年加入,並在創始團隊中負責產品及技術的研發,後來成功開發出紅透美國的 DVR(數位錄放影機)機上盒。二○○五年,錢大衛回到台灣,擔任TiVo投資的TGC(TiVo Greater China,替您錄)公司董事長,一手負責TiVo在大中華區的業務擴展。

不過,TiVo在台灣推廣遇到瓶頸,主因是市場並不習慣錄影功 能,行銷推展不開。因此,TGC進行改組,並引進新資金,包括國內太陽能新秀昇陽科董事長劉康信家族,以及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麥實創投董事長方國 健、德欣創投董事長詹尚德,加上原本已投入的矽成積電董事長韓光宇及普訊創投等,讓TGC成為最多科技名人支持的公司。

二○○七年開始,錢大衛感覺到智慧電視的商機即將出現,因此,他加緊投入開發,其間版本更改了好幾次,直到今年,錢大衛感覺產品已達水準,才積極尋找業者參與這項結盟。

在 產品的功能及特色上,這套稱為LiTV的系統,與TiVo要做出區隔,TiVo基本功能是在錄影,但LiTV則以發展數位電視(IPTV)為目標,除了原 來的電子節目單、熱門精選介紹外,也增加線上租片(VOD)、天氣預報及YouTube等功能,並推出華人熟悉的應用內容,以搶攻全世界華人市場為目標。

例如,華人最常使用的卡拉OK應用,就包含在這項系統中,內容伴唱帶則與美華卡拉OK合作,可以在線上直接點歌歡唱。此外,應用還包括股票交易平台、看報紙及雜誌等功能,錢大衛更與美國及兩岸三地的電視及內容頻道商洽談,希望可以讓具地方特色的電台頻道都能含括在內。

根 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主任沈舉三預估,二○一一年全球智慧電視將大幅成長,銷售量可望突破二千萬台,至於一○年耶誕節買氣,則是智慧電視測試市 場水溫的觀察重點。結果,蘋果至今已銷售出一百萬台Apple TV,繳出亮麗成績單,但相較之下,Google TV就反應不佳,由於平台系統太複雜,價格又太貴,最先推出Google電視的日商索尼(Sony)及美商羅技(Logitech)出師不利,遭到不少消 費者的退貨。

經營發展優勢

整合軟硬體 不須機上盒過去在設計TiVo功能時,累積很多消費者習慣的錢大衛,很清楚消費性產品的特性。尤其這幾年在台灣的發展經驗,讓他深知LiTV要成功,有兩 個門檻必須跨越,一是硬體要很便宜,二是服務收費也得低。因此,透過將軟硬體直接整合到電視機內,而不需另加機上盒,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時,透過先期提 供的免費或低價的服務,才能讓消費者習慣與甘心付費。

所以,在市場策略上,錢大衛捨棄自己推出機上盒,開始尋找電視品牌商合作,讓LiTV直接內建在電視機裡推銷出去,目前台灣已有大同與聲寶兩家老牌家電廠參與。未來,也會積極尋找各地經營華人頻道服務的業者,與提供頻道或內容的業者合作。

目前,大同與聲寶兩公司計畫推出LiTV的時間點,在農曆年前後,會將軟硬體及多項服務都整合其中,讓消費者把電視搬回家後,就可立即享受連網的內容。由於兩家老牌家電廠商,目前在台灣市場的電視銷售量,每年約在十餘萬台,預料未來智慧電視所占之銷售比重,也將明顯增高。

大同副處長耿家璽說,從一○年三月起,大同就積極投入TiVo智慧電視的開發,產品設計好以後,還參與並入圍了一○年台灣精品獎競賽。

聲寶公司智慧電視計畫負責人許銘仁說,智慧電視已是大趨勢,但考量蘋果及Google的模式,還沒有中文化,內容與平台設計也不夠本地化,而TiVo平台的操作介面簡單,有方便的電子節目單,中文化的內容也很豐富,是聲寶選擇TiVo主因。

智慧電視引領的趨勢,將是整合電腦、電視及手機等內容,這項決勝客廳的終極大戰,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向來由歐美大廠主導的市場中,難得見到由台灣推動的一項華文系統平台,未來是否能夠在夾縫中殺出一條生路,的確值得拭目以待。

錢大衛

現職:替您錄(TGC)董事長經歷:TiVo資深副總裁、視算科技(SGI)技術副總裁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台大電機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64

智慧電視想大賣 得先過三關

2011-1-10  TCW




即將在一月六日登場的CES(美國消費性電子展),「智慧電視」將取代去年的「3D電視」,成為今年展場的頭號明星。

智慧電視(Smart TV),指的是電視擁有上網功能,當使用者看電視時,還能透過網路,選擇各種網路上的內容來播放,甚至可以將手機和電腦中的影音、或應用程式與電視串聯。 今年,包括索尼(Sony)、三星(Samsung)和樂金(LG)等國際大廠,都將在CES展中展出最新的智慧電視產品。

只是,二○一○年CES主角3D電視,產品在展場中打得火熱,銷售市場反應卻很冷淡;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在二○一○十月發布報告,二○一 ○年3D電視僅占所有平面電視出貨量的二%。今年,當各機構又紛紛提出最新數據,唱旺智慧電視銷售量時,三大根本問題,卻有可能讓智慧電視重演3D電視 「叫好不叫座」的慘劇。

第一關:內容問題 電視台沒賺頭拒合作

一位本土券商研究員直言,智慧電視能否大賣,「是business model(營運模式)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電視做為一個播放產品,一定要有「內容」,不是只把硬體賣出去就沒事。

所謂的「內容」,就是指各種電影、影集、電視節目、新聞或氣象等,惟一的差別是,智慧電視透過「網路」來取得這些內容,而不是透過有線電視的「cable」(電纜)或無線電視的「衛星」。

由於網路無疆界的特性,智慧電視最革命性的突破,在於內容終於打破區域限制,一旦電視頻道網路化,透過電視就能看全世界的頻道。智慧電視成真的那一天,每個人家裡的電視機,頻道數不再只有一、兩百台,而可能成千上萬。

Google二○一○年五月在開發者大會上發表了眾所期待的Google TV平台,被認為是實現智慧電視夢的殺手級產品,可是在美國上市後沒有多久,就被三大電視網ABC、CBS和NBC封殺。目前,透過Google TV上網可以看到的內容,幾乎只有自家的YouTube網站影片,Google TV最後只是變成一台大型電腦,內容問題喬不攏,銷售情況慘淡。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羅惠隆指出,智慧電視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電視營運商(如有線電視業者)和內容業者(如美國三大電視網)之間,共存共榮了幾十年的關係。

對ABC來說,把自家內容分別銷售給不同區域的有線電視商,非常有利可圖;可是一旦這些內容透過網路就能播放,等於全世界的人,只要上得了網,都看得到,「內容業者就沒有暴利可賺了。」一位網通業者說。

第二關:介面問題 鍵盤不如遙控器好用

Google TV希望把無限多的網路內容連上電視,理念令人興奮。不過,當Google首次對外展示,卻讓許多人對人機介面的設計感到意外:Google TV變成一台大螢幕的電腦,而不是電視。螢幕上出現大家在使用電腦時熟悉的「搜尋框」,然後還得搭配鍵盤和滑鼠,才能找到你想看的內容。

和碩設計總監李政宜指出,電腦和電視兩者之間的人機介面的設計邏輯大不相同。「消費者還是最容易接受過去看電視看了幾十年的習慣。」

李政宜認為,操作電視最理想的工具,還是非遙控器莫屬。只是隨著智慧電視發酵,電視頻道越來越多,遙控器按鍵增加變成趨勢,「最後甚至可能結合成一個像面板的觸控式遙控器。」

除此之外,人們用電腦時,往往是主動在網路上搜尋所需資訊;看電視則處於放鬆狀態,甚至常隨機轉台。李政宜指出,「這時智慧電視就像一個很大的書店,背後 需要龐大的客服和企畫後台,隨時提供如『本月精選十大名片』等篩選過的訊息。」才不會讓消費者永遠找不到想看的頻道。

第三關:動機問題 消費者換機意願不強

蘋果在○七年推出的第一代 Apple TV,消費者在iTunes買電影,下載後,在Apple TV硬碟內觀看,最後卻因影片商不賣版權,慘淡收場。二○一○年九月,第二代產品推出,與線上電影租賃商Netflix合作,提供「線上租片」功能,第二 代Apple TV銷量,短短四個月就破一百萬台。

但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張乘維認為,線上影片租賃只是一時,常態性的電視節目內容,才是重點,「畢竟現在使用者看電視時,還是有將近八成的時間是在看節目(而非DVD影片)。」

換句話說,在智慧電視提供的頻道,還沒有超過現今無線或有線電視前,都無法激起消費者強烈的換機意願,「應該最快要到今年(二○一一)下半年或明年,等內容業者是否加入,再去看智慧電視的發展,比較適當。」張乘維說。

消費者永遠不需要搞懂那麼多,產品好用最重要。在智慧電視解決上述問題,達到「好用」的標準前,恐怕都還無法在市場上大放異彩。

【延伸閱讀】蘋果節目多,暫時領先 —— Apple TV&Google TV比較表

Apple TV 內容平台: iTunes網路租片平台: 線上租片平台Netflix電視節目內容:ABC、Fox社群網站:Flickr機上盒售價:99美元上市情況:100萬台

Google TV 內容平台: 開放的網路 網路租片平台:YouTube 電視節目內容:HBO、Turner 社群網站:Facebook、Twitter 機上盒售價:299美元上市情況: 銷量不如預期

註:Apple TV銷量統計至2010年耶誕節資料來源:各券商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67

CES電子展四大趨勢 智慧電視耍聰明

2011-1-13  TNM




一年一度的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甫落幕,今年智慧電視(Smart TV)從配角躍升為主角,造就一場由內容帶動硬體的視覺饗宴,加上更多更平民的3D應用;速度比3G快10倍的4G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平板電腦等趨勢。

今年CES不只有看頭,也不再遙不可及,產品人人消費得起。

趨勢1 Smart TV 電視變多功

今年智慧電視(Smart TV或稱Connected TV)鹹魚翻身躍升為主角,能透過線上服務輕鬆搜尋電影、節目、影片,卻不需像3D電視一樣花大錢才能擁有。如果說Smart Phone是不只能打電話,還能上網、收E-mail的智慧手機,那Smart TV就是不只能看電視,還能看各種網路影片、打視訊電話的智慧電視。

既然要打視訊電話,當然少不了Webcam,電視的網路攝影機內建高畫質傳感器,即使被拍攝的人隨意移動也不失焦,還有4個麥克風可捕捉4公尺範圍內的環境音。

也許有些人會擔心是不是一定要換一台新電視,才能有連網看影片,其實可藉由外接網路機上盒就行,像LG推出ST600智慧型電視升級器(Smart TV Upgrader)讓消費者透過HDMI線將一般電視升級為智慧電視。

趨勢2 4G手機 飆網速

4G LTE下載速度達5至12 Mbps,上傳速度為2至5 Mbps,最高傳輸速度比3G網路快10倍。想想看,當你在捷運上,用手機線上觀看高畫質影片,而完全不會停格、馬賽克、畫面延遲,該是多麼美妙的一件 事!這就是4G即將帶來的便利。美國已於2010年12月正式啟用4G LTE行動寬頻網路,因此手機業者卯足全力進軍美國4G市場,其中又以台灣HTC動作最積極,此次在CES發表3支4G手機,包括 ThunderBolt,以及側滑式QWERTY鍵盤的EVO Shift 4G,還有以AT&T HSPA+網路為基礎的4G手機Inspire 4G。

趨勢3 平板電腦 追iPad

去年被蘋果iPad一手挑起的平板電腦浪潮延燒到CES!諷刺的是,蘋果往年都是在舊金山的MacWorld麥金塔電腦展與拉斯維加斯的CES電子展分庭抗禮,但這2年,蘋果跟MacWorld主辦單位鬧翻,連MacWorld都缺席。

既然在CES看不到新iPad,那CES的平板電腦除了Android就還是Android。Google展示為平板電腦量身打造的Android 3.0系統,首頁螢幕能夠客製化,依需求加上更豐富及具互動性的小工具。展出Android平板電腦的業者包括Samsung、Lenovo等,其中,三 星Galaxy Tab被美國科技媒體喻為是少數已上市的平板電腦中,能與iPad分庭抗禮的產品,此次也有Wi-Fi版推出。而華碩一口氣則推出了EeePad Slider滑蓋平板、Transformer變形平板、MeMO迷你平板與Eee Slate 超級平板等4款。

電子書閱讀器 變彩色

彩色的平板電腦夯,單色的電子書閱讀器聲勢反而減弱,現在有相關廠商投入彩色電子書的研發,如台達電子與日本普利司通共同開發新世代電子紙。在這次CES 首度發表電子粉流體顯示面板技術(QR-LPD)的彩色電子紙,包括8.2吋與13.1吋彩色電子閱讀器、4.1吋電子標籤、與21吋數位看板等。

趨勢4 3D應用更平民

3D電視的首要問題是昂貴、不夠平民化,這是短期內無法普及的最大原因。第二個問題是:就算花大錢買了電視,可能還找不到想看可看的3D內容,這是屬於3D電視的悲哀。

因此,平民化的3D電視解決方案包括VISIO推出65吋被動式3D電視;以及採裸視3D技術如Toshiba小尺寸3D裸視電視REGZA GL1,有20吋及12吋,還有不需要使用專門眼鏡的65吋∕56吋3D電視。

3D應用更多元也是今年趨勢,去年的3D產品是大尺寸電視、專業級攝影機、藍光播放機。今年的3D則是落實到一般入門消費性電子產品如迷你DV、數位相機 等。在這些廠商中,對3D最積極的還是Sony,包括3D筆電、3D相機、3D口袋攝影機、3D數位攝影機、3D電視、3D藍光播放機,一應俱全。

自製3D影片 Po上網

有鑑於目前合法可看的3D影片實在不多,消費者就算有3D電視、3D螢幕或3D筆電,仍找不到內容。因此,建議可使用較便宜的3D相機,將拍攝的相片、影 片Po上網,大家一起共享3D內容。有部分業者如NVIDIA還推出3D內容社群網站3DVisionLive.com,不但可建立自己專屬的3D相簿, 亦可針對別人po上網的作品評分,或是線上串流收看3D電影預告片、MTV、運動節目、短片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79

台灣最快樂企業家給年輕人的4個人生智慧 葉國一:別管贏過誰,只要每天超越自己就好


2011-3-14  TWM




這是入主益通之後,英業達集團會 長葉國一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從晚上六點聊到深夜一點,長達七小時中,他大談太陽能夢,談做事之道,談NB代工業的經營,更談葉家能富過三代的祕訣。

在 數百億身價的背後,有四個鮮為人知的處世智慧,請聽他娓娓道來……。

撰文‧賴筱凡、梁任瑋 攝影.攝影組 穿著咖啡色POLO衫,帶著一貫 笑容,這是入主太陽能廠益通後,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首度接受媒體專訪。這天的他精神奕奕,來到餐廳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口袋掏出一疊紅包袋,發起了福氣紅 包,「人家都說我很有福氣,趁著開春,我把福氣分給大家,讓大家沾沾喜氣。」這就是葉國一,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都得叫他一聲「老大」的 企業家,有他在,就笑聲不斷。他唱歌、跳舞、喝酒樣樣行,信手拈來就是好些個笑話,手腳靈活地變魔術,有他在的地方笑聲不斷,令人驚歎!

任 誰也猜不著,這樣有活力的科技大老,今年,七十歲。說他是台灣最快樂的企業家,絕不為過。

多數的人都不知道,他白手起家的背後,是在肥皂工 廠被老闆十一年「磨」成精,懂得察言觀色、習得做事之道。他的人生就像是一部活的台灣科技史,他在科技業界裡合縱連橫,所以他的好友眾多,縱使商場上爾虞 我詐,尤其NB代工業,「人人都想當一哥。」葉國一卻鮮少與人為敵,儘管手下大將難免抱怨對手,但他都是那句:「不要想說贏過誰、趕過誰,我只希望你們每 天超越你們自己。」他投資產業、常出手金援朋友,砸六億元救亞力山大健身中心後,又再拿十.五億元入主大板根(位於三峽的森林溫泉度假村,因發生財務問 題,請葉國一出手相助),「人對錢,真的要看開,只是要看開,真的很不容易!」但他做到了,雖然資助亞力山大的六億元拿不回來,他那股想幫人的心意卻沒變 過。

如今,他跨足房地產業,把產業版圖拓展得更廣闊,在他數百億元身價背後,有四個鮮為人知的處世智慧。他接受《今周刊》專訪,大方與人分 享,從晚餐時間談到深夜一點,時間長達七小時,以下為葉國一親自口述內容:

談做事

從小地方訓練自己的觀察力前一陣子,我看電 視在談蔣家的事,曾講了這麼一段:某一日,蔣經國和蔣孝嚴走在路上時,天邊有一群鳥飛過,蔣經國就問蔣孝嚴:「剛剛有幾隻鳥飛過?」蔣孝嚴先是一愣,接著 說:「我不知道。」但走沒幾步路,蔣經國又問:「剛剛一共有幾部車經過?」蔣孝嚴一樣又答不出來。

這讓我想起了我年輕的時候。

年 輕時,在老師介紹下,到他的親戚家工作,那是我的第二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師的廣告社上班,但他幾乎沒有時間來處理事件,心想,這樣不行,於是就到老 師的親戚家上班。

那是一間肥皂廠,可是你知道嗎?我第一天去上班就挨罵。

我的位置就坐在老闆對面,剛上班的第一個小時,電話 響了,我當然主動接起電話,對方要找老闆,立刻就請他接電話。老闆接過去之後,也和對方談得很開心,但電話一掛上,我就被罵了。

老闆大聲喝 斥:「你接電話時也沒先問他是誰,萬一人家要綁票怎麼辦?以後我的電話你不准接!」隔沒幾分鐘,電話又響了,我心想,老闆叫我不要接,那我當然不敢接,結 果我又被罵了,「你是聾了嗎?幹麼不接電話?」老闆又臭罵了我一頓。

後來,我學會了,人家打電話來,要先問是誰、哪裡找。

這 家公司在萬華從事肥皂製造的生意,所以在板橋也有一個甘油廠。可是那個時代工廠沒有電話,老闆都會叫我去工廠,請廠長中午來店裡。那個年代沒有什麼交通工 具,我騎著腳踏車去,從萬華騎啊騎,騎到板橋,請了廠長回來。

廠長回來,老闆第一件事就問我:「你去工廠,今天鍋爐幾度?」我愣住,於是, 霹靂啪啦又挨一頓罵。

隔沒幾天,老闆又叫我去請廠長回來,這次我去叫廠長時,學乖了,先看鍋爐。回來老闆果然又要問問題,心想,「好啊,給 你問。」我很有信心,一定能答得對。

「今天來幾名工人?」當場,我又語塞。

我的觀察力就是這樣被訓練出來的。後來我養成習 慣,出門看到什麼都記在腦子裡,我到公司幫老闆做一件事,但要會替他注意十件事,這就是觀察力。就像當年蔣經國訓練蔣孝嚴一樣,蔣經國學的是經貿,所以觀 察力敏銳,看過的各方面都會記起來,我也是這樣被教出來的。

那一年,我十九歲。

但在做這份工作時,真的很恨,因為我家環境不 好,是三級貧戶,但是他給的待遇又很好,那個年代工作一個月有三、四百元薪水就很好了,可是我可以領一二○○元。為了家庭,我能怎麼辦?這一待,就是十一 年,卻影響我非常大。後來自己經營公司,就覺得要對員工「仁慈」,當初我被罵,所以現在我對人完全用不同的方式。

談經營

不 必為了搶當一哥自相殘殺不過,經營一個事業又是不一樣的事。

像我們最近買了益通,就是看好太陽能市場。以太陽能現在所有的產能對比全世界發 電量,才萬分之四到五,太陽能市場是非常大的,比起我們做筆記型電腦,真的太輕鬆。

我們做筆記型電腦,太冤枉了!全世界九五%的筆記型電腦 都是我們做的,可是大家為了想當一哥,殺成這樣,其實不必這樣子,這樣只是讓客戶的財報一直往上修,賺錢的都是客戶,重點還是要有合理的利潤。

早 期,我們曾遇過一位印度客戶,來台灣談生意。他來的時間通常不會太早,差不多上午十一點到,大概談到下午一點,我們都會禮貌性地請他吃飯。當他要走時,他 會跟你說,這個sample(樣品)他要、那個sample他也要,可是談到付錢時,這位印度客戶卻說了,「反正你也要請我吃飯,這樣吧,飯不用請了, sample免費送我就好。」你們一定覺得很愕然,怎麼會有這種騙子?這就是經驗。所以,後來英業達的員工在生意沒談成前,絕對不請吃飯,要請也只有兩 種,就是可樂和三明治。

經營事業就是要不斷地學,像現在,有很多人心裡面不爽,不爽像郭台銘這樣的人。我就常告訴我們的幹部:「不要想說贏 過誰、趕過誰,我只希望你們每天超越你們自己。」不要跟別人比,和郭董比你也不能不服氣,他今天是首富,人家做得這麼好,人家成功啊,你還能說他怎麼樣 呢?角度不一樣,郭台銘是成功的,他怎樣成功值得我們借鏡。

像郭台銘當初去龍華的時候,我帶他去蓋工廠,台灣(代工業與零組件供應商)的中 心、衛星體系,是我第一個實踐的,在馬來西亞,我帶了廠商過去看。後來大家去大陸投資,才有了中心、衛星體制,所以我覺得,要去力行他怎麼做。郭董會成 功,是因為他把這種模式放大了一百倍、一千倍,雖然心有不甘,但你還是要佩服他。

所以,我買益通後,KY(指友達董事長李焜耀)說要找我談 太陽能,看有什麼可合作,我說:「可以啊。」對我來講,我是開放的,現在有幾家都在找我合作。

代工筆記型電腦走向微利時代對我衝擊很大,如 何不要重蹈覆轍,大家應該要做得很好、要結盟、要有合理的利潤,不要再去自相殘殺,已經有筆記型電腦這個借鏡,太陽能不能再這樣子。我們可以少賺,但我們 不能虧。

雖然我已經交棒了,一下子幾十家公司都交了出去,董事長已經不是我,可是,我告訴財務長,有一樣東西我不能交,就是我的印章。很多 人說,我應該要把圖章收回來,讓李詩欽(英業達董事長 )蓋他的印章,因為蓋下去就得要有責任感,但我的想法不一樣,我希望從中協助,讓他能做得更好。

我 是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到現在做了幾十年董事長的經驗,他(指李詩欽)一下子跳這麼高,接這麼多公司,會有困難的。所以,現在我還是每天九點就去上班,早上 都是在開會,下午就沒什麼事。

開會時,我通常都閉目養神,但每個字、每句話都聽在我耳裡,尤其碰到集團會議時,從早上八點半坐到下午五點 半,中午也坐在同一個位子上吃飯,飯我還不吃,只吃菜、喝點湯,其他時間,我都是在聽,頂多上廁所兩次,可怕吧!

談投資

看 開金錢,但心中有一把尺很多人說我投資很多,幫很多人忙,可是其實很多人誤解我。

像我投資亞力山大,當時唐老師(亞力山大董事長唐雅君)找 我幫忙,我聽完簡報算一算,大概六億元可以救兩千名員工和他們的家庭,所以就答應了。後來才發現,亞力山大有會員,他們把會員預收款當收入,這個洞可不得 了。

後來,唐老師告訴我,隔天還需要一千萬元,但那時為了收掉績效不好的點,處理一些債務,已經投下了五億九七○○萬元,我就告訴唐老師: 「你的額度只剩下三百萬元。」再舉一個例子,三峽大板根的蔡董(蔡春隆)也花了兩年,透過各種方式想與我認識,我去看了一次發現,真的漂亮!

於 是,我就請蔡董來簡報,廖董(華國董事長廖裕輝)告訴我說,「蔡董做了十八年,真的很艱困。」不過這次我學乖了,第一件事就是問大板根有沒有會員,他們有 會員,繳會費就等同股東,來消費就可以免費。

我想了兩天,才決定幫這個忙,但我要求一切得按照我的規畫。我從如何還清銀行欠債、如何與股東 協商,到銀行聯貸蓋飯店,一手替他們做好計畫。我不是隨便投資的。

像我日前開會,英業達投資的一家公司,進去八年多了,投了四千萬美元,後 來溫副董(指溫世仁)兒子又投入了一千五百萬美元。不過,這個創業團隊很有趣,那個博士一直認為這是他和溫副董創立的公司,與英業達無關,可是,這錢是公 司出的,現在虧到只剩下五百萬元。

所以他第一次到總部來簡報,聽完我告訴他:「博士,我真的很對不起,這個公司好像我生下一個小孩,就擺在 外邊,給他一些生活費後,就再也不管他,我錯了。」實際上,我哪裡有錯呢?我根本沒有錯,因為他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公司,但我先把錯扛下來,要求他們董事會 馬上換人。

我和我們董事長(指李詩欽)、財務長三個人進去董事會,「你剛才講董事會要從兩個月開一次改成三個月,這不行,不僅每個月要開一 次董事會,還要每周來報告進度,在(英業達的)目標會議裡檢討,名字也要更名成英什麼達。」「做什麼就要像什麼,投資公司也一樣。」以前我們要介入很難, 可是現在博士得每周提出資料,他估今年大概可以成長三成,可是我的看法不一樣,「你不要坐在那個地方等生意,要走出去,把去年的業績提高一倍,當作今年的 目標。」你看郭董(指郭台銘)去年營業額兩兆元,今年準備要成長三○%,是六千億元耶!人家就是定個目標去衝,也許最後只達到四千億元,那也很不錯啊。但 你不可以把你的目標訂得很低,說我的目標達到了。

後來這位博士去找我們董事長(李詩欽)訴苦,覺得壓力很大,但我們董事長說:「不是我給你 的壓力,而是會長給我的壓力就是這樣。」投資要像一回事,更何況這四千萬美元是公司(英業達)拿出來的。

不過,人對錢,真的要看開,只是要 看開,真的很不容易!一般人都是拿了錢放不下。像唐老師的案子,我太太知道我以前幫了很多人,所以她也是後來才知道我幫了唐老師,她說:「我嫁給你,算四 十年好了,一個月你給我生活費五十萬元,四十年是二億四千萬元,還不到她(指唐老師)的一半。」不過,其實她是開玩笑,她能理解有兩千個家庭,如果我可以 幫得起來,是很好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又陸續幫了很多人。

談年輕人

待人處世嚴守「奉公守法」人家看我白 手起家,到現在可以幫很多人的忙,但現在時代改變,年輕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樣了。

年輕這一代,使用電腦很頻繁,可是,文字的使用就沒那麼好。 像我過年收到一封簡訊,寫著「全免鴻運大展」,應該是「金兔鴻運大展」才對!

對年輕人而言,我最大的感受是教育。現在的老師不能說、不能 打,老師管家長罵,不管也罵。用三字經的話來說,就是「玉不琢,不成器」。可是這樣的狀況,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存在,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玩,讓我很感 嘆。

像我每晚睡前仍有一個習慣,檢討我今天又做了什麼,一日三省不要講,我是每日都在反省,提醒自己為人處世要有天理良知,處世的時候不要 違背天理。

所以我寫下幾個點, 記在PDA上,每天都看,每天都想。(拿出PDA念)不抱怨、不計較、不爭功、不爭利,就像座右銘,時時警惕自己,少指責、少計較、少抱怨、不爭功、不爭 名、不爭利。

你問我,那年輕人出社會後呢?其實我很八股,就是﹁奉公守法﹂這四個字。

去年政大企家班有個聚餐,廖董(華國飯 店董事長廖裕輝)問我要不要去跟他們講幾句話,我問,「有沒有什麼主題?」他們說沒有,所以我就想說講個「緣分」好了,因為裡面都是企家班的,大家職位都 很不錯,都是些高階主管。

我的習慣是任何場合早到半小時。那天是約六點半,我六點就到了,可是沒有任何人來;六點半了,開始有工人來裝音 響,下面還是沒有人來;七點半,才來了三分之一,大家在講是不是該上菜,然後請我講幾句話,接近八點,才來差不多一半。後來我上台,主題就改成講「守 時」,我說:「我知道大家都是大老闆,非常忙碌,尤其現在這個時間又塞車,遲到是應該的。」當場, 大家只敢低頭吃飯。

我沒有念很多書, 但是我學的這些,就是相信它。

葉國一

出生:1941年

現職:英業 達集團會長

經歷:三愛電子公司副總

英業達公司創辦人

學歷:士林高商、韓國清州大 學名譽經營管理學博士家庭:已婚,育有二子

葉國一富過三代的祕密

—— 傳孫不傳子

我的兩個兒子 都很乖,至少他們不學壞,我常跟他們講:「老爸給你們的夠用,你們就好好的去保持,不要去做一些壞事。」我大兒子生三個男孩,小兒子替我生了兩個孫子,一 男一女,前陣子我問他們:「決定了哦?老爸的財產是分給孫子,不是分給你們的喔。」結果後來小兒子又再拚了一個,剛好一人三個。

像我只有一 個孫女,當然很寶貝,我這麼跟她說,「以後爺爺怎麼樣不知道,可是『國揚天母』頂樓以後給妳當嫁妝,有好幾百坪。」我灌輸我兒子就是一個觀念,以後你們賺 錢,不要給你兒子,要給你孫子。俗語說:「富不過三代。」現在我把我的資產留給孫子,至少三代沒有問題,我兒子賺的錢又給他孫子,這樣就四代了,哈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8

股市魚缸裡的生存智慧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947029

我 們證券經紀的上班時間可說十分穩定,一般五時前可以離開公司,不過這不代手頭工作已完成,我們仍得要花時間閱讀資料、研究分析及與客戶聯繫等,否則休想賺 取較理想的收入!我這隻老貓近年可能慣過閒逸的生活,矇矇矓矓的渡日,人已變得不太精警了!吾仍能在迅息萬變的股市魚缸生存,可能是上天的寵幸,我知道我 們的行業發展如何,將來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嗚呼!今浪反彈做得不太好,有感自己表現不濟而自嘆矣!

在 我貓王這個行業,很多證券經紀都日已過中天,我經常打趣的與家人閒談,說現在縱使精通炒股也陶然!因為自己已沒有爭勝的雄心!其實我一輩子都沒有嚐過閒逸 的生活,以前常埋怨忙碌使我錯過很多炒賣及投資的機會,這可能不是事實,事實可能是我沒有大志!今我體察到,忙碌的人從事投資更有利,沒有時間糊思亂想, 就不會輕易地在目標達到之前沽售!近年工作不過不失而我亦不強求,因而愛躲懶起來!原來我們這些缺乏成功心態的人,安逸會腐蝕爭勝心態,所以倒運不是一件 壞事!日本民族的奮鬥啓發了我們,如今我仍片刻都惦記研究炒股的事宜,也許這是一股求知欲的驅使!而我仍要堅持著!  

 

 

 

 

 

Picture

有些事不失如何解說,前陣子一個失業的朋友說要跟我貓王學炒股,頭痛!如果在沒有收之下炒股,心理素質盡失!加上如斯行情更難賺錢,倘若操盤者從事日賺三千的期指炒賣,需要的雄心壯志更甚!歸根究底,炒賣、投資與做人處一様,我們要有目標,且需要耐心、及奮鬥心追隨之! 若言某君待到失業才學炒股,我想太遲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4

智慧來自雜貨鋪,財富來自街市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10.html

街市周在未變身成「街市大亨」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南貨周。全家6口人,靠著這小店生意上的微薄利潤,勉強糊口,生活十分艱難,但父母對小兒子街市周卻百 般寵愛,吃的、穿的都儘量滿足他,哥哥、姐姐凡事都讓著他。結果把個街市周寵得慣得任性蠻橫,成了家裡的小霸王,港孩老祖宗。

街市周小學畢業,因為成績不理想,老豆瓜咗家裡又正缺人幫忙,便休學回家,在店裡幹起活來。生性好強的街市周沒有洩氣。他仔細地分析了小店經營上的缺點, 覺得母親的作風過於保守,幾十年來賣的貨物簡直就沒見有什麼變化,自然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吸引不了顧客,怎麼能賺錢呢!

街市周決意改革。他集中起店裡僅有的資金,增加新品種,首先將眼光對準了人們生活必需的大米。為了做好大米生意,他幾乎跑遍了香港所有的米店,認真地研 究:為什麼有的米店顧客盈門,有的米店卻冷冷清清呢?除了服務態度外,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大米的品質。買米的人都會抓起一把米,在亮處細看,從大米的飽滿 度、晶亮度、均勻度,到有無稗子、砂粒、異物等,而且往往跑上幾家,相互比較。街市周心中有了底,也就有了促銷的辦法。他請來技藝高超的調米師傅,又特意 在店中做了一個大米櫃,安裝了吹米機。調米師傅用吹米機吹去了大米中的雜物,再一點一點地朝米里滴些生油,在風力的搓動下,生油漸漸附著在大米的表面上, 使米粒變得晶瑩剔透,潤如珠玉,讓人越看越愛。米店開門後,顧客看到這樣漂亮的米,都讚不絕口,說:「這米簡直就像珍珠了!」

街市周靈機一動,接上去大聲說:「這正是本店獨家經營的珍珠米!」

消息傳開,附近幾條街的居民都爭著前來買「珍珠米」,這樣也帶動了店裡其它貨物的生意,小店起死回生。
街市周沒有因為最初的成功而滿足,他仍時刻注意尋找新的機遇。有一大,朋友在一家有名的大飯店請客,最後一道菜上來,大家一起歡呼,原來這是出產在陽澄湖的大閘蟹!街市周當時就心中一動,大閘蟹如此受歡迎,我為什麼不經營螃蟹生意呢?”

街市周沒有料到,他把這主意對母親一說,母親竟哭了起來!原來,他父親當年曾經做過大閘蟹生意,因為銷路不好,忙得九死一生,差點把老本賠光。街市周等母 親平靜下來,才慢慢地告訴她,現在的市場行情和當年不一樣了。那時候,香港人還同廣東人一樣,喜歡吃的是蛇貓蟲鳥,大閘蟹雖然稀罕,但吃的人不多;現在請 客吃飯,都以有沒有大閘蟹來衡量檔次的高低,只要有大閘蟹,就不怕賣不出好價錢。
母親仍然憂心忡忡。可她知道兒子的脾氣,只好讓他試試看,並且一再叮囑兒子不要投入太多的資本。

街市周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仔細分析了經營大閘蟹的利弊,利潤高是不用說的了,而最大的困難,是運輸時間問題,大閘蟹離水時間一長就會死,死了就是白 送也沒有人要!現在的經營者,多半是靠火車、汽車運輸,大閘蟹的死亡率在50%以上,如果採用飛機運輸,運費固然貴了,可時間大大縮短,大閘蟹的死亡率可 以降到5%以下,利潤反而可以高得多。
但這只是進貨方面的賬。運來的大閘蟹,必須賣出去才能賺到錢。怎樣才能儘快地把大閘蟹賣出去呢?街市周也有主意,他一家一家地去拜訪鬧市區經營得好的大飯 店,終於找到一位擅長經營的老闆,同他談起了螃蟹生意。老闆客氣地說:「大閘蟹當然是好東西,可是太嬌嫩,難以保持鮮活。如果一次進得太多,我這小店只怕 承受不起。」

街市周早就預料到會有這個難題,他說:「這有辦法。只要你同意,我派人在你的酒樓裡做一個冰櫃,費用由我承擔,你看行不行?」這真是送上門來的好事!老闆頓時眉開眼笑地說:「讓老弟破費,這真是不好意思了!老實說,大閘蟹只要鮮活,在我這酒樓裡,是有多少賣多少。」

街市周與老闆簽好了供銷合同,抽出資金進貨。飛機空運到香港,第一趟就大獲其利。可是,經營大閘蟹的季節性很強,怎樣才能在短時期內多做點生意呢?街市周 又有了新主意,他同酒樓老闆商定,擴大進貨量,利用酒樓這個據點,對小飯店搞大閘蟹批發。那些小店缺少保鮮條件,但能及時批到鮮活大閘蟹蟹,他們也是很高 興的。結果一個秋季,街市周和酒樓老闆僅從大閘蟹生意上就大賺了一筆。

那幾年中,街市周發展相當迅速。然而,街市周卻越來越感到,這個小店束縛了他的理想和才幹,他應該能在更廣闊的天地裡大有作為。終於,他把南貨店賣給了別 人,甩開雙手去尋找新的發展基點,成為日後的街市大亨。毋忘記,當時仍未有領滙,The Link的 CEO George Hong Choy,應該听听街市周的故仔!(全文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4

[转载]保守主义投资哲学系列谈 价值投资:智商与智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17mv8.html

守主义投资哲学系列谈 


价值投资:智商与智慧,哪个更重要?
刘军宁

 

人类智商的绝对高度是249。因为任何聪明人的智商不可能高达250。

    在投资界,没有人认为愚笨是一种资产。投资被公认是智力密集型的活动,投资界是人精扎堆的领域。有人会问,投资市场上有蠢人吗?从动机的角度来衡量,绝对没有蠢人。每个投资者都对自己说,“我才不傻呢,我来投资是要赚钱的。”然而,所有人在投资生涯开始时都是始于盲目无智的状态,都是蠢人。所有人都是带着与生俱来的智商去投资,却没有几个投资者在一开始就带有大智慧。对投资者而言,智慧与智商各自有多重要?投资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智商,还是智慧?
 
   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其含义是爱智慧。投资哲学是关于投资智慧的,即热爱投资智慧。智慧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东西,投资的智慧更是如此。智慧是人人欲求 的,但是得到的人却很少。什么是智慧?按通常的理解,智慧是指某个人具有不同常人的理解、洞见和相应行动的能力。智慧毕竟不同于专长与知识。一个投资界的 专业人士可能有丰富知识和技术专长,却未必是很有投资智慧的人。最智慧的人也未必是知识最丰富的人。尤其对专家和学者来说,他们可能掌握大量的具体的数字 性的知识,但这些东西掌握得再多也不可能使人更有智慧。所以,一个人的智慧程度和所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必然成正比。
 
   正是道德把知识与智慧区分开来。知识是关于事实的,智慧是关于道德的。一切知识与事实都将淡去,只有道德才能引领我们生活、投资。没有道德,就不能得到真 正的智慧。没有道德,就没有智慧。一切智慧,归根结底,是有关人类如何才能更好生存的智慧。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智慧也不例外。
 
   西方的智慧传统是由两个支流合成的,一个是雅典的智慧,一个是耶路撒冷的智慧。希腊智慧中的宇宙是数学与物理的宇宙,而耶路撒冷智慧中的宇宙,是道德与信 仰的宇宙。雅典智慧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探索,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等哲学家、科学家为代表的关于理性和科学的智 慧。如说我们今天很多的自然门类,都是在古希腊起源的,像是几何、代数、物理学、原子论等等。耶路撒冷智慧起源于旧约的智慧书,故也称为旧约智慧。耶路撒 冷智慧是强调信仰、道德与实践,是对财富的超验性质的理解。其代表人物是旧约圣经中的大先知如摩西、亚伯拉罕、以后许多的犹太商人。巴菲特被称为 Oracle of Omaha。其暗喻是,上帝关于财富有一整套的神谕。谁领悟了神谕,谁就获得了财富。保守主义投资者注重实践的、道德的智慧,看淡精确知识的、科技的知 识。
 
   在投资领域,雅典智慧是关于价格的、数字、公式的,其代表是那些被称为宽克(quants)的人,他们数学极好,数理分析能力极强,有些甚至是高能物理学 出身。他们相信,商业的世界是数学物理的世界。数学的精确性是分析最复杂的人类活动的基础。耶路撒冷的智慧是关于道德、信念、价值、审慎、自律、耐心的。 其代表是保守的价值投资者。他们相信商业的世界是道德与实践的世界。这两种智慧有高有低么?这取决于我们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在投资领域,如果我们需要精确 与量化,雅典的智慧高一些;如果我们追求正确,哪怕是模糊的正确,耶路撒冷的智慧重要一些。价值投资的名言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耶路撒冷智慧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道德在智慧中的极端重要性。人类最高的智慧是对道德秩序与道德生活的规则的认识。当与道德有关的智慧涉及到人类如何发现财富的本质及其增值方式时,投资智慧的问题就 产生了。耶路撒冷的智慧相信,财富的本质及其运行方式,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由人发现的。道德既是带来实现成功投资的手段,又是衡量投资成功的标准。对投 资者而言,借助不道德的手段的成功是脆弱的、低度的成功,不合道德的成功是不合格的成功。按照耶路撒冷智慧的看法,投资智慧的本质是道德智慧。投资智慧的 任务是探寻价值的本质及其获得方式,投资者在天人秩序中的位置及其使命,寻找并践行价值投资的指导原则。
 
   与智慧相关的是智力(亦称聪明,以商数来表示)。两者通常被认为是含义很接近的一组概念,仅有高地之别:智慧要高于聪明。听说有大智慧投资软件,没听说过 有高智商投资软件。然而,我认为,智慧和聪明是有性质上的差异的,而不仅是程度上的。我更愿意把智慧和聪明看作是反义词。智慧与聪明既是邻里关系又是对手 关系。智慧甚至是包含一些与聪明相对立的东西。比如说,愚和拙是聪明的反义词,但是却可能成为一个智者的特征。常有人用愚和拙来表明自己有智慧,比如说, 大智若愚。再比如守拙,作为一种信念与行为方式,可能无关洞见和预见,却是一种很高的智慧。看过电影《阿甘正传》的人都是知道,主角是个“愚笨”的智者。 在日常生活中,聪明往往会当作一种贬义词来用。智慧总是用于褒义。我还从未听到把智慧用于贬义。有人会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有人说,智慧反被智慧误。
 
   我认为,在投资中,智慧比智商重要。用戏谑但很认真的话说,人类智商的绝对高度是249。因为任何聪明人的智商不可能高达250。吉尼斯上的记录好像是 228。故人类智商的中等高度是125。巴菲特印证了这个看法:“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智商。只要你的智商在125以上,就足以胜任投资的事业。有中等以上 的天资足矣。”在中等智商的前提下,决定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智慧。妨碍投资取得巨大成功或导致巨大失败的往往不是太笨,而是太聪明。
 
   高智商不仅不是一定能在投资上取得成功的保障,相反要格外警惕那些高智商的投资者。智商越高越容易产生致命的自负。普通人在高智商者面前也容易产生自卑, 甚至放弃自己的主见。越聪明的人被聪明所误的可能性也越大,代价与损失也越严重,也越具有毁灭性。智慧更强调克服人性的弱点,强调人要恭谦、审慎、耐心。 这些都不需要高智商。反而,高智商往往是获得这些智慧的障碍。
智商也许是天生的,智慧在相当程度上则是后天的,主要来自经验。智商是与行动无关的生物性特征,而智慧却需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很难提高自己的智商,却能大大提高自己的智慧。成功的投资不需要高智商,但是需要高智慧。而保守主义投资哲学是价值投资的最高智慧。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5月12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