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隨著創業板再次觸底反彈,樂視網(300104.SZ)最終封住漲停,周二市場並未創出新低,人氣再次被調動起來,次新股全面爆發,帶動創業板觸底上升,盡管兩市成交依然不到3600億元,但部分資深投資者已經熱切期待春季行情的來臨,地量之下春季行情到底有戲麽?
歷史數據顯示,過去10年的A股歷史當中,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都有明顯的春季行情,而多數春季行情前A股都經歷了明顯的調整,盡管部分行情在4月就戛然而止,但2月到4月依然是A股比較傳統的做多良機。
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盡管有不少觀點分歧,不過不少資深市場人士依然看好2017年春季行情,但對其持續性更多持有懷疑態度,可能頂多也就2、3個月的時間,全年不宜期望過高;而樂視網融資成功的事件,則是創業板見底回升重要的觸發因素。
年前大幅回調後 春季行情概率大
農歷新年往往是A股中期“熊牛轉換”的分水嶺。
回顧過去十年A股的春季表現,2008年、2013年都是不甚理想的年份,但其余多年都有較好表現,其中2007年和2015年的春季攻勢,更加是最終演變成為A股歷史上兩輪泡沫最大的牛市;不過在當前牛市結束不足兩年,創業板似乎“熊途漫漫”,要期待2017年的春季行情成為行情全面“熊牛轉換”的起點,似乎並不現實,但不少市場人士都看好未來兩個月的賺錢效應。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6年的春季行情開展之前,A股都出現了較大調整。2009年11月中開始調整超過兩個月,2010年11月開始調整近三個月,2011年11月開始調整兩個月,2013年12月開始調整近兩個月,2015年12月底開始調整持續超過一個月,上證指數調整幅度在300點到1000點以上。
2008年和2013年春節後大盤都明顯下滑,有其特殊情況,2008年初是大熊市的開端;2012年12月初開始,藍籌股全面爆發,持續三個月到2013年2月春節前後,大盤無力再漲,之後就遭遇到“錢荒”事件,並為幾年熊市劃上句號。
而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1月16日,上證指數已經調整了超過250點,創業板在半年時間內更是調整超過500點,使得重倉小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期間無論是保險資金被迫“收手”,還是樂視網等創業板上市公司爆出資金危機,部分小票大股東減持,IPO持續加速等各種利空,都是近日市場持續調整的關鍵因素。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等認為,春節長假臨近,市場對資金緊張的擔憂依然存在,類滯脹的環境短期難以被證偽,同時A股板塊上漲持續性差,導致多方無意在節前發動上攻,預計A股市場企穩的時間窗口或在2017年“春節”前後。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等認為,市場的“慢熊”格局並沒有改變,但是一季度仍存在“賺調控的時間差”的機會,維持短期樂觀的市場判斷,靜待新投資主線的出現。“慢熊”也意味著市場很難在短期“跌透”而給大家“抄大底”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持續時間在1~2個月、幅度在200~300點的反彈。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則向本報記者稱,預計3044點跌破的話,市場會有一波反彈機會,春節前後的“紅包”還是會有的,但大趨勢還是向下;另一方面,2017年也要慎防央行可能突然加息造成市場震蕩。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春節前後,市場同樣出現地量成交,量價基本同步見底,之後持續到4月的春季行情當中,上證指數分別反彈了約290點、400點、300點、200點、460點,盡管多數大格局還是處在熊市反彈當中,並不是2007年或2015年最終帶來大牛市,但依然給投資者帶來不少回報。
誰將主導“春季行情”?
投資者如果要準備春季行情,應當如何布局?是繼續配置2016年的投資主線藍籌股,還是已經深跌創出新低,潛在反彈幅度可能更大的創業板?這也引起了樂觀市場人士的熱烈討論。
對於近期配置方面,李立峰認為,除了“農業結構性供給側改革、混改、通脹主線”外,建議關註受益於“原油上漲”的“上遊油氣生產、優質油服以及部分石化品種”,另外,“黃金”板塊亦看好;主題方面,建議重點關註“新零售、一帶一路、工業4.0”等。
陳傑等則稱,如果持續的IPO讓市場感受到了壓力,那麽監管政策就可能進一步轉向友好來對沖這種壓力,這樣就給市場提供了一個“賺調控時間差”的機會,繼續維持短期樂觀的市場判斷,而針對投資者找不到投資主線的困惑,“漲價”和“改革”這兩條主線仍然值得期待,漲價主線建議關註有色、油氣、化工、造紙;改革主線建議關註國企改革和土地流轉主題。
過去三個月一直看空創業板的某險資投資經理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周二午後市場繼續下滑之後,已經逐步開始加倉某些被錯殺的優質小票;經過大幅調整後,中小板創業板已經出現不少20到30倍市盈率的公司,如果這些公司主要靠內生增長的話,錯殺之後股價低迷,當前都值得投資者介入;樂視網融資成功也使得創業板重新有更多的並購融資預期,也要看監管政策走向。
不少投行人士則稱,綜合各種信息來看,盡管市場低迷,但目前監管層暫停IPO可能性不大,甚至可能會維持當前速度,消化“堰塞湖”現象;但再融資項目審批則有所放慢,這也對當前市場資金壓力有所緩解。
深圳某公募基金經理則認為,對比當年納斯達克走勢,2000年3月到2001年10月,911事件後,早已經有大量好公司被錯殺,盡管納斯達克指數是2002年10月見底,但不少績優個股在911事件後已經提前見底,隨後再次開啟超過十年的大牛市。當前對A股的中小盤股而言,熊市已經超過一年半,盡管整體估值依然較高,但有較大結構性差距;相當部分中小票估值已經逼近底部;現在買的話,短期未必賺錢,但中長期來看的話,可以保證有比較理想收益。
春節假期臨近,A股成交也回到3000億左右,殺跌動能幾乎枯竭,盡管短期內行情依然有震蕩,但樂視網(300104.SZ)等創業板龍頭一度大幅反彈,次新股再度變得活躍,讓不少資深投資者預期春季行情即將到來,主要原因包括節前過度悲觀成交低迷,未來消息面有好轉可能,而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也提供了新的憧憬。
歷史數據顯示,春節前開始持股過節到4月前,都有較大概率賺錢。而春季行情到底投資者要如何“播種”,不少資深市場人士認為,金融、一帶一路、航空、黃金、國企改革等相關資產都可以作為較好的布局標的;對於成長股而言,經過連番殺跌之後,不少30倍左右市盈率的標的已經浮現,也有望成為春季行情“播種”目標。
春季躁動大概率開啟
1月24日“兩桶油”再次發威,拖累創業板再次下跌1.38%,對此部分資深市場人士認為,創業板短期內再次構築比上周一1783點更低底部機會不大,節前節後是投資者“播種”春季行情的絕佳良機。
歷史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春節前大盤同樣經歷大跌,市場同樣出現地量成交,量價基本同步見底,之後持續到4月的春季行情當中,上證指數分別反彈了約200點到500點,給投資者帶來不少回報。2017年春節前,資深市場人士都認為A股春節“紅包”也即將開始派發。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春節的紅包來臨是因為政策維穩的需要,達沃斯論壇前夕就是一個維穩的時點,隨著不少大資金逐步介入藍籌股,“政策底”的信號明顯。市場風聲鶴唳之時,反而出現了縮量見底的信號。
深圳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認為,每年春節節前節後行情都不會太差,並且近幾天市場有築底跡象,節前可以考慮輕倉持股,而節後一般是新的行情啟動時間,所以在沒太大利空出現情況下行情是看好。投資方向是國企、軍工混改及“十三五規劃”提及的領域。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等認為,上證綜指在成功探底到“3044點”後開始企穩。隨著央行的大規模凈投放資金,節前資金面將平穩過渡;盡管春節前A股交投清淡仍將成為常態,但A股在經歷前期下跌後,風險得到較大程度釋放,當前市場極大概率處於磨底階段,不排除部分機構有搶跑的可能。
市場對“中央兩會”的改革存在憧憬預期,改革有望提升風險偏好。2017年“兩會”將於3月初如期召開。可以預測的是,近期各個部委、各地方省市主要部門均在忙於準備相關材料。其政策基調是強調2017年其首要任務是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貨幣政策定調為“穩健中性”,為結構性改革服務,李立峰稱。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認為,在“穩是主基調”的政策導向下,如果引發投資者悲觀(或樂觀)預期的主導因素是政策面的話,那反而就存在逆向操作的機會——“賺調控的預期差”是今年重要的盈利模式。比如自去年11月“金融去杠桿”導致流動性緊張以來,市場對貨幣政策的預期開始長期悲觀化,但其實央行最終是“該松的時候還是會松”;又如今年初IPO速度加快,投資者又擔心A股供給增加過快會壓垮市場,但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已提出“嚴控新股發行質量、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規範大股東減持”。如果現在投資者都開始擔心春節後央行會大幅回籠貨幣造成流動性緊張,那這種悲觀預期很可能在春節後並不會兌現,屆時悲觀預期的修複就可能支撐起“春季躁動”的持續性。
春耕行情該如何播種?
對節前就考慮布局投資者來說,春耕到底要如何播種?對此,資深市場人士看來,業績依然是關鍵的考慮因素,一帶一路、金融、航空、黃金、國企改革等都可以成為配置重點。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認為,一帶一路和金融將會成為春季行情反彈的主線,而長期來看航空業也值得看好。隨著一些企業削減成本的動作開啟,比如國泰航空開始裁員計劃,航空企業業績的穩定增長也在預期之中。航運和航空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能耗開支,原油作為化石能源的主力,已經開始面臨需求下降的大趨勢,對清潔能源的大力推廣本身對傳統能源而言就是一種需求替代。因為頁巖氣生產成本問題,油價難以超過每桶60美元,原油價格的穩定和難以大幅上漲,為航空業的業績成長提供了最好的背書。
李立峰則稱,配置方面,主線仍在“漲價”與“改革”偏藍籌。除了“農業結構性供給側改革、混改、通脹主線”外,建議關註受益於“原油上漲”的“上遊油氣生產、優質油服以及部分石化品種”,另外,“黃金”板塊亦看好;主題方面,建議重點關註“一帶一路、軍工”等。對於高估值成長板塊,目前依舊是處於偏左側的階段,建議耐心等待更多的確定性因素出現。
渤海證券策略分析師宋亦威稱,由於市場對特朗普經濟刺激預期已有回調,本次政策主張基本是前期預期的兌現,並未帶動美股恐慌,短期內暫時不會對A 股市場形成威脅。國內經濟也運行平穩,因此在當前時點,春節前市場上整體的流動性情況成為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雖然央行推出“臨時性流動便利”來補充短期流動性,但節前資金需求依然居高不下,市場成交低迷的狀況只有到節後才能有效緩解。創業板八連跌後終迎反彈,次新股也出現投資機會,但在節前的特殊時點,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追高,仍需精選具有業績支撐的優質標的進行年後春季行情的提前布局。
陳傑認為,接下來的“春季躁動”中,成長股也能有較好的表現。原因在於:首先,相對收益投資者對於成長股的倉位相比去年四季度或許已有明顯下降,拋壓得到釋放。今年新年之後,很多一致認為有業績保障的“真成長股”反而發生了暴跌,說明這次發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成長股減倉;其次,大量絕對收益投資者在1月16日的暴跌中進行了“恐慌性止損”,使成長股的持倉進一步下降;很多投資者反饋已經可以找到十幾二十只2017年動態PE在30倍以下、2017-18年複合增速能確定在40%以上的公司了。
在周三出現見底回升走勢之後,周四滬深兩市股指更是氣貫長虹,場外資金跑步入市使得兩市股指雙雙出現放量大漲,上證指數更是一舉突破60天均線的壓制,使得反彈的空間被進一步打開。市場人士普遍看好股指後續走勢,而決定股指後續反彈空間的關鍵點仍在於成交量的情況。
承接周三股指的走勢,滬深兩市股指周四在開盤後即震蕩上行,場外資金入市較為積極,這使得滬指早盤即突破了60天均線的壓制。午後盡管盤面有一定的獲利兌現壓力,但市場人氣的高漲使得股指仍平穩收盤。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83.18點,上漲16.20點,漲幅0.51%,成交2097億元;深成指報收10182.73點,上漲52.61點,漲幅0.52%,成交2489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14.08點,上漲10.45點,漲幅0.55%,成交666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達到458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增加。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普遍看好短期後續走勢,尤其是上證指數已經突破了60天均線的壓制,這使得股指後續即便有回落整理,幅度也不會太大,此時對一些藍籌價值股進行配置是較為穩健的策略。
東莞證券策略組就認為,市場成交量有一定上升,投資者情緒相對積極。從市場環境看,央行繼續暫停逆回購,加上各方對1月信貸量預期較高,央行維持緊平衡政策對市場形成壓力,但隨時間推移,資金回流意願有望增強,加上政策相對積極,對市場構成支撐,預計大盤有望繼續震蕩攀升。
在市場看多再度成為主流之際,也有市場人士仍保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他們認為,雖然周四兩市普漲,以上證50、中證100為代表的權重股領漲,同時成交量進一步放大;上證指數也站上了60日均線,但是需要註意這一普漲行情或是政策預期導致,在中央各大會議相繼召開的背景下,如果會議效果達不到市場預期加之2月份巨額資金回籠以及限售股解禁的壓力,市場可能會出現下調,在預期不明確的情況下,不宜貿然進場,可持倉觀望為主。
“下周一有色要發射!”2月10日晚間,目睹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深圳一位看好有色板塊的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無論是特朗普的減稅方案預期,還是菲律賓可能關閉礦山和智利銅礦罷工的消息,都為灼熱的商品行情火上加油。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大宗商品漲價或繼續主導A股春季行情,也有買方人士稱,商品價格上升大趨勢不變,有一定持續性,但周期股還是“來得快去得快”,總體操作上還是需要“快進快出”。
此前,特朗普承諾在未來一周或數周公布減稅方案,市場預期其政策的出臺,將會給美國企業註入新的活力,帶動通脹的回升,在特朗普的減稅預期下,風險資產得到市場的親睞,大宗商品價格上漲。2月9日,全球最大的銅礦必和必拓(BHP)旗下智利Escondida銅礦工人開始罷工。市場預計Escondida罷工將持續一至兩周,全球銅供應量預計減少4.5萬噸。現貨鎳方面,菲律賓環境部長也表示,支持關閉或暫緩數座礦山生產的決定。
中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秦培景等認為,周期難得再次成為春季躁動的主線,但背後的邏輯有了很大差別。首先,2017年國內經濟增速下行的動能進一步減弱,短周期補庫存趨勢確立,需求端和業績對行情有正貢獻,這與最近幾年都不同。其次,供給側改革的邏輯確立,且有2016年部分周期品的前車之鑒,周期品廠商的政策、信用等約束與以往都不同。另外,PPP、新疆板塊、“一帶一路”這些泛周期主題的活躍,也顯示市場對周期板塊認可度在逐步提升。
華泰證券分析師陳靂認為,周期上行過程中,股本回報率(ROE)較高的企業有穩健的配置價值。選股方面,一是ROE穩定處於高位,二是ROE向上修複彈性大。對於第一類,從有色企業歷史數據看,ROE比較可靠標的主要有西藏珠峰、建新礦業、山東黃金、中科三環、寧波韻升,對應的業務主要是鋅、黃金以及磁材。從基本面上,鋅仍是一個中期短缺的品種,當前的價格高位下,企業的盈利存在持續向上釋放的過程,在當前周期上行的大背景下,此類標的仍是穩健配置的尚佳選擇。
而上述看好有色板塊的私募人士認為,商品價格從2016年2月開始全面啟動,對商品價格而言,一個上升周期不可能一年就結束,供求關系全面改變還需要時間,但對相關周期股而言,“來得快去的快”,可能走在商品價格之前;比如2009年到2011年的商品上升周期來看,很多周期股2009年8月A股逼近3500點的時候,就已經是高點,2011年也回不到那個股價高度,投資者也需要小心應對。
隨著有色、建材、煤炭等權重板塊紛紛出現調整走勢,A股市場也暫時放慢了春季攻勢,滬深兩市股指周三雙雙出現小幅調整,創業板指數則調整幅度較大,顯示目前市場資金關註的焦點仍在“一帶一路”、國資改革等焦點領域,而中小創成長股暫時仍未成為資金主攻的目標。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股指早盤尚能在人氣的支撐之下繼續反彈,即便盤中有所回調午後仍創出了反彈新高。但隨著午後市場拋盤的增多,股指終於未能避免跳水走勢,創業板跌勢尤其迅猛。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12.72點,下跌5.21點,跌幅0.16%,成交2580億元;深成指報收10177.25點,下跌87.67點,跌幅0.85%,成交2618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892.36點,下跌17.04點,跌幅0.89%,成交700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198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增加。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認為周二股指其實就出現了一定的調整跡象,盡管滬指收了陽線,但全天翻紅的時間不足10分鐘,再加上周三建材、有色、煤炭等幾大權重板塊集體出現回調,對股指走勢構成了拖累,“一帶一路”概念出現明顯的休整走勢。盡管此後以上海國資為代表的國資改革概念板塊有所表現,但未能頂住市場的獲利拋盤,股指出現了一定的調整,但應該還是在正常的範圍之內,相信休整之後“一帶一路”概念股還會有所表現的。
中原證券分析師唐月認為,節後大盤中期紅包行情基本得以確立,但短線市場不排除將迎來階段性調整行情。一方面,經過上周的強勢上漲後,滬市成交量已接近2500億元,而近期高點3301點成交量為3481億元左右,連續放量的空間較為有限;此外,在節後央行變向加息和去杠桿的情況下,市場增量資金仍較為有限,市場整體向上的空間相對有限,因此,市場仍需要以時間換空間。本周行業配置方面,采取中性策略,建議關註年報績優白馬股和超跌的高送轉板塊、恢複股指期貨的參股期貨板塊以及國企改革和一帶一路等投資機會。
而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分析師李而實認為,從春節前後的資本市場表現來看,外匯市場在政策利率悄然上行中順利完成了“3萬億”關口的過渡,而實體經濟似乎並沒有受到“金融去杠桿”的影響,社融規模和信貸增長動力依然充足,周期品價格也未見頹勢,在該情境下春節攻勢似乎又找到了啟動的時點。但其認為目前的經濟引擎依然停留在生產端,而且在本質上並沒有擺脫對價格紅利的依賴,在周期運行的慣性格局下可能會再次催生一個針對周期品行業看短做短的窗口期,但這並不意味著風格轉向和風險偏好能夠全面修複。
從年初的資本管制到實質性加息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市場壓力由人民幣貶值轉移至資產價格端,這加速了緊縮效應向泡沫資產的傳遞,同時也蘊含了政策掣肘在未來進一步加重的風險。市場對於“金融去杠桿”的預期較為充分,但卻忽視了資金成本上行給實體經濟帶來的影響。無論從融資結構變化還是企業層面來看,信貸超預期和宏觀流動性偏緊的市場環境背後是非周期品行業融資結構矛盾的進一步加劇。因此就中期趨勢而言,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形成的頂部依然具備季度級別的頂部特征,制約市場反彈強度的內在因素是短周期運行到達頂部“左側”,對於股市而言業績支撐下的邏輯不是增強而是逐漸向高點的邁進。
綜上,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在“兩會”臨近的背景下市場會迎來一個風險偏好修複的窗口期,但市場主線將繼續圍繞資源品、抗通脹以及政策主線展開,風格的切換和風險偏好的全面修複依然困難,這也制約了A股整體上的反彈空間和可持續性。在當前的做多窗口期內,在配置上建議關註三條主線:一是在景氣改善行業優選個股,包括交通運輸、石油化工、建築材料、鋼鐵、有色金屬、商業貿易等;二是繼續配置防禦類品種,包括銀行、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三是港股市場中具有土地等隱蔽資產標的、優質股權個股以及大陸國企改革紅利概念股。此外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更強調黃金的“右側”趨勢配置意義,在投資策略上建議逢低布局、逐步增持。
“吃相難看”的主要股東突然大幅減持,從來都是壓制A股表現的關鍵因素。
山東墨龍(002490.SZ)疑似涉及內幕交易的違規減持,監管部門強力介入後,使得市場預期監管機構可能出臺更嚴格的減持規定,這對已經走在路上的春季行情,整體上可能添加潛在更多的利好;雖然現在中小盤股已經大幅調整,但某些高估值“講故事”公司股東,依然可能有規定出臺前的“壓哨”大幅減持,會對這些公司股價本身造成沖擊,為行進中的春季行情添加一些噪音。
山東墨龍這種“吃相太難看”,甚至是可能涉及內幕交易的減持方式,在大股東大手筆減持後,就突然釋放業績下滑的信息,監管部門已經對此提高警惕,並且采取相應有效的監管措施;在這類股份的投資當中,一些投資者損失慘重,就算是買入價格只有A股四分之一的H股,貌似很便宜,但也抵擋不了基本面不佳造成的股價不振。相關事件的負面效應,也很可能促使監管部門出臺更嚴格的減持要求規定。
當前創業板的整體平均市盈率依然有60多倍,部分公司估值依然達到上百倍,經過了近兩年熊市,估值消化並未完全出清,創業板下跌幅度依然沒有超過60%,距離當年納斯達克估值破滅兩年半後,指數跌幅達到近80%尚有一段距離,這些幾十倍上百倍市盈率的高估值公司,估值繼續下降出清,也是中長期行情當中大概率事件。
盡管春季行情已經走在路上,“兩會”行情也大概率即將拉開序幕,但投資者還是要警惕部分只有概念,沒有業績支撐的高估值股份,就算“春雨”來臨,“兩會”吹風,這類股份也未必能夠在春季行情中開花發芽,因為A股“講故事”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作為上市公司主要股東本身,在合法經營好公司之余,通過減持部分股份“改善生活”或者其他財務安排,其實也是人之常情,這也是資本市場財富分配功能之一;但股東們也要切記,別學山東墨龍這種“吃相難看”的減持方式,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索取太多,對公司品牌形象是極大的打擊,未來如果有更好的並購重組融資機會,也難以再獲得投資者信任,為公司未來發展蒙上很大陰影,也可能招致監管部門更多懲罰措施。
盡管部分公司依然存在股東減持的憂慮,但對於一些已經公布減持計劃,甚至在去年三四季度,大股東已經趁著高位減持計劃的公司,股價在春節假期前,早就已經大幅下滑,其中很多比創業板中小板指數下跌幅度還要大,利空已經釋放的比較充分;其實這里面估值不高但比較優質的公司數量不少,投資者適當參與未嘗不可,未來一旦出臺更嚴格的減持規定,對這類估值不高的公司可能都是利好。“兩會”行情大概率箭在弦上,次新股輪番炒作也顯示市場做多能量比較充足,投資者參與之余,還是切記回避高估值單純“講故事”的公司。
在經歷了周三的小幅調整之後,A股市場周四又恢複到了反彈模式之中,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小幅回升,同時市場熱點也開始增多,除了“一帶一路”之外,以上海國資改革為代表的國企改革概念股開始受到市場的重點關註,或有望成為了市場上行的又一重要助力。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早盤窄幅震蕩之後,在午盤收市前選擇繼續向上反彈,煤炭、證券、有色等權重板塊再度成為領漲主力,“一帶一路”和國企改革兩大主題概念也紛紛助攻,市場全天運行氛圍良好,午後的回調也被尾盤的拉升所抵消。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29.62點,上漲16.63點,漲幅0.52%,成交2266億元;深成指報收10253.96點,上漲76.71點,漲幅0.75%,成交2249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897.63點,上漲5.27點,漲幅0.28%,成交56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51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
對於近來股指的持續反彈走勢,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趙揚通過研究發現,市場多項資金指標開始重回正軌成為重要因素。上周為新年的第一個完整交易周,隨著節前抽離流動性的陸續返場,整體市場資金狀況開始趨暖,多項資金指標重回正軌,市場交投開始擺脫節日氛圍。上周全A周內日均換手率為1.79%,環比上升0.73%,節前一周相應值1.33%,目前交投水準已回到2017年初水準;大宗交易成交折價率為4%,而環比同期值為7%,折價率下調3個百分點,協同變化於市場整體表現。個人投資者倉位凈減倉814億元,整體交易結算資金余額環比變動1123億元,銀證轉賬凈變動309億元,交易籌碼朝向機構投資者集聚。滬股通、深股通連續四周凈流入,上周滬股通凈流入62.09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9.11億元,凈流入規模已約占滬股通的1/2。煤炭、鋼鐵、建築、電子4個行業收得主力資金凈流入,建材、交運行業接近於凈流入,單周行業表現與資金走向較為一致,周期資源板塊與大基建板塊受到大資金集中的關註。
光大證券維持短期看多的觀點。對於短期行情,無須過多的基本面解釋。所謂的“春季躁動”就是個上漲概率問題,過去17年間(2000年-2016年),全A指數僅在2001年和2016年下跌(這兩年2月下跌後,3月均報複性反彈),其他年份均是“紅二月”。主要邏輯是流動性的季節性寬松,今年加一個輔助邏輯,16Q4和17Q1的業績高增長。
不過光大證券對於中期走勢仍持謹慎觀點。主要邏輯是房地產下行所引起的流動性收縮和業績下行。房地產調整會帶來整體流動性的收縮,離開這個大背景談所謂的泡沫遷移有失偏頗。業績方面,A股盈利周期和地產周期是綁定的,去年Q4或今年Q1大概率上就是上一輪補庫周期的頂點。在配置上則看好價值股和白馬股:春季躁動後,如果利率不能下行,那麽A股估值將面臨較大壓力。對於擇時者而言,逢高減倉不失為謹慎之舉。如果不擇時,估值下行空間有限的價值股和業績能夠對沖估值壓力的白馬股,中期相對收益最為確定。
東方證券策略分析師鄒慧則認為,近來上海國改板塊權重股以及前期出現一定調整的個股開始拉升,上海國改主題未來表現可期。隨著上海國資工作會議的召開,短期內上海國改主題在資本市場熱度的進一步提升值得期待。
進入2017年之後,上海國改頂層政策持續出臺。2017年1月18日,上海國資委官網發布了關於印發《關於本市地方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首批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符合條件的上海國企有望在上半年獲得員工持股計劃方案批複。“一企一策”、“二次混改”等有望持續成為改革重點。新一輪的深化國改布局方面,混改、國資流動平臺深化運營、新興產業領域國資的布局優化、做大做強優勢國企等均值得期待。
東方證券認為,2017年地方國企改革首要還是盯住上海。現在依舊是布局良機!在全國範圍來看,無論是國資改革的力度還是前瞻性,上海都遠遠走在全國的前列。其中不乏借殼(如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重大資產重組(上海臨港註入園區資產)、整體上市(上海建工集團)、股權流轉(上工申貝控股權轉讓)等重磅改革案例。無論是從個股基本面,還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面,2017年上海國企改革主題依舊有非常好的確定性布局機會,建議投資者持續關註!
在經歷了周一的大幅反彈之後,周二A股市場的反彈之旅仍在繼續,滬深兩市股指雙雙上漲,創業板指數更是後來居上漲幅領先。市場人士對於上周末出臺的再融資新規解讀普遍樂觀,而中小創個股也消化了這一利空之後也開始跟隨反彈,A股的春節攻勢正漸入佳境!
承接周一的大幅上漲,滬深兩市股指周二雙雙小幅高開,並在早盤小幅回調之後即展開震蕩上攻,不過漲幅較周一明顯減弱。不過創業板指數在消化了再融資新規的利空之後盤中開始加速反彈,漲幅領先各大指數,見底回升跡象明顯。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53.33點,上漲13.37點,漲幅0.41%,成交2336億元;深成指報收10405.75點,上漲76.75點,漲幅0.74%,成交2654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1.08點,上漲26.12點,漲幅1.38%,成交714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990億元,與上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西南證券策略分析師朱斌認為,近日證監會對於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規則進行了調整。這次調整將對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進行約束,將從長遠意義上改變A股融資格局,短期將對依靠外延並購的公司股價形成一定的壓制,但是長期來看,卻有利於A股內生增長型的行業骨幹公司脫穎而出。
本次非公開發行實施細則的修訂,體現了證監會“脫虛向實”的監管導向,對於平抑A股供需、調整市場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預計非公開發行新規對於A股的影響將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有望顯著降低再融資規模,為IPO加速發行騰出市場空間。二是有利於內生穩健成長型公司的脫穎而出。三是消除了再融資中的套利空間。四是為未來的退市制度嚴格化埋下伏筆。
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魏偉認為,監管政策如預期中落地,對於市場短期來說定增新規暫無實質性影響,但其對於A股市場長期發展的影響較大,對於規範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具有顯著的效應。2017年IPO加碼,再融資縮量幾成定局,雖然總量融資的變化不會太大,但結構性的巨大變化意味著市場的資金流向和產品流向會發生較大變化。
市場必然需要積極應對監管的變化,當前增發市場仍然較為火爆,資金對於增發項目的需求非常大,而伴隨著2017年現金增發規模的收緊及收益率的下降,流動性將從一級市場緩慢流出,但是資金是否進入二級市場仍然有待觀察。預計市場風格上偏主板和低估值的狀態仍將持續,仍然看好有政策支持的供給側、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重點板塊。
中原證券分析師唐月也認為,本周在消息面上再融資新政顯示出管理層加速IPO、限制再融資的整體思路,短期對市場有所擾動,但中長期利好市場。此外,3月份“兩會”即將召開,從歷史上來看“兩會”前期市場相對較為穩健,因此,目前市場即使短線調整,也不會影響春季行情的展開,本周市場一旦出現連續調整則是較好的短線買點。因此,從操作上看,本周周初在市場回調過程中,可適當加大倉位比例,把握好結構性行情機會做好調倉換股。行業配置方面,采取中性策略,建議關註年報績優白馬股和超跌的高送轉板塊、中央“兩會”的國企改革和一帶一路以及地方“兩會”大量投資帶來的工程機械、建築材料等投資機會。
對於漸入佳境的春季攻勢,如何選股無疑成為了投資者的重中之重,而業績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而正逐漸進入公布高峰的2016年年報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
招商證券策略組近日發布報告稱,根據招商證券各行業對重點公司的2016年的盈利預測反饋,2016年重點覆蓋公司整體業績回升至14.6%,預期2017年繼續穩健增長,預計凈利潤增速為13.7%。
2016年各行業盈利均快速增長,以招商證券重點覆蓋公司為統計樣本,上遊資源增速最快,凈利潤增速超過150%,2017年依舊保持近50%的增長;中遊制造業績明顯回暖,預計2016年業績增速達到20.3%,2017年仍然能保持20%增長,其中機械制造和交運2017年增速將會明顯回升;下遊消費2016年預計凈利潤增速23.7%,2017年保持20%以上增長,其中各行業增速均較為穩定;TMT行業2016年增速較快,平均達到32.6%,預計2017年增速將會繼續回升。
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的,2月23日A股市場一如市場預期出現了小幅調整,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小幅回調,不過創業板指數卻逆市翻紅,市場成交量也小幅增加,使得市場人氣整體仍可維持,在經過充分調整之後,A股春季行情或仍可看高一線。
2月23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股指在低開之後一度仍意欲反彈,但市場增大的拋壓以及藍籌板塊的集體調整使得股指不得不接受回調的命運。午後醫藥、有色等板塊的崛起使得股指見底回升,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51.38點,下跌9.84點,跌幅0.30%,成交2368億元;深成指報收10432.64點,下跌11.74點,跌幅0.11%,成交2813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5.95點,上漲5.98點,漲幅0.31%,成交67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18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由於股指的調整早在部分市場人士的預期之中,再加上市場人氣整體維持較好,2月23日股指的下跌明顯沒有引發市場恐慌性的拋盤,反而成了部分機構調倉換股的良機,醫藥板塊午後的突然拉升除了消息面的影響之外,也有這方面因素的作用。
不過由於前期熱點之一的水泥建材類個股出現了明顯調整走勢,籌碼有所松動,而在水泥等板塊出現調整之時,市場並未出現新的熱點來領漲,短期股指的震蕩將在所難免,以時間換空間也成為必然的結果。
長城證券策略分析師汪毅等認為,2017年春季經濟數據處於中空期,盈利好轉在PPI上行和補庫存背景下有望延續,兩會召開背景下國企改革和供給側改革預期依然強烈,春季行情可期。春節後,A股震蕩上行,春季行情在途。現在看來,經濟方面,從1月公布的數據來看,對外貿易數據超預期,新增信貸數據也不錯,重卡銷量超預期,PPI同比數據也不錯,國內經濟今年開了個好頭,不排除今年國內經濟比預期好,2017年GDP有望實現高於6.5%的經濟增速。盈利方面,盈利與經濟關系密切,經濟向好,對盈利也可以多點期待,而根據現在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四季報向好是比較確定的。風險偏好提升好於預期,近期地方國企改革政策持續推出,養老金開始委托進行投資運營,股指期貨松綁,再融資新規推出,這些都能提升市場情緒。維持對春季行情的樂觀看法,且維持對春季行情中藍籌占優的判斷。
隨著兩會召開的日益臨近,A股市場的走勢也不可避免的受此影響出現一些波動,在市場政策預期較為強烈的背景下,一些謹慎性的資金開始提前兌現離場,這也使得滬深兩市股指在3月2日出現小幅回調,同時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走勢也開始出現分歧。
3月2日,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以次新銀行、券商為代表的藍籌股全天走勢保持活躍,但在快遞、建材、地產、保險、煤炭等多數藍籌板塊出現休整的情況下,滬深兩市股指全天走勢以震蕩回調為主。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30.03點,下跌16.90點,跌幅0.52%,成交2230億元;深成指報收10367.31點,下跌51.31點,跌幅0.49%,成交263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0.40點,下跌11.57點,跌幅0.60%,成交704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86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減少。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等維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上證指數3270-3330點和創業板指數1970-2050點之間極有可能形成上半年高點,並帶來3月份整體調整走勢的觀點。其認為國外利空有提前出現的可能,國內利好則有落空的可能。因此,謹慎是未來兩周最合理的策略。
財富證券分析師李孔逸則通過研究發現,股市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春節後,在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改善下,股市資金流入亦明顯增加,但熊市存量大環境並未改變,持續大規模的新增資金不可期,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
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是帶動市場本輪反彈的重要因素,而風險偏好的改善主要來源於節後資金相對充裕以及兩會窗口政策紅利預期漸強。但從股市資金流動來看,當前仍為熊市存量博弈大環境,新增資金流入規模逐步收窄,投資者已處於高倉位水平,後續持續大規模流入或不可期。兩會臨近,相關預期若被證偽,市場面臨回調;若被證實,靴子落地前期市場亦已較為充分反映,市場仍面臨調整。因此,整體來看風險偏好持續改善已承壓,監管則持續收緊,躁動回歸調整或為大概率事件,維持震蕩盤整判斷。
宏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偉則認為,流動性中性趨緊,房地產調控加碼,大類資產重配下A股仍存結構性重配可能。央行春節前後上調MLF、逆回購、SLF政策性利率,變相加息更加體現了央行防風險和金融去杠桿的信號,貨幣政策由之前的名義穩健、實質寬松向實質穩健中性的轉向,流動性中性趨緊,各類資產價格帶來壓制,同時房地產調控政加碼下或迎來拐點,居民財富和企業投資行為也將隨之調整。A股市場在2015年經歷了貨幣寬松、流動性外溢、加杠桿環境,2016年經歷了貨幣中性、流動性相對寬松環境,在2017年則將經歷貨幣穩健中性、流動性趨緊收縮,勢必會壓制A股的估值,但從各類資產風險收益比來看,A股存在的相對估值優勢又具備主動吸引資金的可能。
而長周期下經濟改善及企業盈利恢複支撐A股估值中樞。由價格上漲帶動的名義GDP大幅度反轉說明長周期下經濟供求關系步入新平衡狀態,上市公司非金融企業盈利修複預計仍能延續至2017年上半年,長周期視角下經濟改善和盈利在經歷了2016年的修複後或將同步進入新平衡狀態,短期雖有波動但中期趨勢穩固。
宏信證券預計2017年GDP實際增速在6.5%左右,A股全年盈利增速將回升至6.5%左右(其中金融2.0%,非金融13%)。經濟改善和盈利恢複反映在目前A股估值中樞的上移之後,在2017年或將更加體現為新平衡狀態下對A股估值中樞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