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大股東疑押股 控權或易手 細價股頻斬倉 爆食殼潮
1 :
GS(14)@2016-02-02 15:50:49■大健康大股東金東濤
【本報訊】斬倉變搶殼!細價股近日接連遭斬倉,市場傳出有人故意「質低」股價搶上市公司控股權,上周五曾急挫六成的大健康(2211)昨交易4分鐘後突然停牌,並指將公佈控股權或轉變消息,惹來被「食殼」揣測。市場指大市走低加上資金緊張,按殼借錢的大股東隨時面臨追孖展,不排除有心人趁機搶殼,隨時展開一輪食殼潮。記者:林靜 石永樂 黃翹恩
前身金天醫藥的大健康繼上周五急跌59%後,昨日開市早段反彈15%,惟交易4分鐘後即停牌,及後刊發公告指集團控制權可能有變,令市場大感突然。聯交所資料披露,大健康的大股東金東濤持倉51.66%或10.38億股,未有淡倉,不過中央結算系統紀錄(CCASS)顯示市場中介者的持股達97.73%,且分散多間證券行。有證券業人士揣測,金東濤的持倉最少分散在三至四間證券行,做法少有,有押股之嫌。
殼主未能補倉 債主或斬倉
無獨有偶,電子貿易公司中國金洋(1282)昨停牌,並宣佈可能收購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相當百分比」的股權,正待刊發進一步消息。有中資投行高層表示,近日內地銀根短缺,確有不少上市公司老闆按殼借錢周轉,即使爆出細價股斬倉潮,仍然有殼主想按殼借錢,而上市公司地位仍然有價有市,吸引不少債主樂意借錢,但前提可能要貸方以公司的控股權作抵押,「好多債主都係睇中隻殼先願意借錢」,當市況轉差股價下跌,殼主未能及時補倉,債主就有權斬倉,隨時「連殼都食埋佢」。上周四突然急插水逾九成後停牌的恒發洋參(911)大股東楊永仁事後亦承認押股,之後市場傳出有人刻意推低其股價、從而搶殼,昨日亦有傳聞指,恒發洋參獲內地財團以白武士姿態收購控權。而去年三月長港敦信(2229)主席鄭敦木亦在押股後遭轉倉,最終要在市場購股保控股地位。資深細價股投資者詹劍崙表示,如果大股東持股分散於不同證券行,有機會按股借孖展,而押股通常涉及控股股權,「押20、30%冇意思」,一旦當股份的成交量大增,「肯定係大莊家、控股股東做嘢,冇可能係散戶」,若股份被不問價沽貨時,亦相信是莊家斬倉,「不過估唔到斬邊個」。
押股股東或增持撐股價
證券業人士指部份已押股股東為免被追孖展,會以增持方式力撐股價,如楊永仁及金東濤均在過去兩月有增持行動。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則表示,除留意持股分佈外,「啤殼」意圖明顯而股份又持續走低的股份,亦有機會已經成為搶殼目標。
【細價股遭「食殼」流程】
1.上市公司老闆以其公司的控股權(一般超過50%)向債主或券商借貸,以取得短期貸款作周轉,一般可借抵押股份價值兩至五成款項。
2.當抵押公司股份的股價明顯下跌時(一般下跌20%),債主或券商所持的抵押股份價值會跌穿保證金的水平,屆時將會向債仔call孖展。
3.所謂call孖展,即是指債主向債仔發出追繳通知,以繳足保證金至原始保證金的水平,債仔可用資金或其他資產補回相關的差價。
4.一般情況下,債仔需於股價下跌當日收市前半小時繳付資金補回相關差價,但如果股價出現洗倉式下跌,理論上債主或券商有權隨時斬倉以保持利益,有心人可以趁機吸納,並且成為公司新「殼主」。apple daily C.G.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2/19475842
收市競價今重啟 防「突發斬倉」 券商:收市價或大變 散戶宜審慎
1 :
GS(14)@2016-07-26 07:44:43【明報專訊】闊別7年後,本港將於今日(25日)重新推出「收市競價時段(CAS)」,分析指雖然增加了5%的浮動限制,但個別股份仍有被「嘜價」的可能,在競價時段期間或會觸發「突然死亡」式斬倉,或會令投資者蒙受更大損失,建議孖展客留意,散戶宜在機制推出初期時,避免臨近收市時入市;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為了與國際市場接軌及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有必要重新接納收市競價機制。
明報記者 徐寶文
吸收了2009年匯控(0005)被「嘜價」的事件後(見另稿),港交所(0388)將於今天重新推出首階段的CAS,暫時只適用於恒指大型股指數、恒指中型股指數、A股對應的H股、以及所有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且不設沽空,並於6個月後進行檢討。
一通:孖展客須加倍留意
一通集團行政總裁宓光輝認為,操作上要做到「嘜價」的效果不難,但仍有大量因素會影響成本效益,如市况活躍程度、交易對手數量及翌日市况走勢等。他續稱,由於10分鐘的CAS內沒有成交,惟價格卻在上下波幅5%的區間內不停改變,有機會出現在進入CAS前不需要「斬倉」或「追孖展」,但CAS完結後卻「突然死亡」觸發斬倉,且因10分鐘的真空期關係,損失更大,提醒孖展客須加倍留意。
譚紹興:仍有可能「嘜價」
事實上,匯控事件依舊成為市場的陰影。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稱,雖然設有5%的浮動區間,但「嘜價」的可能仍然存在,依舊是「愈大盤就愈有影響力」,不過具體影響要待機制推出一段時間後才能清楚,建議散戶在機制推出初期避免臨收市前入市,宜先作觀察。
證券業協會:助吸海外投資者
對於是否有需要推出CAS,市場各有意見。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表示,全球多個主要市場均已設有收市競價時段,在提倡全球一體化下,相信會有更多市場進行「互聯互通」,香港為緊貼國際市場趨勢,以及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確實有必要設立收市競價時段。網路及傳播服務方案供應商COLT資本市場部亞太區方案銷售部主管Richard Man認為,推出CAS亦是許多機構投資者及ETF發行商聲音,重推CAS將能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來港。
至於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推出與否各有好壞,坦言「大戶要推高股價,在持續交易時段一樣做到」,且更好的收市價發現機制,確實有助基金調整投資組合,但另一方面過去7年本港在沒有CAS時,市場仍運行有效,對此持中立意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30&issue=20160725
傳賈躍亭遭斬倉 樂視停牌核查 公司公告:正籌劃產業資源整合
1 :
GS(14)@2016-12-08 08:00:48【明報專訊】樂視財困事件持續發酵,A股上市的樂視網昨日臨時停牌,盛傳因創辦人賈躍亭押股面臨斬倉危機。雖然賈躍亭隨後在微博否認,不過公司公告則未有明確否認,僅表示停牌是就斬倉傳聞進行調查,並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涉及產業資源整合事宜。另有消息指,今次停牌涉及樂視為旗下樂視超級電視業務融資,惟暫未得到公司確認。
明報記者 武君
樂視體育業務裁員消息曝出後,樂視網前日股價下跌7.85%,收報35.8元,期間最低跌至35元(人民幣.下同)。微信公眾號《野馬財經》稱,賈躍亭有一筆股權質押平倉線為35.21元,即前日已一度跌破平倉線,只是沒被強制平倉,且股價隨後被迅速拉升。據報道指,該筆可能遭斬倉股份,約佔賈躍亭持股比例的64.81%,佔樂視網總股數25.6%。
賈微博批造謠者「黑手夠無恥」
樂視官方微博對此回應,傳聞的「平倉價」數據與實際情况不符,純屬臆測;其後賈躍亭在微博轉發該回應,並寫下「昨日系列事件之一,策劃夠完美,黑手夠無恥,但樂視人會被擊垮嗎?答案是:愈被黑,愈堅韌,沙場見。」暗指斬倉傳聞由幕後黑手操作。
樂視網亦火速於晚間公告,解釋停牌原因,指公司股價在12月6日尾盤段時間內大幅下跌,跌幅偏離值較大,並且同日關注到關於平倉的報道,為保護公司及廣大投資者利益,公司需就有關事項停牌核查。同時公司正在策劃重大事項,預計涉及產業資源整合事宜,事項目前尚存在不確定性,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於昨日開市起停牌,待相關事項確定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公告並復牌。
市場對資源整合的可能猜測紛紜,包括樂視影業、樂視電視業務等注入樂視網,或樂視整體上市等。而據第一財經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停牌的原因,是樂視旗下製造、銷售超級電視的樂視致新,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投資人細節、投資事項等逐一敲定後可能向外公布。
出乎意料的是,樂視投資的電動車生產公司法拉第未來(FF)亦同樣在昨日發布一張車頭海報,宣布FF首款互聯網生態電動量產車將於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1月3日在拉斯維加斯登場,隨後被賈躍亭微博轉發,頗有「唱好」意味。不過經歷樂視超級汽車LeSEE美國首發時缺席,是次預告海報亦被網友視為「狼來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77&issue=20161208
證監警告大股東借基金炒股 重倉股遭「斬倉」將造成極大損失
1 :
GS(14)@2017-08-02 04:46:06【明報專訊】自從細價股災後,證監會加強調查其關連網絡,昨日更發通函,指出部分私人基金實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所控,甚至牽涉部分細價股,將手持股份賣給基金,又再以投資者的身分買入基金,涉及明顯的利益衝突。證監會警告,若基金重倉股份股價大跌、甚至孖展被「斬倉」時會造成極大損失,促請持牌法團顧及風險管理。
明報記者 余慕恩
證監昨日發表通函刊載,發現多個基金持倉集中,並重點投資低流通量、互有關連的細價股網絡。證監列舉這些持倉的不尋常之處,例如基金投資者或委託持有人實為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董事或聯繫人士,甚至資產管理公司的董事是旗下基金有份投資的多家上市公司之董事或行政總裁等(見表)。
資產公司不應無視可疑交易
當中亦有個案,是資產管理公司透過買入及賣出單據,向相關人士購入或出售上市公司股份,過程中只是按指示行事,並沒有行使投資酌情權。證監表明,懷疑這種作業方式,只是存心隱藏基金投資者有這些上市公司的實際持股量。證監警告,資產公司不應對客戶可疑交易視若無睹,應嚴格審查,避免捲入市場失當行為。
應向證監匯報客戶失當行為
證監又指,上市公司的董事知悉重大非公開及股價敏感資料,並可能導致潛在利益衝突,故在投資相關股票時,應謹慎行事。亦有個案涉不公平行事或利益衝突,有資產管理公司向一名基金投資者獲提供優惠待遇,獲允許在基金價格下跌前贖回所持有的股份,以此減少其投資損失。證監呼籲當資產管理公司在懷疑客戶違反市場失當行為時,應馬上向證監會匯報,又指公司的核心職能主管有主要責任,監督商業活動,確保風險管理措施適當,以及遵守適當程序。
籲資產管理公司注意流動性風險
證監亦擔心龐大而集中的持倉帶來的資金風險,在其中一個個案,因為基金因未能應付孖展追繳保證金通知,資產管理公司要動用其他基金作借貸,但該基金亦需要現金履行贖回,結果公司需以極高的一次性融資收費向借入基金提供貸款。
證監提醒,資產管理公司應管理旗下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確保基金能夠按照要約文件所載的條款應付投資者的贖回要求,亦應考慮其基金或委託帳戶是否應過度集中持有流動性低或互有關連的股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17&issue=20170801
借孖展倍大回報須提防被斬倉
1 :
GS(14)@2017-11-13 03:31:02【本報訊】孖展既能倍大散戶潛在回報,亦能倍大虧損。以借五成孖展,買入約100萬元騰訊(700)為例,究竟破高位賺多少,股價跌多少會被斬倉?若不借孖展,假設散戶以現金46.54萬元,上周四於每股358元買入1,300股騰訊,周五再以新高368元全數沽出,取回47.84萬元,即獲利1.3萬元,以本金計賺2.8%。但若當中利用五成孖展,以46.54萬元作為孖展按金,便可在358元買入2,600股騰訊,總貨值為93.08萬元。同樣以368元全數沽出,可取回95.68萬元,未計及孖展息,投資者獲利2.6萬元,以本金計賺5.6%。不過,若股價下跌,以透過恒生借孖展為例,當貸款市值比率升至70%或以上,便會自動斬倉償還孖展。以上述騰訊例子,向恒生借46.54萬元,當騰訊每股為358元,總貨值為93.08萬元,貸款市值比率即50%。假設騰訊總貨值跌至65萬元,即每股跌至250元,貸款市值比率因此升至71.6%,恒生將會自動替客戶斬倉。未計及孖展息,投資者已蝕28萬元,雖然股價只跌三成,但以本金計卻蝕六成。以孖展借貸比率較高的耀才為例,假設以上述例子借足八成買100萬騰訊,按金只需20萬元,當騰訊升至368元沽出,投資者獲利2.6萬元,以本金計賺13%。若騰訊跌至250元被斬倉,投資者蝕28萬元,即連本金亦輸突。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6/2020541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