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知識貼】IPO定價?不是腳趾頭想出來的,也不是公式算出來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0/57814.html

停了1年多的IPO重新開閘,投資者熱情高漲,市場火爆。但是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公司在申請IPO時,是怎樣給自己設定每股發行價區間嗎?定價過程都有哪些?i黑馬整理了知乎上的網友回答,希望能有所幫助。知乎網友Luo Patrick(證券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國內的定價其實都挺簡單的,主要就是PE估值。P=PE倍數*利潤利潤是固定數據啦,PE倍數涉及到當前的市場環境和公司未來成長性,一般會參考已經上市的可比公司PE值適當打個折,然後就算出來估值。DCF估值也是會用到的,但是(我猜)主要還是根據PE來估算,DCF作為佐證。因為DCF的估值太多主觀因素了,很容易操控,不可靠。以上是投行估值部分(不是公司自己給自己估值),這是IPO定價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投行會把估值報告發給一些投資機構,同時組織路演,主要目的在於告訴投資人“我覺得這家公司是非常好的,我估值到XX,你們趕緊來看看吧。”第三步是,投行邀請投資機構來報價,相當於投資人還價:“你覺得值那麽多,但是我們只願意出到這麽多,如果是這個價位的話,我們願意買多少多少。”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報價應該是比投行自己的估值要低一些,有點折扣。如果投資者特別不看好的話,會有非常大的折扣。最後一步是,投行統計一下投資者的報價,算算定在什麽價位能夠把股票全都賣掉,這基本上就是最後的價格。知乎網友FantasticCathy(投資銀行)在成熟市場上,向市場詢價的過程是一個多輪的科學的過程,IPO的定價既不是發行人或者投行用腳趾頭想出來的,也不是用一個或者兩個簡單的公式算出來的。沒做過A股市場,以我最熟悉的港股為例,IPO的市場推介大概是這樣的:香港市場有個“基石投資者”或者叫“基礎投資者”(cornerstone investor)制度,就是某個投資者在項目正式做簿記之前就簽訂基石認購協議,無論最後定價在定價區間的什麽位置,該投資者都以最後的IPO定價認購事先約定好的一定量股票,或者以股數計,或者以總價值計;同時,該項投資以及投資者簡短背景介紹會在招股書中披露。如果在紅鯡魚(Reds)定稿前基石認購協議已經簽署,那麽就進Reds;如果紅鯡魚趕不上,就進給散戶的香港公開發售招股書。在市場火爆的時候,基石投資者可以用early commitment換來確定的分貨量;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好的基石投資者是IPO發行的定海神針 ――這里要補充一句,海外市場IPO最後分股票是可以隨意分的,不是按比例的,舉個栗子,長線基金可能拿到下單量的80%,同樣項目上的對沖基金可能不到50%,私人銀行客戶可能是10%由於有這個制度,通常IPO前期的市場推介都是圍繞這找基石來的。基石投資者簽訂的認購協議使得該投資者必須要認購協議規定的股票數量或金額,無論定價在哪個位置。但是大家都不傻啊,憑什麽呀,太貴了怎麽辦,而且能做基石的也都不是路邊的阿公阿婆,都是大機構或者大富豪,即使正式的定價區間還沒有出來,簽協議前總得給人家一個概念吧,人家掏的是真金白銀哦。所以通常會有一個一兩個月的基石投資者溝通過程,先簽個保密協議(現在新的上市流程以後A1就是公開遞交的了,以後就不需要保密協議了),第一次見面互相有個了解,然後投資者回去做做功課,需要的話去公司看看,有興趣再來第二次見面,這次就聊得更深入一些。若是雙方言談甚歡,就都把老板拉出來見見,你覺得多少價錢可以買,我覺得多少價錢可以賣?聊著聊著,大概位置就出來的。主要考量因素:市場大行情如何,同業的都交易在什麽位置,今後幾年的增長速度,未來3-5年的可預見性怎麽樣,行業周期性如何,企業過往有沒有不良記錄,等等,加加減減,在國內、香港、新加坡、倫敦、紐約、波士頓見30-50個機構,深入聊10-20個,投資者和投資者的觀點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走完一輪,其實大家心里就都有譜了。就算見過的投資者後來各種原因不做基石了,這些反饋對後面確定價格區間也非常有指導意義。之後,聯交所聆訊結束,投行分析師就該出門做個環球旅行了,這個叫“預路演”,或者叫投資者教育,基本上就是在管理層正式路演之前提前走一圈。分析師會拿著他們的一個"pre-deal research report" 見投資者,在這個研究報告里面,分析師給出一個公允的估值,但是IPO估值通常需要有一個折價,畢竟你和別的上市公司比沒有公開市場的track record嗎。在這期間,分析師和銷售會拿回來很多投資者的反饋,有關於基本面的,關於行業的,但是更重要的,關於估值的。基於以上的投資者溝通和反饋,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定價格區間了。基本上我們已經知道什麽人大概會在什麽價位下單。定完價格區間,紅鯡魚出街,管理層就上路路演啦,投資者也就可以正式下單。一般來講,整個項目執行最驚心動魄的幾天上演了。最終定價在價格區間的什麽地方,取決於訂單情況,市場情況,發行人的意願。最理想的是比市場一致意見稍低一點點,這樣後市表現的信心就會大一點,所謂的leave some money on the table。現實中最後的定價會常常會比較戲劇化,什麽樣的都見過,哎,有時候真想沖上去大吼一聲:“姑奶奶兩天兩夜沒睡覺了,你們利索一點定個價會死啊!” 可是我不能。。。如果是美國市場,還可以高於或者低於原本的價格區間定價,發行規模也可以在最後做調整,而不需要重新做filing至於模型神馬的,模型是投行和投資者用來檢驗公司給出的承諾/預測的真實程度和可實現程度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實踐中,尤其在亞洲市場,還是PE,PB最方便溝通啦。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知乎網友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0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