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香港迪士尼樂園周二宣布了一項擴建計劃,包括從2018年到2023年將陸續開放的一些新景點。香港迪士尼樂園稱,擴建計劃還需獲得香港立法機構的批準,將耗資14億美元左右。該樂園53%的股份由香港政府持有,剩余股份由華特-迪士尼公司持有。
報道稱,在業績疲軟和迎來與上海迪士尼樂園競爭之際,這一舉措旨在增加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遊客數量。上海迪士尼樂園於今年6月份開園,規模比香港迪士尼樂園大得多。
今年2月份時香港迪士尼樂園公布了截至2015年10月份的上一財年財報,財報顯示凈虧損達到1.48億港元(約合1,900萬美元)。因中國內地經濟放緩拖累旅遊業,導致到該樂園遊玩的遊客數量減少。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迪士尼樂園是全球最小的迪士尼樂園。
而上海迪士尼樂園則表現搶眼,運營首四個月包括暑期高峰接待了四百萬遊客,有人推斷樂園第一年將達到一千萬客流。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還透露,上海迪士尼樂園已宣布在擴建,將新增園區“玩具總動園”。
華特迪士尼公司此前公布了截至 2016 年 10 月 1 日為止 2016 財年全年及第四季度報告,連續第六年創下歷史新高。2016 財年,華特-迪士尼公司營收為 556.32 億美元,較去年上漲 6%,凈利潤為 93.91 億美元,同比上漲 12%,稀釋每股收益(EPS)同比上漲了 17%。
華羅伯特·艾格表示:“2016 財年,我們連續第六年創下業績新高。這一年的亮點是歸功於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開幕、星球大戰回歸獲得的成功、以及破紀錄的 75 億美元電影總票房。 ”
據路透社報道,印度一名高級地方政府官員周一表示,臺灣智能手機部件廠商緯創已申請擴建其班加羅爾工廠,而蘋果公司是緯創的客戶之一。這名官員還表示,緯創還要求盡快處理其申請事宜。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 蘋果公司正在與印度政府探討在該國制造產品的可能性。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蘋果在該市場的占有率不到2%。而知悉此事的一名官員稱,蘋果公司希望在印度複制其在中國的模式。蘋果公司希望獲得財務方面的激勵,相關部門正在對此進行研究。
事件:1月11日,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在上海舉行中國二期廠房奠基儀式。據介紹,庫卡位於中國的機器人一期廠房於2013年投產,目前已實現年產5000臺的目標,成為庫卡全球第二大的機器人組裝工廠。二期廠房項目將同樣落戶上海,以求繼續擴大產能。此前美的集團(000333.SZ)公告,已完成要約收購庫卡的資產交割工作,已持有庫卡已發行股本的94.55%。
CBN點評:家電智能化正在成為時代的風向標,庫卡在中國擴建機器人工廠將為行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未來率先布局家電智能領域的企業將受益,上市公司中青島海爾(600690.SH)、老板電器(002508.SZ)以及蒙發利(002614.SZ)等值得關註。
隨著消費主體的不斷年輕化,消費理念也不斷進步。目前,中國家電市場正在加速消費升級,旨在推動產業朝向高端化、智能化、節能化方向轉型。黑電的智能化發展最快,同時,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機交互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白電占比也開始提速,目前智能產品市占率中洗衣機22.50%、空調18.54%、冰箱10.30%,較2015年有了快速的提升,2017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我國在家電智能化方面也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根據中國家電協會制定的技術路線圖(2015版),智能化方向屬於產品升級領域的四個方向之一。智能化方向是指,擴大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在房間空調器上的應用,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同時還提出了傳感器的普及、設備智能化、服務智能化等重點項目。
據市場調查機構HIS預測,未來5年全球智能家電市場的年均增長率將達134%,到2020年洗衣機、洗碗機、空調等白色智能家電的全球產量將增至2.23億臺。若納入機器人吸塵器、電飯鍋、微波爐等小家電,2020年全球智能家電產量將達7億臺。由此可見,未來智能家電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從上市公司來看,美的集團收購庫卡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美的在機器人領域動作頻頻,此前參股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17.8%股權以及與安川合資成立機器人公司等。長期來看,布局服務機器人與美的智慧家居戰略契合,可以成為美的智能家居生態圈的補充和延展。美的與庫卡有望共同開拓服務機器人藍海,有望長期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據新華社消息,香港特區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財委會)於2日通過特區政府向香港迪士尼樂園註資54.5億港元擴建的撥款。
香港特區政府與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於去年11月在港聯合公布,將投資逾109億港元擴建香港迪士尼樂園。原計劃為特區政府承擔擴建資金的53%,華特迪士尼公司分擔47%。後經雙方協議,特區政府註資的承擔額以54.5億港元為上限。計劃公布後,特區政府向財委會提交撥款申請,撥款申請於2日通過。
資料顯示,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由合營公司 ─ 香港國際主題樂園有限公司擁有,股東為香港特區政府和華特迪士尼公司。截至2015年財政年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持有香港國際主題樂園有限公司53%的權益,華特迪士尼公司則持有47%的權益。
工程完成後,樂園內的園區數目將由7個增至9個,而設施總數將由110項增至逾130項。擴建計劃將於2018年至2023年進行,期間每年都會推出新元素以吸引旅客。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對財委會通過擴建迪士尼撥款感到高興。他特別感謝議員的耐心,認為方案未來將會為香港帶來385億至416億港元的經濟效益。
最近,西部幾大主要機場開始了一場擴張運動,目標直指全球頂級樞紐中心。
“鹹陽機場規劃旅客吞吐量為1.1億~1.2億人次,未來隨著科技發展,有可能達到1.3億~1.5億人次。”站在西安鹹陽機場三期工程規劃展示模型前,西部機場集團有關人士近日介紹,三期工程已拿到民航局的批複,正在走下一步審批程序,計劃今年內啟動。
無獨有偶,今年1月,受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委托,中國民航工程咨詢公司在北京召開昆明機場改擴建工程立項報告評估會,該項目設計目標為2030年,預測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飛機起降量82萬架次。成都和重慶也正在建設或規劃第二機場,未來旅客吞吐量也將是億級數量。
按照民航部門預測,旅客吞吐量達到1.2億人次將進入全球前10位的國際樞紐機場。2017年,全球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的只有美國亞特蘭大機場,為1.039億人次。這意味著,成渝西昆將挺進全球頂級樞紐。
大擴建
西安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在2012年5月投運,以三航站樓、雙跑道模式運營,新建25萬平米的T3航站樓、8萬平米的綜合交通樞紐,以及南飛行區跑道,可滿足年旅客量5000萬人次的保障需求。但是,預計今年就將達到4600萬人次,到2020年將達到5500萬人次。
西部機場集團人士介紹,前幾年陜西和西安就開始籌劃三期工程。2017年11月,鹹陽機場三期工程獲得民航局立項階段的行業批準。該工程將北移北一跑道,新建北二、南二跑道;新建70萬平方米東航站樓等。
而昆明長水機場更是在2012年投入運營的5年之後又計劃擴建。資料顯示,與西安鹹陽機場擴建類似,工程計劃在已有兩條跑道基礎上,在西跑道西側建設西二、西三跑道(長4000米、寬45米)及滑行道系統。
在西安和昆明機場擴建的同時,重慶也計劃修建第二機場。今年4月底,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在其官網發布《關於重慶第二機場規劃研究咨詢單位比選的公告》,這意味著重慶第二國際機場的建設規劃正式邁出了第一步。
而在這幾個城市中,成都起步最早。2016年,天府國際機場動工建設,計劃2020年投運。機場遠期將建設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126萬平方米,滿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萬人次需求。加上成都雙流機場,成都航空旅客吞吐量也將達到1.5億人次左右。
成都雙流、昆明長水、西安鹹陽和重慶江北這四大機場都是全國前十大機場。2017年,成都、昆明、西安和重慶的旅客吞吐量分別為4980萬人次、4473萬人次、4186萬人次和3871萬人次,分別排名全國機場的第4、6、8和9位。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地處西部與東部距離遠,以及受複雜地形因素影響,西部地區鐵路和公路發展相對滯後,航空運輸需求比較大,同時,到這些地區旅遊的人數也較多。隨著人口更多地向這些城市聚集和經濟增長,現在條件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一位機場規劃專家向第一財經表示,民航仍然是中國基礎設施的短板,雖然有高鐵,但是航空出行人數增速也沒有放緩。人口都在向省會城市集中,發改委判斷,到2030年,全國人均民航飛行將達1.5次,全國將有30億人次,而且都集中於重要城市,因此除了北上廣就是省會城市,大機場是必然。
競爭加劇
不過,在航空需求增長的背後,還有地方打造樞紐、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野心。比如,2017年9月,時任陜西省省長胡和平在西安空港新城調研時,首次提出“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的發展思路。借助於西安鹹陽機場的樞紐優勢,做大做強臨空經濟,打造內陸經濟開放高地。
鹹陽機場定位為“三個樞紐”,即向西開放的大型國際樞紐、“一帶一路”的航空物流樞紐和西部地區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昆明長水機場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門戶樞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郝淵曉向第一財經表示,“從全國來講,我認為省會城市都可以建設樞紐機場,中國有13億人口,每一個省就相當於歐洲一個國家,甚至幾個國家,它們都有自己的樞紐中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航空運輸空間非常大。”
不過,在客貨集聚階段,圍繞樞紐建設的競爭卻在不斷上演。
在旅客客源方面,成都和重慶之間競爭較大。經常航空出行的旅客能明顯感受到,進出港重慶的機票價格比進出港成都的價格便宜。而且,重慶江北機場也積極輻射川東和川南地區,分流雙流機場的客源。而重慶第二機場選址有很大可能在渝西地區,這樣雙方的競爭競爭將更加激烈。
圍繞打造國際樞紐的目標,這些城市都在發力開辟國際航線,為了培育市場,各地政府更制定了一系列財政補貼措施,刺激航空公司開辟更多的航線,尤其是遠程洲際航線。
在貨運方面,各大機場都希望成為貨物集散地,紛紛出臺政策支持貨運發展。比如,西安提出,爭取2018年新開通5條全貨運航線。按照“補航線、獎增、扶夥伴、給時刻、優中轉、惠油料、拓高端、聯交通”的方針,不斷增強航空物流集散能力。
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公司副總經理劉濤向第一財經表示,今年5月底或者6月,陜西省將出臺支持貨運的政策,而西部機場集團已經先行投入2000萬用於支持貨運。西安明確提出,要打造價格窪地。
以影視文化產業聞名全球的橫店集團將把航空產業作為支柱產業。
“目前,無論是我們的影視產業還是旅遊產業都急需航空產業的支撐。”橫店集團總裁辦主任、浙江橫店航空產業公司董事長葛精兵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方面,目前全國有1300多家影視企業和300多個劇組落戶橫店,這些人需要從北京、廣州等全國各地來橫店拍戲。另一方面2017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872萬人次。隨著新景區的逐步建成開放,遊客數量還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日前,橫店集團與杭州城市學研究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明確建立橫店空港文化旅遊經濟區規劃建設發展研究課題合作關系。葛精兵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著手空港文化旅遊經濟區建設的準備工作。
根據合作協議,橫店空港文化旅遊經濟區規劃建設發展研究範圍,將以東陽橫店通用機場及周邊區域約12平方公里為核心區,覆蓋橫店全域約121平方公里,依托綜合服務交通網絡輻射浙中。
產業發展戰略是以影視文化產業和航空文旅產業為雙引擎,以機場建設運營為依托的“港產雙驅”戰略措施,打好橫店空港經濟區“航空+”的特色牌,打造“航空+文化”、“航空+旅遊”、“航空+服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模塊。
其中,“航空+文化”模塊,包括訓練、影視、會展、科教、競技、圖書、廣告等產業;“航空+旅遊”模塊,包括低空遊覽、旅遊包機、商務飛行等產業;“航空+服務制造”模塊,包括零部件制造、維修、加油、信息開發等產業。
其實,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橫店在發展航空產業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礎。
橫店集團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涉足航空產業,2002年,收購了浙江東華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今年3月,東陽橫店通用機場正式啟用,橫店正在迎接“航空+影視+旅遊”綜合大發展時代的到來。
未來,橫店將通過“航空+影視+旅遊”的深度融合,致力打造世界的影視小鎮、休閑小鎮、航空小鎮,力爭年接待遊客達到3000萬到5000萬人次,讓航空產業成為橫店集團的支柱產業。
今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幹意見》(浙委辦發【2018】25號)提出"加快橫店通用機場的改擴建,支持開展升級為民用運輸機場的前期研究,並爭取列入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
葛精兵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通用機場的改擴建正在立項之中,將成為大型通用機場和公務機場。
據記者了解,目前橫店也正在準備升級民用運輸機場的申請工作。
浙江省金華市副市長、東陽市委書記黃敏在今年3月份東陽橫店通用機場通航首飛當天舉行的“航空+影視+旅遊”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未來橫店通用機場將規劃改建成運輸機場,成為浙江中部地區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
去年年底,浙江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敏來橫店通用機場考察調研時談道,橫店通用機場是加快推進浙中金-義-東-橫都市區崛起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加快推進浙江民航強省建設、完善浙中綜合交通體系、構建全省1小時空中交通圈的重要節點。
目前,除了通用機場的落地,杭溫高鐵、金東甬鐵路、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建設也在逐步推進,“機場+高鐵+輕軌+高速公路”的綜合交通體系將使橫店交通區位優勢愈發明顯。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