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綠地窘境: 23座摩天大樓難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176

 

2016年6月23日,蘇州太湖邊,白色地塊是綠地太湖城的摩天大樓,規劃358米,2013年9月啟動,目前仍在打地基。(馮葉/圖)

通過捆綁地方政府爭相追逐的摩天大樓,從而獲得其他土地收益的策略,曾為綠地開疆拓土立下過汗馬功勞。但現在,這眼看著要成賠本的生意,綠地23座摩天大樓都處於未建、緩建的狀態中。

摩天大樓,是一個城市最顯眼的地標,然而有些摩天大樓,暫時只能在規劃中找到。

在過去幾年里,“摩天大樓專業戶”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向世界各地承諾興建至少有50座摩天大樓(超150米),但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將近一半仍處於未建、緩建的狀態中。

通過捆綁地方政府爭相追逐的摩天大樓,從而獲得其他土地收益的策略,曾為綠地開疆拓土立下過汗馬功勞。可隨著這一輪樓市去庫存、去產能周期的到來,過去整體賺錢的項目正在變得不那麽賺錢。

耗資巨大又難以盈利的摩天大樓,建還是不建?

2016年7月5日,南方周末記者向綠地集團廣東事業部營銷副總經理汪學軍約訪,對方電話回複了解核實後再說。

找不到的地標

2014年1月7日,在山西省省會太原,綠地以9個多億的價格拿下了一塊位於汾河邊上的黃金地塊,命名為太原綠地中央廣場。根據規劃,這個項目由4棟摩天大樓組成,2棟188.9米,2棟150米。廣告宣稱,項目建成後將“刷新太原人對於天際線的想象”。

綠地在拿地時,曾與太原市國土局約定了竣工時間——自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交付之日起3年內。據現場的工程展板介紹,項目建設周期為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略微超過3年。

但是,實際開工時間卻比預計開工時間推遲了1年半。在太原從事房地產前期開發的徐曉達,每天上下班都要從綠地圍起來的工地經過。他眼看著兩年前打樁後,現場就沒了動靜,直到最近才有工人重新進場。相比之下,隔壁一家與綠地幾乎同期拿地的央企地產,如今已經拔起了9棟高達160米的超高層住宅。

一位接近綠地太原公司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實際上,最初綠地與客戶約定的交樓時間是在2017年年底,後來綠地內部決定停工、緩建,預計無法按時交付後,“早期為了搶業績預售了的樓盤,現在已經全退了”。

徐曉達說,按照綠地現在的人員配備以及施工進度,想要按時完工已幾無可能,“就算現場1000人搶工,6天蓋一層,再穿插施工,像隔壁央企一樣組織得很好,2018年10月底能幹完,就算不錯了。”

太原的摩天大樓並不算是綠地的代表作,在綠地引以為傲的作品中,不少比太原拿地更早,但目前依然看不到大樓主體:258米烏魯木齊綠地中心,301米長春綠地中心,301米銀川綠地中心,358米蘇州綠地中心,468米成都綠地中心,518米大連綠地中心。

其中,並不算高的“新疆最高雙子塔”烏魯木齊綠地中心,早在2013年9月就舉行了奠基儀式,馬上就要三年了,綠地該項目售樓處的工作人員在電話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雙子塔仍在做地基澆築。

任何一處綠地樓盤的廣告展板都會用一一在列的項目昭示,綠地是當之無愧的“摩天大樓專業戶”。在過去幾年里,綠地向全國各地承諾興建至少50座摩天大樓(超150米),它們大多包含在“綠地中央廣場”和“綠地中心”這兩個系列的項目綜合體中。

南方周末記者結合年報,以及向其各地的售樓部確認,在綠地這50座摩天大樓中,將近一半仍處於未建、緩建的狀態,它們大多在2013年左右拿地;另外一半要麽是完工和接近完工的項目,大多較早拿地,要麽是近一兩年才有計劃。

對於有些地區來說,地標正在被遺忘。2011年左右,僅在東北三省,綠地就先後規劃了4座摩天大樓。到目前為止,大連和長春的綠地中心仍看不到大樓主體,其余幾座查詢不到任何施工進度。

綠地東北公司前員工黃健剛離職不久,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當時主要負責營銷的東北地級市就規劃有超200米的摩天大樓,拖拉了5年後,最新消息是“不打算建了”,“前期還拿地標做宣傳,後來地標這個概念再也沒宣傳過,而且在項目Logo中有一個代表高度的數字,後期也被抹掉了”。

邊庫存邊擴張

“3月份一開春,各個地產項目都開工了,綠地的住宅工期也很緊張,但只有綠地,4月才開工。”一位接近綠地集團的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了一個細節。原因是,綠地的承建方很多時候需要墊付工程款,導致作為乙方的承建比甲方綠地還牛,“指揮不動的,沒有工人幹活”。

他認為,綠地太原公司資金緊張,是太原摩天大樓緩建的主要原因。以至於這兩年綠地在太原拿地的動作很少,而其他大地產商則搶地很兇。

2015年5月,《中國房地產報》披露了綠地在東北三省因資金斷流,所有在建項目全線停工的消息。黃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盡管東北情況今年有所好轉,比如4、5月份的時候,長春等地幾個停工好久的樓盤複工了,但是綠地在房地產上能夠調動的資金仍然有限。他所在的城市,綠地總共拿了5塊地,但真正運作起來的只有一塊半,“連建住宅的錢都拿不出,更別提沒有市場的地標寫字樓”。

黃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因為摩天大樓停工,他們要應付很多業主的投訴,“很多業主都是為了地標才買的住宅,現在地標不建了,手里的住宅肯定沒有那麽值錢了”。

隨著近日年報的公布,以“世界500強企業”作為標識的綠地,被國內外評級機構齊齊下調評級。其中,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了綠地的長期外國與本國貨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BB-”調降至垃圾級別的“BB+”。

考慮到2016年一季度的現金流情況,國內評級機構聯合信用認為,綠地旗下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子公司——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已無法滿足業務規模擴大和投資活動增多的需求,融資壓力較大。截至一季度,綠地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已高達89.2%,高於行業均值74.82%。

惡化的財務狀況與綠地過去的地產布局有關。綠地與地方政府共同“造城”,曾在二、三線城市吃進了大量的土地。聯合信用稱,截至2015年底,綠地集團在售項目中,仍主要以二、三線城市為主,一線城市項目可供出售面積僅占5.15%。

可隨著這一輪樓市去庫存、去產能周期的到來,壓力主要就集中在二、三線城市。綠地2015年的庫存增加了18%,而相應的房地產營業收入卻減少了11.23%。“存貨上升,營業收入下降,說明房子還在不停造,但是銷售的情況不如去年。”一位在券商做房地產債券一級發行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

據聯合信用統計,在不考慮新增土地儲備的前提下,綠地集團在建房地產項目未來仍需投入超過5000億元的資金,這將導致綠地集團“資金支出壓力大”。南方周末記者粗略計算,房地產住宅開發周期大概在2-3年,考慮到綠地集團的“造城”規模,就算拉長至10年開發周期,僅蓋房子這一項,綠地集團每年也要騰挪出500億元。

但與此同時,綠地卻在更加激進地擴張。從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綠地轉戰15個一線和省會城市,僅拿地就花了五百多億元,這一總額與去年全年拿地的金額相當。

此外,綠地開始著手調整發展策略,以類似於“摩天大樓+物業”的模式進軍“地鐵+物業”。去年5月,綠地集團發起成立中國城市軌道交通PPP產業基金,總規模為1000億元。

先蓋賺錢的

正是在需要大幅舉債擴張的當下,綠地選擇放緩建設不那麽好賣的房地產項目。年報顯示,2015年,綠地新開工建設項目面積較2014年減少42.49%,主要就是為了控制開發速度,緩解融資壓力。

首當其沖被放緩的正是其摩天大樓等商業項目。建設摩天大樓成本高、投資周期長,本身很難盈利。而摩天大樓背後的真實商業邏輯在於,通過政府配比的其他土地來獲得較大收益。

中信地產一位參與前期拿地工作的內部人士曾向南方周末記者直言:“就像中國的大多數五星級酒店都不賺錢一樣,開發商都是為了周邊配套的寫字樓或者公寓,摩天大樓修建者的目的,不在摩天大樓本身。”

今年3月,綠地董事長張玉良在接受《界面》專訪時坦言,綠地以前商業地產比重比較高,占了50%。受經濟形勢影響和互聯網的沖擊,商業市場需求增長放緩,甚至都萎縮了,綠地已經調整到以住宅為主。

“意思就是把賺錢的東西先幹了,最後再建不賺錢的摩天大樓。”一位長三角知名的地產營銷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道出其中的門道,比如憑借摩天大樓捆綁拿到住宅用地,整體地價一定比別人便宜,摩天大樓的成本已經被攤在了地價里,“只要不蓋就是賺錢的。”

南方周末記者在江蘇走訪時發現,綠地先建住宅,商業置後的做法十分普遍。

占地700畝的綠地太湖城,坐落於蘇州太湖東岸。綠地在此規劃的358米摩天大樓,剛剛開始修建地基。

這里屬於剛規劃沒幾年的吳江新區,面積相當於香港陸地面積那麽大。現在,整個新區就像一個巨大的工地,彌漫著塵土和刺耳的電鉆聲。

烈日之下,一位汗流浹背的二手房地產經紀人一邊指著湖邊碩大的規劃圖,一邊向客戶介紹:“唯一在太湖岸邊有住宅的就是綠地。”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綠地住宅早就蓋好了,除了別墅,大部分在去年底銷售一空。就在2016年春節前後,這里的房價翻了一倍,現在均價1.7萬元。

上述地產營銷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如果說市場能消化摩天大樓,還是可以建的。但一般來講,省會級城市以下建摩天大樓都是虧的。他認為,江蘇也就是蘇州和南京可以搞,“其他城市很難盈利”。

而綠地在一些非省會級城市亦規劃有摩天大樓。江蘇無錫綠地西水東城與蘇州綠地太湖城的規劃如出一轍,城市綜合體緊鄰運河,同時包含住宅和一座200米的摩天大樓。不過,自2013年開始運作後,目前在售的只有住宅,摩天大樓還沒有動工。

同樣在江蘇鹽城,綠地在遠離市中心的亭湖新區規劃有大型城市綜合體——綠地商務城。但包含超市、寫字樓在內的多棟商業大樓,自2014年年底主體建成後就陷入了停工狀態,外立面沒有刷漆,旁邊一塊商業用地也還沒有動土。

這一景象被住在對面的一位業主拍了下來,發在了微博上。這位業主是2013年年底入住的,他的住宅和商業部分都屬於最早的一期項目,綠地給他的承諾是2014年年底開放商業,但是後來一拖再拖,直到四期住宅都快建好了,商業部分還沒能完工。

在這個白天幾乎看不到車輛、紅綠燈基本是擺設的地方,上述業主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完全找不到鹽城河東中心的感覺”,生活很不方便,隨便買個東西都要驅車去市區解決。

(李伯根/圖)

金蟬脫殼?

對於商業地產如何去庫存,張玉良在接受前述專訪時提出了三點策略,其中最值得玩味的一點是:“已經開發的,采取靈活的措施來做,比如功能用途協商改變,商業能不能變成居住辦公。”

“一開始以為是賺錢,後來盤算不賺錢,開發商就想改規劃。”上述地產營銷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這種做法在地產業屢見不鮮。

綠地在天津的一個項目,規劃就發生了改變。今年1月4日,天津市薊縣規劃局發布公告稱,上海綠地集團天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綠地間接百分百控股),向該局提出申請,擬將一塊受讓宗地中的部分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調整為居住用地。

原地塊本用於“盤龍谷文化城二期項目建設,開發藝術家院落、文化教育機構、總部研發基地等文化設施,建成集電影拍攝、文化產業、旅遊休閑、養生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複合地標和有張紀中導演品牌影響力的‘百年中國影視基地’。”

按照土地出讓條件,該宗地面積96413.9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占40%;文化娛樂、商業金融、教育科研設計等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原統稱為公共設施用地)占60%。

但為滿足盤龍谷文化城項目二期建設的需要,該宗地中的部分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目前調整為居住用地,即:居住用地面積比例由40%提高到89.38%;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原為公共設施用地)面積比例由60%下降到約10.62%。

“或者規劃都不用改。”徐曉達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摩天大樓可以照樣蓋,“寫字樓磚砌墻改改就能變成公寓”。之所以能這麽做,是因為行政流程中存在灰色地帶——雖然開發商開始建設時,報規劃局備案的不是公寓,但是政府沒有規定,竣工備案後,更改使用功能算不算違建。

地產業受訪者普遍認為,經過擴張做大規模的綠地,如今手上持有大量土地資產,有的是化解資金困局的辦法。

綠地集團負責媒體關系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超高層項目的政府審批、前期規劃、項目的政府審批、前期規劃、項目周期,都和一般項目不一樣。從企業角度來說,目前都在正常合理的運作範疇之內。

(應受訪者要求,徐曉達、陳峰、黃健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36

淘汰摩天大樓的城市

2016-07-18  TCW

「誰能住在世界之都市紐約?」有一次到紐約與在金融界工作的一位朋友聊天時,朋友感慨的說,這幾年看到太多人離開紐約,表面上的原因不一,但以他的角度看,理由只有一個,沒有辦法在紐約生存。紐約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戰場,每天快速的淘汰人,能留下來,必須是箇中翹楚,太不容易。

這是十年前的一段談話,我最近不知怎地,到上海時又想起。我應邀出席一項在上海中心大廈(Shanghai Tower)舉行的活動,即將正武營運的上海中心大廈是中國第二局樓、世界第三局樓,位於上海金融商圈陸家嘴。入場前,有一支陸家嘴的縮時紀錄的影片,第一個畫面是一八四二年,從上海外灘望過去的陸家嘴。

一八四二年,是上海歷史的分水嶺。這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戰敗的清朝被迫將上海等五個城市開放讓外國人貿易。從此,上海由一個漁村蛻變為中國最早開放的國際通商城市。

傍在黃浦江畔的陸家嘴,在一八四二年是一片荒蕪的沼澤地。上海一百七十四年的歷史由這個時間點開始說起。不到一分鐘的縮時影片,我們看到荒蕪的陸家嘴與外灘,從浦西的外灘開始,有了建築、碼頭。

然後,人來了、車來了、錢來了。一幢幢巴洛克風格的房子在外灘立起。最後二十年,繁榮跨到浦東。陸家嘴也立起一幢幢的摩天樓,成為全世界摩天樓密度最高的區域。畫面終結於二〇一六年,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落成,改寫上海天際線的高度。

我經歷過上海還在用外匯券的年代,理解上海與時俱進的速度,但這支影片,一分鐘一百七十年的時光流逝,漁村變成世界之城,讓人太震驚。變化太快了,我不知道,上海會繼續變成什麼樣子?

這裡是全世界摩天大樓建造速度最快、最密集的城市,連上海人都還來不及記住一幢新高樓的名字,又被另一幢取代。不僅,人在激烈競爭,樓也在激烈競爭。我站在上海中心大廈頂樓往下看,眼下是一幢幢昔日的摩天高樓。而今都在新摩天大樓的腳下。淘汰,一瞬間。比起紐約,有過之無不及。

如果,連摩天大樓在上海的壽命都這麼短,人呢?誰才能立足這個城市。曾經,我去上海的心情與姿態,是非常驕傲:現在去上海的心情是惶恐的。 驕傲不見了,在國際競賽中,有多少台灣人是有能力立足於此?或者,一如殘酷的紐約,一天又一天的將人淘汰出城。

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bwceo/

王文靜 商周集團

撰文者王文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72

包辦南京、蘇州四棟摩天樓的台灣建築師 溫子先 征服中國家電大王的心

1 : GS(14)@2010-12-27 16:41:53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5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86

愷英網絡:小遊戲搭起「摩天大樓」

1 : GS(14)@2011-03-20 18:42:12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318/192635.html
本報實習記者 韓言銘 北京報導
  日前,愷英網絡完成了由經緯創投、凱鵬華盈(KPCB)與清科創投組成的第二輪融資,金額超過1500萬美元。
  愷英網絡是社交遊戲「樓一幢(摩天大樓)」的開發商。目前,愷英網絡已發展成為騰訊開放平台上最大的第三方社區遊戲商之一,遊戲總註冊用戶數已超過1億人且仍在高速增長。
  從草根站長到SNS
  作為愷英網絡的CEO和創始人,王悅非常幸運。他公司開發的遊戲「樓一幢」剛於2009年7月份在人人網發佈,很快就受到用戶歡迎,在兩週之內用戶即超過百萬。更令王悅想不到的是,2009年8月份,凱鵬華盈(KPCB)就找到了他。
 
 「當時在網站上沒有我們的任何信息,也沒有我的聯繫方式。我很奇怪KPCB能找到我們。」王悅說,之後的溝通幾乎沒有障礙,「由於KPCB投資
zynga美國知名社交遊戲公司,已經對社交遊戲行業有深入瞭解,也就不需要我去解釋社交遊戲的價值和未來,後面的溝通很默契,很快達成了投資意向。」
  事實上,王悅最早觸網是在大學期間,做了很多網站,成為一名草根站長。2001年他考入了西安的長安大學,讀的是水文水資源專業,「不是不喜歡,是基本聽不懂。」王說,「我就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做,所以開始整天上網,學習做網站,很快成為一名草根站長。」
  說起大學期間的草根站長經歷,現在他還很興奮:「在SP(移動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混亂的年代,百度中所有關於手機鈴聲的搜索結果基本都是我的網站,靠這個我賺了第一桶金,大概有百萬美元。」
 
 在2005年的一次上海草根站長大會碰到了51.com的創始人龐東昇,聊得很投機,然後就加入51.com創業團隊,王悅從產品經理一直做到遊戲事業
部總監。「在離開時,51.com也從一個20多人的團隊發展到500多人,用戶從百萬到1.5億,自己也組建80人的遊戲團隊。」王悅表示,3年多在
51做SNS的經歷讓他受益匪淺。
  而真正觸發王悅進軍社交遊戲的是「開心農場」的火爆,2009年4月「偷菜」遊戲開始在網絡流行,這對於當時正在做SNS和flash game(小遊戲)的王悅來說是個機會,「我決定把這兩個東西整合一下。」
 
 2008年10月,離開51.com後王悅和他的好朋友兼校友創辦了愷英網絡。開始他們做的並不是社區遊戲,而是主要運營一個小遊戲網站
(3839.com),「每天有幾百萬的PV(頁面瀏覽量),有幾十萬的用戶,當時每月就有幾十萬人民幣的收入,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對於剛創業的王悅
來說很滿足。
  「微更新」 「勤活動」黏住用戶
  王悅是個好學和敏銳的人,在開心農場開始流行時,他就看到了社區遊戲的未來。很快他就著手開發遊戲,由於社交遊戲開發週期短,加上他們對社區和小遊戲玩家的理解,3個月就開發出了愷英網絡的第一款社交遊戲——「樓一幢」。
  「當我們決定開始進入社區遊戲行業時,我看了一些書,覺得要更加專注,因此轉讓了3839.com的所有業務,潛心做社區遊戲。」王悅說。
  在最初跟人人網合作時,愷英網絡和人人網的收入分配比是4.5︰5.5。
  目前,愷英網絡還是按社區遊戲通常的做法在運轉,即主要是通過虛擬道具收費的方式來獲利。王悅說,新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探討中。據其介紹,公司目前已經上線的產品已經有4款,包括樓一幢(摩天大樓)、恐龍王國、寵物戰爭和單身公寓,後續還會不斷推出新的遊戲。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淘寶、騰訊、facebook等社區平台上玩愷英網絡開發的遊戲,其中「樓一幢」的用戶已經超過1億,每天的活躍用戶達
千萬,每月可實現幾百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對於國內外收入的佔比,王悅不願透露但他同時表示:「國內是我們最擅長的,騰訊這些平台都還有很大的潛力,應該先
把自家園地先做好」。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愷英網絡目前與各平台合作的分成模式是不盡相同的,比如與淘寶合作,在當月收入很小的時候,淘寶是不參與分成的,而當收
入達到一定數量後,淘寶分成比例則不超過40%;而對於和騰訊的合作分成比例,王悅表示:因簽有保密協議,不便向記者透露。但記者通過其他渠道瞭解到:與
新浪開放平台公佈的三七分成不同,騰訊與開發者的分成比例在五五左右。
  事實上,社區遊戲的門檻並不高,愷英網絡因何能在眾多開發商中脫
穎而出?王悅說,他們會對社區和遊戲玩家的用戶數據進行分析,並對已經流行的遊戲中加入自己新的想法。更為重要的是,一款遊戲做出來以後需要去聽用戶的反
饋,好建議會立即採納並及時更新。另外,還需要不斷地用活動去刺激用戶,這樣用戶的活躍度才高,付費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而在拿到
1500萬美元的投資後,愷英網絡也將使用重點確定在團隊建設上。王悅說,現在社區遊戲的門檻已經提高了,過去的很多小團隊是很難做好客服這塊的,愷英網
絡在開通了24小時客服的基礎上,還會吸引更多的高級人才加入。據他透露,愷英網絡目前150多人的團隊中,其核心成員已經網羅了來自麥肯錫、騰訊以及外
籍的一些高級人才。
  投資物語
  經緯創投管理合夥人徐傳
表示,社交遊戲已經成為互聯網用戶最熟悉的娛樂方式之一,未來還將持續發展。中國擁有大量優秀的社交遊戲開發及策劃人員,我們相信在該領域將出現令人尊敬
的中國公司,愷英網絡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而作為愷英網絡的首輪投資者,凱鵬華盈管理合夥人汝林琪也表示:將會一如既往地為愷英網絡的市場發展戰略、團隊
建設等方面提供國際化的資源和專業服務。
  第三隻眼
  易觀國際分析師玉軼認為,社交
遊戲產品的遊戲邏輯非常簡單,在原創遊戲的突破上難度更大,核心人才的流動性和成本也越來越高。愷英網絡的產品只是養成類社交遊戲的階段性進化,因此招賢
納士和拓展海外是其當務之急。另一方面,社交遊戲產品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產品趨同嚴重,國內市場用戶付費成長緩慢,對於有資本支撐的愷英網絡而言,讓社
交遊戲產品線與網頁遊戲產品線協同,並提早一步佈局IGA(遊戲內置廣告)商業模式,讓廣告主先一步與社交遊戲企業綁定,這對於愷英網絡而言是非常值得探
索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511

杜拜摩天樓沖天火數千人疏散4傷

1 : GS(14)@2015-02-22 12:55:27





■有住客指是五十二樓首先起火。



全球第五高住宅、樓高七十九層的杜拜摩天大廈「火炬塔」(The Torch)昨日凌晨發生火警。大廈警鐘在起火初期曾一度失靈,幸好大廈內及附近的數千名居民最終及時疏散,火勢在數小時後被救熄,至少四人受輕傷、七人吸入濃煙不適。警方指起火原因沒有可疑。


火警在昨晨約二時發生,有住客表示目睹五十二樓附近首先起火,大廈兩側噴射出熊熊火光,乘着風勢燒得更猛,波及數層單位,焚燒中的金屬瓦礫及玻璃碎如雨般灑落附近一百米內的道路,更在較低樓層點起另一火頭。民防部門指,大廈共二十層範圍受到波及。


■焚燒中的金屬瓦礫及玻璃碎如雨般灑落。美聯社

消防員行動迅速獲讚

住客指,火警發生時大廈警鐘未有響起,接待員收到鄰座大廈的通知後才驚覺事態不妙,立即報警,並逐家逐戶疏散數百名住客,至少十二架消防車及多架警車瞬即趕到現場。火警中四人受輕傷,七人吸入濃煙後不適,須在現場接受治療。有居民讚揚消防員行動迅速,很快將火勢控制。受火警影響,馬里納區須實施交通改道,災場附近共數千名居民亦須緊急疏散,大部份人身穿睡衣、狼狽地逃到街上,也有夜蒲後歸家的居民穿着晚裝逃生。一位女住客收到朋友通知後趕到火警現場,嚇得失聲痛哭,待得知她住的低層單位未受波及後,心情才得以平服。消防員數小後將火救熄,居民昨日已陸續獲准回家。警方相信火警屬於意外,認為沒有可疑。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22/190508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12

300人擲13.2億土豪投資美摩天輪換綠卡

1 : GS(14)@2015-07-23 01:28:02

■高190米的紐約摩天輪將於2017年開幕,圖為構想圖。互聯網



投資摩天輪也能換綠卡?美國紐約耗資近5億美元(下同,約39億港元)興建全球其中一個最高的摩天輪,但原來有三分一的資金都來自中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300名中國富豪投資1.7億(13.2億港元)到該個摩天輪項目,內地網民怒斥:「富人移民和外逃貪官對美國的貢獻的確不小!」


美國紐約於三年前計劃於於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北岸興建一個約190米高的摩天輪,吸引遊客乘渡輪前往時,能經過自由神像,而摩天輪附近亦會興建酒店和食肆,項目已於今年開始動工;但要建造如此巨大的摩天輪,造價甚是不菲,從2012年提出的2.3億(約17.8億港元),急增至今年的5億預算。




移民公司辦講座教路

面對如此高昂的建造費,建造商便從300名中國投資者籌集1.7億的投資額,藉以相換的就是移民局發出的投資移民簽證。據知,美國政府准許一種名為投資移民EB-5方案的簽證,容許外國人投資最少50萬於高失業率地區,從而直接或間接創造就業,就能得到移民簽證。以今次1.7億來自中國的投資額計算,300名中國投資者平均攤分投資額為57萬(約442萬港元),而摩天輪項目負責人稱,項目估計能造就400個長期就業崗位,建造期間亦帶來近五千個建築和相關領域的工作。
CNN引述項目負責人表示,該批中國投資者及其家人預計一年內將獲發臨時簽證,2年後若果項目建造成功,並創造出所需職業空缺,他們便會獲得永久綠卡,而他們的投資額亦會分六年攤還,其間更可得到2.75%的利息。據知,美國移民局每年發放的EB-5簽證為一萬張,上一個財政年度於去年9月底完結,但8月底中國公民的該類簽證名額就已經全部用完,可見該類簽證對中國人十分搶手,資料亦顯示,去年美國移民局發放的EB-5簽證八成都來自中國投資者,而中國不少移民公司亦看準這一盤生意,向眾多有意申請綠卡的中國富豪辦講座教路。




比中環摩天輪高3倍

紐約這次興建的摩天輪高190米,比165米高的新加坡摩天輪及130米高的英國倫敦眼摩天輪還要高;亦比香港去年開幕、60米高的中環摩天輪高3倍,但縱然如此,紐約摩天輪2017年竣工時亦估計不能成為全世界最高的摩天輪,因為杜拜亦加緊建造210米高的杜拜眼摩天輪,預計明年將會落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8/192235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99

Leon陪坐摩天輪

1 : GS(14)@2016-05-08 02:56:14

■黎明昨晚與四名幸運兒坐摩天輪,當中兩位來自上海及韓國。


黎明(Leon)昨晚的演唱會繼續有抽歌迷坐摩天輪環節,未受天文台發出預計會有雷雨的警告影響,當中四位幸運兒全是女粉絲,包括兩位來自韓國及上海的粉絲,其中韓國女粉絲更是凌晨3時多排隊,同行友人被抽中讓給她,現場更有數十粉絲圍觀等見Leon。畏高的Leon大概晚上7時現身,即引來粉絲狂叫「你好型呀」、「Leon,Good luck」,他與四名幸運兒上摩天輪共度3分鐘,離開時更幫粉絲執袋,認真有男士風度。上海女粉絲接受訪問時更流淚:「我好激動,好帥!」採訪:盧妹、曹家誠攝影:陳順禎、沈健程



■來自上海的女粉絲能與偶像一齊搭摩天輪,激動落淚。

■黎明在摩天輪包廂中與粉絲有講有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07/196014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972

浪漫3粒鐘 忽然面左左洪永城攬翠如 摩天輪談情

1 : GS(14)@2016-08-13 14:50:18

【嬲嬲豬】■翠如BB突然黑面,洪永城似乎很無奈。DV圖片





【中環】洪永城與黃翠如在現實中各自有另一半,前者與唐詩詠拍拖,翠如BB則與蕭正楠感情相當穩定,二人私底下感情似足兄弟,不過無綫依然愛將二人塑造成公仔箱情侶,再開劇給他們扮情人。大前日黃昏時段,洪永城與翠如BB現身中環海濱旁的摩天輪取景拍劇,身穿墨綠色恤衫及卡其褲打扮的洪永城抵達,他率先與工作人員研究及睇劇本作準備,之後一身白恤衫、短裙的OL打扮的翠如BB亦加入拍攝。翠如BB、洪永城與工作人員齊進入摩天輪車廂埋位,其間二人戲份似情侶交流,見翠如BB挨着洪永城心口,而洪永城亦搭着她的膊頭,兩人甚有默契笑笑口談情,亦有拍一些有點面左左沒交流的鏡頭,演得相當投入。



【攬到實】■洪永城擁着翠如BB,在摩天輪上欣賞夜景。DV圖片

【傾唔完】■黃翠如與洪永城大前日現身中環海濱。DV圖片

【孖住走】


蕭正楠拒拍

一停機時,翠如BB與洪永城又各自埋首讀劇本,整個工作團體用了近3小時完成拍攝,之後便走人返回化妝車。當中翠如在摩天輪車廂中和工作人員影大合照,之後更貼相上微博分享。其男友蕭正楠即留言「幸福摩天輪」,翠如亦回贈他一句「邊個話帶我去」,二人在打情罵俏。據悉,洪永城與翠如BB正拍攝無綫新劇《我暪結婚了》,飾演一對夫婦,因各自在敵對公司工作,加上要供樓不可以辭工,惟有扮單身。於劇中,翠如BB上司黃浩然會有力追她的情節,監製更想搞噱頭搵「正印」的蕭正楠來飾演,不過他火速婉拒,避免將戀情當宣傳。採訪、攝影:楊浩賢、陳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2/19732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43

台最大摩天輪工人組裝墮地重傷

1 : GS(14)@2016-10-02 12:49:54

台灣台中市后里區的麗寶樂園,昨接連發生意外。園內施工中號稱全台最巨型的摩天輪,昨早一名35歲黃姓工人從摩天輪約9米高的工作平台墮地重傷。無獨有偶,該樂園斷軌式過山車「搶救地心」昨早亦發生故障,至少20名遊客一度「半天吊」。昨早9時半許,黃男在為摩天輪進行組裝時不慎跌下重傷,其左側大腿骨折、顱內出血送院,仍未脫離危險期。該個從日本福岡收購的中古摩天輪高120米,在日拆解時也曾發生支柱倒塌意外。


過山車故障20人半天吊

網民拍到影片,昨早另一出事的過山車「搶救地心」在離地39米的最高點,從水平旋轉約90度成垂直,卻未如預期向下俯衝,遊客面朝下動彈不得,連聲尖叫;其後過山車慢慢從垂直轉回水平停下,全部遊客最後獲救。園方昨稱已要求摩天輪暫停施工,「搶救地心」也暫停開放檢查。該樂園今年6月曾有一名七旬老翁在戲水設施溺斃;7月又有一名23歲俄羅斯女舞者表演特技時,從半層樓高墜落致盆骨骨折。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2/197884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944

同摩天輪Selfie行太埋少女頭皮被扯甩

1 : GS(14)@2016-10-13 08:09:27

忘形自拍不單會為旁人帶來困擾,有時更會自討苦吃甚或喪命。印度北方邦一名女學生只顧自拍,豈料長髮被扯進摩天輪的零件,大部份頭髮被扯甩,頭皮血淋淋,場面十分嚇人。事發在小鎮巴勞特(Baraut),年約16歲的女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摩天輪遊玩,豈料自拍時,為了尋找更好的角度而越走越近,結果摩天輪軸承纏住她的頭髮,之後繼續慢慢捲動,令她的長髮慘遭扯脫。從片段可見,她的頭髮被扯走後,血流披面。友人從旁安慰,想救她出困境卻無從下手。她後來獲救,幸保一命,如今仍要留醫。英國《每日郵報》/印度《印度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3/197996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8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