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八一八: 大股東押股不一定莫財
1 :
GS(14)@2016-01-18 02:22:48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C%91-220000352.html
市場上的沽空機構,即如Glaucus及渾水(Muddy Waters)等,在決定沽空目標是當然會做一輪資料搜集,而其一因素肯定是大股東有否把持股抵押借錢,但如果閣下單是這因素來決定沽空目標,則隨時得不償失。
老戴聞說早前有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把一手數千萬元貨值的股分抵押予一家本港老牌證券商,而這家券商就把股分借予他人沽空,此時押貨那位大股東竟然班資回朝,真金白銀向該券商贖回所有股分,結果,當然是有關股分股價突然急升,至於借貨沽空人士,當然損失慘重。
事件教訓大家即使在市況氣氛如現在般差勁時,揀選沽空目標也不能太輕率,尤其是當沽空目標的貨源歸邊,街貨不多之時,真的補倉也補至氣咳。至於那一隻股分牽涉其中,小弟可以透露該股在公布好消息挾高一轉後,已幾乎打回原形,證明大股東真的純綷挾倉,且從這次挾倉活動中,估計賺回來的肯定足夠當初押股所付利息開支有餘。
大健康大股東疑押股 控權或易手 細價股頻斬倉 爆食殼潮
1 :
GS(14)@2016-02-02 15:50:49■大健康大股東金東濤
【本報訊】斬倉變搶殼!細價股近日接連遭斬倉,市場傳出有人故意「質低」股價搶上市公司控股權,上周五曾急挫六成的大健康(2211)昨交易4分鐘後突然停牌,並指將公佈控股權或轉變消息,惹來被「食殼」揣測。市場指大市走低加上資金緊張,按殼借錢的大股東隨時面臨追孖展,不排除有心人趁機搶殼,隨時展開一輪食殼潮。記者:林靜 石永樂 黃翹恩
前身金天醫藥的大健康繼上周五急跌59%後,昨日開市早段反彈15%,惟交易4分鐘後即停牌,及後刊發公告指集團控制權可能有變,令市場大感突然。聯交所資料披露,大健康的大股東金東濤持倉51.66%或10.38億股,未有淡倉,不過中央結算系統紀錄(CCASS)顯示市場中介者的持股達97.73%,且分散多間證券行。有證券業人士揣測,金東濤的持倉最少分散在三至四間證券行,做法少有,有押股之嫌。
殼主未能補倉 債主或斬倉
無獨有偶,電子貿易公司中國金洋(1282)昨停牌,並宣佈可能收購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相當百分比」的股權,正待刊發進一步消息。有中資投行高層表示,近日內地銀根短缺,確有不少上市公司老闆按殼借錢周轉,即使爆出細價股斬倉潮,仍然有殼主想按殼借錢,而上市公司地位仍然有價有市,吸引不少債主樂意借錢,但前提可能要貸方以公司的控股權作抵押,「好多債主都係睇中隻殼先願意借錢」,當市況轉差股價下跌,殼主未能及時補倉,債主就有權斬倉,隨時「連殼都食埋佢」。上周四突然急插水逾九成後停牌的恒發洋參(911)大股東楊永仁事後亦承認押股,之後市場傳出有人刻意推低其股價、從而搶殼,昨日亦有傳聞指,恒發洋參獲內地財團以白武士姿態收購控權。而去年三月長港敦信(2229)主席鄭敦木亦在押股後遭轉倉,最終要在市場購股保控股地位。資深細價股投資者詹劍崙表示,如果大股東持股分散於不同證券行,有機會按股借孖展,而押股通常涉及控股股權,「押20、30%冇意思」,一旦當股份的成交量大增,「肯定係大莊家、控股股東做嘢,冇可能係散戶」,若股份被不問價沽貨時,亦相信是莊家斬倉,「不過估唔到斬邊個」。
押股股東或增持撐股價
證券業人士指部份已押股股東為免被追孖展,會以增持方式力撐股價,如楊永仁及金東濤均在過去兩月有增持行動。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則表示,除留意持股分佈外,「啤殼」意圖明顯而股份又持續走低的股份,亦有機會已經成為搶殼目標。
【細價股遭「食殼」流程】
1.上市公司老闆以其公司的控股權(一般超過50%)向債主或券商借貸,以取得短期貸款作周轉,一般可借抵押股份價值兩至五成款項。
2.當抵押公司股份的股價明顯下跌時(一般下跌20%),債主或券商所持的抵押股份價值會跌穿保證金的水平,屆時將會向債仔call孖展。
3.所謂call孖展,即是指債主向債仔發出追繳通知,以繳足保證金至原始保證金的水平,債仔可用資金或其他資產補回相關的差價。
4.一般情況下,債仔需於股價下跌當日收市前半小時繳付資金補回相關差價,但如果股價出現洗倉式下跌,理論上債主或券商有權隨時斬倉以保持利益,有心人可以趁機吸納,並且成為公司新「殼主」。apple daily C.G.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2/19475842
押股披露存灰色地帶
1 :
GS(14)@2016-02-02 15:50:50【市場質疑】現行《上市規則》並無要求大股東押股必須披露,小股東要知大股東押股,可能要等遇着市況轉壞、大股東被斬倉致股權易手才知道真相,令市場質疑監管是否不足,資深細價股投資者詹劍崙坦言,條例「需要時間去改」,但質疑「點解佢咁耐都唔注意呢樣嘢呢?都唔係第一次發生」。
聯交所《上市規則》訂明,主板上市12個月內的新股及創業板股份,控股股東押股須立即披露。但其他股份,控股股東不論質押全部或部份股份,必須在「合理切實可行情況下盡快」公佈,包括質押多少、何種股份、涉及款項及安排詳情。如應用於所有內幕消息指引一樣,所謂「合理切實可行」的時間即多久,監管機構並無指引。有熟悉上市規例人士解釋,如控股股東押股只為個人財務融資,未必需要公佈。不過如公司與其往來銀行簽訂貸款協議,其中對控股股東最低持股量有限制,此情況若大股東押股即會違反該協議,「如銀行會Call loan(追收欠款)」,而該筆貸款對公司影響重大,上市規例要求公司需公佈詳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2/19475844
賈躍亭押股融資 易火燒連環船
1 :
GS(14)@2016-12-07 07:28:48【明報專訊】內地股壇盛行大股東抵押上市公司股份融資,樂視創辦人賈躍亭更是「質押狂人」,已抵押近九成樂視網A股股權,用於為非上市板塊業務「輸血」,這些融資協議不少包含對賭和回購條款。市場認為,今次樂視體育裁員,反映業務收縮,一旦未能實現融資時的承諾,或導致樂視網股權易手,引發樂視系「火燒連環船」。
不能如期上市 大股東需回購
樂視體育兩次融資88億元(人民幣‧下同),根據媒體此前公布其2015年B輪融資計劃書,樂視體育預計2017年開始實現盈利,3年至5年內,若不能實現上市,投資者有權要求大股東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低於年化收益率8%;若未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遞交上市申請,大股東承諾以不低於12%的年化收益率進行回購。樂視體育和樂視手機融資逾200億元,均有類似回購條款。
有市場人士表示,樂視體育裁員本身並非嚴重,但說明業務發展能力堪憂,上市變得更加渺茫,但賈躍亭很大可能無力回購,令持股權岌岌可危。樂視股價已經較高位下跌逾五成,相當一部分質押已經接近警戒線,若繼續下跌,命運系於賈躍亭一人身上的樂視系,隨時造成可怕的骨牌效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83&issue=20161207
輝山大股東押股 涉25%股權
1 :
GS(14)@2016-12-28 08:10:43【本報訊】輝山乳業(6863)大股東楊凱披露去年開始質押股份,換取24億元貸款。楊凱持有公司74.06%股份,現時向平安銀行質押當中25.48%,取得的款項疑作回歸A股資金。楊凱通過旗下冠豐去年6月5日向平安銀行質押股份,取得24億元兩年期銀行貸款。現擬將其中21.41億元貸款的到期日延長一年,而已償還貸款的相應股份則隨之取消質押。據公告指,楊凱目前質押輝山乳業34.34億股,約佔已發行股本25.48%,沒有公佈質押價。據披露易顯示,楊凱總共持有74.06%股份,而平安銀行去年起三次增減公司股份,均無價錢,至8月29日其持股量為28.14%。此前,輝山乳業4月表示正研究全部或部份業務在A股上市,公司或需重組及額外資金。當時,楊凱與金融機構洽談押股融資70億元,以在有需要時向公司提供財務資助,但未披露押股比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8/19878817
民企大股東押股增 容易被狙擊
1 :
GS(14)@2017-06-10 12:51:50【拆 局】港股早已淪為沽空機構「搵食」樂園,但近期狙擊密度急升,單計近半年已最少有六宗,連一向被視為投資者信心保證的藍籌股亦不能倖免。分析指,內地資金南下、內地民企大股東押股增加,及部份公司股價短期暴漲,三大因素導致沽空機構密密來港搵食。有分析員指,近期沽空機構的狙擊行動,是看準內地資金恐慌性心態。他指港股通引入的內地資金,在不清楚港股運作「盲舂舂」入市,炒股是不理基本因素,一遇上任何風吹草動,就會恐慌性拋售股份,導致相關股份急跌,沽空機構從中獲利。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內地散戶,甚至是私募基金,炒股只有向上炒的概念,投機方式極為進取,造就一批北水愛股脫離基本面,股價暴升,亦令沽空機構有水位狙擊。他亦指內地民企大股東押股普遍,這類企業較容易成為狙擊對象。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7/20047264
李曉佳:押股借錢炒自己股票 連「殼」輸埋
1 :
GS(14)@2017-12-18 03:40:48【明報專訊】缸湖近來多事,「醫生」落難,正所謂樹倒猢猻散,各路人馬都紛紛割席,自保當然是無可厚非,不過部分人將說話說得太過難聽,簡直將旁人全當白癡,令人搖頭。不過我今天不是想討論這件事,而是想說一個關於貪心的故事,故事內容全屬虛構,大家看看就算,不用當真。
「醫生」落難 樹倒猢猻散
話說童裝大王做童裝起家,後來生意愈做愈大,當然中間少不了觸及一些灰色地帶,富起來後買了不少磚頭(代人買也有就是),在財經界也愈來愈出名。豪宅、靚車買了一堆,甚至長住四季酒店,之後自然是更加雄心壯志,下一步就想做上市公司主席。
大王名氣不小,加上那年頭本地薑新股特別好炒,banker亦幫到手,童裝公司上市是水到渠成。上市後他更多想法,什麼生意也想摻一腳,上市集資的錢不夠,他還想再借錢,就好像《食神》裏史提芬周一樣,「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四間變八間,八間之後上市,上市咪再集資囉!跟住炒股票囉!搞埋地產呀笨!跟住,再分拆上市,到時淨係收股息我都唔知點計呀!」
不過,在開始一間變兩間之前,最讓大王心裏憤憤不平的,反而是公司上市後數年,股價表現一直平平。金融圈內只要有錢,自然有不少中介「埋身」,而轉捩點就是在早年出現,大王結識了人稱「股壇華佗」的股壇活躍人物大夫,雙方溝通後達成協議,大王先向大夫押股借錢,錢再經大夫手下安排,流入不同券商去炒賣大王童裝公司的股份。
「押股借錢炒自己股票」外人看似奇怪,但這種工作模式在金魚缸非常常見,而且在大王的個案而言,效果非常卓著,童裝公司股價在一個月間升了接近一倍。事實上,這個遊戲就像滾雪球一樣,當股價炒起,成功吸引到街外人入市,股價便會穩定,否則單靠大股東個人財力,股價愈高,維持成本便愈高,每個月的使費便會愈來愈大,說到底像孫宏斌(自稱)般,押股炒自己股票大賺的個案並不常見。
童裝公司的情况則屬於前者,大王目標是公司市值突破100億元,因為100億元市值股份列為中型市值公司(mid-cap),不少基金條款不能買細價股,因此100億元便成為一個重要門檻;為了這個目標,大王借的錢愈來愈多,抵押的股份規模亦愈來愈大,他亦非完全無做安全措施,他將股票抵押分佈在多家不同證券行手上,以為這樣便可以分散風險。
事實上,大王與大夫在外非常老友,不但大班朋友組團一同外遊,甚至雄心壯志的大王踩過界開證券行,作為老行尊的大夫亦親自帶領大隊人馬到賀,從表面上看,的確是不太可能出事。
可是大王太小看的,是大夫旗下網絡規模有多龐大,因為大王抵押股票的券商,實際上有數間都是由大夫在幕後操控,就算不是由大夫操控,亦可能與他有生意關係,因此大夫基本上完全掌握童裝公司的押股資訊,於是當大王的資金鏈一緊張,當一間證券行劈下了斬倉的第一刀,火燒連環船下,童裝公司的股價便在半日之間完全崩潰。
「貪心」過了火 引火自焚
之後的故事主要是善後工夫,大王因為貪心,不止輸掉花了他半生心血的公司,旗下多部名車如aston martin、Rolls Royce都要賣掉還債,那麼大夫贏了嗎?也沒有,大王最終找到一個內地金主接手公司兼借錢予他還債,結果大夫因為貪心花了不少功夫,已到口邊的殼卻最終又被搶掉,「偷雞唔到蝕渣米」。
這個故事沒有好人壞人,大家都只是逐利而已。筆者沒有宗教信仰,報應什麼的就不提,只想說「貪心」本無正面或負面,用得好是人生前進動力,太過火的話,最後可能是引火自焚。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54&issue=20171214
負面消息不斷 遭海航押股
1 :
GS(14)@2018-01-07 16:00:12【本報訊】郵儲行(1658)近期負面消息不斷,被中銀監罰款前,上月才揭露以基礎投資者身份入股的海航集團,抵押部份持股融資,較市價折讓逾兩成。上月郵儲行股價累跌7.5%。
場外價每股3.08元
市場盛傳海航集團負債纍纍,12月15日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海航疑將9億股郵儲行股份,以場外價每股3.08元押予China International Fund,較當日收市價折讓約24%,借貸合共28.3億元。郵儲行2016年上市,海航以基礎投資者身份斥10億美元認購股份,獲得約16億股份。披露易顯示,此財務協議完成後,海航持股由8.73%降至4.6%。不過海航發言人當時指出,上述交易為借股形式向機構投資者進行融資,每股融資額3.08元,不構成實際減持行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2/20262454
傳海航子公司重複押股
1 :
GS(14)@2018-01-28 18:38:17【本報訊】海航旗下A股上市的天海投資公佈,由於還款日期與寧波通商銀行存在分歧,公司銀行賬號一度遭司法凍結;惟彭博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是因為該行發現天海投資的股份遭重複抵押。
三銀行賬號曾遭凍結
彭博報道,海航旗下海航科技集團,將子公司天海投資的7,000萬股股份向寧波通商銀行抵押,以換取4.5億元(人民幣.下同)貸款,惟該行發現,該批股份同時遭抵押予另一個債權人,故尋求凍結相關銀行賬號。該行拒絕置評。天海投資昨公佈,指有三個銀行賬號曾遭寧波通商銀行尋求司法凍結,但無解釋具體原因,僅指就還款日期存在分歧,而發現後已與該行溝通,並將賬號解凍。海航旗下有10間A股上市公司,連同天海投資在內,共有7間正停牌。海航集團運營總裁高建昨回覆《經濟觀察網》時表示,旗下上市公司停牌,與集團流動性問題無關;又指海航融資成本並不算高,並未頻頻出售資產,即使有出售計劃,亦取決於海航業務的發展節奏和需要。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6/2028628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