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交所諮詢 新股最低股東數研減至300(11月12日截止)

1 : GS(14)@2010-09-11 09:59:5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0911/News/ec_eca2.htm
  2010年9月11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昨日刊發諮詢文件,建議放寬經由「市值/收益」測試上市新股的最低股東人數要求,由現時要求的1000名降至300名,以貼近國際水平。投資銀行界人士認為,這項新建議,對市值龐大但又欠缺持久盈利的海外新股有利(尤其是盈利較受商品價格影響的資源股),因這類股份的對象,可能主要是機構投資者,故保留 1000名最低股東要求並不適合。

料對高市值海外新股有利

根據現行《上市規則》,新股可經由「盈利」或「市值/收益」等測試方式申請上市,按「盈利測試」上市的新股,最少股東人數要有300名,但以「市值/收益」測試的新股,最少股東人數要達1000名。

一般而言,大規模市值,但要經過長時間營運才能有盈利的公司,會選擇「市值/收益」測試方式申請上市。港交所指出,通過「市值/收益」測試的新股,毋須先行錄得盈利或符合最低現金流量規定,且業務紀錄期可少於3年,故其投資風險或會較其他新股高。由於股份風險高,對象偏向是機構投資者而非散戶,故沒有必要保留1000名最少股東的要求。

另外,港交所昨日去信所有期貨交易所,表示下周一開始,可接受以人民幣為現金抵押品。
2 : GS(14)@2010-09-11 10:00:44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0/1009102news_c.htm
香港交易所刊發《建議修訂「市值/收益測試」中有關最低股東人數規定的諮詢文件》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今天(星期五)刊發諮詢文件,建議修訂《主板上市規則》中有關「市值/收益測試」的規定。

香港交易所建議將「市值/收益測試」中有關最低股東人數的規定由1,000人修訂為300人並就此諮詢市場意見。此項測試是《上市規則》三項上市資格測試的其中一項。

主板申請人可選擇通過以下其中一項測試申請上市:

(a)  盈利測試;

(b)  市值/收益/現金流量測試;或

(c)  市值/收益測試。

若申請人通過上述第一或第二項測試上市,其股份須至少由300名股東持有,但若選擇採用「市值/收益測試」,其股份則須至少由1,000名股東持有。是次諮詢文件建議將此項最低股東人數規定減至300人。

香港交易所上市科主管狄勤思說:「是次提出此項修訂建議,主要是有市場意見認為現行的最低股東人數規定過於嚴苛,因為申請人必須吸引大量散戶及機構投資者的興趣方可通過測試。」  

狄勤思續說:「另外亦有市場人士認為,對於市值高或收益大的公司,其股份至少由300名股東持有應足以確保維持一個公開市場及能吸引足夠的散戶投資者興趣。」

此項建議不會影響「盈利測試」及「市值/收益/現金流量測試」的上市準則。若建議獲採納,「市值/收益測試」的最低股東人數規定將與其餘兩項測試趨同。

諮詢文件可在香港交易所網站下載。有關人士可透過填交問卷提出其對諮詢文件所載建議的意見。

提交回應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10年11月12日。





諮詢文件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nts/cp2010092_c.pdf

問卷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ts/cp2010092q_c.do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684

1,200人小圈子 今截止提名 選委戰 大學生搶灘 倡討論港獨

1 : GS(14)@2016-11-16 05:05:59

■大學生團隊昨表明要特首候選人開放討論港獨問題。袁志中攝



【本報訊】特首小圈子選舉的1,200人選舉委員會今日截止提名,部份倡港獨或開放前途討論的人士也參與搶灘。有參選高等教育界的大學生團隊表明要開放討論包括港獨、自決等香港前途問題;另有兩名曾表態支持港獨的人士參選資訊科技界選委會。記者:葉偉東 張文鈴



由大學生兼現任或前任大學教務會成員組成的「學界同盟2017」,派出7人名單參選高教界。團隊表明特首候選人須承諾開放香港前途去向,包括與港人討論港獨和自決等議題。成員之一的科大校董會學生代表劉昕雋直指,前途議題絕對包括香港獨立,否則「咁成個香港前途都幾微觀」。劉又解釋討論港獨並未違反《基本法》,重申《基本法》亦可以修改,「大不了話唔做得,但唔可以話唔講得(港獨)」。該團隊另一成員、嶺大校董會及教務會學生成員鄭沛倫則認為「開放討論同推動係兩回事」,而討論香港前途必然包括港獨、自決、一國一制等不同政治取態,又指開放討論正是「容許大家喺一個公開場合,就唔同選擇有一個討論」。



■參選資訊科技界選委會的IT Vision,陳澤滔(右二)為其中一員。

陳澤滔出戰IT界


該團隊亦明確反對梁振英連任,將以廢除特首任校監必然制及特首委任校董權力、反對「8.31」、反對人大釋法及開放討論香港前途作投票原則,亦不排除投白票。參選高教界的非建制團隊目前累積至3隊共49人,爭奪30席位。除了上述學界同盟,還有「Politics1001學者抗命」和「高教界民主行動」,前者包括港大教授何式凝,後者包括佔中倡議人戴耀廷及陳健民。早前宣佈參選資訊科技界選委會的「IT Vision」昨亦舉行記招,其30人名單包括參與立法會時公開支持港獨、自稱溫和獨派的陳澤滔,及曾以個人身分支持港獨、與青年新政合組名單參選立法會的「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王百羽。


被問到支持港獨會否影響選情,陳澤滔稱報名前曾擔心或因港獨立場被取消資格,惟他相信團隊已評估風險,又稱當局取消他當選資格成本過高。團隊發言人吳其彥指團隊知道陳、王的港獨背景,惟因開會討論議題不涉及港獨,團隊僅討論對梁振英、小圈子選舉、人大8.31的取態,及如何與其他界別合作,強調團隊沒討論過港獨,二人港獨立場與團隊無關。該團隊亦表明絕不提名和投票給梁振英,未來亦會討論會否投白票或不投票等集體行動,並聯同其他民主派界別選委尋求共識,目標全取界別30席。對於選委會候選人有港獨背景會否被取消參選資格,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理論上不會,「選委理論上係候選人、選民,並不是出任公職,佢哋嘅公權力只係選特首」,而且《基本法》所限的公職人員不包括選委。馬嶽又指候選人可表態完全支持一國兩制,並不違反《基本法》。本報向選管會查詢有關選委主張港獨會否影響其提名,截稿前未獲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4/198331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5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