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缺乏想像力 是大腦騙了你

2013-04-08  TCW
 
 

 

人們都知道,英語裡有個單字叫作「偶像破壞者」(iconoclast),這個字出於西元七二五年,當時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在皇宮大門摧毀了耶穌的金色偶像。此後「偶像破壞者」就用來指對偶像、權威、秩序不服從的人。

我將偶像破壞者下了操作型定義:「完成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的人」。這個定義意味著偶像破壞者與其他人不同。

援用舊經驗,大腦較省力

首先要明白,大腦的生命是有限的。它是一種身體器官,需要消耗能量,也跟任何機器一樣,會遭遇資源有限的痛苦。所以,大腦設法盡量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做事。這就是多數人開始有問題的地方,也是成為偶像破壞者的最大障礙。

例如,當大腦面對來自眼睛的資訊流時,會以最快速有效的方式詮釋這些資訊。考慮到大腦運作時沒有太多備用能量,所以這意味著它必須同時借用過去經驗和其他來源(如別人的說法)的資訊,使得看到的東西產生意義。

這種事隨時都在發生。大腦為講求效率走捷徑,不過由於進行得實在順暢,我們很難察覺這個過程。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對世界的感覺是真實的,但這些感覺其實只是我們想像的幽靈,我們卻信以為真。

如果要以一句話形容偶像破壞者的大腦,那將是:它以與其他大腦不同的方式觀看。

偶像破壞行為始於知覺。更精確的說始於視知覺,所以想要像偶像破壞者一般思考,首先就要用與他們相同的方式看。

在視知覺過程中的每一步驟,大腦捨去許多片段的資訊,然後使剩餘部分逐漸同化為抽象的部件。在這過程中,經驗扮演著重要角色。大腦以它最熟悉的方式看東西,所以要能以偶像破壞者的眼光看事物,關鍵在於觀察你從未見過的東西。

透過強迫視覺系統以不同方式去觀看,你可以提升新領悟的機率。看來似乎極為簡單,但也並非十分容易。對多數人來說,年紀越大似乎越難有創造力。但想像力根源於打破這些固有類型的能力,不以「人們以為它們是什麼」,而是以「它們可能是什麼」來看東西。

全球娛樂界最偉大的創新者之一──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也是偶像破壞者,因為他做了一件沒人認為做得成的事。他把動畫卡通從電影預告片,變成了正式放映的影片。

迪士尼從孩童時期就喜歡繪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迪士尼開始靠為廣告和信箋的信頭作畫賺錢。不久,製作電影院促銷幻燈片的堪薩斯市幻燈片公司,雇用了這位十九歲的畫家製作廣告插畫。

迪士尼顯然把握住了將繪畫與電影技術結合的觀念。他不是為電影本身工作,但他的作品也會投射在銀幕上,雖然都只是單幅的漫畫。這些視覺影像(通常畫在紙上觀賞的漫畫)在銀幕上比原圖大多了,而且這些影像對迪士尼的視知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電影科技的耳濡目染之下,引發了迪士尼的想像力。如果他能把漫畫轉變為動畫電影,結果會如何?

工作之餘,迪士尼開始實驗為自己的畫作拍照。那時好像沒人注意到,但迪士尼的實驗改變了他對自己畫作的視知覺,至此,他很快的認為自己不再是插畫家,而是動畫製作者。

動畫並非迪士尼發明的,但他把動畫帶入所有人認為不可能的領域;當迪士尼決定製作自己的動畫來當電影放映時,他就成了偶像破壞者。

用新經驗轟炸,擺脫窠臼

迪士尼的故事中最有趣的是:他並不是某天一覺醒來,突然想到他要創作動畫長片。迪士尼的靈光乍現根源於知覺的轉變,而這種改變打開了想像力的閘門。知覺與想像力密切相連,因為大腦用同一個系統執行這兩種功能。你可以把想像力想成正好是把知覺的機制反轉。想像真正的新奇觀念之所以困難,與知覺系統如何詮釋來自眼睛的視覺訊號有關。不論大腦對知覺做了什麼限制,它自然也限制了想像力。

為了讓思想具有創造性,我們必須跳脫仰賴經驗的分類循環──或者馬克.吐溫說的「教育」。對多數人而言,這不會自然發生。往往我們越努力去嘗試不同的想法,這些類別越難打破。有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一個動搖大腦、使它脫離對所見之物先入為主的成見就是:用新的經驗轟炸大腦。只有如此它才會脫離以效率原則運作的方式,重新配置神經網絡。

對抗分類的一種有效策略就是直接面對它。不論對人或想法都進行分類,寫下你想到的類別。草草用幾個辭彙描述一個想法,使用類比,你會很自然的退回到你熟悉的東西。允許自己隨意寫下直覺反應,唯有在你能有意識的面對大腦對類型的依賴時,你才能越過界限去想像。(本文摘自第一章、第二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90

Bump創始人David Lieb:為什麼你的產品不是你所想像得簡單實用!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875.html

編者按:大衛·利布(David Lieb)是Bump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Bump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應用,讓人們將各自手機輕碰一下便能互換聯繫人信息、照片和其它內容,其累計下載次數已超過1.3億次。

過去的這十年裡,「簡單」成了產品設計的核心。在上世紀60年代,由Dieter Rams引領的極簡設計,在蘋果和Google的產品設計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Web 2.0時代,這一趨勢還在繼續,按鈕會變得更大,文字會更簡潔,圖片會更豐富,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許多創業企業也非常推崇簡潔的設計理念,而這再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過程中,也驗證了其的有效性。目前這些非常出色的產品,例如Twitter,Snapchat,Instagram,無一不體現了簡潔的產品理念。

lieb-digram

如今互聯網是奶奶輩的天下

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呢?並且在最近十年尤為明顯?有人認為,設計是重要前提,在技術完備的情況下,很可能是因為並未出現出色的設計,也有認為這是與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有關,不同時期的我們,所使用的設備也不同。當然,這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過我相信,這恰恰體現了技術的普及。正是因為過去十年,科技剛剛進入大眾的視線,2000年上網人數只有5000萬,現在已經是20億了,隨著科技迅猛的發展,用不了多長時間,數字就會變成50億。而在這樣一個群體裡,大部分並不是專業人士,他們不懂產品設計,不會編程,也不懂高科技,他們是真真正正的用戶,他們只需要簡單實用的產品,僅此而已。

什麼是「簡單」?

它分很多種,通過優化多種參數,我們可以讓產品變得更簡單:

簡化流程中步驟

縮短所需時間

簡化化產品功能

。。。

但是最重要的,也是經常被忽視的,是「認知性簡單」(Cognitive Simplicity)。這是我們在調研用戶對Bump的歡迎程度時發現的。我們認為產品人應該首先考慮如何簡化人們對產品的認知,即使這麼做會增加其他方面的複雜度。

認知負荷

聽上去可能有些陌生。有相關解釋說,認知負荷,就是當你要理解一個東西大腦需要承受很多邏輯聯繫和解釋。

為用戶設計產品,一定要簡化人們對產品的認知。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那麼聰明,也許工程技術人員可以,但是大爺大媽輩的人們接受不了。這對移動市場尤其如此。一般人在接受認知時會消耗很多能量。無論你在哪,即便身處一個噪雜的環境,你也可以和朋友聊天的同時,通過手機應用和另外的人保持聯繫。現在已經不是99年那個時候了,那時用戶們都還是安靜地坐在電腦屏幕前面點擊網站,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通訊聯絡。

為了更好的說清「一般性簡單」和「認知性簡單」之間的差別,我們選取一些產品實例來看看,有些可能被認為是簡單實用的,但我認為從認知角度來看是很複雜的產品。這是條形碼?網站?這個需要掃瞄?還是拍照?這樣複雜的概念性產品,對用戶而言很難搞懂。加重了用戶的認知負荷。

對比來看,Shazam就是一款認知性簡單的產品。Shazam很成功的降低了用戶的認知負荷。Shazam需要用戶點擊按鈕「開始傾聽」,實時給用戶反饋,顯示應用正在聽著歌曲,找到結果時還會響一聲。Shazam可以讓整個流程更簡單,操作步數更短,但是這樣會犧牲認知性簡單。

還有一些應用是不太好評判的,比如Dropbox。感覺上操作簡單,我也很喜歡,但是還有一些認知障礙,或者說,我認為我如果要瞭解它,還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才行。如何做出認知性簡單的產品

1 提高用戶參與度

讓用戶真正參與到產品使用的過程中,自己親自點下按鈕去嘗試,而不是當旁觀者。只有真正親身體驗,參與其中,才會更好的理解產品。自動化很棒,但是增加了認知難度。Bump讓人們互碰手機,就是希望讓用戶親身參與,得出更加直觀的體驗。

2 即時用戶反饋

如果你的用戶會懷疑「是否真的有效?」產品就意味著失敗了。設計師們需要引導用戶們,讓用戶得到體驗,並即時給予反饋,指出產品存在的問題。

3 慢下來,讓用戶有時間感受產品價值

Google的確是為了加快搜索引擎而不斷努力,但是有時候你得讓用戶明白你為他們做了什麼。有研究表明,降低旅遊網站的結果返還速度可以增加用戶感受到的價值,因為用戶意識到這項服務為他做了很多工作,從茫茫多選擇中為他挑選合適的旅遊路線。

如何驗證你的產品成功了

1 找小朋友、老人和醉鬼測試

小孩和老人對認知負荷更敏感,因為他們的大腦結構不像我們這樣適應邏輯分析。如果你找不到這類用戶,醉鬼也是不錯的選擇,沒錯,做bump3.0時我們就是這麼測試的。

2 叫你的用戶複述產品的用途和原理

把你的產品給用戶試試,然後讓他們告訴你它是干嘛的,怎麼做到的。不要以為這是胡鬧,可以非常有效的幫你發現那些潛在的認知障礙。

在未來幾年裡,人們會越來越意識到簡化認知的重要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會實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技術普及。真正對用戶有益的有價值的產品,是哪些?我相信是那些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簡單認知的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33

門店自提有想像的那麼美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059.html

TIM走訪了上海三家全家便利店,一家位於華師附近,一家位於花鳥市場附近,一家在地鐵口附近,發現處理的亞馬遜自提包裹都在5個左右。現在,能夠處理亞馬遜自提包裹的全家便利店有100家。按照每天能夠處理的訂單量來看,很顯然,門店自提模式仍需要培養用戶習慣。

門店自提,這個概念提出來有幾年時間,但火起來是最近的事情。蘇寧易購利用自身1700多家門店發力門店自提,京東在北京與好鄰居便利店合作實現門店自提,天貓也在主要城市提供門店自提服務站,上面提到的亞馬遜在上海和全家便利店展開合作實現門店自提。幾乎一二線電商企業都在開展門店自提業務,包括物流公司也在積極部署門店自提服務,如順豐的「自寄自取優惠服務」,但門店自提真的有想像的那麼美嘛?

不可否認,門店自提有下面的幾個優點:

1.將點對點的配送簡化成點對店(實質可能是點對區域)的配送,避免了二次或多次配送,減少了配送成本。尤其是在交通複雜、堵塞、管制嚴格的城市。

2.節約了顧客等待包裹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顧客可以在包裹留存門店的時間內隨時取貨,提高了用戶體驗。

3.通過門店自提帶動便利店人流量,從而帶動便利店的銷售。

4.線上線下品牌認知的互相交融互相提升,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但真的實施起來,我們很可能遇到像「亞馬遜-全家」那樣的尷尬。因此,如果將門店自提大範圍的推廣起來,我們可能會面對下面的幾個問題:

1.新的收貨方式帶來的認知認同問題。現在顧客對便利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甚至貨到付款都能整出「閃電送」,「211」,「閃電送」。門店自提這種新的收貨方式有多少用戶買賬?這個問題現在並不樂觀。因為顧客一出門,將會面臨更多的機會成本。

2.錢貨交接的安全問題和技術支持問題。整個提貨流程涉及到的角色有電商,門店(或自提點),用戶。如何確保這三個角色在這個流程中都能錢貨兩清?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業務流程,將門店自提流程併入已有流程或單開新流程需要的技術支持也將成為一大問題。

3.門店自提的資源配備問題。這裡涉及的問題有兩塊,一是人,而是儲物空間。因為每個自提訂單處理需要的時間都是可以計算,因此,一個員工每天可以處理的訂單也能計算出來,所以每一個訂單處理的時間成本能夠算清。相同的,每個包裹的倉儲成本也能算求。在門店自提發展初期,每天訂單量不大,可以沿用店內人員和空間,但訂單數量一旦增多,就要靠裡添置人手和另闢空間,所以,這裡就需要計算便利店提供「門店自提服務的投資回報問題了」。

4.門店自提的服務品類覆蓋和人群覆蓋問題。城市三環以內的物業成本和人力成本很高,在這裡能否有足夠的便利店覆蓋全景?在品類上面:快消品、小家電、3C完全OK?大家電、家具、生鮮等的非標準品如何門店自提?

等到實際運作的時候,在各細節處肯定會有更多的問題。不過TIM覺得,門店自提肯定是未來趨勢,因為今後社會資源會越發緊張,整合是大勢所趨,免費的服務將會有很多限定條件,遊戲規則將會跟隨資源的配置進行設定,但門店自提被顧客廣泛接受仍需很長一段時間。

TIM大膽的假設一下,在未來的的電商物流配送上面:哪怕你買一毛錢的東西,商家都可以免費幫你送到門店,但不管你消費滿多少,只要是送貨上門就會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作者簡介:電商TIM,資深黑馬讀者,也是重度的加班狂人,他的文章不是宏觀敘事,而是觀察細節,來抓取其中的商業信息,適合正在找項目,正在做項目的創業者看,以獲取經驗,補充血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94

想像總比現實美好:為什麼軟件開發週期總是預估的2~3倍?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635.html

回答:Micheal Wolfe 創業者 (7444票)

來,讓我們從舊金山出發,沿著西海岸徒步旅行,到洛杉磯的紐波特沙灘面基吧!<( ̄︶ ̄)/

看看地圖,然後計劃一下路線!

 

路線全圖

嗯嗯,這趟紅色之旅長約400英里(643.7公里);漢子們一天睡8小時,吃2小時,逗貓2小時,還能能走個10小時,這樣每天走40英里(64.3公里)妥妥的吧!

所以,10天後的晚上六點,我們就能威武滾到洛杉磯,和好基友飯醉啦!♂( ̄▽ ̄)/

趕緊讓洛杉基友訂好這週末的飯局,想想都胸奮不已啊!(っ`▽`)っ

第二天,大家一早集合,背好行囊、攤開地圖,規劃第一天的路程……嗯?=_=」

 

第一天大圖

看上去前方道路多曲折啊。走40英里路只能到「月亮灣」的一半。這麼一看,整趟路途不是原來的400英里,而是500英里!(×_×)

趕緊打電話給洛杉基友,推遲一下飯醉時間,必須現實一點。基友有雖然點小失望,但還是熱切期待著我們的到來。

再說10天變12天,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嘛~~ ^_^;;;

帶著第一天的小挫敗,我們總算出發了。2個小時以後,我們總算走過了家附近的動物園,然後俯瞰這條小路:

 

小路

兄貴們……這玩的是蝸牛模式啊!沙子地、漫水路、陡階梯、亂地裂、憤怒的海獅…… Σ( ° △ °)

我們的速度最多也就2英里每小時,只有計劃速度的一半喂!

我們一天走20個鐘頭!ヽ(#`Д?)?

或者,還是讓基友再把飯醉日期推後吧…… = =#

這樣!我們來個敏捷策略,雙管齊下:路上我們不逗貓了,一天走12個小時,然後再讓基友把飯醉日期推後到下個週末。

洛杉基友有點毛,但還是辦妥了。( ▔___▔)y-~

走了12小時以後,我們打算在摩斯的海灘埋鍋造飯搭帳篷。

靠!這麼大風裡永遠支不起個像樣的帳篷啊! ヽ(#`Д?)?

最後鬧到半夜才躺下,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都是維斯特洛的鐵民,明天走快點就行了。

我們睡過頭了,滾來滾去磨蹭到10點才起來。〒▽〒

次噢!這個樣子怎麼可能一天走12個小時!= =#

算了,今天就走10小時吧,明天再加把力走14個小時。

狠拼了幾個小時以後,我發現隊友一瘸一拐地跟不上了。哦~香蕉你個臭粑粑,腳上好大一個水泡啊!

必須現在處理……把問題扼殺在搖籃裡,我們是一個團隊!

我跑了45分鐘,3英里路,買來了邦迪給我隊友,我累壞了,而且太陽也快下山了。這一天基本也報銷了,我們只走了6英里。但是我買來了新的補給,情況還行,明天一定會更好!

起床以後,我們綁上繃帶繼續上路。前方豁然開朗……次噢次噢次噢次噢,這是啥麼啊!

 

懸崖

坑爹地圖上根本沒畫這鬼地方啊!尼瑪一座懸崖讓我們飛過去啊!(╬☉д⊙)

我們只好繞道內陸,走了3英里,迷路兩次,中午才回到正路。(>﹏<)

這半天相當於只走了1英里。

再打電話給洛杉基友延期嗎? 不!行!

我們必須熬夜趕路,這樣才能趕上日程!

一夜困頓以後,隊友早上醒來頭痛欲裂,高燒不退。

我要給他打打氣,讓他堅持下去,

結果他當時就毛了「墳蛋!我已經在冰冷的凍霧裡走了3天沒歇了!」

好吧,今天又廢掉了,我們就修整一下吧。

修整以後,我們必須日行14英里!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

沒幾天了,我們堅持一下就行了!

早上顫顫巍巍地醒來,強迫自己看一下地圖

 

墳蛋!我們走了5天,才走了這麼點啊!?(?д??)

必須做重新仔細估算一下路程,召集來所有隊友開會!

還沒醒的給我吼起來! 每一個人都必須再次面對現實!

隊友說:「我們4天走了40英里,還有600英里的路,所以應該60天才能到,保守點估計,70天吧。」

我就崩潰了:「70你個大爺!好吧,雖然我對於這種旅行沒有經驗,但從舊金山走到洛杉磯怎麼可能要70天!!你讓我怎麼和洛杉基友說,復活節再相會?!」 (/‵Д′)/~ ╧╧

我接著說:「如果你們可以一天走16個小時,事情就會完全不一樣!雖然這很蛋疼,但現在是危急時刻,讓我們走起來!!」〒皿〒

隊友衝我吼了回來:「當初我才不會告訴洛杉基友我們一週就能走到!這是你的責任!弄死我們算了!」

(「▔□▔)/(「▔□▔)/(「▔□▔)/

大冷場……

最後電話還是沒打。等明天隊友恢復理智以後,我再和他談談。

第二天早上,大雨傾盆,我們在帳篷裡躲到10點,才打包出發。拖著痠痛的肌肉和新冒出來的水泡。昨天晚上的爭吵誰也不想再提起,直到我發現隊友竟然把水壺落下了!我T-M-D咬死你!我們只能又花30分鐘走回去找回水壺。

╯-____-)╯~═╩════╩═~

我忽然靈光一閃:嘿!我們廁紙用完了!得趕緊到下一個鎮子補充彈藥了。

但是,前方又是豁然開朗,怒吼的三岔河就在面前奔騰,而我小肚一沉,菊花一緊,只想拉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268

樂視網的情況比我想像的還糟 林子白

http://xueqiu.com/6624941293/24865812
剛才簡單看了一下$樂視網(SZ300104)$的中報,嚇了一跳,樂視網的情況比我想像的還糟,這家公司將於2015年不復存在,要麼破產,要麼被人併購。

分析樂視網的情況,看損益表是沒有意義的,理由大家都知道,內地的所有視頻網站都是燒錢機器,樂視網也不例外,它的所有利潤都是做出來的,上市時造假上市,上市以來事實上年年虧損。

有價值的是現金流量表,樂視網損益表上半年收入7.51億,而現金流量表上半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是4.17億,這4.17億中還要減去樂視致新賣樂視盒子收入的5812萬,樂視網實際收到的現金是3.59億,相比去年同期的2.39億,增長49%,其他現金收入8651萬,比去年同期增長6%。現金支出方面,購買商品、勞務支出現金1.65億,比去年同期增長86%,職工工資福利9283萬,比去年同期增長45%,其他經營現金支出1.4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176%。而樂視網最大的現金支出體現在投資活動中的購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這項支出為4.8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40%。樂視網的損益表上CDN和帶寬支出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7%,可見在固定資產上支出很小,這4.89億主要都是用於購買影視劇版權的無形資產。總的算下來,樂視網上半年現金缺口4.2億。樂視網上半年增加負債4.9億才填補了這個缺口。

上半年樂視網利潤1.16億,增長了28%,是靠燒了4億現金做出來的。2012年上半年樂視網短期借款6.85億,長期借款3.1億,債券4億,三者相加高達13.95億,比2012年底的10.55億,增長了32%。儘管在賬面上,樂視網的收入、利潤都是增長的,但是現金流入增長速度小於現金流出增長速度,利潤的增長速度小於銀行借款增長速度。以這個燒錢速度,兩年後,樂視網的銀行借款至少增加到25億,僅這一項,就超過了樂視網大大高估的賬面資產,樂視網將不再有可能從銀行借款。2015年6月、7月,樂視網2012年發行的4億元債券將到期還本,這是剛性兌付,樂視網到時候還不出錢來,要麼破產,要麼被人併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34

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會理財 妨礙致富的十大盲點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9/2992963.html
實,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會理財。

研究理財習慣的「行為投資學」愈來愈熱門,點出許多人們經常忽略、又阻礙致富的盲點。

理財、投資,應該是件理性的事。

但是許多財務、投資專家與心理學家的研究卻發現,人們常常不自覺地跟自己的錢過不去!

研究這些理財習慣的行為投資學(behaviorfinance)愈來愈熱門,也點出許多人們忽略、卻足以妨礙致富的盲點:

1、風險性資產偏低

提倡理財教育的花旗銀行與法國Insead管理學院合作的調查發現,許多年輕人知道長期而言,時間、複利的威力可以增加投資報酬、降低風險,但當下卻因為怕損失,不敢輕易把資產投資在風險與報酬都較高的標的。

例如,如果有一盤丟銅板賭局,擲出正面可以贏兩百元,擲出反面則輸一百元。以概率計算,參加賭局的人平均每局可以贏五十元,幾乎穩賺不賠。

但是台灣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卻平均要可以連擲六十四次,確保必是穩賺不賠,才敢參加賭局。

相比之下,超過五成的香港人只要可以擲一次,新加坡人只要可以連續丟十三次,就會冒險嘗試。

2、你沒有想像中的會存錢,強迫儲蓄效果大

學界著名的《經濟研究季刊》刊登一篇報告,讓銀行客戶選擇要固定在每個月的哪一天把固定金額的錢存入儲蓄帳戶,還是隨時要存多少都可以。

一年後發現,這些選擇強迫儲蓄計劃的人所存到的錢,比自己決定儲蓄時間與金額的人,多存到八一%的財富。

3、你的卡奴指數比你想像的高

行銷學者普烈雷克與西蒙斯特針對麻省理工學院的企管碩士班學生進行一項實驗,問他們願意用現金還是信用卡、分別以多少錢購買NBA籃球賽的門票。

結果發現,傾向付現的人只願意用二八五美元購買門票;願意用信用卡的人卻願意花費六○六元。兩相比較,信用卡使人多花了一一三%的消費金額。

顯然,理財顧問們要大家剪卡或出門只帶現金、不帶信用卡,不是沒有道理。

4、購買過多耐久財

Insead管理學院的教授華頓布羅克等人在香港進行一項實驗,要七十二名消費者在五個星期內記錄所有的消費行為,包括花了多少錢、購買哪些東西、用什麼方法支付,以及這是炫耀性消費還是必需品。

結果發現,在這總計兩千多件消費中,受試者在購買炫耀性與非必要性商品時會即時、或盡快付清;但在購買耐久的必需品時,卻容易用信用卡或申請貸款。

因為他們認為耐久財可以使用很久,值得先買下再慢慢付清,而容易淪入貸款陷阱。

5、花錢時,想想比例原則

大家都認為,賺愈多錢時,消費佔總收入的比例會下降,存下更高比例的薪資。

但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這麼想,卻不見得這麼做。

《消費者研究期刊》刊登一項研究,問大家如果收入是九千元港幣,分別願意花多少錢在飲食、娛樂與購物。

接著再問,如果收入是五百元與十六二萬元,又分別願意花多少錢在上述消費。

結果發現,收入愈高,薪水用於消費的比例愈高。人們只注意到名目薪水的提高,可以花更多錢,卻沒有去計算,薪水中用於每一項消費的比例為何。

6、過度自信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在一項財富趨勢研討會中,也提出不少人們在投資方面的盲點。

例如,人們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與見識,認為自己比較會選股、操盤,結果反而頻繁地轉手買賣股票、並且傾向投資高風險股票或投資過度集中。

同樣的是,瑞典的研究調查發現,有高達八一%的創業者認為,他們的生意一定會成功。

7、不願面對錯誤

有八成的投資人在需要現金時,會選擇賣掉已經賺錢的股票,留下賠錢的投資。

但是企業經營時,卻往往會留下有利潤的部門,結束虧損的業務,未來才能繼續產生收益。

所以散戶們應該重新思考投資哲學,不要再不願認賠殺出、抱著慘跌的基金或股票,期待它有一天會回春。

8、用不相關的信息來做投資決策

人們常受制過去的經驗或想法,而用偏誤的信息來分析未來與決定投資相關事宜。

例如,不少人擔心美國景氣走緩,而不敢投資美國股票。但近幾年的經驗顯示,股價的走勢跟企業獲利的關聯較大,不管美國景氣如何,許多美國企業都在新興市場賺了大錢。

如果執著於以往的舊觀念,就會與財富擦身而過。

9、羊群效應

不少散戶都有相同的毛病,放棄基本面而隨波逐流。結果,常常買在高點、賣在低點。

例如,在歐元剛上路那一段時間,不少投資人都盲從買入歐元、歐洲基金,結果歐元一上路,匯率就不斷下滑,當年,歐洲基金最後也多半以賠錢收場。

同樣的是前年日股大漲,結果許多投資人在去年搶進。沒想到,去年日本反而是亞洲漲幅最小的股市之一。

10、說得一口好財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要採取行動。

發現不少人勤於吸收、學習財經與理財相關信息,也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投資在哪些市場,卻因為忙碌、行情前景不確定或害怕風險,遲遲不敢出手,錯失不少財富。

要克服這種盲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定期定額,強迫投資。

甚至,更積極的方法是,在每年的第二季與第三季都選一天購買看好的市場基金。因為根據統計,每年的第二季與第三季,許多市場多半都會出現盤整,是投入的好時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75

民生銀行的不良貸款控制沒有想像中那樣差 處鏡如初

http://xueqiu.com/9226205191/25344869
逾期貸款作為一項剛性指標,對考察不良貸款有著重要的意義。民生中報逾期貸款達到277.54億元,比年初194.86億元增加82.68億元,考慮到民生銀行上半年核銷的不良貸款達到26.62億元,已經核銷的這些不良貸款又在逾期貸款之內,半年實際增加的逾期貸款實際達到109.3億元,比年初增長56.1%,這項增速指標在上市銀行中僅次於華夏的87.5%、平安的58.9%、中信的58.2%,列第4位,同時逾期貸款佔貸款的比例達到1.87%,也僅次於平安的2.82%、中信的1.97%,列第3位。是不是民生銀行正如市場傳言的不良貸款全面暴發呢?對此,借鑑雪球T型骨頭君《關於招行、民生、興業、浦發歷年不良貸款再研究》一文對逾期貸款的精細剖析,把數據延伸到中報,對比不良控制優秀的招商和興業進行對比分析:
  一、民生逾期貸款暴增主要在逾期90天以內。觀察招行民生興業三者的逾期標準,均是本金或利息出現逾期的貸款,這是一項可以進行對比的指標。從下表可以看到,民生銀行中報小於90天的逾期貸款比年初翻了一番多,增加91.71億元,佔新增逾期貸款109.3億元的84%。從逾期90天以內的貸款情況來看,本人在建行的按揭也曾在3月經忘記存錢,導致月供遲付兩天被罰息。如一律將此類貸款其劃為不良未免草率。民生銀行期未90天以內貸款佔比高於65.5%,高於招行的53.5%和興業的47.6%。考慮到民生近年來全力衝刺小微企業貸款的事實,在6月錢荒的背景下,半年報把小微企業資金緊張情況暴露無遺。從三者歷史逾期貸款的演進來看,鑑於6月錢荒的階段性現象,民生銀行今後再次出現今年第二季度逾期迅速增加情況的機會並不大。在全國銀行業加強備金管理的情況下,民生銀行90以內逾期貸款的不良貸款增加放在其對小微貸款的傾斜的背景下觀察,存在合理性。

查看原图
    二、逾期較長時間貸款民生佔比偏低。從常識上講,逾期時間越長,形成不良貸款的概率越高,收回的難度越大。如把超過90天視為不良貸款的範疇,我們可以看到招行、民生、興業分別為137億、96億、71億,與其貸款規模基本匹配。但如果從期限進一步拉長,可以觀察到超過1年以上的逾期貸款三者分別為58.6億、19.7億、20.1億,3年以上的貸款三者分別為33.5億、3.1億、6.24。民生在這兩項指標上反而超過招商、興業,具有結構性優勢,逾期貸款的質量優於兩者。2007年以,這項指標三家銀行的比例為1.29:1:0.51,到2013年上半年,這一比例為1.43:1:0.74,民生相對而言是進步的。
查看原图    三、民生銀行在90天以上的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比率上仍取得進步。2007-2008年,民生銀行逾期90天以上逾期貸款佔比超過100%,高於招行、興業的水平。但2009年以後,民生銀行這一比例不斷下降,到中報達到83%,低於招行、興業的水平。

查看原图     四、下半年民生銀行貸款核銷將控制在較低水平。考慮到核銷不良與期限較長逾期貸款的高度相關性,逾期3年貸款核銷概率為1,而大於1年小於3年的逾期貸款核銷率分別按照1/4和1/2兩個比例計算出三家銀行下半年的不良貸款核銷限度1和限度2。我們可以看到招行、民生、興業核銷限度1分別為43億、7億和10億元;限度2分別為53億、11億、13億元。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民生銀行下半年不良貸款核銷的壓力均小於招行、興業,特別是招行,即使按照限度1計算也要核銷43億元逾期貸款。不良貸款核銷的減少可以同時減少減值撥備的消耗,增加淨利潤,反之則相應減少利潤,這是下半年可以預期發生的事情。
查看原图
   如果把營業收入增長放慢、不良貸款加速暴露、不良貸款加快核銷定義為上市銀行的財務洗澡,再一次研究中報,我們可以驚奇地發現,自2012年以來,財務洗澡持續進行並且接近完成的是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則維持原來的節奏,只有招商銀行還處於財務洗澡的壓力之下。如果進一步探討民生銀行財務洗澡的原因,新系統上線及在此指導下的以分行改革為重點的組織機構再調整恐怕是主要原因。

提示:本人持有以上三家銀行股票,以民生為中心,並非貶低招行興業,而是把市場認為風控較差的民生與公認較好的招行興業進行比較分析,從中得出結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52

不要做想像中的企業家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342.html

大家應該都碰到過這麼一群人, 有基礎有能力,經常參加各種活動和會議,對各種大小事和業內八卦瞭如指掌,懂得各種行內行外的規則,一說起自己熟悉的行業便能滔滔不絕,旁徵博引,但是對於自己的產品和公司卻一直因為各種原因停滯不前,好像一直都在計劃,可能是一個需要N年才能做完的計劃……

土匪把他稱為「想像中的企業家」。

沒有任何貶義,他們絕對不是空想家,他們也很努力和勤奮,但是土匪知道遲早會為他們嘆息, 他們也一直不可能會是他們想像中的樣子。 他們只是花了太多的時間去接受一些看上去有意義而實際沒意義的信息,參加看上去有意義而實際沒意義的活動,浪費了原本應該用來實踐的時間。

只有行動和成果才能成為企業家。

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坐下來, 和兄弟們一起做事情。

國外有篇文章寫了這麼一個「想像中的企業家」轉變的故事, 找了中文的版本,希望能給大家啟發。

———————————————————-

就在2007年,我毅然離開了大公司,加入了創業者的隊伍。像很多第一次創業的人一樣,我對這種冒險非常的興奮。同樣也跟很多第一次創業的人一樣,我茫然沒有頭緒。

我參加各種活動,聚會,研討會,和西雅圖本地的創業社區密切交往。當我到了硅谷後,我發現這裡有更多的活動,聚會,更多的研討會。在這個創業生態系統裡,一切很忙、很活躍,我收穫了大量的人們共享出來的知識和體驗,我如飢似渴的享用著。

我還滿腔熱情的看了很多的博客,視頻和書籍。活動、聚會、研討會中人們分享和討論的都是非常好的主題。

我甚至還加入了一個創業孵化機構!

直到決定開辦自己的公司時,我才意識到,所有我的閱讀、觀看、參加的活動實際上沒有給我帶來任何的用處。我是認真的。完全沒有任何用處。大部分我學到的東西都想不起來了,剩下一點能記住的也很少能應用到我現在的處境裡。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成功對我就像是在吃快餐,像是吃那些味道很好的垃圾食品,讓我膨脹,讓我自滿。抱歉我在潑冷水,但這是事實。

起初,我努力把我學到的東西應用到我自己的問題裡。不靈。這不可思議的時刻真的到來了,我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事實: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學了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我相信有人說過的一句話正是在嘲笑我的這些行為:所有的這些活動,研討會,博客文章都只是用來多拖延你一天立即行動的另一個藉口。我默默的接受這個事實,以一個新手的心情往前走,沿著這個方向,我相信我將會理解出什麼才是我需要的。

所有的變化由此而來。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東西,想在這種存在著不確定性、具有風險的創業冒險活動中創造,成就,前進。但我們還有另外一種東西,每個人都希望能感到確定,可靠,讓我們能做出正確的決策,讓我們在這條道路上不至於失敗、使自己受傷。矛盾衝突就是從此產生的。

可是這些博客,活動,訪談並不能真正的消解這些矛盾。只是暫時的,它讓我知道,有很多人在做和我同樣的事情,讓我放鬆。去創業是讓我走出我的安逸環境,而我所做的只是從一個安逸環境跳到另外一個安逸環境。你知道嗎?我就職於一個不錯的公司!

一天,我反省一下我目前的狀況,發現自己忙於很多事情,唯獨沒有把時間用於自己的產品上。幾個月後,我終於鼓足勇氣對自己說:這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真正的坐下來去做事。

別誤會。我覺得有些博客和研討會還是有價值的。但除非你真正的去實施什麼事情、給你所學所擴展的關係網創造一個用武之地,你就是在浪費你的寶貴時間。

下面就是一些幫助了我去克服這「創業困惑綜合症」的東西:

— 我數週內不再閱讀創業新聞和博客,我意識到對於我的產品我不缺任何東西。至於誰又獲得了融資,誰被收購了,以及為什麼在Google Chrome的競爭下IE喪失了它的市場份額,這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唯一要關新的人是客戶,我唯一要關注的事情他們的需求和願望、如何提供他們最有價值的東西。

— 我數月不去參加那些創業相關的活動,而且開始通過咖啡和酒去交接朋友。每月我仍可能會去參加一兩個活動,但那只是為了娛樂。我不再迷惑於為了成為一個企業家而且參加那些創業相關的活動。

— 我通過小項目來實踐學習。我把一些想法細化成容易管理的細目,給自己設定期限去完成它們。項目和試驗品是神奇的教學工具,因為你在學習你想要的,你在獲得第一手資料。就像Keynotopia這個項目極大的幫助了我產生靈感,形成思路,我可以看見它,和它交互,展示給別人 —— 這就是我首先要把它做出來的原因!有時一些小項目還可以讓你獲得不少收入

— 每走一步,我都準備好一個問題清單,它能讓我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是該去獲得更多的訪問量?改進產品?還是在不提高訪問量的情況下提高收入?我整理出最好的問題,然後研究它,諮詢人們,然後把獲得的答案立即付諸於行動。這些信息我都不會讓它們在我的大腦裡轉的太久。

— 這是我的最愛:我更多的恐懼是產生於因為沒有去行動,而不是相反的害怕去行動。我認識到,晚一天我沒有讓客戶接受我的方案,競爭對手就多一天的機會比我先達到客戶要求。我甚至設想到了如果我不能行動起來,最終將會看到最可怕的噩夢:從辦公室又回到密爾頓,在Innotech的小隔間裡飽食終日,拿著那個紅色的訂書機,等著下一次的發薪日。這正是我需要的充滿魔力的緊迫感。

— 我第一是要把事情完成,然後才是把事情辦對。我知道(深受教訓),做事的勁頭重要無比。如果你在得到一個想法後不能立即付諸實施,最終很有可能的結局是這個想法被束之高閣。如今不論何時我得到了一個想法,我會盯著它讓它成為現實,讓它變成實際。我立即行動,雖然方式不成熟,但之後想辦法改進,這樣就學會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 面對現實:如果你不走出你的安逸環境、動手去幹,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等待再等待,罕有行動。

我想留給你們一句改變了我的生活的名言:成功的人並不是一定比別人更有才智和更幸運。他們只是在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失敗,直到成功。

不要做想像中的企業家。用行動和成果成為企業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45

國金騰訊合作想像

2014-02-17  NCW
 
 

 

打造不分地域的經紀平台,衝擊各地佣金聯盟,國金證券謀建證券公司新業態◎ 本刊記者 王申璐 文wangshenlu.blog.caixin.com 自宣佈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稱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國金證券(600109.SH)股價一路高歌,累計漲 幅已超過60%,股價排在上市券商首位。

市場期待傳統券商借力互聯網,激發出一個券商業的「餘額寶」 。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穎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隨著互聯網對券商業的介入,憑藉著低成本覆蓋,首先衝擊傳統券商的通道業務,繼而可能侵蝕券商零售業務。

國金證券和騰訊的合作,是否會像基金業一樣產生競爭格局和競爭優勢的顛覆?關鍵在於國金證券和騰訊的合作方式及其合作的緊密度。

無股權合作

近三個月,關於騰訊將入股國金證券的傳聞一直未斷。國金證券幾番發佈公告,否認就騰訊入股事宜與其進行過任何溝通洽談,並稱至少三個月內沒有涉及股權轉讓、發行股份、收購等重大事項。

國金證券於2013年11月22日與騰訊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將共同打造在線金融服務平台,有效期為兩年。

「目前純屬業務合作,並未成立合資公司。國金證券投入資金,騰訊提供技術支持並為國金證券導入用戶流量。 」國金證券的一位管理層人士表示。

知情人士指出,尋找合作方時,國金證券接觸過多家互聯網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 「只有騰訊說 要做平台,相對好合作」 。

一位傳統金融業的人士透露,在與傳統金融業接觸的互聯網公司中,阿里巴巴的條件很苛刻,京東目前對互聯網金融的興趣並不大。

目前國金證券與騰訊的戰略合作內容主要在網絡券商合作、在線理財合作、線下高端投資活動等方面。

網絡券商指的是騰訊以騰訊網、手機端自選股等平台,為投資者提供網頁端、手機端的在線開戶、在線交易、在線客服等服務。

目前開戶模塊已進入封閉內測階 段,交易模塊軟件完成測試,諮詢終端進入最終測試階段。在線客服方面,將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擴建呼叫中心,2月底前或可投入運營。

國金證券網頁端軟件預計在2月底前上線,手機端上線時間尚不確定。

雙方共同打造的在線理財超市,則主要銷售國金證券旗下各類理財產品,首期將推出貨幣基金型客戶保證金理財產品,該產品已經獲得批文,預計2月底前正式上線。

國金證券預計軟件開發費用將投入531萬元,硬件系統等設備採購費將投入538萬元。合作期間,騰訊還將通過其核心廣告資源推廣國金證券網上平台,導入用戶流量,國金證券為此支付推廣宣傳費用1800萬元 /年。

合作業務的初期預計總投入4160萬元,目前已支付1194.6萬元。國金證券在公告中稱,前期投入較大,短期內對 經營業績可能構成較大的成本壓力。

關於國金證券與騰訊合作的排他性,國金證券稱與騰訊網即 PC 端的各項合作屬於獨家合作,但與手機端自選股平台等的合作則不具備排他性。

業內人士表示,騰訊對手機端保持更為開放的態度,希望能夠與更多的機構合作,而不被某家機構控制。

衝擊佣金價格聯盟

2月中下旬,國金證券和騰訊合作的首批成果將出爐。一是網頁端的開戶、交易、諮詢軟件上線,二是推出一款針對 投資者保證金的現金管理產品。

接近國金證券的一位人士透露,投資者通過國金證券網上開戶,可享受低於現行平均水平的佣金率, 「最終佣金水平還沒出來,但可能低於萬分之三」 。

「券商通過網絡對客戶提供交易通道,券商營業網點的成本將大幅降低,同時不再有明顯的佣金率地域差異,對全國的股票投資者都將收取同等的佣金率。 」 一位證券公司管理層人士指出。

國金證券201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其平均佣金率為萬分之九點三,上半年其平均佣金率為萬分之九點四。之所以能將佣金率降下來,接近國金證券的人士表示一方面是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也縮減了單筆交易的利潤空間。

對於投資者而言,交易佣金是證券交易的主要成本之一,近年來券商業平均佣金率逐漸下降,部分地區早已告別千分之一佣金率的時代。但各地協會很多達成了價格聯盟,不許券商隨意降價但在陝西發改委查處之後,這種價格同盟轉入了地下。

「經過測算,券商的成本就萬分之二左右,之前長期收取的是千分之一甚至更高的佣金,利潤空間很大。 」上述管理層人士說。

2002年,經歷了12年發展歷程的 A 股市場取消了固定佣金制度,將經紀業務佣金率限定在規費(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二)和千分之三之間。

上述券商經紀部門主管人士估算從2002年到2013年,行業佣金率從大約千分之二,下降到萬分之七左右,降幅約65%。

2008年下半年,關於券商新設營業部的政策在關閉數年後重新開閘,券商佣金率出現大幅下降。到2010年,沿海地區平均佣金率已降到了萬分之五左右,但許多二三線城市的佣金率依然在千分之一以上甚至更高。

2010年以來,隨著券商業務創新和輕型營業部的建立,佣金率得以進一步下降,業內人士估算2013年行業平均佣金率大約在萬分之七。

但這期間佣金率下降的速度開始放緩, 「降到萬分之五、萬分之四,再往下降就比較困難了,因為有個剛性成本網絡券商來了之後才帶來了新的轉機。

上述經紀業務人士說。

比如華泰證券在2013年首先打出最低價,其網上開戶、手機開戶的投資者可享受萬分之三的佣金率,但迄今為止其網上開戶數不過數萬人。

「以前對一些大客戶,我們偶爾給出萬分之三的優惠佣金率,但隨著利潤空間的壓縮,要看量能否上去,否則就要虧本。 」另一家券商經紀業務人士說。

接近國金證券的人士表示,雖然單筆交易的利潤減少了,但國金本身只有30家營業部,相對包袱較輕。

佣金率的降低是大勢所趨,有利於倒逼行業提升專業水平,為客戶提供更富有技術含量的增值服務,贏得行業地位和存在價值。

保證金現金管理

針對投資者的保證金,國金證券推出的貨幣基金型客戶保證金理財產品,將客戶保證金投向貨幣基金,收益高於銀行活期存款, 「可能達到年化3.7%左右」 。

不少證券公司早已推出股票賬戶保證金的短期理財產品,比如國泰君安曾推出現金管理,主要投資於協議存款、債券或貨幣市場。

類似於購物用戶在淘寶上對餘額寶的使用,金騰通是國金證券客戶保證金「餘額」管理工具。即使客戶保證金賬戶餘額僅剩0.01元,也可申購金騰通,隨時可以贖回。

據上述國金證券人士介紹,購買金騰通後,每天收盤以後,客戶賬戶上的資金餘額會自動生成基金份額。而投資者在交易時間內,看好股票進行投資時,即會自動觸發基金的份額贖回。

接近國金證券的人士指出,與其他券商已推出的保證金現金管理產品不同,由於該產品為公募基金,僅收取固定管理費,不存在通常券商產品的「業績提成」 ,收益均屬於客戶,因此對投資者而言降低了成本。

市場上大多數現金管理產品都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率和業績報酬,國金證券表示將不提取業績報酬,管理費率為0.25%,預計共增厚年化收益率0.43%,對於貨幣型基金而言較有吸引力。

國金證券與騰訊合作推出的網絡券商平台能否掀起新一輪佣金率下降的革命,在於其能吸引多少用戶,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國金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國金證券目前僅有約20萬有效經紀業務客戶,而騰訊目前擁有6億微信客戶和近千萬自選股用戶,可以導入大量客戶流量。

分析師張穎指出,網絡券商的出現,致使經紀業務利潤率下滑,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能刺激券商發展其他高收益率的創新業務進行補貼,進一步降低行業整體對低利潤通道業務的依賴度,不再仰仗券商牌照紅利。

根 據 同 花 順 iFIND 數 據 統 計,2013年券商佣金收入總計753.3億元,同比增長48.6%。行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592.41億元,淨利潤440.21億元。 「佣金收入還是很高,長期以來證券公司過分依賴佣金收入了。 」上述證券公司管理人士認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61

重申:投資是比預期比想像力,不是做每股收益計算 梁宏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8300577

金山為什麼估值高?是因為金山有很多尚未創造利潤的項目,是因為金山目前是研發投入期,遠沒到業績爆發期。拿每股收益去衡量金山的估值是偏面的。投資是投想像空間。所以小米和雷軍的存在可以讓金山的估值上增加30%也就是100億港幣是合理的。因為小米和雷軍會給金山很多想像空間和可能。 資本市場就會給這種預期高估值。

騰訊為什麼peg這麼高?也是因為微信存在,微信目前不創造利潤。如果在只會分析每股收益的人眼裡,微信是不是分文不值了?但是微信實際上也是給了騰訊想像空間,所以騰訊的估值因為微信的存在也會增加起碼三分之一

當初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為什麼估值那麼高?也是因為預期阿里巴巴集團可能會整體上市,所以阿里巴巴估值非常高,比正常的估值起碼高1倍以上。

YY估值為什麼高?那是因為他在做100教育,這個不創造價值的項目可以給YY增加百分30以上的估值。因為他提供了很大想像空間

亞馬遜只有微利,為什麼市值高達千億美元?因為亞馬遜有想想空間

我舉這些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資本市場是講預期的,講想像空間的。而不是每股收益計算的比拚。同樣每股收益的兩個公司市值差幾十倍上百倍都是正常的,因為市場對他們的預期不同。 請那些整天在計算eps和pe的同志們歇歇吧

梁宏
2014年3月1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5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