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0億國債今起發售 2年期息率2.93厘

1 : GS(14)@2014-11-21 11:19:1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21/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面向散戶投資者的30億元人民幣國債今日起公開發售,多家銀行陸續推出優惠,大致均免去手續費、轉倉費、託管費、代收利息費及交易佣金等多項收費。有銀行業人士指出,儘管近期人民幣定存息率高企,但相信國債息率仍然相當吸引,認購反應將會較去年佳。


認購期至12月5日

本周香港人民幣投資產品「頭撼頭」,除了滬港通帶來A股投資機會,港人每日兌換人民幣上限取消,亦令市場衍生豐富的人民幣產品。而財政部今日起向散戶發行30億元人民幣的2年期國債,票面利率為2.93厘,認購期至12月5日。

中銀:料吸引長線資金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指出,財政部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3年期國債,票面利率只有2.74厘,因此面向散戶的2年期利率有2.93厘,相對更吸引。雖然近日多家銀行以最少3厘年利率吸引人民幣定存,但梁偉基認為,這些高息定存大多是1星期或1個月的,目標是較短期的資金,因此相信國債可吸引不少長線資金。

匯豐亦指出,隨香港取消人民幣兌換限制,該行觀察到客戶對人民幣產品的投資意欲上升,因此相信客戶對認購國債會有正面反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530

人幣拆息抽升 拉高定存息率

1 : GS(14)@2015-02-10 01:02:26





【連鎖效應】離岸人民幣短期拆息,近日飆升至歷史高位。雖然銀行同業息率,屬於批發市場層面,與普羅大眾沒有直接關係,但息率環環相扣,拆息急抽,亦會拖高零售層面的定存息率,範圍亦可能幅射至人幣以外,如港元或美元等定存息率,換言之整體銀行的息率成本都會上升。零售銀行主管認為,自去年底以來,人幣滙率雖然有持續貶值軌迹,令存放人幣的散戶,不像過去一面倒升值時,「有升(值)有息」,但假定人幣兌美元每年貶值約2%,相比其他歐元、澳元等貨幣,貶幅已算少。現時銀行提供的人幣定存息率,十萬元人幣亦可以高達四厘,大額更逾五厘,扣除貶值最少亦可「淨袋」約兩厘;亦有客戶趁近期人幣回落,每百港元兌人幣可較前兌換略多,因而伺機換錢再定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209/190347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21

永亨減稅貸息率

1 : GS(14)@2015-10-17 10:27:2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6/news/ww_ww2.htm
【明報專訊】華僑永亨銀行宣布調低稅貸年利率,成今年首家減價的銀行。該行指出,客戶若先開立定期存款戶口或認購指定基金,不論貸款額,年利率劃一由1.87%減至1.73%。自工銀亞洲早前公布最低1.78%的稅貸年利率後,華僑永亨已有意減價。而昨日大新銀行(2356)亦公布稅貸優惠,年利率最低為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311

iBond息率新低每手只派128元

1 : GS(14)@2015-12-11 09:32:28

【本報訊】本港通脹有下行趨勢,通脹掛鈎債券(iBond)派息率亦創新低,第三批iBond(4218)第五次派息率失守3厘,僅得2.57厘,是iBond派息首次跌穿3厘。分析認為,國際油價反彈乏力,加上本港租金或會回落,未來通脹將繼續走低,未來派息率難見2.5厘。第三批iBond第五次派息率僅2.57厘,即未扣手續費,每手利息回報128.5元,付息日為本月24日。自iBond3推出至今,每手債券利息回報總共為1,012元。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稱,今年樓價整體仍錄升幅,營造一個較高的基數,隨着樓價及租金向下調整,加上今年的高基數效應,該行預測明年通脹僅得2%。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表示,該行預測明年通脹僅2.5%,主要是國際油價反彈動力欠奉,拖低本港通脹。他續指,現時本港經濟仍不過不失,內部衍生通脹仍存在,若本港經濟走下坡,公務員被凍薪,通脹將進一步走低,iBond回報未來難見2.5厘。



90%受訪者不信MPF夠退休

另外,康宏(1019)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者相信強積金(MPF)「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認為強積金平均只夠用6.8年,以香港人普遍退休年齡60歲計,若打工仔單靠強積金,預計67歲就「荷包乾塘」;四成人無使用強積金以外投資工具作退休儲備。調查於11月5日至25日期間,透過電話訪問806名在職並參加強積金計劃的香港居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211/194076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925

匯弱推高息率股樓資產縮水

1 : GS(14)@2016-01-22 01:39:22

【拆局】本港實施聯匯,每當港元跌至每美元兌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時,有人想用此價沽港元,而外匯市場無其他人肯承接,金管局便會守尾門接這些港元沽盤(即買港元並沽出美元),確保港元匯價不會進一步走貶。由於港元被換成其他貨幣(主要是美元),銀行體系港元結餘會因而縮小。「走資」聽來好像只關金融大鱷事,但其實亦影響普羅大眾。最直接影響是資金流走,銀行結餘供應減少,理論上港元拆息(H)便推升,目前以H為定價主流的按揭,供款負擔便會增加;若拆息再持續「勁抽」,便會引發銀行調高最優惠利率(P)。假設樓價400萬元,選用H按計劃借八成按揭,分25年攤還,1個月拆息由上周五(15日)約0.228厘,升至昨日0.31厘,實際利率便將由1.93厘升至2.01厘,每月供款將由13,455元增至13,579元,每月開支增加124元。不過與此同時,一直低企的港元存款利率,將有望同時上調。



散戶損手減消費

全球央行放水多年令熱錢氾濫,刺激香港資產價格上升;相反匯弱錢走,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亦相應下降。這對未上車市民來說可能是佳音,但股市下挫產生負財富效應,股民損手個人消費自然減少,零售市道或相連行業,以致就業情況均可能受延伸影響。匯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則認為,銀行資金極為充裕,即使港匯觸及7.85,流走速度仍有一段時間才會顯著推高拆息,對民生暫時是心理影響居多,股市則難免受到衝擊。■記者劉美儀、陳家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21/194604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98

范統:地產投資風險上升 息率靠穩 轉攻豪宅盤

1 : GS(14)@2016-03-23 15:54:39

2016-03-19 iM

樓市經歷霧水般的小陽春後,跌勢似未見底,往年盛極一時的中細碼盤,亦隨市況回落而放慢銷情,發展商紛紛變陣改用豪宅掛帥,加上美國聯儲局周四(3月17日)維持息率不變,能否為樓市掃走陰霾?由羅旭瑞身兼主席的百利保(00617)及富豪酒店(00078),早前久違十載賣樓即報捷,月內將再推元朗洋房盤富豪悅庭接力;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官范統表示,近年各種因素令樓市飄忽莫測,惟地產商投資風險正在上升,在推售及投地時都變得步步為營。

美息最新一如業界預期維持於0.25至0.5厘區間,且港滙趨強,意味本港加息或再押後到明年,加上樓價從去年起已回調11%,有利釋放市場上的潛在購買力,尤其近數年連投資者也買不下手的豪宅物業。事實上,綜觀發展商農曆年迄今部署,幾乎清一色屬中高價樓盤,並主打三房至四房大戶,包括剛剛公布價單、由長實地產(01113)夥拍郭炳湘的馬頭角君柏,折實平均呎價2.3萬元,開價水平進取,此外何文田三盤如箭在弦,會德豐(00020)ONE HOMANTIN、嘉里(00683)皓畋及新地(00016)天鑄2期分別派樓書及開放參觀,連同南豐的沙田九肚山尚珩,形成豪宅新盤大混戰格局。

富豪悅庭首批標售10伙

百利保也準備加入戰團,旗下位於元朗洪水橋的富豪悅庭,涉36幢三層高洋房,短期內為首批10幢招標,范統指今年樓市低迷,令發展商定價時特別審慎。「開價通常睇幾方面,首先參考附近一、二手價錢,其次是項目本身長處,第三視乎整體市況,但目前要預測後市並不客易,因外圍經濟變數大,處處都是黑天鵝,很難望到樓市兩個月後情況。而元朗區上車新盤較多,洋房屋苑對手僅長實娉廷。」

市場承接力難料,范統稱將以招標形式賣樓,正因為有助釐清買家反應。「地產商現在為新盤定價,其實是好大考驗,因為一手樓條例監督,任何加減價都要30日前通知,所以定價策略講求技巧,若一時不慎開貴了,新盤要減價促銷,自然在市場上不吃香;相反一開始賣太便宜,公司倒過來又蝕本,採用招標就可試水溫。」

料樓價跌幅年內漸收窄

去年跌市前,百利保久違十年賣樓,推出洪水橋尚築,提供面積191至278平方呎的開放式戶,被市場稱作「迷你單位」,范統選擇以低入場費為招徠,最平一伙只售239萬元,結果開售當日,134伙四小時內「一Q清袋」,當中72伙造價低於300萬元,正是看準區內上車需求。「當時有點運氣,天時地利配合到,我們見到在2016年賣細碼盤難度大好多,無舊年支歌仔唱,各大新盤開售即日售清的盛況,也已經絕迹,銷情放慢基於市民見到跌市未完,新盤又源源不絕,可以慢慢揀。」

百利保未來一年料推5項目,市值近百億元,除富豪悅庭外,與市建局合作的長沙灣順寧道尚都,提供157伙,介乎276至438平方呎,一至兩房佔比例七成,爭取年輕上車客源,待批售樓紙就可3月應市。明年初,該公司推沙田九肚項目,共24間獨立屋及137個分層單位,分層戶1,700平方呎起,項目處於打地基及地盤平整階段,並研究搭建示範單位;今年第三、四季,亦將重售赤柱富豪海灣及鴨脷洲南灣餘貨。值得一提,富豪海灣相鄰地皮日前批出,由羅氏針織的建灝地產投得,樓面地價僅1.28萬元,事隔19年,較富豪海灣1997年地價還低3%。

范統相信,樓價跌幅已逐步收窄,「跌幅今年之內應該靠穩,最近小陽春確有輕微回暖,跌勢較急只有中細價屋苑,和業主揭按借貸太多、辣招還有細單位供應上升有關。豪宅降價壓力比細碼樓輕,始終若經濟轉壞,有錢人『唔見面頭嗰幾張』,但對打工仔影響就大得多,買樓會相對保守。」樓市近月成交萎縮,單月計一、二手住宅成交跌穿2,000宗低位,惹來損害相關行業、甚至整體經濟的憂慮。

「地產弱,影響GDP增長在所難免,尤其二手結冰,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一手盤出得快又多,收樓有瑕疵可即時執漏,二手樓成交後遇問題就無人幫你跟進。更重要是買地產商的樓,雖然沒價講,但享受優惠額較高,連代付印花稅都得,二手業主就不太可能代買家付稅。另外新盤較少開售後即降價,變成買家較有信心,二手樓議價空間多,業主開呎價1萬元,睇樓客還到5,000元都得,有點像在漁市場揀海鮮,準買家尤其用家的猶疑心態較重。當然,新盤給予地產代理佣金高達2.5%至6%,也令代理落力推銷。」

成本趨升發展商毛利低

他表示,發展商開發新項目的利潤愈來愈低,過往扣除地價、建築成本仍有約兩成毛利,現已不復見。「發展成本趨升,像富豪悅庭樓面地價3,000多元、建築費6,000元,未計樓書和佣金雜費,利息支出近5厘,每平方呎成本是高達1萬元。現今未必每個盤,都能有15%、20%利益,即使有,攤分發展期4年,年均回報4%至5%,不是跑贏通脤好多。可以說做地產的邊際利潤(Marginal Profit),甚至不及開酒吧,F&B(餐飲業)利潤50%至70%,但做地產現在計計數,回報和發展成本不成正比,利錢好薄。幸好向銀行融資仍算容易,地價可借一半,建築費有機會借足。」

近期沙田綠怡雅苑、嘉順苑及元朗屏欣苑截止申請,獲不俗反應,放眼今年,多達4,875伙資助房屋及居屋推出,佔去年一手成交量16,799宗接近三成,其售價260萬至627萬元,也比市面新盤具吸引力,但范統不擔心市場重疊。「想買私樓的人,即使見到居屋售價較低,仍然不太會想買,基本上市場分得好開。但大家見到,新一批居屋裝修水準不錯,而私樓理應質素更優勝,反映一般買家對新盤要求正不斷提升,現在新盤不分地區,都需達到準豪宅的水準。」

有指近年新盤溢價高,小業主接貨,一不小心就蝕讓或負資產的說法,他並不同意。「首先,蝕讓是因按揭高造成,現時買家向銀行借六、七成,向發展商借兩成;個別新盤設超高成數樓按,買家付5%首期就做業主,像這樣子,樓價只跌10%、15%,也很容易出現負資產,基本上與樓盤定價關係不是很大。我相信,大部分發展商毛利已經好低。相對地,發展商只收5%首期也有風險,大市一回10%,人家就撻訂,等於無賣過一樣,但如此勇猛的發展商並不多。」

建議政府從多角度撤招

其他政策因素,也增加發展成本。「香港賣地市場並不透明,像新加坡賣地上午截標,下午就公布所有財團出價,市場巨細無遺;這增加市場透明度高,發展商心中有譜,知道下次點調整出價。香港不然,截標後一周才有結果,亦只公布單一中標價,財團對競投情況心中無底,即使政府不承認,我認為這變相就是高地價政策。」

「還有,起新樓批則文件也像『過五關、斬六將』,例如申請預售同意書,除要做好地基、為上蓋工程找到合約承建商,涉及批地條款(Lease Conditions)對建築外形和布局(Design, Disposition and Height, DDH)部分,要送交地政總署審批,這步驟耗時最少兩年,造成好多盤已準備完成上蓋,但呆等一張售樓紙,錯失賣樓時機。以前興建單幢盤,由買地到落成只需3年,但現時就拖長4、5年才落成,市況可能升完又插水,發展商就呆若木雞了,不知還賣不賣好,影響資金回籠。」

為分散發展風險,富豪系內持有逾10幢酒店,另外近年加強海外及國內發展,包括天津、成都等二綫城市,由公寓、服務式住宅、酒店,以至寫字樓和零售商場物業都有,「內地有內地的規則,香港有香港的規則,兩地做法和規範略有分別,要習慣一下,但在內地發展物業和資產,可以確保公司兩條腿走路。」

上月財政預算案並無減辣措施,惟近日市傳金管局放寬按揭管制,范統建議政府從多角度撤招。「市場談論減辣、放寬按揭及壓力測試,都值得研究。如果政府真心想幫上車一族,把按揭成數放寬並不是大問題,因為現在發展商賣樓,幾乎做埋銀行個份,向買家提供九成半按揭,與其這樣扭曲市場,金管局不如正正經經,考慮針對首次置業人士,提供額外樓宇按揭成數。」

政治議題加重樓價壓力

「額外印花稅(SSP)的3年換樓限制亦太長,以前所謂炒樓,投資者都旨在短期獲利,一年半內轉讓要付15%至20%稅,其實他們已沒戲唱。其次雙倍印花稅(DSD)針對商用物業並不合理,而買家印花稅(BSD)達15%,足夠阻止內地客,但人民幣持續疲弱,未來可以考慮調低比率。」

近期中資積極來港,他認為屬意料之內。「他們選擇這個時間攻港,有多項因素,首先內地經濟放緩,地產市道冷靜許多,要開闢一個新戰場,香港是最方便的方法,因本港法制,起碼地產及物業買賣條例健康,容易跟到,不用太多學習和適應,就可以做生意。他們來港在陌生市場建立據點,因此收購不介意溢價。好像男士追女仔,要打動芳心,最直接方法就是送禮,立即Impress對方,國內地產商就是把香港看成美女,想盡快來港插旗,自然有溢價成本。」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日前於業績會上,呼籲社會不同政見人士團結,以保持本港經濟競爭力,范統也認同近年政經糾紛太多,對樓價造成壓力。「很明顯自由行減少,因為無論是否購物都被本地人排斥,早前年初一旺角事件影響更嚴重,酒店業現在做得辛苦,房間租金失去支持,市面商舖生意也淡了很多,飲食、運輸業等轉弱。這怪不得國內客,現在旅遊選擇多,最近旅客去韓國連整容都可以獲退稅。但我想負面影響應該不會延續太久,隔一段『冷靜期』,內地客來港應該會恢復。」

「社會政治爭拗多,普遍不發聲的大多數,如果見到香港未來發展沒有好轉迹象,只有愈來愈多鬧劇,他們就會想移民離開香港,可能上一代到港生根,現在都連根拔走。即是原本想幫仔女買層樓,變為沽層樓去搞移民,一來一回已差好遠。多數年輕一輩,可能剛剛結婚或有小孩,自然會反思到底香港還是不是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上述種種,會不會影響樓價,答案是肯定影響到。」

首代項目經理 見證地產30年

范統於香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加入百利保,迄今已是第29個年頭,見證本港地產界發展變遷。「做建築師,簡單來說就是幫人設計大廈,從前年代,不流行有工程項目經理,但新項目規模愈做愈大,一般建築師設計完,仍有好多瓣數要處理,他們對工程實際進度、質素管理、資金調配,甚至落成後賣樓等,認識都不夠,因此需要加設一個項目經理去負責。」

「我加入公司第一個崗位就是項目經理,統籌工程進度,29年過去,現在新建築物規例有增無減,工程繁複程度一直遞升的,不論單幢樓或大型項目,如果和港鐵、市建局或其他JV Parnter,合作溝通上更加要注意。」

范統「身負盛名」,原來是父親刻意為之,希望令名字更響亮易記,他在港大建築系升上四年班時,更因為在學期初忘記正式申讀,差點被退學,最終學院主任聽到其名字後頓了一頓,然後大笑,便同意補辦手續。回憶往事,他笑說:「這名字總為我帶來好事,出到社會做事交換卡片,別人也不會笑。唯一不方便的是,我本身記人名比較差,有時可能忘記別人名字,但對方一定記得我的名,情況就會有點尷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551

儲局重掌息率走向預期

1 : GS(14)@2016-05-21 18:08:09

■儲局下月加息與否成市場焦點。圖為儲局主席耶倫。 資料圖片


【拆局】美國聯儲局4月會議紀錄立場意外偏「鷹派」,下月加息機會升溫。分析指今次會議紀錄測試市場水溫,重掌市場加息預期,勿讓投資者低估美國加息的可能性。儲局本月議息紀錄的「鷹派」立場與主席耶倫年初「鴿派」言論大相徑庭,投資者關注儲局會否6、7月再加息外,最重要理解儲局藉此重掌市場加息預期,為投資者對儲局加息步伐停滯的看法撥亂反正。有別歐、日兩大央行,儲局善於操控市場預期,旨意提升儲局貨幣政策透明度。儲局也重申加息立場,大前提為經濟數據表現達標。儲局對經濟前景樂觀看法有迹可尋,美國阿特蘭大聯儲銀行預測今年次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5%,儲局關注通脹指標、核心PCE按年升1.6%,兩者均勝預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0/196198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90

投資環境波動 銀行定存息率回升

1 : GS(14)@2016-06-20 05:25:07

【明報專訊】iBond上周公布認購結果,雖然認購情况不及去年熱烈,7000多人獲派3手,但亦有部分認購3手或以上的投資者未獲全數分配,中銀香港就推出相應的iBond退款優惠。扣除投資者獲分派手數的資金後,如果以iBond 退款資金或新資金敍做12個月港元定期存款達10萬元或以上,年利率為1%,而以同等金額的現有資金敍做12個月定期存款,亦可享0.95%年利率。另外,想以iBond退款作基金投資的話亦可以留意,在推廣期內,中銀香港的iBond退款客戶經分行首次整額認購,或跨基金公司轉換認購任何基金,實收的優惠費用比率劃一為 1%,認購金額不設上限,詳情可向銀行查詢。

中銀推iBond退款優惠

全球投資環境波動,港股更因脫歐陰霾連跌幾日,不少投資者均轉向較保守的投資。各間銀行推出的定存息率最近有回升的現象,由即日起至2016年7月15日,以全新資金於富邦銀行開立指定貨幣(港元、美元或人民幣)的定期存款戶口,可享特惠年利率及高達1450元現金獎賞。而新客戶於花旗銀行以5萬元以上作3個月定存開辦指定戶口,亦可有1.1%的定存年利率。

花旗人幣定存年利率最高3厘

雖然人民幣長期仍然有貶值壓力,但近期的定存息率有所回升。以5萬元人民幣或以上的新資金,於花旗銀行指定戶口敘做3個月定期存款,可獲最高3厘的年利率,暫時是主要銀行同期存款中最高。如果投資者本身有部分不打算兌換為港幣的人民幣存款於戶口,希望做較長年期的定存,工銀亞洲提供3厘以上的6個月或12個月定期存款,年利率由3.1至3.6厘不等,最低存款額為5萬元人民幣。

[投資新領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81&issue=20160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40

港銀定存息率接近3厘

1 : GS(14)@2016-06-20 05:42:39

【本報訊】人民幣定期存款,曾是本地散戶及低風險族不二之選,港銀定存息率因離岸資金供應緊張,拆息抽升,2014年底1個月短期定存,曾被推升至5.5厘高位,長期(1年)定存息率亦升逾4厘水平。不過人幣存息受境內息率周期、滙率變化及離岸資金供求等因素影響,上落幅度可以很大。像今年初,個別銀行如華僑永亨、花旗及大眾銀行等,1個月期定存仍搶高至5厘,但隨着人幣滙率越行越貶,定存吸引力降,加上內地開放利率及市場資金充裕,現時港銀人幣定存息率,普遍已回落至3厘以下。2004年每百港元可兌換107至108元人幣,市場最長年期的人幣定存期僅3個月,受清算行規定所限,當時定存息率僅0.5至0.75厘的低位。自2005年滙改後,人幣一路升值至2013年,存息亦由3、4厘升到逾5厘。



國債穩陣適合散戶投資

客戶若非急需將人民幣轉回港元,可考慮市場上較長年期人幣資產,債券是鎖定投資回報的較低風險工具,當中首選零風險的財政部國債。自2009年起,財政部每年均在港發行零售國債,去年推出的2年期債券,每手1萬元(人民幣.下同),票面年息率雖達3.45厘歷史高位,但因發行額只得20億元,每年亦僅發一次,故解決資金出路始終有限。銀行界指,二手市場零售國債供應量極少,因散戶認購後多「長揸到尾」,甚少中途放售。據二手市場報價顯示,一批明年到期、供機構投資者在銀行間市場買賣的財政部國債,孳息率約為2.53厘,若散戶要參與,入場金額最少50萬元,買賣差價亦將擘闊(相差1、2元),扣除差價及費用後可能只得1厘多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0/196610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00

派息率勝領展中電 吸引資金停泊

1 : GS(14)@2016-09-02 05:19:22

【明報專訊】匯控(0005)股價因連續回購獲得支持,本周亦連升3日至昨日收報59.1元,即將重回年初水平,市帳率亦回升至0.79倍(見圖)。著名股評人曾淵滄表示,匯控回購計劃能「托」住股價,故在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回購悉數用盡前,仍值得入場;股評人胡孟青表示匯控「開口」表示不減派息,故「揸得過」,但要留意股息率跌至5.5厘就差不多「到價」。

曾淵滄信任回購 上月罕有增持

曾淵滄透露,上月初打破20多年不增持的習慣,增持了匯控,原因是對其接近200億元的回購計劃有信心,只要回購計劃仍在進行中,匯控股價則繼續有承托,故仍然值得購入;至於計劃完成後則「到時再算」。

胡孟青坦言,雖然她個人並無持有匯控股份,但亦同意匯控是「長揸恩物」、「大媽至愛」,其最大的優勢是股息率高,目前仍有6.7厘,而管理層亦打「開口牌」稱不會減少派息,加上質素優於內銀,派息率高於領展(0823)及中電(0002)等,在大市缺乏方向下,吸引了不少資金停泊,令其股價上揚。不過她認為,若匯控股價持續上升至約72元,令股息率下降至5.5厘,就差不多「到價」,籲投資者留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03&issue=20160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