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巴菲特投資中石油淺談在中國套利性操作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2255981
據報導:巴菲特當時用極短的時間(傳說:幾分鐘-幾小時) 閱讀了中石油的近幾年的財務報表,就估算出中石油當時的大概估值在1000億美元左右,而依據有可能便是中石油的市場PE與國際石油公司整體平均PE間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巴菲特對能源行業業務板塊深刻細緻的瞭解,也同樣可以推測出,估值完全用不到複雜的數學模型。

依據上面的數據,我得出以下幾條結論:

1、中石油的操作屬於格雷厄姆式的套利性交易居多。中石油屬於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等都算不得優秀公司行列。2003年10月10日巴菲特曾經在沃頓商學院上課時說過:「要在中國獲利,你在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出現閃失。我們之所以購買中石油,只是因為它便宜而已。」另外,還有一條背景:油價在1999-2003年期間一直在25美元/桶的附近橫盤震盪,在2007年站上70美元/桶。巴菲特曾經在1994-1995年期間建立過4570萬桶的原油期貨合約。所以,對於中石油的操作也許還暗含有對於原油期貨價格的套利。

2、套利型的交易操作屬於基於價值的投資方法中的一種。投資的手段有很多種,並不僅僅侷限於長期持有,也並不僅僅侷限於普通股中。

3、為什麼這一次非典型性的投資操作的收益率遠遠的高於巴菲特主要的投資部位的收益率呢?我個人的猜測:稅收政策的不同,美國要上繳20%左右的資本利得稅;主要投資部位的方式為費雪型的長期持有優秀公司,完全忽視市場估值的波動,僅僅受益於企業本身內在價值的成長,原因是一方面是由於2000億美元的可投資資產過於龐大,另一方面,也有著戰略性合作的商業意義在裡面,大股東的退出往往對企業二級市場的表現甚至本身的經營造成極大地影響。

結合目前中國的實際商業環境:無資本利得稅、二級市場估值的大幅度波動、法律制度以及環境體制的不完善、沒有足夠長時間的商業史能夠證明中國可以誕生上百年的偉大企業(誕生偉大企業的難度可參考成功是概率的寵兒一文),目前,基於大週期型的套利型投資也許是最適合中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95

李學凌:沒必要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23587.html

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沒有必要

創業者應該避開該領域的絕對壟斷者,做好一些顛覆式創新的準備,創新的形式可能是特別極端,特別草根,只有一小撮用戶很喜歡即可,甚至大部分的人看起來都不怎麼喜歡。

成功真的都是偶然的,失敗倒是一種必然,大部分人的成功不是個人能力有多麼強,而是正好遇到一個很好的趨勢,「勢」將人推上了個人能力本不可能達到的地步。與其觀察成功公司的案例,不如多去探討一些公司失敗的案例。

任何行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苦逼」,關鍵在於是不是自己所熱愛的,工作本身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就跟吃飯睡覺是一樣的,如果我不工作一定會崩潰。現在中國經濟這麼好,隨便去一家公司都能賺錢,沒有必要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所謂的「工作經驗」。

歡聚時代的下一步佈局

在線教育是未來重點攻堅的領域。國內教育產業已經到了行業洗牌的階段,目前市場被行業內的幾家巨頭公司牢牢把控,很多用戶的真實訴求被忽視了,而且這些訴求已經充分暴露出來,產業現狀勢必要被一種新興的力量所顛覆。

我個人就是一個很好的用戶體驗者,自己一直在學英語,發現線下的一些體驗不適合目前的市場需求,去特定課室的模式在空間、時間上都不適合現在碎片化時代的要求。到現在英語還講得很爛,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所謂的「工作經驗」,沒有必要。其實我耗費了大量時間在學英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市場需要調整。

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可能讓自己孩子天天趴在電腦前面,家長希望他快樂,在這方面缺少用戶需求,在線教育應該偏重培訓性質,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是無法解構這個社會的。

如何培養互聯網企業的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絕對不能是溫室的花朵,必須要經過實戰磨礪。在創業的過程中,大多數團隊的產品經理根本沒有經過訓練就上任,一定要進行一些「演習」,活躍產品經理的思維。我們選擇一些公司根本不會進入的領域,比如做一個類似大眾點評網的產品,讓10 個產品經理設計方案打敗大眾點評網,10個方案中進行排序,計入他們平時的績效考量當中。

我更偏重讓幾名產品經理聚在一起PK,讓他們自己進行腦力激盪。PK 練習就是不死亡不殺傷,但把素質練起來,如果兩名產品經理都特別強悍,實力相當,「火拚」就雙方一定會死得很慘,大家會在中間的地帶進行會商,會商過程所反饋的信息往往最為重要。

(怎麼看待自己股權的稀釋)如果創始人的股份太高,有50%、60% 甚至70%,在我看來這個企業比較危險,會造成創始人的剛愎自用,是人就難免會犯錯誤,如果沒有制度性的約束容易走向滅亡。一個優秀的創始人在上市之後大概持有10%-30% 的股份,比較利於企業未來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49

普京:俄羅斯目前沒必要向烏克蘭派軍 全球股市大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121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日在莫斯科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表示, 只會在極端情況下向烏克蘭派軍,目前還沒有必要。俄羅斯沒有將克里米亞並入俄羅斯的打算, 但會向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地區提供財政援助,克里米亞的未來由其人民決定。目前沒有必要在克里米亞使用武力,但俄羅斯有權這麽做。在烏克蘭使用武力只會是最後的選擇。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報道, 普京還稱: 烏克蘭發生的政變是違憲的,是軍事奪權。 被驅逐的烏克蘭原總統亞努科維奇並未下令向示威者開槍。 在2月21日曾建議亞努科維奇不要讓警察撤出基輔,這導致了隨後的“無政府狀態”。 在克里米亞奪取權利的武裝來自“當地自衛軍”,不是俄羅斯的軍隊。  他們(烏克蘭人)習慣了一個混蛋被另一個混蛋所代替。 亞努科維奇完成了2月21日與反對派達成協議的所有條件,實際上放棄了所有權利。亞努科維奇仍然是合法總統,即便他沒有實際權力。 兩天前見了亞努科維奇,他仍然活著。亞努科維奇在“在政治上已沒有前途”,俄羅斯收留他是出於“人道主義”。目前沒有必要在克里米亞使用武力,但俄羅斯有權這麽做。在烏克蘭使用武力只會是最後的選擇。  俄羅斯的軍事演習與烏克蘭沒有關系,是很久之前就計劃好的。 希望俄羅斯可以不用在烏克蘭使用武力。自進入克里米亞境內以來,俄羅斯軍隊沒有開火。 這是一項人道主義任務。俄羅斯沒有設定目標來征服任何人或者告訴任何人怎麽做。 如果烏克蘭在當前“恐怖主義活動”的環境下舉行大選,俄羅斯不會承認其結果。  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境內的任何行動都將符合國際法。俄羅斯“當然”會向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地區提供財政援助。俄羅斯沒有將克里米亞並入俄羅斯的打算。克里米亞的未來由其人民決定。 對俄羅斯制裁對雙方都沒好處。俄羅斯準備在索契舉行G8會議,但如果西方領導人不願意來,“他們可以不用來”。 你們都清楚,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金融市場就非常緊張,這都與美國的政策有關。 “烏克蘭沒有支付2月份的20億美元債務。”Gazprom上調天然氣價格是很自然的。  普京針對烏克蘭講話後, FT100指數暴漲105點,收回周一損失 。石油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97

【專欄】為什麽說中國央行仍有降息的必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94

20140915rmb

本文作者系浦發銀行宏觀分析師曹陽,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由於8月經濟數據大幅低於市場預期,9月起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寬松步伐加快。央行先後通過SLF為五大行提供5000億資金、下調正回購利率來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盡管如此,我們認為未來央行降低基準利率仍將是必要的。

從實質大於形式的角度來看,央行的SLF、下調正回購利率在規模上類似於降準和降息。就SLF來說,5000億投放在規模上等同於降準50個基點;就下調正回購利率來看,20個基點的下調也基本等同於一次降息的幅度。以上貨幣政策可以改善銀行間批發市場的流動性。一方面,短期融資便利(SLF)利率在3.7%、期限在3個月,基本等同短期限的逆回購操作。這種短期流動性提供可以緩沖IPO、國慶和季度因素對銀行存款分流的沖擊,有效降低金融體系流動性風險;另一方面,回購利率下調也有助降低銀行短期融資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壓低債券二級市場收益率。

但這對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效果可能較為有限。

一方面,SLF和正回購操作均發生在銀行間市場,由於期限較短,銀行難以形成穩定、持續的資金可得預期,因此未必進行主動性信貸擴張;

另一方面,雖然以上政策可以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但實體經濟融資利率卻存在剛性,且調整相對滯後。從數據來看,最新的1個月大行和城商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為4.56%和5.09%,同期限的同業協存利率降低為4.55%,均較年初下行了100個基點以上,但2季度末的貸款加權利率僅下行了不到20個基點。

此外,由於資金批發市場的參與者並非只限於銀行,在央行提供看跌利率期權後,融資性交易會增加,這進一步壓低風險資產的流動性溢價、信用風險溢價水平,從數據來看,目前5年期AA企業債與1年期國債利差僅為255個基點,處於歷史地位。

我們認為央行對銀行間市場低利率的擔保會進一步提升風險偏好,“套息交易”增加對風險資產價格影響會更大些,而這些資金未必進入實體經濟領域。

這使得未來通過降低基準利率來改善企業融資成本依然是較為必要的。我們認為降息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降息可以比較明確地引導企業、個人預期,提高信貸需求。年初以來,國務院、央行層面多次要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部分企業家均希望在利率下調後申請貸款,以節約融資成本,那麽降息可以發出較為明確的市場信號。

第二,目前信貸領域利率市場化已經完成,較多貸款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動,下調利率既可降低企業存量債務的財務費用,也可以對企業尋求信貸融資提供一定激勵。

第三,降低基準利率、尤其是房貸利率有助緩沖房地產市場下行風險。目前房地產銷售、價格出現雙降,其中8月商品房銷售累計負增長擴大到7.6%,百城房價下跌數量達到74個。因此在各地放寬限購後、降低按揭貸款利率來刺激銷量回升對於減緩經濟下行也較為重要。

第四,從周期角度來看,降息可以緩沖經濟硬著陸風險,適度降低市場的信用風險溢價,對企業融資成本下行產生間接幫助。

我們不認為降息的政策成本很高。第一,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國貨幣環境均較為寬松,美聯儲在9月議息會議表態鴿派,承諾將低利率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歐洲央行在2016年前將進行多次TLTRO和ABS的資產購買計劃,因此中國央行下調利率不會增加資本流出壓力;第二,盡管隨著“豬周期”變化,通脹在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有一定上行壓力,但供給層面沖擊畢竟是暫時的,同時居民通脹預期依然較為穩定,3季度撐著儲戶調查顯示50%的居民對未來物價預期不變。因此這使得降息的成本不高。但是由於這兩個因素可能在12月發生一定變化,如美聯儲屆時可能修改利率前瞻性指引,提示加息時點,國內通脹單月也將在2.5%以上,因此我們預計好的降息時點可能在11月前。

有市場觀點認為利率市場化後,降息會引發存款再度流失,從而弱化政策效果,但對此我們並不認同。由於央行已將貨幣市場流動性保持得十分寬松,目前回購利率走低也帶動整個貨幣市場的資產收益率下行,如3個月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下行至4.7%、余額寶等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至4%附近,因此即使下調存款利率,對於存款流失的沖擊也較為有限。

“小孩子看對錯,大人只講利弊”,在經濟下行周期中,降息本就是逆周期調控的重要工具,並不涉及太多放水、保持定力方面的價值判斷,在政策成本較低時,我們認為降息仍將是較為必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95

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沒必要刺激房地產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80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近日稱,沒有出臺針對國內房地產市場和其他經濟領域重大刺激的必要。房地產市場等經濟領域當前“仍然穩定”。

本周五接受路透采訪時,朱光耀一方面承認中國樓市下滑,一方面表示這不應視為問題,下滑時因為之前房價過高,應允許市場力量發揮作用。他說:

“我們密切關註,但是要讓市場來發揮作用。我們有足夠多的宏觀經濟管理工具,但是目前在采取任何重大刺激計劃方面仍非常謹慎。”

“這不僅是指房地產市場,而是整體經濟,不需要重大刺激計劃,我們必須讓市場來發揮作用。”

而在朱光耀發表上述言論約十天以前,中國政府已經出臺強有力的房地產市場刺激政策。

9月30日,中國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不但再次推出2008年救市時使用的三折首付、七折利率優惠,而且兌現了關於首套房“認房不認貸”傳聞,限貸標準正式松動。

這意味著,除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在全國所有城市購買二套或者二套以上的住房,都有可能享受首套房貸的三折首付和七折利率優惠。

執行方面,中國央行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發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發行期限較長的專項金融債券等多種措施籌資,還要求擴大市場化融資渠道,積極開展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試點。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此後評論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具力度的救市政策,利好地產,利好經濟。但由於執行上具體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風險情況自主確定,目前銀行負債端成本仍然較高,後續實施效果有待觀察。

本周五,在被問及是否擔憂中資銀行可能易受房地產市場下滑沖擊時,朱光耀稱,在認真地監控銀行領域,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僅為1%左右,銀行方面也有“大規模資本緩沖”。

除了放松限購,中國央行近來也對銀行放開了開發貸的限制。

兩天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經濟觀察報》消息稱,各大商業銀行開發貸占貸款總額比例不得超過10%的限制已經松動。央行把開發貸授信總量權限下放到各大行總部,銀行能自由調節開發貸總量,並可重啟新增開發貸審批,不像過去那樣自發停貸。

央行此舉響應了眾多房企在高庫存當頭、資金回籠乏力之際對解禁開發貸的渴望。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指標全線下滑:

1-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較1-7月回落0.5%;

1-8月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0.5%;

1-8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8.3%和8.9%;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7月末增加930萬平方米,增至56160萬平方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投資,中國

房地產市場,房價,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56

瑞士央行:準備好在必要時降息至“負利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12

瑞士央行行長喬丹近日再次強調將維護采取一切措施來維護歐元對瑞郎的匯率穩定,表示央行已經準備好在必須要的時候采取降息和“負利率”措施。

在10月10日在出現IMF年會時表示將繼續維護歐元對瑞郎的匯率下限,如果市場出現變化,不排除負利率的可能性。自2011年以來,瑞士央行一直捍衛歐元對瑞郎1.20的下限,每次匯價接近或者觸及該水平,央行都會采取拋售瑞郎買入歐元的幹預措施。

喬丹並不願意透露執行負利率的具體概率,只是強調會在“必要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采取措施。

稍早之前瑞士央行副行長丹亭也曾經表示如果歐元區國家經濟狀況出現進一步惡化的話,瑞士央行可能將不得不采取措施。

瑞士目前本國的通脹水平處於明顯低位,瑞士央行預計2014年的CPI增幅僅為0.1%,2015年的CPI增幅為0.2%,2016年則為2016年。瑞士央行2014年的GDP增長為1.5%。(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18

柳傳誌:創新絕不是企業活得長的充分必要手段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8/147793.html

11月18日,聯想控股官方微信上線,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誌給廣大網友寫了一份公開信。他的互動欄目“柳答”也正式開通。柳傳誌表示,他將重點談談創業和創新的問題。

柳傳誌40歲時才創辦聯想,是當下無數創業者的精神導師。在信中他提到:不創新就會墮落或庸庸碌碌,甚至活不下去;但缺乏全面系統的管理思想去領導企業,技術創新、業務模式的創新都很有可能讓企業曇花一現。

\柳傳誌內部信原文如下:

各位朋友:

聯想控股的微信公共賬號正式開通了,這對公司來說是件大事,一則,我們需要讓朋友們用互動的方式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們,我們也希望能更直接地聽到朋友們的寶貴意見。二則,我自己也可以更方便跟大家“見面”、聊天,一起探討一些有意思的話題。有些可能我感興趣,有些可能大家感興趣,當然,未必有結論。但是討論、辯論本身就很愉快,它常常會使你靈光閃現,受到啟發。

我喜歡和人討論。看了本好書就想和作者談,看了部好影視片就想和導演談,其實都是在某一點,某一方面受到了啟發,或有不同的想法想深究以擴大戰果的。我聽“羅輯思維”就頗有感觸。我是錄下來,有空就聽。心里想一個人怎麽能讀這麽多的書,而且能從“泡妞”楞聯到“互聯網思維”,這種思維大幅度跳躍的聯系有的還真很有道理,令我拍手叫絕,恨不得想舉例補充。也有的觀點我則覺得要商榷。當然,除了和學者外,和在第一線幹活的企業工作者,包括我的聯想同事可討論的話題就更多、更豐富了。

在這里,我想特別談談創新,創業。我起家的行業,就是今天聯想集團所在的行業,屬於IT大行業里的,這是個近半個世紀以來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行業。它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有新人領跑,同時也不斷地有大批的人掉隊,甚至被甩出軌道。今天它已經全面滲透到各行各業。再傳統的行業,包括聯想控股經營的消費類行業、新型服務業以及制造業,不和大數據聯系在一起,不很好地利用移動互聯網服務,你就只能在紅海中苦苦掙紮。

因此,能不能在你的行業中,在你的企業中,引入互聯網思維及成果進行創新、突破,就真有可能不再是“吃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會不會餓死”的問題了。

但說起來創新,企業的行業不同、歷史不同、規模不同,更重要的是領導人的風格不同,不同的企業怎麽創新?這都是值得我們企業工作者必須琢磨(包括看人家怎麽做)、實踐的。而關鍵是敢試、敢闖,試完後要再琢磨改了再試。之所以80後、90後領導的企業更敢創新,就是他們光著腳,更接地氣,更敢闖。那像我們這些有大小不同的壇壇罐罐的企業怎麽辦呢?

在我的腦子里,如何讓企業活得長、活得好,百年老店則是第一重要的問題。創新是讓企業活得長、活得好的必要手段,但絕不是充分必要手段。僅靠創新,即使成功,企業會突然呈現威力。然而最後會像在長跑比賽中的選手,中途某一段突然超越對手領跑而光鮮一時,後來又被人超越,甚至因體力透支落到了最後。

社會會因企業的創新不斷進步,即使你的企業垮了,你也可以自豪地說,我曾經在某個領域創新過,推動了本行業的進步,說得對。但我還是想讓我們自己的企業能做百年老店,能活得長點。總結起來,我的意思是:不創新就會墮落或庸庸碌碌,甚至活不下去;但缺乏全面系統的管理思想去領導企業,技術創新、業務模式的創新都很有可能讓企業曇花一現。

我學習過今天互聯網領域領跑的BAT,它們都有了十幾年的歷史,不僅在競爭中劃亮了一根火柴,難能可貴的是它們研究戰略、研究企業文化、研究以人為本,就能把火柴燃成了火炬,最後燃成了燎原之火。他們的管理基礎都是非常紮實的。

至於說創業,那是一個有更多年輕人關心的話題,也是曾讓我摔得鼻青臉腫,至今還滿是傷病的話題,只要大家感興趣,聯想人會特別願意與朋友們切磋。我們有一個叫“聯想之星”的創業培訓,首期有4個億的天使投資基金,就是要通過培訓過程中的互動討論、孵化器投資,以及和業內朋友們的相互合作,在中國大地形成無邊的星星之火,最後能夠星火燎原,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民生的改善。

創新創業是大勢所趨,它所蘊含的無限空間令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興奮不已,我們能做的就是永不停止地思考和實踐。相信在聯想控股新開設的這個“微空間”里,不僅能讓大家更多地了解聯想的成長,同時還會有更多有意思的討論甚至辯論,讓我們相互啟發,相互促進,交到更多的朋友。

柳傳誌

2014年11月18日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12

韓國央行行長:日元貶值沖擊韓國經濟 必要時將出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79

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周二在首爾的一個論壇上表示,央行在密切關註安倍經濟學和日本經濟動態,將在必要時采取行動維護市場穩定。央行準備采取措施避免匯率劇烈波動。

李柱烈表示:

韓國完全了解日元貶值對經濟帶來的負面沖擊,將在必要時采取行動維護市場穩定。韓國央行在密切關註安倍經濟學和日本經濟動態。韓國不能只是通過利率來調整匯率,匯率由市場確定,更多受全球資金流動和經濟基本面的影響。最近降息對就業、消費和投資的影響需要一段時日才能體現。目前韓國未陷入通縮。鑒於價格變動,當前2.5%~3.5%的通脹目標可能不是最佳,但下調目標可能會損及央行信譽。韓國央行在研究確定2016年的下一通脹目標。如果明年需要加息,韓國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無法妥協,盡管上調借貸成本可能會讓一些家庭陷入違約。

受到日本央行上月末擴大QQE以及安倍晉三延緩上調消費稅影響,日元自10月以來已經大幅貶值。其中美元對日元突破117大關,刷新7年新高。韓元/日元也水漲船高,刷新6年新高。韓國出口型企業因此營收下滑。韓國外換銀行的分析師Seo Jeong Hun評論認為,韓國當局會設法削弱韓元的升勢,韓國的出口商沒想到日韓匯率會達到目前的水平。

除了韓國以外,中國也有可能因為日元的大幅貶值而被迫壓低人民幣,以推動出口。華爾街見聞周二報道,金融博客SoberLook專欄作家Matthew Garrett認為,未來12個月內,人民幣有50%的概率會開啟一場前所未有的貶值和大幅波動。該波動幅度之大,很可能會超過央行今年一季度為打破單邊升值預期而主導的貶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延遲提高消費稅18個月,並解散國會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日元將出現進一步的貶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814

央行回應:資金緊張都是新股發行惹的禍 必要時會出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12

昨日市場出現罕見的流動性緊張局面,中國銀行間市場前臺交易系統延時30分鐘結束,市場利率全面上升。中央今日公開回應稱,新股密集發行造成了市場利率波動。

央行今日在微博上表示,受多只新股IPO等因素影響,市場短期資金供求和貨幣市場利率有所波動。

央行還提到,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需要時將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

CSVJ_VCJ9QB]TBZI2P7ETM3

央行此番表態公開後,中國1年期利率互換(IRS)跌3個基點報3.1100%,扭轉稍早一度漲9個基點的走勢。5年期IRS跌4個基點報3.3200%,扭轉早前的漲勢,該利率之前一度漲7個基點。

華爾街見聞今日提到外媒MNI的消息,為應對本周流動性緊張局面,中國央行向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和興業銀行,通過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提供500億人民幣以內的資金支持。

從本周五起,有11只新股密集發行,預計將凍結1.61萬億資金,創下6月發行重啟以來的歷史峰值。

也有券商提到,銀行間資金緊張受到高層調整存貸比要求的影響,有消息稱,非銀同業存款將會納入存貸比。

海通證券在報告中寫道,如果要把同業負債算作一般性存款,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需要補繳準備金。過去同業負債不用繳準,而一般性存款需要繳納20%左右的法定準備金。這意味著銀行需要補繳2萬億左右的準備金。

因為同業存款的分布極不均衡,降準並不能完全對沖該措施對銀行的影響。海通認為,若政策實施,有人會一夜赤貧,有人一夜暴富,自然會有人漫天要價了。缺乏安全感的小夥伴就開始囤錢了,一囤市場錢就少了,自然錢就緊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86

席勒:金融是管理風險的方式 未必要跑贏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49

Robert Shiller,金融,保險

上周末參加彭博廣播訪談節目Masters in Business時,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談到了他對股市、房產市場和金融的看法。

金融到底是什麽?席勒這麽看:

“金融代表了一門重要的技術,它是金融活動的技術。人們可以用這種技術開展活動,否則(金融活動的)風險就太高了。”

“我們對未來一無所知。因為無知,所以我們談論金融和保險。它們就和不能確定的未來有關,它們能分擔、對沖你的風險。人們忘了這個核心要素。金融未必要跑贏市場,它是管理風險的方式,能提高我們這個社會的生產力,達到我們的目標。”

對於金融如何發揮作用,席勒舉了風險資本家的例子。他說,那些人投資幾十家企業,大多數投資對象都會倒閉,活下來的企業會彌補經營失敗者留下的空缺。那些失敗者可能就在為未來的贏家鋪路。當然,未來還是未知的。

除了未來不可知,席勒在對話中還提到,無論是不是投資者,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管理風險,以防我們未來必須持有的東西面臨不確定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