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2.html
上一標題已滿荷,不便瀏覽,匆忙間隨便新開一個吧。
不知該從哪一年算起,當環球資金四散尋找機會,當環球大企業深度完成轉移工序,當環球各經濟體深度相連,當東方飛快搶奪西方的飯碗,當互聯網幾乎徹底普及,之後,或之際,我們就進入了大時代。
大時代裏經濟金融界别不斷出事,大戲連連,衝擊世人的抵受能力。世人在大時代裏沒有世界政府,在諸種領域失去了掌控權,亂象敗象紛呈。
去年年底時已對今年港股的表現審慎乃至悲觀,但個人是到三四月時才醒覺中小型股的中型股災已經悄然降臨,到五六月時其實許多股份已自高位被劈三四成。
至今似乎滑向了中大型股災(恒指的波動未能充份代表一千二百多隻股份的表現),還沒看到曙光。
Travers兄 前幾天的經驗之談和猜測有許多值得投資者們咀嚼的佳想。不過手上飯碗的容量和形狀皆有異,世局詭異,也許各人有不同的應付手法。未來數天將很忙,未必有時 間在這裏跟大家分享,個人目前的想法是,有大市變得更壞或極壞的準備,惜取現金,省察自己的持股心理能耐,琢磨所關注的個股的前景、估值及其「股性」,釐 訂適合自己的應市策略。
歡迎諸位友好各抒己見,在蔽陋山洞留下足印。任何做法看法都可能是對在下的啟迪,謝!
大時代(四)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html
是 時候開展第四部曲了。大概市場仍在觀望更悲劣的市況,許多投資者已經就手,或已無力再戰,或按捺板機等待更佳的射擊機會,或正開展逐步的狩獵,同時末日氣 氛已經蔓延,至少,幾乎沒有人持有很快將展開反彈的信念。不過個人反而直覺,離「底」恐將不遠矣。但又料想,恐尚要在這個「底部」顫抖頗長一段時間。
除了個別的公用股、前景十分明確穩定的電訊股和個別緊貼基本民生的日用股,幾乎沒有股份和板塊不受到懷疑和洗倉。單邊地一成一成地挫跌,總想自圓其說地猜疑背後的不確定性……
大股災通常是措手不及的。但這次不少本港投資者有點例外,靜看殺戮戰場的上演。
在 五六月時已經猜估,環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正面臨比上次雷曼海嘯更嚴峻、更複雜、更難以扭轉、更缺乏彈藥拯救的局面。逐利的資本主義制度、過度的借貸和放貸, 亂來的貨幣制度,西方的過度日夜生歌而不事生產,對東方搶奪飯碗的漠視,已經步向難以持續的靡爛格局。我們可能要面對更多的貿易戰、示威、血腥衝突,甚至 戰亂……
大時代內需要大轉變,但環球都不大知道該怎樣快速轉好……
歐 洲仍在慢條斯理地瞎忙,美國底氣已弱,彈藥乏奉,中國這邊廂大異於上次海嘯,領導人因了悟到上次的偉大舉措的錯誤而不敢大擂大鼓了,多了點汲取老子的「智 慧」,以不少中小企倒閉為芻狗,以資金鏈斷裂而自殺的小老闆為芻狗,以苦盼蟹貨得脫的股民為芻狗,冰冷地延續着來得有點晚但必須要堅持的調控。外圍環境若 不大動不飛速步向末日,估量中央政府僅會小動或持續不動。國內政府很可能伺機開展以下行動:扮人民幣堅挺但暗暗默許比對美元緩步貶值,一至兩個月內調降存 款準備金率,逼令銀行多接濟中小企,放主權基金(如社保基金)入市逐步撈貨,到非常嚴峻時,譬如年尾之前,首度逆轉調升息率的步調。然而房市調控估計不會 怎麼放鬆,至少仍未迎來真正的勝利,中央正好藉這次機會狠狠地惩治那些不給中央面子過於進取的發展商和太貪而妄顧風險的房市投機者。
希望個人的直覺成真。
大時代(四)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html
是 時候開展第四部曲了。大概市場仍在觀望更悲劣的市況,許多投資者已經就手,或已無力再戰,或按捺板機等待更佳的射擊機會,或正開展逐步的狩獵,同時末日氣 氛已經蔓延,至少,幾乎沒有人持有很快將展開反彈的信念。不過個人反而直覺,離「底」恐將不遠矣。但又料想,恐尚要在這個「底部」顫抖頗長一段時間。
除了個別的公用股、前景十分明確穩定的電訊股和個別緊貼基本民生的日用股,幾乎沒有股份和板塊不受到懷疑和洗倉。單邊地一成一成地挫跌,總想自圓其說地猜疑背後的不確定性……
大股災通常是措手不及的。但這次不少本港投資者有點例外,靜看殺戮戰場的上演。
在 五六月時已經猜估,環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正面臨比上次雷曼海嘯更嚴峻、更複雜、更難以扭轉、更缺乏彈藥拯救的局面。逐利的資本主義制度、過度的借貸和放貸, 亂來的貨幣制度,西方的過度日夜生歌而不事生產,對東方搶奪飯碗的漠視,已經步向難以持續的靡爛格局。我們可能要面對更多的貿易戰、示威、血腥衝突,甚至 戰亂……
大時代內需要大轉變,但環球都不大知道該怎樣快速轉好……
歐 洲仍在慢條斯理地瞎忙,美國底氣已弱,彈藥乏奉,中國這邊廂大異於上次海嘯,領導人因了悟到上次的偉大舉措的錯誤而不敢大擂大鼓了,多了點汲取老子的「智 慧」,以不少中小企倒閉為芻狗,以資金鏈斷裂而自殺的小老闆為芻狗,以苦盼蟹貨得脫的股民為芻狗,冰冷地延續着來得有點晚但必須要堅持的調控。外圍環境若 不大動不飛速步向末日,估量中央政府僅會小動或持續不動。國內政府很可能伺機開展以下行動:扮人民幣堅挺但暗暗默許比對美元緩步貶值,一至兩個月內調降存 款準備金率,逼令銀行多接濟中小企,放主權基金(如社保基金)入市逐步撈貨,到非常嚴峻時,譬如年尾之前,首度逆轉調升息率的步調。然而房市調控估計不會 怎麼放鬆,至少仍未迎來真正的勝利,中央正好藉這次機會狠狠地惩治那些不給中央面子過於進取的發展商和太貪而妄顧風險的房市投機者。
希望個人的直覺成真。
封閉式投資組合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31.html
要「插」最近這個「大時代」系列的「隊」,搬出這篇文章。
上星期二、星期三左右,已想草擬出類似以下的一個組合。不想星期四和星期五港股狂升,目前不少股份的價格已經比對數天前的高了許多。
但既然不是對他人作出建議的一個組合,而且當中部分股份自己也不打算現價買入(實際上可能僅會分注吸納,甚或覺得個別股份值得非常短線地投機性沽出),純粹是作為個人的一個參照,也就沒關係了,先弄出來吧。
目的,是想看看,到底死牛式地幾乎不擇時機地買入並持有一些股份,到某個階段,是否就比時進時出、經常調整資金比例的恐怕被較多人所接受的投資方式更差。
也 得聲明,這是一次自我「對賭」和自我查驗,並沒針對任何人和任何投資方略。這場比照實際上沒有輸家,也沒有贏家。到最後,我自己的投資結果不管比這個封閉 組合好還是差,我都會說出來。假設我自己所採用的方式更差,也不能證明自己的投資手法有問題,反過來,也不能充分證明自己的投資方式更優越。最後所得到的 「啟示」,或許有效,或許無效。其實主要是為了「好玩兒」。^-^
設定比照的時間是未來的一年多,時限是2012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相關股份的收市價。
假設的總投資金額是港幣一百萬圓。組合總市值缺掉的一萬多塊錢,權作是交易(算買入而不算沽出)費用。個人也是以目前固定投資組合總資金的金額以相應的比例加以比照,視自己的股票連本金為港幣一百萬。
這個組合中各隻股份的投資比例並沒有經過非常詳細的辯證,也不見得是自己目前最心儀最熟悉的十二隻股份(但至少自己不看扁其中長線前景),自然目前虛擬的買入價格(截至2011年10月29日 的收市價)也未必是個人目前所認同和接受的,選股時是基於自己也難以一口說得清的模糊直覺性計量。唯一具有共通性的,大概是若時間扯得更遠一點(譬如兩 年)的話,個人預估它們應該得享比目前更高的估值(好像是「講咗等於冇講」),而且,各隻股份對於個人來說,不至於非常陌生,還有,儘量分散,而各個細分 行當只選一隻股份。不過其實也難說,誰能確定明年年底,恆指和整體港股的估值一定會比目前高?在目前這種「大時代」,不知是誰說了算,不知將來某個階段世 界和各國經濟和金融市場變成甚麼樣子,不知通脹情況如何,不知利率如何,不知銀根的寬鬆度如何,不知時興甚麼,不知哪種行當哪個企業會遭殃。
重申,這絕對不是一個投資建議,僅是個人用作自我「對賭」的參照標的。
序號 | 股票編號 | 企業名稱 | 買入價 | 股數 | 投資金額($) |
1 | 357 | 美蘭機場 | 5.45 | 12000 | 65400 |
2 | 358 | 江西銅業 | 20.05 | 4000 | 80200 |
3 | 590 | 六福集團 | 33.7 | 3000 | 101100 |
4 | 691 | 山水水泥 | 6.12 | 12000 | 73440 |
5 | 912 | 信佳國際 | 1.84 | 38000 | 69920 |
6 | 999 | I.T | 4.87 | 18000 | 87660 |
7 | 1728 | 正通汽車 | 8.75 | 9000 | 78750 |
8 | 1813 | 合景泰富 | 3.36 | 25000 | 84000 |
9 | 2198 | 三江化工 | 2.33 | 36000 | 83880 |
10 | 2877 | 神威藥業 | 11.58 | 8000 | 92640 |
11 | 3618 | 重農行 | 3.64 | 26000 | 94640 |
12 | 3800 | 保利協鑫 | 2.68 | 28000 | 75040 |
總市值 | 986670 |
投資本金 | 1000000 |
大時代(十一)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27.html
Hi! 各位新年好!
休整了幾天,是時候回到戰場啦。兩天來僅有較短時間看市,所以沒作深入觀察,也來不及留言。
大市初四開紅盤,今天徘徊。
簡略談談對個股的看法,僅供各位仁兄仁姐參考。
+++++
關於#1929、#590、#116。
#590兔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以29.25元配股,短線利淡。當天在約29.8元 先返吸一注,不過收市前跟一位也常買賣六福的朋友談論,她迫不及待把僅有的一注資金買入了六福,猜想年假後會顯著回升,因為市場將受農曆新年多人買金飾的 消息提振,我則較保守,認為六福股價將於配股價上下徘徊數天(譬如接近一個星期,其後再如何,恐要看大市氣氛),難以大幅上揚,也不見得能穿27元, 因為基本因素並不差而估值不高,而且是大阿哥高盛代配股,不會讓股價太失禮。這兩個交易日,時間關係沒深入看盤,但貎似是左手交右手在來回窄幅巡迴,投資 者在升浪中一般不會對股價已「偷步」上升而剛配股的股份存有太多憧憬,而且所配售的有部分是舊股,會多了點戒心。個人候股價跌至27至28元區間再吸第二注。不過同意Danny兄的看法,去年算是股王之一,該股今年很難再乘風破浪,鶴立雞群,而且香港方面的自由行消費或接近飽和程度(今天《信報》有談論,基本認同),這是一個不小的制肘。
#116期間也沒太大作為,或是受到六福的表現所左右。我今天在19.6元區間減持,復在19.08元返撈。相信其核心盈利增長動力弱於周大福和六福,不過在這一波升浪中升幅不大,而且估值不高,估量後市若跌,跌幅也有限,除非港交所股價大跌或者大市氣氛甚壞。
#1929之所以享有較高估值,龍頭,整體實力和盈利框架較壯實估計是底因,而且我們確實看到三家企業的香港門店,周大福的消費者似較多。不過根據彤叔旗下的上市企業的表現看,似乎管理層未必很「照顧」小股東,因此在投注時不妨持較審慎的態度。
+++++
#1913,今天略回吐。私以為可作為投資高檔消費股的主要選擇之一,甚或可考慮潛在地替代周大福。不過居說持有該股的香港股東需要繳稅,搞不明白如何處理。之前買入的,最後一注在$36.5X已清掉,嘗試等待35元以下的返吸機會。
+++++
內房股。
昨天合景、雅居樂、恒大等再度發颷,今天較顯著回調。原持有的合景昨天在3.6元左右清貨,今天尾市在3.38元返撈一半。內房向來渾身是火,向下燎,向上竄,輕而易舉,所以最讓人心痛,也是不少人的至愛。之前憂慮隨時會出現更壞的行業訊息而導致股票市場再度「起雞皮」,所以到升浪中期才「被迫」以$3.1X較小注買入合景,在這波升浪中受惠不太大。在個人觀察名單中,多納入#3333恒大(因為很多大行和投資者留意),即重點關注中海外、潤置、龍湖、恒大、雅居樂和合景,排名依波幅大小程度倒數^-^。#410在這波升浪中沒怎麼受惠,反過來看,之前的跌幅也不算很大;估量市場會關注其現金流、經濟的疲弱和地價的下調會否拖累商業地產的需求和價格、過去一段時間的收購成本不算低,暫時沒列入重點考慮之選,除非出現很顯著的股價的下探。
今天內房平均較顯著回調,據聞是因為在國內有評論指北京的中小型房地產商未來將大量倒閉。同意,不過這反有利較大型企業的長遠接續發展,而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房企,基本上已囊括了最具實力的那九成企業了吧,所以要在其中找最後贏家,應該很輕鬆。
依 然懷疑若中央堅持去泡沫,國內房價未來兩三年平均下調兩成以上是大概率,一些城市房價重挫三至四成,一點也不驚奇。然而其下降軌跡如何,受很多因素干擾, 不易下定論,姑且邊走邊看。期間,內房股恐繼續波翻浪湧。留意到有名嘴大力唱好今年內房股的表現,不過仍要看每位投資者各自的膽力和時機拿捏的分野。
+++++
近幾個交易日,濠賭股相當搶眼,人氣大幅回暖。數月前估量濠賭股難死,即便今年營業額增長放緩,然而取得約兩成多的盈利增長不太困難,受惠於咱們中國人超高的賭性還有那不像會衰竭的亂花亂扔的白花花的銀子。現在市場又居然重新buy這套看法。不死之鳥也。
期間短炒了#1128。今天21.35元先獲利,之前的買入價是$18.1X。有點怕獲利太早,今天反手累積了一些#27(均價約$17.4);該股連續兩天,可觀察到大量沽盤,但算是領先同儕回調,就先累積它。
+++++
#1138,今天股價跟一眾同行顯著回調,低於5.4元收市。兔年尾以5.4元左右全清掉了,早放了一天,不過會持續留意這隻股份。去年第三季業績大幅轉弱,估量第四季也好不到哪裏。不知會否出盈警?其實出的話更佳,可以在更低位返吸。暫擬在5.1至5.2元區間再出手。不少股份已自去年的最低位大幅反彈,中海發展則遠遠落後,固然跟行業狀況不佳有關,不過相當低的市帳率,較高的近壟斷性行業地位和潛在的行業回暖憧憬估計將形成強大的支撐。高盛去年對它的一些評論也可作為參考。
+++++
藥股。仍然較弱,但估量未必沒機會。
今天減持了五分二的神威,保留五分之三「等運到」。曾買四環,已近平手被「悶走」。還在留意多家大行唱好的#867,但預估市盈率依然不低,最近成交疏落;懷疑若有耐性一注一注逢低累積,興許有驚喜。
+++++
車股。
#2333,之前在13.1元左右返吸了一些,今天13.6元放了一半。今年對它的期望不太大,但看樣子不覺得股價會顯著轉弱……
神奇的#1728,目前手上沒貨。今天像有一堆頗大的沽盤(不知是否莊家在壓價清場),近尾市被掃清,導致股價反可再略進。短期後市難測,但看樣子不像會掉頭大幅滑落,最怕的是它會出人意表地大幅再上冒……
+++++
#1833銀泰已在昨天清掉,再等機會。
+++++
#886,「有彤叔份」的股票,通常注入了「妖氣」,「外人」很難在它身上賺錢,這彷彿成了「定律」。恐要持「磨爛蓆」的心態,或者,另尋他選。
+++++
今年大型股中較看好內銀和中石化。
兔年尾$5.3X買了一點#1398。#3618先於這波升浪而上升,近幾天無甚作為,會等顯著回調再吸納,若有機會的話。中石化$8.6X曾返吸了一些,今天清掉,再等機會。
大時代(十四)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html
不在這裏寫文章談政事了。特首選舉系列的個人雜文已收納在個人另一博客內。
「大時代」這個系列真是沒完沒了。
港股成交連日萎縮。不少股東「抽水」,不少股份配股增發,多家民企數月以來被質疑帳目。一些增長較確實的股份創出新高,同時許多二三四線股被打入冷宮並尋底,不少企業發盈警或公布差勁的同比數據。
市場被曲折漫長的歐債危機搞暈了方向,時常憧憬着美國進一步印錢放水以便又來一波炒作,又或者時不時不知源自哪裏的聲音說國內可能再調降存準率(年初時還老寄望着減息,目前這種論調接近絕跡)。
水平有限,總是搞不明白到底美國目前整體經濟是否像該區指數顯示的那麼好,也不明白歐洲方面為何總是容忍着爛泥狀而且似乎老是聽不到讓人耳清目明的一錘定音式評斷。
中國這邊,個人肯定,中央已鐵了心不會大放水,而且會耐心地逐步微調諸種領域,期間不少企業不能輕鬆地樂觀看待其前景,面對的「坎坷」不容易在短期之內逆轉,多個行業可能殺機滿佈。房市泡沫的持續抑壓是底層的主調,經濟在這種「調整」味中極難有大作為。
商品價格,尤其是油價和農產品價格,並不低。中國勞工成本螺旋式上漲的步伐仍未停止。與此同時,大部分行當在金融風暴後的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擴張了相當一段時間後,發現,需求在萎縮,或害怕搶不到需求對象的芳心,無法提價,甚或要劈價削價。在「脹」與「縮」之間,許多工業股首當其衝,其他產業也似乎骨牌式地面臨着困境。
美
國的超低息信貸環境延續數年後好像讓其本國一些東西好轉了,但仍未踏實。新興市場之前因過熱而大幅提升了利率,目前則因全球需求的萎縮而尷尬地有些開始了
利率的調降。但中國這邊,超大的超複雜的經濟體,泡沬的抑壓和渴望經濟模式的轉型,若說用那一年半載就能整治成功,也太不切實際了。
總的來說諸種數據飄飄忽忽,前景暗晦,沒「牛氣」可言,若想找個方向,實在找不着北。奧巴馬也許很想股市處於高位,但溫總則顯然沒這個動機而另有多種關注。國內乃至香港的上市企業,正面臨着很大的營商環境的變化,過往多年乃至近年對一些板塊和個股的估值定勢或許有待調整!
昨晚美歐股市顯著挫跌。
回到較具體的板塊和個股的談議。
內房股。雖
然普遍市盈率甚低,但過去數月跑贏了大市。無疑像中海外、潤置、恒大、龍湖等股以較龐大的背景和規模較能在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市場,個人目前則較青睞中宏
和越秀,兩者分別創出了歷史和一年新高。兩家企業的「賣點」已述說多遍,在此不贅。當中難言越秀會否炒高配股,所以也不敢持倉過大。前段時間較看好的合景
一方面股價已處於近期的高位,同時因為銷售數據仍未有起色,因此暫時觀望;深控則懷疑之前的蟹貨太多,本身又缺乏大幹快上的發展活力,彈升恐怕要曲折得
多,因此個人的持倉也較小。一些投資者可能因為中央的調控關係遠離內房股,卻沒細想到中國的市場龐大,而城鎮化持續,求更高居住素質而換樓和買新房的需求
依然存在,這一點,不適宜搬用一個小小香港的地產行業冷熱規律來審斷。
汽車代理商。
估值處於近期的低位。以最近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股價升降規律,估量這批股份短時間內大力反彈的可能性偏低。個人至今仍然不相信像保時捷、路虎、賓利等高
檔和超高檔進口車的銷售增長面臨打擊,不過看到相關股份的股價如此下墜,也多警惕了一點。一方面,高檔歸高檔,代理商們也代理不少中檔進口車和國內的合資
車,這方面的需求及其增長,在目前的市況下有點「懸」;另一方面,估量競爭有增無減,未知行業會否面臨或出現割價式的搶客局面,從而壓縮利潤率。同時,大
昌行最近管理層有變更,中升的大股東配股套現,原來手上現金「大把」的正通則鯨吞中汽南方後存貨劇增並急需舉債求得接續營運資金,所以,暫時淺嘗輒止,即
便加倉,也會控制在較低的比重。
內銀股。
剛看到國內民間傳奇人物之一史玉柱大手增持了民生股份。數據顯示民行似在逐步「跑出」,目前國內的信貸環境顯然對它較有利,而從長遠看,個人也較喜愛經營
手法更靈活的成員。港股目前對規模較小的放貸企業存有戒心,民行未嘗不是其中一個較穩當的替代選擇。其他同行也不見得差,近期若不是淡馬錫短線套利,恐怕
彈升之勢尚可持續,目前則是被「橫斬」而暫時斷裂了。
賭股。
濠賭股,出乎絕大部分市場參予者去年年底的意料,年初以來營業額仍然能錄得不差的同比上升。香港方面的自由行,因為有人來「厭」了,因為多了如台灣等地的
選擇,因為之前孔叫獸的「揭露矛盾」,而國內大中城市的商場恐怕也是越建越豪越好,連海南島也來個免稅區,來香港的人流量增長顯著放緩了,但居然到澳門碰
運氣和揮霍的人仍舊興致勃勃,完全沒受到經濟浪潮的打擊。股價於是數月以來走勢強橫。金界控股,柬埔寨金邊市區唯一的合法賭業經營者,心同此理,恐怕其增
長之勢仍能得以延續;而且其本國內弄出了股市這個玩意兒,真是讓「賭民」們「賭癮」大滿足,資本市場也恐怕由此得以逐步發展和提振,而且該國和周邊地區的
經濟似乎「鐵定」了處於上升軌,因此若排除管治風險不論,該企業的接續前景難以悲觀,有人還猜估金界或會考慮在其本國同步上市,而新興市場啟始時的股市通
常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起「泡」……不過這種猜估仍僅處於「亂估」的階段。
藥業股。普遍仍「弱過藥煲」。發改委對多種藥品限價(偏偏愚蠢地就不徹底清理改革一下整個醫療制度),力量無遠弗屆,招標制度雜亂古怪非理性,而原材料藥價格處於產能過剩的熊市。也有一些成員仍正或將錄得不錯的增長,但市場普遍較審慎。最近幸運地像小兵兄一樣選中了#874。資產重組,欲大有為大變身,從H股
股東的角度,廉價合併白雲山,極廉價連帶吸納其充滿未實現價值的土地,將成為廣藥集團的唯一上市旗艦,而王老吉紅罐的經營權所屬訟訴據說很快將一錘定音。
王老吉這個品牌的價值被國內有關機構評定為近一千億元,超越國內的可口可樂,紅罐企業每年的淨利最保守也有二三十億元(以飲料的特質而言,個人懷疑遠超此
數)。這宗事充滿變數,從最樂觀的角度,若母公司他朝得以把紅罐注入#874,廣藥的市值的上升不是倍數計的問題了,當然以每股的得益來算又是另一層次的東西,只是到時難言股價不發瘋。即便沒有紅罐王老吉,目前#874的股價主要是約略貼現了合併白雲山業務後的價值,而其本身業務今年的意料不到的強猛增長似未算在內,還有,那近900畝待實現價值的土地;也就是說,近日彈升近三成後的股價,其實仍應僅是一個保守的估值(即花旗所謂的8.5元目標價,可能仍未算「盡」)……所以留意到近日大量中資券商盤現身,而且搶貨跡象相當明顯,簡直是狂態畢露,很可能國內具資金實力者正要吃這餐大茶飯……
……
衡量機會成本,近日個人較重倉四五隻股份,短期內回報滿意,寄望可延續此勢頭。而回答該否「Sell in May」,似乎要看選的是甚麼股……
#874廣州藥業估值再論以及其他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hk/2012/07/874.html
#874星期五再創歷史新高。前不久說它將是今年的股王之一,現在更是深信不疑。
母公司廣州藥業集團(我簡稱「廣集」)連日來循法律途徑對鴻道加多寶進行追剿,加多
寶繼續強辭奪理,儼如脫了衣褲的潑婦在街上扯着一位帥男的衣領又罵又耍賴。本來在下對加多寶失去王老吉紅罐的經營權帶一分同情,但後來越看越搞笑,越看越
覺得離譜,越覺得鴻道的要員無賴兼不擇手段。
較新的話題是,加多寶指2010年5月(即仲裁裁定鴻道跟廣集的補充協議無效的起始日期)後依然向廣集支付商標使用權費用,因此2012年5月前的兩年經營具法律保障。廣集的最新回應是,其實是鴻道單方面強行支付,把錢退還了還是要打賬過去,而鴻道單方面支付費用,不影響鴻道非法生產和銷售紅罐王老吉這個事實。
有跡象顯示,加多寶在今年5月仲裁裁決前,比以前更大量地生產紅罐向其經銷商壓貨。
假使7月17日前北京中級人民法院不放出隻黑天鵝,那很可能意味着,廣集將向鴻道追索兩年多以來非法經營所得的利潤,金額是數十億人民幣以上的天文數字,幾可打垮鴻道,而加多寶的紅罐真正賣得最紅火的,恰恰是過去的兩三年。不過這裏或存在灰色地帶,真搞這宗官司的話或要拖相當的時日。
估計鴻道加多寶已經徹底理屈辭窮了。不過,無賴有無賴的嘴臉,好戲可能繼續上演……
至今仍沒看到密集的外資盤對#874上
下其手(一向跟山頂博客好像依稀有點「關聯」的巴克萊倒時不時看到),也許這邊並沒有深度追蹤該股的機構(之前僅花旗和大摩有評論,但似乎未有足夠的追
蹤,評估方式也存有問題),也許官司未徹底塵埃落定難以讓機構投資者完全安心,也許有人想等廣藥紅罐王老吉的進一步銷情才作定奪,也許有人未能評估將來王
老吉商標如何注入廣藥而不敢輕舉妄動……不過,有時,或往往,當要吸貨時已經措手不及。廣藥香港這邊的股價看樣子更像是底部在逐漸上移:在12元很快升至13元,目下,或許在14元……月前曾猜國內A股或有能耐衝至25元人民幣,果然,最近則在徘徊。
先且不管先前錯判形勢以老舊觀念看扁廣集而目前可能蹲在果實纍纍的葡萄架下流口水或
咬牙切齒的的評說者了,看國內也好,香港這邊的也好,覺得不少個人或網站對廣藥的「估值」並不中肯,甚或不着邊際,國內有人就直接以為廣藥將來不用花錢
(或印股)就可以直接取得商標並在每股盈利方面受益,所以很容易算出每股至少值30、40乃至100元人民幣的估值,不免讓人失笑。最近看到國內新浪網股吧中有略靠譜的估值嘗試,就是猜估可見未來廣藥約需多印4億多股來吸納王老吉商標,也就是花大約一百億元人民幣左右,因為王老吉商標根本僅是無形資產。
吾不知這種評估方式對與不對,不過至少比較靠譜。王老吉商標鐵定了注入廣集的旗艦廣州藥業#874,目前是廣集授權廣藥的全資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來運營王老吉紅罐及其他王老吉相關產品,廣藥自己則有近五成的綠盒(由旗下的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運營)股權並攤分其利潤。
廣集不直接讓原有的王老吉藥業來運營紅罐,主因是王老吉藥業的近一半股權實際上也屬於鴻道(還有香港的王老吉傳人之一王健儀),沒理由「再益佢」,甚且,當綠盒的商標經營權約滿後,自然也會轉歸王老吉大健康和廣藥自己。
目前有趣又弔詭的是,王老吉大健康這家廣藥的全資子公司,其利潤目前是跟廣藥沒有關
係的,互相獨立,廣藥由王老吉紅罐的生產銷售能得益的僅為王老吉大健康支付予廣集商標使用權費用的一半(屬「返還」)。個人懷疑,他朝廣集把王老吉商標注
入廣藥時,應也連帶把王老吉大健康併入廣藥的資產負債表內,不然就缺漏了最大的一塊肥田,而到時怎麼算法,實在摸不着頭腦。
估量,假使王老吉大健康能較合宜地產銷紅罐王老吉,到時廣藥連帶王老吉的所有商標納
入的話,估值或不止一百億人民幣,但若估值過大的話,則非常不容易讓小股東們滿意,而定價過高,對廣集說到底也沒有長線好處,這會讓上市公司背負極高的商
譽,而廣集又是廣藥的最大市場持份者,況且,廣藥也不可能有多少現金予以支付,多半是印「公仔紙」,廣集應該樂於看到公仔紙有強大的升潛空間。從這個角度
看,到時廣集未必定價超出一百億多多少,若連帶綠盒的所有商標運營權都一網收的話(實際上目前不能不算是廣藥的),或值一百五十至二百億也說不定,即包攬
了所有王老吉商標的擁有權和相關運營的團隊和資產。
個人曾認為,若廣集邀得雀巢等外資同行參股(習用其管理模式、已有產品的銷售渠道和
品牌實力)將是極佳的選擇,但可能要面對「政治」因素。目前廣集的紅罐王老吉面臨的最需要克服的困難是快速擴展銷售渠道(尤其是餐飲),而之前找銀鷺、統
一等大企業代工,並沒有利用其渠道。要知道,時間有限,廣集若不能盡快克服這個阻困,會使紅罐的發展相當轉折和崎嶇……
怎說也好,假若造價150至200億,用印A股的方式加以支付,以每股25元算,則約增發6億至8億股。併購白雲山A和部分其他資產後,廣藥股本約13億。即到時,總股本或為19至21億股。
假設明年底前相關的資產悉數注入#874,超模糊估量,廣藥連白雲山不連綠盒的貢獻明年年底盈利或達7億人民幣(且不論白雲山企業原來擁有的肥美的舊市區重建用地),假設紅罐和綠盒總銷售額為100至120億元人民幣,淨利率15%(在擴展初期,難望利潤率可以超越20%),得15至18億元利潤,合共利潤22至25億元。(不過要留意的是,綠盒到明年底,鴻道仍攤佔着近半股權,而個人估量綠盒截至明年底全年的銷售額有望衝破35億元。)
取較樂觀的利潤25億算,總股本則假設為20億,則每股盈利約達1.25元人民幣,若以較保守的20倍市盈率算(因企業業務相當一部分為藥),或值25元人民幣(而個多月前我個人則亂估A股短期或在25元人民幣左右到價),即約30元港幣一股!而廣藥的市值則有望飛升至600億港幣以上(目前康師傅的往績市盈率逾35倍,市值1160億左右;統一往績市盈率逾70倍,市值近300億)。
而現價,則可能算是五折酬賓。
不過,以上皆為非常不靠譜的推算,變數很大,貼現着一年半的審慎樂觀預期。然而,也沒計量白雲山的土地資產以及廣藥合併白雲山後其潛在的業務擴展,而近一年以來,廣藥似乎很想在藥業方面有一番大作為。
二、其他
近個來月,個人的持股主力是#81、#874、#123和#3900,近一個星期則主要再增持了#3900。其他板塊有不少都錄得一些反彈,但仍未怎麼放心,所以個人持股不多量也少。
較新的消息是,溫總重提對房市房價的管束,務求令房價難以反彈。估量溫總是「真心」的,但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和銀行怎樣應對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那批剛需購房者和一些投機者。
全球在減息,各地政府在無計可施下,較明顯能做的就是刺激銀行多放貸、增加流動性和
減輕借債者的負擔。然而,能否強力刺激出真實的需求,能否提升地區的競爭力、生產力,能否降低失業率,能否適當應對和解決全球經濟失衡的問題?依然是未知
數,而且,似乎合該悲觀一點,而歐債危機僅屬暫緩,沒得到根本性解決。
而全球經濟和金融面臨的問題非常深重,背後的主因和「要素」,看來是:電子網絡對工
種的「創造性毀滅」仍在持續、工業機器的更廣泛應用和全球平均的生產力的提升配合環球資金的流竄也在擊碎着一個個的舊飯碗、資本主義社會對增加負債的毒癮
沒有消減並與日俱增、貧富懸殊現象持續加劇、多國迷失在快速的時代轉變中……
所謂產業結構的調整,不管是哪一國,尤其是中國,談何容易?根本是任重而道遠。人民
幣匯率很可能處於虛高的狀態,尤其是連年超發貨幣、資產價格已大升、薪資持續猛漲(數年前側聞一般餐館的服務員月薪約七八百元,現在,據說二千元也不容易
找得到人做)之後,而一些製造成本更低的國家,若得到不太糟的政策的扶持,興許會逐步擠壓中國的就業。也許要再等個五年八載,原西方先進國家,才有望較顯
著地降低失業率——如果,這個世界發明和發現了許多新工種的話……
#874廣州藥業估值再問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hk/2012/07/874_28.html
去年#874廣藥淨利2.87億元人民幣,白雲山A淨利2.61億;今年首季廣藥淨利同比上升40%,白雲山A則同比升12%。
有理由相信,或沒理由不相信,兩上市企業今年年底前即併合成新廣藥#874,到時總股數約13億股。
假設兩家企業的合併沒發揮協同效益,假設原白雲山A今年的業務缺乏爆發點,但廣藥經這次王老吉糾紛後肯定比以前更出名,而旗下眾多品牌在三通擂鼓後,也在你追我逐,爭先尋求銷售方面的突破,原盈利主力綠盒王老吉的銷售有望同比至少增五成,還有其他業務如狂犬疫苗、消渴丸等銷售增長也甚佳,估量新廣藥#874原有業務今年總體盈利保守估算可上升25%,樂觀的話興許能達40%。
重頭戲依然是紅罐王老吉。#874全資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自今年5月25日始得廣藥集團授權一年生產經營紅罐紅瓶王老吉,許可費按季支付,為銷售額的2.1%,同時,#874可按原有協議取得廣集47%的許可費返還。
這簡直是「又食又拎」,廣集「益」廣藥「益」到「出面」。
廣藥的公告顯示,廣集方預期王老吉大健康取得商標許可一年內,銷售額約達60億元人民幣。廣藥處理所有公告的訊息,一直以來都相當審慎嚴格(這是可喜的),影影綽綽,截至今年年底,即王老吉大健康正式操作紅罐王老吉後的七個月之內,有理由相信,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可以輕易達到50億元!目前估計,以營運一年計,120億元的銷售額沒問題,甚或——算太保守!加多寶營運紅罐王老吉十多年後,達到出貨銷售額一百來億,廣藥「無縫」承接,戮力經營,極可能一年就搞定!這是品牌的魅力,這是廣集方人才底氣的迸發。
大摩估算廣業要用近三年時間才達到銷售100億的目標,在下已經狐疑,結果王老吉大健康內部人士回應說明年就可以了。「珍珠都冇咁真呀」!要搞明白呀,分析員兄,廣藥不是「假多寶」,跟蹤訊息數月所聞所見,皆說實話也。
王老吉大健康董事長吳長海說七月的出貨量是六月的十倍,隨後的八月、九月還會增加……
一句概之:雖遇困難,一一攻克,基本順利,形勢甚佳。
這位「員工」,絕對是高管級別。這次現身,意味深長。最近大摩分析員一廂情願、「敢為天下先」調低廣藥目標,又有涉嫌內幕交易一事,廣業的高層默不作聲,埋頭苦幹,利好訊息冰封,兩地股價衝高後被強力打壓,股東們哀聲四起,空著急。顧唸到股東們一直為紅罐搖旗吶喊、聲討無恥的對手,簡直是出口出力,大助聲威,廣藥的高層「hold」不住了,可憐見的,但又不能破「戒」,於是打擦邊球,把股民們最關注的營運狀況藉這麼一個窗口訴說出來。高招呀!股民們手邊就算沒有紅罐王老吉,也甜在心頭。^-^
王老吉商標糾紛,是經典案例。股民們如此看待和支持一隻股票,又在實際生活方面有那麼多「互動」和參與,堪稱稀罕。在下持有一隻股票,也從來沒最近這麼「上心」過。
王老吉大健康雖然剛從零做起,營運開支等肯定不少,但實際上也必定得到集團極多方面極大量的支撐和資源貫送,而且也不會刻意壓低「盤數」(要壯聲威嘛,要交成績嘛),因此,估量15%的淨利率不難達到,「一個唔覺意」或能達20%,以七個月超級保守的50億元銷售額計,淨利或達7.5億元,復加商標許可費的返還,合共約8億元。如此,結合預估今年合併後原有業務盈利或達7億元,廣藥#874全年盈利或可達15億元,即,每股盈利1.15元人民幣,折合港幣1.4元左右。現價預估市盈率恰好10倍;把預估幅度拉寬一點,約8至12倍。
一家過去營運效益甚低的公司猛然振作,血脈大暢,心肺功能大增,一家過去業務缺乏創新和亮點的公司忽然接通了極強勁可持續的盈利增長引擎;結合醫藥產銷和快消飲料,而且是全中國最牛叉的品牌,超級保守,值16倍市盈率,相當樂觀的,值25倍市盈率,即#874約值22.4至35元,而且,不是貼現未來甚麼一年三年了,而是「當下」就應值這個價!
#874正在香港滿街廉價售賣懂下金蛋的金雞,你要不要?
關於#874的其他思議
1.
實際上廣集目前已經把金雞送給了#874。王老吉大健康是#874的全資子公司,命定了未來將承接和營運所有王老吉的商標,只需要向廣集支付1.11%的商標許可費,其他經營所得全歸#874。目下的王老吉大健康實際上代#874擔當著昔日加多寶的角色而且無後顧之憂,「坐定粒六」。
2.
一直說所謂把廣集擁有的王老吉商標註入#874,何時?何價?時間極可能是明年5月24日
約滿前後。想不到特別理由需要再多續一年約以便「觀察」,除非廣集內部有特殊的利益糾紛;另外王老吉綠盒目前由#874的王老吉醫藥和加多寶獲許可各佔近
半股權運營,年期至2014年,在所謂商標註入時會否同時也把這一個注入,搞不清,若法律程序上可以,估計問題也不大。實際上,假若不注入其他甚有「錢」
景的王老吉商標或資產,#874甚至沒必要接受「注入」,以後不斷「續約」,交那微不足道的1.11%的費用給廣集就行了,除非,可以便宜價取得。所以,這裡就顯得相當有趣,既然已計畫要「注入」了,弄得萬眾期待似的,用個甚麼價,用何標準去衡度?阿媽有個寶,已經「借」給兒子在使用中了獲益著,但又要在天下人面前「公然」「坦然」「依法」把寶「賣」給兒子永久使用,該怎樣思量呢?或有人說#874始
終有大量非大股東的持份者,不可能便宜,廣集總要「撈一把」。但若不便宜或某程度加重了「兒子」負擔的話,兒子(股東們)一樣可以鬧彆扭。某程度,對「兒
子」較「化算」的作價標準可能是,把應交予母親的許可費乘以一個「市盈率」。假若(注意,是假若)紅罐紅瓶王老吉和其他相關業務的每年銷售額達100億元的話,王老吉大健康實支付予廣集的是1.11億元,假若不斷續約,使用90年(只是隨便說一個年期),也是合共支付約100億元(從另一角度看這90年,即,#874以約5倍的「往績」市盈率去獲得一種無形資產,假設淨利率為20%)。若如此,#874肯
定「發過豬頭炳」了,股東們肯定笑到「碌地」了;而從廣集方看,又等於以90倍的「市盈率」賣出無形資產,已經足以讓「股東」們假裝沒好氣地叫嚷「好貴
呀」^-^。但若不是這樣的話,股東們又可以說,不需要注入了,每年交許可費更佳,你們看我們大健康王老吉把品牌搞得多棒呀,難道你會把商標交給外人處理
嗎?又想多造一個「假多寶」?^-^ 實
際上,錢又不是入廣集高管的袋,入廣州國資委而已,廣藥命定了是廣集的旗艦,將來廣藥即廣集,廣集即廣藥也,自己「貴一貴」賣東西給自己嗎?不過,這一
點,實在僅能閒扯,隨便說說,當不得真,因為變數甚多。反正,個人的想法是,廣集會弄得不像「賤賣資產」,但實際上又不可能「貴」。另一個思考角度是,不
應讓注入王老吉商標後的#874未來每股盈利(的增長率)遭到明顯削弱……
3.
難以看通近日廣藥兩地股價的持續調整。國內的股價反而
可遁正路去理解,已經貼現了近一年的價值,在整體弱市中有人(或莊家主力)先獲利很正常。但若香港這邊近半的價格非要跟著國內的股價升降,雖然幾乎成為一
種兩地「習慣」,但同股同籌,這種「騎喱」的價格比率根本就是無厘頭的。同時,像近四五日凱基證券香港這個莊這種「玩法」,在下真沒見過。買賣盤幾乎蝴蝶
狀對等,散落到幾乎每個價位,你說它在「掩護」第一上海、匯豐證券、耀才證券、招商證券香港、申銀萬國等代表的股份套利散走嗎?又不大像,這批盤也是經常
買賣兩邊並設的。左手交右手,走馬燈一樣忙……在震倉嗎?想搞持續的絕對控制嗎?想吃盡每一個浪嗎?是私募所為?是廣集方嗎?不過對作為看好該股前景的股
東而言,視之為浮雲,想參予其中也跟著多吃一些浪頂也未嘗不可……但最好不必給嚇壞,當利好消息即將湧現之時,很可能是再度大漲的時刻。
4.
基於保密原則,廣藥方利用「大健康員工」這種身份解答
股民問題、釋解疑慮的方式,甚為「創新」,簡直是「與時並進」^-^。不過訊息十分龐雜,廣藥紅罐王老吉又正在且將持續跟加多寶大戰,而萬事起頭難,諸項
工作總需一個歷程、時間,不可能永遠僅向世人呈示好消息而讓真假一時難辨的壞消息匿跡,緊張的股東很容易「六神無主」,自我增加辨別判斷的能耐是致勝之
本。#874成為大牛股,至少目前來看,是極高概率的。
5.
很高興紅罐裝潢權的訴訟已在路上;那位「大健康員工」的「曉示」跟在下一直以來的猜估相約,加多寶依然是「必輸」的,不管是論法、論理,還是論「勢力」。假若加多寶的紅罐裝潢權被剝奪,大概算是其第一響喪鐘。不過有流言指有大人物包庇鴻道加多寶,不知所指為誰……
6.
紅罐王老吉在產能擴張、渠道開拓和深化、營銷手段、應對智慧、效率、抗擊對手的能耐等諸方面,一直是坊間論者加以質疑之處。這裡牽涉到參與談議者的識見和判斷力,有待時間的驗證。尚好,在下近兩三個月對整宗事情發展的猜估基本上都「冇甩轆」。
7.
廣集上下的智慧、魄力和手段,至今,在操作方式和效果上,瑕疵甚少。在加多寶瘋狂砸錢搞小動作、耍潑婦和流氓手段的同時,才兩個來月,紅罐王老吉已然搞得有風有火,值得稱讚。
股林霜冷,牛跡罕至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hk/2012/08/blog-post.html
——大時代(十八)
截至本文執筆止(7月22日),恆生指數是略高於年初的。這彷彿顯示港股表現溫和,但身歷其中的投資者過去逾半年所感受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寒意,許多參與者早已被凍僵了,能一直全注持有盈富基金的已經算是超級幸運兒,更別問正回報逾20%的有多少人了。
恆
指過去兩三年的表現,一直不能充分代表整個香港股市的冷熱度。明明白白,我們已經浸泡在冰冷的股災之中了,雖然這次中型股災仍未能跟過往的大型股災相提並
論。股林裡走著小豬呀中狼呀甚麼的,大大的北極熊、灰熊、黑熊特別多,到處睡著、躺著,咧著嘴悲鳴,牛崽子不是沒有,少,還跑得挺快,不容易捕捉……
金融風暴後多國政府的「量化寬鬆」引發了短牛行情,個人從2010年底開始對整個股市轉趨審慎。去年猜中了恆指的頂,卻猜估不到底部;去年年底,徹底放棄了對今年恆指點數的運行波幅猜估,因為訊息既龐雜又模糊,變數極多,完全理不清頭緒,若非要定性,則算是相當審慎而近「悲」。
從九八年至二千年,許多股票都相當「牛」,從2003年至2007年,簡直是牛氣衝天。然而從2008年始,環球經濟和金融市場都進入了非常迷糊和波動的格局。可見未來,也許投資者仍然要跟迷茫、波動頻仍、總被「給予」希望卻又時不時遭遇挫折為伴。
我們總希望能瞭解一切事象背後的真相。
嘗
試跳高一點觀照全景,對環球經濟的運行現況,個人傾向於相信:多年以來電子電訊和互聯網絡對工種和生活消費模式的「創造性毀滅」仍在持續,工業自動化機器
的更廣泛應用和新興國家生產力的快速提升、後來居上,配合環球企業資金「水往低流」的逐利性轉移(在低成本國家設廠、設立分部、招募員工、服務外判等)也
在擊碎著一個個原先進國的飯碗,先進國福利支出的膨脹跟其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和財政盈餘不匹配,多個國家對削減過高債務和財政支出的努力遠未幹出成績,大
量人口過去在財金機構(尤其是銀行)和消費主義風潮的推波助瀾下養成的先用未來錢的生活習慣在收入前景轉暗的狀況下面臨挑戰,貧富懸殊現象持續加劇,多國
在經濟萎靡難振、國力漸降的糾纏中迷失在快速的時代轉變中……
與
此同時,歷經近三十年快速經濟增長後,中國進入異常艱難的產業結構調整期,計畫指令式經濟模式的成效益顯低落並弊病層出,政治體制也遠沒跟社會的發展與時
並進。人民幣匯率早已脫離了被嚴重低估的水平,尤其是連年超發貨幣、資產價格大升、薪資持續猛漲之後,且據說,中國的人口紅利將走到盡頭,原賴以成為世界
工廠的低成本優勢正在快速萎縮。在外圍經濟持續萎頓之際,國內在金融風暴後所走的最大一著錯棋——四萬億連帶的逾十萬億貨幣刺激政策引發了極複雜的後遺
症,除進一步推升了資產泡沫,還為地方政府和銀行帶來天量的潛在壞賬,多個行當產能過剩,隨之而來的是大量企業成本上升卻難以提價,需求不足業務轉趨艱
困,整體利潤劇減,加上中央政府刻意冷卻房市的措施骨牌式影響著多個行當,使原來正穩步上升的消費意欲遭到抑壓……
利好因素相當稀缺,險棋、爛棋特別多……
對
過去數年的政治和社會發展略敏感的人也許會發現,我們越來越難找到英明果斷的領袖。多國多地區的「領袖」似乎僅能把自己定位在「政客」和「打幾年工」的角
色和立場,缺乏超卓宏深的眼光和魄力,疲憊徒勞地周旋於各種利益集團之間,很少能為所服務的國家和地區描畫長遠清晰的藍圖,「見步行步」,「頭痛醫頭」,
對被扭曲的不合理的現狀無力扳正……當英雄缺位、狗熊滿目的時候,我們能熱切期盼些甚麼?
資本主義這頭巨獸缺乏稱職的馴獸師,未來也許有多種利益集團依然能吃得肥碩無比,但諸種矛盾的持續激化和社會經濟層面的動盪,將常伴我們左右……
在這種大時代的背景下,作為股票投資者,即便異於常人特別敏慧,最好不要巴望能追及彼得林治管治基金時的業績和巴菲特四五十年逾兩成的卓越年回報率。社會早已離脫了牧歌式的清純,陷入了暗黑狡獪的亂世。
對欲掣鯨於港股的同學,個人有幾點意見:
1.
港
股離脫不了外圍經濟的影響,但大部分股票都跟中國國情相關。深化對國情的瞭解、練就獨立的觀察心眼,應是讓自己投資及格的基礎之一。本港從事金融行業的人
不算少,經驗也不可謂不豐富,然而不難發現,許多對國內經濟和企業的評說,深廣度不足,像隔了一層紗帳,因此最好多在國內的互聯網絡訊息中自行蒐集斟酌。
本港不少報章所「報導」的國內財經消息,絕大部分都是略滯後地轉載國內報章披露的訊息而已。
2.
最好對國內各種宏觀數據存疑,至少不宜盡信。官方公佈半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注意:是增長率而不是數值本身)稍退了微量的百分點,但香港這邊有多少隻相關股票發出盈警?相匹配嗎?多個行當表示狀況比金融風暴時更壞,該怎樣去理解?
3.
國
內可見未來不會全方位大放水,也許貨幣政策明緊實鬆,但主要進行預調微調,擇行業而扶持。而且,環球經濟的危局並沒有明顯改善的蹟象,國內也難以獨善其
身,甚至,問題可能比外圍更複雜,即便真放水也不見得可以扭轉乾坤。雖說股市走在經濟之先,但有多少人能確定可見未來的經濟就形勢大好?
4.
牛
市中雞犬皆升,在峭寒的豬市狼市熊市甚至說不清是啥市之中,不宜操作過多,左沾右碰更容易「損手爛腳」,除非他朝確定了大市整體往上冒或者正在進行板塊輪
動式的炒作。在總體入場資金不充盈之時,個股的升跌通常頗具選擇性而導致光景大異,與其過多地依戀往日的明星股冀求反彈復返高位,不如把資金泊駐至自己精
選的能散發「牛味」的少量股票中。
5.
股
票投資領域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必殺技和絕招。再爛的股,也有遇甘霖之時,再好的股,也有被蹂躪的時刻,再了不起的分析員和投資「專家」,也有榮升「明燈」
招至灰頭土臉的機會,再傻的牛頭角順嫂,也有賺至眉飛色舞的光榮歲月。「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音」,傾注熱情,累積經驗,虛心跋涉,冷靜操作,擦
亮自身對宏觀環境的眼界,增厚對個別行當和個股「內核」的洞識力,鑄煉出適合自己的手眼,也許,才是每個投資者所值得依皈的「王道」。
廣藥紅罐王老吉之花將會凋謝還是盛放? 山頂洞人投資手記
http://sddr2010.blogspot.hk/2012/09/blog-post.html
自今年五月至今,廣藥能否運營好紅罐王老吉,市場一直有爭議。最近,據說連在合併重組的股東投票會中,也有與會者質疑廣藥的紅罐鋪貨能力和產能。近兩三個交易日,廣藥A股價持續下挫,跌穿了上一次的調整低位,看看東財網廣藥吧的小散的留言,就知道怨氣有多大。
理性投資的最大基石之一,還是集合可用資料對企業的發展和盈利前景進行評估吧。
先看看產能。
經過六月至八月的沙塵滾滾、如煙似霧、迷離莫測其真,現在,廣藥的一些企業發展因素倒是相對較明朗化了。而一直含羞答答,不願以全面貎示人的廣藥紅罐王老吉產能,也有了較明確的公開資料(希望廣藥的高層不要再發放太模糊而足以誤導人的數據了,不然在下可能要動用中指了^-^)。
且簡單搬弄一下「數據」。
2012年:
較早前個人比較樂觀,受到了一些偽造資料的誤導。目前粗略看,估計本年的紅罐銷售量和淨利率難寄厚望。
代工
據吳長海透露,目前每天產能接近40萬箱,實際約30多萬箱,每月近1000萬箱。而據國信證券七月中的報告,當月的產能約為每天20萬箱。從今年6月至12月,我亂估,各月每天產出箱數分別依次約為2萬、20萬、25萬、30萬、31萬、32萬、33萬,假設11月底前產出的85%可在終端售出,12月的10%可在終端售出並能入帳,合計約售出30乘以122.3萬(以每月30天計)箱,即3669萬箱,每箱24罐,以不含稅每罐2.5元計(引用國信證券的計法),折合2012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約為22.014億元人民幣。
借道白雲山線
每月產能約30萬箱,十月投產。假設10月至12月共銷售45萬箱,折合2012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為0.27億元。
合計
即2012年入帳銷售額約為22.284億元。雖然前期開支很大,但是面子問題,而且看中績,似乎已經開始在綠盒方面「做功夫」,也許紅罐能「做」個5%的淨利率?即貢獻約1.1142億盈利?
假設廣藥2012年除紅罐以外的原有業務能貢獻約4.1億元的盈利,加上近1.1142億元的紅罐盈利,或合計利潤約5.2142億元人民幣,以8.11億計,每股港幣盈利為$0.78左右。
2013年:
若說2012年的盈利對於評估廣藥的價值作用不大但可能影響其短線股價走勢的話,那麼,2013年的銷售和淨利率預期將能直接關涉到#874今年最後一兩個月和明年全年的股價表現了。
代工
假設全年每天產能平均達到38萬箱,每月1140萬箱,再假設該年11月底前產出的80%可在終端售出,12月的10%可在終端售出,合計全年約能售出1.0032億箱加0.0114億箱,即1.0146億箱,每箱24罐,以不含稅每罐2.5元計,折合2013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約為60.876億元人民幣。
白雲山線
假設期內會略作擴建或增線?產能達到每月40萬箱,假設全年共銷售320萬箱,折合2012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為1.92億元。
泰州線
號稱年產能約3.3億罐,產值約10億(應是以每罐含稅出廠價3元算)。投產日期未明,估量或在明年年中?以能在終端銷售1億罐算,折合2013年能入帳的銷售額約為2.5億元。
合計
以上三組合計入帳銷售額為65.296億元。假設有一定的價格戰,但由於規模擴大,一定程度抵銷尤其像廣告等開支後,可得約10%至13%之淨利率,我取11%,則或能全年貢獻7.18億元。假設除紅罐外原廣藥業務的盈利為5.04億元(增長動力來自狂犬疫苗和綠盒),則全年盈利或達12.22億元,折合港幣每股盈利約$1.838。又假設明年跟白雲山能通過所有程序得以合併,股本達12.91億之數,又假設今年白雲山盈利為4億,明年為4.8億,則新廣藥的總盈利或達17.02億元,折合每股盈利港幣為$1.6。若綜合醫藥和快消業務,給予保守的16倍市盈率估值,則大概為$25.6,若有人願意給予20倍市盈率估值,就是$32了。
2014年及以後
紅罐代工產能或許不會明顯增加,因為泰州線、白雲山線已成熟運營,加上2012年年底至2013年期間,有可能再落實兩至三個地區的生產線,或許能在2014年年中前投產,而號稱年產能達10億罐的南沙線也可能在該年年中後陸續分階段落成投產。如此,該年的總產能有可能超過40億罐之譜,而2015年則可能達到50億罐之譜。而以50億罐之產量,大概15%至18%的淨利率不成大問題了吧。而且,在這一年,綠盒業務該已能全面回歸新廣藥而獨佔其全部盈利了……
上述推估的數據,可能準確,也可能非常脆弱。^-^
不是上帝,也沒有水晶球,一切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見步行步」地掂量和推估。
可
見未來,加多寶涼茶是個最大的變數。紅罐裝潢權的爭奪和塵埃落定,背靠人物或機構的差異和角力,廣藥搞紅罐的營銷攻堅能力,消費者的背向,都是重要因素。
廣藥紅罐王老吉能否或在何時可以擠佔涼茶市場的半壁江山,不易說。廣藥的大南藥、大健康計畫,能否全面順利實施,能否有效地整合資源、節省成本,狂犬疫苗
業務能否再急速擴展,乙肝疫苗的試驗進展,華佗再造丸有沒有「發大達」的戲,白雲山品牌能否持續創造輝煌,都能直接影響市場往後數年對廣藥或新廣藥的估
值。
現在,紅罐王老吉這株花實際上已長出了蓓蕾……花色如何花姿如何,天色仍有點暗,未看得很清……這也是大概投資市場暫時不敢很樂觀的緣故吧。
粗略看,個人還是保持審慎樂觀。
有一些有趣的想法和計算值得提一提:
1.
若以6月至9月中算,若我得到的資料是靠譜的話,實際上流出市面和存在經銷商倉庫裡的紅罐王老吉,很可能合計不足5億罐,若光以流出市面的算的話,數字自然更小。同時,加多寶今年年初以來狂產,若以6月至9月中綜合看的話,可能壓在經銷商和流出市面的至少20億罐,若以今年前九個月算的話,很可能逾40億罐,
而且它在市面的滲透率是相當強勁的!又同時,若許多紅罐王老吉一出市面就給消費者幹掉的話,那麼普羅消費者確是很難「遇見」和買到廣藥紅罐的,加上鋪貨不
全面,滲透率未深,那麼股東們根據表象,質疑廣藥的產能和營銷能力,是很自然的事。但若廣藥最新的數據是真確的話,其實過去數個月一般民企乃至大部分國
企,的確都沒辦法做到過去廣藥所做的功夫。那問題在哪裡?主要仍是時間……
2.
廣藥近幾個月向公眾披露的數據和訊息相當讓人光火。當年張化橋新任深控的財務官時,馬上認
認真真向投資者「曬冷」,惟恐投資者不瞭解深控的底蘊。而廣藥會聚了國內多少投資者和輿論的注意,卻一直以來黑紗罩身,其集團官網的資訊何其多,但能完全
釋解股東問題的資訊卻是一波一波的來,來了,又不足夠,任由不同報章你抄我我抄你,數據時常不盡不實,又多人胡亂評論,真他媽的不知是真做得不到家還是有
意讓某些人玩「蠱惑」!況且明年的年產能已達35億罐之譜,以扣稅後的出廠價計2.5元一罐也已達85億以上的產值或潛在入帳銷售額(當然不可能全賣掉),居然有高層向報章說明年以終端價(約4元一罐)計銷售目標為60億元,那麼另外產出的近一半紅罐難道都壓在倉庫和工廠裡等發霉嗎?
3.
近兩個來月逛東財廣藥吧,真是光怪陸離。狂妄自大胡吹亂說傻兮兮者多(本想撰文對這些人的投資心態和能耐剖析一下,但發現太無聊太低能,遂放棄),卻罕見真正思慮圓熟能真正運用理性來投資的人(比熊貓還要少),真難怪國內A股市場神經兮兮、古靈精怪……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