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十大房企回应恒大降价多数称将随市场决定策略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507/499460.shtml


 每经记者 杨羚强 朱玲 张初亮发自上海、广州
2008年,万科曾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带头掀起降价大潮。这次恒大的降价是否会引起各开发商的 争相跟进?未来价格大战如果爆发,哪些知名开发商最有可能率先应战?
5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10家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采 访。采访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全国性开发商目前对降价的口径十分谨慎,但从目前企业的资金情况和此次的表态来看,购房者热盼开发商们短期内出现类似2008 年集体跟风的愿望有可能会落空。
万科:我们按照购房者意愿定价
“我们不对同行的经营决定与选择进行评论。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不 可能单方面‘决定’价格,而只能尝试去‘发现’价格。万科始终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尊重市场的实际情况,按照购房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售出我们的产品。”万科 方面对恒大地产降价一事作出如是回应。而在今年3月举行的万科2009年度业绩推介会上,公司总裁郁亮也曾明确表示,希望每个楼盘开盘当月销售率达到 60%;如果达不到,也会调整开工节奏,以促销手段把房子卖出去。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那些与经济适用房、保障房为邻的低端住宅, 在今年最有可能降价。而在万科目前丰富的产品线上,低端产品的数量较少,而类似上海万科晶源、上海万科翡翠别墅等高端产品,受调控影响较小,因此降价可能 性不大。
中海:将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考量
和万科的情况相似,中海地产也表态不会跟风恒大。在该公司回复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电子 邮件中称,每个公司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产品策略、品牌、经营模式等特点的不同,会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在任何情况下,中海将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优先考 量,并因应市场的变化,考虑制定自身的销售策略。
熟悉中海的地产分析人士认为,经历过两次金融危机的中海,财务控制一直很严格,现金流没有出 现大的波动,同时非常顾及自身品牌,不轻言降价。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海拥有的现金达到209.3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只有 区区38亿元。同时中海还将土地储备从2008年底的2480万平方米扩增至3258万平方米,也没有需要大量套现买地的压力。
碧桂园:定价合理 无降价需要
碧桂园的产品由于多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又大多地处城郊,因此产品售价相对较低。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它与恒大地产有某些相似之处, 有可能会紧随恒大的步伐降价。不过,碧桂园相关负责人6日却回复记者称,公司不会步恒大之后尘,因为项目定价合理,没有降价的需要。该人士还称,碧桂园的 产品比恒大更有竞争力。
5月5日,碧桂园曾公布今年前4月的销售业绩,截至4月30日,实现销售认购金额约103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已 签约合同销售金额约95亿元,待签约金额约8亿元。而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拥有的现金为46亿元,一年到期的短期借款只有33亿元,仅从财务状况看,似乎没 有降价的必要性。
不过,根据陈晟的观点,本轮降价将主要发生在经济适用房集中的区域附近,因此部分与经济适用房比邻的碧桂园项目有可能会受到 冲击而降价,但所开发的经济型别墅降价的可能性较低。
龙湖:产品线丰富足以应对市场波动
对于恒大地产的降价,龙湖主管媒体接待工作的 相关人士给出的回复是一句龙湖常用的开发战略口号——“区域聚焦多业态”。
此前,龙湖地产的相关人士曾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详细解释过“区 域聚焦多业态”的概念,就是要在扎根一个城市的基础上,丰富龙湖地产的产品线,开发各种不同的产品,以应对市场的波动。龙湖方面认为,这一模式能够保证龙 湖拥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龙湖拥有73亿元的现金,只有37亿元的短期借款,另外,公司还在4月份推出了总 额为118亿元的信托及债券融资计划,因此资金压力并不大。
华润:尚未接到降价通知
和龙湖、绿城等公司的情况相同,华润也是陈晟眼中 不太可能降价的开发商。此前,华润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大部分是中高端产品,受经济适用房等保障住宅的影响很小。
而华润置地品牌 总监马隽6日在回应是否会跟随恒大地产降价一事时也向记者表示,没有接到来自集团的降价通知。
中原地产分析师许萌说,像中海、华润、保利这样 的央企现金流控制得都比较好,不会存在因为资金压力而必须降价的问题。
保利:将随市场情况决定产品价格
“任何定价都是市场行为,我们 会跟着市场而定。”保利地产副总经理余英向记者表示,公司从来不会刻意将项目的价格调高或调低,都是根据整体市场而定。他同时认为,恒大的促销是企业自己 的行为,保利方面不会对此进行评论,也不会实行统一的全国定价。
在新政的影响下,不少城市成交量出现下滑,买卖双方进入持续观望阶段。余英认 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降价也是市场化的行为,但如果统一指标却是不太可能执行的,比如上海的市场和东北市场会有很大不同;一个区域的稀缺项目等因素也 会使统一定价难以实现。“应该将降价看成市场的常态,”余英认为,“目前有一些城市出现观望情绪,我们也会考虑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定价。”
仲量 联行投资部刘裕通认为,保利成长性非常好。由于是国有企业,现金流情况不存在压力。根据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底负债率为49%,已比上年的69%有所下 降。他表示,暂时还未看出该公司有调价的可能。
富力:暂时未调价 按正常推货
“我们的产品暂时没有调价,正按正常的速度推货。”富力 地产营销总监朱文婷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每家房地产公司都存在不同的运营情况,这次楼市新政比较猛烈,对楼市冲击较大,部分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 相应的价格调整策略是可以理解的。
朱文婷认为,这次楼市新政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打压楼市泡沫和过度投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同时新政必然 会引起全国高企的房价有所回落。但房地产市场地域性强,比如广州中心城区,因为刚性需求的支撑和资源的稀缺性,预计地产价格将会相对稳定。
“尽管当前市场受新政波动大,但富力今年前几个月的销售业绩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刘裕通认为,富力目前的现金流情况良好,但公司负债相比其他港股企业来说 偏高。他同时表示,在新政的调控下,预计公司海南项目业绩将不会很乐观,而较高的负债率也将增加公司调整产品价格的压力。
雅居乐:尚未作出调整 后市待观察
雅居乐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集团方面还未就应对新政的策略进行部署,公司会关注市场动态,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
该 人士表示,目前恒大的打折方式是其一贯的做法,但市场是否真正出现降价还有待观察,率先降价的房企可能是出于加快推货速度或者是加速资金运转的考虑。而楼 市今后的走向还需要看后续政策面上的影响而定。
6日,雅居乐公布将回购一笔2013年到期的利率为9%的债券。记者注意到,从4月23日到5 月4日期间,雅居乐曾先后斥资5亿港元、分8次回购股份。根据年报显示,撇除2008年出售收益,雅居乐2009年净利润为19亿元,上升40%。不过有 机构指出,由于海南项目波动,使得净利润增长不如预期。
辉立证券的分析师陈耕认为,像雅居乐、富力这样的港股大企业融资渠道好过在内地上市的 企业,他们的负债情况也都还没到必须靠降价来回流现金的地步。如果今后对产品降价,也是出于公司对未来市场的一个判断和预期。
绿城:跟住市场节奏 暂无打折计划
针对恒大地产降价的消息,绿城集团营销副总监祝军华6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绿城完全有自己的市场节奏,即 便为顺应市场促进销售,也不会选择打折销售。
对于绿城是否会降价的判断,杭州知名房产人士双赢机构总经理章惠芳向记者表示,“绿城房产降价的 可能性不大,即使在2008年降价潮中,资金紧张的绿城都没有选择降价,而今年该公司的资金面宽松许多,应该更不可能降价。”
然而有熟悉绿城 的业内人士认为,绿城降价的压力不是没有。该人士表示,绿城今年的销售指标是600亿元,而一季度的销售额是78亿元,依如今的市场情况,公司还是有比较 大的销售压力。尽管公司目前现金流比较充裕,可保证企业的运营,但2009年底一年内到期还款额为85亿元,短期仍面临不小的还款压力。
对此 章惠芳认为,绿城目前和其他企业合作开发比较多,因此销售压力并不大。“当然,当其他房产公司选择降价带动销售,并且影响了绿城的销售时,公司在此后新推 楼盘的价格上也一定会作出调整。”
远洋地产:暂不调价将依据市场随时反应
6日,远洋地产市场部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尽管恒大地产降价 给当前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但由于远洋地产前期销售情况不错,所以公司方面暂时没有调整价格的计划。
据远洋地产在港发布的2009年 全年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远洋集团现金资源为185.16亿元(人民币,下同),集团净借贷比保持14%的较低水平,可供2010 年或之后年份入账的尚未入账的协议销售额为116.17亿元。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8年频繁的融资动作让远洋地产不缺钱,这也是公司能够不降价的资 本。
对此,上述远洋地产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远洋地产各地项目不错的销售业绩至少可以保证公司在近期不会降价,但公司也会根据市场状况不 断进行分析,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作出适当的调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1

多數服從小數 味皇

http://realblog.zkiz.com/lgaim/182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47

黃家「復辟」:國美董事會裡的多數派

陳曉已然告別,而張大中仍未進駐國美總部鵬潤大廈。

3月10日,已經開始「幸福生活」的陳曉身在香港,而新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張大中,則仍在巴西出差。

不過,在國美電器的權力中樞——董事會,一場權力變局已經悄然完成。但對於這場國美電器爭奪大戲而言,此次董事局變陣,仍只是一個中途站。

因為,截至目前,貝恩期待的利益仍未兌現。

管理層式微

國美電器管理層一覽
主席 張大中  
副總裁 孫一丁 陳曉陣營
主要股東 黃光裕  
董事會成員
張大中 主席兼非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王俊洲 總裁兼執行董事 搖擺陣營
鄒曉春 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伍健華 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魏秋立 執行董事 搖擺陣營
黃燕虹 非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竺稼 非執行董事 貝恩陣營
Ian Andrew Reynolds 非執行董事 貝恩陣營
王勵弘 非執行董事 貝恩陣營
Thomas Joseph Manning 獨立非執行董事 貝恩陣營
史習平 獨立非執行董事 搖擺陣營
陳玉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黃光裕陣營
李港衛 獨立非執行董事 安永 黃光裕陣營
司徒炯培 董秘  

在陳曉(執行董事)、孫一丁(執行董事)離開國美電器董事局之後,張大中(非執行董事)和來自安永的李港衛(獨立董事)取而代之。雖然,董事會席位依然維持在13席,但是,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和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席位分配,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陳曉時代,國美電器管理層一度形成了左右董事會格局之勢。當時,國美電器的11名董事中,共有陳曉、王俊洲、魏秋立、孫一丁四名來自管理層的董事,佔比35.36%。另外一名執行董事伍健華,並不參與上市公司的日常運營。

但2010年12月17日,在黃燕虹(非執行董事)和鄒曉春(執行董事)進入國美電器董事會後,董事會席位增加至13個,上述4名董事的佔比下降至30.76%。作為執行董事的鄒曉春出任國美負責法務的副總裁,同樣較少介入上市公司的日常運營。

而此番,隨著陳曉、孫一丁被張大中、李港衛替代,來自管理層的董事進一步減少為2人,佔比下降至15.38%。

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稱,來自管理層的董事席位減少,是大股東對管理層權力的一種限制,也是大股東在陳黃之戰後為了保障自身利益而精心設計的新格局。

據稱,在現有的兩名來自管理層的董事中,魏秋立從去年8月中旬就開始長期休假,如今,來自管理層的董事,只有總裁王俊洲依然在董事局發揮作用。

大股東掌權

通過此前對國美電器董事局的一系列調整,大股東黃光裕家族,正在大幅收復失地。

2010年9月,國美電器的11名董事分別為,執行董事陳曉、孫一丁;非執行董事竺稼、王勵弘、Ian,獨立董事Thomas Joseph Manning;執行董事伍健華,獨立董事陳玉生;執行董事王俊洲、魏秋立,獨立董事史習平。

其中,陳曉和孫一丁,可稱為「陳曉陣營」,2人;竺稼、王勵弘、Ian和Thomas Joseph Manning,可稱為「貝恩陣營」,4人;伍健華和陳玉生,可稱為「黃家陣營」,2人;而王俊洲、魏秋立和史習平,則屬於一個「搖擺陣營」,3人。

在各個陣營中,又以「貝恩陣營」人數最多,且聯合其它陣營的能力最強。「黃家陣營」和「陳曉陣營」,人數均僅有2個,但「陳曉陣營」包括一個董事局主席,而且2人皆是核心管理層,與「貝恩陣營」的關係也最為緊密。相比之下,「黃家陣營」的影響力最弱。

2010年12月17日,國美電器董事會擴容至13人,鄒曉春、黃燕虹進入董事會。由此,「黃家陣營」的人數上升至4人,相比「貝恩、陳曉陣營」的6人,仍有較大劣勢。

那麼,3月9日進入國美電器董事會的張大中和李港衛,將給上述幾大陣營的力量對比帶來怎樣的變化?

張大中,目前已經被普 遍認定為黃家的代言人。而李港衛,1992年就開始作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的主管合夥人,是黃光裕、杜鵑夫婦,以及國美電器前財務總監 周亞飛的老朋友,在安永期間,其還直接參與了國美電器的香港紅籌股上市,2009年,安永便成為國美電器上市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而在黃光裕出事後, 對國美財務進行核查的,也是安永。在上述知情人看來,他也是大股東的代表。

一位國美高管還對本報記者稱,「陳玉生和史習平,也是大股東當初提名的獨立董事,其與黃光裕家族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其中,陳玉生去年還作為中間人,幫黃光裕家族與貝恩投資建立了直接聯繫。」

若果真如此,在國美電器董事會的13名董事中,歸屬「黃家陣營」的將為7人,而「貝恩陣營」仍為4人,另外兩人為魏秋立和王俊洲。上述知情人士還稱,長期休假的魏秋立很可能也會離開國美電器董事會,而深得大股東信任的副總裁李俊濤,可能會取代其執行董事的位子。

鄒曉春的角色

不過,表面看來,此前一直被黃光裕家族重用並一度傳聞有可能出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的鄒曉春,並未獲得太多的機會。

但事實上,此番,除了獲得了多數董事會席位,大股東黃光裕家族的另一收穫便是,鄒曉春取代陳曉、獲任國美電器「授權代表」。

這 個看似平淡的消息,實則意義重大。根據香港《上市公司企業管制常規守則》第3.05條的規定:每名上市發行人,應委任兩名授權代表作為上市發行人與交易所 的主要溝通渠道,除非本交易所在特殊情況下同意有不同的安排,否則該兩名授權代表必須由兩名董事或由一名董事及上市發行人的公司秘書擔任。此前,國美電器 的「授權代表」一直由陳曉和董秘擔當。

事實上,除了與香港聯交所保持溝通,授權代表還是與機構投資者溝通的重要渠道。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10年8月,國美電器控制權之爭爆發後,黃光裕家族在很長時間內,一直受制於無法與機構投資者聯繫,並最終錯失了與機構投資者溝通的時機。

正因為如此,在9月28日的國美電器特別股東大會上,黃光裕家族幾乎未能獲得機構投資者的支持,並最終導致其提出的5項議案僅有一項獲得通過。事後,黃光裕家族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

貝恩的回報

毫無疑問,陳曉、孫一丁離開,兩名黃光裕家族的代表進入董事會,沒有貝恩的支持是無法做到的。那麼,貝恩能夠從中得到什麼?

2010 年10月,鄒曉春曾代表國美電器大股東一方發言稱,「我們正在和貝恩、陳曉等進行多方談判,尋求達成一攬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解決方案」。據其透露,上述各 方正在商討的「一攬子計劃」,包括國美今後的經營發展戰略、創始大股東在董事會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門店的統一經營等多個問題。當然,董事會席位問題,也就 包括了陳曉的去留。

如今,陳曉已經離開,大股東已經在董事會中佔據了多數席位,作為「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非上市門店的統一經營問題,應 該也將逐步浮出水面。事實上,2010年8月,貝恩與黃光裕家族開始接觸、談判之初,提出的條件之一便是,將非上市門店「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注入上市公 司」。

3月10日,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為了獲得貝恩投資的支持,黃光裕家族已經作出了「2012年前將非上市公司門店注入上市公司」的承諾。

當 天,國美電器的收盤價為2.8港元/股,對於2009年6月以1.12港元/股的價格抄底國美電器的貝恩來說,其18億港元的初始投資,目前已獲得了近 30億港元的浮盈。而若估值高達100多億港元的國美非上市門店,最終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注入上市公司」,貝恩可以預期的投資回報,將遠不止於此。

美 銀最新的研究報告稱,國美電器公佈陳曉辭任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等職務,顯示公司與大股東原有的爭議可以告一段落,有助國美去除不明朗的因素,因此,將國 美的股價預期提升到3.5港元。而法國巴黎銀行的報告則稱,陳曉離職,以及國美高層可能的變動對公司屬短期影響,並指出公司股價已經「過度調整」,建議投 資者趁低買入,目標價3.77港元。

而這,可能還未考慮「非上市門店注入」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1

聯建中毒員工多數離職蘋果仍未提賠償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901/2413854.shtml

  蘋果供應商蘇州聯建科技自2008年以來陸續出現137名員工正己烷中毒事件。蘋果公佈的2010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中指出,「蘋果公司中國區供應商(即聯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於正己烷環境,健康遭受不利影響……」並且表示多數員工已經返回工廠繼續工作。
然而記者發現,與蘋果的報告相反,蘇州聯建科技在給予這批員工相關賠償之後,目前137名員工多數員工已經從蘇州聯建陸續離職,而蘋果公司對於聯建中毒員工賠償問題卻始終保持沉默。
中毒員工6月起陸續離職
已經43歲的崔廣雙在今年8月向蘇州聯建科技提出離職,作為137名中毒員工之一,崔廣雙因為中毒以及與公司解約得到的賠償為8萬元。在137名員工 中,與崔廣雙一樣,大部分的中毒員工從今年6月起已經陸續離職,其中還有部分合約到期、但沒有續約的員工。據記者瞭解,目前137名中毒員工中仍舊在江蘇 聯建工作的員工僅有三四人。
崔光雙告訴記者,在今年6月份合同到期之後,公司拒絕了與其續約。在多次協商之後,僅以新工人的身份進行入職。
「各種獎金和福利都沒有了,」崔光雙為蘇州聯建工作了6年,在新簽了合同之後,崔廣雙的工資驟減,崔廣雙不得不重新找工資更高一點的工作來維持生計,於 是在今年8月選擇了離職。此前,崔廣雙被北京的醫生診斷出仍舊需要繼續住院治療,但無論蘋果還是蘇州聯建都沒有表示會繼續支付醫藥費。
蘋果未提賠償
蘋果對於供應商員工的中毒並未有明確的表態。記者從中毒員工處獲悉,此前蘋果曾委派公司的負責人與這些中毒員工進行過一次接觸。這次接觸讓多數中毒員工看到了希望。
「希望蘋果公司跟它的供應商一起站出來,再給我們一次入院檢查、治療的機會。」賈景川告訴記者,在與蘋果公司接觸的過程中,員工們把自己的訴求一一提 出。其中對於員工而言最在意的有兩點。首先就是正己烷中毒之後,對於身體造成的傷害,希望能通過治療予以緩解;另外就是希望蘋果也能對中毒員工進行一些相 應的賠償。在瞭解到中毒員工的想法之後,上述蘋果負責人表示會向公司反饋。然後隨著這批員工在焦慮中等待到離職,仍未獲得來自蘋果方面的任何表態以及相應 賠償。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勞動人事部主任何力律師指出,如今大部分中毒員工從蘇州聯建離職,員工在離職時獲得單位的一次性補償金之後,基本就意味著雙方已經解除了勞動關係,員工很難再維權。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記者,雖然從法律上看,代工工廠員工與上游品牌之間並無關聯,但巨額利潤的源頭來自於這些代工工廠員工的勞作。「蘋果驕人的銷售業績背後,是沿著其供應鏈蔓延的污染和毒害。」
馬軍對記者指出,一旦外包生產過程出現問題,蘋果就把責任全部推給供應商,蘋果曾說過「蘋果沒有推卸原本就屬於供應商的責任」。蘋果在中毒員工的事情上也應該負有相應責任。」馬軍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3

對沖基金年度業績最新排行:多數基金連續五年敗給標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995

嘆息增長不及標普500的何止巴菲特,匯豐更新的本年度至今對沖基金業績榜單顯示,大多數基金今年已經連續第五個年頭輸給標普。

最讓人意外的是,雖然應該已經對衝了下行風險,但直到3月月中,所有的知名大牌對沖基金業績都不及標普。
 
 
最新情況是,大部分基金的淨多頭風險處於史上最高水平,鮑爾森旗下的基金頻頻出現在榜尾。
 
zerohedge挖苦說,這代美國人肯定得經歷三件事:見上帝、繳稅和看著鮑爾森的基金全球表現最差。鮑爾森連續三年表現不咋地,可能要準備移民波多黎各了,這倒不是為了避稅,是要躲開憤怒的合夥人。
 
以下可見匯豐報告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6

西進就業大調查:多數西進台灣人 熬不過兩年關鍵期誰能在中國生存?

2013-04-15  TWM 
 

 

為擺脫低薪苦勞困局,台灣年輕人越來越想去中國工作。

薪水翻倍、每年至少8%的經濟成長,這是大家追逐的中國夢,這個夢同樣也吸引全世界一流人才,使中國一級城市成為人才競爭最激烈的戰區。

台灣人才如何在中國職場生存?

撰文‧方德琳 攝影‧陳俊銘 研究員‧辛曉昀想去中國工作嗎?先測驗一下自己的忍耐度。

場景一:北京、上海。上午八點的地鐵裡擠滿上班人潮。左推右擠還得撞開別人才勉強上得了車。好不容易擠進車廂,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距離,前後左右都被眾人夾擊。站穩後突然一陣反胃,車廂裡怎麼傳來一陣陣難聞的氣味?

場景二:上海。看到台灣的鮮芋仙,家鄉古早味,決定買一碗解鄉愁。一坐定發現一碗要價人民幣十八元,相當新台幣八十元,幾乎比台北貴一倍。到上海南京西路年輕人最愛的新元素餐廳,吃一客美式早餐約人民幣一百元,接近新台幣五百元。上海物價比你想像中貴!

場景三:上海、北京。排隊等買票,三不五時就有嬸嬸伯伯插隊,有的年輕父母不好意思,會先叫小孩來卡位。好不容易輪到你買票,突然左右兩邊又再伸出五隻手指搶先把錢遞進售票口。什麼是先來後到?這裡可沒有這樣的規矩!

閉著眼想一想,置身這樣場景,你,可以不生氣嗎?

台灣越來越多人想去中國工作,尤其是年輕人。

根據二○一二年《聯合報》調查中心調查,二十到二十九歲是最願意到中國工作的世代,總計有四成,比起一一年又高出八個百分點。而國內一○四人力銀行與一一一一人力銀行分別在去年與今年初調查新鮮人登陸工作意願,兩家都得到高達九成以上的結論。

一○四獵才顧問中心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觀察,這兩年新鮮人登陸意願高,主要是因台灣年輕世代失業率高所導致。意願高的背後是迫於無奈的危機感,這也讓他替年輕人擔心,在非全然主動登陸的情況下,有多少人可以通過擠地鐵、被人插隊、物價高的生活考驗,「而且,這還只是最起碼的生活調適而已。」小綠、Carrie、Marie,這三位七年級生在一一年前後來到上海。每周末,幾位好友就約出來吃飯聊天,彼此吐吐一周來的怨氣。Marie透露,她想回台灣,「我來第一年就想回去。但我知道台灣工作也不好找。」所有親朋好友都不贊成她的決定,「他們認為,很多人想來未必能來,如果就這樣放棄回去,實在太可惜。」Marie說。

心理準備一:

與全亞洲競爭 卻拿比台灣還低的薪水不少到中國工作的年輕人,前兩年都有這樣進退兩難的心情。「頭兩年是很大的關卡,生活適應是最主要的壓力。等這階段過去後,還有文化適應融合等挑戰。」晉麗明提醒想去中國工作,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才行。

在上海,我們見到另一位不到三十歲、台大商研所畢業的年輕人,他叫林佑勳。今年六月,他來中國即將滿兩年。當初懷抱破釜沉舟的心情到異地工作,現在的他,多了一份歷練成長後的苦澀。

林佑勳原本是台大社工系,但他不喜歡當社工;在當兵時,他努力準備商學研究所考試,希望可以轉到企業界工作。

那一年是○八年,全球經濟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風暴。

他記憶猶新,「當時整個氛圍很慘淡。」因為自己正努力要擠進去取得一席之地,卻沒想到台灣經濟體風雨飄搖,「心情沮喪又孤立。」他說。

在台灣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第一次,他開始有到國外工作的念頭。恰巧碩二時,強生中國(台灣簡稱嬌生)派人到台灣找儲備幹部,他很積極地抓住這個機會。

第一輪,林佑勳入選,台灣總計有七個人被安排到上海,進行三天兩夜的第二輪考試。「到了上海才知道,有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日本……二十多人一起競爭。」在這場與全亞洲優秀人才同台競技的擂台上,林佑勳是唯一被錄取的台灣人。

經過激烈競賽後,原本以為該有不錯薪資待遇,沒想到林佑勳拿到的薪水卻比台灣嬌生儲備幹部還低。「我曾向人資反映,至少也應該和台灣薪水一樣。但她態度是,如果你不要,會有別人願意接受這個條件。」為了節省開銷,林佑勳的住處位在閩行區的工業區內,月租金人民幣兩千五百元(約新台幣一萬二千元);同樣一房一廳的房型,住在市區內,則需要人民幣四千元,遠超過他所能負擔。

每天到公司上班,他必須擠半小時地鐵。「車廂裡每天都有人吵架,因為太擠了。還有一次,有乘客喝多,當場吐出來,我實在受不了一定要換到別的車廂;可是,坐在他兩旁位置的人都不動聲色,照樣坐在那裡,實在超強的!」林佑勳說。車廂裡的氣味,高八度的嘈雜聲,即使到這裡快兩年,他還是很不習慣。

在公司裡,林佑勳負責行銷,同一組裡七成同事是中國人、一成台灣人,其他來自香港、美國等地。

「你無法想像,這裡的人其實很缺創意刺激。」個性並非外向的林佑勳,已經主持過兩次公司尾牙晚會,「我只是把『超級比一比』拿來玩,連音樂都一樣,根本沒有什麼;結果全場High瘋了,還有中國同事對我說『這和春晚一樣精采』,有沒有很誇張?」他大笑說。

心理準備二:

謙虛、忠誠不是美德 你得敢要、敢邀功但來到上海,他也發現除了做事能力外,也要學習像中國人一樣會邀功。「中國同事的個性比較張揚、開放,你聽他們講話會被嚇到,很誇張;台灣人通常認為這是分內該做的,默默地做。」結果他發現,頂頭上司確實比較容易看見中國同事績效,「這是我還在調整學習的地方。」他說。

這兩年忍受孤獨、擠地鐵、難吃食物的辛苦代價,終於讓林佑勳累積向上跳升的經驗能力。目前,他手上已經有五、六個工作機會,其中陸資企業最願意給好條件,開出多五成的薪水挖角。算一算,總計這兩年薪水已經調三成,若決定跳槽,薪資就比一年多前調高將近一倍。

很多人說,上海是吃人的市場,兩年下來,林佑勳也開始懷疑究竟台灣人自傲的忠誠、負責,是不是一種奴性?

「以前我們被教導,謙虛是美德,這裡謙虛才不是美德;台灣講忠誠度,這裡人哪有忠誠度,每個人都很敢要,也很會跳槽。」這是很現實問題,前兩年拿低薪,不就是為了「先蹲後跳」,追逐薪水倍數成長?

外企在中國市場也很辛苦,難保有一天不會大裁員;而陸資企業,薪水比較高,也進入中國市場主流,但少了外資企業文化保護傘,代表要更快融入中國人的做事文化,他擔心會不會很快陣亡?

殘酷現實一:

以前「外派」福利好 現在當本地人聘雇即使現在同事大部分是中國人,林佑勳最常往來的朋友還是台灣人,「坦白說,這部分,我現在還沒有調整得很好。」原本他以為只要一直在外企工作就好,現在知道想法太天真,「十年後,我會在哪裡,突然沒把握了。」眼前的他,神情略微一沉,對是否要去陸企的關鍵決定,心中還沒有清楚答案。

也在東吳大學教書的晉麗明,常常遇到學生問他該不該到中國工作。他認為,這問題根本沒有選擇,因為台灣就業環境不利年輕人,走出去是唯一的出路。但他也知道,去中國工作有多艱難,「以前,大家都報導成功案例,其實大家不曉得這下面有多少人鎩羽而歸,屍骨無存。」他估計,五年內回台灣的比率絕對超過六成。

「如果沒有正確認識,來中國其實是死路一條。」兩岸職場專家黃至堯說,他是一○四人力銀行中國分公司前總監,目前是一勢企管顧問創辦人。他到上海快八年,看到從早期的高管,中階台幹,到現在基層的年輕上班族,台灣人才到中國工作的年齡越來越低,但相對來說,他們的條件也不如以往。

在二○○○年左右,台商要派一個人到中國工作,福利津貼至少要比台灣多一倍才能找到志願者;而中國外企聘用台灣人擔任高階主管也會用「外派」條件,機票、房屋津貼、配司機,都是很基本福利。

現在,外企聘用台灣人改成「local hire」(當地聘雇)條件,沒有機票補助;外企每三年簽一次約,之前還享有外籍人士聘雇條件的人,每續簽一次就少一些津貼。而台籍企業外派的幹部,至今最多也只比台灣薪資多兩成。

如果在上海、北京等一級城市,這多出來的兩成薪資其實沒有感覺,因為他們的物價已經比台北高。然而,被外派的台籍幹部尚且可能拿到多兩成薪資;而沒有經驗、沒有任何專業的年輕人,就根本沒有談判條件,甚至可能像林佑勳一樣拿到比台灣還低的薪資。

「我看那些早五年來的前輩,過得超好的!」在台籍企業裡擔任行銷的Carrie說。他們明顯感受越晚進入中國,條件越差,這也是年輕人西進中國的宿命。

殘酷現實二:

台灣人才無優勢 要在最短時間拿出績效早期去的台幹是主管,中國人都是部屬;現在年輕人去中國則要和中國人同台競爭,文化適應難度更高。

中國前三大人力網站智聯招聘市場總監陳嘉傑觀察,其實不只台灣人才,其他國家人才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都已不太明顯。這幾年,中國人出國機率變多,國際化的視野提升,加上中國「海歸」人才增加,都使得中國就業市場人才發生劇烈變化。

若真要論台灣人才還有哪些優勢,陳嘉傑認為,在尖端科技人才以及創意文化,或教育培訓產業領域,台灣人勉強還能領先。

如果沒有所謂的台灣優勢,那麼年輕人到中國要如何競爭?汎亞人力資源總監曾翊銘說:「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把績效展現出來。」他觀察,台灣人會做事,但是很難在高度競爭下搶先脫穎而出。「我們喜歡溫暖,講情義,狠度不夠。」晉麗明打比方說,中國人是為「脫貧」而競爭,台灣人沒有這樣的急迫感。要和他們同台較量,就不能想著憑「我是台灣人」競爭,而是要憑「績效」競爭。「既然決定從小池塘市場到大海來打拚,就要有抵抗大風大浪,甚至大海嘯的準備。」他說。

殘酷現實三:

前兩年別想高薪 且陣亡率也最高想到中國工作的上班族,不少人抱著「去試試看,賺一票再說。」但現在起薪不高,想領高薪就得像林佑勳一樣,得熬過前兩年才能開花結果。

根據本刊調查,曾在中國工作,目前已經回台灣的人中,有高達七成以上是在兩年內回來,陣亡率最高。前兩年不僅要適應有形的工作壓力,無形的生活品質也是很大的挑戰,而本刊的問卷調查顯示,前兩年就決定回台灣的主因是:不適應生活環境。

然而,「前兩年還在磨你的文化和專業,不可能拿高薪,所以兩年內回來其實是白忙一場。」晉麗明說。

在中國,薪資的爆發性成長發生在有兩、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黃至堯觀察,在台灣,工作二十年後的薪水能比初入職場時薪資高出四、五倍已經算很好;但在中國,工作二十年後薪資高十倍算普通,三十倍也常看到,這三十倍高薪,中國人就是靠不斷跳槽累積。「在中國,待兩年不離職是不正常的,會讓大家覺得你沒能力。」中國有句玩笑話說,「不用問人家是不是正在找工作,因為中國人隨時都在找工作。」陳嘉傑說,今年初中國的職缺數比去年增加兩倍,但是競爭更激烈,平均一個工作有十六個人搶,而在一線城市的競爭數居然高達三十人。「因為大家隨時隨地都想換工作。」他說。

殘酷現實四:

去中國工作沒退路 回台等於白忙一場如果兩年內不適應想回台灣怎麼辦?晉麗明說出一個殘酷的事實:「中國回台灣的職涯是中斷的。」一○四人力銀行曾經調查有外派台籍幹部的企業,高達七成以上並沒有規畫台幹回來的工作管道。

很多人以為中國經驗對回台找工作有幫助,事實上,中國經驗很難應用在台灣市場上。晉麗明舉例說,兩岸通路經銷商類型完全不同,在中國打通路經營經銷商的專業,很難移植到台灣來。

「三十歲以下的人,想去中國磨兩年經驗可以,畢竟回台年紀還輕,公司會看重你的獨立、耐挫力,就像現在很多年輕人去澳洲打工一樣。」但三十歲以上的人應該要想清楚,回台退路並不寬廣。

目前在鼎新電腦人資處擔任總經理的林娟說,三月上旬,她到清華大學演講,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是:「畢業後,要如何才能去中國工作?」她感受,幾年前去中國工作,父母態度多半是:「小孩為何要去受苦?」現在父母的態度則是:「有沒有機會去中國?」兩岸此消彼長的發展形勢已很明顯。

到中國工作畢竟是很大的挑戰,除抱定背水一戰的決心外,妥善安排規畫可以降低陣亡率。綜合人資專家的意見,他們認為年輕人想去中國工作,可以這麼規畫:一,先到中國有工廠的台資企業,尋求被外派的機會。

像頂新康師傅、旺旺這種以中國內需市場為主企業更是較佳的選擇。一般台籍製造工廠都位在工業區內,工作環境很封閉,台幹二十四小時不關機,想要結交在地人脈,或進修學習都很困難,很難創造新的職場價值;如果是內需型企業,還可能接觸當地市場,有機會見識中國真正成長主流。

二,累積當地人脈,創造源源不絕的職場價值。

很多到中國工作的人,只抱定待在台企或外企工作,但其實會失去很多發展機會。畢竟,台企與外企受總公司策略影響,裁員或關廠都是存在的風險。創造自己在當地就業市場的價值,增加發展籌碼,其中結交當地人脈,是最重要的資產。

在工作平台上爭取接觸當地市場機會,或下班後進修、結識朋友,都是很好的策略。

三,把自己當在地人,積極融入當地文化。

結交人脈就得用對方的語言溝通。台灣用Skype,中國用QQ;台灣用Facebook,中國要新浪微博,這是最基本的工具。「把自己當在地人,看他們的報紙,看他們的電視,才有溝通的基礎。」林娟建議。

從中國改革開放後,台灣人到中國一批接著一批,物換星移,臉孔不同了,從闖天下的企業家;接著是被派駐高階管理人才、白領台幹;現在則是年輕清新的新生代。少了台籍企業的保護、少了公司給的管理位階,這些新生代必須抱著沒有退路的勇氣,和當地人平起平坐,同台競爭。

時代的巨輪不斷向前轉,面對全球化時代競爭,台灣新生代,加油!

越年輕 越想到中國工作各世代前往中國就業意願調查

2011年

(%) 2012年

(%)

20~29歲 32 40 30~39歲 35 38 40~49歲 33 26 資料來源:《聯合報》調查中心,2012年9月

2013年中國職場趨勢

趨勢1.職缺數倍增 但競爭更激烈2011 2012 2013 職缺數 20萬 25萬 50萬競爭指數 9.6 10.3 16 註:競爭指數為平均一個職缺有多少人求職趨勢2.一線城市競爭指數是二線城市的兩倍

一線城市 30.48

二線城市 15.8

三線城市 8.11

四線城市 2.38

註:一線城市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趨勢3.近年薪資增長放緩2009-2012年平均薪資對比

2009 4446

2010 5974

2011 6077

2012 6439

平均月薪資(人民幣)

中國月薪最高的前10個城市 單位:人民幣

上海 7112

深圳 6787

北京 5453

廣州 4917

杭州 4595

南京 4460

大連 4364

蘇州 4009

成都 3916

廈門 3819

資料來源:中國知名人力網站智聯招聘春季職場才情報告

台灣人西進就業大調查

他們去中國工作 為什麼回台灣? 單位:%前2年陣亡率最高,最大困擾為生活不適應Q在中國工作幾年?

5年以上,未滿10年 2.0

10年以上 0.7

2年以上,未滿5年 24.6

未滿2年 72.7

Q在中國工作最大的困擾是?

生活不適應 42.8

不習慣中國人做事方式 37.3 感覺台灣人被歧視 3.3 中國市場競爭太激烈,步調太快 5.3

沒有困擾 11.3

逾6成要加薪5成以上才願再西進Q若工作內容相同,中國須提供多高的薪資,才會再想去工作?

薪資差不多,我就想去工作 2.0

比台灣多2成 10.7

比台灣多2~5成 21.3 比台灣多5成~1倍 28.0 比台灣多一倍以上 34.7 再高也不會想過去 3.3 僅36%覺得中國經驗有助職涯發展Q中國經驗對你的職涯發展是?

有賺到幾年錢,但專業被學去後就沒有工作機會 40.0 路越走越寬,就業機會越來越多 36.0 中國工作沒有任何加分 24.0 還在中國的工作者 最大的困擾是? 單位:%工作2年後,最大困擾是中國人做事方式Q在中國工作幾年?

10年以上 2.7

未滿2年 34.7

2年以上,未滿5年 51.3 5年以上,未滿10年 11.3 Q在中國工作最大的困擾是?

不習慣中國人做事方式 48.0

生活不適應 21.3

中國市場競爭太激烈 16.0 感覺台灣人被歧視 8.7

沒有困擾 6.0

25%願意拿低薪回台灣工作Q未來台灣的工作薪資須高出多少,才願意回台灣?

薪資要高2成才會回台灣 13.3 已經想回台灣,只要有工作機會,薪資少一點也無所謂 24.7 薪資要和中國一樣才會想回台灣 42.0 薪資高5成~1倍才會回台灣 11.3 薪資高2~5成才會回台灣 8.7

5成有職涯發展危機感

Q對於未來的職涯發展,你的看法是?

趁機趕快賺錢,萬一價值被利用完,恐怕就沒這麼多機會 49.3 中國經驗一定會增加我未來就業機會 44.7

沒有特別看法 6.0

調查說明:《今周刊》委託104人力銀行調查中心,共回收300份有效問卷,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5.66%。

調查時間:2013年3月26日到4月2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51

前眾議院多數黨領袖Cantor華麗轉身 加入華爾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13

cantor-1a-1317760740

6月,共和黨前二號人物、眾議院多數黨領袖Eric Cantor在競選中意外落敗,輸給茶黨Dave Brat。如今,Cantor華麗轉身,加入華爾街投行Moelis & Company擔任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Cantor一直是華爾街鐘愛的一名政客。在2014年競選周期,Cantor收到了來自金融、工業以及房地產行業的捐贈超過140萬美元,這一金額超過了眾議院除議長John Boehner的所有議員。高盛、花旗、貝萊德以及凱雷資本都是Cantor的捐贈人。

華爾街精品並購公司Moelis&Co創始人Ken Moelis表示,Cantor將幫助Moelis獲得更多的業務,向顧客在收購等協議上提供意見。

Moelis稱,他雇傭Cantor是基於Cantor的判斷能力和經驗,以及他打開門路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看中Cantor在華盛頓的政治資本。Moelis稱,

我要的不是政治大腕,我要的是一個合夥人。

從Moelis & Company的SEC文件中,我們得知:

集團合夥人決定Cantor的基本年薪為40萬美元。

集團合夥人同意給予Cantor一筆40萬美元的現金以及100萬美元的受限股票作為簽約獎勵。(股數將基於Moelis在Cantor開工前5天的平均股價)。

這筆受限股票將在其開工後三年、四年和五年的紀念日,均等發放給他。2015年,集團合夥人將給予Cantor最少120萬美元現金和40萬美元受限股票的激勵報酬。這將以每季度等分的方式發放。

所以,Cantor今年和明年將獲得40萬美元的基本收入,加上今年140萬美元的簽約金和明年160萬美元的獎金,Cantor將獲得總計340萬美元的報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35

多數央企負責人將降薪 有的“幅度還會比較大”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892

9月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接受采訪時表示,薪酬改革的適用範圍確定為中央企業中由中央管理的負責人,包括由國務院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中,由中央管理的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監事長以及其他副職負責人,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企業。 (新華社/圖)

南方周末前述報道,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

“改革後多數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水平將會下降,有的下降幅度還會比較大。”9月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接受媒體公開采訪,詳細解讀了薪酬改革的適用範圍、薪酬確定方法和監督落實機制。

72家央企負責人面臨降薪

誰會降薪?

邱小平表示,這一改革的適用範圍確定為中央企業中由中央管理的負責人,包括由國務院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中,由中央管理的企業董事長、黨委書記(黨組書記)、總經理(總裁、行長等)、監事長(監事會主席)以及其他副職負責人。

同時,按照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的系統性要求,其他中央企業負責人、中央各部門所屬企業和地方所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也要積極穩妥推進。

而據經濟參考報消息,按照此標準,受到新的薪酬制度約束的負責人將包括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責任的53家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等,以及其他金融、鐵路等19家央企,通過市場化選任的企業負責人不受新制度調節,即72家央企負責人多數將面臨降薪。

此外,一位央企人士指出,按照這次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可能受沖擊更大的是金融領域的央企負責人,降薪幅度會非常大。據了解,針對薪酬改革方案,包括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雲在內的多家銀行負責人均作正面回應,一些銀行已經開始部署降薪。

基本年薪根據職工平均工資確定

央企降薪多少、工資如何定?

對此,邱小平介紹稱,將目前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兩部分構成,調整為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收入三部分構成。

其中,基本年薪是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年度基本收入,根據上年度中央企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一定倍數確定。為體現薪酬分配的公平性,不同企業任職的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在原則上均確定相同的基本年薪。

績效年薪與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年度考核評價結果相聯系,根據年度考核評價結果的不同等次,結合績效年薪調節系數確定。而任期激勵收入與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任期考核評價結果相聯系,根據任期考核評價結果的不同等次確定。年度或任期考核評價不合格的,不得領取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

人民日報消息,此前國務院國資委公開的資料顯示,國資委履行出資人的央企,其高管平均薪酬與央企職工平均工資的倍數,在2002年為9.85倍,到2010年擴大到13.39倍,之後趨於平緩。此次改革方案實施後,央企負責人薪酬與其職工的倍數將低於目前水平。

“與現行政策相比,改革後多數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水平將會下降,有的下降幅度還會比較大。”邱小平強調。

而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國家本次的薪酬改革中可以看出,央企目前存在的兩極分化情況將發生變化,整體而言,金融等高薪領域的負責人薪酬將基本平衡,另一方面,通過績效年薪、任期激勵等方法,企業虧損高管拿高薪等情況也會發生變化。

李錦認為,和2009年的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相比,此次開始觸及政企分開這個根本,但僅限於提到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要與選任制度相結合,做到差異化,要達到真正改革的目的還需要三五年,最終做到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配權分開。

隱形福利仍存在? 禁領其他福利性貨幣收入

南方周末報道,審計署公布的11家的審計報告中10家國企或央企都存在以不同形式違規增加員工福利的行為,動輒百萬甚至千萬的交通、通訊費補貼或節日福利支出、業務支出等受到公眾的質疑。

而針對目前不同中央企業的福利項目和待遇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改革方案明確提出,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並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和繳存住房公積金等,納入統一薪酬體系統籌管理。

同時,規定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不得在企業領取國家規定之外的任何其他福利性貨幣收入。

央廣網消息,針對多年來部分中央企業職務消費制度不健全、業務招待鋪張浪費的情況,這次改革出臺的《關於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首次將央企負責人履職過程中的必要花費,統一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兩大項,以前的所謂“職務消費”的提法,從此取消。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解釋:“這個文件合理界定了國企領導人履職過程中必要的支出,履職待遇就是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和必要的業務培訓;還要發生一些費用,我們把它規範為業務支出,就是四項,國內的差旅費,臨時出國出境的費用,招待費用和通訊費,除了國家規定的這些,國企領導人不能有其他的公款職務消費。”

徐福順強調,對央企負責人的各項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都將設置合理的上限標準和禁止性規定,比如:“企業用公款為負責人辦理的理療保健、運動健身和會所、俱樂部會員、高爾夫等各種消費卡”“為企業負責人個人設置定額的消費”等,都將成為不可逾越的政策紅線:“像用車的問題,辦公室面積的問題,都已經量化了”。

此外,目前,一些央企負責人在下屬公司兼職。邱小平對人民日報表示,確實需要兼職可以,但兼職不能兼薪,不可以再領取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41

德媒:德拉吉在歐央行已失去多數支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89

sad Draghi

據德國世界報(Die Welt)報道,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已經失去了歐洲央行的多數支持。

據德國世界報報道,

歐元區經濟的增長和通脹都十分低迷,德拉吉希望推行QE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阻力。而在歐洲央行,德拉吉正失去執委會的多數支持。

據德國世界報獲得的信息,德拉吉面臨的來自歐洲央行內部的阻力比之前想象的要大。他已經不能依靠執委會的多數支持。

除了之前就對購債計劃持懷疑態度的Lautenschlager和Mersch,現在,法國人Coeure也對德拉吉的計劃表示反對。此前,歐洲央行內部也有不支持德拉吉的聲音,然而,德拉吉一直擁有多數支持。(歐洲央行執委會由6名官員組成)

所以,德拉吉會和奧巴馬一樣,在未獲得大多數支持的情況下,用“行長令”來推行QE嗎?畢竟,即使是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決定加大寬松時,都面臨了5:4的尷尬局面。

在上月的政策會議上,德拉吉宣布其委員會對擴大資產負債表“立場一致”。現在,在購買國債的問題上,歐洲央行變得更為分裂。

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Lautenschlaeger上周表示,購買政府債券將不可避免的產生激勵問題,這壓低了政府預算融資的成本。

在她評論之前,歐洲央行管委會成員魏德曼表示,他認為購買國債存在著高昂的法律障礙。

即使是支持QE的官員也表示,時機尚未成熟。歐洲央行副行長Constancio表示,將在2015年一季度考慮QE,這可以給予歐洲央行時間,觀察現行措施的效果。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Coeure表示,歐洲央行的官員們不會倉促的做出決定。

IH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Howard Archer表示,

德拉吉很可能希望獲得大多數的支持。現在,針對QE,歐洲央行管委會內部顯然存在較大的反抗情緒。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32

希臘政府未能在選舉首輪投票中獲多數支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42

102076717-455961690.530x298
據路透報道,希臘政府未能在總統選舉的首輪投票中鎖定多數支持。

希臘政府首輪選舉在300位投票中獲得160票支持,135票反對,5票棄權。希臘議會第二輪總統選舉將於12月23日舉行。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表示,希望可以在下一輪選舉中產生總統。

為結束國內政治僵局,希臘總理薩馬拉斯上周意外宣布將原定於2月15日的總統選舉提前,首輪投票將於今日(12月17日)舉行。希臘大選共有三輪投票,第三輪投票將於本月29日結束。根據希臘憲法,總統候選人至少需要獲得議會300席中180個席位的支持才能當選,否則將解散議會,提前國會選舉。

薩馬拉斯上周已提名前歐洲聯盟執委會環境執委迪馬斯為總統候選人,然而其勝率似乎不大。薩馬拉斯目前只能確保155名議員支持其候選人,而部分獨立議員已經公開承諾會反對執政黨提名的候選人。

希臘五個反對黨目前控制了國會121個席位,如果反對黨均不支持薩馬拉斯提名的候選人,一直以來反對緊縮政策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將很有可能在國會選舉中成為新的執政黨,而這將威脅到希臘以致歐盟的金融穩定,歐元將承受巨大的貶值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0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