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因素及貨物進口增長較快,我國一季度經常賬戶逆差282億美元
2018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逆差1794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賬戶(含當季凈誤差與遺漏,下同)順差1794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含當季凈誤差與遺漏,下同)順差3469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增加1667億元人民幣。
按美元計值,2018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逆差282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534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762億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8億美元,二次收入逆差26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282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1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545億美元,儲備資產增加262億美元。
按SDR計值,2018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95億SDR,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195億SDR,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377億SDR,儲備資產增加181億SDR。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2018年一季度國際收支狀況答記者問時表示,2018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經常賬戶呈現逆差,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含當季度凈誤差與遺漏,下同)呈現順差,儲備資產增加。主要有以下新特點:
一是我國經常賬戶呈現逆差,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及貨物進口增長較快影響。2018年一季度,經常賬戶逆差282億美元,其中,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534億美元,同比下降35%。分別看貨物出口和進口,貨物出口5296億美元,同比增長11%;貨物進口4762億美元,同比增長21%。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推動我國貨物貿易更趨平衡,且受年初假日因素影響,一季度貨物貿易差額一般為當年低值,預計全年經常賬戶收支仍將保持在合理區間。
二是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呈現順差,跨境資本延續凈流入趨勢。2018年一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545億美元,跨境資本延續2017年二季度以來凈流入的趨勢。
三是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增長較快,境外投資者繼續看好我國經濟發展前景。2018年一季度,直接投資呈現凈流入502億美元,同比增長3倍,在構成上,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181億美元,同比下降12%;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682億美元,同比增長1.1倍。
四是儲備資產繼續增長,國際收支趨向自主平衡。2018年一季度,我國儲備資產因國際收支交易(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增加262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增加266億美元,2017年同期為減少25億美元。
總體來看,2018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資本流動延續凈流入態勢,儲備資產穩定增加,未來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基礎依然堅實。
【旅遊籽】藍眼淚奇景背後 生態災難vs捕魚季節
1 :
GS(14)@2016-05-26 17:26:46當地有船家帶遊客出海看藍眼淚,船駛過時激起的波浪只帶淺藍,不及在岸上看清楚,同時因船太搖,很難拍照。
【旅遊籽:遊俠仗義】「甚麼藍眼淚!我們以前就叫『馬尿水』、『東洋水』。漁民見到它就不開心,因為沒魚可捕,真的要流眼淚了。」當地導遊余政哲(Rick)說。唔怕生壞名,最怕改壞名,幾年前有人拍下海面藍光點點,觀光局乘勢辦命名比賽,由海珍珠、藍螢火蟲,到最後由藍眼淚奪冠。淒美的名字,網絡熱傳的絕景照片,又與電影《少年Pi》、《阿凡達》裏的場景類近,加上兩年前更被CNN選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之一,霎時如熱帶版極光引人追捧,上年馬祖的觀光客就增加了60%。
奇景背後,亦有爭議,許多科學報告指出,藍眼淚的夜光藻,跟一般植物一樣,需要氮、磷、鉀三種要素成長。由農地或者家居排出的污水,例如洗碗水、食物殘渣就含蛋白質和氮,會令到海藻突然大量繁殖,引發紅潮。藻類會耗盡水中的氧氣,令海洋生物死亡,所以藍眼淚的出現,普遍認為是場生態災難。在當地土生土長,平日做藍眼淚生態導覽的民宿老闆莊順福,對此感到無奈。「幾十年前就見過藍眼淚,那時候怎可能有工業污染?」他認為這不是生態災難,反而是水產豐富的現象。馬祖位於寒暖海流交匯處,對岸是大陸的閩江口,許多海洋養份隨潮汐而來,有利於藻類、微生物生長。這樣吸引了吃微生物的小魚,小魚又為燕鷗提供食物。到暑假結束後,因水溫下降,浮游生物慢慢解散,就到了人類捕魚的季節,「所以說,這是大自然的生態循環。藍眼淚的出現,就是捕魚季即將來臨的徵兆。」也許是我小人之心,總覺這說法有點瓜田李下。如何平衡旅遊發展與生態保育,本來就是比跟住矛盾去旅行更矛盾的課題。
如沒有帶備快門線,就避免到高位拍攝,因距離遠難曝光,於沙灘拍會更好。台灣觀光局馬管處提供圖片
東莒島東犬燈塔附近的大炮連,是另一熱門拍攝地。
民宿老闆莊順福
記者:甄俊宇攝影:楊錦文編輯:謝慧珊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26/19627020
【好去處】露營季節到 撐手作營具市集
1 :
GS(14)@2016-10-30 14:37:26秋風起,露營季節又來了,大家都煩惱添置新營具。近年港產手作營具有如雨後春筍,約廿多個主要來自香港的手作單位和裝備小店,本周日在赤徑來個大晒冷,擺市集讓營友觀賞或購買,裝備包括背囊、斜揹袋、木枱、爐具等,參加者還可把握機會,與一眾手作營人交流。
另外,八十後男生王維寶,更會分享自己用五個月時間,步行4,286公里的美國西部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簡稱PCT)之經歷,愛好大自然的你,不容錯過。
本地手作營人孔劍剛(Jason),設立自家品牌「PiCharPaK WorkSHop.」,推出防水背囊、營釘袋等。(蘋果日報)
野炊士多最新研製柴火爐,只重48克,十分輕身,適合有意用柴生火的營友。(facebook專頁「野炊士多」圖片)
八十後男生王維寶,會分享步行美國西部太平洋屋脊步道的經歷。(facebook專頁「重行人生 Walk Thru The Planet」圖片)
Make Your Own Gear Market日期:10月30日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4時(王維寶分享會:下午1時至4時)地點:西貢赤徑小溪營地(赤徑公廁旁)如何前往:-黃石碼頭坐船前往赤徑,步行約五分鐘-坐94巴士前往北潭凹,往赤徑方向步行約半小時查詢:facebook專頁「GO OUT」記者:梁慧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30/19816507
【入冬變懶】又凍又攰又大食 因為有季節性情緒失調
1 :
GS(14)@2018-01-28 18:46:33大家都以為因為冬天天氣凍,所以食慾大增,但其實進食多寡是與情緒掛勾的。
冬天天氣寒冷,食慾好像比夏天大增,食完正餐又想再食零食,熱飲更是不離手,同時又會經常感到疲累,容易打盹,到底是甚麼原因令我們冬天變成大懶蟲呢?
營養師吳耀芬表示,外國有不少研究指出,天氣冷對於進食的食量是沒有直接影響,但因為冬天日照時間較短,很易令人覺得憂鬱,所以會吃更多食物令自己開心,這個現象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亦稱為「冬季憂鬱症」,會讓人失去了體重管理的意識。心理學家陳志豪亦指出,我們冬天想進食只是一個藉口,因為天氣寒冷而多吃是一個錯誤觀念,進食和情緒是掛勾的,冬天不開心很正常,因為大家不會常常做運動,做運動就會令人開心,絕不是因為天氣寒冷而要進食,正如有些人到雪地行山,亦不會帶同很多食物。
冬天經常進食高糖食物,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令情緒容易波動。
薑紅茶當中的薑辣素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令體溫上升;茶紅素、茶黃素則可以抗炎,增加新陳代謝。
桂圓紅棗茶,桂圓和紅棗含鐵質,有助增加血液流量,令身體暖和。
為甚麼冬天對於熱飲都會欲罷不能?全因冬天喝高糖份的熱飲,會令血糖突然上升,產生胰島素,去壓抑血糖至正常水平,但是當壓抑至過低情況時,就會想再吃甜食,當血糖過低,情緒亦會容易波動。但需要注意的是,熱朱古力和熱奶茶等熱飲的熱量很高,每杯約有150至200卡路里,一星期飲4至5杯,一個月便會增加1至2磅。同時冬天是高脂食物出沒的時間,例如煲仔飯、羊腩煲和臘味,雖然吃後會令身體暖和,但其實十分高脂,尤其臘味含有很高鹽份,高血壓人士應避免進食。美食林下,實在難以抵擋如此大的誘惑,營養師指出控制食慾其實不難,只要一日三餐攝取足夠的澱粉質,例如是粥粉麵飯和餅乾,因為澱粉質在消化過程中會釋出血糖,令人較精神之餘,亦會有飽足感,自然會減少吃其他食物。
心理學家陳志豪
營養師吳耀芬
冬天也可多吃含維他命B雜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蛋或深綠色蔬菜,B雜可以幫助釋出澱粉質的能量,令身體有能量。另外當我們缺鐵,會導致貧血,覺得冰冷和疲勞,亦可多吃紅肉,如豬肉、牛肉和羊肉補充,鐵質有助增加血液容量,亦可增加身體血液流量,令熱能到達身體各部份,只要一日三餐正常,不要怕肥而戒澱粉質,冬天自然不會長胖。熱朱古力、熱咖啡等熱飲既高糖又高卡,營養師就推介了兩款適合冬天的低卡熱飲,得閒沖一杯飲,就又保暖,又不怕肥了。1.薑紅茶(適合容易手腳冰冷的女士)材料:薑三片、紅茶包做法:兩者用熱水浸泡15至25分鐘便可功效:薑辣素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令體溫上升;茶紅素、茶黃素則能抗炎,增加新陳代謝2.桂圓紅棗茶材料:桂圓6粒、紅棗8粒、枸杞2湯匙、適量冰糖做法:將桂圓、紅棗和枸杞放入水煲30分鐘,再加冰糖拌勻便可功效:桂圓和紅棗含鐵質,有助增加血液流量,令身體暖和記者:陳煥欣攝影:許先煜、周芝瑩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4/2028363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