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名稱 | 作出披露的原因 |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 每股的平均價 |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
Willi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 105(L) | 100,000,000(L) | 201,655,800(L) | 41.50(L) | 22/07/2009 | |
Willi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 103(L) | 19,764,000(L) | HKD 1.708 | 201,655,800(L) | 52.25(L) | 17/07/2009 |
Willi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 103(L) | 18,904,000(L) | HKD 1.726 | 221,419,800(L) | 57.37(L) | 16/07/2009 |
Willi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 103(L) | 18,500,000(L) | HKD 1.687 | 240,323,800(L) | 62.27(L) | 15/07/2009 |
Willi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 115(L) | 3,176,000(L) | HKD 1.643 | 258,823,800(L) | 67.07(L) | 14/07/2009 |
Willi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 105(L) | 100,000,000(L) | 261,999,800(L) | 67.89(L) | 09/07/2009 | |
Willi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 115(L) | 304,000(L) | HKD 1.592 | 261,999,800(L) | 91.63(L) | 15/06/2009 |
Willi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 103(L) | 9,476,000(L) | HKD 0.633 | 261,695,800(L) | 91.53(L) | 21/05/2009 |
由味皇兄的一篇文章及三個圖啟發,很多人會以股價角度去看,蔡東豪先生及何車先生也曾各撰一文,談過威利國際(273,前怡南實業、首創、華匯控股、中聯控股、互聯控股)的威水史,但是沒人從一個小股東連續持有十年的去看,恰巧,我從一張公告看到1999年12月29日的收市價是2.9仙,竟然較現時股價31仙高9.69倍,但這接近11年的時間,公司發生了很多次的股本重組及供股派息等,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現時還原值是多少。
根據ETnet的數據,公司在2000年8月5合1,2002年7月50合1,不久的12月又25合1,然後在2003年10月、2004年5月及2004年10月,分別2送1紅股、2送3股及10送1股,其後沒再送股,在2008年股市大跌期間又來過,分別在2008年1月、8月及12月,分別10合1、5合1和10合1。
即是在這10年多間,如果你不供股,經還原後當時的1股,變成了0.00000132股,亦即757575.7576股變成了1股。
更具體化的,以當年收市價2.9仙及昨日收市價31仙計算,亦即是你投資的21,969.70元,變成了31仙,加上在2002年派發的股息8.48元(經股本調整後),這10年多(共3818日)損失幅度達99.96%,即每年複合折損幅度達52.69%!
至於你供股後會如何,明天續談。
(1)
上篇談及不供股的資金損失,今篇續談關於如果你在1999年12月29日買入威利國際(273)及其 前身怡南實業、首創、華匯控股、中聯控股、互聯控股的股票,然後你每次都供股後的資金損失。
這10年間,公司供了4次股,分別是:
(1) 2000年4月,1供2,每股2仙
(2) 2002年7月,1供10,每股2仙
(3) 2007年12月,1供1,每股22仙
(4) 2008年7月,2供5,每股15仙
(2)
這四次股供如果你全部供股,你的1股會變成了115.5股(不計當中的股本調整),如計了股本調整,即當年的1股,即變成了 0.00015246股,即最初你買6,559.1股,就變成現在的1股,計算方法如下:
(3)
以這假設及不計手續費成本,我們假設你在1999年12月29日,以2.9仙買入6,559.1股威利國際及其前身的股票,共付出190.21元,其後拿出 94.53元供股,共投入成本284.75元。
當中,取回1.21元的股息,及剩下1股價值0.31元的股票,剩下1.52元,即代表損失99.47%,每年複合損失39.37%,詳見下圖。
(4)
總的來說,我們得出一個荒謬的結論,如果資金成本是0%的話,供股是優於不供股,因為損失少一點,但是反過來看,不買就不損失,為何要自招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