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習近平: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

6月10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出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各成員國領導人共同會見記者並發表講話。

習近平說,我們一致指出,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各方將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權威性和有效性,鞏固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各方將繼續秉持互利共贏原則,完善區域經濟合作安排,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和發展戰略對接,深化經貿、投資、金融、互聯互通、農業等領域合作,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打造區域融合發展新格局,為地區各國人民謀福祉,為世界經濟發展增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666

專訪管濤:人民幣有雙向波動無恐慌行為,清潔浮動是大勢所趨

8月2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86關口,日內跌超350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也跌破6.84關口,較前日夜盤收盤跌200點。

“6.7”,“6.8”關口先後失守,過去數月人民幣發生階段性貶值。“雖然這一輪人民幣匯率波動明顯增強,但是市場上並沒有很強的貶值預期。近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指出,目前人民幣“有貶值壓力,沒有貶值預期”,或者說人民幣“有雙向波動,無恐慌行為”。

值得註意的是,8月2日,美元兌人民幣1年遠期(NDF)溢價僅為0.2%。對比2016年年底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時,溢價曾高達4%-5%。“由此可以判斷當前人民幣有貶值壓力、無貶值預期。”管濤表示。

管濤在第一財經研究院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推出的《中國金融風險和穩定報告2018》中指出,2018 年,我國國際收支有條件繼續呈現自主平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波動。市場要樹立正確風險意識,控制好貨幣敞口,管理好匯率風險,不要用市場判斷替代市場操作。報告第四章《管理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流動》由管濤撰寫。

央行是否會在下一關鍵點位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幹預?管濤稱,這取決於市場有沒有很強的貶值預期,是否造成供不應求的缺口再度擴大。他認為,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中間價定價基本遵守了人民幣定價公式,央行已經退出常態幹預。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不差,在經歷了上一輪人民幣貶值的考驗後,證明政府有能力、有條件維護市場穩定。此外,管濤認為,目前央行工具箱中的工具也足夠用。

無單邊貶值預期,央行退出常態幹預

管濤認為,目前人民幣無論是隔日匯率波動,還是日間匯率波動,都明顯加大,呈現明顯雙向波動的趨勢。從過去一段時間來看,人民幣中間價定價基本遵守了人民幣定價公式。

管濤指出,央行是否會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幹預,取決於市場有沒有很強的貶值預期,造成供不應求的缺口再度擴大,從近期看,這一波人民幣匯率調整可以看出人民幣按照定價公式,主要是由於收盤價導致人民幣中間價下跌。美元指數6、7月份基本在95上下高位震蕩。央行已經退出常態幹預。

管濤將目前人民幣貶值的情況總結為“有貶值壓力,沒有貶值預期”。他指出,雖然這一輪人民幣匯率波動明顯增強,但是市場上並沒有很強的貶值預期。價格波動加大,但貶值預期卻不強。

例如,8月2日,美元兌人民幣1年遠期(NDF)溢價僅為0.2%。對比2016年年底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時,溢價曾高達4%-5%。“由此可以判斷,當前人民幣有貶值壓力無貶值預期。”

管濤指出,這意味著人們對未來人民幣預期出現分化態勢。如果堵單邊很難賺錢,只要大家不是單邊預期,低買高賣的操作,在匯率雙向波動預期分化的情況下,供求能都自我匹配。

此外,管濤也表示,盡管二季度人民幣貶值5%,但市場上對美元仍然供大於求。數據顯示,二季度銀行遠期結售匯含期權順差為500多億美元,這說明人民幣下跌並未伴隨資本外流,恰恰是匯率走向市場化的重要標誌。

管濤稱,價格波動變大後,需要市場適應並承受這種波動。對於企業而言,主業如果不是炒外匯,只需要將自己的貨幣錯配以防範匯率風險,管理好匯率敞口。如果市場經歷這一輪漲跌,沒有過度恐慌,經歷過這一波後,匯率彈性會明顯增加。此外,目前中國基本面不差,經歷了上一輪人民幣匯率貶值的考驗後,可以看出政府有能力、有條件維護市場穩定。此外,央行工具箱中的工具也足夠用。

美元未來走勢分歧大

管濤認為,美元經歷了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快速上漲,2017年有所回調,今年二季度出現反彈,目前市場對於美元未來走勢分歧很大,既有看多亦有看空。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大幅上漲。從今年2月至8月,美元指數升幅達6.7%。管濤分析稱,美元二季度以來的反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一種補漲。市場今年年初以來低估了美國加息的決心,但是稅改後美國經濟增長較為強進,美聯儲加息超過預期,市場落後於美聯儲節奏,所以美元出現補漲的過程。

另一方面,管濤認為,從中長期利率走勢看,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差越來越小,預示著市場並不認為美國未來通脹預期較強,所以美聯儲未來加息空間有限。此外美國經濟增速較快,市場認為是稅改的影響,但實際效益已經在逐步衰減,在此情況下,市場會提前做出反應。

“低估的部分市場會補漲,但一旦預期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勢頭衰減,會提前做出反應。”管濤說。

中美貿易摩擦,作為與上一輪人民幣貶值最大的差異,管濤認為,這是大家沒有預料到的,由於較為突發和高強度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情緒波動。但管濤認為,雙方都希望通過磋商解決問題,符合中美兩國及全球利益。雙方都應該認識到繼續貿易摩擦是雙輸的選擇。

管濤指出,市場對於未知的事情如“貿易摩擦”會存在“超調”與過度恐慌的情況,只要大家預想的最壞的情況沒有發生,那麽市場預期隨時可能發生改變。

清潔浮動是大勢所趨

“持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 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8月2日上午,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的2018年下半年外匯管理工作電視會議上指出。

會議表示,要持續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擴大外匯市場開放,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此外,建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

在《中國金融風險和穩定報告2018》中,管濤指出,匯率價格杠桿在跨境資金流動調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一是應繼續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斷提高匯率政策的規則性、透明性,引導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下的基本穩定;

二是根據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進一步增強匯率彈性,保持匯率在調節國際收支平衡中的功能;三是加快培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配套體系,繼續拓展國內外匯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豐富交易工具、參與主體,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基礎設施,建立分層、包容的交易平臺,完善外匯市場的資源配置、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夯實國際收支調節的市場基礎。

管濤認為,完善跨境資本流動微觀監管框架,一方面要促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服務貿易投資便利化,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應把監管的重點從事前轉向事中事後,強化真實性合規性監管,包括:平衡原則監管和規則監管、完善銀行展業自律和派駐監管、提高監測分析和異常預警能力,強化外匯檢查和打擊違法違規,構建跨部門監管合作機制等。

管濤指出,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向清潔浮動是大勢所趨,主動管理匯率風險更加成為市場主體的“必修課”,國內企業應進一步培養和提高適應匯率波動的能力,樹立“風險中性”意識。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林潔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56

智在四方:六網合一大勢所趨

1 : GS(14)@2011-07-23 21:16: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23&sec_id=15307&art_id=154569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518

鄭家華:燃氣發電大勢所趨 鄭家華

1 : GS(14)@2013-10-10 22:49:55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1010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不知不覺,離美國債上限限期的日子已不足八日。民主及共和兩黨繼續裝腔作勢,一邊扮有誠意商討解決,一邊卻又寸步不讓。作為投資者,只能跟從自己倉位和膽量,做出相對部署。

孖展比例大的,只能適量減磅;相反,就只可能守株待兔,盡量將組合內的四五線股,換入優質指數股和貼市二線股。國債上限及時調高的話,便能盡享大市向上大踏步的好處。上限若然未能及時調高,環球股市自然有很大機會較大幅度再下跌,有膽量及有額度者,便可實行應變計劃,再動用孖展溝入穩陣股,做一次長短棍買賣策略中的短棍。大前提,當然是要相信,國債上限縱使有機會不能及時調高,但最終都能談得攏。

從意大利旅遊回來的「銀行家」,極力推介買入昆侖能源(00135),既可長揸,亦可短炒。一向怕死、怕承擔責任的「銀行家」,為何忽然如此豪情壯語?原來,這一次外遊,其團友中有一位退休工程師,曾負責興建中國第一代的核電廠。同是嗜好杯中的「銀行家」,和此位新相識的退休工程師,在早午晚無時無刻都開酒暢飲的情況下,很快便變成莫逆之交。

相處十多日後,這位退休工程師,免不了會談到自己建電廠的老本行。除了說核電廠是真的很危險之外,就一直跟「銀行家」說天然氣發電,才是未來的大趨勢,所以他才忽然對昆能如此有興趣。看來,早前華潤電力(00836)想跟華潤燃氣(01193)合併,也不是真的沒有協同效應。但明明燃氣亦屬化石燃料,在全球日日叫喊著要減碳排放的大環境下,它真的有可能成為發電用燃料的主流嗎?

退休工程師解說,未有水壓裂法(fracking)之前,頁岩氣雖然蘊藏量大,卻很難低成本開採。即使水壓裂開採法出現後,除了用管道輸氣外,即使用液體化運輸法,亦不便宜及危險。至於碳排放方面,原來新技術會將排出廢氣,多次循環加燃料再燒,最終排出的氣味,只較早上草地的氣味差一點。「銀行家」因而誓神劈願,要傾囊盡買昆能。

最後,術數高人年初預言,明年香港樓價會大幅下調,但港股卻會愈升愈有。隨著時間過去,看來更加靠譜。簡單道理,新地(00016)散香港天璽貨尾,連補帶貼,較二手價低近三成。然而,內地數據卻顯示,過去一個月一二線城市房價,卻最少升兩成。「楊花落,李花開」,只要恆生指數剔除多一點本港地產股,加多一點內房公司做成分股。港樓跌,恆指照升,何足為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834

否認硬銷大灣區「港參與大勢所趨」

1 : GS(14)@2017-04-28 01:23:02

【本報訊】早前財政司長陳茂波硬銷大灣區規劃,更以區內也有溫泉,笑言港人可北上浸溫泉。早前帶領官員及行會成員到大灣區考察的特首梁振英,被問到會否響應陳號召北上浸溫泉時,笑稱自己少浸溫泉,不過他力撐大灣區發展對香港有利,又強調港府不是推銷大灣區規劃,認為香港參與屬大勢所趨。梁振英昨開行會前,被問到會否響應陳茂波號召北上恩平浸溫泉時笑稱:「好少喺其他地方浸溫泉」,但梁續力挺大灣區規劃,指大灣區9個城市在秩序、衞生等進步很快,再加上一年後港珠澳大橋和高鐵香港段等陸續落成,港人往返更方便。梁又引述有商會提出數據,稱目前約有30萬港人長期在內地工作,佔本港工人人口8%,數字未計在內地讀書和退休人士,故政府並非刻意推銷大灣區,而是大勢所趨,「唔係政府提倡逼大家做乜」,強調若市民決定到大灣區就業、讀書或居住都是自由選擇。■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6/200021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6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