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燒光二億家產 靠數字科技躍升股王 廖世芳三千萬「試誤」十三年 回收百倍

2013-06-17  TWM
 
 

 

數字科技現為興櫃股王,連續六年賺進一個資本額,董事長廖世芳身價高達三十二億元以上。不過,廖世芳的投資之路走得並不順遂,曾經把近二億元的家產燒光,自我封閉十年。他憑著永不放棄的毅力,終於從翻身成功。

撰文‧李洵穎

五月下旬,連著幾天梅雨之後,陽光終於露臉。走進位於新北市三重湯城的數字科技辦公室總部,四周橘黃色的主色調,正好和窗外的陽光相映。

董事長廖世芳身著藍色Polo衫、牛仔褲,一身輕鬆打扮,掛著爽朗的笑容。很難想像,他曾經因為一連串的投資失利,燒光近二億元家產,過了十年幾乎與世隔絕的日子。

不到三十歲賺進第一桶金

出身雲林西螺的廖世芳,家裡經營肉品加工業,堪稱富裕。熱愛畫畫的他自師大附中畢業後,如願考上成大建築系、淡江建築所,進入建築師事務所工作。才二十多歲,他年薪已有一五○萬元,賺進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買了自己的第一輛進口車。

但,人怎麼可能一直受幸運之神眷顧?接下來,是一連串惡夢的開始。

雖然廖世芳喜愛建築工作,但那時建築師經常要犧性設計理念創意,迎合業主善用土地面積的要求;設計費低廉,更顯得建築師沒有價值。

這讓廖世芳萌生自己開公司的念頭,希望能夠掌控主導權。他應朋友之邀,在南部合夥開設工程顧問公司,專門承接公家機關的工程標案。然而標案接得並不順利,賠了數千萬元後關門大吉。那時他弟弟正經營影片產業,成立後製公司||意象影像,後來去上海發展開分公司,剛「失業」的廖世芳便北上接管意象,出任董事長。

喜愛閱讀的廖世芳看了很多經營管理書,書中提到,拓展版圖通常會採取垂直整合或水平整合。他選擇了垂直整合,轉投資意象的上游||製片公司,原本期望可以帶來更多的訂單,不料又賠了一千多萬元。原來製片公司的獲利來源仰仗廣告公司,最後還是「受制於人」。

屢敗屢戰 為人作嫁

接著,廖世芳因緣際會認識幾家電子公司的老闆,就跟著砸二、三千萬元投資磁威電子,再度失利。進入董事會後,他才發現電子業不但是個「錢坑」,而且磁威的業務是電信設備代工,他又落入為人作嫁的宿命。

轉來轉去,廖世芳的投資事業一直離他想要的「主控權」甚遠,直到二○○○年,經由弟弟引薦,認識了數字科技的前身||艾德網董事長王震宇(現任數字科技副董事長)與總經理簡宏昌。

當時王震宇與簡宏昌試做幾個網站皆失敗,一下子就把向親朋好友借的一百多萬元燒光。廖世芳聽到兩人的遭遇後,豪氣地拿出一五○○萬元的資金,並將位於南港的意象影像辦公室,隔出一間小房間給艾德網用,一頭栽入網路世界。

沒想到,遇上網路泡沫化,幾年下來,艾德網經營過交友網站、商店街等十多項網站都沒有做出像樣成績,但同時間意象經營得還不錯,艾德網因此被意象員工鄙視,認為「這個網站讓老闆賠這麼多錢,是個敗家子!」廖世芳自己心底也暗想:「沒救了!」在不堪龐大壓力下,艾德網搬離意象辦公室,廖世芳找了聯廣的一位副總幫忙,希望為艾德網帶進一些廣告收入。沒想到,「懂網路的不懂廣告,懂廣告的不懂網路」,兩邊合作完全沒有效益。

艾德網員工降薪、縮編,從二十多人減到三個人,辦公室再從南港搬到三重,轉做節費電話,以求活路。

此時,王震宇再次情商廖世芳出資一五○○萬元,連同前一筆,已是三千萬元,猶如丟到水裡不見蹤影。不僅廖世芳身邊的朋友看不下去,甚至太太林淑惠都埋怨說他是「濫好人」。

「病急亂投醫」 跌落谷底廖世芳搖搖頭說道,當時只想要找出路,所以一有機會就出手,根本是「病急亂投醫」。這樣玩法,家中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會被挖空。○三年,廖世芳將所有不動產都抵押給銀行,甚至把父親留給妹妹的嫁妝也賣掉變現。○四年,為了放手一搏拚網路,他收掉意象的上海分公司,四、五千萬元又沒了。概略計算,廖世芳的投資,前前後後總共燒掉將近二億元,他的人生也進入最低潮。

此時,廖世芳僅有的機會就是艾德網了,廖世芳向王震宇說:「如果你們做不起來,我可能就要流落街頭了。」一路跟著廖世芳的現任數字科技財務協理林美慧,很清楚他的財務處境。她當時流著眼淚說:「大哥(公司員工如此稱呼廖世芳),收掉算了。」但廖世芳見王震宇等人做得認真,加上網路仍是潮流趨勢,堅持撐下去。

經營團隊自動降薪到每人月薪一萬元,為了降低費用,連網路公司最重要的伺服器,王震宇也決定關掉一部。因為只要開著,就會用到頻寬,用到頻寬,就是燒錢。當時廖世芳再三問王震宇:「確定要關嗎?不再試看看嗎?」王震宇依然壯士斷腕。

二○○四年,在艾德網從事節費電話兩年,已小有成績後,廖世芳決定重返網路戰場,成立台灣論壇(BBS)。從論壇上的討論中,發現很多網友探詢買賣的需求,於是興起建立「交易平台」的念頭。

○七年數字科技正式成立,在將電信業務切割出去後,全心投入網路業。擔任董事長的廖世芳決定孤注一擲,「大不了收掉一家公司」,畢竟這是迄今唯一最符合他理想的事業||營運模式全由自己掌控;也由於廖世芳「傾家蕩產」式力挺,更加堅定王震宇趕快獲利的決心。

廖世芳相當認同「投資失敗很多次的人比較會成功」,王震宇每次要做新網站時,也總會想著「不會再這麼衰了吧?」在一再使用「試誤法(Try and Error)」下,數字科技總共做過十五個網站,包括交友、社交、開店平台等等,什麼都做,只要網站不賺錢,二話不說立刻關。

一再砍掉重練 終翻身再起數字科技現任總經理吳聰賢說:「失敗的經驗真的很多。」經過多次「砍掉重練」,最後只留下四個賺錢的網站──八五九一寶物交易、五九一房屋交易、一○一原創T恤與八八九一汽車交易。

曾經,廖世芳因為投資什麼就賠什麼,心情很悶,甚至把自己封閉起來。長達十年的時間,他完全不與朋友應酬來往,每天的生活範圍只有家裡到工作的動線。

他自我調侃,「我很佩服自己沒有得到憂鬱症,抗壓力十足。」從大學時期,草圖或模型常被老師嫌得一無是處,每每都需要熬夜修改;念研究所在指導老師的事務所上班時,因遭逢爸爸生病,醫院、公司「蠟燭兩頭燒」,還得顧及學業,那一段心力交瘁的日子,讓他練就高度抗壓性。

廖世芳因為須先行回去照顧父親,而無法全程參與一場扶輪社舉辦的活動,沒想到,隔天社友們在前往小人國途中發生翻車意外,十多名朋友因此喪生。這一件事對他影響至深,讓他體悟到世事無常、名利如雲,人生到最後,往往只是為了實現理想、成就自我;因此,任憑千磨萬擊,也要「咬定青山不放鬆」。

廖世芳深深覺得,一個人要成功,挫折忍受力必須要很大,要經歷過這些,咀嚼痛苦滋味,才能從中淬鍊,才能思考判斷下一步該怎麼走。

直到數字科技營運明顯好轉,廖世芳兩年前才「出關」。對於未來,他永遠樂觀,倒是員工苦怕了,這幾年他提出的一些新點子,都被員工直接否決:「大哥,這個(模式)不行,獲利率太差。」廖世芳笑說:「這些員工很現實。」數字科技六月十日興櫃參考均價為二九○元,以廖世芳四成的持股計算,若不計已配發的現金股利,身價至少三十二億元起跳。十三年前,廖世芳以一五○○萬元投入不可知的未來,恐怕以他的「憨膽」也想不到,如今能夠回收二百倍吧!

廖世芳

出生:1963年

現職:數字科技董事長、意象影像董事長、磁威電子董事長、艾德網科技董事長學歷:淡江建築研究所、成大建築系家庭:已婚,2女1男

數字科技

成立時間:2007年

負責人:董事長廖世芳、總經理吳聰賢

資本額:2.8億元

主要業務:網路交易平台、服飾零售

近三年獲利:

2012年 2.98億元

2011年 2.5億元

2010年 1.3億元

廖世芳靠「數字」翻身

數字科技旗下網站成績

網站 8591寶物交易 591房屋交易 101原創T恤 8891汽車交易定位 台灣最大的線上遊戲物交易平台 台灣領先的不動產資訊網路平台網羅設計師,將其開發的商品在網路販售 為個人賣家、中古車商提供中古汽車銷售平台2012年累計會員數(萬人) 179 111 21 14 目前表現每日刊登筆數:24萬筆 每日刊登筆數:2100筆 每日售出T恤數:2050件 線上物件總筆數:16346筆

資料來源:數字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61

廢紙回收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704/18321545

香港為擴建堆填區、興建焚化爐,民間氣溫上升。處理垃圾問題而搞成咁,梁振英當然有責任,如果大家唔記得,睇番蘋果日報季陶專欄(三月二十八日)便可更新記憶體!去年競選時,梁振英政綱寫明「採取以源頭減廢為主導的政策,降低擴建堆填區或增建焚化爐的壓力」,博得環保團體認可,在環保選舉論壇,唐英年支持曾蔭權政策在屯門興建焚化爐,梁振英話唔使,於是環保團體向梁振英大聲喝采,一啲人大罵唐英年。梁當選後,環境局長邱騰華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興建焚化爐,啲泛民議員大罵(現在亦大罵),民建聯工聯會議員要邱騰華擱置等新特首發落,於是邱騰華無功而還。
好吖,現眼報,依家梁振英知道去年口輕輕,講得出就亂噏,原來負起施政責任之後,唐英年所言係啱嘅,啲環保團體係害佢嘅,點收科呢?黃錦星、陸恭蕙咁醒,諗掂佢啦。
源頭減廢正是說易行難,上星期見到一位在內地做廢紙回收,製造包裝紙嘅老闆,問佢點解近年已放棄香港,生意全部轉往內地。佢話:「一字咁淺,造紙廠要大地皮,香港提供唔到;第二點,廢紙來源方面,內地要咁多有咁多,香港市場太細小,缺乏規模經濟,如勉強要造,因規模細,成本高,點賺錢呀?」
呢位老闆話內地有好多回收廠,想搶贏眾多對手,靠嘅係一套誠實制度,佢對供貨人誠實,供貨人對佢間公司誠實,保證廢紙來源穩定。一噸廢紙可為工廠帶來近450元人民幣利潤,當然要誠實待供應商,誠實待客戶,才是真正道理,旁門左道不足法。老闆話:「為咗鼓勵誠實,我地收一噸廢紙或幾百斤廢紙,次日下午五時前立即俾錢,絕不拖欠,但如果事後發覺廢紙內有浸過水嚟呃秤或者以廢物混雜其中,會立即將供應者除名,唔再向佢買貨。呢個制度甚為簡單,行之有效,我地嘅廢紙供應商不斷增加,保證咗貨源!」聽落好容易,點解其他人唔依樣畫葫蘆?原來有啲廠商鍾意拖數,收貨後一個月找數已算供應商夠運。供應商梗係識揀向邊間廠供應「靚」廢紙啦,找數快而準方是聰明人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159

回收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www.philipleung168.blogspot.hk/2013/08/tt-font-family-couriertd-font-family_30.html
 ShPriceSum
Sell   
268380002.3790,060
Buy   
945600126.475,840
1125820000.17314,186
Commission 540
    
  Cash Change−506
  Cash339

個谷哥又死死地, 都係記録個買賣算。尐軟嘢升得咁勁,但上次珠船沽早咗都係要后悔,食都要慢慢嚟。十年息係咁升,又要收水,咁宏利真係實食無痴牙,1125 太少貨, 咁就補番尐,36 都有板睇囉。

呢一個月尐新興係咁跌, 雖則大中華早跌成半年有多,但係套息盤收水下, 唔跌先至怪。兩印沖沖咁就無咗二十, 都唔好話唔傷喎。但今次係每況愈佳, 而唔係日泊西山,如已發展要再持續買屋,再去增加消費, 咁新興都係可以慢慢多番尐生意啩,而且而家尐國債都無以前咁誇, 所以中線我都會睇高尐,當然睇位低尐買會安全尐既,不嬲都係架嘞。

癈物之中超過五成都係廚余,剩番個尐都係紙鐵膠。紙鐵回收都算係幾高,仲要堆填既都因而家未有廢物收費同唔方便住戶揼啫。如果政府承諾尐收費全用嚟環保同合理回水畀尐低收入戶,相信要過立法會真係話都無咁易,點都易過擴堆填同起焚化爐啩。咁又係,又要做多尐嘢,又要諗爆頭,又唔可以持續咁使幾百億,又唔可以徵地,有咪為先。係收費下,如垃圾房附近已有收紙收鐵箱,咁個一兩成咁就解決了,將尐收入分尐畀清潔公司,效率當然高得多啩。以前都有哨水桶收埋嚟喂豬,而家話用嚟做魚糧同肥田料,係得既而家就唔會多到溜出海嘞。收費當然是減廚余既不二法門,但政府都要讓尐利出嚟先有人係有規模咁投資,而唔係嚟扼津貼。用嚟喂豬又好,做乜都好,只要合符合最低環保規定就得,收既成本可以係零,十年后真係有錢賺先再講公平競爭嘞。膠同玻璃不嬲都係難回收同勁污染,咁一係提高入口稅,一係要廠高實名回收先至有得救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88

陽光紙業(2002)的的回收項目 stockbisque

http://stockbisque.wordpress.com/2014/01/06/%E9%99%BD%E5%85%89%E7%B4%99%E6%A5%AD%E7%9A%84%E7%9A%84%E5%9B%9E%E6%94%B6%E9%A0%85%E7%9B%AE/

近日搜尋陽光紙業(2002)資料發現以下舊聞:

————–[轉載開始]—————-

再生資源回收項目全市尚屬首例
http://clb.clcmw.com/Html/2013-9-2/1074.Html

發布時間:2013-09-02
縣經濟開發區碧水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項目由商務部規劃、山東世紀陽光集團投資興建,在濰坊市尚屬首例。該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規劃建設2個大型封閉型廠房。項目建成後,年可回收廢舊物資2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2億元,不僅可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增長極,更能極大減輕我縣資源約束和環境汙染壓力。目前廠房正在建設,年底可竣工。

newsclip

————–[轉載完結]—————-

註:以上報道說“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1億元”,但筆者見過其它報道稱該項目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1億元,所以數字只供參考。

項目的效益
根據濰坊市政府重大項目辦公室資料,該項目“主要建設濰坊市社區回收網絡中心、濰坊市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和再生資源集散市場,報廢汽車拆解中心改造升級,再生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和再生資源體系建設培訓中心等 “,預計在2014年完工。

陽光紙業的2012年融資券募集說明書也提過以上項目,稱項目計劃總投資 5,000 萬元。另有資料指該回收項目由青島新天地投資有限公司與山東世紀陽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建設。

若回收項目建成後,陽光紙業應該可加強廢紙利用率和提升毛利,根據2013年4月報道,陽光紙業的廢紙的每噸平均價格大約1,500元左右,而加工後銷售的總體價格在4,300元左右。

提到“報廢汽車拆解中心”,新環保能源(3989)去年9月以1.19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一家江蘇省廢舊汽車家電拆解公司55%的股權。根據淮海晚報,該公司主要回收及拆解廢舊電器及舊汽車,回收處理量達35萬噸以上,拆解廢舊汽車達10萬輛,拆解廢舊電器、電子產品200萬台,實現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超2億元。

總結
陽光紙業有多個在建項目,再生資源回收項目只是其中一個。陽光紙業的問題是高負債及財務支出。除非新項目進入收成期,不然盈利很難改善。 陽光紙業去年發的一年短債 將於1月11日到期,按推算公司會再發新債,到時融資券募集說明書或許披露多些營運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42

【行業熱點】傳統電視台為何紛紛回收OTT獨播權?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26
但視頻網站看起來還很淡定。視頻網站能否獨力發展?視頻網站對傳統電視台的依賴到底有多大?
  
今年以來綜藝節目網絡獨播權成了各大視頻網站兵家必爭之地。騰訊視頻花2億元天價搶得《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獨播權,愛奇藝則以同樣價格獨家獲得《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百變大咖秀》、《我們約會吧》5檔綜藝節目2014年版權。
  
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也讓視頻網站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僅《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獨家網絡冠名權就達到了6600萬。
  
此外,傳統電視台製作的電視劇也曾經受到視頻網站哄搶,巔峰時百萬一集的現象幾乎成為常態。目前視頻網站流量有一半左右來自電視劇,其他的則被綜藝節目和其他平分
  
儘管如此,對於湖南衛視獨播這一舉措,愛奇藝、樂視、搜狐等視頻網站目前還都保持著淡定觀望的態度。優酷土豆方面表示,公司和湖南衛視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很高興看到湖南衛視在互聯網方面的積極探索。風行網CEO羅江春則更加淡定,在他看來電視台就應該把自己的大型季播節目和內容放在自己家的新媒體上獨播,靠內容形成自己的新媒體陣地。
  
視頻網站能如此「淡定」,得益於行業格局的新變化。在今年,國內主流視頻網站紛紛加大自制綜藝、自制劇的投入,並且將其定位為戰略重點。樂視打造了《光環之後》《唐朝好男人2》等自制劇,愛奇藝除了與河南衛視推出台網聯動節目《漢字英雄》,不久前還宣佈成立劉春工作室及高曉松工作室,加上之前成立的馬東工作室,希望借助傳統電視人力量有所突破。
  
目前電視台的綜藝節目大部分來自國外版權+自己製作,在這方面,視頻網站的資金儲備未必就在電視台之下(這還不算不再購買電視台版權節省下來的費用)。而在最受質疑的人才儲備方面,傳統電視台的工作環境顯然沒有視頻網站自由。
  
對於視頻網站來說,擺脫傳統電視台的控制本來就是未來主要的工作之一,現在湖南衛視的做法無非是提前了這一進程而已。
  
電視台被逼上絕路?
  
和視頻網站的淡定相比,傳統電視檯面臨的困境更大,這也讓他們不得不做出改變。
  
在洶湧的互聯網大潮中,傳統的電視逐漸被用戶冷淡,甚至有統計稱北京地區的電視開機率不足三成。在這一背景下,地方電視台不得不將其製作的影視資源、綜藝節目資源出售給視頻網站。
  
這本來是郎情妾意的商業模式,電視台生產資源、視頻網站利用渠道推銷資源,雙方共同獲益;但現在電視台發現,曾經的小夥伴正在蠶食屬於自己的領地:視頻網站將觸角借助智能電視、電視盒子、電視棒等終端產品,試圖在電視的傳統領域分一杯羹。而在節目方面,視頻網站也有越來越多的自制劇、自制綜藝節目播出,這不禁讓電視台覺得恐慌。
  
幸好,電視台手裡還有那些最熱、最有人氣的明星,最專業的編劇導演,最專業的舞台和設備。花一億買下《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網絡獨播版權的搜狐視頻在三個月內交出了這樣的成績單:總播放量超20億次,獨家播放平台超過去年全網播放量的2倍,累計觀看用戶達到3億,新增用戶佔比超一半,單項目覆蓋中國互聯網過半視頻網民。營收2億元,每項數據後都不忘加一句「創視頻行業紀錄」。現在,以湖南衛視為代表的電視台們正視圖把這些優質的資源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裡。
  
湖南衛視的互聯網夢想萌發於2012年。
  
在商業領域,一家十年雄踞市場份額首位的公司,如果在半年間落到了十名開外,這會引發什麼狀況?湖南衛視就曾面臨這樣的窘境,在最「慘」的時刻,湖南衛視收視率排行甚至跌到了全國第18位。這樣的情況讓湖南衛視不得不正視其他衛視的衝擊以及來自互聯網的強勁挑戰,它選擇了牽手互聯網;從邀請嘉賓上節目的小打小鬧,到上線在線視頻芒果台、自制網絡劇、與網絡媒體多屏聯動、開發APP應用呼啦等,都展現了其對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野心。
  
但對於湖南衛視最重要的難題就是,其對於新媒體乃至互聯網領域的嗅覺並不敏感,此前湖南衛視曾聯手阿里巴巴推出合資公司做電商,但即使加上了電視資源、各類綜藝節目的傾斜,依然表現平平。
  
流量從哪兒來?
  
更要讓傳統電視台正視的殘酷現實是,流量從哪兒來?
  
據金鷹網CEO張若波介紹,此次推獨播戰略,湖南電視台下了很大決心,芒果TV力求兩三年之內能達到一線視頻網站的水準,目前《花兒與少年》獨播兩期後,網站流量已經出現幾十倍提升,日均活躍用戶數在300多萬。
  
和大型視頻網站平台相比,這個數字不算寒酸。但通過封殺轉播帶來的流量不能直接轉化成衛視官網的長期流量。一個簡單的數字:在Alexa統計上,優酷土豆排名83、愛奇藝335、金鷹網1304。
  
想要玩轉互聯網,最核心的問題以芒果TV為代表的電視台網站們擁有自身帶來流量的能力嗎?要知道即便是優酷土豆、愛奇藝這樣的大型視頻網站都無法完全擺脫互聯網巨頭們的導流。更何況在互聯網世界裡,湖南衛視甚至是中央電視台,都在扮演一個新手的角色。
  
在封殺了視頻網站的轉播權後,湖南衛視除了流量之外,還將面臨更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內容的由來。根據湖南衛視方的表態,除了湖南衛視自己的節目之外,未來也會花錢購買電視劇甚至節目來讓芒果TV成為一個視頻網站平台。
  
但視頻網站的建設是一個平台型的系統工程,要兼顧播放器、服務器、廣告投放、用戶UI、媒資系統、後台大數據統計、第三方平台介入、多終端用戶同步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芒果TV面臨的是一個系統的重建,從目前芒果TV的發展情況來看,與第一梯隊的視頻網站相差甚遠,在有的關鍵性技術上面甚至是空白,兩者差距絕非一年半載可以追趕。

更何況電視劇和節目從哪裡購買?另一個電視台嗎?
  
從廣告主的角度來說,電視台與視頻網站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了。據《中國廣播影視》報導,來自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廣電廣告收入雖然達到創紀錄的1302億元,但同比增幅僅為2.52%;這一指標,在2012年是13.12%,2011年是15.76%,2010年是24.04%,與此同時,互聯網廣告在高速增長—它的增長很多是從廣電兜裡轉移、切分的蛋糕,這是湖南衛視公開與視頻網站決裂的直接原因。
  
但決裂之後,廣告主會重新回到電視台的懷抱嗎?對於那些在電視劇以及綜藝節目裡面做植入的廣告主來說,顯然越多渠道他們越喜歡,而對於那些硬廣投放者來說,芒果TV的受眾顯然要遠遠小於視頻網站的手中:原本是多通路推廣單個欄目,現在只有自己的官方渠道,廣告價值自然相應衰落。更何況目前電視台的網站用戶體驗很差,以芒果TV為例,其傳輸不流暢、畫面有停頓。
  
視頻行業在中國發展近10年,版權內容早已進入全球佈局,美劇、英劇、韓劇、日劇應有盡有,而各國的綜藝節目也早已經進入視頻網站的狩獵瞄準鏡。對於視頻網站來說,失去湖南衛視並不重要。
  
但此次湖南衛視與視頻網站的決裂意味著廣電傳媒系統開始正式加入互聯網遊戲,如何依託現有優質內容吸引用戶、創造流量並留住用戶甚至打造完整生態鏈,才是湖南衛視未來必須要走的路。

文章來源:網易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060

《獨家追蹤》回收油廠竟生產食用油、大廠油品含致癌物 除了餿水油,還有1.5萬噸廢油流竄全台(132-137)

2014-09-15  TWM
 
 

 

一場餿水油流入市售食品的風暴讓全台人心惶惶。但這樣的黑心事件只是單一個案?

根據《今周刊》一年多來的追蹤調查,發現全台竟有一萬多噸的廢油行蹤可疑,不少證據更指向這些失蹤的廢油,可能製成新油流入市面,政府和廠商都欠全民一個交代!

撰文‧李建興、林麗娟

一位餐廳業者的疑惑,

給了我們追查

台灣失蹤廢油的線索……

一位在台北木柵經營餐廳的黃姓(化名)業者表示,有一名宣稱是「星葉環保」員工,主動前往店裡詢問是否需要幫忙處理廢油,這位員工還說,木柵地區許多餐廳,包括萬興國小的廢油都是由他們回收。看起來頗具規模的公司,黃先生卻發現,印在收油貨車上的公司名稱卻被塗塗抹抹,當下黃先生心生疑慮。

孰料,幾天後,他居然撞見這同一輛貨車停在寧夏夜市,他語氣堅定地說,「這次並不是收廢油,而是把一桶桶沙拉油賣給攤商。」去年六月,他把所見所聞告訴本刊,希望本刊可以一追究竟……。

做菸酒批發的公司,暗地裡收廢油。

本刊查訪一個月後,

公司竟突然解散……

一得知消息,我們上網查詢,發現這家登記在高雄的環保公司,在經濟部揭示的營業項目中,並沒有廢棄物處理相關項目,反而是食品油脂和菸酒批發,我們派員前往登記地址查看,門前果然高掛著紅酒招牌。紅酒批發公司暗地裡收廢油,這難道是一家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還是被人冒用?令人意外的是,一個多月後,該公司竟然撤銷登記,宣告解散。

本刊轉移陣地,決定到夜市守株待兔,看看能否遇到這輛問題回收車。等了幾天,雖然沒遇到這家環保公司的車輛,但是卻看見不少連公司名稱都沒印上的回收車在夜市收油。我們拍下攤商貼在冰箱上的好幾家回收業者名片,後來竟發現,不同名片上居然出現重複的手機號碼,只是人名和公司卻各不相同,記者打過去,幾乎都是答錄機。

星葉環保公司的線索暫時沒有進展,但一連串疑問開始激起本刊編輯部好奇,決定要一探究竟。我們另闢採訪對象,先試圖聯絡合法的廢油回收業者,說不定可以從業界人士,了解這個行業不為人知的祕密。

就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項令人驚奇的事情:一家標榜合法的廢油回收業者,居然強調自己是「食用油及廢油一貫作業公司」,更是多家知名大型沙拉油品牌的代銷公司;而另一家國內規模數一數二的飼料大廠,在經濟部登錄的營業項目中則同時載明著,「飼料、食用油批發業、廢棄物清除業」三大業別。

一個是廢棄物回收,另一個是攸關民生食品安全的項目?何以做給人食用的油廠,還能兼營廢油回收?這合理嗎?會不會很容易讓業者越過那條界線,把兩者混在一起呢?

突破業者心防,讓記者坐上回收車一起作業,

看見重重弊端……

經過多方努力,終於突破一名回收業者心防,他除了願意接受《今周刊》採訪外,更同意讓記者坐上收油車,一窺廢油回收業的真實作業情形。鼎峰環保陳炳杰坦言,這個行業充斥著很多問題和弊端。

首先在價格方面,陳炳杰說,他們向攤販、餐廳、飯店等收購廢油,並沒有公定價,依各店家討價還價而異,且會隨業內景氣、廢油供給量而浮動。近一、兩年來,收購行情大約落在每公斤十七、八元左右,也就是每桶(十八公斤裝)三百元左右;但市面上卻充滿著無牌業者(行內俗稱小蜜蜂),以個體戶的形式,開著自備的小貨車,拉高收購價格,與正牌業者搶貨。

這真是不可思議。原來在一般人眼中棄如敝屣的廢食用油,請人處理居然不用付錢,還能賺錢,而且賺得並不少。以市面上馬口鐵包裝、重量十八公斤的新沙拉油,大約賣七百元上下,用過的油竟還可以收回四、五成?據某業者透露,這還不是最高行情,有的小蜜蜂用每桶五百元高價進行回收,等於廢油行情已經接近新油價格的七成。到底回收廢食用油會有什麼利潤?可以用如此高價來收購廢油?

陳炳杰進一步解釋,依照環保署規定,合法的回收業者收來的油只能賣給生質柴油廠、飼料廠和肥皂廠當作原料,且要與上述廠商簽定合約,還得簽三聯單以備查詢流向。

據經濟部能源局石油及瓦斯組表示,二○一三年生質柴油使用從台灣回收的廢食用油數量為三萬○四一六噸;而飼料廠部分,主管機關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朱慶誠表示,飼料中的油來源複雜,有豬油、大豆油、牛油等,飼料中的廢食用油比例很低,很難取得確切掌握飼料廠一年到底用了多少廢食用油?於是我們再回頭詢問陳炳杰,他目前出貨給飼料廠的數量,大致與生質柴油廠相當。

至於用回收來的食用油做肥皂,牛津大學生化博士、朝陽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陳耀寬則認為,這數量應該少之又少。他解釋,市售的肥皂、手工皂,大多從東南亞進口棕櫚油作為原料,不但成本低廉,且做出來的顏色偏雪白色,符合大眾需求;不像用廢油製造的肥皂會呈現近似牛皮紙袋的乳黃色,而且會有油耗味,因此廢食用油流入肥皂廠的量十分有限。也就是說,若循正常管道,台灣每年消耗的廢食用油則頂多六萬噸。

除了正常管道回收廢油,其餘流向不明,被重製成食用油可能性高……但問題來了,根據回收業界估計,全台一年回收的廢食用油大約是七萬五千噸。

如此一算,等於全台每年約有一萬至一萬五千噸的廢食用油不知去向;若把小蜜蜂私下回收的廢油算進來,黑市的廢食用油恐怕更多了。從這次郭烈成把餿水油賣給強冠公司的案例來看,回收業和學界就合理懷疑,這些失蹤的廢油,流向不肖食品工廠再製成新油,或被餐飲業者低價買回再使用的可能性極高。

而無法原諒的是,根據環保署的說法,目前所掌握的廢食用油回收量七○九○噸,居然比能源局公布的用量還少,矛盾至極。顯見,政府不但無法掌握廢食用油的回收量,亦無法管制好其去向。

陳炳杰透露,曾有團膳和自助餐業者向他洽詢採購回收油。回收業者將收來的油處理後再以新油的形式出售,陳耀寬認為:「不無可能!」他表示,收來的廢油,只要先經過活性碳除臭,再加入礦物沸石或高嶺土脫臭,然後用濾油粉中和酸價同時濾清脫色,外觀、味道幾乎就與新油無異了。「因此,若不肖業者把動過手腳的回收油,再裝入回收來的沙拉油鐵桶,小小加工,消費者根本看不出來!」對於不肖業者把廢回收油再製成新食用油販售,業者言之鑿鑿,為進一步證實,我們決定抽查食用沙拉油,尤其是在夜市通用的馬口鐵桶裝的沙拉油。本刊詢問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以及目前仍從事毒物化驗的林杰樑醫師遺孀譚敦慈等多位專家,他們表示,若「假新油、真回收油」,理應可驗出丙烯醯胺、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和重金屬等。

吳家誠表示,由於食用油在超過攝氏一二○度的高溫炸過後,就會產生丙烯醯胺,超過一六○度則會有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產生,而使用過的廢油也容易有重金屬殘留;且上述物質不像酸價、顏色和味道可以去除,所以一旦驗出,幾乎可證實是用回收油再製。

送驗知名大廠油品,竟出現不該存在的物質。

是廢油重製?令人起疑……去年八月十五日,《今周刊》委託餐廳業者在台中的建國市場購買餐廳、夜市攤販最常用的幾款十八公斤裝的沙拉油,於八月十六日送往SGS檢驗,而八月二十六日結果出爐。我們赫然發現,某知名廠牌的油同時含有砷和多環芳香烴。

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學科主治醫師楊振昌則解析,砷可分為有機砷及無機砷,前者主要來自水產,對人體幾乎沒有毒性。相對而言,無機砷(如砒霜或雄黃)就對人體有相當毒性了,過量攝入,急性嚴重者會產生腎衰竭、血球減少、周邊神經病變,最嚴重者會導致休克及死亡;慢性則會導致烏腳病、血管病變、糖尿病、癌症(皮膚、膀胱及肺臟)。

偏偏在現行檢驗方法中,我們無法區分有機砷或無機砷。換言之,這桶被驗出有砷的沙拉油,究竟是有機砷還是無機砷?我們無從得知。至於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江守山指出,不少多環芳香烴已被界定為致癌物。臨床實驗報告指出,若長期接觸高濃度多環芳香烴的混合物,會引起皮膚癌、肺癌、胃癌及肝癌等疾病。

而砷及多環芳香烴是有國家標準的,這桶含砷及多環芳香烴的知名油廠的油皆在標準值內。吳家誠表示,國家標準比較寬鬆,實際上,食用油根本就不該含有這些物質,尤其不應該有砷。含砷的油幾乎可以斷定要不是曾經炸過海鮮,就是使用過濾油粉,它的危險性令人擔憂。

到底要不要公布這桶油?雖然專家認為根本不應該有這些物質,但政府有一套標準,這桶油在國家標準內。本刊編輯部經過詳細討論後決定,既然有國家標準,就以國家標準為主,因此很遺憾無法對讀者公布。

最終,這份回收油報導並未見刊,但這次餿水油事件已經暴露,台灣廢棄用油的處置存有相當大的問題。我們也會將當時相關資料交給衛福部。

對此,衛福部發言人王哲超表示,民間單位自行抽驗結果,並無法律依據,也無法律效力,衛福部不會就檢驗結果評論、分析或回應;但王哲超表示,歡迎各界將自行送驗結果轉交衛福部、主動提供情資,讓縣市政府的衛生局或環保局據此出擊,進行稽查。我們期待政府可以因小知大,徹底調查真相。

消失的1.5萬噸廢油

都進了你我的肚子?

全台一年回收的廢食用油為7.5萬噸本刊調查 生質柴油廠每年採購的廢食用油約3萬噸飼料廠一年收購廢食用油約3萬噸。

一年有1.5萬噸的廢油

不知去向

可能被不肖業者重製成新品上市而且還有更多、更多無法統計非法收購的廢油,流向更可疑回收油根本不該流入食品用油──廢食用油的正常回收流程

1.餐廳、攤販收集廢油

一般餐廳、攤販用的是馬口鐵裝的18公斤沙拉油,業者用過的廢油則倒入空鐵桶,或回收業者提供的180公升藍色油桶,油收集滿了,即通知回收業者前來回收。

2.回收業者到店家收油

接獲店家通知後,回收業者即前來收油,合法業者會身著制服,貨車並有環保認證字樣;反之則為非法業者,此為廢油進入不法流向的開端。

3.回收業者初步處理

回收業者收集廢油後,在賣給飼料或生質柴油廠前,必須進行初步處理,將酸價降至標準值;而非法業者則會進行濾清,準備賣給食品廠。

4.賣給生質柴油廠、

飼料廠、肥皂廠

廢油初步處理後,回收業者通知下游工廠如生質柴油、飼料廠等派油罐車前來取油;但非法業者極可能直接將廢油運往食品廠使用,甚至再製成新油。

整理:李建興

三步驟 回收油變清油!

要把廢食用油變成清油,沒想像中的難!

專家指出,只要經過脫色、脫臭以及降低酸價三大程序,消費者很難分辨這是廢油還是新油。

知名大廠 也用回收油?

本刊去年送驗的知名品牌沙拉油,就發現含有砷和多環芳香烴,雖並未超出國家標準,但仍不排除為回收油再製,我們已將資料提供給衛生相關單位進一步調查。

防廢油重製

日本靠法律層層把關

日本政府在1970年制定、2008年修訂的《廢棄物清理法》中,明確規範了廢食用油的兩大類:一為來自食品加工等產業的產業廢棄油,一為來自家庭或餐廳的一般廢棄油。

產業廢棄油的部分,首先在《廢棄物清理法》中即載明,廢食用油生產企業所委請的委託商,必須領有相關營業執照,並簽訂委託處理協定,嚴格監督廢食用油的搬運過程、流向以及最終處理結果。

其次從事收集廢食用油的單位,必須自各級政府取得「產業廢棄物收集搬運營業執照」,並且法律亦嚴格規定收集搬運單位,必須將廢食用油運至指定加工處理廠,不能擅自更換或販售油品。

此外,收集搬運廢食用油的車輛必須在相關部門備案,車輛的兩側也要標有產業廢棄物收集搬運車輛字樣、單位名稱、營業執照號碼等;搬運過程中也需要全程攜帶營業執照,各個流程填寫管理單,以便追蹤廢食用油回收、搬運、加工流程及加工品的流向。

最後,廢食用油的加工處理廠商需要備有「產業廢棄物處理營業執照」,在符合《食品循環利用法》規定的場所進行處理,並且也有明文規定加工內容,加工處理廠商不可轉包或擅自變更加工用途。加工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二次產業廢棄物也要嚴格按照相關規範處理,一切細節也必須載入管理紀錄單,加工處理廠須以最大限度利用廢食用油,提高資源回收再利用率。

來自家庭或餐廳的一般廢棄油,則由中央政府至地方各級政府設立的環境政策局等相關單位規範,不僅設立許多廢食用油的回收據點,亦印製大量宣傳手冊,教育民眾廢食用油的分類與回收方法。 (張佳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5

混充油、餿水油…… 你不知道的食用油危機 獨家揭露 廢油回收黑洞(128-131)

2014-09-15  TCW  
 

 

你可曾想過,每天各大餐廳產生的廚餘、廢棄油,最終流到哪裡去?

按規定,廢棄油只能回收賣給飼料廠、生質柴油廠與肥皂廠,絕對不能賣回給人吃。

然而,台灣有這麼多飼料廠、肥皂廠嗎?它們廢油需求量不大,剩下的油該怎麼辦?

這是一趟廢油回收的驚奇之旅。

很明顯的,這次的餿水油事件只是冰山的一小角而已……。

製作人‧方德琳、郭淑媛 撰文‧李建興 研究員‧張佳婷業者告白》一個廢油回收商眼中的黑暗世界台灣絕對不會只有一個郭烈成!

編按:當前餿水油事件搞得食品業天翻地覆,民眾更訝異台灣商人的黑心程度,居然與中國不相上下。早在一年前,《今周刊》就接獲民眾檢舉,有廢油回收後再製成食用油的黑心事件。透過業者鼎峰環保陳炳杰的告白,從他多年的從業經驗得知,每天晚上,台灣各大餐廳生產的廚餘、廢食用油,會被回收業者一車車載走,到底載去哪?最後變成什麼?沒有人知道……。

我是回收廢油的業者,有執照。其實,我今天也可以出去收廢油,但想一想算了,人家看我的眼神,好像我做壞事一樣。之前,有位阿姨更好笑,問說:「你是收廢油的,這個你會不會拿去給人家吃?」所以,你(指記者)一定要幫我,把這些沒有執照收廢油的業者讓政府知道,把他們打到死。

我從事廢油回收十幾年。八、九年前,外面市場是不用給錢的,我們去收油,人家說:「你來收走就好。」後來開始要給錢,那時候收購一公斤廢油約五元,一桶油十八公斤,收購大約要花九十元,轉手賣給飼料廠,一公斤差價大概賺二十元,等於每桶就能賺三百多元。

講白一點,台灣回收的生意原本還滿好做的,但有些人就是想要賺取暴利。去年有一天,你不是和我一起出去看我收油嗎?你看我和人家「話價」(台語:喊價)那麼久,現在行情已經不像以前了。

我們是合法的,規定要開收據,還要依環保署規定,上網申報廢油流向,而且只能賣給生質柴油廠和飼料廠作為生產原料。以今年平均行情,收購價格大約每公斤十七、八元,去年賣出的行情是二十元,也就是平均每公斤只賺二.五元。

我一個月營業額約二十五萬元,扣掉三名工人每人一千五百元的日薪,一天一千元的油資,算一算,我淨賺七、八萬元。這次新聞後,我賣出去的價格還掉到每公斤十五元,真的很慘。

無照收油業者橫行》

和有牌業者搶廢油 高價收購後流向不明為什麼我們現在收廢油越來越難做?因為這一行打游擊的無牌業者實在太多了!這些人,我們稱之為「小蜜蜂」,只要一輛小貨車,車子烏漆抹黑的就可以去收油。你們常在夜市、攤販和美食商圈,看到那種沒有公司名稱、只留姓名、電話的個體戶就是。

他們不用報稅,又沒有公司、工廠,不像我公司都有額外開銷,他們可以拉高收購價格和我們這些正牌業者搶生意。好幾次,和我配合的餐廳,原本談好了收購價,業主就反悔,說有人出更高的價格;更有人搶在我們依約要收油之前,假冒我的名義,半路攔截,把廢油收走了。

一、兩年前,我常去收油的一家自助餐店就直接問我:「有沒有好一點的、清一點的回收油賣我,新油太貴,我用回收油就好了!」真的,我嚇一跳,我說,我們的油是不能亂賣的,這是非法的!沒想到他對我說:「哪是?我就買過好幾次啊!」不只這家自助餐店,二○○八年,北京奧運期間,那時候什麼都很貴,一桶十八公升的沙拉油漲到一千元左右,許多餐飲業者受不了,紛紛想辦法降低成本,我還接到一個有名的團膳業者打電話來問我,有沒有好一點的回收油可以賣?

回收油變成給人吃的油,我們在業界多多少少都聽過,只是我不知道到底是誰做的?這次我看到郭烈成的事件,看他那些裝備,覺得他實在很厲害。其實,我之前就聽說有人在做這件事,現在看到報紙報導,如果是真的,他們真的是暴利耶,一公斤可以賺個七到八元。

你想想看,為什麼會發生「餿水油」事件?小蜜蜂用比較高的價格向攤販、餐廳收油,怎麼可能賣給毫無利潤可言的生質柴油廠和飼料廠,一定有其他去處。爆發這種事情只是時間早晚,而且也不會只有郭烈成一個而已。

大廠也買回收油》

食品接連出包 購油目的令人質疑一些餐廳業者可能會買這些回收的油,除了這些餐廳之外,我還聽同業透露,曾有做食用油的大廠向他買過回收油,我一開始不敢相信,但看著這家廠商連環出包,一切並非空穴來風。你問我,這大廠拿回收油做什麼?我不得而知,但一年前,我就曾經向貴刊暗示過,泡麵的油包很有問題,你們不也是查出了一些不該存在的東西嗎?

當這次的餿水油事件爆發後,有業者出來喊冤,說餿水要變成清油,根本不可能。其實充滿雜質的餿水或許有難度,但回收的沙拉油要變成看不出色差、聞不出味道的食用油,可就簡單多了。政府常拿酸價來檢驗油,這很可笑,難道政府不知道用個濾油粉、用個好油中和,很容易就過關了?

這幾天,所有的批評都指向郭烈成一人,主管機關和媒體也將查緝的動線,鎖定被全統豬油波及的食品廠商,我心想,「黑心的回收業者,怎麼會只有郭烈成一個?」政府要拿出辦法,趕快去查小蜜蜂。

最近,和我一樣合法的業者,很多人都不出去收油,一出去,大家看你的眼光都和以前不一樣了。還有,之前與我往來的飼料廠,這幾天也關門,他們向我們收購的價格一直跌,從先前的二十元降至十四、五元,我們這些合法業者都快活不下去了。

今年六月,中油的生質柴油已經不收廢油了,加上飼料廠也被質疑可以用廢油嗎?講白一點,以前真正把廢油拿來做合法用途的,本來就不多,那麼多廢油跑哪裡去了?現在,連合法業者也要避風頭,我實在不知道,以後我收的廢油要往哪裡去?

(整理.李建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8

回收紙尿布種秀珍菇 垃圾量大減80%

2014-10-06  TCW
 
 

 

一個小寶寶,從出生到獨立上廁所,至少要用掉8,000片紙尿布!等於2噸重的垃圾就這樣被掩埋,其中不少塑膠成分還無法分解。

在全球第3大尿布消費國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學(UAM-A)團隊把用過的紙尿布拿來種秀珍菇,除了成功把垃圾減量80%,種出來的秀珍菇還能養牛。

首先將尿布高壓滅菌,再混入來自牧草、咖啡渣、鳳梨的木質素,做為秀珍菇的培養料。經過3個月,1公斤的尿布就能收成300公克的秀珍菇。

研究人員保證這些秀珍菇不受汙染,且蛋白質、脂肪、維他命等營養成分,與商業酵母培育出來的秀珍菇不相上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58

分佈式太陽能發電回收成本分析(分別計算家用跟商用兩塊) 炒飯鍋鍋

來源: http://xueqiu.com/1791226104/32174793

前提:
1.安裝5KW的太陽能發電,成本在4-4.5萬元(統一按4.5萬元計算)
2.年平均有效日照時間在3.5小時,那麽5KW對應年發電量為3.5*365*5=6387度電,平均每天發電17.5度。
3.電費收入=國家補貼+自用(余電賣給電網)
說明:
A.國家補貼每度電0.42元(只要發電後就可以得到收入,這塊是國家財政補貼)
B.發出來的電自己用或者賣給國家電網,自己民用每度電0.5元左右(如果用電量大的家庭按階梯算的話,電費還要更高),商業用電1元左右,如果不自己用,全賣給電網收入為0.43元左右

A.家用的回收周期為:
第一種情況,發電全賣給國家電網
1.每度電收入為0.42+0.43=0.85元,每年收入0.85*6387=5429元
2.回收周期=45000/5429=8.3年

第二種情況,發出來的電全部自已家里用掉,那麽回收周期為:
1.每度電收入為0.42+0.5(這0.5元是自已家交給電力局的電費情況,基數越大,越合算)=0.92元,每年收入0.92*6387=5876元
2.回收周期=45000/5876=7.7年

B.商業用電回收周期
1.每度電收入=0.42+1(商業用戶普遍都是0.9-1元,這里按1元計算)=1.42元,每年收入=1.42*6387=9070元
2.回收周期=45000/9070=5年

可以看出,如果是商業用電的話,安裝太陽能真的是太合算了。
5年回本的生意,現在還有啥行業比這好做??

@天蠍座小狐貍  @okokok3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71

美聯儲加大力度測試流動性回收工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00

OB-FH014_fed011_G_20100115144052

美聯儲周二發布聲明稱,在周一的七天期定期存款工具(term deposit facility,TDF)測試性拍賣中,銀行業上繳了2191.14億美元的存款。創下測試該工具以來的歷史記錄。

美聯儲向69家銀行提供了TDF,利率為0.26%。上周美聯儲通過該工具吸收了1718.6億美元的流動性,有66家銀行參與,利率也是0.26%。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加大了TDF的測試力度,以便在需要收緊貨幣政策之時,借助TDF回收連續多年的量化寬松(QE)所釋放出的流動性。

9月4日,美聯儲稱將自10月起,進行新一輪的連續八周的七天期TDF操作測試。銀行們可以通過參與TDF將額外的流動性上繳美聯儲,同時獲得一定的利息收益。在支付一定的費用後,銀行也可以提前取回這部分存款。

在首四周的測試中,每家銀行的存款上限為200億美元,美聯儲支付的利率為0.26%。在後續的四周操作中,利率將會“小步攀升”但不會高於0.3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