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315前再喊話,打假是一場與人性陰暗面的長期鬥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14/154691.shtml
導讀 : 馬雲說,阿里巴巴會投入更多人力進行打假,消滅假貨需要共同努力。
i黑馬訊 3月14日消息,近日,馬雲在打假誓師大會上進行發言,他指出阿里巴巴會投入更多人力進行打假,消滅假貨需要共同努力。
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至今,馬雲沒有缺席過任何一次集團層面的打假會議。2016年春節過後他參加的唯一一次業務會議,仍然與打假密切相關。
近日,阿里重組後的平臺治理部在“滅絕師太”的帶領下舉行了誓師大會。
以下是馬雲參加阿里打假誓師大會時的發言全文:
阿里巴巴打假投入不封頂,打假進人無上限
大家好。過去幾年,大家付出很多,也有不少成績,去年我們就給雙打辦提供了幾千條售假團夥的線索,協助警方抓了700多人。我們用十來個人的團隊,用大數據技術支持上萬警力辦案,查出來的案值超過30個億。非常了不起。
從1999年公司成立開始,我沒有缺席過集團層面任何有關打假、知識產權的會議。今後也是一樣,集團所有的會議我都可以不參加,但打假的會我必須參加。打假這件事,我們不惜一切代價,不惜一切成本去做,阿里巴巴要成為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治理假貨、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就是這一切基礎設施的基礎。
我今天再重申,在打假和知識產權團隊,我們的投入不封頂;打假團隊、知識產權團隊特殊化,再增加三百個人的名額。如果還不夠,那就再增加。
我們為了什麽而打假?
我們今天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麽要做打假這件事?我們要明白,我們不僅僅為阿里巴巴而打,為中國而打,還在為我們的後代而打。我們國家面臨的假貨問題,不是只有電子商務領域有。如果一個社會充滿了很多假,比如假話、假文憑、假球、假新聞、假唱,也自然會有假貨。
假貨最大的傷害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的傷害。我們絕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和下一代以為,你不誠信,你抄襲別人,你剽竊別人的想法,你依舊能夠發財。這是不對的。如果那些有知識產權、有專利、創新想法的人不能夠成功,而小偷、強盜能夠暴富,如果這個社會大家都在剽竊,這個社會的人都在使用假的東西,那這個社會怎麽會進步,怎麽會成功?如果你所有的想法都有人會剽竊過去,都會抄,那你問自己,你是否會堅持創新,你是否還會這麽努力?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假貨不是阿里巴巴的事情,假貨今天是中國的事情,是我們下一代的事情。假貨最大的傷害,就是到了最後,不誠信的人比誠信的人得到要多,就是讓創新沒有價值,這是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大的傷害。
我們不是打假阿里隊,而是打假中國隊
我們今天的動員大會,不是阿里打假動員大會,而是中國打假動員大會。
這麽多年來,用傳統的手段、機制和措施打假,打而不絕,越打越多,今天是時候讓互聯網公司來試,用互聯網的辦法,大數據的技術來解決問題。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占據整個中國60%、70%的市場,我們必須承擔起這個責任。今天我們就是真正開始啟動整個中國專業的打假團隊,不僅要打阿里巴巴網站上出現的假貨,還要打線下的假貨,甚至打其它平臺上的假貨;不僅我們這里幾百個人要做,不僅集團所有人都要加入進來,還要聯合社會力量治假。
別以為假貨從我們的平臺下架,我們就盡到責任了。過去,我們想盡辦法把假貨趕走,但是這樣夠嗎?因為我們知道,它們在其它地方一樣可以生存,生存得更隱蔽。僅僅把假貨從阿里巴巴趕走,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要讓假貨沒本事跑到微信、跑到京東,才是真正負責任。我們要做到他根本沒有渠道銷售,根本無法生產,總會有人盯上他們。
今天整個商業是一個生態系統,今天不是說北京霧霾治好,就沒有霧霾了,你要治好霧霾,要從整個格局看問題,打假同樣的道理。希望大家認真思考,要有戰略,要有使命,要有具體的戰術,要有智慧,要有勇氣,要有擔當。這麽多年來,假貨並沒有打光,越打越多,說明老辦法不靈。老鼠那麽多你是打不光的,只有把老鼠生存的環境滅掉,你才有可能徹底滅掉,所以要有戰略、要有策略;所以如果我們只是一支打假阿里隊,我們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只有做打假中國隊,從全局來思考問題,才有可能成功。
如果讓我選,中國還有什麽部門、哪個公司、哪個機構能夠做好這個工作,我認為除了你們,沒有另外的人。阿里成立的時候有一句話“此時此刻、非我莫屬”,If not now,when,if not me,who。我們希望你們真正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專業打假保護的團隊。
中國需要一批專業的打假專家
當年一個王海,就能在整個中國造成那麽大的打假風波,阿里巴巴有3.5萬名員工,每一個人如果團結起來,用我們的技術、用我們的智慧和創新能力,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今天打假團隊、知識產權團隊面對的問題,相當於一個法院知識產權庭的法官在面對的問題。做一個法官,不能輕易做一個判斷;如果不夠專業,不夠投入,不站在雙方的立場上面來看問題,那是絕對不合格的。我希望這些人才應該誕生在我們這個房間里面,今後在知識產權的論壇里面,知識產權經典案例里面,我們要有這樣的經典案例,阿里巴巴的經典案例。
任何時候,問題越大,責任越大,機遇越大。我想在座不要小看今天的工作。我相信,如果阿里的打假工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做好了,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認,那麽這個團隊應該有資格去獲得諾貝爾獎,因為你們消滅了一個巨大的障礙,這個障礙過去還沒有人消滅得了,這個障礙阻礙了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進步。不過我沒有那麽樂觀,因為很可能我們這一輩人沒有辦法做到徹底的消滅假貨,但是如果我們不下決心去做,不認真去做,不投入去做,不在中國誕生一批打假的專家,那我們就更沒有機會了。
消滅阿里巴巴容易,消滅假貨難
今天消滅阿里巴巴容易,消滅假貨難。如果把天貓關了,把淘寶關了,中國從此無假貨,那麽簡單的事我們馬上就關。問題是關了沒用。麻子照鏡子,把鏡子摔了,麻子一樣還在臉上。互聯網就是中國社會的鏡子,淘寶就是中國制造的鏡子。
沒有一件假貨是我們生產的,沒有一件假貨我們不想讓他們下架。廣東賣假貨的人,在香港時代廣場給我馬雲設了四天靈堂。我們有很多理由埋怨,有很多委屈。比如說,實名認證的銀行卡是花錢從銀行買出來的,線下工廠就在工商局的眼皮底下,在別的平臺談妥,在淘寶上用一個補郵費鏈接完成交易,這些看起來都不是我們的責任,但是我們今天必須把這個責任承擔起來。
因為我們既然看到了問題,而且我們看得最透徹,並且我們有全世界最好的打假大數據分析工程師,有全世界最好的知識產權專家,我們不做打假國家隊,誰做打假國家隊?
我們不要在乎這個事情是你幹的還是我幹的,只要是假的,我們一查到底、追究到底。我們要讓一個有信用的人,有知識創新的人成功起來。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今天賣假、造假、制假的人,並不想一輩子這樣下去,他們是由於原來的商業模式、由於原來的商業環境,選擇了這條錯誤的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讓誠信等於財富,創新等於財富,今天我們要打擊的絕大部分人,都願意走到正道上來。
這是一場與人性的陰暗面的長期鬥爭
假貨就像病菌存在周圍的空氣里,跟假貨的鬥爭,就是跟人性的陰暗面做鬥爭,這是一場永久性的戰爭。我們不會因為害怕病菌而拒絕空氣,也不能因此就放棄跟病菌作戰的努力。
假貨是人性的貪婪所致,這是人類永遠無法徹底解決的一個戰爭,因為人總是希望快速發財,人總是希望不付出代價就能發財,人性本身就有這些東西在里面。但是我們要倡導那些誠信的人發展起來,倡導那些努力的人成功。支付寶有今天,就是阿里巴巴在那時候讓誠信的人先富起來,支付寶讓信用等於財富。
今天在座的每個人,要把那些不守信、剽竊別人、做假貨、炒作信用的人,堅決清理出去、繩之以法。我相信假貨的鬥爭,事實上是人性的鬥爭,我們每年要進步,但是未必在2016年和2017年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如果我們今天不去努力,不這麽往前設定好明確的KPI、用最好的資源,我擔心最後還是一事無成。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馬雲,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留歐盟!歐巴馬向英國新世代喊話
2016-05-02 TWM
|
美國總統歐巴馬近日為了呼籲英國繼續留在歐盟,偕同夫人蜜雪兒展開3日的訪英行程。4月23日,他特別舉辦一場與500名青年對談的活動,懇求英國新世代能摒棄孤立主義,並敞開胸懷與不同信仰者交流,才能改變世界。讓我們看看這場演講中,歐巴馬怎麼說……。 (黃家慧)We see new calls for isolationism or xenophobia. We see those who would call for rolling back the rights of people…they are reactions to changing times and uncertainty. But when I speak to young people, and I implore them and I implore you to reject those calls to pull back. I’m here to ask you to reject the notion that we’re gripped by forces that we can’t control. And I want you to take a longer and more optimistic view of history. 我們看見孤立主義與排外主義成為新的訴求,我們看見有些人要求削減他人的權利;這些訴求,是人們在面對時代轉變和不確定之下的反應。但是,當我和年輕世代對話時,我懇求他們,同時也懇求你們,必須拒絕那些走回頭路的訴求。在這裡,我要你們拒絕接受一個概念:我們正被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控制。我要你們用更長遠、更樂觀的角度看待歷史。 看懂關鍵字 xenophobia /zɛnˋfobɪ/ (n.) 對外國(人)的 無理仇視(或畏懼) 例句: In recent months, France has experienced a surge of violent xenophobic attacks. 過去幾個月,法國經歷數量激增的仇外暴力攻擊。 implore /ɪmˋplor/ (v.) 懇求、乞求 例句: The prisoner implored the king for mercy. 該名囚犯乞求國王能對他開恩。 |
王石微博喊話周一見 實為參加金蝶發布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997.html
5月26日上午,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發微博稱:“下周一,一起迎戰!”
業內立馬猜測萬科股權戰役是否迎來大結局,隨後王石將這個微博刪除。

今年3月15日下午,萬科在2015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因身處“寶萬”戰,萬科A股從去年12月18日開始停牌,公司複牌的時間爭取在今年6月18日前。隨著時間的步步接近,萬科如何應對寶能系再度成為業界關註的話題。
隨後的3月17日,萬科因引入深圳地鐵而重大資產重組,其繼續停牌獲得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似乎萬科找到了“靠山”。
此後華潤集團出席大會的代表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采訪事表示,對萬科引入深圳地鐵的資產重組程序提出了異議,表示“沒有經過董事會的討論及決議”。
華潤方面甚至稱:“華潤派駐萬科的董事已經向有關監管部門反映了相關意見,要求萬科經營依法合規。”
華潤的突然“反目”給“寶萬”之爭制造了更多的懸念。

在今天上午王石發表微博後,萬科方面對外表示,重大資產重組尚在有序推進,預計6月中旬提交董事會審議。
隨後,萬科投資者群里譚華傑解釋稱,王石下周一要去參加金蝶的產品發布會。
萬科董秘朱旭表示,這是王石的個人行為,下周一他要在北京參加一場發布會,跟萬科的相關事務無關。
控股股東“毀約”不可撤銷承諾 一汽轎車投資者喊話逼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147.html
一紙“毀約”公告讓推進了六年之久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下稱“一汽集團”)整體上市,在最後時限到來的關頭瞬間化為泡影。
一汽轎車6月3日晚間公告稱,由於宏觀環境、市場變化、人事變動等三方面的原因,其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汽股份”)向其發函,請求股東大會同意將承諾期延遲三年作為過渡期。2011年,一汽股份成立後,曾承諾在2016年6月28日前,通過資產重組或其他方式解決與一汽轎車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
如今,上述承諾最後到期時限已迫在眉睫,如果承諾延期履行,意味著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將再度推遲。早在2007年,一汽集團就表達過整體上市的願望,而今九年的時光已經流逝,但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卻仍遙遙無期。
一汽股份延期履行承諾的要求公布後遭到了投資者的強烈反彈。6月5日,深圳一家名為明耀投資的私募,以公開信的方式對一汽轎車隔空喊話,將征集投票權,對一汽股份上述議案投反對票。
整體上市告吹?
在6月3日晚間的公告中,一汽夏利和一汽轎車兩家上市公司均稱,由於宏觀經濟環境變化,汽車行業增速放緩,在內部經營也承受著壓力;2015年以來,證券市場大幅波動,難以把握資本運作的窗口期;與此同時,公司管理層也在2015年也出現重大變化。在此情況下,懇請股東大會同意將承諾期延遲三年作為過渡期。
廣東富利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樊繼浩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類似於一汽集團這種大型國企,之前較少出現沒有履行承諾的情況,但一汽股份的三條理由,卻並不特別成立,按照證監會規定,只有國家政策、法律法規變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可以不履行承諾,但一汽股份的三個理由並不是不可抗力。
與此同時,上述公告發出後,迅速引起投資者強烈不滿。明曜投資在公開信中表示,對一汽股份的延期要求表示堅決反對,並希望征集投票權,在股東大會上對一汽股份的承諾延期議案投反對票,並提議一汽轎車立即停牌,要求一汽股份立即履行其承諾。
明曜投資認為,一汽股份要求延期的理由,並不支持其要求,而是應當利用經濟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證券市場規範調整的時間窗口,發揮新管理班子的優勢,履行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使一汽轎車真正的市場價值得以實現;作為承諾人,一汽股份作沒有單方面改變承諾的權利,其要求已經實際構成對原承諾單方面毀約。
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2月15日,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同時發布承諾履行公告,再次確認了解決與一汽股份的同業競爭問承諾履行最終時間。其中,一汽轎車的最終時間點是2016年6月28日,一汽夏利則為2015年6月28日。按照上述承諾,一汽集團整體上市的最後時間為2016年6月27日。時至今日,承諾最終履行時間,已經僅剩20余天。
2010年,一汽集團啟動主業重組改制,以核心業務及主要資產,重組設立一汽股份,並在2011年6月28日工商註冊成立。在一汽集團持有的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股份轉移至一汽股份過程中,經過監管部門要求,一汽股份做出了五年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
根據公告信息,在當初作出承諾時,一汽股份曾明確表示,一汽轎車與一汽股份控制、合營的整車生產企業,生產的車型並不完全相同,目標客戶、地域市場也不完全一致,但仍存在同業競爭或潛在同業競爭。為此,一汽股份承諾,在成立後五年內通過資產重組或其他方式,整合所屬的轎車整車生產業務,以解決與一汽轎車的同業競爭。
換言之,在一轎車、一汽夏利同時存在的情況下,一汽股份要想解決同業競爭是不可免的要涉及到一汽集團整體上市。在一汽股份成立之前,一汽集團就已表達這樣的願望。如今,一汽股份申請承諾延期,意味著一汽集團整體上市短期內將再次告吹。
反觀國內的車企,在上市動作上遠比一汽集團迅捷。從2007年至今的9年里,東風集團、廣汽集團等後來者均已陸續完成上市,而且在市場份額、業績方面也將一汽集團遠遠甩在身後。
“一汽整體上市不是現在才遙遙無期,早就遙遙無期了,在國有企業里,承諾無法兌現太常見了。”深圳一名私募總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過去幾年中,一汽經營差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事實。“如果有能力有動力,早就整體上市了,本來就沒動力也沒能力,才拖到了這個關頭。”
久拖不決的整體上市
早在2007年,一汽集團就發出要整體上市的願望,同時主管部門對其整體上市也早有安排。根據公開信息,根據國資委最初計劃,一汽集團整體上市,在2010年第一輪央企資產改革中就應完成。
2010年,一汽集團啟動主業重組改制,以核心業務及主要資產,重組設立一汽股份,並在2011年6月28日工商註冊成立,並將一汽集團持有的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股份轉移至一汽股份,於是才有了上述承諾。
但一汽股份做出上述承諾後,在履行上卻久拖不決。根據媒體公開報道,由於未能及時披露股東承諾進展情況,在證監會2012年底一次專項檢查中,一汽夏利和一汽轎車均被點名。
2014年2月15日,一汽轎車、一汽夏利雙雙公告再次確認了解決同業競爭最終時間的承諾。不過上述公告發布後,一汽股份仍然沒有公開實質方案。2015年,原東風集團董事長徐平調任一汽集團,外界認為此舉可能在推進一汽集團整體上市,但迄今為止,一汽集團未有任何公開動作。
在整體上市久拖不決的情況下,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一汽集團業績也頹勢盡顯。2015年,一汽轎車實現整車銷售23.59萬輛,同比減少19.55%;實現營業收入266。6億元元,同比減少21.25%;實現營業利潤7573.26萬元,同比增長8.88%;凈利潤5294.81萬元,同比減少64.75%。
一汽夏利更是慘淡度日。2013年到2015年,該公司連續三年巨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金額分別達到7.07億元、17.37億元、11.81億元,通過向一汽股份出售共計達29億元的資產之後,一汽夏利才得以扭虧為盈實現保殼。
同期,東風集團、廣汽集團不僅在銷售收入方面遠超一汽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利潤規模更是令一汽集團望塵莫及。數據顯示,廣汽集團2015年營業收入294.18億元,同比增長31.43%;凈利潤42.32億元,同比增長32.48%。東風集團旗下的H股上市公司東風汽車,2014年僅乘用車的銷售收入就達到1800.24億元,同比增長27%以上。


與此同時,一汽集團汽內部問題頻發,並經歷了大規模人事動蕩。其前任董事長徐建一在2015年兩會期間被帶走,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史上落馬的第一位副部級高官。在中紀委的巡視中,一汽集團又有大量管理層落馬。
在此背景下,外界對一汽集團整體上市以及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同業競爭的解決,抱有極大期待。當時,一汽整體上市概念受到市場熱捧,一汽轎車、一汽夏利等均多次走出獨立上漲行情。
以一汽轎車為例,2013年4月,其股價連續上漲,數次逼近漲停,當月漲幅達到51%,位列同期A股漲幅前五位,當時正處於市場低迷期,滬深股指都大幅下探。此外,5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東風汽車後,一汽夏利大漲9.9%,一汽轎車上漲8.88%。
值得註意的是,在6月3日的公告中,一汽股份將申請承諾延期的首要原因指向了經營壓力。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均在公告中提到,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導致汽車行業增速放緩,公司在內部經營也承受著壓力。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受制於但由於錯綜複雜的股權以及內部利益糾結,才導致一汽集團整體上市一拖再拖。
6月6日,《第一財經日報》致電一汽轎車董秘陳清華電話,詢問上述說法以及業績壓力對上述承諾履行帶來的影響,但其工作人員稱,承諾的主體是一汽股份,對於一汽股份的情況不太了解,也不適合進行深入解答。
違約之辯
根據一汽轎車此前公告及2015年年報,一汽股份解決與一汽轎車同業競爭的承諾,為不可撤銷承諾。
“既然是不可撤銷的,如果延期,控股股東就違反了承諾,存在著明顯的違約嫌疑。”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臧小麗律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面對這種情況,中小股東有權利對所有與同意延長承諾期限的議案投反對票,甚至可以聯合要求上市公司對控股股東提出訴訟,追究違約責任。,如果上市公司仍受控股股東控制,上市公司方面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則中小股東可以聯合起來代表上市公司起訴控股股東,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法律上也是可行的。
臧小麗認為,當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利用控股地位損害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資者利益的情況並不少見,像明耀投資這樣積極行使小股東權利做法值得贊許。
“只要小股東沒有通過公開喊話做低股價,然後逢低買入這樣的違規行為,股東積極行使權力就是合法的。但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跌停,造成股價的原因可能是控股股東違反承諾等多種因素造成的,股價下跌和明耀投資合法行權之間未必有關聯。”臧小麗稱。
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華浩也持同樣看法。他認為,既然是不可撤銷的承諾,做出後就產生法律效力,一汽股份如今要求延期,就已構成了違約,一汽股份就要為自己的違約,承擔相應的代價,或者按期履行當初的承諾。
不過,也有一些機構投資者表達了不同看法。“一汽的管理經營一直都比較差,業績也不行,比不上大多數自主車企,基本面不好,基本大家都心知肚明,買股票的人也是在賭重組、承諾兌現。”上海一名私募研究總監認為,現在控股股東無法按期履行承諾,非要逼著一汽股份履行承諾,也不大現實。
“願賭服輸,就跟賭殼一樣,要明白你的對手方本身就不具備這個能力,賭這事成功,本來就是一個概率不大的事件。”上述深圳私募總經理稱,雙方的做法都存在問題,明曜投資估計很大一筆資金埋伏進去了,其做法從情理上可以理解。
八成“地王”信息不上報 國土部喊話“穩定市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291.html
對於地方土地市場頻頻出現的“異常地塊”,監管部門已經要求地方及時做好預案穩定市場。
國土資源部要求,已出現異常交易地塊的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認真總結分析,主動宣傳解讀,及時采取穩定市場的相關工作措施,制訂周密工作預案,努力預防、化解土地市場可能出現的異常交易。
地方上報不積極
國土部土地利用司相關負責人8日表示,2010年國土部印發《關於嚴格落實房地產用地調控政策促進土地市場健康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地價動態監測,及時掌握地價異常變動,對招拍掛出讓中溢價率超過50%、成交總價或單價創新高的房地產用地,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在成交確認書簽訂(中標通知書發出)後2個工作日內,上報國土部和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2011年以後,國土部相關文件進一步完善了異常交易地塊備案制度,明確了異常交易地塊的上報範圍、方式、條件、期限等,同時還要求在備註欄中認真分析異常高價原因。省級國土資源部門應對出現異常高價地塊的市縣進行督促和約談。
這份文件即《關於嚴格落實異常交易地塊上報制度有關問題的函》,在該文件中,國土部要求地方對於成交總價或單價最高地塊、溢價率超過50%的地塊,要在成交確認書簽訂(中標通知書發出)後2個工作日內,填寫《房地產用地交易異常情況一覽表》,分別上報國土部和省(區、市)國土主管部門。

官方所稱的“異常地塊”,在市場人士看來可以類同於“地王”。“地王”並沒有較為明晰的標準,是一種較為通俗的說法。不過,官方一直不太認可“地王”的叫法。
要求地方上報異常地塊,國土部此舉是為監測土地市場的異常交易,預防地價特別是居住用地價格反彈。
此後,在國土部下屬機構——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每季度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中,一般會有地方上報的異常地塊的相關數據。
比如,2013年三季度全國上報成交異常交易地塊131宗,2014年第一季度,全國上報異常交易地塊90宗,第二季度上報44宗,到了第三季度,這一數據變成了25宗。
對於地方上報的這些“異常”地塊如何處理,國土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如果發現出讓過程中有違法規定的地方,會要求地方解除土地出讓合同,甚至在土地出讓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會直接叫停一些地塊的出讓。
進入2015年後,地方上報異常地塊的積極性有所降低。
上述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土部異常交易地塊備案數據庫,2015年以來,媒體報道的異常交易地塊備案率僅為18%。
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今年4月份發布的《2016年一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中,甚至沒有了異常地塊的相關表述。
二線城市地王頻頻出現
沒有上報異常地塊,並非等於沒有“地王”。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回暖,自去年年底至今,全國一二線城市已經頻頻出現高價地塊。
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土地市場地王頻繁出現,按照總價計算最高的50宗土地中,國企拿地比例明顯處於歷史高位。整體看,50宗地塊合計成交總價為2013.29億,其中有27宗地被國企獲得,合計成交金額達到了1094.9億。
“整體看,二線城市成為2016年地王出現最多的區域,其中最主要集中在南京、蘇州、合肥等機構城市,而這些城市恰好是房價上漲最迅速的城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
作為全國土地市場的主要監管部門,國土部顯然也了解這些情況。
“異常交易地塊備案制度是做好房地產用地市場管理和調控、促進土地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重要工作措施,地方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部有關文件要求,把異常交易地塊備案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長期堅持。”上述土地利用司負責人稱。
國土部要求,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承擔起共同監管責任,督促落實本行政區域內的異常交易情況備案,及時發現和制止不按規定上報的行為。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完善制度、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確保異常交易情況備案制度有效執行。已出現異常交易地塊的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認真總結分析,主動宣傳解讀,及時采取穩定市場的相關工作措施,制訂周密工作預案,努力預防、化解土地市場可能出現的異常交易。
餐飲業利潤率跌至4.8% 行業協會向政府喊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836.html
“房租、人工、原材料等成本卻持續高漲,絲毫沒有回落跡象,再加上稅費負擔,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已被擠壓到臨界。”3日上午,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呼籲政府進一步減輕稅費負擔,優化發展環境。
在當日召開的2016(第十屆)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姜俊賢說,2011~2015五年間,中國餐飲業實現餐飲收入從2萬億到3萬億的跨越,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也由6千億邁入8千億時代。市場規模體量亮麗的成就固然令人振奮,不過縱觀“十二五”期間,餐飲業發展並不順利,一路上披荊斬棘、一波三折。
“五年期間,猶如過山車一般的發展軌跡。”姜俊賢說,從2011年開始,餐飲業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就連續下跌,對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也在不斷減弱,並在發展形勢最為慘淡的2013年降至最低點。
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顯示,“餐飲企業微利已成為常態”。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房租、人工、原材料、能源費用等多項成本持續高漲。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各項成本中,房租同比增幅最高,達到50%以上,營業成本、人工費用、能源費用等增幅也都遠超營業收入增幅。
同時,“用工難”“用工荒”已成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的頑疾。2015年,在營收增速放緩、人工成本繼續攀升的不利形勢下,餐飲百強企業用工需求疲軟,雇傭員工人數同比下降1.3%,而員工錄用與離職人數的比例接近3:2,餐飲五百強門店的員工錄用與離職人數的比例也高達13:10,員工流動率非常大,無形中又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
再加上稅費負擔,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已被擠壓到臨界,而且從長期來看很難有所轉變。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速較上年跌落了6.1個百分點,平均凈利潤率為4.8%。
其中,凈利潤增長率在10%以上的企業36家,比2014年減少7家,凈利潤負增長的企業有38家,比上年還增加了5家。餐飲五百強門店情況比較好,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的門店共有282家,占到門店總數的56.4%,24.8%的門店凈利潤負增長。
姜俊賢說,當前,中國餐飲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市場供應的傳統方式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餐飲供給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漸增長的餐飲消費需求體驗而形成的結構性不平衡。政府有關部門應繼續加大力度優化餐飲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推動餐飲業向現代生活服務業轉變,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引導餐飲業積極創新轉型。
在2016(第十屆)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烹飪協會建議政府制定產業經濟圈互惠政策。積極組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三省、一帶一路(西北)、川渝滇桂(西南)等餐飲業經濟圈,根據區域戰略發展的大局,各地盡快出臺支持政策,制定區域合作機制,指導推進餐飲行業協調、聯合發展。通過建設“一帶一路”國際美食長廊、舉辦國際美食節等舉措,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區域間餐飲服務貿易,帶動餐飲業上中下遊產業鏈商品貿易的發展。
姜俊賢說,“營改增”在生活服務業全面推開,可以讓餐飲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創新釋放的改革紅利,但仍需改善政策環境,出臺相應配套細則措施,切實解決進項稅可抵扣項目難以取得票據、法人公司匯總納稅等現實問題。
他說,此外,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完善社區商業網點配置,新建社區的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築面積的比例不得低於10%。應按政策抓落實,通過“公租房”“個人依法出租住房”等改革措施降低餐飲網點房租壓力,以緩解當前房租不斷攀升而使得一些企業不得不退出餐飲業的窘境。
2014年6月,商務部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健全大眾化餐飲服務體系,大眾化餐飲占全國餐飲市場的比重由現在的80%提高至85%以上,並提出21條引導型措施。
姜俊賢說,各地政府部門應本著改善民生、便民利民的目的,加快制定支持大眾化餐飲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促進餐飲行業結構性調整,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鼓勵發展社區餐飲、老年餐飲等,促進商超合作、自助餐配送站等模式,充分發揮餐飲業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擴大內需、促進就業的功能和作用。

“十二五”期間,餐飲業發展並不順利

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成本費用情況

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平均凈利潤率為4.8%,較上年略升0.3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2015年餐飲五百強門店“小而精”優勢得到充分體現,盈利狀況明顯好轉
增持至25%之後 寶能 “高姿態”喊話萬科管理層
寶能系已深諳“沒有實力就沒有發言權”的道理。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今天午間萬科A發布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的第十節“其他重大事項”中對萬科現有管理層團隊有相當大的“著墨”。在增持萬科股份至25%之後,就這部分內容來看,寶能試圖展現出一種“高姿態”,來打消各方對其的疑慮。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寶能系的部分內容,繼續沿用了之前回複深交所函中的表態口徑,“認同萬科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認可萬科的品牌與管理,懷著與上市公司董監事及全體管理人員共同維護和繼續發展萬科品牌的願望,投資萬科並持有萬科股票。”同時,寶能系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做萬科長期的戰略財務投資人”,並稱其利益與“萬科全體股東包括萬科其他重要股東、中小股東和萬科事業合夥人計劃利益訴求高度一致”,也認同“目前公司管理層在公司日常經營中的表現和業績”。
在這部分內容中不難發現,寶能系非常“在意”萬科的事業合夥人計劃,主動提及到“萬科事業合夥人計劃已經持有一定比例的萬科股票,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在萬科擁有巨大實質權益和利益”;“相信參加萬科事業合夥人計劃的忠實、勤勉的公司重要管理層人員,不會因為前期提案產生不穩定,不會使萬科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受到實質影響”等內容。
除此之外,寶能系還借此直接“釋放善意”,即表示“尊重且看好萬科的管理團隊,對萬科管理層保留了期待,歡迎並真誠希望管理層中的優秀者繼續留任萬科。”
而對於之前爭議頗大的“罷免全體董事會”的提案,寶能將其解釋為“是為了給全體股東一次依據《公司法》、萬科公司章程規定公開、公平、公正、重新提名符合公司治理要求的董監事的機會,以能夠讓董事會、監事會均衡代表股東的利益。”並認為其“本意”是希望通過“糾正本屆董事會、監事會偏離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行為,把萬科的經營管理活動規範到上市公司法律框架下,以接受全體股東的正常監督,進而推動其長遠的規範運作和健康發展,真正成為我國資本市場規範化的企業標桿。”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也註意到,寶能系雖然展示了其“高姿態”,但並未放棄其對萬科董事會、監事會的改組訴求,其仍“希望能夠通過前期提案以及後繼進程,推動萬科董事會與監事會的合理改組,通過全體股東的充分協商和決策選出能夠為公司全體股東負責的董事會和監事會……不排斥各種可供選擇的合理建議,抱著最大的善意和開放的態度, 依法合規在滿足上市公司治理框架內與各方達成最終解決方案。”
(原文件如下:)


萬科A繼續反彈 有人喊話“10倍PE,不買就是傻子!”
“靜態市盈率來看,貴州茅臺25倍,美的集團14倍,10倍的萬科還不買,是不是傻子?”對於萬科A在(000002.SZ,02202.HK)在7月25日的拉升,上海一位保險資管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25日萬科A一度跌破17元後再次拉升,全日漲1.78%,報收17.7元。
萬科、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這些都是A股歷史上知名的常青樹,盡管股價的爆發力一向沒有新興產業那麽耀眼,但長期的高分紅,業績連年增長,股價穩步上揚,都給予了投資者極大的信任感。
到今天貴州茅臺、美的集團股價早已經創出歷史新高,格力電器依然停牌,複牌補漲也完全可以期待,唯獨萬科因為管理層和股東之爭,股價陷入低迷。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在2016年A股投資邏輯重新開始重視業績和價值之際,萬科當前已經出現罕見的投資機會,股價未來到底能否逆轉,股東管理層之爭能否走向妥協是關鍵所在。
上述保險資管人士稱,現在很多價值股都被追捧到了超過20倍的市盈率,貴州茅臺這種大盤股都有25倍市盈率,地產股有可能出現補漲行情,對萬科來說,上周末從圖形來看已經跌不動了,現在很多投資者都是“看圖為主”,萬科也調整了超過兩周,對於壞消息來說,這個時間也是已經比較充分的消化。
其實上周四保監會也出現了對保險資金舉牌概念股的利空,不過萬科並未因此繼續下跌。保監會主席項俊波稱:要讓那些真正想做保險的人來做保險,決不能讓公司成為大股東的融資平臺和“提款機”,特別是要在產融結合中築牢風險隔離墻。
國金證券李立峰等認為,基金二季報透露出的信號,業績的確定性優於高增長性,業績確定的公司受到機構追捧。君心盈泰投資認為,市場繼續釋放出三大信號:第一個就是慢,市場以慢悠悠的方式維持自我的運行規律和節奏,不急於搶籌;第二個就是穩,平穩中前行,估值中樞碎步上移;第三個就是分化,績優得到追捧,績差遭到拋棄。喊了那麽多年的價值投資在以往亂象叢生的A股市場里淪為笑柄,這一回,經過土壤修複後,是時候歸位了,未來價值投資的理念必將深入人心。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則稱,盡管萬科很可能已經見底,但因為內部事件還沒有解決,可能這次小反彈後會重新下滑,築出第二個底部,無論第二個底部是否高於第一個底部,相對來說都會更安全一些,既然華潤認為15.88元是嚴重低估,相信17元左右買入的話,都會有比較確定的好收成,一旦管理層和股東爭端結果有出於意外的驚喜,萬科也可望重拾牛股本色。
此前,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萬科管理層舉報寶能系違規,意在壓低萬科股價,造成市場恐慌讓投資者割肉造成股價大跌,逼迫寶能系資管計劃早日爆倉,贏得在這次戰役中的主動權;然而這並未讓萬科繼續深跌,這在投資者看來顯然並不合理,趁著現在成交不活躍,必然有機構要拉高萬科股價,無論是出貨還是拉高凈值,都有合理之處,就算當前估值作為長期投資也是很好的機會。
特朗普提"電郵門"喊話俄羅斯 俄外長稱不想說臟話
希拉里“郵件門”事件持續發酵,民主黨指責俄羅斯攻擊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服務器並泄露了郵件。對此,特朗普26日表示,希望俄羅斯能夠找到並公開希拉里的隱秘郵件。
在27日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主動向莫斯科喊話:"俄羅斯,如果你在聽的話,我希望你能幫忙找到不見了的那3萬封郵件。"他鼓勵黑客繼續尋找希拉里在擔任國務卿期間的郵件,這些郵件並未上交給國務院。他還表示,“你們應該被新聞媒體重重獎賞”。
在希拉里2009年至2013年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她曾在紐約家中使用私人電子郵件服務器處理公務郵件。希拉里承認,用該服務器處理了約6萬封郵件,她將其中3萬封涉及公務的郵件移交給國務院,另外3萬封因涉及私生活被其團隊刪除。而這次,特朗普正是借被刪除的這3萬封郵件開火。
很快,特朗普又發布推特修正了自己的說辭,“如果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和人能夠找到希拉里非法刪除的3.3萬封電子郵件,他們或許應該告知聯邦調查局”。特朗普表示,指責俄羅斯黑客不斷盜取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內部郵件的說法是“混淆視聽”,“沒人知道是不是俄羅斯黑客”。
對於此事件,莫斯科方面堅決否認該指控。外長拉夫羅夫被問及俄羅斯是否是幕後黑手時說,"我不想在這里爆粗口"。
另外,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做出了一些親俄姿態。他暗示,如果當選,會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並,並取消對俄經濟制裁。與此同時,特朗普也否認自己與普京有來往。他說,"我和普京沒有關系"。"我從來沒有和他說過話,我除了知道他會尊重我之外,並不了解他。"
(綜合自人民網、參考消息網)
巴菲特喊話特朗普:敢不敢一起曬稅單?
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到底多少有錢?這個問題一直到初選結束,依舊是個謎。如今看來,特朗普尚沒有計劃將這個謎底揭開。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像特朗普那麽有耐心。
在當地時間8月1日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一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了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拉票的集會上:坐擁600多億美元的股神巴菲特。這是他一年之內,第二次為希拉里站臺。會議伊始,巴菲特就毫不客氣地向特朗普喊話,要求與他相互交換稅單看看。
“我會帶著我的稅單,也請他(特朗普)帶著他的稅單,屆時歡迎大家就稅單上的問題一起提問。”巴菲特在集會上大方地表示。他還勸特朗普放心,“沒有人會逮捕我們的,公開稅單又不是什麽非法的事。”
從初選至今,特朗普一直對他的稅單遮遮掩掩,不僅沒有正面回應過外界對他的質疑,更別提主動亮出自己的稅單了。畢竟,稅單上白底黑字的數字能讓選民真真切切地了解,特朗普的身家到底有多少,是不是如他自己吹噓得那麽富有。
相比特朗普的扭扭捏捏,希拉里本人早在去年8月就公開了她和丈夫比爾·克林頓過去8年的稅務申報表。
接受公眾質詢
在美國大選的競選活動中,候選人公開納稅申報表,可謂天經地義之事。這一傳統可追溯到1976年,當然沒有法律強制性規定候選人必須這麽做。
在集會上,針對特朗普至今不願拿自己的稅單給公眾看個明白,巴菲特“下了戰書”,願意與特朗普在大選投票日之前的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就稅單問題公開接受公眾的質詢。
一直以來,面對排山倒海地公開稅單問題,特朗普給出的回答總是千篇一律:國稅局(IRS)還在審計中。因此,這就意味著在“審計季”沒結束前,也就是11月大選投票前,特朗普是不會主動公開自己的稅單的。目前,尚不知特朗普挑選的競選搭檔、現任印第安納州州長的邁克·彭斯(Mike Pence)是不是會學特朗普的樣,也對自己的稅單問題遮遮掩掩。
那麽,是不是個人稅務情況在審計時,就不能公開稅單了?其實不然。許多稅務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特朗普又在拿國稅局的審計當借口,審計不能作為不公開稅單的理由。對此,巴菲特也承認,他自己的稅務情況也在國稅局的審計中,但這並不妨礙他公開自己的稅單。
“特朗普至今不公開稅單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肯定隱瞞了什麽。”巴菲特進而指出,“只有當你心里有鬼時,才會怕這怕那兒。”巴菲特繼而告訴在座的聽眾,“特朗普其實不怕國稅局,他怕的是你們的監督。”
其實,在國稅局審計期間公布稅單,並非沒有先例。1973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也遇到了相同情況,甚至比特朗普還要糟糕,因為水門事件的醜聞在不斷發酵。1973年後半年,尼克松就被多重爭議包圍,除了水門事件外,還有一筆來自某慈善機構的巨額捐贈。用尼克松當時的話說,民眾需要知道他們的總統是不是個“騙子”,而他在稅務審計期間公開了自己在1968~1972年的稅務情況,用實際行動向選民證明,至少在稅務方面他不是個“騙子”。
此外,巴菲特還在演講中質疑特朗普“為美國做了很多犧牲”的論調。巴菲特坦言,“他(特朗普)和我都沒做過什麽犧牲。我的家庭里沒有人上過伊拉克或者阿富汗戰場,特朗普的家庭里也沒有。與這些奔赴最危險前線的軍人相比,我們做過什麽犧牲?”
高額“懸賞”求特朗普稅單
除了巴菲特的喊話外,一些等不及的民主黨支持者已開始想盡各種辦法,催促特朗普公開稅單,比如高價“懸賞”。
但特朗普7月底還在拿民主黨的“郵件門”說事時,希拉里的支持者以及捐贈者甚至不惜懸賞百萬美元,以求曝光特朗普的稅單。在7月27日晚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接受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的蒂姆·凱恩提到納稅問題,對特朗普沒有公開納稅申報表的行為提出質疑。
為希拉里競選總統募集資金的莫伊舍·馬納則表示,自己願意出資100萬美元,以獲得特朗普納稅申報表。另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捐贈者也提供了類似“懸賞”,金額高達500萬美元。
“公開特朗普的財務文件,就能打破他在美國人民面前一直‘扮演’的形象,”馬納說,“他說自己是個成功的商人,願意像經營自己公司那樣為國家做事。那就先讓我們看看你的稅單。”
通過這張每個美國人都要填報的稅務申報單,其實可以發現不少特朗普的家底。首先,特朗普究竟納稅多少?這個來自紐約州的地產大亨一直強調自己繳稅的稅基很低,而且鉆了美國稅法的空子。英國有媒體調查顯示,特朗普至少逃了近2000萬美元的稅款。
其次,還能通過稅單看看特朗普到底身家幾何。他曾在多個場合就自己掙了多少錢給出了不同說法,以至於不少選民摸不著頭腦。不過,稅務報表通常只會登記納稅人固定年份的納稅情況,因此,不太容易窺見其個人所有財富情況。
既然無法摸清特朗普所有家底,但這張申報單至少能勾勒出特朗普的經營版圖,比如他的公司某一年盈利、虧損的情況如何。此外,特朗普掏了多少錢做慈善也能一目了然。他不止一次地說過,自己給慈善機構捐了不下數百萬美元。如果一切屬實,那麽都能從稅單上體現出來。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