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稅教室-甜頭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43今次演出者係鰻魚的零售店,公司稅率25%,平民稅率20%,毛利率50%(不含稅),設增值稅17% (一切按大陸法例)
情況a:鰻魚7折出售
情況b:買夠100蚊送多值30蚊的魚
情況c:買100蚊現金回贈30蚊
a:鰻魚7折出售
毛利率50%即100貨成本為50,現在賣70
毛利(含稅) (70-50)/1.17=17.1
利得稅 17.1x25%=4.3
純利 17.1-4.3=12.8
平時見最多的甜點就係打折
b:買夠100蚊送多值30蚊的魚
毛利率50%即100蚊魚成本為65,現在賣100送30
送果30係白送,即係個客有賺(收入?),個客要交入息稅,但係冇理由叫個客去交,唯有鰻魚交
d魚要交左稅之後仲值30,支出係30/80%=37.5
其中,入息稅 37.5x20%=7.5
毛利(含稅) (100-65)/1.17=29.9
送果d算白送,冇得扣稅
稅基 (100-50)/1.17=42.7
利得稅 42.7x25%=10.7
純利 22.4-10.7-7.5=11.7
用這方法的一係送d倉底貨,一係送d成本好低的,咁就冇咁傷,有時會改為加幾蚊買多d咁樣
c:買100蚊現金回贈30蚊
同上,不過今次送現金
入息稅 (30/80%)x20%=7.5
增值稅 ((100-50)/1.17)x17%=7.3
毛利(含稅) (100-50)/1.17-30-7.5=5.2
稅基 (100-50)/1.17=42.7
利得稅 42.7x25%=10.7
純利 5.2-10.7=-5.5
所以未曾聽過大陸d鋪頭有現金回贈
避稅教室-廣告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54今次演員係低能廣告之父旺旺,設定利得稅率25%,營業額20億,公司稅前毛利2億
早晨大叫一聲旺旺
旺旺又想買廣告了,有兩個方案:
方案甲:快劍俠少少鬚廣告,由旺旺自己拍番,成本1億,毛利減至1億
方案乙:阿媽好辣啊廣告,由電視台拍,唔駛煩,成本1.2億,毛利減至0.8億
方案甲 法例規定,自己做廣告可以有0.5%營業額的扣稅額,即
扣稅額 50x0.0005=0.25億
稅基 2-0.25=1.75億
純利 1-1.75x25%=5625萬
方案乙 廣告支出全額扣稅
稅基 2-1.2=0.8億
純利 0.8-0.8x25%=6000萬
避稅教室-慷他人之慨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55今次演出者為中人壽,設利得稅33%,稅前利潤800億,問:四川地震,要捐幾多先好?
根據法例,金融公司可以扣除納稅額的1.5%,一般公司3%
即中人壽扣稅額 800x1.5%=12億
因此可以捐12億
捐贈前利潤 800x67%=536
捐贈後利潤 788x67%=528
所以人壽今次捐錢有些少出口術成份,不過即使係咁,做善事都是令人激賞的事(而且將了平保一軍),包括我在內都對中人壽改觀
國難當前,仲有大量共同演出者,例如芝麻公司同綠豆公司,芝麻稅前利潤102000.綠豆稅前利潤30500
芝麻扣稅額 102000x3%=3060
今次芝麻捐2000
捐贈前利潤 102000x67%=68340
捐贈後利潤 100000x73%=73000
綠豆扣稅額 30500x3%=915
今次綠豆捐500
捐贈前利潤 30500x73%=22265
捐贈後利潤 30000x82%=24600
大陸法例有講內資企年收不多過30000的抽18%,100000的27%,以上33%
ps:不過這係08年之前的法例,今年變成點就唔知
避稅教室-收購垃圾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319今次演出係米國銀行收購C@untrywide,設適用稅率35%,米銀稅前盈利1000億,而C@untrywide虧損200億,負債20億
如果米國銀行以現金40億收購C@untrywide,加上20億負債,代價60價:
收購前 收購後
稅前現金 1000 1000
稅前盈利 1000 800
稅 350 280
稅後盈利 650 520
實際現金 650 660
如果米國銀行以換股40億收購C@untrywide,加上20億負債,代價20價:
稅前現金 1000 1000
稅前盈利 1000 800
稅 350 280
稅後盈利 650 520
實際現金 650 700
(股票被攤薄40億,但現金卻多左50億,實際上股票內含價值厚左10億)
如果米國銀行以象徵式1蚊收購C@untrywide,加上20億負債,代價20價:
稅前現金 1000 1000
稅前盈利 1000 800
稅 350 280
稅後盈利 650 520
實際現金 650 700
如果米國銀行以換股28億收購C@untrywide,但米國銀行市值下降了20%,加上20億負債,代價20價:
稅前現金 1000 1000
稅前盈利 1000 800
稅 350 280
稅後盈利 650 520
實際現金 650 700
(股票被攤薄35億,但現金卻多左50億,實際上股票內含價值厚左15億)
無論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米國銀行都係一分銀唔洗出之餘,仲有錢收添(當然善後都幾考工夫)但係會計上佢盈利會下跌令股價插水
類似嘅收購係商界好常見,一d嚴重虧損的公司成日會有好多非上市公司爭注收購,上市公司較少做係因為驚股價大跌,主席會比董事會彈劾而白白浪費左個咁好用嘅財技
避稅教室-資金轉移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531今次演出者係展鴻的手下,福建福旺金屬製品同山西展鵬金屬製品,假定福旺稅率15%,展鵬25%,兩者財政獨立,各自稅前盈利5000萬,展鵬的原料由福旺提供,原來稅額福旺750萬,展鵬1250萬,展鴻共交稅2000萬
做法可以咁,展鵬出成本雙倍價錢向福旺買罐蓋,,於是展鵬的利潤下降福旺利潤上升,假如展鵬向福旺利益輸送3000萬
福旺稅額 (5000+3000)x15%=1200(萬)
展鵬稅額 (5000-3000)x25%=500(萬)
展鴻交稅 1200+500=1700(萬)
咁就可以慳返300萬,不過買貨價錢定得太離譜稅局會罸錢,雙倍當然有問題,不過差幾成是冇問題的
我立即發覺了利益輸送另一個用法:
今次演出者係牛奶公司同文華東方,假設兩者互相持股,而且都係上市公司,每股盈利1蚊,兩者的市盈率都係15倍,即15蚊
做法可以咁,文華出雙倍價錢向惠康買食物,令牛奶公司盈利上升而文華東方盈利下降,牛奶公司因為盈利急升,每股盈利升至1.5,市盈率增至20,股價30蚊,文華東方盈利大跌,每股賺0.5,市盈率縮到10,股價5蚊
此時牛奶公司低息向文華貸款(羊毛出在羊身上),文華用貸款回購5蚊的股票,同時牛奶公司以30蚊配售新股
下一年,文華出半價錢向美心買西餅,,令牛奶公司盈利下降而文華東方盈利上升,牛奶公司因為盈利大跌,每股盈利跌至0.5,市盈率縮到10,股價5蚊,文華東方盈利急升,每股賺1.5,市盈率增至20,股價30蚊
今次輪到牛奶公司用貸款回購5蚊的股票了,文華東方則以30蚊配售新股
用現金流分析公司現狀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04呼應hiking的網誌,在下又發表一下關於現金流的愚見:
例子1174太平洋恩利,04-06年業務現金流是嚴重的負數,不過由於公司確實有交利得稅,因此可以認為公司是賺錢的,因此要上報朝廷如數交稅, 不過收的都是欠單,冇錢到手,是收賬有問題,公司周轉唔靈,隨時執粒,當然股息都比唔起,於是04-06年連年借幾億巨款周轉,即係借錢派息,股東收到股 息,公司內部發生巨變也能輕易過骨,持續了3年,發新股,銀行貸款,母公司貸款三管齊下,終於捱到07年開始收到錢了,不過利息支出已經佔了現金流的一 半,遲早會捱唔住,於是今次發行17億債券籌錢.....公司的市值不及維他奶多,在恩利的市場地位來看是低估的,但由公司內容來看是高估的,當然不能排 除有朝一日可以收返d爛賬
例子669創科,05年業務現金流是利息支出的5倍,非常健康,因此可以慷慨派息,但06年業務現金流僅為利息支出的2倍,當年進取的派息派了另外 一半,結果公司冇野落肚,因此未能減債,所以07年的現金流如果不能大增就不能還債同保持派息,看來管理層發現了問題,因此特別使用了大量重組支出用來沖 減盈利,令業績看來核突d,於是就有大義名份減少派息以用於還債
例子345維他奶,最近幾年業務現金流一直有提高,又有老實交稅,而且存款收入比利息支出還多,因為看不出公司有什麼理由會出問題,因此公司的市盈率一直比較高
所以看現金流表等於同公司把脈,是看公司飲食習慣的主要途徑
用現金流分析公司現狀(續)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05今次以8201中國消防作例子:
05上半 05下半 06上半 06下半 07上半 07下半
經營現金流 30204 92493 -92586 69055 -43809 138465
淨賬款 152758 128504 290357 259196 393944 309626
存貨 12796 52277 56091 63784 91568 128567
營業額 304467 525160 440144 529561 515316 630808
我們可以看出這段時間中消的收賬出現問題,05下半年存貨的異常增加,預示了公司有大量貨品滯銷(可惜我是事後發現的,未熟之過),因此下年的業績 自然慘不忍睹,由於公司入不敷支,於是停止了派息,不過可以發現公司的賬款也同時增大,即表示公司的貨品是雖說是賣出了卻寄放在中消一方,但是貨款收不 到,實際內容時中消貿易部門有20部進口消防車因為外國生產商未有中國的3C認証而不能入境,由於一部車值幾百萬,所以公司蟹了幾千萬乃至一億的營運資金
因此公司出現的問題是一個部門的問題,其他部門依然運作良好,而且值幾百萬的消防車,斷無不合格之理,唯一要面對的問題是怎樣疏通疏通和官府要拖幾耐(直至現在也未斷尾)
因此這段時間是一個買入良機,當時股價0.5x左右,我大手買了一些,以今天0.4x的股價來看我當然成了傻瓜,但是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而作決定買入時機在行為上是正確的---我那麼確信著
07年同樣出現負現金流,同樣是存貨和賬款大增,因此可以當作是和上年一樣的問題,今次的題材是大陸的窮鬼消防隊拖數冇錢比(這是當然的,阿媽係女 人一樣),大陸平時一向唔注視消防問題,撥款又少,不過奧運將至,阿爺打算求其都整頓一下,於是改革了消防標準,同加大消防撥款,前者令消防行業大地震, 好多消防公司因此執粒,中消也受影響,有2300萬的生產設備要廢棄,影響了生產(唯一海灣卻完全沒有影響,因為一開始產線就合格),後者令消防隊有錢找 數,於是下半年收返唔少貨款,而且還多了定單
因此這段時間又是一個買入良機,當時股價0.4x左右,於是我又大手買了一些
我的結論是現金流縮減是對公司不利,如果加上存貨上升就代表滯銷,如再加上賬款上升就來表有人賒帳,滯銷的公司可免則免,追欠帳的公司反而可以有所期待
由認股權去判斷主席為人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10就好似之前分析展鴻一樣,如果發覺公司主席經常向自己發行認股權,同時又偶然地有人看似操控 股價令認股証行使提供機會,那可以武斷的認為有人不誠實,於是這些股票決乏長期投資價值,投機就可以,像我這樣與小人共舞並不值得鼓勵,我只是想刺激腦細 胞而已,展鴻不會占組合太大的成分,雖則展鴻本身如此的攻守平衡
就最近就會有一個實例,味丹的管理層有一批認股權於今年6月13日到期,行使價為0.8,如果要令認股權唔變成廢紙,味丹的股價要在6月13日前升 到0.8或以上,由於除淨在5月30,因此要行使就要在5月28日前行使才有息收,即可以預言5月28日味丹的股價最起碼有0.8,而現價0.7左右,如 果管理層對公司的前途充滿信心,則股價為0.8,如果管理層覺得公司前途多難,則股價會升至遠超0.8的水平
但是味丹的管理層是班正義的朋友,咁股價就不會升,該批認股權亦會變成廢紙
回想上年不敗日報財經版有part叫估聖老點你的環節,有日推介展鴻,果時股價由之前0.71升到當日1.33上下,報導出左冇幾日就升到歷史高位1.66左右,此時展鴻立即進行配股,非常順利,價錢亦非常美好,配股完成後展鴻的股價由高位回落至今,變返0.71
早幾日,不敗同生果日報都好巧合地推介了味丹,在這個時侯有點似曾相識
點解獨愛工業股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29在工業世界裡,増加產能就能增加利潤,就好似1+1=2咁,所以工業類公司的中短期前境比較容易分析,而且可以輕易的理解公司活動的目的同應的結果
當然,實際的投資會否100%發揮效果和供求有關,由於需求有一定的極限,而所有公司一齊增加產能時,最終會令多餘產品賣唔出,產品被迫減價,於是成本最高的公司執粒,行業產能下降,於是產品又供不應求,產品加價,公司發過豬頭,於是又齊齊擴充產能.....

可以發現工業公司會周期性不適,產量少時好賺錢,行業變得景氣,亦引入競賽者跟風,但競爭者一多,毛利率就下降,行業變成不景氣,競爭者執粒
要看出一個行業是否景氣并不需要大智慧,所需的知識僅僅係教育電視的程度,只要找到不景氣行業的死剩種就可以在之後的榮境獲利
而且可以捱得過一次循環的公司一般都可以有能力捱多幾次,而且每一次都會增加市佔率

當間捱左n次的死剩種將會控制市場,競爭者將難以進入,最終死剩種可以操縱價格,打壓對手,而且可以操控供應量,行業的周期性不適變得不明顯,而死剩種將可能接受反托拉斯法的制裁
股票回購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62股票回購可以增加每股收益,有時仲可以在公司經營不善時提供較高的收益率的資金利用方法
回購的原理係咁的,例如公司甲有10000股,每股派息5蚊,股價60蚊
公司甲回購2000股,如果佢唔增加派息,咁佢股息支出係40000蚊,而未回購時係50000蚊
投入資金120000蚊,為公司慳返10000蚊,即係等於收益率8.3%,由於派息係稅後盈利,慳返的可以100%落袋
如果公司第二年增加派息至6蚊,慳返12000蚊,即係第二年的回報率增至10%
以今次嘉華建材為例,佢回購股票的投入資金有超過8%的稅後收益率,甚至已經超過好多工業股零售股的主業的毛利率
股票回購係相當有用的戰術行為,不過我認為用自有資金去進行回購係戰略上犯上錯誤,因為如果用同樣資金用於收購別人就可以提供收益同時消除對手,而 收購自己僅提供收益,卻消耗了公司資金,而公司本體並無任何的改進,在不進則退的世界裡,不打擊對手有可能對自己將來產生不良後果
不過不代表我反對股票回購這種行為,不過要乎合一些條件:
1.公司冇更好的高收益投資目標
2.放任競爭對手不構成任何不利影響
3.用借貸回購
例如我的愛股味丹的稅後純利率5.3%,而佢現在回購的收益率超過8.5%,如果佢肯係香港用6%利率借貸回購,就可以白白套取2.5%的稅後利 潤,而又唔影響公司的競爭力,那8.5%利潤全用於還貸款的本息,貸款就會自然減少直至消失,由於公司一分錢都冇出過,貸款清償後公司的現金就無端端每年 多左節出黎啦
如果味丹用自有資金回購,雖然佢立即就得到8.5%的年收益率,但當年公司就流出了投資資金的91.5%,如果佢不能更有效率的經營擴張,就可能會被對手味之素越拋越遠
至於嘉華9成9係用借貸回購,我覺得...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