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名字究竟多重要?起底創業公司“起名術”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0728/157729.shtml

名字究竟多重要?起底創業公司“起名術”
蘿蔔超人 蘿蔔超人

名字究竟多重要?起底創業公司“起名術”

在創業前期,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為你的產品命名,好的名字能夠更快且更低成本的打開市場,讓人記住,最終成為一個強勢品牌。如何科學地為自己的產品起一個好名字,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在創業前期,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為你的產品命名,好的名字能夠更快且更低成本的打開市場,讓人記住,最終成為一個強勢品牌。

相信每個創業者都有這樣的經歷,一開始總是覺得自己一定能為自己的產品想一個完美的名字,所以在整個過程中絞盡腦汁,用盡畢生所學。

但是現實大多往往是:deadline要到了,想的幾百號名字都並沒有達到自己預期中那完美的一個,總是覺得可能差一點什麽,但是又不知道哪出了問題,最後沒辦法只有矮子拔高選一個硬上了。

不是所有團隊都能像「知乎」那樣能有內心感到無比堅定「就是它了」的那一剎那。

取名這事折磨了我們很長時間,從一開始大家就都希望找到一個完美的名字,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讓人痛苦。

最開始我們都把思維集中在了問和答上,圍繞這兩個字,我們想出了大概 100 多個還算像樣的名字,比如:問事兒,提問題,大聲問等,其立意是,鼓勵行為,如果你有問題,那就問好了。不過,這些名字都有點不痛不癢,缺少興奮點。當然,我們也搞了一些形式主義,嘗試設定一個 deadline 然後強行對所有的名字進行打分排序,未果。

然後就是某天。

9 月 13 日,下午 6 點過,我正在三里屯找晚飯果腹,一條知乎團隊啦啦隊長張亮的短信跳進我的手機:「如果圍繞『知之』這倆字呢?」幾分鐘後,他的第二條短信又跳了進來:「知乎者.com?」這個名字在我的大腦里盤旋了幾小時後,我給所有人都發了一條短信,上面只有兩個字「知乎」。

知乎就是這麽來的。

我們團隊取名字的時候,也經歷了上面的所有過程,一個名字憋了好久,十分的痛苦,查閱過很多相關的資料,但是都很零散,系統性並不強。

取完名字最大的感悟就是:從商業角度看來取名這件事,一定不會有所謂完美的名字,好的名字一定是最適合自己方向的

我寫這篇文章呢,就是想把在整個取名過程中我的思考系統地整理出來,讓他成為一個取名的方法參考,為取名字這件事提供更多維度的思路和評判標準。

下面我將從最上層的分析名字的本質開始一直到落地的去說怎麽取名字,文章略長,內容可能會有邏輯漏洞,我會在之後慢慢補充完善。

一、名字存在的意義

d86535d1de89aa96f1ff24a16af1f334_b

「在一些人的詞匯認識里,設計等同於裝飾,等同於室內裝潢,等同於沙發和窗簾的材質用料。但對我而言,設計完全是另一個意思。設計,是所有『人造物件』的靈魂,它通過一層又一層的外在表象,來表達這個物件存在的意義。」 ——Steve·Jobs

在整個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名字存在的意義是什麽,為什麽每個人要有一個名字,為什麽每個事物都要有一個名字,名字是什麽。從這些角度來思考,就能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通過不同的媒介(語言、文字、圖像)告知他人,讓他人能夠與其認知進行關聯

名字的存在必須通過媒介才能告知他人,告訴他人之後他人會自動將該名字與他認知中名字背後的東西進行關聯。

舉個栗子:在公開場合自我介紹(通過語言):我叫蘿蔔超人,是一個創業者,很高興認識大家。於是在聽的人的認知中就本能地進行聯系了:蘿蔔超人=他的認知(形象認知:長得挺好看。語言認知:說話很幹練。你告訴他的認知:創業者,有潛力有沖勁,過會問他要個微信)

所以,在之後的一段時間里他會把名字和他的認知中的東西進行了關聯,並作出一些主觀的判斷,對這個名字代表的對象了解得越多關聯的東西就越多。名字就是他腦子里所有關聯認知的總和,也可以說名字是喚起腦子的認知的一個信號。

在某些特定時刻被重新喚起

在第一次對名字進行認知關聯之後,這個名字不一定會一直存在於他的腦中,直到他的某些訴求被激發後,他會去尋找如何解決該訴求,如果名字關聯的地方有和解決該訴求相關的地方,那麽這個名字將會被重新喚起。

還是舉個栗子:假如你的某個朋友是個設計師,當你需要設計一個東西的時候,你會自然而然想到有這個朋友,然後回想起他的名字,然後搜索聯系到他。他的名字就在你需要設計支持的時候被重新喚起了,因為他的名字在你的認知中是包含設計這個屬性的。

二、什麽叫好名字

 

根據前面存在的意義和商業的規則來倒推就容易得多了,我總結下來就2點:

容易記憶,且能保持長時間的記憶

大多數人都有背英語單詞的經歷,你一定會發現,死記硬背很痛苦,但是有兩種類型的單詞卻很容易記住

1、本身就很簡單的,字母數很少,比如:you,fine,ash,這種單詞只要看一次基本就能記住。所以很多品牌都是以這樣的方式在命名,盡可能使用較少的字數,比如:「陌陌」「轉轉」「QQ」「YY」,都只用到1個單字。

2、能夠與其他認知創造關聯的,創造關聯的方式有每個人都有很多種,比如 pregnant,懷孕,你關聯成「撲來個男的」,就一下記住了。或者你知道bug這個單詞,de-的前綴是代表減少,那麽debug這個詞你就不需要背就能記住。

所以很多品牌就在名字上創造了很多關聯來方便記憶,尤其是使用具象的形象,比如:「QQ」怕你連一個Q都記不住,用了企鵝做關聯,現在變成你看到企鵝你的第一反應可能不是動物,而「QQ」。「去哪兒」用駱駝做關聯,「攜程」用海豚,很多時候你通過具體化的形象就能想起他的名字,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品牌的形象要麽是動物派、要麽是植物派了。

除了一個基本形象,slogon、廣告等宣傳品很多時候的一個作用都來為這個名字創造更多方便記憶的關聯。

名字的對象背後的價值明晰

單單記住了這個名字對於一個產品來說並沒有什麽意義。如名字存在的意義中所說到的,名字必須要在某些時候被重新喚起才會有價值。

比如:在你想買衣服或一些小東西,對買到假貨或者對售後沒那麽敏感的時候,你可能會上「淘寶」。而你想馬上買到某一個東西且對其品質很在意的時候,你可能會上「京東」,同樣是電商平臺,而他們喚起的訴求並不相同。

當然名字背後價值的打造只靠名字是不夠的,企業做的一切營銷活動其實就是為了強化其名字背後的價值和定位,但是名字如果無法傳遞出或者覆蓋其傳遞的價值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假如「京東」一開始叫「神奇百貨」,這就意味他需要付出更多的營銷成本來改變其他人對「神奇」的認知,讓「神奇」變成靠譜、專業化的代名詞,顯然這基本不可能,不要試圖改變其他人對已有事物的認知。

為什麽前面我說是沒有完美的名字的,因為完美的名字必須兼具提供的差異化價值(辨識度)和提供的功能性價值,但是事實確是所有名字都是在差異化價值和功能性價值之間做平衡。

過於強調差異化價值必然就會弱化功能性價值,反之亦然,大家先記住這句話後面我會稍微展開來說。人的認知是有限的,而名字的字數也是有限的,簡單的東西往往是最複雜的,至於如何來做之間的平衡,那就需要從頭思考去設計一個名字,找到這個平衡。

三、去設計一個名字

像設計一個產品一樣去設計一個名字,而不是天馬行空去想。整個設計流程可以分為4個步驟:

1、對用戶和行業深度分析,確定品牌定位

2、功能價值和差異化價值的戰爭

3、量變到質變

4、重新檢視

對用戶和行業深度分析,確定品牌定位

知乎大V「波旬」就將產品拆成了4個層次,我認為說的很到位:

核心產品,你的產品本質是個什麽

實體產品,產品本身有什麽獨特的賣點

拓展產品,產品延伸的服務有什麽

心理產品,在用戶的心理認知中你的產品是什麽

 心理產品就是品牌,產品滿足的是需求,而品牌滿足的是欲望而名字就是品牌的文字性表述。那就意味著在想名字之前一定要清晰的了解品牌定位到底是什麽。

確定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三股繩,三股繩擰在一起定位就出來了,那麽是哪三股繩呢

第一股繩:行業中還有哪些消費者的欲望尚未滿足

第二股繩:競爭對手是否已經滿足

第三股繩:我們如何去滿足

要知道的是欲望在行業中有可能是實際產品中未滿足的痛點,也有可能是心理上未滿足的痛點,具體要看是行業和產品。

欲望是一個場景:是消費者對你的產品期待和幻想,幻想他擁有你的產品後會怎麽樣。

舉個例子

第一股繩:送花這個行為屬於社交行為,要在花這個實體產品中去尋找痛點,解決樣式、種類等問題,那麽就走偏了。送花是為了拉近兩個人之間的心理距離,花承載的是情感。

「野獸派」看到的是在送花過程中的乏味與過場化,於是為每一束花創造一個故事,這樣你就能更好地用這束花去體現自己的品位和高社交價值(裝逼)。

「Roseonly」看到的情侶之間熱戀期對專註愛情的追求和承諾,於是買花必須登記雙方的身份證號,告訴買花的人你想好了,如果你這輩子要送「Roseonly」你只能送給這個人。

對於「像素公寓」來說,我看到的就是合租公寓中室友關系的冷漠,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到自己的房間里,像是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但是其實每個人並不想這樣,很多時候只是僅僅因為尷尬而已。 

第二股繩:一定要去了解競爭對手是怎麽做的,尤其是巨頭如果也在你們行業的話。 

第三股繩:「野獸派」是創造故事,「Roseonly」是創造儀式,無論是故事還是儀式都變成了他們產品的一個部分,是可以被做到的。

而「像素公寓」是分4步來做的,就不詳細說了,簡單說就是:

1、租客分類,讓更合適有相同屬性的人住在一起。

2、創造環境,我們在公共區域的打造上費了很多心思,讓租客更願意待在公共區域。

3、租客破冰,由我們來作為中間人介紹他們認識,打破尷尬。

4、租客APP,讓租客在線上互動起來

5、線下活動,讓租客真正玩起來,成為朋友。

我們希望打造的品牌是租客看到「像素公寓」聯想到的場景是一屋子人在一起開心的玩遊戲、看電影、做飯等社交化的生活場景,所有的事情都是圍繞增加這個場景的達成的可能性來做的,而且也是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三股繩一擰,品牌定位就出來了,產品的方向也有了,離名字就近了一步。

功能性價值和差異化價值之間的戰爭

我想先解釋一下辨識度:辨識度=差異化的價值體現,那差異化的價值體現和功能性價值體現有什麽不同。

舉個例子:「Enjoy」做的是高端團購,而「美團」做的是普通團購。很明顯從名字看出來,「美團」就是個做團購的(功能性價值體現),明確知道他是幹嘛的。而「Enjoy」你單看名字並不知道,但是傳遞給你一種什麽感覺呢,一種略有逼格的感覺,這種感覺我認為就可以稱為差異化價值體現,他相比於其他團購就有了辨識度,更多的體現了差異化的價值。

至於如何平衡其實就要具體行業具體分析了,但是基本可以總結3個規律

1、當市場知識初期(競爭對手少,受眾認知不明確)的時候,你是做什麽的(功能性價值體現)就比差異化價值體現重要,當市場發展到充分競爭階段的時候,你和別人有什麽不同(差異化價值體現)就比功能價值體現重要

前面的例子已經說明了,前期大家對團購的認知是稀缺的,後期團購的品質和逼格就變成稀缺的了。當什麽是這個行業的稀缺性的時候,就應該在名字里面體現什麽,這個稀缺性也就是前面說的三股繩打結的地方。

2、產品的使用或購買的頻次越高,差異化價值體現就越重要,產品的使用或購買的頻次越低,功能性價值體現就越重要

對於高頻產品,差異化價值越高,用戶才會更多的因為你的不同而選擇你,而不會覺得所有的都一樣,而變得沒有忠誠度。對於低頻產品,一定要讓用戶知道你是做什麽的有什麽優勢就顯得更重要了。

3、依賴傳播型產品差異化價值體現更重要,不依賴傳播依靠銷售型產品功能性價值體現更重要

沒有人會願意傳播一個沒有逼格不能秀優越感的東西的,所以對於依賴傳播型產品更需要差異化價值體現,而對於不依賴傳播的傳統銷售型產品不那麽重要了。

量變到質變

前面的問題思考清楚,還不足以獲得一個名字。在以前的項目中,試過很多方法,包括眾包出去,發動可以影響到的所有人的力量去為名字出謀劃策。事實證明,把起名字這件事情交給不理解品牌定位的人和非專業的人基本沒什麽卵用。在這過程中,我發明了一個高效率但是可能會逼死小夥伴的一個方法,效率很高,也很容易開拓思路,比單純的頭腦風暴有效的多。

第一步:確定品牌定位後,召集參與取名行動所有小夥伴開會,並且確保他們對品牌定位深刻理解。這一步非常重要,是下面工作的基礎。

第二步:每個人先想50個名字,限定時間1天,第二天就你們想出的幾百個名字進行討論,然後再進行思維擴散、評估和篩選。

第三步:重複第二步,直到做決策的你感覺「就是它了」,那麽一個合適的名字就出來了。

在這個過程中能激發每一個人的潛能,所有小夥伴無論是吃飯還是上廁所,腦子里面會一直在不間斷的思考。

當然這其實是及其痛苦的,可能會被小夥伴罵,作為老板的話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買點東西給大家補補腦。相信我,最後真的能夠完成量變到質變。

重新檢視

對一個名字來說要評估的維度真的太多了,在前期工作準備不充分想的不透徹的時候,評估往往也是沒法下手的,極有可能因為某些硬傷推翻重來,以下是我覺得必須要檢視的幾個方面

註冊(Register)

如果最初不去考慮的品牌未來,那麽,這篇文章對於你也就沒有什麽價值了。但是畢竟在體制內做事,合法合規是最關鍵的,一個無法被註冊的名字是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沒有人能夠保護你,也不具備獨占性,做大了也不會有品牌溢價,很可能就為別人做了嫁衣。

確認是否可以註冊,一般先去查詢,進商標局的查詢系統就可以進行查詢了,但是商標的審核也會有各種條條款款,比如有很多不能用的通用名詞,也會按各行業分為幾十類,每個類別的情況還有所不同,一般考慮效率和成功率會找專業的公司來處理這件事。

當然一般這樣的公司都會幫你查詢並且給你很多建議,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反正不要錢。最後去辦理註冊手續的時候還是花點錢交給他們吧,自己弄能跑死人。

搜索(SEO/ASO)

現在人的基本習慣會先搜索進行第一步了解。羅胖表示過挺後悔叫「羅輯思維」,而不是「邏輯思維」,我覺得雖然增加了用戶的認知成本,但是「羅輯思維」確讓他能更好地被搜索出來,哪個好哪個壞其實並不好說。 

想好名字了去在用戶可能的出現的搜索渠道中去進行搜索,看看會出現什麽,真的,千萬別再出「小米」的「雙莖頭」這樣的笑話了。

同樣搜索的時候用戶會進行輸入,盡量避免那些輸入法要翻很多頁才找得到的字。

時間周期(Life period)

有些詞和用法也許當時很流行,但是很容易過氣,如果你不想你的名字那麽快過氣的話盡量避免流行詞。檢視的時候看一下是不是名字會變成一個過時的東西。

傳播(Spread)

沒有歧義,說起來不會拗口舌頭打結一定是基本原則。當然傳播更多的是前面你提供的差異化價值是否值得被傳播,傳播的前提無非就是我告訴你我知道的東西而你不知道,知道我厲害了吧,我是來秀優越感的,僅此而已。

延展性(Ductility)

要知道名字會出現在你之後所有的VI設計、宣傳品、網站上,要充分評估每個名字可能的視覺呈現會是怎麽樣。

當時我們叫「像素公寓」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就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因為對於一個依靠產品設計本身而且受限於成本的行業,在設計上的差異化對於我們來說就至關重要。所以用到了「像素風格」這個設計元素,像素風格能貫徹到整個房屋的設計、APP的設計,還包括我們公司所有小夥伴的頭像都是像素頭像,而且與我們整體的市場人群定位、倡導的生活方式也是貼合的。

場景聯想(Scene)

我不贊同讓很多人一起去胡思亂想的去想名字,但是這個地方我覺得確是可以找大量用戶調研。

總而言之就是要知道,你這個名字給到一個對你和你產品一無所知的人:他感受到什麽情緒,他聯想到了什麽東西,這非常重要。

當然是越接近你要傳遞的越好,如果最後的調研下來和你想傳遞的有一定距離,也可以試試把他視覺化後再進行調研,也許傳遞出來的東西會完全不同。

我們開始糾結過英文是叫「pxroom」還是「pixelroom」,最後調研發現「PX」讓人聯想到「PX」化工項目,最後所以就放棄了「pxroom」。

說了那麽多,其實在「像素公寓」做到2個月的時候我曾經想過放棄掉這個名字,總覺得有地方不夠完美,有點刻意的去追求完美,其實這是創業的大忌,搖擺不定、不做決策、決策不堅定的做事方式和心態都是會為之後的創業過程帶來極大隱患和問題的。

對於一個產品來說名字很重要,其實也沒那麽重要。

一個好名字的確是形成整體的協同效應,降低營銷成本。但是這其實只是整個體系中的一環而已,名字只是與用戶心智鬥爭的第一仗而已。接下來,要打的硬仗還有很多,包括為這個名字不斷賦予背後的意義,創造更多有利於用戶對我們的認知的關聯等等等等,名字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已。

當然前面整個名字誕生的過程更有利於在前期對公司和產品整體的規劃,明確方向,對於創業公司的長期發展意義非常重大,我認為任何創業公司和團隊都應該深刻的去經歷這一切。 管中窺豹,名字作為商業行為中的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的不斷平衡和取舍其實就是商業的魅力所在,每一個創業者,痛並快樂著。

創業公司 取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496

一位富家少爷舍弃百年家业,创作了爆款电影《你的名字。》,而最大赢家竟然不是他!

http://www.xcf.cn/tt2/201612/t20161207_778281.htm

 导语:作为宫崎骏动画以外首部突破百亿日元票房大关的动画片,《你的名字。》近日在中国内地的上映备受关注。随着票房数的日日暴涨,笔者忍不住要扒一扒其背后的大功臣,还有这部电影背后的最大赢家。

  新海诚:IT宅男到动画界大师级导演的进阶之路

  在包揽了第8届Newtype动画大奖作品奖第一名、第49回西班牙锡切斯·加泰罗尼亚国际电影节动画部门最优秀长篇作品奖、第18届韩国富川国际动画节长篇竞赛部门特别杰出奖和观众奖等一系列奖项后,最新消息曝出《你的名字。》将代表日本冲击奥斯卡。

  此前,日本NHK电视台就“《你的名字。》为何爆红”的问题专门制作一期半个小时的专题报道,其中就采访了导演新海诚,不过这个43岁的萌大叔给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也是,毕竟按照新海诚的预期,这部电影的票房仅仅是20亿日元。

  1、不做动漫,就只能回家当霸道总裁了!

  伴随着影片的火爆,新海诚的家世也被众人挖了出来,原来他的粑粑竟然是日本新津组(建筑公司)的社长,而新津组还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

  当然,这个消息的曝光过程也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看着自己的儿子做了一部票房超过百亿日元的动画电影,新海诚的粑粑实在忍不住了,特别想炫耀一下,可是直接昭告天下有点太出风头,于是在自己公司的官网建了个页面介绍《你的名字。》。

  本来人们觉得一个跟艺术八竿子打不着的建筑公司介绍什么动画片,但定睛一看,发现在导演“新海诚”后面括着几个小字:“敝社社长之子”。

  一位富家少爷,舍弃百年家业,自己跑去游戏和动画行业工作,也是real任性。

  新海诚的父亲新津正胜介绍,自己本打算让新海诚继承家业。为了培养儿子成为第四代社长,在新海诚大四的时候,新津正胜特别拜托东京的建筑公司社长让儿子进入公司学习历练,谁料新海诚并没有安分的呆在对方的公司,而是对制作动画情有独钟。

  对于家族企业未来继承人的身份,新海诚并不care,只潇洒留下一句话:爸爸,抱歉,我有不得不在年轻时要做的工作,所以你介绍的公司我不去了。

  2、从IT宅男到动画导演的进阶之路

  最终,大四毕业后,新海诚选择了游戏公司Falcom,并开始长达5年的IT宅男生活: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2点,坐末班电车回家。

  “感觉谁也没有看到这么努力的我,我也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心意传达出去。”显然,日复一日毫无新意的普通上班族生活,并不没有满足新海诚那颗骚动不已的心。新海诚按捺不住了,于是,他开始利用休息时间搞创作。在Falcom游戏会社供职期间,除了参与了电脑游戏的程序、美工、动画与宣传影片制作,新海诚也开始自主制作动画,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遥远世界》、《包围的世界》和《她和她的猫》等,可以算是新海诚的起步摸索阶段。

  而真正令其受到瞩目的作品应该是2002年的《星之声》。

  为了更好地完成《星之声》,新海诚辞了工,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以便可以全心创作。在制作《星之声》这部影片时,新海诚独自在家关门工作了八个月,基本同外界隔绝,他一人承担了导演、剧本、演出、作画、美术、编辑等职务,只有音乐请人代劳。最终,这部影片拿下了新世纪东京国际动画片博览会优秀作品奖等众多奖项,震惊业界。后来《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和《秒速5厘米》更是让新海诚成功地打开了国际市场,引起瞩目。

  当时的背景CG已经显示出新海诚的美学追求。此后,他加入动画公司ComixWaveFilms,通过《言叶之庭》等作品确立了自己的风格。

  要说我们最熟悉的影片,莫过于2007年的《秒速5厘米》,一幕幕的经典画面让多少人哭成狗,自此就成了新海诚的脑残粉。看过他作品的人都知道,影片塑造的人物情节都相当唯美,很多人甚至直接把他的漫画拿来当桌面壁纸,新海诚也就得了个“壁纸狂魔”的称号。

  

  图说:新海诚历年作品

  但不得不说的,新海诚的早年作品过于注重诗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剧情的缜密和完整。这也是他的电影容易遭到一些影迷诟病的地方——华而不实,甚至有点矫情病。说起这点,笔者想插播一句,有人说新海诚是“日本郭敬明”哦~(别打我,不是我说的)。

  不过,这次的《你的名字。》有了一个相对扎实的剧本,在流行的换身+穿越故事框架下,各种奇幻设定也有了说服力,粉丝们大呼“诚哥终于会讲故事了~”

  如果此前新海诚主要火在小清新圈,那《你的名字。》则彻底让新海诚火到了全世界,甚至有人直言,凭此片新海诚将正式踏入当今日本动画界大师级导演的行列。

  3、下一个宫崎骏?

  《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的作品大多以开放性或悲剧结局收尾,主人公之间或失去,或错过,最终都没能够在一起,但《你的名字。》却意外地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团圆的结局。对此,新海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先前的作品确实刻画了很多初恋失败的故事,这是因为他觉得人生中初恋也好、梦想也好,失败肯定比成功更多,得到的人总是少数,“所以像《速秒5厘米》要表达的其实是就算我得不到梦想,得不到初恋,但我们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

  而改变他创作思路的,是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

  “大地震之后,大家的心态开始转变,危机感加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在想日本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作品。所以选择这个剧本,也是想在观众需要、社会环境和自己的想法三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新海诚解释说,他将结局设定得比较光明,希望能给观众一些勉励和希望。“《你的名字》要表达的,是那种哪怕得不到手,我也要无限地追下去,直到得手为止的冲劲。

  那么这部影片是否戳中了日本人的软肋?200亿日元的票房或许是最好的说明了吧。

  在日本,新海诚是第二个票房超过百亿的动画导演,第一个是宫崎骏。由此便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新海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宫崎骏?

  对于外界冠以的“宫崎骏接班人”封号,新海诚是拒绝的,“我的动画不会像宫崎骏的一样,每天去冒险、拯救地球。过好日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虽然真实生活中,戏剧性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列车里和喜欢的人说一句话,也会产生感情的起伏,我想做的,就是表达出这种起伏。”

  这话倒也实诚,和大宗师宫崎骏相比,新海诚的“格局”似乎说不上大。他最喜欢的主题是——初恋,作品里着重表现的都是少男少女的情感。而“虐恋”也常常令观众哭得死去活来,此前最为国内观众熟知的《秒速5厘米》,堪称失恋男女的眼泪榨汁机,而网友在推荐其新作《你的名字》时,写下的荐语是“女生哭化妆,男生狂飙泪~”

  能不能接班宫崎骏,老爷子还没有钦点,但是从票房上看,目前倒是接上了班。

  扒完了《你的名字。》这部电影的大功臣,我们再来扒扒这部电影背后的利益链!

  这部电影最大赢家是谁?

  1、光线押宝

  《你的名字。》是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后第一部引入的动画电影。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光线传媒引入《你的名字。》的版权费用大概为1900万元。而光线旗下的猫眼为《你的名字。》在预售之初就进行了大规模票补,每张在8.1~10.1元不等,吸引了大量25岁以下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年轻人群,成功助推预售首日票房超过3000万元。

  从预排片来看,《你的名字。》首日场次已超过6万场,甚至高于光线今年力推的《大鱼海棠》首日4.36万场的排片。此外,译制、送审、宣发的总费用预计超过1100万。

  除了票补和排片的大力度投入,上映前刷爆朋友圈的新海诚同款滤镜,也算是光线传媒旗下猫眼宣发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利用统一风格场景的带入,引入受众关注影片的同时,以唯美风为传播点迅速带动用户参与互动,这也是继Prisma之后,又一款备受推崇的“人工智能”滤镜。

  而第三方B站和万达开展的多达11万张的大规模送票活动,虽然是B站自掏腰包刺激会员业务,但这一合作无疑大幅拉升了该片的关注度。

  作为后起的动漫巨头,成立于1998年的光线传媒,内部最初并不是十分看好这部影片,而新海诚的电影风格,也一直被视为过于小众,缺乏话题度,不具备国民性。但在《你的名字。》预告片阶段,光线果断介入,在电影仍未上映时就进入了洽谈,才得以在较短时间引进国内。

  当然,排除影片本身的支撑,如新海诚的长期口碑积累、二次元粉丝群的庞大、在日销售的爆发式票房铺垫,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对光线来说更优先考虑的目标,包括《海贼王》在内的知名IP,基本已经被国内其他公司买下。

  在竞争激烈的影视行业,片源标的的选择,背后往往都是上亿资金量的较量。

  《你的名字。》当前的成绩是,首映日票房在进口动画里仅次于《功夫熊猫3》(内地票房10亿元),已超过《大鱼海棠》的首日票房(票房5.65亿元)。

  假设《你的名字。》最终内地票房介于两者之间,即8亿左右。按照国产片分账比例来计算,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可得43%,放映方得57%(影院50%、院线7%)。但因进口片须有特定发行方全权代理(中影或华影),所以实际上“批片”版权方最终仅可获得票房收入15%-25%之间,因此,如果此次成功押宝,加上之前盛传的新媒体版权费5000万,扣掉版权费用1900万,税费、审查费、发行成本(代理费、拷贝费、译制费、发行费等)、宣传成本等,那预计将给光线传媒带来1.6-2.2亿元的纯利。

  而之前一直备受关注的海贼王电影《航海王之黄金城》,从双11上映至今,票房仅刚过1亿元。

  一位富家少爷舍弃百年家业,创作了爆款电影《你的名字。》,而最大赢家竟然不是他!

  数据来源:豆瓣电影

  2、断臂求生的光线还有什么?

  2015年,光线传媒宣布停止原有的电视节目制作板块业务,全面布局影视及动漫领域,也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

  曾经的光线传媒,凭借《中国娱乐报道》(现更名为《娱乐现场》)起家,成为民营节目制作市场的先行者。而当“电视养电影”的状态过去后,面对无法突围的电视业务,光线选择了一刀切,全面解散电视团队。

  就在同一年,王长田宣布成立彩条屋影业,两年来投资了包括彼岸天、蓝弧文化、玄机科技、通耀科技等在内的 13 家公司,横跨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漫画、游戏、国外版权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十月文化,和最终力导引入《你的名字。》的日本通耀。

  光线转型似乎丝毫没有犹豫,力度稳、准、狠。

  2015年三季报显示,光线通过其孙公司香港影业认购了日本通耀配发的普通股份,持股比例为19%,并委托通耀代理其在日本所有的业务。通耀在日本拥有东映的机器人少女、万代的数码宝贝、双叶社蜡笔小新、三丽鸥的HelloKitty等诸多著名IP。

  有消息称,预计于2017年夏天在日本公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将由通耀负责日本发行,并由吉卜力工作室的宫崎骏之子宫崎吾朗担任日语版监审。这一合作将极有可能促进《大圣归来》的日本票房爆发。

  除了《你的名字。》,通耀还帮光线拿下了手冢治虫《怪医黑杰克》的电影和网剧的中国改编权。2015年11月,光线向一家名为 Access Bright 的公司增资,成为后者的股东。AccessBright 成立于2011 年,业务主要针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布游戏,此次和光线传媒达成协议后,双方将共同制作电影和电视剧:与手塚制作公司(TezukaProductions)一同制作手塚治虫的漫画《怪医黑杰克(Black Jack)》的中国版电视剧和电影;使用《蜡笔小新》和《Hello Kitty》等日本人物角色发布游戏,同时与光线开展影视作品制作、发行和艺人经纪业务。

  日本作为当下最大的动漫产业国,在中国拥有相当庞大的稳固粉丝群体。通过投资日本动漫公司实现和日本市场无缝对接,无疑将为未来引入日本动漫,埋下了重要的一笔。

  3、立足动漫的光线,最大的爆点在哪里?

  “我希望彩条屋在接下来3年能冲击国产动画半壁江山。”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说。

  彩条屋的成立,将光线推到了国内动漫巨头的位置,但如何站稳这一位置,还要看接下来的布局,是否能真正把握住用户的痛点。

  除了票房外,动画电影最大的金矿在衍生品市场。目前美国电影产业的收入构成中,票房只占整体约30%,剩下的70%源自衍生品市场。而中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80%的收入来自票房,衍生品不足20%。在衍生品市场相对可圈可点的是作为国内动漫界五巨头之一的奥飞动漫,其产业延伸之路值得光线借鉴。

  2010年收购嘉佳卡通频道后,奥飞动漫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动漫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奥飞动漫的玩具营收从2012的7.3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2.5亿元,毛利率从37%提升至45%。作为对比,非动漫玩具营收从2.8亿元增长至3.2亿元,毛利率维持在33%。

  加之在当下IP为王的时代,奥飞动漫坐拥“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开心超人”、“倒霉熊”、“十万个冷笑话”、“嫁人就嫁灰太狼”、“太极鼠”、“功夫料理娘”等超强IP,后续较长一段时间都可持续发力。

  而另一背靠庞大用户量迅速崛起的强劲对手腾讯,也日渐成为国内动漫产业中的一方巨头。

  去年11月,国内曾传出腾讯向B站投资2亿元的消息,但至今未得到双方回应。而在今年3月,腾讯动漫又宣布与B站合作,联合出品至少20部动画。除了与国内二次元网站的合作,腾讯动漫也不断与日本动漫厂商合作,配合腾讯影业和腾讯游戏,腾讯的动漫产业生态已渐渐成型。

  而随着手游的高速发展,基于动画或者影视作品改编从而获得低成本的进入渠道,正成为诸多动漫影视公司寻求的捷径。根据腾讯的一份IP改编手游报告,有IP的手游下载转换率是没有IP的2.4倍,有IP的手游整体收入是无IP收入的2倍。

  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布阵,光线的定位,似乎也较为清晰:看好相对更有支付能力的以成人为受众群体的动漫市场,立场于打造中国的皮克斯。

  上游,光线收购IP,签约知名作家和漫画家;中游,成立彩条屋影业,投资13家动漫公司,垂直发展动画;下游,成立网络院线“先看”,全面布局整个电影生态圈。据悉,先看网络院线的估值已超50亿元。而在最为赚钱的游戏领域,光线以动画片和游戏的合流,也放大了手上IP的价值。

  这其中,包括基于游戏《我叫mt》、《梦幻西游》、《龙之谷》推出的动画电影;将与通耀科技合作打造《AKB0048》、《蜡笔小新》 《Hello Kitty》、《命运石之门》、《大叔鸡蛋》、《机器人少女Z》、《约会大作战》、《数码宝贝》8款游戏。

  仅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就超过589亿元,守着游戏金矿,游戏公司能为动漫IP开出天价支票。市场人士曾爆料称,顶尖IP、头部IP改编动漫的授权费可高达数千万元。一款月流水3000万元的游戏,如果热度持续9个月,总收入就是2.7亿元。根据当下行情,动漫IP版权方通常可以获得5%到10%的版权费,动漫公司就有上千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收入。

  IP的循环再生,光线玩得不错。但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光线目前为止最大的短板在于没有一款衍生品爆款。如何充分挖掘《你的名字。》背后衍生品市场的价值,乃至如何快速拉高竞争格局,重点提升高利润率板块,或许是光线当下最紧要的目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71

史上名字最長公司“寶雞牛大叔”想幹點啥? 打算賣避孕套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10/1115816.html

20170610____.thumb_head

6月8日,一家名為“寶雞有一群懷揣著夢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帶領下會創造生命的奇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火遍國內互聯網,並且在9日持續傳播、在朋友圈刷屏。

這家名字長達39個字的公司,為什麽要取這樣“奇葩”的一個名字?公司的兩位合夥人是在炒作嗎?這家公司以後打不打算換名字?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找到了公司的法人代表黨永鋒,他為我們e公司官微,獨家提供了這家“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的辦公室場景……

那麽,這個“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以後主營業務做什麽?黨永鋒說,“目前是要銷售自己品牌的避孕套。”以後還打算搭建電商平臺,比如說銷售一些縣域經濟中的土特產。

一開始接到記者電話,他其實是拒絕的……

工商資料顯示,這家“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的法人代表、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為黨永鋒,註冊地為陜西省寶雞市,註冊時間為2017年5月22日。

通過相關渠道,e公司記者聯系上了黨永鋒,他開始卻拒絕了記者的采訪。他對自己突然成為網紅感到很意外,說“公司的發展思路以後會確定,但會是以電商為主”。

工商資料顯示,除黨永鋒外,公司的主要人員還有自然人股東牛曉路和監事戎天真。這家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00萬元,分別由牛曉路與黨永鋒各出資50%。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電子商務(不得從事金融類業務);計算機軟硬件的研究開發、安裝與維護;計算機系統服務;市場營銷策劃;企業形象策劃;組織國內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會議及展覽服務;電子產品、文具用品、電子計算機及輔助設備、工藝品、日用品、土特產品、農副產品的批發、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這家剛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得到了全國網友的高度關註,這讓黨永鋒很意外。他說,這個公司名字意外火了,而他還沒有心理準備。

兩個八零後的創業史 奇葩名字是這樣來的

6月9日,e公司記者通過熟人渠道跟黨永鋒溝通,後來他確定接受了我們的采訪。黨永鋒說,他和公司的另外一位股東牛曉路共同成立了這個公司,因為兩個人是好朋友,以前就計劃著一起做點事。

黨永鋒稱,他和牛曉路都是陜西人,巧合的是他們都是84年的。他從山西的一所高校畢業後,先後在上海、蘇州等地打工,在工廠里做質檢員。在外漂泊十年之後,他又回到了陜西,決定自己創業。

據他介紹,而他的合夥人牛曉路,就是公司名字中的“牛大叔”,是一個“特別有情懷的人,”以前在酒吧里做駐場的歌手,現在為了夢想,和幾個朋友一起創業。創業不容易,還要承擔很多風險。

牛曉路以前在酒吧等地方做駐場的歌手,每個月有3萬塊的收入,而現在自己創業之後,每個月的收入才在一萬左右。為了鼓勵公司的員工,他給大家寫了首歌叫《創業》。

記者通過工商資料查詢發現,牛曉路此前還成立過一家叫“寶雞牛大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有兩個股東。牛曉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外地回到陜西後有人讓他投資理財產品,他投了40萬,結果他投得錢全部被騙光了。2016年又重新起步創業,目前他已經在創業項目投資上超過100萬了。這些錢包括了他這些年來的積蓄和賣房的錢。

那麽,這個“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以後主營業務做什麽?黨永鋒說,“目前是要銷售自己品牌的避孕套。”以後還打算搭建電商平臺,比如說銷售一些縣域經濟中的土特產。

對於公司名字的意外走紅後,黨永鋒表示,“自己還是很意外的,也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當時大家一起商量起這個名字,他表示,是為了讓人覺得新穎。但是他表示,“公司確實沒有打算炒作自己。”

“你們這個公司,是打算註冊好一陣子就會改名字嗎?”很多網友也幽默地表示,這麽長的公司名字,會讓會計和填報銷單的人累哭。面對記者的提問,黨永鋒稱:“公司計劃接下來取一個簡稱。”

另外,這幾天在網絡上流傳著這家公司市場部員工的辭職信,黨永鋒表示:“那個辭職信是假的。”

扒一扒網上那些年流傳過的奇葩公司

面對“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霸占手機屏幕,各路網友紛紛表示不服。他們紛紛扒出了各路“名字很奇葩”的公司。比如:

上海打水漂投資有限公司

廣州賺他一個億投資有限公司及N多“賺他一個億”系列公司

北京怕老婆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呵呵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這類公司也以其鮮明的名字特色,成功博取了廣大網友的眼球。

數數A股歷史上那些奇葩公司名

在大A股的歷史上,有不少名字起得非常奇葩的公司。

2014年8月,正和股份改名為洲際油氣(600759),直接走上了國際化路線,感覺內力頓時增加不少。據了解,正和股份原本是海南一家主營房地產的公司,後來通過收購馬騰公司等海外油氣資產逐步轉型為油氣開發類企業。

2015年5月,多倫股份決定改名字為匹凸匹,試圖蹭上P2P的熱點。此後,該公司因為奇葩名字及“最牛證代”鮮言而名動資本圈。如今公司簡稱已經成為*ST匹凸(600696)。而隨著國家加強了對P2P行業的管控力度,P2P行業的虛假繁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015年,海隆軟件改名為二三四五(002195)。公司官網介紹,2345.com創立於2005年9月,隸屬於上海二三四五網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於打造“網民首選的上網入口”平臺的互聯網企業。公司坐落於環境優美的世界級軟件產業基地——上海浦東軟件園,辦公面積8000余平米,員工近千人。旗下18款軟件,覆蓋互聯網用戶超過2.6億,億萬級用戶平臺公司。

行業分析師認為,梳理上市公司變更名稱的動機可以發現三大類型,一是由於實施資產重組,導致主業變更,從而更換新名;二是為了突出主業或新業務的品牌而改變名稱;還有一種則是業務並未發生明顯變化,卻先披上了時髦的“新馬甲”,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披上“高大上”的外衣,贏取市場關註,為了擡高股價。正所謂“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擡高股價。”

事實告訴我們,上市公司應該紮紮實實做好經營、練好內功,用靚麗的財務報表向股東和投資者進行回報。而不是在更改名稱上去多花心思,畢竟,如果公司把業績做不好,名字起得再花哨也沒多大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879

蔡東豪 - 這個名字我認識得太遲了

1 : GS(14)@2013-07-29 10:20:15

http://pulpwriter.mysinablog.com ... e&articleId=1266724

  告別原復生、孔少林,精電國際(00710)行政總裁蔡東豪心癢癢重過筆耕的日子。可惜辛辣不再,連他自己都承認,原復生不能復活,因為多了精電這個包袱,加上年紀大了,添了幾分「人性」,顧慮亦多了。


  學懂了從他人角度看事情後,他更心痛散戶們仍然盲目入市,他希望投資者能借鑑5位「金錢之王」的投資經驗,學會獨立思考,並掌握強者們的「成功竅門」,真正做一個擁有一身好武功的醒目散戶。


  他堅信學習別人成功之道再加上深入分析,是正確的投資之道。可惜財經演員充斥於市場,他憂慮投資者誤以為投資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對投資掉以輕心。本着把投資者「再教育」的「私心」,明知任重道遠,蔡東豪亦甘願重披戰衣!


  蔡東豪等同原復生、孔少林、余就風,3個角色建構了其前半生,一個甚具爭議又非常精采的前半生。


  或許「財經演員」一詞太深入民心,原創者蔡東豪予人囂張、不可親近的印象。商業電台那段不快經歷過後,他埋手寫作,他說要以更開放的態度重新認識投資,在《金錢之王》序言中,更引述著名德國首相卑斯麥一段話:「即使蠢材也可以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從人家的經驗學習美妙百倍。」


  他說:「個人喜歡投資及寫作,將兩件事併合一起,變成我的興趣。出書沒有甚麼目的,也不是為賺錢。我想用不同的身份去了解這些叻人的想法,最想了解他們如何思考。」


  透過訪問葉維義、林少陽、鍾民穎、陸東和陳鎮洪5位王者,他掌握了:「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投資風格。」兩年多後,蔡東豪撰寫了《金錢之王》續集,訪問了鍾民穎、王健漳、洪錦標、陳仰宗、雷剛和敖正明等對冲基金及私募基金經理,又從中學習了獨特的3大投資心法。


把寫作投資興趣結合


  他認真地說,「作為一個投資者,我有一個抱負,寫《金錢之王II》時,想法更具體,要寫另類投資,包括對冲基金及私募基金,兩個範疇在近幾年很流行,由於工作上遇到不少,所以很想了解他們究竟在做甚麼。這些人會用盡辦法令你不去寫他們,對冲基金願意接受訪問,他們肯定有問題,因為他們沒理由想給你知道他們在做甚麼。」


  至於他們買對哪隻股票,一點都不重要,「他們10年、20年內一定有錯,也一定有對,你去找出他們是如何分析、用甚麼框架、甚麼工具,不是比那隻股票選對與選錯更有價值嗎?一個投資者作長期投資,若贏面達51%,已經贏很多錢,短時間內很多情況及因素會影響結果。」


  《金錢之王II》序言是這樣寫的,「寫作是我的興趣,除了是一種享受,還有追求知識的目的,寫作過程不單是寫,還要學。寫作吸引我的地方,可能就是一個吸收、融會、表達的過程。我對另類投資充滿好奇,另類投資的基金經理彷彿在呼風喚雨,彈指間支配市場方向。他們行事神秘,無時無刻爭取把每一市場細節變為投資機會,千方百計確保自己的一舉一動在公眾視綫下隱形。」就是因為要滿足好奇心,他才會催生《金錢之王II》。


謙卑求真心理定輸贏


  訪問5位對冲基金界的王者後,蔡東豪說自己有很多得着,亦學習了不少,他不止一次發自內心地稱讚道:「那幾位王者真是很厲害,每次訪問後都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很無知,所知的事實在太少。最初以為他們各師各法,後來發現原來都有3個共通點:謙卑、尋真的好奇及絕佳的心理素質。」


  他直言:「謙卑及對事物的好奇心,我想我是擁有的,至於心理質素,有可能做不到。我曾經高度懷疑過自己是否可以從容面對壓力,我曾經面對壓力(如離開商台),但卻受影響,我認為這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間,而他們卻處理得好好。」


  何謂謙卑?蔡東豪口中的謙卑與字典裏的謙虛,不自高、不自大的意思不一樣,有其深層意思。他這樣形容謙卑:「不是那些行出來說,『各位大佬俾下面』的那種,而是懂得接受市場的無常,接受自己有很多不足,要在不完美的世界裏作出決定,要曉得接受錯誤。拉長來說,錯少過對已經很不錯。」


做錯決定最緊要認錯


  他深信懂得認錯是人生大道理,但不是人人做得到,「人生總有做錯決定的時候,『補鑊』一定有,最重要是認錯。就算事情不清晰都不要拖,先去做,在過程中自會找到方向。至於投資決定會不會贏,雖然結果不能預料,卻會盡量做好功課,這就是謙卑。」


  去年8月是投資界驚濤駭浪的1個月,波動之大是近年罕見,面對百年難得一遇的事件,走在前綫的對冲基金如何自處?Hindsight對冲基金公司創辦人之一鍾民穎說:「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遇上8月風暴,所有行之有效的投資策略一律失效,當優質藍籌如新鴻基地產(00016)股價無緣無故在1日內下跌一成,甚麼投資理論都徒然。」


  他續說:「在風暴來臨時亦錄得虧損,說實話風暴中最波動的一天,霎時間我們不知道要怎樣應付,最後決定還原基本步,重看基本因素,認為有不少股份值中得購入,在低位入市,最後收窄虧損。」


  由於對冲基金追求絕對的回報,積極地採取不同投資策略來爭取利潤,現實中基金經理和投資者都有七情六慾,容易受到身邊事情影響,想得愈多,愈容易犯錯。鍾民穎的例子,正是蔡東豪口中謙卑的絕佳憑證。


賣命式貼市未必最好


  第二項投資心法是好奇心,「有些人每天營營役役,但做事馬馬虎虎;有人永不言倦地去尋真,在尋真過程中練就一身好武功,就好比和尚仔每日擔水,師傅從不教功夫,都可以練成一身好武功。」


  第三項最重要的是心理質素,「我感覺到他們大部分都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工作和生活平衡,回到家睡得穩,這就是心理素質。有些人會將工作帶回家,不能脫離工作,每分鐘都要看Bloomberg機追着市場走勢,每分鐘都要賺錢。」


  他續說:「這方面多位王者都認為是『碎料』,股價下跌該如何是好?做股票的,最慘是沒有交出亮麗成績表,他們卻接受現實。所不同的是,叻人同樣會看Bloomberg機,卻不是分分鐘去想,看後會盤算未來3至6個月該如何部署,油價升到每桶140元又該如何,這才重要。」


心理質素等同抗壓力


  蔡東豪將心理質素等同於抗壓能力,他語重心長地說:「他們可以把壓力處理好好,有些人面對壓力可談笑自若,這些人比正常人叻,亦是成功的最大因素。以離開怡富資產管理,自立門戶的鍾民穎為例,雖然賺很多錢,但生活卻很簡單,如每天乘火車回家,他有自己一套life style,不愛炫耀。」


  又例如,常興(合隆)企業的掌舵人陳仰宗,他是恒隆集團(00010)創辦人之一陳曾燾兒子,他其實可以做二世祖,其專業管理的家族辦公室是全香港搞得最好的,陳仰宗接受蔡東豪訪問時說,他是投資在一個人身上,是投資在「一整個人」,不能劃分上班的他和下班的他,因為基金經理在上班以外的生活直接影響他上班時的工作表現。他的經驗是,婚姻不美滿的對冲基金經理,他的表現多數受到影響。


稱止蝕止賺說易行難


  曾經化身原復生,為廣大投資者拆解上市公司「蠱惑」招數的蔡東豪,被廣大散戶視為「投資大師」,他撰寫的《原氏物語》更成為投資者必讀的「天書」。蔡東豪卻說,自己在投資上與一個普通散戶無異,即使經常向叻人偷師,卻沒練成一身好武功。


  他坦言,在投資上自己曾交了不少學費,講就識得講,「要止蝕,賺3倍繼續hold住……實際上卻做不到。」 這樣的真相真教人意外!縱使不精於投資,他仍然努力研究如何去做一個精明的投資者。他問:「你有沒有聽過有散戶賺10倍?」還未回答,他已搶先說「沒有」,因為賺30%後,他們就覺得要走,升少少就急着放。散戶輸錢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不緊張小數目,輸掉數百元也覺得不打緊,他們都會想,輸幾百元只是小數目,橫豎幾百元不會讓我發達。


披露投資交專人打理


  你知道嗎?超級富豪不單緊張幾千以至幾億元,即使只是幾百元亦會計較,關鍵是不作無謂浪費。要不作浪費就要做足功課,更要像多位王者般,要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世事無常,接受你要人幫手的事實。


  投資者要反省,為何基金經理可以賺十幾倍?蔡東豪認為,「基金經理的信念較強,他們買股票時有一定的理據支持,當這些故事及大環境仍然繼續,就沒理由要賣。結論是,散戶和成功投資者的分別在於心理質素的不同,而質素可能有些少與生俱來,卻又一定經過後天訓練。」


  說到投資他可以滔滔不絕三數小時,但向他討教投資秘技,他一臉歉意地說:「識寫好的分析文章,不代表做分析會很叻,我亦可能會犯下所有投資者會犯的錯誤。」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甚少投資,反而將投資工作交給基金經理。蔡東豪不好意思地說:「實不相瞞,在9位《金錢之王》的被訪者中,有一個已經成為我的投資顧問。我寧願相信專家的意見,你要記住,怡富、富達後面有個人,要看那人是誰,因此認識基金經理的一切更重要。」


----------------------------------


原復生消失的原因


  財經演員一詞令「原復生」的名字「享譽」財經金融界,他鮮有向外界剖白「財經演員」一詞意念的源由。


  蔡東豪說:「從前當分析員時,有記者來電詢問市況,翌日打開報紙看見自己的名字,以為好醒,卻被老闆『照肺』。他問:為什麼你有真知灼見不是向客戶說,而是向廣大市民說?細想起來,當時老闆的話實屬當頭棒喝,證券行的客人付佣金為了聽專業意見,即使有意見應先給客戶提供。再仔細分析,願意與市民分享真知灼見的又是甚麼人……」


忍痛封筆為精電着想


  「股市跌500點,我哪裏會知跌市原因?為何天天都有人發表對後市的看法?除了報道新聞外,還可說甚麼?我真的不懂,這不是財經演員是甚麼?」


  他一直堅信,專欄作者是一門孤單的工作,所以明知「財經演員」一詞會惹來市場極大的迴響,或許會開罪不少人,他卻堅持「從心出發」。然而,命運卻不由人掌控,當年齡漸長,心智漸成熟,再背負精電這包袱,原復生不可以再存在。


  他說:「今天不能再做原復生,永遠都不能做,因為今日有包袱,今日有精電,如果我做任何事,無論在公在私,令到精電不便,這是對精電不公平,我會說不如不要搞那麼多事情。你的說話可能很有道理,但是有人不喜歡。知道嗎?別人要『逼供』很容易,他不殺你卻殺別人,最慘的是,那個人是你不認識的,何必呢!若有人因此而攻擊精電,更加不值得……經過仔細衡量,只有為原復生劃上句號才是最完美的做法。」


  原復生是本港第一個稱股市分析員為財經演員的人,而財經演員一詞曾令「對號入坐」的大市分析員甚為不滿,他卻無動於衷,還理直氣壯地說:Who cares?到底當年他哪來大膽「封號」的氣慨?「財經演員」源起又是甚麼?


借用科斯托蘭尼智慧


  原來他早已在專欄中解畫。他當時建議投資者閱讀《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作者為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股神從來不願意提供投資建議,認為投資建議是銀行和其他利益團體向公眾兜售股票的手段,關鍵在於投資者要在投資過程中作出冷靜和理性的分析,亦要因應自己條件作出適當調整。


  書中有一節以「分析家的荒唐詞彙」為題,他認為股神才是原創者,他不過是拾人牙慧。


  在《原氏物語》中,原復生指,近年香港冒起一群財經評論員,他們活躍於不同媒體,對大市走勢、個別股票素質、利率前景等,經常發表即時評論,部分比較突出的,更成為財經評論員中的明星。


為財經演員普及憂心


  「劇本是千篇一律,股市或起或跌,發生的事情大同小異。觀眾要認清楚的是,他們只是演員,對同一個劇本有不同演繹而已。如果希望從他們口中得到賺錢秘笈,那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他認為,將某類人模式化(stereotype)是不公平的,但財經演員的普及化確實令人擔心。他擔心投資者容易誤信財經演員的輕描淡寫,以為投資是簡單的事情,草草瀏覽公司近況,匆匆速讀股價走勢,定下止蝕位便可安心全情投入,為此他才會努力蒐集財經演員的潛台詞。


後記:今天的「原復生」


  蔡東豪與原復生並不相配!一直期待與蔡東豪做訪問,想知道他滿腦子想的是甚麼。


  眼前的蔡東豪與舊日的他不一樣,昔日的原復生謝絕電話訪談,絕對不可親近。今日的他會嘗試了解員工的內心世界,亦很有同情心,亦會侃侃而談投資「糗事」,坦白得沒話可說,連遭商台解僱後即時離港避世都和盤托出,相當配合,可以說是有求必應。


  問蔡東豪是甚麼令他更有人情味?他脫口說,是年紀大了,是因為有家庭了,亦因為幹起實業來;若沒有以上三大元素同時出現,或許他仍然孤軍筆耕,盡心盡力撰寫「商場現形記」。


  原來,人長大了的改變可以如此巨大!


----------------------------------


自嘲曾跟消息買股


  蔡東豪一直強調自己並不精於投資,以前作過多類型投資,包括開花店、買樓、買股票、買車等都鎩羽,他說:「我曾經做過愚蠢、不負責任的散户。總之,一個不負責任的投資者會做的我都做過,是那些『有口話人無口話自己』的人。我亦曾經因一個消息或一句『開車啦!』而盲目入市。回想昔日的行徑,的確很可笑,亦很傻。就因為自己想「知多些」(I want to know more)才衍生《金錢之王》I及II兩本財經類暢銷書。」


生活自律堅持寫作


  蔡東豪說:「我的生活很簡單,除了愛看書,寫作、行山外,基本上沒有甚麼嗜好。」他形容自己是一個很自律的人,每天10時多上床睡覺,準時凌晨4時起床看書兼寫稿。每日寫一點,即使某夜喝醉酒,翌日依然能夠4時起床,可能那天只寫50字卻不打緊。他堅持每天都要寫,因為寫作已是「生命的重心」。


認清個性創造財富


  他為《金錢之王I》作結時這樣寫道:「你的投資策略就是你的性格延續,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投資風格,要講投資策略,第一件事要問,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是一個凡事尋根究柢的人,只顧全情投入工作,你要想清楚你到底是哪一類人。」


  蔡東豪說:「我認識一位朋友,下班後竟然是一個亞洲蝴蝶標本專家,熱愛工作卻又鍾情於研究,且取得很大成就。有些人卻很現實,一心只顧賺錢,上班一件事,真心研究股票又是另一件事,你要知道自己的性格,不要騙自己。簡而言之,你明知有問題卻不敢去相信,就是對自己不誠實。只要知道自己是甚麼類型人,再向他人學習,學習他們的投資過程,這比衡量結果更重要。」


  不同人得出同樣的結論,可能經過不同分析,成功的投資者應採取包容的態度,廣納各派長處,創出自成一派的武功。


有生之年滬不及港


  有人說,香港終究會被上海取代,蔡東豪在新書《香港溫布頓》中斷言,「在我有生之年,上海不能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書名源於溫布頓效應(Wimbledon effect) 。英國每年舉辦溫布頓網球比賽,但英國從來沒說過一定要在自己地方勝出,這才是胸襟。你知道嗎,最近一次男單勝出的英國球手是哪一年,答案是1936年。英國選手一直只有陪打的分兒,然而,每年溫布頓令英國成為全球焦點,帶來無數遊客,誰是贏家顯而易見。香港亦一樣,香港金融業是唯一真正能接納其他國籍人士的行業,有「納賢」的胸襟,能夠唯才是用,這方面是上海追不上的。


﹏﹏﹏﹏﹏﹏﹏﹏﹏﹏﹏﹏﹏﹏﹏﹏﹏﹏


原復生解讀財經演員常用語


1. 基金換馬


  銀行股甲升,乙跌,必定是基金「換馬」。基金把部分資金分配至銀行股,發現銀行股甲的條件比乙優勝,所以出售銀行股乙,並購入銀行股甲是正常投資決定。原復生疑惑:財經演員怎會知道?


2. 值博率


  值,是值得;率,是比率;而博,是付出和收穫之間的動作,博有濃烈危險意味,反映當事人的超凡勇氣。到底值博率是甚麼?


3. 可留意


  經常聽到演員說,某股份可留意,看完內文也摸不清這句話的含意。留意甚麽?投資者應該怎麽辦?有甚麽原因驅使購入或出售?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若果股價真的波動,財經演員必定得意洋洋地說:「已叫你留意!」


4. 止蝕位


  通常設於現價跌20%的水平,目的是控制虧損程度。增強紀律性是值得培養的美德,但股價短期下跌,可能跟基本因素無關。911後很多股份下跌超過20%,如投資者為了止蝕而匆匆出售,是不智的決定。


5. 看高一綫


  看法好像是正面,但實際建議是甚麽?含糊曖昧的建議,是財經演員缺乏信心的表現。


6. 歐資盤入市


  因時差關係,歐洲早上正是香港下午的交易時段,如下午市況無緣無故波動,可把責任推至歐洲投資者,聽來合情合理,也難以確認。


----------------------------------


投資3大心法


 1.謙卑


 2.尋真的好奇心


 3.絕佳的心理質素


﹏﹏﹏﹏﹏﹏﹏﹏﹏﹏﹏﹏﹏﹏﹏﹏﹏﹏


蔡東豪簡歷


 年齡︰43


學歷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Ivey Business School工商管理榮譽學位


現職


 ˙精電國際(00710)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


 ˙中國風電(00182)非執行董事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成員


 ˙香港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副主席


工作履歷


 86至88年:任職加怡融資企業財務部


 88至93年:移民加拿大,先後於Sanwa McCarthy及Nesbitt Thomson當分析員


 93至96年:加怡融資企業融資部主管


 96至99年:長江基建(01038)策劃及投資高級經理


 99至02年:中建電訊(00138)執行董事


 03至04年:商業電台營運總監


 04至05年:友利控股(現稱華億新媒體,股號︰00419)執行董事兼董事總經理


 05至06年:友利控股非執行董事


 05年至今:成為精電國際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


 部分著作:《原氏物語》1至3集,《金錢之王》I及II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84

Figure王唱《妳的名字我的姓氏》示愛

1 : GS(14)@2015-11-12 08:35:09

《妳的名字我的姓氏》作曲:李思菘主唱:Figure Wong填詞:Figure Wong曾聽說過尋覓愛情就像天與地別離和重聚過程而我跟你贏盡正評日日有驚喜卻沒落泊的情境只相信當擠於死角大腦塞掉時可跟你安躺於家裡便覓到新意只想要最技窮動氣之時可喚你的名字唔理政治忘掉這世事從此以後 無憂無愁世事玄幻但偏選中你已經足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112/193693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23

【旅遊籽】倫敦地下鐵 路線名字由來

1 : GS(14)@2016-03-01 18:58:25

將會貫穿東西倫敦的鐵路Crossrail,預計於2019年全面落成,近日當局公佈將此路線命名為"Elizabeth Line",向偉大的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致敬。其實倫敦每條地鐵路線的名字並非空穴來風,你又知道它們的來歷嗎?
Central Line這路線於1900年通車,是當時最長的鐵路,由Central London Railway公司營運,這條橫貫東西的鐵路,於1937年擴建至倫敦外圍,所以撇除倫敦一字,簡單取名為Central Line。
Circle Line從名字已經估到八成,這是唯一一條巡迴行走的環狀線,像東京山手線一樣,故取名Circle Line。
Metropolitan Line這是全球最早出現的鐵路,於1863年通車,當時只於Paddington和Farringdon之間行駛。在英國,"the Metropolis"除大都市的意思外,亦意指首都倫敦,所以首條倫敦的鐵路又叫做Metropolitan line,當地人會簡稱為Met line。
District Line這是第二條倫敦鐵路,由Metropolitan District Railway營運,原本打算和另一鐵路公司Metropolitan Railway合併,後來此事告吹,路線就以District一字命名。而District一字其實語帶相關,在拉丁文中有裁判權或管轄權之意,隱隱與路經的Westminster(即國會大樓所在)不謀而合。未計即將落成的Crossrail,倫敦的地下鐵現有11條路線,未能一次盡錄,下回繼續。記者:陶思敏資料圖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1/195108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01

美國翁遭遺棄英國倒臥街頭只記得名字

1 : GS(14)@2016-03-13 02:39:26

美國一名患有腦退化症的長者,懷疑遭家人遺棄在英國街頭!一對男女去年11月在英國赫里福德郡(Herefordshire)發現柯里(Roger Curry)伏在街頭,他除了自己名字之外甚麼也不記得,當局相信他是美國人,現正一邊照顧他,一邊尋找他的家人。柯里在一個巴士站附近被發現,他當時臉孔向下伏在地上。當地一名女子指,一名美國年輕男子向她表示發現「柯里先生」,兩人便帶柯里到醫院,途中截停路過的救護車,但救護員來到後,該名年輕男子就失去蹤影;警方估計他是柯里的兒子或親屬。柯里送院後只記得自己的名字,未能提供其他資料,身上沒有錢和身份證。當局現將他交由護理中心照顧,又指柯里只能說出單字,無法完成整句句子。當局求助國際刑警、犯罪調查局、加拿大和美國大使館展開國際調查,加拿大大使館發放柯里的影片,不少人認為他操美國口音。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2/19526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07

【風月留痕】性愛電影 女角名字的啟示

1 : GS(14)@2016-03-30 14:43:42

女人躺在床上,名字真是十分重要,至少叫喊起來,可以令人為之一振。英國記者Jon Millward曾經做過一個天下男人均認為是最偉大的調查:深入研究一萬位女優的特點。其中發現最多人起用的女優名字,頭五位分別是:聽起來便覺可愛的Nikki、有仙氣的Angel、甜美的Candy、性感的Amber、Alexis。不過讓我最感興趣的卻是soft porn性愛電影中女主角的名字,深入研究,便知絕非亂改,每個名字背後都有故事,我們先來分享A至C的名字。



A:Anastasia

男主角Grey的姓氏,已道出《Fifty Shades of Grey》故事的精髓:男女主角性與愛、對與錯,浮游於灰色地帶的關係。從姓氏的精心挑選,我相信男主角Christian與女主角Anastasia的名字更非無心之舉。整套電影都在挑戰宗教信仰、社會價值觀,從Christian這個「基督徒」名字可窺一二。又有人嘗試從聖經中尋找50這個數字的意義,居然是拯救的意思,這就有趣了,因為Anastasia正有重生之意,不少信徒會以此命名於復活節或春天出生的嬰孩。


《Betty Blue》中的Betty,令人聯想起卡通人物Betty Boop,同樣是性與自由的象徵。

B:Betty

現在很少見到父母為孩子取命Betty,它更位列網上最討厭女生名字的榜首,因為Betty是上世紀二十至五十年代最常用的名字之一,現在太老氣喇!然而,翻查Urban Dictionary便知,叫得Betty的女人,一定是位hot chick,即辣妹!1986年有一套經典的法國電影《Betty Blue》(巴黎野玫瑰),Betty是位歇斯底里的女人:深愛着一個喜歡寫作的工人,會為他以打字機打出手稿寄往出版社,卻會因吵架而在男友面前燒屋;揭起裙襬以真性器官代替中指,辱罵欺負男友的老闆;最後更因懷孕失敗而患上精神病挖出自己眼球。Betty,是自由、熱情、性感的象徵。當導演首次看到短髮厚唇的Beatrice Dalle,就認定她是Betty了。而Beatrice Dalle身穿跌膊紅裙的一幕,令人相信是參考Betty Boop的形象而塑造。在那個爵士樂flapper的三十年代,Betty Boop正是最先象徵性與思想自由奔放(carefree spirit)的卡通人物,與Betty Blue的意義相合。但弔詭的是,Betty與Beatrice字源相同,而現實中的Beatrice與Betty一樣,懶理世俗眼光,盛傳她與導演、男主角皆有一手,後來又嫁給服刑中的囚犯,在監獄進行婚禮。


《本能》中由莎朗史東飾演的Catherine,名字有innocent的意思。

C:Catherine

在《本能》電影中,戲裏戲外爭論已久的就是莎朗史東飾演的Catherine究竟是否無辜。電影最後一幕,給觀眾留有幻想空間,但床下的冰刀,又讓人相信她就是兇手。不過,Catherine這個Anglo-Saxon的名字,對美國和英國人而言,都有innocent的意思,除了解作天真無邪,同時是否在暗示Catherine的無辜?有趣的是,很多人說《本能2》是J.G. Ballard所寫的《Crash》(1996年由David Cronenberg拍成電影)的延伸,而Catherine是Ballard常用的名字,因為Catherine正是他太太,在Ballard眼中,是個自然、擁有好奇心的女性。



撰文:陳芷慧編輯:陳國棟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30/195490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795

《炎黃》新一期擅用原編委名字

1 : GS(14)@2016-08-10 07:54:43

北京敢言政論月刊《炎黃春秋》慘遭官方派員接管後,事件再有新進展。奪權後官方編輯部發行最新一期8月號雜誌(圖),竟私自將原來的雜誌社編委、胡耀邦兒子胡德華掛名為顧問。胡德華已向中國藝術研究院發聲明,要求更換內頁刪去其名字,聲言要追究責任。新一期《炎黃春秋》內頁,刊出多名原領導層姓名,包括杜導正及胡德華被列為顧問,王彥君被列為副總編輯。《炎黃春秋》原領導層發聲明,指原副社長胡德華已向中國藝術研究院發聲明,強調不同意、不接受、不就任新領導層的顧問一職,要求更換內頁,刪去他的名字,要求研究院三日內回覆,以及保留依法追究權利。北京著名大律師張思之昨亦聲明,指任何以《炎黃春秋》名義出版的刊物,不得冒稱本人為「常年法律顧問」。高瑜亦在Twitter轉述原編委等人的呼籲:「搶劫者,以冠冕堂皇的主管主辦單位的名義,強佔了我們的辦公地點和我們的網站,竊取了我們合法手續和辦刊的必備條件。我們只能與你們告別。」
Twitter/明鏡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0/19730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251

《你的名字。》導演下月攻港

1 : GS(14)@2016-10-01 13:20:00

由新海誠執導的賣座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已連續5星期票房冠軍,本周末後將超越宮崎駿告別作《風起了》創下的120.2億日圓(約9.1億港元)之票房紀錄,相信贏埋《崖上的波兒》的155億日圓(約11.7億港元)亦指日可待。該片於當地掀起社會現象,原著小說已賣出100萬本,LINE亦推出貼圖應市,並鐵定11月11日在香港上映,屆時新海誠會來港宣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01/197870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