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銀行CEO博林:只想做亞洲“分銷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850.html
過去幾年,當投資者們用“東進西退”來描述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發生的變化時,在私人銀行業務井噴發展的亞洲市場上,也呈現出另一番“東進西退”的場景——金融危機後,迫於監管成本和提高股本回報的壓力,歐美大行不得不把重心收回到核心市場,大力削減非核心業務,而一些亞洲銀行則成了踴躍的接盤者。
“私人銀行業面臨越來越多挑戰。”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新加坡銀行行政總裁博林(Bahren Shaari)直言,過去幾年,低回報的市場環境、監管成本的不斷提高壓縮了盈利空間,客戶對收費透明度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
6年前,母公司華僑銀行以14.63億美元收購了荷蘭國際銀行(ING)的亞洲私人銀行業務,與其原有私人銀行業務合並後重新命名為新加坡銀行。6年後,新加坡銀行選擇了繼續擴張,在今年4月以3.2億美元收購了巴克萊銀行在新加坡和香港的財富及投資管理業務。
今年3月底,新加坡銀行資產管理總值已增至570億美元,並購完成後資產規模將增至733億美元。但在博林看來,如何持續地為客戶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產品以及加強聯系,遠比單純地擴張規模更有意義,從這一角度,新加坡銀行也無意跳出亞洲這個核心市場。
“我們與瑞士或者中國的私人銀行都不太一樣,可以說是東方和西方的結合。”新加坡銀行香港分行行政總裁、大中華區環球總監關國然認為,作為一家亞洲的銀行,新加坡銀行更懂亞洲人的哲學,而與歐洲銀行合並,又吸收了對方的運作模式和經驗。
只做亞洲的銀行
《第一財經日報》(下稱《日報》):在金融危機前,巴克萊銀行曾野心勃勃要成為財富管理行業的領軍者,現在新加坡銀行也顯示出擴張的趨勢,你們有給自己定下類似的目標嗎?
博林:我們沒有,新加坡銀行還是希望把精力集中在核心市場,也就是亞洲。實際上,你看到巴克萊銀行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剝離資產),英國、美國才是他們的核心市場,而我們的核心優勢則是在亞洲。在亞洲,供我們開發的客戶已經綽綽有余,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為客戶持續地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新的產品以及加強與客戶的聯系,這些遠比單純地擴張規模更有意義。
《日報》:現在巴克萊的業務與新加坡銀行的現有業務仍在整合過程中,完成並購後,新加坡銀行會有哪些變化?將如何定位?
博林:我想收購之後,隨著兩邊融合,最後會取二者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和風格來,但總體不會有很大改變。我們仍然會關註業績、客戶滿意度這類核心指標;監管環境沒有改變,因此風險管理措施也與現在基本保持一致;客戶群可能有所變化,但解決方案大同小異。
從資產角度,我們的資產遍及全球市場,為客戶提供全球資產配置方案。但客戶主要在亞洲,畢竟我們是一家亞洲的銀行,現在已經在迪拜、新加坡、香港、馬尼拉這些核心城市布局,我們會繼續在亞洲區內運營。
我們看重的不只是規模,而是希望成為亞洲區內最好的私人銀行,這就要看客戶的滿意度,客戶是否滿意與規模並不直接相關。我們不可能在亞洲的所有國家/地區運營,對那些不具備競爭優勢的市場就不應當涉足,盲目擴張規模,並不意味著能成為最好的銀行。與巴克萊的業務合並後,我們暫時會將註意力更多地放在內生增長上,並購會讓我們的銀行家數量增加到400人,這足以提供很大的發展空間。
《日報》:對新加坡銀行而言,現在亞洲區內最重要的市場是哪里?
博林:我想對我們來說,整個亞洲都同等重要,無論是東南亞、北亞還是中東。我們在東南亞已經有很長歷史,在中東從1990年代就開始紮根,在香港的歷史也已經不短。現在,亞洲的很多國家/地區的經濟仍有高速發展,經濟增速保持在5%或者7%,與發達市場相比,經濟增速仍然驚人,對我們來說這也就意味著大量的發展機遇。只要經濟繼續在發展,就會有更多富豪誕生,現在,亞洲仍然是超高凈值人士增長最快的地區。
挑戰升級 發展繼續
《日報》:過去幾年,我們看到很多歐美銀行剝離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但同時亞洲銀行在這塊業務上卻更加激進,你如何看待現在這個進入市場的時點?
博林:宏觀經濟環境確實不是很好,過去幾年,我們一直處在低回報的市場環境下,一些地區/國家需要通過負利率政策來促進經濟增長。顯然,(銀行)提升收入的難度增加,同時成本卻不斷提高,私人銀行業務面臨越來越多監管成本,這也就意味著盈利在持續減少。另一方面,客戶對透明度的要求也在提高,他們希望清楚了解每一項費用為什麽要收以及付費後能夠獲得怎樣的回報。
在這種背景下,私人銀行業肯定要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但我們為什麽要繼續發展?因為我們還是堅持做亞洲的全球化私人銀行,亞洲是我們熟悉的市場,華僑銀行在亞洲已經有超過80年的歷史,過去一直支持著亞洲企業家們,和他們一同成長,我們對亞洲核心市場有很強的承諾。
《日報》:很多機構都看到了亞洲市場近年來的潛力,例如一些瑞士的私人銀行也在積極滲透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亞洲,新加坡銀行如何與這些超過百年歷史的銀行競爭?
博林:私人銀行業本身已經改變很多,但唯一不曾改變的就是“什麽是私人銀行”——成為客戶最值得信賴的理財顧問,加強與客戶之間的聯系。要成為客戶信賴的顧問,並不一定要有上百年歷史,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贏得信任和讓客戶感受到被重視。對我們來說,華僑銀行已經在亞洲運營超過80年,一直與亞洲的企業家們一同成長,為其發展提供支持,是已經獲得他們信賴的專業機構,我們有理解亞洲客戶需求的優勢,我們能提供的也不僅是私人銀行,而是依賴母公司的全方位支持。
《日報》:過去幾年里,中國本土的私人銀行業也在快速發展,新加坡銀行與這些私人銀行服務有什麽區別?
博林:我對中國的私人銀行還不是很熟悉,但我想我們之間有一些不同,一是我們在國際市場的歷史很久,意味著我們更了解離岸產品、股票、債券等,有很強的研究團隊支持,能夠為客戶提供投資離岸市場的服務;第二是我們的顧問咨詢模式,我們不向客戶出售任何產品,只是出售建議,為客戶在不同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新加坡銀行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本身沒有其他業務,我們通過與全球範圍內的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基金、銀行等機構合作,為客戶遴選合適的服務或者產品,並不僅限於華僑銀行旗下的其他機構。可以說,我們不是生產者,而是“分銷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很多時間培訓銀行家們,不可能一蹴而就。
從創業五年失敗到年利潤破千萬的逆襲,他只想讓你的購房過程透明化,幫你找到一個溫暖的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2/156793.shtml
從創業五年失敗到年利潤破千萬的逆襲,他只想讓你的購房過程透明化,幫你找到一個溫暖的家
牛投網
2016-06-22 10:37
李成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在房脈感受到家的溫暖,並且通過房脈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家。而房脈,也將成為李成夢想的歸宿。
有人說,
人一生中最閃亮的夢想
是在不斷的改變中 蛻變出來的。
而我的人生經歷了三次 轉變。
▼
我是李成,
一個北漂創業了十年的西安人。
▼
1999年,我從西安考上了北京的大學。
在這四年里,
我倒賣過呼機,組織過大學生北京周邊遊,
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
但也因此荒廢了學業,沒能拿到畢業證。
這成為了我的第一次轉變。
2003年,我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
主要做的是搭建網站代理的服務。
然而,我失敗了。
五年的堅持到最後似乎變得“一無所有”,
但卻讓我不斷地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這是第二次轉變。
在我窮途末路之時,經朋友收留,去了一家廣告公司。
在公司里,我做過行政、當過司機、幹過市場,
到後來發展到獨立帶團隊,
做起了房地產廣告的全案策劃。
兩年後,我獨自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
主要代理房地產廣告,
還拿到了津港高速戶外廣告立柱的代理,
年利潤破千萬。
這是第三次轉變。
也正是這一次轉變,
讓我接觸到了許多房地產商和購房者,
我開始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2013年,出於業務拓展的需要,我又去做了房產代理銷售。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接觸了大量的購房者,發現大部分購房者的需求很簡單,無非就是想用實惠的價格買到自己所中意的房子而已,這是他們最直接的人生目標。
但他們很難明確的說出他們自己到底需要找一個什麽樣的房子, 基本上都是從鋪天蓋地的樓盤廣告尋找樓盤信息,殊不知這些廣告都是開發商雇傭寫手所炮制的“美好願望”。而進了售樓部,各家都說各家的好,什麽是最適合自己情況的房子,卻沒有人能理性給予分析 ,往往被售房銷售稀里糊塗的說暈了!
回想起來,我自己也有過兩次購房經歷。第一次是2007年,我在北京燕郊買了一套房,作為婚房使用,買好房後沒過多久就被朋友數落了一番,他當時的原話是,“你來北京還在燕郊買,是不是傻?應該買通州的房子”。現在,北京其他地區的房價翻了好幾番,但燕郊的房價果然和幾年前相差無幾。
另一次是2010年在西安,我吸取了前一次買房失敗的教訓,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網上認真對比各個樓盤的信息,但卻還是沒能找到中意的房子,最後還是靠著朋友的推薦,買到了如今居住著的好房。
這兩次購房經歷,讓我很困惑,也很無奈。看房對普通人來講是一個貨比三家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漫長又辛苦,購房者很難去做大量的對比和研究。 因此,一次性數百家樓盤分析匹配,作用就很大。
而房產的購買主體是有群體同性的,如果社群化聚集起這群人,根據群體特性進行團購議價,不但能節省成本,而且能大大提高客戶體驗! 這個也只能是站在購房者角度的第三方能夠做而目前市場又不存在的。
▼
於是,我開始思考,我能不能去做這樣一件事兒,讓買房變得簡單起來。
在充分掌握房產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創立一種全新的銷售服務模式,就是換位思考,從購房者的角度出發,搭建一個全透明的第三方房產信息平臺, 從各個方面為購房者做綜合而全面的考慮。特別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白銀時代的到來,開發商低成本拿地、高價賣房的黃金時代已經終結,如今除一線城市外,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成為樓市“新常態”,購房者在買房時越來越重視自身的權益,以及信息的透明化。
基於這些原因,我決定回到市場空間更大,更有代表性的二線城市去發展市場,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我的家鄉——西安 。
▼
房脈,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一種全新的購房服務理念。
它顛覆了傳統的銷售模式與理念,對於房地產傳統的廣告以及銷售環節進行跨時代的創新,掀開那些眼花繚亂、華而不實的廣告,砍掉那些漫無目的的廣告宣傳,從源頭上降低成本,幫助購房者找到一套真正滿意適合自己的家,創造買賣雙贏的局面。
我們在西安有選擇性的與一百多家優質樓盤合作,不誇大每家樓盤的優點,不隱瞞每家樓盤的缺點,始終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客觀評價樓盤 ,在真正了解用戶需求的前提下,給用戶提供最真實、最適合自己的房產信息。同時,集合在房地產市場打拼多年的從業人員,讓他們成為私人購房顧問,如同老朋友一樣站在購房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幫購房者解決買房過程中的顧慮、疑惑、議價、沒時間、沒精力、沒安全感等問題。
▼
從2015年7月產品上線至2016年3月份,7個月時間房脈已實現盈利。 2016年3月實現利潤24萬元,凈利潤8萬元。房產分析師人均收入1.2萬元/月,最高可達1.8萬元/月。
房脈成交率是傳統銷售渠道的3-5倍, 人均單產每月3.5套。已成交客戶老帶新推薦率高達40%-50%,拓客成本降低到同行和其他渠道的50%。
2016年1季度,受春節季節性成交低谷影響,西安房產全季度成交量比上月環比縮減3成,房脈在此環境下實現月成交穩定100套左右,並在3月份實現盈利。
經過近一年的市場實踐,房脈商業模式的可靠性得到全面驗證。
▼
房脈目前團隊有100人,房產分析師共計52人。
胡誌超,房脈VP, 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MBA,資深房地產人士。從事房地產營銷十五年,十多年地產營銷專業公司高管工作經驗,有著萬科,龍湖,碧桂園等近50個樓盤項目全程操盤經驗。
陳現迎 ,房脈CTO, 曾任上市企業資深CTO,高級軟件工程師。上海交通大學畢業,海外工作經歷。15年技術研發和項目管理工作經驗,主導的“北京市政府移動應急指揮平臺”曾獲美國高通公司全球開發商大賽“最佳公共服務獎”,技術項目NasdaQ IPO上市成功路演經驗。
楊嘉民,房脈COO, 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師、MBA,中級策劃師。4年網絡、社區、旅遊、美業等行業O2O項目策劃運營經驗,10年企業品牌營銷策劃及16大項目管理經驗。擅長商業模式策劃及落地執行,跨界運營資源整合。
此次在牛投網的融資,首先得到了李直先生的支持, 作為拉力大咖(北京)汽車運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OO,具有豐富的公司運營經驗及股權投資經驗。作為天使投資人,成功投資了秦學(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截止目前,秦學教育在全國已擁有個性化學習中心100余家,預計全年現金收入3億人民幣。他認為,房脈站在購房者的立場提供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同時隨著品牌的提升和規模的擴大,房脈的毛利率會有顯著提高,這個模式可快速複制、擴張至其他二線城市。他本人將領投150萬元,希望也能得到你的支持!
▼
房脈將建立起“一個數據中心平臺,四大產品系列,六款產品形態”的綜合產品線。房脈C端APP、B端微信、CRM均完成2個版本的叠代;PC端官網正在規劃2.0版本;已成交客戶老帶新推薦率高達40-50%;拓客成本降低到同行和其他渠道的50%;已在西安開設體驗店1家。
通過這次融資,我們將實現幾個目標:
1、2016年底,招募200名房產分析師。
2、2016年預計實現單月利潤180萬以上,單月銷量600套以上,單月銷售額3億元以上。
3、通過線上產品及運營,建立房脈品牌信任度,提高獲客量,降低獲客成本,爭取做到成交量的一半來源於線上蓄客,獲客成本由3000元降低到1000元。
▼
我不願意自己的人生像日歷那樣,
每天只是把日子一張一張撕下來而已。
人來到這個世上,
總要讓自己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兒。
我很欣賞一些成功的企業家,
但不是因為他們的大富大貴或功成名就,
而是欣賞他們為這個社會帶來了
更創新的產品、
更人性化的服務,
和更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創造“房脈”是我的理想。
我想讓更多的人能夠在房脈感受到家的溫暖,
並且通過房脈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家。
而房脈,也將成為我夢想的歸宿。
▼
此次眾籌,我們將於6月22日晚上20:00
在牛投APP 上開啟視頻路演直播。
更多關於房脈 的信息,
將由我本人為你解答。
先轉發,再掃二維碼 ,
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本文作者牛投網,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niutou_001)授權。]
購房
房脈
贊(...)
分享到:
希拉里敗選後首度露面:曾只想窩在家里再也不出門
17日據CNN報道,一星期前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敗給特朗普後,希拉里首度公開露面,並表示“今晚來到這里,對我而言真不是簡單的事”。
當日在華盛頓的一場兒童慈善機構的演講中,希拉里對著數百名觀眾稱,“過去這一周,我好幾次只想把自己埋在書里、抱著我的狗,永遠不想再踏出家門一步了。”
希拉里呼籲美國民眾“永不放棄”
對於選舉結果,希拉里表示,她深知很多支持者對選舉結果深感失望。“我也是,(失望程度)難於言表”,她說,“我知道這很難,我知道過去一周很多人自問,美國還是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國家”。
但是在演講中,希拉里仍敦促觀眾為美國價值觀奮鬥,“美國需要你們”。她呼籲大家“相信我們的國家,為我們信仰的價值奮鬥,永不放棄。”
阿信屋只想守本業
1 :
GS(14)@2011-11-08 00:34: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77655
人物專訪
「 759阿信屋」因定價太低被供應商停止供應可樂,市民發起「罷飲可樂大行動」支持這間賣平貨的零售店,老闆林偉駿頓時變成網絡大紅人,他坦言沒想過報章和網絡的力量這麼強大,「其實我唔係撩事鬥非,只係想安守本業。」記者:陳新政
林偉駿另一身份,就是經營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線圈及電容器等電子零件的 CEC國際( 759)主席, CEC上市時,林偉駿雄心萬丈,他在招股書上曾說過公司業務每年要保持 10%增長,公司的確每年都在擴充,生意額最高峯時曾接近 10億元,可惜 08年一個金融海嘯,像一盆冷水照頭淋,他要大刀闊斧裁員 3000人,才能保住公司,令餘下 5000人繼續有飯吃。此打擊太大,更令他不再冒險,「守住本業就算,夾硬谷起冇意思,唔想經濟一差又裁員。」
現年 52歲的林偉駿不再攻只願守,與他近 40年開廠經驗有密切關係。林偉駿白手興家, 13歲小學畢業後入工廠打工, 21歲被人游說下,自己開始接生意來做,每張定單幾千至一萬元,「 80年代香港好難請人,人工成 600蚊一個月,大陸只係 70蚊,每日就坐漁船運貨返大陸加工,再運返嚟賣,慢慢咁做落去。」
自己並非做爛市
生意開始做大,林偉駿膽粗粗拿着 3萬元走上中山開廠,專造線圈等零件,但當時已有很多大廠對手,要生存只能鬥平賣,「人哋賣 3個半,我就賣平 1蚊,結果被行家投訴破壞行規。不過對方只有兩種方法,一係打低你,一係同你合作。」結果大廠 TOKO做了 CEC國際股東。林偉駿認為自己並非做爛市,公司貨品有質素才有市場,諸如 SONY及 CANON等大牌子,都是他的客仔。
不過,現實世界除了有實力亦要照顧江湖地位, CEC國際在線圈界仍然是小角色, SONY及 CANON的貨源仍要依靠其他大公司,為令每位供貨者安心,他們要靜雞雞問 CEC國際要貨,「佢哋( SONY及 CANON)唔會得罪大廠,但一直都背後向我攞好多貨,證明我啲貨有質素!」 08年一個金融海嘯,險些淹沒這位小廠家,林偉駿憶述時,仍嘆指「打擊實在太大,好彩當時公司冇乜借貸,冇夾硬谷大市場。呢次教訓我,做嘢冇得充大頭鬼。」
經過慘痛教訓,林偉駿變得更加審慎,廠房有空餘產能都不敢用盡,「而家每年有 6、 7億元生意就夠。」他指工廠越來越難撈,內地工資明年又加 20%,毛利不斷受壓,只能自行研發技術,控制成本。他坦言以員工第一,股東反而只是其次,「其實間公司有冧巴,好似冇冧巴咁,上市公司做到咁都幾慘,但我唔想再冒險,要保住班夥計嘅飯碗。」
良心老闆難做,大陸生意更難做,林偉駿指自己不擅交際,沒想過打入內地龐大市場,淨係應酬都頂唔順。
林偉駿與本港不少廠佬一樣,將閒錢投資地產,在 CEC國際年報中,不難發現其手持住宅與工廈物業,林偉駿只簡單說,是投資而已,不過,今後不會再買住宅。至於公司大本營興運工業大廈(現已持有六成業權),「只會買多啲觀塘棟大廈業權嚟自用。」
明年 7月殺入屋邨
林偉駿坦言「 759阿信屋」是他最後的投資,「中山東鳳鎮廠房塊地有無敵海景,政府經常叫我起樓,但我唔會掂其他生意啦。」的確,由於「 759阿信屋」只成立 15個月,未夠 2年資格做房協租客,到明年 7月,「 759阿信屋」勢要殺入屋邨,到時林偉駿有排忙。
林偉駿小檔案
• CEC國際主席、董事總經理及執行董事
• 13歲小學畢業後開始入工廠打工
• 21歲在中山開廠,並創立 CEC國際
•去年 7月創辦連鎖零售食品店「 759阿信屋」
2 :
GS(14)@2011-11-08 00:35: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777656
「 759阿信屋」雖然在網上爆紅,然而老闆林偉駿持有的 CEC國際( 759)上市近 12年,股價一直「潛水」,市值只有 1.66億元,自 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近兩年半來已無派息,不過公司去年純利 2859萬元,終於再度派息,他指手上已接獲近 3個月定單,「希望嚟緊會再派息!」
成本增毛利受壓
儘管歐債危機日益嚴重,令歐州市場銷售比例下跌 20%至四成,但林偉駿指,日本市場自 3月地震後已漸復蘇,廠商定單不斷提升,當中不少是來自日本客人,此令佔營業額六成的日本市場銷售可保持穩定,他並有信心來年度整體的營業額維持在今年的 6.4億元水平。
不過,面對內地工資成本上漲,如銅、鋅等原材料價格暴增,公司毛利受到很大壓力,但卻不敢將成本轉嫁予客戶,只能靠提高技術及現代化生產,控制成本。林偉駿指客戶並沒出現拖數情況,應收賬款周期維持在 70至 90日之間,公司現金有 7838萬元。
由於 08年金融海嘯一役令公司重創,裁員近 3000人,林偉駿坦言不會再擴充業務,「啲夥計跟咗我廿幾年,唔想再打爛人哋飯碗。」事事以員工為先,後果就是令公司賺少了錢,股價亦隨之大跌, CEC國際在 99年以每股 1.1元上市,上市一年後,股價與成交齊跌,今年曾跟隨大市升至 0.44元,但上周五收市報 0.25元,林偉駿謂公司最近生意有所回升,「嚟緊再派息,總算對股東有個交代!」
3 :
GS(14)@2011-11-08 00:35: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777657
「地產霸權」經常被港人掛在嘴邊,想不到零售市場也有「霸權」!記者上周到林偉駿在觀塘的辦事處做訪問,剛巧當日就有深水埗集貨舖平賣「出前一丁」被供應商施壓,林偉駿得悉後感到無比驚訝,「自從我哋同太古單新聞後,竟然仲有呢啲事發生?」他慨嘆市場壟斷無處不在,「 759阿信屋」被供應商施壓後,放棄售賣本地貨,轉戰日式食品市場,反而殺出一條血路。
去年 7月才開業的「 759阿信屋」一直以平價貨招徠客人,但自從被供應商停止供貨後,老闆林偉駿有感香港食品市場狹窄,貨源被人壟斷,轉戰日式零食市場,直接由日本進口食品,「為咗貨源穩定,阿信屋擴展速度迫住加快,反而越做越多。」林偉駿指日本市面有 6000多款零食,阿信屋目前只引入其中 2000多款,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今次自己由日本攞貨,點定價都冇人理。」
明年 4月擴至 90間
阿信屋的平價貨深得街坊歡迎,供應商施壓事件經傳媒廣泛報道後,更令阿信屋知名度大增,「估唔到《蘋果》咁大影響力,更堅定阿信屋嘅發展計劃,如果生意好咗我就加價,肯定會俾市民鬧死。」林偉駿指這次與太古反面,阿信屋惟有以後不賣本地可樂,但日本食品市場龐大,「好多生意係一個人做唔晒,唔能夠同最大供應商(四州)合作,都幾遺憾。」
阿信屋年底將有 60間分店,到明年 4月更會擴至 90間,林偉駿坦言自己做事急進,阿信屋只花了一個月時間籌備,但這盤生意絕不冒險,「我哋咖啡賣 6蚊兩罐,人哋就賣 10蚊,毛利空間幾大!我就係睇中呢一點,知道零售市場有好多事可以做。」林偉駿指阿信屋的目標,是令香港人覺得食日本嘢是等閒事。
4 :
passport(1491)@2011-11-08 02:09:32 會否比佢借呢次機會而成功呢?
5 :
KENLIN(17685)@2011-11-08 02:30:41 4樓 提及 會否比佢借呢次機會而成功呢?
有成千個本, 又識印公仔紙, 應該WIN 硬既, D SUPPLIER 好現實既, 你十間唔俾貨, 如果有100間我諗係你話賣唔賣佢D貨俾。可能可以分拆上市都唔定
6 :
honey(6546)@2011-11-08 09:58:15 主席既創業精神都好犀利
7 :
ice9(17077)@2011-11-08 14:01:55 良心老闆都不擅交際
8 :
GS(14)@2011-11-08 21:02:30 5樓 提及4樓 提及 會否比佢借呢次機會而成功呢?
有成千個本, 又識印公仔紙, 應該WIN 硬既, D SUPPLIER 好現實既, 你十間唔俾貨, 如果有100間我諗係你話賣唔賣佢D貨俾。可能可以分拆上市都唔定
分拆就要賺一千萬cash flow 同埋有可行發展計劃
9 :
GS(14)@2011-12-16 12:59:4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215646_C.pdf
上半年做到5,450萬生意,都是虧200多萬...
近年集团另开拓759阿信屋/零食屋的新零售业务,以薄利多销形式推广优质日本
零食、副食品予本港普罗市民。期内,集团之销售及分销费用和一般及行政费用分
别为24,467,000港元及47,498,000港元,分别较去年增加18,616,000港元及10,169,000
港元。销售及分销费用之增加主要原因为支付店铺租金、前线员工薪资及相关之
运输费用。此外,通胀加剧引致本地及国内营运费用不断提高,加上货币市场持续
波动带来之汇兑损失亦进一步推高一般及行政费用。以上种种,难免对集团的经
营溢利构成压力。
....
零售業務
本集團參照日本生活區的消費模式,開拓新的零售業務,並於2010年7月7日於葵涌
廣場開設首家門市 – 「759阿信屋」,市場目標為服務廣大街坊,「759阿信屋」選址
深入民居,大多數店舖設於大型屋苑、公共屋村及鐵路沿線商場。截至本中期報告
公告日為止,門市數目增至53家。「759阿信屋」主要零售從日本及世界各地自行進
口的零食、飲料及其他食品,產品原產地主要為日本、台灣、韓國及歐盟,當中以
『日本直送』的份額佔整體零售業務的總貨量約69%,台灣佔18%,韓國佔6%,歐盟
佔4%,本港及中國內地佔3%。
「759阿信屋」定位為超市式連鎖零食商店,採取高流量、多品種選擇性及廣泛銷售
點分佈的政策,再配以舒適的環境、稱心的服務及食物安全的品質控制,務求提高
顧客選購食品的樂趣。在增設分店的同時,本集團亦充當進口商的角色,致力直送
優質的日本及海外食品以供應「759阿信屋」的顧客。由於目前尚未具全面的經營實
績,我們因應客戶群的口味、喜好持續不斷調整進口品種,再者,持續引進日本及
世界各地之新產品及時令品種來給予顧客較新之選擇,並以實質的銷售數據作統
計分析,循序改善貨架上的品種組合,一方面使顧客能享用合心的產品,另一方
面,本集團能提高零售業務的貨物流轉量及速度。
於回顧期內,本集團對零售業務之年資仍然淺薄,目前仍未具充足的經營實績來說
明「759阿信屋」之業務成功與否。然而,自去年7月開業以來,「759阿信屋」之業務
規模,隨著店舖數目之增加,銷量、進貨量以及會員人數都持續保持上升勢頭。
我
們將「759阿信屋」之發展分為3個階段,首階段由2010年7月7日啟市至2011年4月,
分店數目為11家。第二階段由2011年4月起至本年底,分店數目將增至約60間,目
前「759阿信屋」正處於此階段。第三階段將至明年年中,目標增至約90家。於2011
年10月31日,集團已開設 49 家分店。期內零售業務的收益額為54,503,000港元,佔
集團總收益14.8%。零售毛利率為27.8%,較傳統電子元件製造業務為高,零售業務
經營虧損為2,301,000港元。
...
本集團旗下「759阿信屋」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目前之業務規模一直按步增長。本
集團將以內部財務資源擴張銷售網絡。然而,本集團認為「759阿信屋」的前路將面
對無數的挑戰,我們已作出準備,持續不斷地按經營實績及數據對業務作出調整
及改善,並將堅持目前的高流量的經營政策,不斷提升優質的客戶服務及向客戶
提供更多產品選擇,並以系統化定價,期望能獲取顧客的信賴及取悅其歡心。我們
深信如果能夠獲得廣大顧客的持續支持,「759阿信屋」的業務將能繼續發展。
10 :
idsdown(1658)@2011-12-17 22:18:16 前排放工經過佢個倉門口差唔多日日都有拆櫃, 佢個倉應該差唔多變晒零食倉
11 :
GS(14)@2011-12-18 10:26:29 10樓 提及 前排放工經過佢個倉門口差唔多日日都有拆櫃, 佢個倉應該差唔多變晒零食倉
應該有最低入貨量
12 :
idsdown(1658)@2011-12-18 10:31:03 一日最少一隻40尺櫃, 但應該唔止.
都幾好生意咁
13 :
GS(14)@2011-12-18 10:33:33 12樓 提及 一日最少一隻40尺櫃, 但應該唔止.
都幾好生意咁
成53間分店去貨,一日賣幾千都唔得了啦
14 :
idsdown(1658)@2011-12-18 10:36:45 13樓 提及12樓 提及 一日最少一隻40尺櫃, 但應該唔止.
都幾好生意咁
成53間分店去貨,一日賣幾千都唔得了啦
咁又係呀.
以前只會有著CEC衫的員工, 依家大部分都係阿信屋
15 :
GS(14)@2011-12-18 10:39:13 14樓 提及13樓 提及12樓 提及 一日最少一隻40尺櫃, 但應該唔止.
都幾好生意咁
成53間分店去貨,一日賣幾千都唔得了啦
咁又係呀.
以前只會有著CEC衫的員工, 依家大部分都係阿信屋
咁奇怪?
咁又係,office 得幾多個先,現在阿信屋一間都2-3個啦,司機都唔少
16 :
idsdown(1658)@2011-12-18 10:47:42 15樓 提及14樓 提及13樓 提及12樓 提及 一日最少一隻40尺櫃, 但應該唔止.
都幾好生意咁
成53間分店去貨,一日賣幾千都唔得了啦
咁又係呀.
以前只會有著CEC衫的員工, 依家大部分都係阿信屋
咁奇怪?
咁又係,office 得幾多個先,現在阿信屋一間都2-3個啦,司機都唔少
呢D係佢個倉D運輸, 轉左做唔同嘢啫, 都係要搬, 用鐘車, 唧車...
17 :
GS(14)@2011-12-18 10:49:55 但是D貨好似細件好多,又易碎,機器都要重新調過?
18 :
idsdown(1658)@2011-12-18 10:57:07 17樓 提及 但是D貨好似細件好多,又易碎,機器都要重新調過?
點會, 一箱箱咁砌入個櫃, 咪以為貨細件, 一箱有好多件呢, pack到好靚ga
佢地落貨要砌上板.
19 :
GS(14)@2011-12-18 10:58:56 18樓 提及17樓 提及 但是D貨好似細件好多,又易碎,機器都要重新調過?
點會, 一箱箱咁砌入個櫃, 咪以為貨細件, 一箱有好多件呢, pack到好靚ga
佢地落貨要砌上板.
哦,咁樣真是轉變成本好低,平平地做都得
20 :
idsdown(1658)@2011-12-18 11:01:11 19樓 提及18樓 提及17樓 提及 但是D貨好似細件好多,又易碎,機器都要重新調過?
點會, 一箱箱咁砌入個櫃, 咪以為貨細件, 一箱有好多件呢, pack到好靚ga
佢地落貨要砌上板.
哦,咁樣真是轉變成本好低,平平地做都得
做大D, 之後會唔會注入上市公司, 繼而轉型. 勁!!!!
21 :
GS(14)@2011-12-18 11:01:49 20樓 提及19樓 提及18樓 提及17樓 提及 但是D貨好似細件好多,又易碎,機器都要重新調過?
點會, 一箱箱咁砌入個櫃, 咪以為貨細件, 一箱有好多件呢, pack到好靚ga
佢地落貨要砌上板.
哦,咁樣真是轉變成本好低,平平地做都得
做大D, 之後會唔會注入上市公司, 繼而轉型. 勁!!!!
現在都在上市公司體內,不然我就不引上市公司公告
22 :
idsdown(1658)@2011-12-18 11:03:57 21樓 提及20樓 提及19樓 提及18樓 提及17樓 提及 但是D貨好似細件好多,又易碎,機器都要重新調過?
點會, 一箱箱咁砌入個櫃, 咪以為貨細件, 一箱有好多件呢, pack到好靚ga
佢地落貨要砌上板.
哦,咁樣真是轉變成本好低,平平地做都得
做大D, 之後會唔會注入上市公司, 繼而轉型. 勁!!!!
現在都在上市公司體內,不然我就不引上市公司公告
咁即轉緊型
23 :
GS(14)@2011-12-18 11:04:37 一樣一半啦
24 :
idsdown(1658)@2011-12-18 11:10:46 23樓 提及 一樣一半啦
但睇到的唔一樣嘛
以前都有見CEC d貨車入去啊, 依家真係偶爾見到一架, 反而日日都有隻40尺櫃係門口
25 :
GS(14)@2011-12-18 11:12:42 24樓 提及23樓 提及 一樣一半啦
但睇到的唔一樣嘛
以前都有見CEC d貨車入去啊, 依家真係偶爾見到一架, 反而日日都有隻40尺櫃係門口
咁可能是以前太少吧,或者他用埋那些車送埋線圈料
26 :
idsdown(1658)@2011-12-18 11:15:43 25樓 提及24樓 提及23樓 提及 一樣一半啦
但睇到的唔一樣嘛
以前都有見CEC d貨車入去啊, 依家真係偶爾見到一架, 反而日日都有隻40尺櫃係門口
咁可能是以前太少吧,或者他用埋那些車送埋線圈料
留意下佢業績公佈啦
見到佢D運線圈車真係少左好多. 以前成日見到
27 :
GS(14)@2011-12-18 11:16:32 咁慘,剛剛才公佈了業績
無悔失去一切 只想做「真女人」
1 :
GS(14)@2012-06-19 00:34: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618/16435788
家人割席 露宿公園
Angel當時已在服食荷爾蒙,她改穿鬆身衫褲上班,遮掩微隆胸部。一個月後,有商場保安投訴 Angel使用女廁。「老闆叫我無限期放無薪假。我問佢點解,幾時可以返番工,佢答我唔知,即係炒咗我啦」。
其後她搵工無數,皆遭白眼,「髮型屋、 Sales、文書工作唔請,要唔要見客嘅都唔請。總之就算見工過程幾好,但只要佢哋見到我張身份證係男仔,但外貌係女仔,態度就會180度轉變」。原來的朋友也紛紛離她而去。
更傷的是家人背棄。「你要變性就唔好留喺屋企!」母親與她割席的一幕,歷歷在目。「我喺屋企成日都會着女裝,媽媽同妹妹都知道。嗰晚我同佢哋講想變性,大家情緒就變得激動,最後我答應執嘢走」。父親在她兒時就走了,家裏只有媽媽和妹妹。
背着一個小背囊, Angel漫無目的在街上遊蕩,晚上瑟縮在聯和墟小公園的長椅上。「全身得個背囊、一條短裙、一件上衣同埋幾十蚊,後來仲連袋帶衫俾人偷埋,得番着喺身嗰套衫」。
每天她到公廁冲凉洗衫後,盡量把衣服擰乾,濕漉漉的又再穿上身,在公園閒逛吹乾後才躺下睡覺,轉頭又熱得汗流浹背。
夏天夜裏,蚊蟲咬得全身腫痛,穿女裝短裙的她又怕受欺凌,曲身躺在又窄又硬的公園長椅上,根本無法入睡。餓了,她就到後巷執紙皮變賣,好買麪包。
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挨麥記的女人
1 :
GS(14)@2013-10-30 22:24:51 都唔知有乜咁特別
2 :
simonwor(34306)@2013-10-30 22:48:28 微電影類,叫做有d創作。題材要能引起共鳴
3 :
GS(14)@2013-10-30 22:50:20 但是他咁講,我真是覺得慚愧....
4 :
肥B(18468)@2013-10-31 01:16:02 simonwor 在2樓 提及 微電影類,叫做有d創作。題材要能引起共鳴
本來係網上潮文黎, 俾佢地用左拍片而已......
唔通呢一代真係咁?! 我諗我脫節了....
5 :
hoyin86(39556)@2013-10-31 09:25:07 greatsoup 在3樓 提及 但是他咁講,我真是覺得慚愧....
咩慚愧?
6 :
肥B(18468)@2013-10-31 09:57:54 hoyin86 在5樓 提及greatsoup 在3樓 提及 但是他咁講,我真是覺得慚愧....
咩慚愧?
係呢, 有乜好慚愧?
量入為出無問題, 自卑先最傻.....唔係個個女仔見到有錢仔都會「蓬門為君開」. 最緊要找到對的人......
原作者(網絡作家張晨) 係咪自卑到極點就唔知, 但照該短片導演阿KEN哥仔同BEN哥仔咁講, 「指文章令時下年輕人有共鳴,朋友圈中不少人面對同樣情況。」咁就幾悲哀, 好心就打少D機(同埋飛機), 上少D「非死不可」, 同時下的「潮流」刻意保持一D距離, 咁會做人正面一D......
http://hk.news.yahoo.com/%E8%82% ... 3%8A-230000780.html
肯捱麥記娶得過 3日64萬點擊
經濟日報 – 2小時48分前
【經濟日報專訊】女友肯陪吃麥當勞等於娶得過?一班中學生以數千元的低成本製作《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挨麥記的女人》短片,上載3日點擊率逾64萬!少年導演直言沒想過成名,旨在引起共鳴。
社工系講師指短片有笑點,亦富文采,因而大獲好評,但強調純屬誇張。
「一個男人嘅一生,尋覓到一個肯同自己捱麥記的女人,三個字:娶得過」短片的獨白,也許是不少港男的心聲。導演之一的李定軒(Ben)坦言,曾有一位女友因陪他吃麥當勞而「黑面」,故拍攝時感受特別深。
Ben與另一位導演李文輝(Ken)同為中六學生,於職訓局及教統局合辦的電影及錄像科認識,為了交功課,他們選擇了參照網絡作家張晨的同名潮文拍攝上述短片。Ben指文章令時下年輕人有共鳴,朋友圈中不少人面對同樣情況。
善心老闆 免費借茶餐廳拍片
從改編劇本、籌備場地及選角等,只用了半個月,Ben坦言最困難是物色茶餐廳拍攝,慨歎港人利字當頭,租場3小時要500元。
最後幸得青衣一間善心茶餐廳免費提供場地,「我們拍了兩小時,叫了兩個下午茶餐,埋單70多元。老闆好支持我們,認為電影業應有新血。」
短片在網絡爆紅後,Ken被同學戲稱為「李導演」,自中三便愛上拍片的他,志願是升讀浸大傳理系,一圓導演夢。一向有義務幫助其他活動拍攝的Ben亦說,雖然拍片過程辛苦,卻很享受。
故事描述男主角過往遇到的女孩,對於「去哪兒吃飯」十分有要求,嫌三嫌四、拒吃「茶記」(茶餐廳),令阮囊羞澀的男主角感慨萬分,片尾女主角竟樂意陪他去麥記開餐,更體貼地不用他付錢,令他感動落淚。
學者:港男港女對決 淋漓盡致
人稱「關公」的關銘輝飾演男主角,坦言當時因憶起女友將到英國讀書,故忍不住流下真眼淚。現時在浸大電影系讀一年級的他,已計劃畢業後投身製作公司,向創意工業發展。
在片中拒吃「茶記」的Jessie聲言,麥當勞是她的最愛,亦有請男友吃,認為不應因短片而標籤所有女性。導演阿Ben笑說短片播出後,不少人誤會了Jessie,其實她並非野蠻女友。
浸大社工系講師邵家臻表示,短片將港男、港女的大對決,演繹得淋漓盡致,以歌頌理想中的女神,譏笑眼角高的港女。而劇本除了有笑點外,亦富有文采,因而大獲好評。但他認為,故事內容純屬誇張,相信現實並非如此。
7 :
joebaba(1652)@2013-10-31 10:29:43 即係話E+D無論係男係女都好,唔肯涯唔肯博既人多左好多好多
8 :
肥B(18468)@2013-10-31 11:17:41 joebaba 在7樓 提及 即係話E+D無論係男係女都好,唔肯涯唔肯博既人多左好多好多
搏呢, 邊個年代都係佔少數, 因為風險大, 好容易一鋪清袋. 賺蝕自己頂, 心力頭腦變通能力決心運氣等因素, 決一不可, 唔係每個人都適合, 安安穩穩的打份牛工亦係大多數人的做法.
捱呢, 照我的觀察, 近代的, 的確係比上一代的差左一D, 不過都係「一蟹不如一蟹」的睇法. 我老豆都覺得我無佢咁捱得, 我就覺得我的表弟妹無我咁捱得咁.
有個幾個論點係我成日講:
- 自出娘胎就有自己的一間房, 個細路會覺得擁有一間自己的房係「天賦」, 係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 係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
- 互聯網的普及(社交/分享網站)+ 恆久不變的人性(自私/自卑/愛炫耀/搞小圈子/搞排擠/找認同感/充大頭鬼等等) 令到未出過黎社會受正規磨練的年輕人, 好易會覺得「個社會唔公平」.
- 以基本的生理需求計(見下圖), 而新一代的確比上一代豐足好多, 並唔係有同無的分別(量), 而係在「應該有」的基礎上, 有幾好的分野(質). 當佢地發覺, 好似點努力都改變唔到現狀(有無努力過同點樣為之努力有好大的商榷餘地), 而繼續原地踏步都唔會餓死, 就無乜動力去搏同捱.....常有「比死更難受」等埋怨......
FYI: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9 :
GS(14)@2013-10-31 11:44:02 hoyin86 在5樓 提及greatsoup 在3樓 提及 但是他咁講,我真是覺得慚愧....
咩慚愧?
思考有時單一左少少...但是物質在一段感情入面是否真是有如片中說得這麼重要?
10 :
肥B(18468)@2013-10-31 11:51:50 greatsoup 在9樓 提及 思考有時單一左少少...但是物質在一段感情入面是否真是有如片中說得這麼重要?
有人係好重, 有人無咁重, 無一定, 唔駛咁擔心吧~
11 :
hoyin86(39556)@2013-10-31 13:24:19 肥B 在10樓 提及greatsoup 在9樓 提及 思考有時單一左少少...但是物質在一段感情入面是否真是有如片中說得這麼重要?
有人係好重, 有人無咁重, 無一定, 唔駛咁擔心吧~
能夠同你捱麥記嘅女人,可能只是對食方面無咩要求,學肥B話齋,基本需要黎架咋。
女仔一個人都可以捱麵包架,不過儲埋儲埋在Agnes b一鋪清袋進貢晒 (純粹例子),呢個應該算是self-actualization.
又或者實際啲,一定要住私樓,一定要有車,等等。
講番呢班少年人,大家明架啦,十幾歲邊個唔憧憬愛情?
試圖去尋找愛情的定律,寫下一啲人所認同的故事?
愛,係撞出黎嘅,得把口是無用的
沒有最perfect池的人,只有come at the right time的人
5歲變性「做回自己」父母:我們只想你快樂
1 :
GS(14)@2015-04-24 08:45:07 如果你的女兒自小已經想變成男孩子,作為父母要如何是好?美國麻省勒梅(Mimi and Joe Lemay)夫婦育有3名女兒,但他們5歲的二女兒米婭(Mia)已變成兒子雅各布(Jacob)。勒梅太太表示,他的打扮一直都很男性化,「他想要扮演男孩的角色,在家中一直很執著要被當成男孩子看待」。雅各布3歲便宣佈自己是男性,夫婦兩人怕他的行為會影響與同學的關係,一開始規定他只可以在家裡當男孩子。不過,去年一家人去迪士尼樂園遊玩時,雅各布穿上王子裝被陌生人讚他非常俊俏,他的表情頓時如添上光環般,勒梅夫婦了解到,只有變性才能讓他真正快樂。兩夫婦於是為他轉到新學校,之後便深深感受到雅各布的轉變。勒梅表示兒子在新學校內表現非常活躍,而且從未見過他如此快樂,「他完全是判若兩人,他做回自己」。勒梅太太此時才明白,要雅各布做回女孩只是一廂情願,「他從來都不是米婭,這只是我們想像的一部份」,他們希望社會更好了解變性人,透過公開兒子變性的經歷,對外證明確定變性是沒有「太年輕」這回事。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4/1912403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