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斌聖:即使90%的O2O摔死,仍有“豬堅強”活下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8/153680.shtml
導讀 : 互聯網在最近一年都發生了哪些事情?在億歐網主辦的“互聯網+創新者年會”上,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滕斌聖教授從O2O,創客和平臺,共享和生態,BAT等四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闡述。
i黑馬訊(項佳楚)1月8日消息,今日,在億歐網主辦的“互聯網+創新者年會”上,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滕斌聖教授描述了對O2O的大致發展情形:一開始的一撥兒乘著風可以起來,當飛了一段時間以後,就可能知道如何滑翔。
“對O2O來說並不用過於悲觀,或者說現在過於悲觀太早了一點。就像我剛剛提到的熔斷機制一樣,試下來不行,就會有轉變,會淘汰掉很多。冬天本來就是讓一些相對不健康的企業死掉的天然機會。任何浪潮都是一波兒一波兒過來的。”滕斌聖說。
以下是演講全文:
大家早上好!
就像剛才淵普提到的,我也是昨天半夜才趕回北京。昨天在深圳參加長江的首期私董會,期間聊到最近碰到的最囧的事情是什麽,有一位講被邀請參加類似於今天這樣的論壇。這個論壇設計了一個“非誠勿擾”的功能。前面有六盞燈,下面的聽眾可以滅燈。他講了一會兒,六盞燈就全部滅了,話筒失去了聲音。他還不明就理,以為是話筒出問題,還感覺比較坦然地下來了。後來別人告訴他你被滅燈了。用眼前時髦的話來說叫“熔斷”,被熔斷了。還好今天沒有這樣的功能,我並不擔心立刻被熔斷。如果大家覺得聽不下去,也可以用掌聲讓我停止。
這樣的論壇,在年底、年初是很多的。我一般也不敢多參加。我的老朋友周其仁教授說他參加那麽多論壇,沒有一個不講互聯網思維,沒有一個不講“互聯網+”。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尋找下一個馬雲的話,你們都這樣人雲亦雲的話,還能有戲嗎?似乎互聯網的內容變成了一種老生常談。但是,政府顯然並不認為這是老生常談。因為創業、創新是眼前要推動的事情。
但是,有的人又說熔斷機制才推出了沒幾天,初衷是好的,想給投資人提供一個緩沖的機會,反倒逼著大家提前進行某種交易。有些事情出發點是好的,如果跟著政府的節奏,風險可能也是很大的。而創業、創新本來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讓大量的年輕人都做這樣的事情,後果怎麽樣呢。但是,我的朋友羅胖說沒關系,因為年輕人的失敗成本本來就是很低的,他們本來就沒什麽事做,失敗了又怎樣呢?這也是很有意思的觀點,這也是時代的特征,它是百花齊放的,有很多新的聲音。
到了年底,就像羅振宇、吳曉波他們做的論壇可以長達四個半小時,可以跨年,可以賣出很高的票房。這是幾年前很難想象的。幾年前,我去演講,羅振宇是做主持人。互聯網自媒體的出現,主持人可以成為內容的傳播者。雖然他自嘲為“知識搬運工”,但這種搬運工本身也可以創造巨大的價值。互聯網歸根到底讓距離消失,讓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之間形成無縫對接,這本身就是巨大的價值。
我今天還是想鬥膽跟大家談一談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最近一年,在互聯網上發生了哪些事情,以及我的觀察。
第一個關鍵詞是O2O
我去年參加紅杉的年會,那個時候講O2O感覺還是不錯的。但是,今年紅杉的年會上,沈南鵬自己說已經有整整一年沒有投任何O2O項目。因為他們年會的聽眾都是紅杉所投企業的掌門人,那些人都是一身冷汗。因為他們相當一部分都是做O2O的,也就是紅杉之前投的。當沈南鵬說已經有整整一年沒有投的時候,言下之意是不是下面坐著的人都已經OUT了?
覺得這個話題是迫在眉睫的。如果這陣風才刮了一兩年就停了,飛在半空的這些“豬”,到底怎麽辦?摔死當然是很有可能的結果。但是,如果有一兩頭豬並不完全是靠風力在飛的,而是掌握了某種飛行技術,也許他們就可以獨霸天空。我覺得O2O的大致情形可能是這樣,一開始的一撥兒乘著風大可以起來,當飛了一段時間以後,就可能知道如何滑翔。我認為對O2O來說並不用過於悲觀,或者說現在過於悲觀太早了一點。就像我剛剛提到的熔斷機制一樣,試下來不行,就會有轉變,會淘汰掉很多。冬天本來就是讓一些相對不健康的企業死掉的天然機會。任何浪潮都是一波兒一波兒過來的。
從背後的環境來看,年輕人對於智能終端的掌控還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的主導力可以讓之前的人群自然感覺到無力。這就是趨勢。當年輕人掌握消費的重心之後,他們的消費行為顯然是不一樣的。這些跟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想獲得線下服務的時候,一定會從線上開始。
我和我的學生雕爺曾經討論“什麽樣的服務最終可以很方便地在線上開啟,最後在線下獲得的”。雖然我並不認為做美甲、上門按摩是所謂的O2O最容易發力的領域,但是,顯然像餓了麽這樣企業的成功已經證明年輕人一定會在線上尋找,然後在線下獲得。這樣的大趨勢是沒有辦法扭轉的。
去年的O2O是最如火如荼的一年,排在前一千名的APP,O2O的比例從27%增加到44%。過去一年,當然是O2O相對比較困難的一年。雖然大浪淘沙,死掉相當多的企業,有的人甚至認為90%的O2O企業卻死掉,但我覺得活下來的反而是“豬堅強”,是基因很好的。
我昨天在華大基因參觀,他們說對汶川地震生存下來的“豬堅強”進行了基因分析,發現它果然和大部分豬是不一樣的。“豬堅強”能活下來是因為它的基因不同,不是運氣不好。有多少不同呢?只有千分之零點零零一而已,這麽少的不同,就可以讓它從地震中活下來。你也不需要太高,只要比別的O2O企業強出0.01,這有可能就是你的機會。
一些躁動型、冒進型的企業要三思而後行,但實實在在的公司依然很多。對於物流、配送、後臺這些線下能力的打造和積累已經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
黃總提到京東,我從2008年開始研究京東。當時它還是年銷售額只有十幾億的小公司。但是,發現它的商業模式有可取之處,就寫了案例。2009年初開始,就在我的EMBA總裁班上研討京東案例。當時基本是一邊倒地認為京東必死無疑,尤其是做互聯網的高管,或者是創始人們,都認為京東的模式太糟糕了,怎麽能夠跟阿里巴巴比呢?阿里巴巴是輕資產,是搭平臺,讓別人來賣東西,它直接收費。不管你賣得好或不好,整體上,我的收入和盈利是不用擔心的,這不比京東自己用買手,賣幾百萬、幾千萬種不同商品,還要承擔各種風險的重資產的模式好太多嗎?所以京東必死無疑。如果大家都一邊倒的認為京東必死,我只能跳出來說不能太早下定論,京東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可以保證賣正品。
當時我跟劉強東討論,後臺的物流配送是不是盡早打造?他認這是第二步,第一步是先進行品類的拓展,從3C類的產品盡快進入百貨類。當時我是持不同的意見,而他的投資人徐女士也跟我的看法一樣,認為要先練內功,再拓展,先把後臺的物流配送拓展起來以後,再拓展到百貨,會更穩當。最後,劉強東是做了他認為對的事情。雖然晚了一兩年,但從這幾年的格局來看,他在實體領域的配送物流能力還是使得京東在激烈的電商競爭中具有某些優勢。菜鳥也好,阿里巴巴和海爾的日日順的合作也好,都證明未來是線上、線能力的結合,而不是割裂。
海爾這樣一家傳統企業,或者是制造型企業,都有機會在O2O的領域內走得很遠。我覺得其他的企業也有機會。他們利用日日順、全國上千家專賣店和那麽多的配送網點提供目前全國家電行業最為高速、高效的配送。這是京東目前都做不到的。在全國超過1千個城市,做到24小時內可以送到,送和裝可以一起到達。而不是像宜家,在宜家買東西,給你送上門,要安裝的話需要再過一天,等另外一個小組再來安裝。海爾日日順就可以做到送、裝一起完成。很多的縣級市也可以24小時內送到,這是京東都做不到的。所以實體企業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因為你在之前所沈澱的資源完全可以發揮作用,關鍵是怎麽把這些連接起來。
第二個關鍵詞是創客和平臺
很多傳統企業都已經開始著力把自己打造成所謂的創客平臺,比如剛剛提到的海爾。這個風險是很高的,海爾的裁員達到近萬人,基本上都是中層。把近萬的中層管理人員砍掉,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後果就是人心皇皇,大家不知道明天怎麽樣。但是,這正是張瑞敏的用意之所在。打破原來的金字塔結構,把人全部推向市場。海爾內部只分三類人,平臺組、小微組,或者是創客,不再有員工一說,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創客,都應該被某個小微組看中,讓他加入自己的團隊。如果沒有一個小微組看中你,說明你沒有市場價值。整個企業內部就是一個市場,你就只能被推向真正的市場。當IBM的前一任總裁去到海爾以後,他對張瑞敏說我們是同一代人,我們這樣的企業家還敢於做這樣變革的,你是第一個,讓張瑞敏幾乎潸然淚下。現在說成敗還過早,但這是非常值得關註的。
在一家傳統的制造型企業,能夠把金字塔反轉過來,這在人類的商業史上幾乎沒有先例。中國的企業的確在這個大時代做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在很多領域是更領先的,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事情。
用一個常見的圖形來分析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它是分為四個不同層次的。下面是傳播環節,第二個是商,第三個是供應鏈,第四是整個組織結構的搭建。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可以在任何一個層面上發生,金字塔的整體是活的,並不是只有頂端才產生創新,每一層都有。這種創新可以帶來的結果就是顛覆原來的巨頭。因為你是從斜刺里殺進來的。互聯網時代有一句名言“顛覆你的絕對不是同行,一定是外來物種”。只有外來物種可以顛覆原來的整個物種,競爭者之間只是削弱、只是搶市場份額,沒有辦法把你完全幹掉。有了微信,可以把支付寶的牢不可破的江山加以瓜分,這就是典型的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它是從斜刺里過來的。
到了最高的層面就跟創客和平臺有關,企業是有機會變成小平臺的。我不同意某種觀點認為平臺只有BAT可以玩兒。像我們的校友周鴻祎同學就會說除了BAT就是像奇虎360這樣的若幹公司可以做平臺,其他人就別想了,這跟你們沒關系,你們老老實實地做垂直的事就好了。我覺得這也許是誤導。小企業,或者中等規模企業也有機會把自己做成小小的平臺。沒有必要上綱上線認為只有BAT的才叫平臺,比如我們的校友企業做的企業韓都衣舍,去年和前年的“雙11”都表現不錯,可以跟優衣庫這樣的全球巨頭拼一拼,甚至遠遠超過優衣庫。它的創新就是組織結構的變革。在最高的層面上,把整個組織打破,按照互聯網的思維和結構來做。整個公司的主體變成300個小組,每個小組最多只有3個人,這3個人要做所有決策,從設計到面料的選擇、在哪一家公司去OEM、生產多少、定價多少、什麽時候降價、什麽時候補充貨源,所有決策就在3個年輕人之間決定。如果你可以把年銷售額做到1億,就可以有成人禮。什麽是成人禮?就是你可以有一個自有的平臺,不叫韓都衣舍,它總共孵化了15個上億的子品牌。都是從兩三個剛畢業的年輕人開始,也就是幾年工夫,已經有15個上億的子品牌。按照傳統的打法,想達到這種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只有類似於阿米巴的模式,才有可能發生爆炸式的裂變。
海爾這樣的大企業,帶來的革命性的負作用一定更大,我們要為張總的勇氣喝采,而且要樂見其成。
第三個關鍵詞是共享和生態
國家的“十三五”規劃有五個新的發展關鍵詞,最後一個就是共享。這個共享和我們所說的共享是不一樣的。“十三五”規劃里的“共享”主要是讓全民共同分享到改革發展的紅利,以至於貧富差異不要太大。我們所說的共享是怎樣把已經有的資源更好地利用起來,而不只是擁有。中國經濟現在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剩余產能。我們的困難很多,在深水里有各種難題,但剩余產能是所有難題里最難解決的。我在這里要出一個主意,共享有機會幫助我們解決剩余產能的問題。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有房子。就像馬佳佳說的,90後不買房,她去萬科講課,把萬科的高管都嚇尿了。如果90後真的像馬佳佳說的不買房了,這麽多房子賣給誰?我們就要改變思路,不是以賣房為主,而是以租代售,五年以後再進行交易。這可能跟大環境變化有關。共享房子也好,共享車也好,有可能讓原來的投資思維有所變化剩余產能的利用率可能會提高。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對中國經濟是最大的幫助。當然,關鍵是怎麽做。
這個領域的後果也會很嚴重。用共享的方式,聽上去很好,對傳統格局的沖擊會很大。幾個月以前,我去校友程維的滴滴打車做案例,跟他聊了很久。他當時說跟快的大戰是不得已的。無非就是某些城市你比較強,某些地方我比較強。我在你強的城市進行補貼,你肯定也要補貼。戰火很快從一個城市燃向另一個城市,最多的時候,一天補貼超過1億。在中國,京東當年就算是補貼得很厲害,有幾個行業能一天補貼1億的?這沒有聽說過,在國外也極其罕見,這就是中國現階段的特色。我們用資本的力量完成別的方法無法達到的。用程維自己的話來說,用幾十個億達到了什麽效果?就是整個電商行業花十年才完成的教育市場的目的,用六個月就完成了。這就是我們的大躍進。如果能花錢搞定的事情,都不叫事。他們至少做到了這一點。
但是,好不容易感覺到全國已經統一了,然後真正的巨頭進來了。優步的進來,讓他們意識到世界大戰又開打了。統一了全國,並沒有避免世界大戰。這就變成了幾種模式之間的區別。如果是像易道這樣的做法,相對來說比較合規的,這方面的風險小一點。但是,因為過於高端的定位,也使得很難給傳統結構帶來較大沖擊。最近樂視成為它的大股東也完全在情理之中。也是金融上的基本原理,長期來看,潛在收益和風險一定是成比例的。不可能用銀行存款的風險獲得二級市場的回報,理論上是不可能的。要承擔易道的風險,要獲得滴滴的回報,也是不可能的。只有跟樂視這樣不在框架內、天馬行空定戰略的企業相結合,可以釋放它的潛在資源和潛力。
但是,顯然,中國企業未來還是要在自身的商業模式的設計上學習優步的內功。如果比較滴滴和優步,優步的後臺算法、雲計算的應用程度還是比較領先的。某種意義上,我們還是形似,而不是神似。齊白石曾經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如果只是形似,不是神似,效果不是很好,尤其是真神進來以後。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向世界水平靠攏的機會。這個概念是非常有潛力的。我現在是樂視研究院的副院長,我們一起做的規劃也是向生態圈的角度發展。如果未來是屬於平臺的時代、是屬於生態的時代、是屬於共享的時代,像樂視這樣的企業獲得了切入點以後,有機會拓展到其他領域。包括做汽車,兩年前很多人認為賈躍亭就是一個瘋子。現在看來汽車是很好的終端,本身就是很好的入口。尤其是幾年以後,無人駕駛汽車大行其道,坐在車里幹嘛?不就是看屏幕嗎?你是看手機,還是看大屏呢?這個選擇是很簡單的,價值也非常巨大。
引進百年的奢侈品品牌阿斯頓馬丁,跟易道的合作,也是整體布局生態圈平臺戰略的一個棋子。把丁磊這樣的上海通用一把手、浦東新區副區長挖過來做汽車板塊的負責人,已經說明在現在的生態圈里完全可能用資本的力量整合各種資源,高舉高打。我們的起點差不多已經是7000米,就像爬珠峰,在7000米開始,成功的把握還是比較大的。
第四個關鍵詞是BAT
一次我們的校友周鴻祎跟年輕人一起開會,他說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是屬於你們的,是創業者的,但是,它也是屬於BAT的,但歸根到底是屬於BAT的。不要以為作為創業者,世界是我們的,因為世界是屬於BAT的。當然,這個觀點是可以商榷的。一方面它說出了一部分現實,不管是哪一條小溪,繞著繞著,最後不是流入長江,就是流入黃河。似乎現在的競爭格局就是比較早地選擇陣營,不在這家就是在那家,要不然就活不下去。我覺得這種格局並不是一直這樣,或者我並不認為趨勢會加強。也許眼前有這樣一種感覺,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有相當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會變成珠江一樣,直接入海,既不加入長江,也不加入黃河,就是獨立的,有自己獨到的東西。從一個小平臺開始,打造自己的生態圈,最後能夠站立住。
不管是我剛剛說到的樂視,還是京東、360他們是有機會的,而第三陣營的互聯網公司也同樣有機會,我們正處在真正意義上的百花齊放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春秋以後就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代。兩千年一輪回,我們又回到這樣一個可以用自己的獨立方式做事的時代,我覺得這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
小即使多的數學。
巴黎:
這裡是一個現實的例子:
有兩支甲和乙股票,兩支資產值都是100元,所有的債,ROE都是一樣10%,本年都是賺10元,乙派息10元,甲派息2元,甲的資產淨值於是=108,乙仍然是100元。
純數學計算認為甲的股價是108元,乙應該是100元。
於是甲的PE便是10.8陪,yield是1.85%,乙的PE是10倍,yield是10%。
純數學計算認爲乙和甲的投資者的財富沒有分別。
但大家都沒有純數學家的感覺,可以說實淺經驗并不是純數學想象那樣。
例如筆者持有的互太每年的增長不高,但卻越派息,PE越高。
相似的例子記錄在BenGraham的SecurityAnalysis一書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花時間研究。
。。。。。。。。。。。。。。。。。。。。。。。。。。。。。。。。。。。。。。
交易方面,前在低位買入的財險算是較幸運,今天升了3.5%,總共有10%+,熊市就是這樣,賺多了的企業會一起陪跌,為耐性的投資者制造機會。
另外有同學告訴我川河持有的湯臣發盈喜,其實川河的經常性物業租金收入、又兩個大股東的持貨、其持有的上市證券的股息收入相對穩定,那些額外的賣樓收入對我來說只是Bonus。但它就是因爲派息不多,股價升不起(上面說的原因),已經9年不增派下現金越來越多,還高過市值,不過每等一年,現金每增多一億,增派的機會就會越再增加,股價就越有機會大幅上升,但如不增派,它的現金也跑不掉。
。。。。。。。。。。。。。。。。。。。。。。。。。。。。。。。。。。。。。
有海外朋友希望可以參加投資班,筆者決定試行海外直播教學。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
創維楊東文首談東芝被收購:即使索賠也不會猛宰一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153.html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6月16日在創維2015財年業績解讀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首次就美的東芝收購案對創維與東芝白電合作的影響,做出公開回應。他說,創維多元化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受美的東芝收購案的影響不大。他還表示,即使是毀約索賠,創維也不會“猛宰一刀”。
彩電巨頭創維去年主業逆勢增長,多元化繼續擴張,除了國內分拆上市的機頂盒業務,白電是擴張的重點。去年,創維不只參股了東芝在中國的兩家白電工廠,還獲得了東芝冰箱、洗衣機和吸塵器在中國的品牌授權。不料,今年年初,美的簽約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使創維與東芝在中國的白電合作陡生變數。

楊東文坦言,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到2015年,創維圍繞顯示技術進行多元化發展的布局基本上已經完成。創維2015財年賣了大約230萬臺冰箱、洗衣機,白電國內銷售收入已增長至21.6億港元,毛利率提升至27.6%,同比增加7.3個百分點。
他接著說,在經營型增長之外,創維白電還在走資本性增長的道路。去年,創維與東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維獲得東芝在中國市場的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品牌的十年使用權;創維還在東芝中國的兩家工廠,包括南海的冰箱、洗衣機工廠,以及深圳的吸塵器工廠,分別參股5%。雙方在戰略協議里約定,創維先參股5%,最後將對這兩家工廠全面收購。
不過,今年美的簽約收購了東芝整個白色家電業務,目前尚未完成交割。楊東文淡定地說,“第一,不用擔心,它完成交割之前,東芝一定會跟我們協商好前期遺留問題的處理方法,雙方都是大企業、上市公司,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情。”
“第二,我們白電盡管沒有完成這項並購,但是也有自己的發展路徑。”楊東文接著說,中國的市場很大,冰箱一年國內零售量約4000萬臺,洗衣機一年國內零售量也有3000萬臺。盡管創維是後來者,但是先集中資源和精力把工廠、供應鏈、產品、渠道等核心競爭力做好,自然會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今後,創維白電也會繼續尋找資本性增長的機會,如果沒有並購機會,通過經營性增長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楊東文舉例說,像冰箱,今年風冷冰箱的滲透率一下子達到60%-70%,加上智能化,渠道也從經銷變為分銷,就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未來創維與東芝將采取什麽解決方式,創維會索賠嗎?對此,楊東文表示,“這是很合理的一個要求。因為合同里面有約定,具體內容不方便公開,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結果。美的是我們尊敬的一家國內著名企業;東芝原來想賣一部分(白電業務),後來又想全部賣掉,這也能理解。不用太多擔心,日資企業非常守信用,我們也非常守信用。目前,我們主要跟東芝交涉。即使毀約索賠,我們也不可能猛宰一刀。”
除了冰箱、洗衣機,創維去年9月還正式推出空調產品。目前,國內家用空調市場已呈現格力、美的寡頭競爭的格局,創維為什麽要染指這片紅海?楊東文解釋說,一是創維想做整體的智能家庭;二是空調市場很大,創維利用現有的品牌、渠道資源,只要把產品、服務做好,總能在空調業找到自己的空間,上個月創維空調的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
創維集團董事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透露,為實現今年1700萬臺彩電銷量的目標,並支持白電業務發展,創維今年將在國內農村市場開設2000家全品類的專賣店,使全品類專賣店的總數增至2500家,覆蓋彩電、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等產品。而剛上任的創維空調公司董事長李小放則表示,除了國內市場,創維空調還將銷售網絡延伸到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談及整體智能家居業務,楊東文說,創維已成立了智能家庭發展部,推動創維產品實現智能化、標準化;還提供內容推送、線上線下交流等服務;並通過“指尖遙控”的APP應用軟件,發展創維品牌以外的用戶,現已有400多萬用戶,如用戶在APP上下訂單,創維的維修人員就可以到用戶家里進行家電的維修、保養服務。雖然智能家居的標準目前仍處於混戰階段,但楊東文相信,未來通過市場競爭,會逐步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
即使田徑選手被全體禁賽 俄羅斯依然籌備參加奧運會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議程中沒有抵制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問題。俄官員也表示,俄運動員正在進行準備,當前的局勢不造成影響。
佩斯科夫在回答“克里姆林宮是否在考慮抵制奧運會或者這種情況被排除”的問題時說:“沒有,議程中沒有這個問題,而且我想重申總統的表態,他說,這種抵制絕對是錯誤的等等,很遺憾,歷史上出現過這種情況。”
俄羅斯奧委會主席茹科夫則表示,俄方重申反對任何形式的抵制,不管它是出於政治或任何其他動機。他同時稱,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俄羅斯代表團成員將超過700人。據報道,代表團中包括68名田徑運動員,但目前只有跳遠運動員達莉婭.克里什娜獲得了參加比賽的許可。
世界反運動禁藥機構(WADA)曾在2015年11月發表報告指出,俄羅斯田徑運動中存在著國家支持的使用禁藥問題,國際田聯隨後做出了禁止俄羅斯運動員參賽的決定。
國際田聯現在表示,俄羅斯在反禁藥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不夠,因此決定繼續保持有關禁令。
俄羅斯體育界使用興奮劑的醜聞在5月份發酵,當時《紐約時報》刊登了對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前主任格里戈里·羅德琴科夫的采訪。他表示,至少15枚俄羅斯在索契冬季奧運會獲得的獎牌是俄“興奮劑計劃”的一部分。
7月18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專門委員會在多倫多發布報告。該委員會負責人麥克拉倫表示,對興奮劑樣本進行舞弊的決定由俄羅斯體育部副部長尤里·納戈爾內親自做出,同時該部部長維塔利·穆特科似乎知道舞弊的情況。
報告公布後,WADA建議禁止全體俄羅斯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包括里約熱內盧奧運會。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此前稱政治再次介入體育很危險。他認為,對人類起著巨大團結作用的奧林匹克運動再次落入分裂的邊緣。
俄羅斯體育部針對國際田聯的決定發表聲明說,他們對此感到“極為失望”。聲明表示,“由於一些運動員和官員的錯誤行為,清白的運動員的夢想遭到毀滅。他們付出多年的犧牲希望能夠競爭奧運,但是這些犧牲看上去將付諸東流。”
“自從國際田聯實施禁令之後,我們盡一切可能的努力試圖重新獲得國際社會的信任,我們重新建立了由令人尊敬的國際專家所領導的反運動禁藥機構。”
“我們的田徑運動員正在受到英國反運動禁藥機構的檢測,每個運動員都在接受常規測試的基礎上再增加至少三次測試。”
“我們沒有任何隱瞞,我們認為我們已經滿足了國際田聯提出的解禁條件。”
但是國際田聯認為,俄羅斯根深蒂固的容忍使用運動違禁藥物的文化並沒有改變,田徑運動隊的主教練也不願意承認使用運動禁藥的嚴重程度。
國際田聯還表示,俄羅斯體育部要為系統性的使用運動禁藥和掩蓋事實負責。
(綜合自中新網、環球網)
即使勒龐贏了 她想領導法國脫歐也沒多大可能
近日,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總統候選人勒龐再一次重提法國的脫歐公投。她稱,如果贏得法國大選,她就要帶領法國退出歐元區並引入“新法郎”,還鼓勵意大利也拋棄歐元。

勒龐的表態令金融市場恐慌。自從市場對勒龐勝選的擔憂不斷上漲以來,法德兩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也一度擴大至2012年底以來的最寬基點。不過最新的民調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市場:數據顯示,勒龐在“歐元”這個問題上並不能打動法國選民,近四分之三的法國人都反對退出歐元區。
與此同時,根據歐洲各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的梳理,即便勒龐當選,她能夠修憲並引導法國脫歐的可能性即使不能被完全排除,也沒太大可能實現。
這也正符合法國央行前行長、現任法國央行名譽行長的克里斯蒂安·努瓦耶(Christian Noyer)在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所篤定表示的“我可以保證,這次選舉無論結果如何,(法國)都不會脫歐。”
勒龐能撼動憲法嗎
目前在法國憲法中,明確規定“共和國是歐洲聯盟的一部分”。為此,法國要脫歐,必須最終實現修憲。
不過,法國的先賢們早就為憲法設定了防火墻:根據憲法第89條,任何憲法改革都需要由政府而不是總統提出。目前法國議會實行兩院制,即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即便在政府提修憲要求後,該要求必須同時得到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的批準,然後通過公民投票或以60%的國會多數票通過的形式通過。
如果勒龐想要舉行全民投票,國民陣線黨必須在6月的立法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才行。目前 法國國民議會議員為577名,參議院議員為348名,而國民陣線在參議院和國民議會中分別僅有兩個席位。
這意味著勒龐所領導的國民戰線在今年6月的立法選舉中,在國民議會最少要獲得289個席位,才能推動其脫歐章程。不過根據目前的民調預測,國民陣線最多能在國民議會中拿到58~64個席位,離達到多數席位還相距甚遠。

不過,律師出身的勒龐也在思考變通之法,即試圖繞過國民議會觸發公投。她所希望的是像1962年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將軍那樣,通過全民公決實現憲法修改。
彼時,戴高樂通過憲法第11條,將憲法修改的提議交付法蘭西人民投票決定,宣布要將總統改為直接民選,最終戴高樂以62%的多數取得了全民複決的成功。
法國政府曾就此事咨詢最高行政法院和憲法委員會,兩者在提交的不具有約束力的意見中都認為違憲,但由於民眾呼聲太高,憲法委員會被迫承認該公投。
有資深國民陣線官員確認,如勒龐當選,將遵循類似路線行事。不過有法國政治學家立即指出,首先時過境遷,上個世紀的60年代和當下的法國在遵守憲法方面的嚴格程度不可同日而語,其次在戴高樂做出上述行為後,憲法第11條已經在隨後被憲法第61條重新補充定義,即在觸發人民公投前,必須得到法國憲法法庭的允許。而在實際操作中,法國憲法法庭允許這樣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極為微小。
倫敦知名投資管理公司Algebris即在一份簡報中指出,即便是在勒龐能夠在兩輪投票中都勝選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並不太可能出現),她能夠在其拋棄歐元的日程上有所推進的概率是14%左右,即非常之低。
若公投失敗,勒龐將辭職
勒龐明確表示,如果脫歐公投失敗,她將辭職。
即使勒龐成功組織了脫歐公投,但從目前的多重民調來看,法國人並不想脫歐。歐盟的一項長期民調顯示,53%的法國人認為歐元對法國有利,37%的人認為歐元是個壞東西。
同時,《回聲報》最新的調查顯示,72%的法國人反對退出歐元區,其中有44%的人表示非常反對,28%的人表示比較反對,僅有11%的人表示支持恢複法郎。
目前,勒龐的選情並不被看好。在3月14日涉嫌“空餉門”的右翼總統候選人菲永被正式指控涉嫌挪用公款後,有更多右翼加入了支持中間派立總統候選人馬克龍的陣營。譬如,法國媒體爆出,法國前總統雅克·希拉克年僅20歲的孫子馬丁·雷-希拉克如今已經是馬克龍陣營的成員,其背後所攜帶的資源和右翼人脈不可小視。
與此同時,法國左翼人士也紛紛倒戈,放著自己的社會黨候選人哈蒙(BenoitHamon)不支持,轉而呼籲自己的原有選民為馬克龍投上一票。有法國媒體報道,就連曾經抱怨馬克龍以獨立身份參選破壞社會黨團結的前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Valls)也將號召選民在4-5月總統選舉的首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
形勢看漲的馬克龍幹脆打出了將建立一個由“左、中、右派”和大多數人組成的和諧政府的旗號,表示如果他贏得選舉,政府內15名部長職位將向所有政治派別和大多數人開放,不僅可以來自於左、中、右派的政客,還要來自於公民社會。

Algebris給出的預測概率為:在第一輪中,勒龐有99%的可能性將贏得這一輪選舉,馬克龍能夠贏得第一輪的概率在77%左右,而菲永僅有22%的可能性;在第二輪中,馬克龍有72%的可能性勝出,並成為法國下一屆總統,而如果菲永能夠進入第二輪,倒是有19%的可能性能贏,但勒龐贏得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的可能性僅在8%。
最新法國民調顯示,馬克龍和勒龐在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將並駕齊驅,同樣獲得26%的選票,攜手進入第二輪投票, 而菲永將以20%的選票出局。隨後,在第二輪投票中, 馬克龍將以61%的選票擊敗勒龐贏得大選。
韓冰:即使免費,用戶也不一定會為你的商品買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7/161933.shtml
韓冰:即使免費,用戶也不一定會為你的商品買單
韓冰
從正式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天使投資機構寒武創投就投資了40多個項目。
在3月14日的UPDay上,寒武創投創始合夥人韓冰分享了投資策略,即“海量投資”、“低持股比例”等。去年,寒武超過一半項目的估值是在3000萬以內,超過30%的項目,持股比例不到3%。
在談到投資機會時,韓冰認為,線下能夠多元刺激吸引用戶,相比線上有更多的投資機會。此外,他還分享了免費失靈等觀點。
以下為韓冰分享節選,經i黑馬編輯。
我們主要看消費升級、B2B等方向。在40多個項目中,1/4進入到了下一個輪次,1/4實現正現金流,兩個項目退出了。我們這一年做的成績我自己打的分是61分,就是比及格高一點。
我們投什麽?我們只投那些自己能幫上忙的企業。我們在開會的時候經常會在內部討論會說,這個企業挺好的,但我能幫他什麽。如果幫不上的話,那我們的錢和其他機構的錢就沒有區別,所以這種項目我們就寧願不投,我們也放棄過很多這樣的項目。
對於天使投資機構來說,投中獨角獸主要依靠運氣,不是實力。所以我們不能把投中運氣這件事,作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沒有人拿中彩票來作為他的核心競爭力一樣。所以我們主動放棄了獨角獸的這個投資方法,但是不排除我們可能投中。
在一些熱門行業,我們基本上是在這個行業開始有大量的錢湧進來的時候,就開始撤了。我們認為在這樣的一個熱門行業里面,我們的價值是不能被體現出來的。
我們怎麽投?主要有兩個點,一個是海量投資,另一個是低持股比例。
我們去年超過一半項目的估值是在3000萬以內。此外,在每一個不同的輪次,我們給這個項目提供的價值,需要和我們所占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應該在他已經發展到後期的時候,還有一個很高的持股比例。我們有超過30%的項目,持股比例不到3%。有3個項目是免費贈送給我們股份,他更看重額外提供的價值,而不是那點錢。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下對體驗升級的理解。
在很多年以前,有一本暢銷書叫做《免費》。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免費這件事開始失靈了。那麽究竟是什麽導致?
首先是成本結構。並不是說商家和消費者的事情成本,而是指一個消費者來購買,擁有使用某一類商品或者服務的成本。
首先是空間成本。現在一平米的房子有多貴啊,這一平米我們用來放東西,它的成本有多高呢?我舉一個例子,我想再送一樣東西,這個東西價值1萬塊錢,但是它的大小是一立方厘米。那麽我如果把它繼續擴大,一立方分米,你選擇要還是不要?來繼續擴大一立方米。總有一個限度,是你選擇這個東西,白給你都不要。這就是這個空間成本在你的接受範圍的臨界點。隨著我房價還繼續高漲,空間成本還會繼續上漲。
心理成本,這個很難衡量。我送你一件物品,前提是你要在你的朋友圈里轉發一下。這個東西價值多少錢,你才會選擇去轉發。或者你會選擇不轉發,這個臨界點可能就是你的心理成本的那個價值。所以如果商家沒有搞清楚這些成本下的變化,那即便是免費,甚至倒貼錢,你也不一定發出去。還有就是時間成本、機會成本,這兩個很好理解。
還有就是性價比。性價比在電子產品里面會出現的比較多,因為有比較明確的性能的質量。直到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是在創新者的總結里面會提到一個概念,就是講技術的發展速度,會超過人的需求的發展速度。那麽很快在同樣一個賽道里面,人不會接受到這種技術帶來的便利,那麽技術在高處的那個部分已經是浪費掉了。所以如果想來繼續搶占消費者,那可能只能去朝更小更快,更便捷,更美觀,更人性化,這些方向發展而不能通過簡單的參數。這就是性能過剩導致的。追求極致性價比可能到最後碰到一個天花板。
另一個失靈的地方是多樣性。幾年前,物質稀缺的時候,我們還會去淘寶上會搜很多的東西,我們需要更大的信息、多樣的產品。那現在其實有變化了,我們現在是處在一個購買商品的渠道,以及獲得商品信息的渠道都極大豐富的時代。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很多選擇。那麽現在稀缺的是什麽?其實是我們人類自己的探討。
從遠古到現在幾十萬年,人類大腦的註意力都非常有限。盡管我們給它成千上萬商品的選擇,但是大腦接受不了那麽多。那我們必須要考慮到我們不能再以提供更多的稀缺性作為競爭力,而應該是考慮如何能更加充分有效地吸引住我們。
我們看到很多商品去引進IP。每一個IP都是一個高度濃縮的信息集合。比如我說,歡迎所有到場的各位投資人朋友。這個大家聽起來可能就是很普通的一句話。但如果說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共聚一堂,這就會區分出一些小眾人群,比如一群人是看過三生三世的。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增加新衣裳的一個例子。
引進IP其實就是這樣一個邏輯,會再增加我們大腦的負荷,調動更多的註意力。在傳統消費領域里面經常會碰到,就是商業地產。商業地產、品牌和消費者,這三者其實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關系。
我們投資的一些項目,他們因為有非常強的凝聚消費者的能力,吸引新客戶的能力,所以對於更大的弊端,商業地產來說產生了額外的心理,那麽可以拿到更優惠的條件,他們可能很大一塊利潤是來自於B端,因為讓利,這也是我們看到的新的機會。
我們去年決定投資方向的時候,就在線下部分花了大量時間,也投資也投資了非常多的企業。線下的特點很明顯。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它對於大腦的刺激,提供的體驗與線上相比更加多元,對人的五感都可以提供到刺激的。
而線上目前我們能提供技術手段,也能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還沒有提供更多維度的刺激,線下可能做得更好。對於凝聚消費者這一點,線下可能更具優勢。
[本文作者韓冰,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投資
寒武創投
贊(...)
分享到:
即使絕頂聰明,也防禦不了金融災難
一只花蛤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wtr3.html
原創
2017-07-20
姚斌
個人微信公眾號:一只花蛤的價值投資
2017年7月19日
重溫一下《拯救華爾街》。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本書能夠像羅傑·羅文斯坦的《拯救華爾街》那樣,生動地描述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破產所帶來的市場的失控與恐慌。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可謂人才濟濟,精英輩出,同時擁有兩位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商業周刊》曾經這樣寫道,“從來沒有這麽一大筆錢,用來給這麽多的天才賭博”。之後,可想而知,其投資者蜂擁而至,其中就有好萊塢代理人邁克爾·奧維茨、耐克首席執行官菲利普·奈特、日本住友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歐洲寶盛集團公司等等。
自然,也有人質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項目的收益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倫·斯科爾斯這樣回應道,他們可以很容易地獲得這個水平的利潤,“因為有像你這樣的傻瓜。”可以想象,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像斯科爾斯這樣絕頂聰明的人層出不窮。有一位叫格瑞·豪肯斯的人,他是長期資本公管理公司的交易者。有一次,他向他曾為之工作的所羅門公司一位前任同事問道,“你知道為什麽我們能賺的比你更多嗎?”豪肯斯道:“那是因為我們更聰明。”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通過套利取得連續的成功,其具體的交易都是基於投資組合中資產的相對值而非絕對值,這類交易典型的表現為通過巨大數額的資金去利用非常小的價差並以此獲利。所以即使資產僅僅有一個很小的定價偏差,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並通過投入大額的資金來使其有利可圖。斯科爾斯將其描述為“利用真空吸塵器吸取硬幣”這樣一個大家都看到的,但是實施並不麻煩的過程。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早期的一筆交易可以很好的說明他們的風格。美國債券市場在最新發行30期國債的時候,之前發行的30期國債會有所貶值。因為30期的國債每六個月發行一次,在最新的國債發行時,舊債券的價值會相對下降。新國債和舊國債之間的唯一差別,就是在新債券在30年之後到期,而舊債券在29年零6個月之後到期。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去,所以這麽長的到期日之間存在些微差異似乎無關緊要。但是在新債發行日,新舊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12個基點的差異。很明顯,在到期支付日或者在此之前的某個時間,這兩個債券的收益率必然會趨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正是在這個趨同的過程中成了打賭的行家里手。
遺憾的是,基於這種名為“盧布vs.美元”的俄國債務在1998年的夏天大錯特錯了。這使得紐約聯邦儲備系統的總裁威廉·麥克多諾召集華爾街的主要投資銀行開會討論通過非官方的緊急援救來幫助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承擔其高達一萬億美元的金融市場風險暴露。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利用“真空吸塵器吸取硬幣”的策略意味著只要價差一旦產生便會被其他競爭者利用並消除,從而利率會變得趨同。為了追求穩定的可以開發的利潤,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將他們的交易擴展到了債券以外。但在這個領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並沒有競爭優勢,例如在股票交易方面,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采用“配對交易”進入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的英荷殼牌公司和殼牌石油公司,以及大眾汽車公司的優先股和普通股。
更為魯莽的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開始從事“風險套利”領域的交易,例如它基於對兼並/收購公告最終結果的二次猜測進行交易。這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一個一無所知,而同時早有許多公司從事的領域。不可避免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這一類交易中最終虧損,例如MCI通訊公司和英國電信的合並協議流產事件。截至1997年底,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被迫承認失敗,並退還27億美元給其投資者。此時的投資盈利降到了25%,雖然這仍然是一個很不錯的數據,但距離基金成立之初將近60%的收益率還是很有差距的。
從很多方面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失敗並不僅僅是它好運到頭這麽簡單,而是其所運用的標準金融模型在邏輯上有設計的缺陷。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基於歷史波動測度來計算它的風險暴露,例如J.P.摩根的“在險價值”方法和風險矩陣方法。
1994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其股東報告中很有信心說,他們預期投資者的資金在他們所參與的投資的季度中只有2%的時間會虧損至5%。這顯然是在試圖掌控真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因為波動性本身就是波動的,誰能掌控波動甚至“劇烈地非連續性的跳躍”?
羅文斯坦評論道,真實世界里,資產回報的分布和對數正態分布有著相當大的差別。在一個對數正態分布中,偏離平均值5倍標準差的數據,在期望上需要7000年才能發生一次,然而,在現實中這種極端現象在金融市場上似乎差不多每四年就出現一次。但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卻一點也沒有考慮到。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失敗,留給後人的教訓極其深刻:
1、在投資領域,最不需要的就是“聰明”,即使是絕頂聰明,也無法防禦金融災難。
2、遠離那些“被病毒感染過”的資產,這些被沾染過病毒的資產通常看上去極為閃耀,非常美麗。
3、只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行事,不要總是試圖超越兩米以上的橫桿。
4、永遠記住“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不可能存在“這次有所不同”的事情。
5、不要忽略概率,概率即使非常低但也可能具有極其強大的毀滅性。
6、不要忽略系統,市場往往是相互作用的,比如期貨市場就是通過隱含到期的利率推動股市下跌的。
7、使用杠桿交易在市場繁榮時確實能夠帶來極好的收益,但與此同時也會掩蓋市場下行的風險。
8、要學會抵抗形形色色的市場誘惑,並認清投資神話的虛偽本質。
9、市場之所以產生泡沫,是因為它錯誤地分配在某些“稀缺資源”上,請檢查一下手中的“稀缺資源”。
10、不需要利用未來的信息來解釋大多數事件,只利用頭腦中已有的信息即可。
即使樂視出局,PPTV在體育賽事直播上也沒有找到勝利的關鍵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25/166627.shtml
即使樂視出局,PPTV在體育賽事直播上也沒有找到勝利的關鍵點
讀娛
作為國內體育賽事網絡直播的第一梯隊, PPTV的實力到底能不能撐起它的野心?
來源 | 讀娛(ID:yiqiduyu)
作者 | 風間澈
北京時間12月23日晚20點,西甲第17輪上演舉世矚目的國家德比,巴薩客場對戰皇馬,梅西C羅狹路相逢,兩大巨星碰撞,賽事一觸即發。
PPTV開十路解說直播西甲卻淪為笑話
皇馬上賽季在主場2比3負於巴薩,本賽季初的超級杯中雙殺巴薩。這是第237場正式比賽交鋒,已經落後巴薩11分的皇馬背水一戰,蘇亞雷斯首開紀錄,梅西點球擴大比分,比達爾鎖定勝局,最終皇馬0-3負巴薩,過程跌宕起伏,分分鐘扣人心弦,堪稱一場精彩絕倫的體育盛宴。
然而賽程剛開始沒多久,網絡上卻到處都是吐槽PPTV直播國家德比的評論:

網友的不滿吐槽分為兩種:
1、付了錢卻在直播時卡到無法觀看。

2、付款不成功不能觀看。

能成功收看的觀眾只能勉勉強強靠西班牙語看個雲山霧罩。
據悉,2017-2018賽季,為了推進付費直播,西甲的轉播只能在PPTV看到,電視臺再也沒有直播權。簡而言之,今年如果想要收看西甲,那只能乖乖的交錢給PPTV。
這次為了轉播西班牙國家德比,PPTV傾其全力,提供給球迷十路直播信號,其中九路是收費的,唯一免費的信號是西班牙語的原音解說。
十路直播信號中,中文解說共有五路,分別是董路/李鑫、詹俊/張路、婁一晨/劉越、蘇東/王濤(在伯納烏現場)、申方劍/孫雷。此外還有另類的美女解說、上帝視角、現場氛圍、英語解說,陣仗和架勢都拉的很大,規模也是網絡體育賽事直播中罕見的。
但萬萬沒想到,直播當中掉鏈子,宕機到無法觀看,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PPTV原本想要露一手卻變成了丟一醜。
作為國內體育賽事網絡直播的第一梯隊, PPTV的實力到底能不能撐起它的野心?
PPTV的體育版權擴張歷程
早在2015年起,PPTV就依托母公司蘇寧集團的強大資金支持,一步步拿下了西甲、英超、中超、亞冠等90%熱門賽事的獨家媒體版權,成為國內最全面的體育內容平臺,版權價值超過百億。

甚至在2017-2018賽季,PPTV歷史性地集齊歐洲五大聯賽全部版權,集中超、亞冠、俄超、荷甲、歐冠、歐聯杯等熱門足球賽事,還有UFC、WWE、乒乓球、羽毛球、斯諾克、網球等綜合性賽事,這些轉播權的獲取,有些是與聯盟直接洽談的,有些是由體育媒體公司分銷所獲得的。
曾在體育賽事轉播上掌握絕對話語權的CCTV5,在版權上的壟斷地位被徹底的打破,PPTV作為一個後來居上的競爭者似乎以互聯網新媒體的姿態掌握了話語權。但這些版權並沒有立刻水到渠成的為PPTV建立網絡體育賽事直播的新秩序,而是把它拽入了與“體育直播先行者”樂視爭奪版權的戰役中。
pptv與樂視廝殺因對手意外出局不戰而勝?
2017年之前,體育直播網絡平臺一直以來由樂視,PPTV和騰訊體育三足鼎立,而騰訊體育又主攻籃球直播,因此,大部分體育賽事版權的爭奪戰,都在PPTV和樂視體育之間展開。
2015年,樂視買下了121項頂級比賽版權,實現平均每年4000場的賽事直播,涵蓋了足球、籃球、網球等賽事,其中75個項目為獨家版權。
PPTV不甘示弱,同一年也宣布以每年5000萬歐元拿下西甲五年獨家轉播權,試圖靠這張黃金王牌及其他賽事獨播版權與樂視分庭抗禮。
雙方的版權爭奪戰愈演愈烈,撒錢PK賽一觸即發,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樂視體育為了和PPTV爭奪英超的轉播權,將合約的價格從100多萬美元擡高至1100萬美元,而且是由樂視和PPTV分享。
孫宏斌在融創2016年的業績發布會上坦言:2016年樂視體育花費13.5億元購買版權,但只收回了5000萬元投入,為了中超一年虧損13億元。
前兩年還像割韭菜一樣一茬兒一茬兒收割版權的樂視轉瞬就因為財務危機開始丟城失地,在亞足聯中斷了和樂視的合作之後,中超聯賽的轉播權也被樂視放棄了。PPTV此時變成了最大的贏家,對手意外出局讓它不戰而勝,不僅接盤了中超,也一並將樂視的霸主的地位接過來,坐上了體育賽事直播的第一把交椅。
然而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樂視雖然大勢已去,但是口碑卻長留心中,這次國家德比,網友diss PPTV的同時,開始緬懷樂視:

但這依舊擋不住PPTV的漁翁得利,進入12月,PPTV聚體育實現了用戶數破1200萬,日活用戶持續破百萬。
體育賽事直播的第一把交椅,PPTV暫時坐上了,卻未知是否能坐穩,以及坐多久。
PPTV能否擔得起付費體育賽事的未來?
西甲直播宕機的背後,直接暴露的PPTV作為一個網絡直播平臺的短板。
1、硬件根本上,無力負荷用戶數量沖擊。

2、畫質一直被詬病,清晰度堪憂。

除了硬件上的毛病之外,PPTV作為暫時的賽事直播第一大平臺,目前最大的問題還在於變現困境,這關系著付費體育賽事的未來。
天價買版權的熱潮已經慢慢開始退卻,天價版權應該獲得的天價收益對於PPTV還是遙不可及。
樂視的慘痛經驗已經提醒過PPTV,天價版權的下一步就是直接變現,如何變現則是一個難題。國內沒有觀眾付費的基礎,本來23日晚巴薩對戰皇馬應該是PPTV試水收費的里程碑之作,但是由於服務器的宕機,潦草收場,這一次傷害新用戶的體驗也將作為一次遺患,損傷著PPTV直播的口碑。
PPTV在變現的道路上,付費模式還在摸索之中,除了搭建用戶分層、付費分層體系,如果想殺出一條血路,以目前國內的形勢,有三個方向可以嘗試:
學習騰訊體育先進攻增值服務。服務包括:多視角、藍光無卡頓畫質、球星單路信號、上帝視角、配音與原聲解說切換、免廣告以及點播服務。
分發渠道的拓展:與各大電視廠商和電視盒子合作,占領千家萬戶的電視機。目前為止,康佳、小米、飛利浦、極米、酷開、夏普上線了PPTV的體育頻道專區,接下來就是更深更廣的鋪開,分發渠道的拓展將有助於PPTV觸達更多的用戶,實現優質內容和優質用戶的積累過程。一旦形成收視習慣,就為付費奠定了更深厚的基礎。
生產自己的電視機。樂視體育曾經幫助樂視智能電視直接變成購買力,PPTV背後的大樹是蘇寧,一旦成為拳頭產品,整個產業鏈的行業助力將發揮巨大的威力。
結尾:用戶對體育內容的收視和消費時長比例,顯示出對體育內容的需求屬於剛需,用戶粘性更強,成為付費群體的可能性更高。體育直播是一片藍海,PPTV在這個領域里雖然“大”,但是還沒有到達“精”的程度。百億版權雖然在手,但是都有時限,如果不能及時的變現,留住用戶,那市場朝夕變幻,很可能機遇轉瞬即逝。
[本文作者風間澈,讀娛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yiqiduyu)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PTV
巴薩
皇馬
贊(...)
分享到:
IS電郵美國女人質屍照 父母心碎公開家書「即使被囚仍可有自由」
1 :
GS(14)@2015-02-12 23:45:46
■ IS將米勒的屍體照電郵給她的家人,美國政府在檢核照片後證實她已遇害。
美國二十六歲女人道工作者米勒(Kayla Mueller),在敍利亞遭「伊斯蘭國」(IS)聖戰分子擄走十八個月後,家人上周末收到IS的電郵,內附米勒屍體照片,確定她已遇害,但未能證實她是否死於約旦炮彈下。她父母心碎之餘,公開她被囚時所寫的家書,當中她仍充滿鬥志,聲稱「在黑暗中見到光明,明白到即使被囚,仍可有自由」。
米勒是在二○一三年八月離開敍利亞北部阿勒頗市(Aleppo)一間醫院時,遭IS戰士擄走。IS上周五指,約旦戰機空襲他們在敍利亞拉卡市郊據點一幢建築物時,炸死了被囚該處的米勒,但未有提供證據。直至上周末,米勒家人收到IS的電郵,美國情報人員研究過那張屍體照片後,確認米勒已死。米勒的姨母萊昂前日代表家人宣讀聲明,形容米勒為人「文靜、冷靜,經常為那些受苦的人出頭、為他們發聲」。萊昂說着,忍不住抽泣。「全世界都跟我們一起傷心,全世界跟我們一起哀悼,全世界都希望更肖似她。若這是她留在這個世界的足迹,那將是奇妙的事。」
「畢生協助尋求公義的人」
米勒的父母亦有發書面聲明,為獨生女的死感到「心碎」,形容她「對人道主義工作很熱心和投入,畢生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由、公義與和平的人」。他們又公開了米勒去年所寫的家書,該信早前由她獲釋的「囚友」交予她家人。信中的米勒指自己在「安全的地方」,未有受傷害,身體健康,受對絕對尊重。她又表現得很堅強,表示「會盡我所能戰鬥,仍然很有鬥志」、「我不會倒下,無論持續多久,我都不會屈服」。她又對前景樂觀,「我在黑暗中見到光明,明白到即使被囚,仍可有自由」。可是,對於要家人憂心,她就感到內疚。「若要說我在整個過程中『受了苦』,亦只因我知道令你們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她表明不欲談判釋放她成為家人責任,認為這不應成為他們的負累。
疑被送給指揮官作妻子
有美國反恐官員指,從IS給予米勒的待遇,IS似乎並不視米勒為人質或籌碼,而她可能被強行送予IS一名指揮官,作他的妻子。美國總統奧巴馬矢言會將那些要為米勒之死負責的人,繩之於法。他接受網站BuzzFeed訪問時透露,知道米勒死訊後,他「即時心碎了」;又透露美軍去年夏天曾嘗試營救米勒,但最終失敗。他又堅持不能交付贖金換人質,因為先例一開,美國人反而會成為更大的綁架目標。不過他承認,告訴人質家屬他不會以贖金換人質,是他「其中最艱難的工作」。至於約旦是否如IS所言,須為米勒之死負責,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對這說法嗤之以鼻:「不要忘記這女子死在誰人手中,不要忘記那些人要負最終責任──IS。」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就指,約旦空襲擊中的是武器設施,沒有證據顯示區內有平民,故質疑IS的說法。「不容置疑的是,無論她的死因是甚麼,IS都是負責。說到底,是IS強行囚禁她,代表他們要負責她的安全及身體狀況。所以,他們要為她的死負責。」歐內斯特又透露,還有其他美國人質在中東地區被脅持,但拒絕透露詳情。美國記者泰斯(Austin Tice)由前年八月失蹤至今,未知他被誰綁走、是生是死。路透社/德新社
■亞利桑那州有穆斯林團體參與悼念米勒的活動。美聯社
■米勒家鄉的居民都為她祈禱。美聯社
■米勒二○一一年跟父親一起迎接家族新成員。
■二○○七年高中時的米勒參與運動,呼籲各界關注蘇丹達爾富爾衝突。
■萊昂宣讀聲明時情緒波動,泣不成聲。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12/19038559
摩通﹕公投倘否決 意股再跌4% 倫齊即使下台 可能拖延大選
1 :
GS(14)@2016-12-04 12:32:50【明報專訊】意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發起的修憲公投今天舉行,議決是否限制參院目前的權力。市場期待修憲獲通過,意大利政局可望趨向穩定,令倫齊政府可通過立法提高經濟競爭力。不過民調顯示反對陣營的支持度領先,由於倫齊表明一旦修憲被否決他將會下台,無論是以技術官僚籌組新政府或重新大選,都會為政局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明報記者 黃展翹
匯豐的歐洲經濟師Fabio Balboni稱,一旦修憲被否決,倫齊下台也不會即時提前大選,令爭取脫歐的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上台。他預期倫齊會採取拖字訣,至少在明年底才大選。民調顯示,反建制的五星運動可在意大利新的兩輪投票制,擊敗倫齊的民主黨贏得下屆大選。然而,意大利的中間偏左、中間偏右陣營都準備在下屆大選前修改兩輪投票制,阻止五星運動上台。因此無論公投結果如何,五星運動要在公投後執政也將困難重重,暫時不會令歐元區陷入離析分崩的危機。不過公投失利倫齊下台,將嚴重打擊市場信心,令意大利銀行業面臨風險。
銀行處理壞帳計劃停頓將窒礙資本重組
一旦公投被否決,積弱的意大利銀行股將首當其衝,其風險比國債更大。高盛分析師Francesco Garzarelli稱,直至2018年初大選前,沒有倫齊領導的中間偏左政府勢孤力弱,風雨飄搖。高盛估計,在這種情况下,現政府正處理的意大利銀行業壞帳計劃將陷入停頓,較弱的意大利零售銀行成功從市場進行資本重組的可能性將大大減少,連第三大銀行Monte Paschi總值約50億歐元(約410億港元)的資本重組也可能無法進行,屆時政府有可能被迫接管銀行,銀行的債權人將被迫接受以債換股承擔損失,當中的風險甚至蔓延到其他銀行(見另稿)。
即使爆冷通過 倫齊政府也難作為
摩通首席歐洲股市策略師Mislav Matejka稱,若修憲被否決,周一意大利股市可能慣性跌2%至4%。意大利FTSE MIB指數今年已下跌20%,銀行股首當其衝,富時意大利銀行業指數今年以來已跌48%,繼續下跌已不合理。他預期這可以是買入的時機,因為一旦危機蔓延,歐洲央行將出手制止。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若公投後債市波動,歐洲央行準備暫時增加購買意大利國債,以平穩市場。
競爭力弱 轉型改革難實行
即使倫齊「爆冷」在公投勝出,部分分析認為結果也無法扭轉意大利的疲弱經濟。意大利政府已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由1.2%下調至僅0.8%。美銀美林稱,隨着銀行危機日益深重,倫齊今年的改革步伐已有所放慢,重要的競爭法和公共管理改革在近幾個月都停滯不前。巴克萊亦認為,即使倫齊勉強捱過公投,在2018年任期結束前,他的政府也只能得過且過,無甚作為,避免作出困難的政治決定而引發新的政治危機。
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LUISS)的經濟學教授Pietro Reichlin稱,當前問題是意大利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競爭力停滯不前。調查機構IHS Markit指出,自從意大利進入歐元區,意大利一直未能由匯率貶值促進競爭的模式,轉型至提高生產效率和提高附加值的經濟模式。世銀的報告指出,在意大利建一家倉庫平均需時227.5天,遠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所需的152天。IHS Markit指出,轉型改革是痛苦而漫長,而在當前意大利銀行業的壞帳危機下,金融業將難以提供足夠的資金推動復蘇,令投資停滯不前。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54&issue=2016120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