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工行首次涉足商品交易 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倫敦業務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689

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稱中國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倫敦市場業務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這意味著工行將首次踏足商品交易。

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已經完成盡職調查。

兩位消息人士中的一位表示: 中國工商銀行可能收購的標的還包含標準銀行倫敦的匯率及利率業務,以及包含銅鋁交易在內的原物料交易事業。

多位分析師表示,對於工商銀行而言,這項交易是其取得商品交易經驗的機會,而未必會大舉提升獲利。

路透社稱在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已經有許多中國貿易公司的身影:

不過,雖然中國快速工業化引發對資源的大量需求,支撐了從石油到鐵礦石等各類資源的全球市場,但中國的銀行業者在進入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方面一直相對緩慢。

以資產計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落後於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去年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首個中國會員。

下面看下來自路透中文網的原文

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工商銀行(601398.SS: 行情)收購南非標準銀行(SBKJ.J: 行情)倫敦市場業務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顯示中國交易大宗商品的興致不亞於消費這些商品。

兩名消息人士中有一位表示,中國工商銀行可能收購的標的還包含標準銀行倫敦的匯率及利率業務,以及包含銅鋁交易在內的原物料交易事業。

兩名消息人士中的一名消息人士補充道,交易盡職調查已經完成,可能在幾個月內宣佈這項交易;這些消息人士不願具名,因這些訊息尚未公開。

在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已經有許多中國貿易公司的身影。

不過,雖然中國快速工業化引發對資源的大量需求,支撐了從石油到鐵礦石等各類資源的全球市場,但中國的銀行業者在進入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方面一直相對緩慢。

以資產計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落後於中國銀行(601988.SS: 行情)。中國銀行去年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首個中國會員。

「目前中國佔基本金屬需求的40%以上,這是市場的關鍵,因此對許多中國的銀行來說,完全有必要參與此類交易,」Natixis駐倫敦大宗商品研究主管Nic Brown說。

標準銀行一直在剝離非洲以外的業務,旨在專注於非洲大陸上快速增長的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市場。工商銀行持有標準銀行20%股權。

標準銀行是LME的重要會員。LME是全球最大的工業金屬交易所,去年被香港交易及結算所(HKEx)以22億美元收購。

其他地方發生的一些事情,正在給中國的銀行業進軍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提供機會。

在花費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建立起大規模業務後,華爾街在原材料交易方面的角色面臨政治和監管壓力,摩根大通(JPM.N: 行情)成為最新一個謀求出售其實貨業務的機構。

一名消息人士說,工商銀行正在接受花旗集團(C.N: 行情)提供顧問服務,可能為此支付最高7億美元。

標準銀行一名發言人在聲明稿中表示,兩家銀行「正在共同探討擴大合作的領域,包括全球型市場及大宗商品。」

工商銀行並未回覆置評請求,花旗集團也拒絕評論。

**中國對金屬的需求**

目前尚不清楚標準銀行在倫敦的市場部門僱員有多少人。該銀行去年11月表示,打算將倫敦900名正職員工數量縮減多達15%,以節省1億美元。

多位分析師表示,對於工商銀行而言,這項交易是其取得商品交易經驗的機會,而未必會大舉提升獲利。工商銀行去年營收達880億美元。

瑞穗證券亞洲(Mizuho Securities Asia)銀行業分析師James Antos表示,「工商銀行的規模在全球名列前矛,而倫敦的這個小事業部門只是全球最小者之一,因此對工商銀行的獲利前景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這可能是中國在這塊領域進一步擴張的前奏。

Natixis的Brown指出,「中國商品市場非常活躍,因此對於中國金融機構有意在商品交易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他補充道,「搞不好中國業者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找到大量待售的實貨大宗商品事業。」

標準銀行去年敲定將80%的阿根廷事業賣給工商銀行。兩家銀行4月表示,已經同意對南非200億蘭特(20億美元)再生能源項目提供融資。

標準銀行週三股價收高逾1%,工商銀行則收在平盤附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64

南非工會警告:請黃金行業準備好迎接更多的罷工行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906

南非黃金礦業工人計劃下週二開始為加薪罷工,這將給該國的黃金行業帶來更多打擊。

南非黃金產量一度佔全球黃金總產量的80%,但正處於急劇下降的趨勢之中。現在,南非佔全球黃金產出的比例已經降低至6%。

路透報導,全國礦工工會(NUM)警告礦業公司稱,他們將於下週二夜裡開始罷工。南非黃金礦工有12萬,該工會代表了2/3。

上週,南非工會與礦業公司在礦工加薪問題上的談判破裂。代表礦業公司談判的南非礦業協會稱,他們提出了一份最終協議,希望將礦工基礎工資提高6%-6.5%。

但是,全國礦工工會要求加薪60%,而對手工會聯盟AMCU也希望最高加薪150%。礦業公司表示,考慮成本不斷上升和金價不斷下跌,這種要求是不現實的。

南非礦業危機令該國的信用評級遭下調,同時也損害了人們對南非總統Jacob Zuma和執政黨的評價。在2014年大選前,Zuma和執政黨將密切關注南非勞動力市場動盪和就業問題。

路透稱,據現貨黃金價格和南非礦業協會數據估計,南非黃金礦業關閉一天將導致該國產出損失3500萬美元。南非礦業協會估計,該國黃金部門每天減少的產出量約為760千克。

黃金價格已經從8月初的1274.50美元/盎司攀升至1395美元/盎司。在此期間,金價一度突破1400美元/盎司,最高觸及1425.90美元/盎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87

微信在南非

2013-09-30  NCW  
 

 

□ 本刊特派記者 劉虹橋 發自南非我按下微信上的“ 搜索附近的人”,希望找周圍的中國人聊聊天。結果出乎意料,一個中國人也沒看到!倒是搜出一堆或白人或黑人的頭像。往下翻了好幾頁,從200米看到5公里,都只有南非本地用戶。

我好奇的是,怎麼會有那麼多南非人用微信?上網一查,原來微信早就進軍南非市場了。而且不光是南非,還有尼日利亞、加納、肯尼亞、安哥拉等,幾乎是大半個非洲。在Facebook 上,微信開了公共頁面,配上英文客服,還時不時有線上和線下的推廣活動。

微信要打入南非市場,競爭對手挺多。在南非,和微信定位最接近的是WhatsApp,它有著很好的群衆基礎。南非WhatsApp 的用戶數量,甚至一度超過Facebook。此外,針對本土中低端用戶的手機即時通訊軟件Mxit,在南非的用戶基數和活躍度也很高。

不過,和其他海外市場相比,微信進軍南非也有不少優勢。最大的優勢,恐怕要算騰訊目前最大的股東Nasper 傳 媒集團。

持股騰訊35% 的跨國傳媒集團Nasper 是地道的南非血統,旗下擁有60余家南非本土消費者報刊,其中包括銷量最好的《Daily Sun》。Nasper 強大的媒體渠道,保證了微信在南非推廣時媒體投放渠道的通暢。

微信在南非的市場推廣攻

勢很猛。除了媒體推廣渠道,微信聘請著名足球明星梅西作為代言人,拍攝了一系列平面和電視廣告。雖然這組廣告並不僅僅針對南非市場,但南非人對足球有狂熱愛好,梅西的代言依舊是開拓新用戶的必殺技。此外,微信還挖走了三星電子在南非的市場拓展負責人,委任其負責微信在全非洲的市場推廣。

這樣看來,我搜出那麼多本地用戶,也在情理之中了。

我還想起來, 之前和金山大學中非報道項目的項目官員Briggite 聊天時, 她就提到有個中國的手機App 最近在南非很火,叫WeChat。我之前一直用中文版, 一時半會還沒聯想起來WeChat 就是微信。Briggite 也是微信用戶, 但因身邊的朋友都在用WhatsApp,她並不常打開微信。不過,這個中國來的App 還是給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比如,剛安裝完幾分鐘,她就收到一堆好友申請。

我並不大能理解全民微信

的狂熱。但有數據說,微信全球已註冊用戶超過40億,其中有5億海外用戶。以前在國內,這次在南非,我體會到了微信的強大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86

平面媒體漂亮轉進電視、網路 布局全球 南非企業化身騰訊最大股東的傳奇

2013-10-07  TWM
 
 

 

中國騰訊股價大漲,最大受惠者是一家遠在南非開普敦的百年企業,它既沒有殺手級的創新技術,核心經營團隊也未曾換血,為何能成為重量級跨國媒體集團?

撰文‧乾隆來

騰訊是中國最有影響力,與庶民百姓連結最深的網路公司,今年大陸股市低迷,騰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卻逆勢一路大漲,從四月底到九月中,前後不到半年漲幅逼近一倍!騰訊股票總市值在九月突破一千億美元大關,與臉書的一○三五億美元相近,兩家公司競逐全球最大的網路社群龍頭寶座。騰訊,堪稱是中國發展互聯網的標竿,民族網路公司的代表!

不過,騰訊市值突破一千億美元,對於大陸並不算什麼利多,相反的,大陸億萬天天掛在騰訊的網民,以及北京中南海的領導們,竟然同步發出不滿的抨擊聲浪。騰訊在香港掛牌,爽到的是海外的投資人,大陸同胞傻傻地貢獻給騰訊巨額的利潤,卻賺不到一毛股票上漲的好處。

中國互聯網標竿

最大受益者竟是外人

更讓大陸領導們氣結的是,騰訊最大的股東是遠在南非的納斯普公司(NASPERS),持股比重高達三四‧三%。這家遠在非洲最南端,總部在好望角邊開普敦市的非洲公司,在二○○一年投資一一○萬美元成為騰訊的最大股東,如今已經暴漲成為三四○多億美元的巨大資產!

南非當然是中國的友好夥伴,但是如此龐大的利益,卻沒有留在中國,白花花的銀子平白送給了非洲公司的股東,真是情何以堪。

中國已經躍升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互聯網市場,但是大陸網民在騰訊股價大漲、直接與臉書互爭龍頭的熱烈期盼中,赫然發現大陸所有的網路龍頭公司,都只是空有「民族企業」外表的外國公司。

騰訊最大的股東是非洲企業,百度、新浪、搜狐、網易都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註冊地是英屬開曼群島,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拿美國綠卡,有超過五一%的股東是美國企業或個人,大陸人天天想方設法拒絕Google,期待百度,實際上百度根本就是一家貨真價實的美資企業;如今,就連阿里巴巴也已被香港資本市場拒於門外,準備轉至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

納斯普報紙起家

跨入電視、網路大鳴大放

撇開大陸民族自尊的傷心話題,南非上市公司納斯普投資騰訊大賺的過程,卻非常值得苦尋出路的台灣企業深思。台灣企業與大陸關聯如此密切,互聯網、科技、媒體的發展又比大陸先進,而且台灣企業帳上都有豐沛無比的現金,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台灣企業,面對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什麼也繳了白卷?

南非納斯普是一家從報紙起家的媒體,地位類似台灣的《中國時報》,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九一五年創立的國家報業公司(De Nationale Pers, The National Press),是南非白人政權的保守派報紙。報紙的核心經營者,是從荷蘭移民南非的白種精英,納斯普兩位最核心的經營者是董事長沃斯魯(Ton Vosloo)以及執行長貝克(Koos Bekker),近百年來的負責人,都是荷蘭移民的後裔。

國家報業公司是南非白人少數政權的堅定支持者,後來隨著種族隔離政策的逐漸瓦解,以及報業的逐漸沒落,這群荷蘭後裔開始尋找事業轉型的機會,他們在一九八五年,與其他幾家小型的媒體合資,開始發展南非的電子付費電視,並且在五年後,將付費電視公司M-Net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

國家報業公司的董事長沃斯魯是老牌的記者,從二十歲到四十歲是專職的記者與編輯,一九八四年,四十七歲的沃斯魯晉身經營階層,成為這家老公司轉型、現代化的發動機,一九八五年公司進入電視產業、九○年M-Net股票上市,九四年國家報業集團上市,九八年開始進入網路事業,並且將老派的公司名稱De Nationale Pers,改為具有科技感與前瞻性的Naspers。

與台灣的老牌報紙相較,南非的國家報業公司很早就進入電視產業,並且接受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模式,使用股票上市集資的財務技巧,帶領老企業轉型成為現代化的公司,再藉由購併,將公司的業務從南非一路向北擴張到整個非洲。

在南非國家報業公司轉型、現代化、多角化的同時,台灣的平面媒體仍然沉浸在「文化事業免稅」、「廣告市場寡占」的政治利益中,並未把每年賺取的巨額利益拿來發展新事業。

到了一九九八年,更名為納斯普(NASPERS)的南非國家報業公司已經準備好迎接網路世紀的來臨,除了與南非電信公司發展網路事業,也開始評估華爾街與矽谷帶來的科技創投案。

入股騰訊

養出媒體集團金雞母

二○○一年網路泡沫破滅之後,投資銀行帶來一個中國的網路事業提案,原本投資在騰訊的兩大股東,香港電訊盈科與國際數據集團(IDG)希望退出,由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主導的電訊盈科,在全面整理既有的網路泡沫投資後,決定出售所有二○%的騰訊股權,條件是依照成本一一○萬美元轉讓,因為騰訊雖然沒有獲利,客戶數卻仍在快速成長;IDG跟著電訊盈科進退,但是仍然希望保留一部分股權。

納斯普的執行長貝克評估後,決定接下李澤楷等人的股權,最高時期曾經占有騰訊五成的股權,經過上市釋股調整至今,仍然持有三四.三%,還是騰訊最大的股東。

騰訊不是納斯普在中國唯一的投資,二○○四年十二月,在中國出版業重整的國家政策下,納斯普買入了九.九%的北京傳媒集團股權,北京傳媒集團是《北京青年報》的營運實體,掌握了報紙的廣告、印刷,以及發行業務。

當然,作為騰訊的最大股東,納斯普與騰訊也攜手在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一起投資,例如兩家公司聯手投資印度旅遊網站 ibibo.com網站,今年再買入紅巴士(redbus.in)的控制權,成為印度線上車票網站的主導者。

從一九九八年跨入網路與新媒體領域,納斯普投資的企業遍及全世界一三三個國家,其中,在四十八個非洲國家營運數位電視網,在歐洲、俄羅斯、南美、印度、中國以及東南亞,投資各種新興網路公司、電子商務平台以及新媒體廣告業務。其中當然以騰訊的報酬率最為驚人,此外,納斯普還是俄羅斯最大網站 mail.ru的最大單一股東,持股二九%,持股總市值也達到二十四億美元。

核心團隊未變

仍漂亮轉型成跨界巨擘

令人訝異的是,納斯普轉型如此劇烈,但是核心經營團隊卻始終如一。七十六歲的董事長沃斯魯,從二十一歲進入公司,從未離開過;今年六十歲的執行長貝克,從哥倫比亞大學MBA畢業後加入公司,一路主導公司從平面媒體、電視媒體到網路集團。

去年癌症過世的網路事業群(MIH)執行長魯斯(Antonie Roux),也是從基層電腦工程師被一路拔擢;還有,投資騰訊至今已經十二年,納斯普派在騰訊董事會的代表從來沒換過,會計師出身的席勒(Charles Searle)在一九九七年加入時只有三十二歲,至今已經是集團上市資產的執行長,兼任網路事業群MIH的投資長,掌管超過四百億美元的網路資產。

這群核心經營團隊,都是具有荷蘭血統的南非白人,操持稱為Afrikaans的荷蘭方言,僻居非洲最南端,人數甚少,早年堅持種族隔離政策,打造出非洲最先進的社會,如今又遠征中國與南美,成為超越《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實力足以與梅鐸一較長短的跨國媒體集團。

今年九月十二日,納斯普慶祝公司在約翰尼斯堡股票上市十九年,當年用十萬南非幣買入公司股票的投資人,如今已經增值到二千六百萬南非幣,即使不算股息,十九年的投資獲利仍超過二六○倍。

遠在天邊的南非納斯普投資騰訊的故事,真的值得近在眼前的台灣企業與媒體,好好反省!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納斯普(NASPERS)成立:1915年,平面媒體「國家報業公司」主要投資:數位電視網、新興網路公司、電子商務平台及新媒體廣告

投資企業分布:133國

關鍵轉型:

1985年 發展電子付費電視M-Net 1990年 M-Net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1994年 國家報業集團上市1998年 更名納斯普,與南非電信公司合作發展網路事業2001年 買下騰訊股權橫跨網路、電視、出版的王國

——納斯普全球事業分布

付費電視 衛星電視-8家數位衛星電視台無線電視-1家數位無線電視台網路事業 電子商務拍賣網站-12個拍賣網站線上票務-18個線上票務網站線上支付-1個線上支付網站轉投資上市公司 中國騰訊俄羅斯mail.ru 出版事業2家綜合性出版商馬化騰的高「抄」絕技 催生直追臉書的軟體王國總部位在深圳的騰訊,成立至今不過15年,是一家以模仿即時通軟體ICQ起家的軟體公司。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馬化騰,在27歲時與朋友一起創業,運用深圳聯通的網路平台,推廣社群聊天的QQ服務,公司成立一年半後,QQ註冊戶數就已經突破1000萬戶。

如今,QQ有超過8億個使用戶,馬化騰與他的團隊在龐大的QQ客戶基礎上,發展出簡易的網路遊戲、email、新聞、網路視頻、電子商務等線上服務。

QQ爆炸式的發展,不只吸引所有80後、90後年輕人天天報到,連包括胡錦濤在內的多位國家高階領導人,都親自巡視這家最具中國特色的新興網路公司。

騰訊今年股價暴漲一倍,主要動力來自於成功發展手機應用APP微信(WeChat)。騰訊在2011年推出WeChat,如同當年模仿ICQ的模式,微信融合了WhatsApp與Line的即時通訊功能,再加上Facebook的社交功能。

WeChat推出僅433天,用戶數就突破1億人,比臉書的1600多天快了4倍,而且騰訊強推海外用戶,如今,WeChat用戶即將突破5億,其中海外用戶在今年4月才3000萬戶,到了8月中旬已經突破1億戶。

騰訊的飛速發展,即使是在中國同業也引發極大爭議,例如阿里巴巴的馬雲就說,騰訊拍拍(拍賣網)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創意,「所有東西都是抄來的」,前新浪網執行長王志東也說:「馬化騰是業內有名的抄襲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張膽地、公開地抄。」馬化騰並不否認抄襲,而是認為騰訊抄襲得青出於藍,抄得切合消費者的需求,抄到要害。

在抄襲風氣盛行的中國大陸,馬化騰展現高「抄」絕技,從一無所有的創業階段,抄出了直逼臉書的1000億美元總市值的「抄級企業」,堪稱空前絕後。

騰訊創業初期的股權結構,與絕大多數的中國網路新創公司類似,出錢的香港電訊盈科、IDG集團占40%,創業團隊與國內的相關利益人士,不出資卻占6成股權,如今馬化騰本人持股約11%,且牢牢掌控公司經營。

今年5月,馬化騰被大陸的《理財周報》宣布他擁有人民幣467億元身價,躍升中國首富。過去半年騰訊股價暴漲將近一倍,馬化騰的持股身價已經超過100億美元,若與《富比世》3月公布的2013年亞洲首富排行榜相較,馬化騰超越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風光晉升為中國第一、亞洲前五大富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96

南非第一大上市公司Naspers:掘金騰訊獲暴利的傳媒巨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903

南非最大的企業並不是挖遍全世界鉆石和黃金的礦業巨頭,也不是提煉石油的能源大佬,實際上,這是一家投資互聯網的傳媒公司——Naspers,其市值約為420億美元,是在南非約翰內斯堡交易所上市的最大的本土企業。 Naspers在南非擁有相當多的傳媒資產,包括一家當地的電視臺、超過50家南非報紙,而其最令人垂涎的投資還是在互聯網領域,例如Naspers是Facebook的早期投資人,也是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的最大單一股東。上周風投人士Marc Andreessen形容騰訊“至始至終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 除了這些光鮮的投資業績,Naspers的歷史並不怎麽光彩,這些內容也絕對不會出現在Naspers的網站宣傳頁上。 1915年,英屬南非聯邦成立剛剛成立五年,爭奪南非領土和資源的英布戰爭結束也才13年,由一群南非白人民族主義者組成的國民黨(National Party)決定成立一家報紙來宣揚其政治思想,不久後一份名為De Burger(意為“公民”)的日報誕生,這是當前南非報章Die Burger的前身。 這家報紙第一任主編是國民黨的領袖Daniel Francois Malan(馬蘭),在他的帶領下,國民黨贏得了1948年的南非聯邦大選,開始單獨執政。 馬蘭是白人種族主義者,他敵視非洲黑人,並力推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並用憲法和法律使之系統化、制度化。 國民黨政府從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面對黑人和有色人進行殘酷鎮壓和迫害,激起了南非黑人持續不斷的反抗,其中以曼德拉最為著名。 作為“喉舌”,盡管De Burger偶爾會批評國民黨的政策,但其本質上仍是當局利益的宣傳工具。直到1990年,曼德拉出獄,De Burger才切斷與國民黨的關聯。 1997年,Naspers旗下的127位記者正式就他們在宣揚種族隔離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道歉。 同樣是在1997年,Naspers任命Koos Bekker為CEO,Bekker畢業於哥倫比亞商學院,是南非付費電視的“先行者”。擔任CEO後,Bekker帶領Naspers拓展南非的付費電視市場,同時也將Naspers帶向了另一塊利潤豐厚的領域——投資互聯網企業。 早在2001年,Naspers就決定以3200萬美元投資騰訊,占股46.5%。當時騰訊還是一個默默無聞而且還不賺錢的即時通訊平臺,到現在外界也不知道Naspers當時是怎麽想的,他們不願意公開評論。 但是根據熟悉Bekker的人說,當時的首席信息官Mark Surour很有可能是背後的操盤者。如今,騰訊已經成為中國蓬勃發展的互聯網行業的巨頭,憑借近年大熱的“微信”,騰訊完美殺入手機移動終端並成為領導者。 不少市場人士評價,“Naspers在一個正確的時間選擇了一家正確的公司。” 2004年,騰訊登陸H股,當時IPO發行價僅3.7港幣,如今市值超過9391億港元(約合1211億美元),但直到最近兩三年投資者才享受到騰訊市值增加所帶來的好處。 作為第一大股東,Naspers持有騰訊6.3024億股,占騰訊控股總股本的33.93%。目前所持股票市值高達3179.56億港元(約合410億美元)。2013年Naspers的股價大漲80%,這也讓Bekker成功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 此外,Naspers的新媒體投資並不僅僅局限於中國。這家公司還持有俄羅斯DST的股份,DST是俄羅斯及東歐互聯網市場的主要投資商,在該區域擁有眾多互聯網公司並占領超過70%的互聯網市場。 DST曾先後對Facebook進行過三輪投資,這也讓Naspers曾間接持有Facebook一事為外界所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560

起底騰訊單一最大股東:“南非股王”科斯貝克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5/57938.html

問大家兩個問題:第一,騰訊(700.HK)已成港股神話,但時光倒流十三年,哪位伯樂獨具慧眼,相中騰訊這匹千里馬?其二,馬化騰、曼德拉、默多克這三個無人不識、彼此間卻又風馬牛不相及的名字,要用什麽樣的“線”方能串連在一起?第一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直接,這位伯樂,乃持有騰訊34%股權的“南非股王” Naspers 行政總裁科斯貝克(Jocobus Petrus Koos Bekker)。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大可用兩個字概括之:中國。“不光彩”的歷史馬化騰是騰訊這個內地科網神話的創造者,默多克二十年來費盡心血,誓要在神州開疆拓土;二人跟中國的淵源,不說自明。然而,何以老畢把剛辭世的南非民權領袖曼德拉也牽扯進去?這一切,得從Naspers的背景說起。Naspers由Nasionale(National)和Pers(Press)兩個字合組而成,集團於1915年創立。其時,南非實現政治統一僅五年,史上著名的“英布戰爭”,亦不過結束了十三年。Naspers旗下宣揚南非人(主要為荷蘭、法國等歐洲移民的後裔)政見,同時推廣南非語的日報《公民報》於1915年7月創刊,首位總編馬蘭(D.F.Malan)在1948年南非國民黨大選中意外獲勝下,成為南非統一後的第四位總理。此後四十年,種族隔離政策登堂入室。作為南非人和南非語的輿論代表,《公民報》在這段不光彩的歷史中,一直扮演著國民黨和種族隔離政策喉舌的角色。1990年,為結束種族隔離奮鬥一生的曼德拉重獲自由;自那時起,《公民報》即跟國民黨一刀兩斷分道揚鑣。七年後,該報127名記者/編輯向南非黑人大主教杜圖領導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致歉,為《公民報》數十年來替種族隔離政策背書懺悔。至此,《公民報》和Naspers集團終於斷絕與種族隔離的一切聯系。1997年非但標誌著Naspers成功“洗底”,從集團整體發展著眼,“騰訊伯樂”科斯貝克同年接掌行政總裁帥印,才是Naspers脫胎換骨、登上“南非股王”寶座的關鍵。適當時候適當地方科斯貝克本人跟種族隔離以至《公民報》並無直接瓜葛,與Naspers結緣,只因由其創辦的南非收費電視公司M-Net獲Naspers青睞,於草創階段便爭取到後者入股。科斯貝克畢業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求學時期已醉心於鉆研收費電視商業模式,跟Naspers建立關系後迅速上位,1997年獲集團委任為行政總裁。科斯貝克接下重任後,作了兩項對Naspers影響深遠的決定:一、發揮他在收費電視領域的專長,大規模整合集團於南非的收費電視業務,並把版圖擴張至整個非洲大陸。今時今日,Naspers雖兼營印刷和電子媒體,但收費電視占總營業額高達六成,印刷與電子主次已分。二、收費電視對Naspers 的貢獻固非一般,但科斯貝克如假包換的神來之筆,卻體現於騰訊創辦僅三年(2001年)便入股這件事上,且一買便是半家騰訊(46.5%)。十三年前的騰訊非但名不見經傳,且只有即時通訊平臺QQ 這項單一業務。憶及當時的情境,一則科網泡沫爆破短短一年,投資者對任何科網相關資產大都避之則吉;二則Naspers乃南非報業百年老店,科斯貝克基於什麽原因,看中一家設於萬里之外的深圳、業務前景不明的即時通訊營運商?有說,Naspers首席投資總監蘇羅爾(Mark Surour)曾在香港待過一段不短的日子,Naspers入股騰訊的幕後功臣正是此君。然而,交易於2001年而非2010年達成,兩個時段的騰訊不可同日而語,科斯貝克/蘇羅爾十三年前在QQ以外一無所有的騰訊身上押註,運氣、眼光與膽識缺一不可。常言道,成功的人往往在適當的時候出現於適當的地方,科斯貝克領導下的Naspers,堪稱為此說作了最佳演繹。Naspers2001年購入騰訊46.5%股權時,作價僅3200萬美元;十三年來,騰訊業務從QQ擴展至微信、網上廣告以至網遊,股價則由2004年在港交所掛牌的3.7港元,一路升至近日500港元水平,騰訊的神話,投資者有目共睹。Naspers早在騰訊上市前三年購入公司近半權益,上市後股權雖攤薄至34%,但持股量仍遠在馬化騰的10.25%之上,Naspers迄今仍是騰訊單一最大股東。2001年在騰訊身上的3200萬美元投資,今天變成400億美元。Naspers靠什麽成為“南非股王”?這令老畢想起另一傳媒大亨:默多克。同樣控制偌大的收費電視王國,默多克過去二十年寄厚望於中國,一心以為跟北京領導人建立關系,便能搭通天地線,在神州大展拳腳不過舉手之勞。可是,實際發展卻事與願違。默多克去年把手上的鳳凰衛視股權沽清之余,最近更將占股47%的星空傳媒權益悉數賣給上海市政府控制的基金,徹底退出內地電視市場。默多克對神州心灰意冷,是否可完全歸因於“通訊科技的進步將對極權政府構成威脅”這句話,老畢無法確定。然而,從不同西方媒體跟北京交手的經驗可見,在中國,機關算盡的傳媒大亨如默多克,也大有可能因沖口而出的一句話而付上滿盤落索的代價。科斯貝克雖具先見之明,老早相中騰訊這匹千里馬,但Naspers說到底只是被動投資者,在適當的時候出現於適當的地方;可這個地方,乃深圳而非北京!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 | 編輯:zhouxiaohong | 責編:周曉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814

南非罷工潮進入第六周,鉑金庫存或將耗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369

由於礦業勞資談判尚無任何一致協議,南非礦工罷工已進入第六週。若談判雙方仍僵持,協商未有明顯進展,則鉑金生產商庫存可能將消耗殆盡。業內人士預計,這可能引發供應緊張的憂慮而推漲鉑金價格。

南非鉑金供應量佔全球市場的70%,世界前三大鉑金供應商Anglo Platinum、Impala、Lonmin均位於南非。南非第二大鉑金生廠商Impala市場總監Derek Engelbrecht對彭博新聞社表示,公司庫存有限,僅能為海外客戶的交貨時間保證到3月底。Anglo Platinum 1月時表示,其庫存只能維持六到八週。Lonmin去年9月時原礦庫存為42000盎司,11月該公司稱還有13000盎司未經售出的精煉鉑金。

英國ETF證券公司(ETF Securities Ltd)表示,市場一致預計生產商手中握有6-8周的庫存,致年初鉑金價格承壓。如果南非的勞資僵局仍然得不到快速的解決,那麼鉑金價格將進一步走高,因市場將擔憂供應問題。

Anglo American旗下的鉑金企業Amplats首席執行官Chris Griffith表示,

補充庫存是正常的儲備,而不是有預謀的提前佈局。更何況,只有當罷工延長到八週,市場才會泛起對供應緊張的憂慮,屆時,鉑金價格才會開始作出反應。

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投最活躍的4月期鉑金價格觸及1467.60美元/盎司,創1月23日以來的最高點。今年以來,鉑金價格累計上漲了6.6%。

下圖展示了過去5天,做空黃金、做多鉑金的配對交易(Pairs Trading) 情況:

下圖展示了過去3個月,做空黃金、做多鉑金的配對交易情況:

美國金融博客Climateer Investing分析稱,由於這些交易發生在11月,因此,截止到1月22日,交易策略都是成功的。25日,投資者就有可能錯過最高點位而沒有及時平倉。

Anglo Platinum、Impala、Lonmin 4日將就礦工漲薪問題,同南非礦工與建築聯盟(AMCU)重啟磋商。

1月23日,AMCU發起大規模罷工行動,要求將7萬多名工人薪資提升至最低每月12500南非蘭特(約1150美元),近當前工資水準的兩倍。AMCU成員們拒絕了一項漲薪9%的方案,也拒不作出讓步。與礦主提出的9%工資漲幅相比,南非1月通脹為達5.8%。

迄今,各大生產商已蒙受66億南非蘭特的損失,約合6.13億美元。礦工方被沒收的工資超29億南非蘭特。

研究機構Imara SP Reid (Pty) Ltd.負責人Stephen Meintjes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罷工時間如此之長,超過了預期。人們可能低估了礦工們的決心。

鉑金產業在南非經濟中佔比高達70%。鉑金主要用於汽車觸媒催化劑和首飾製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187

南非金屬業罷工結束 雙方達成漲薪協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26

南非為期四周的礦業工人大罷工已經結束,南非最大的工會已與雇主就薪資問題達成協議。 南非國家金屬工人工會表示,其22萬罷工會員“全體一致”接受了與雇主達成的協議。 工會與雇主達成的協議包括在未來三年每年為低收入工人漲薪10%。 為達成協議,勞資雙方均做出很大的讓步。 此次罷工波及南非整個鋼鐵與工程行業。雇主稱,工程行業的罷工給每天給他們帶來約3億蘭特(1700萬英鎊)的損失。   南非全國金屬工人工會(NUMSA)超過20萬工人於7月2日開始罷工,要求漲薪,導致通用汽車等汽車廠商在南非的生產暫停。 NUMSA稱其工人將在周二恢複工作,此前接受了為低薪工人連續三年每年漲薪10%的協定,這樣的漲幅超過了目前為6.6%的通脹率。 本次金屬與工程部門的罷工行動緊跟持續了5個月之久的史上最大鉑金業罷工。因三大礦產商停擺,南非一季度經濟萎縮0.6%。 三菱日聯銀行在最新的金屬周報中稱,在經歷了長達五個月的罷工之後,南非鉑金生產商正盡力恢複生產,但同時也準備出讓部分業務。實際的影響可能會導致產量最終難以增加。 三菱稱:“有跡象表明南非礦產商正緩慢恢複正常運作,其中隆明礦業(Lonmin)聲明稱該公司將在9月底前恢複80%的產出,目前僅為30%,預計到第四季度時,產量將處於穩定狀態。” 該行表示,“英美鉑業(AngloPlatinum)證實,該公司計劃出售旗下的Rustenburg和Union礦廠以及與隆明礦業的合資項目Pandora。如果無法為這些礦廠找到買家,那麽英美鉑業可能考慮單獨成立公司。目前仍不清楚這些調整的長期影響如何,不過我們相信,整體趨勢是朝削減高成本、低利潤的西部礦業項目的產量發展。預計南非未來三到五年的鉑金產量將難以增加。” 鉑金今年價格總體在1300美元/盎司上方呈現震蕩上揚的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81

【金磚記事】南非遭遇雙殺:美聯儲令資本外流 商品大跌扼殺複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30

一方面是大宗商品價格大跌,另一方面美聯儲可能加息令資本撤離新興市場,令南非債券收益率遭遇過去八個月最糟水平,且前景不容樂觀。

根據約翰內斯堡股票交易所指數顯示,本幣債務價格在九月出現年內首次下跌,跌幅達6.1%,是彭博社追蹤的31個發展中國家中繼巴西之後跌幅最大的。

在大量對於美聯儲或準備加快提高利率步伐的猜測下,外國投資者在九月成為南非債券連續三個月的凈賣出方,給蘭特(南非貨幣單位)施加了巨大壓力,期間兌美元匯率下跌了5%,包括鉑和金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對出口及經濟增長前景產生負面影響。

Nedbank集團首席策略研究員Mohammed Nalla 9月26日在約翰內斯堡接受的電話采訪中評論道:“南非既是一個新興市場同時也是大宗商品的出口國,可謂禍不單行。收益歸根到底取決於蘭特的走勢,且長期來看蘭特仍具有進一步貶值的空間。”

較高的利率水平

由於南非原材料最大的進口國——中國的需求萎縮,南非經常賬戶赤字可能由於出口下滑而進一步擴大,導致蘭特進一步貶值,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超過由相對較高的利率所帶來的好處。根據政府提供的數據,中國在2013年占南非總出口的14%。

根據一份針對彭博社分析師的調查顯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在今年可能實現7.3%的增長,和中國政府的目標增長率7.5%相比是近二十年來的最低增速。

收益率優勢

上周彭博社大宗商品指數(BCOM)下滑至五年低點,意味著大宗商品對南非貨幣的支撐越來越小,導致蘭特在9月25日下跌至八個月的最低點。根據Nedbank首席研究員Nalla所述,約翰內斯堡當地時間下午1點29分蘭特兌美元下跌0.6%至11.2955,且在未來若幹月內可能進一步下跌至11.6的水平。

JSE提供的數據顯示,由於持續貶值的蘭特將侵蝕投資收益,南非債務的外國投資者在繼八月拋售21億蘭特債券後,九月又繼續拋售了41億蘭特(約合3.65億美元)的債券。2016年12月到期的以蘭特計價的債券收益率上漲了8個基點(0.08%)至今天8.32%的的水平,和上月比上漲34個基點。

Du Plessis評論道:“較高的聯邦利率會降低蘭特相對美元的收益優勢,從而進一步導致投資者拋售南非債務。”

南非央行在9月18日維持其基準利率在5.75%水平不變以支撐疲弱的經濟。目前美國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處在0-0.25%的區間內。

美國利率可能上升的前景,正打壓巴西和香港的貨幣。根據彭博社的追蹤顯示,中國的人民幣是24個新興市場貨幣中唯一一個兌美元匯率上漲的貨幣。

Nalla評論道:“對於南非來說,大宗商品無疑是個重要因素。”

(實習生 丁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66

高盛頂級交易:做多美元 做空南非蘭特和韓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20

f74078e94954afc2477d4a7108a4c155

高盛最新頂級交易建議做多美元,做空南非蘭特和等值韓元組成的貨幣籃子,即期目標價110,止損位95。

高盛預計美元將進一步對新興市場貨幣走強。高盛認為有兩種新興市場貨幣將對美元貶值。

-內部和外部失衡的新興市場貨幣

-低通脹的新興市場貨幣

高盛預計南非蘭特將較美元進一步走軟。南非國內經濟持續的失衡和一個較大的經常賬戶赤字,加上美國的加息壓力,可能會推低南非蘭特。此外,通脹的下降可能會讓南非央行考慮進一步的利率調整。高盛預測美元/南非蘭特在12個月內將升至12.70。

而韓元是低通脹的新興市場貨幣。韓國國內通脹遠低於韓國央行目標。在最近的政策會議上,韓國央行下調韓國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至3.4%和1.9%。在日元和歐元大幅走弱之後,韓元的貿易加權平均匯率接近金融危機後新高。考慮到出口對韓國經濟的重要性,高盛認為韓元將面臨下行壓力。加上韓國低迷的通脹,高盛預計韓國央行將在4月的政策會議上降息,這將推動韓元對美元走弱。高盛預計美元/韓元將在12月後達到1150,較目前升至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