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仔加快國際化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468875

三十年前的1015日,為化解香港前途問題引起的信心危機,港英政府緊急宣布實行聯繫滙率制度,把港元與美元掛鈎(一美元兌7.8港元)。過去三十年,聯滙確實發揮了穩定金融及經濟的作用;然而,香港的經濟及民生卻付出沉重代價。近日本港媒體一窩蜂做聯滙三十週年紀念報導,卻甚少報導人民幣開拓境外市場的進程;也罷,香港的過去總比未來好,因為未來的挑戰只會愈來愈大,人們卻傾向緬懷多於迎戰。

今年109日,人民銀行與歐洲央行簽署了規模達3500億元人民幣的中歐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雙方建立本幣互換安排,旨在為中國與歐羅區雙邊經貿往來提供支持,並維護金融穩定;一旦歐羅人民幣市場出現頭寸緊張,根據互換協議,歐羅區成員國可以透過歐央行獲得人民幣流動性支持。而這將促進人民幣在境外市場的使用,也有利於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

按歐洲央行的聲明,這次與人民銀行貨幣互換,主因為中歐雙邊貿易和投資快速增長。事實上,中國佔歐羅區的2012年出口及進口比例分別為6.4%11.9%,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3330億歐羅。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指出,由於歐羅區成員國眾多,加上中國與歐羅區的貿易量龐大,是次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極大助力,不僅能促進人民幣在歐羅區的正循環,更為歐羅區銀行體系拓展人民幣業務,以及歐洲企業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打下強心針,從而推動倫敦、法蘭克福及巴黎等歐洲各個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

人行表示,中歐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簽署,標誌着人行與歐央行在貨幣金融領域的合作取得新進展,並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具突破性意義。留意從2008年迄今,人行已與二十三個國家或地區央行簽署本幣互換協議,涉及的資金規模近2.5萬億元人民幣,而且今年更有加速之勢。因為踏入今年,人行與其他國家央行進行貨幣互換更為積極,先後與新加坡、英國、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巴西、冰島、印尼和歐羅區等八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協議,累計的互換規模近1.2萬億元人民幣。

很顯然,中國貿易量龐大,的確有助開拓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潛力。人行今年7月與英倫銀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後,如今再跟歐洲央行訂立協定,人民幣進入歐洲主流市場,並與全球外滙交易量佔比位列第二(歐羅)及第四(英鎊)的國際貨幣「互聯互換」,無疑有助人民幣加快國際化進程的步伐,亦令人民幣在海外使用所直接覆蓋的地域進一步迅速擴大。

可以看到,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近年不斷加強節奏。在資本及金融賬戶的項目未完全開放下,人民銀行透過與多國進行貨幣互換,積極發揮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上結算功能,擴大其範圍和規模,據此作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目前看來的確取得了一定成效。

事實上,隨着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支付規模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全球外滙交易佔比的急速增加。據國際清算銀行9月發表三年一度的《外滙成交額統計報告》,今年4月,外滙交易中使用貨幣佔全球交易的百分比,人民幣由2010年的0.9%,上升至2.2%,位列第九。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日前發表的報告亦指出,人民幣在全球交易的市場佔有率,由去年10.92%,跳升至今年81.49%;交易確認結算的數量,同期增加逾一倍,超過瑞典克朗、韓圜及俄羅斯盧布。其中,六成人民幣外滙交易的價值來自英國,反映倫敦金融中心的實力,未來拓展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競爭力不宜小覷。

雖然人民幣國際化的路程還有一段長長的路要走,但三年來佔比已明顯提升。面對這個主流趨勢,港元未來與美元還是人民幣掛鈎,其實已不是重要議題,人民幣何時開始不再依靠香港這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中間人地位才是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460

Rosneft宣布將加快完成收購大摩石油交易業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052

據此前華爾街見聞報道,摩根士丹利上周已同意向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出售大部分現貨石油交易業務。本周五,Rosneft官方宣布將專註於完成對摩根士丹利石油交易業務的收購,放棄其它並購機會。 Rosneft對路透社表示:“當前,我們正專心完成這次收購,使得這項資產能夠順利並入Rosneft的結構中。這次收購將創造一個國際一流水準的營銷體系,將使得Rosneft作為第三方供貨渠道更為高效。“ 在此次收購中,負責摩根士丹利現貨石油交易業務的約100名交易員和180名後臺人員將一同加入Rosneft,但仍將留在之前位於倫敦,紐約和新加坡的辦公室工作。盡管如此,完成收購後,Rosneft的石油交易部門規模依然小於BP(英國石油公司)擁有超過3000雇員的石油交易運作體系。此次收購並不包括摩根士丹利的石油倉儲和運輸管道業務。 全俄羅斯的石油產量約為每天1060萬桶,Rosneft的產量占其中40%。Rosneft通過交易將時候出售給包括BP在內的能源企業,以及其它石油交易商,比如維多(Vitol)和托克(Trafigura)。今年3月下旬,作為俄羅斯頭號石油企業的Rosneft完成550億美元並購TNK-BP的交易,成為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02

微軟新任CEO如何加快變革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2/58358.html

微軟將會走向何處?這是所有人都在問的問題,本文來源於哈佛商業評論,作者是約翰・科特,他是哈佛商學院松下幸之助(Konosuke Matsushita)領導力方面榮譽教授,著有《引領變革》、《變革之心》等著作。約翰•科特同時還是科特國際的聯合創始人。i黑馬將此文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近期,《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引用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所說的話:“要使微軟進入一個新時代,最佳的方法就是讓一位會加快變革的新領導人來帶領這家公司。”對此,我深表同意。因為當鮑爾默先生接掌微軟的時候,我並沒有大幅買進微軟的股票,所以我對他個人並沒有特別討厭。事實上,我還真地同情他。他當時接手的組織,經歷了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時期。接下來出現的,就是成功後帶來的所有典型問題:傲慢的文化。競爭的能量轉而朝內,創造了相當政治化的環境。再加上“自滿”這個問題。當這艘企業巨艦上頭掛著那些重錨,而還想要加速前進時,我只能祝福它好運。這就讓我們想起新老板所面對的挑戰。沒錯,新老板需要讓組織加快速度。不過,新CEO的部屬可能認為他們自己已經盡了全力,而其實他們可能是往六個不同的方向前進,或者是繞著不同的圈子走。CEO的部屬也可能認為自己比新老板聰明,這些人可能會心生嫉妒,他們自己或是他們的企業導師沒能坐上CEO的大位。而且他身邊可能會圍繞著一些人,跟他說只要我們做這件小事或是那些小事,我們就可以突破目前停滯的狀態──這麽說,其實只是天方夜譚。目前公司面臨的是個巨大嚴重的停滯狀態,小修小補是無法帶來任何突破的。這麽一個龐大又多層級的官僚組織,能夠加快腳步邁向更好的未來嗎?在愈來愈混亂的環境里,它能在策略上變得更靈活敏捷嗎?可以。不過,問題是整體性的,並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如同之前我曾經寫過的,我們需要一套全新的系統,能夠讓組織充分運用機會、避開威脅,而且還能達成營運目標──有如一套雙重的運作系統。這套系統是千真萬確存在的,而且我親眼目睹過它如何運作,可是需要投入相當的努力才能打造這套系統。如果微軟要打造這樣一套全新的運作方法,其第一步就是要在公司里創造出一份真實的急迫感,圍繞著正確、巨大、合乎理性,但情感上卻令人激動的機會。而且我所謂的急迫感,並不是只存在於為數5%的“重要”人士身上。新老板會需要至少51%的公司員工,80%會更好。目前他們的情況最好就是如此。只要有傲慢存在,員工就不會有急迫感;而只要有辦公室政治存在,即便員工感受到急迫感,他們就永遠不可能真正連結在一起,發揮團隊的戰力。過去十年以來,微軟的命中率(batting average)一直都只在0.109左右,新老板有可能讓微軟突破當前的低迷情況嗎?答案是可能的。不過,只有新老板冷靜下來,好好地觀察整套運作系統,然後專註在正確的機會上,提高急迫感,變革才會是真實而且可以持續的。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約翰・科特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55

阿里巴巴加快全球化 將推出美國電商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930

繼昨日公佈擬全面收購高德地圖、意圖高效整合資源後,阿里巴巴今日又向路透表示,將在旗下電子商務軟件子公司Vendio和Auctiva的幫助下推出一家名為11 Main的美國電子商務網站,據傳去年10月投資亞馬遜對手ShopRunner和今年1月投資美國奢侈品電商1stdibs的阿里巴巴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據悉,11 Main號稱提供「有趣的高品質產品」。該購物網站出售的時尚、科技及珠寶等商品出自一些「精選的店家」,店家入駐需要獲得邀請。現在點擊11 Main網址可以看到如下通知:

店主們正在解包及安頓,我們會很快開張。

一位阿里巴巴的女發言人向路透表示,阿里巴巴樂意支持11 Main,堅信要支持理想遠大的企業家及其使命感強的企業。

阿里巴巴, Alibaba, 收购, 电子商务,11 Main

今年1月,科技網站Re/Code報導,阿里巴巴主動接洽一家成長迅速的奢侈品電商網站1stdibs,提供投資1500萬美元,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幫助1stdibs拓展亞洲市場。

1stdibs主要面向富裕人群,提供復古設計產品、珠寶、服飾和藝術品等奢侈品。去年下半年,該網站流量翻了一番,目前月獨立用戶訪問量約為200萬。

現在1stdibs三分之一的業務收入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公司首席執行官David Rosenblatt將開拓國際市場視為工作重心,雖然還沒有進入中國的計劃,但未來將要依靠阿里巴巴行動,

我們資金充裕,但需要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從長遠來看,中國乃至亞洲應該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去年10月華爾街日報報導,阿里巴巴還進行了對美國最大一筆投資:牽頭向亞馬遜的競爭對手ShopRunner Inc.投資2.06億美元。

當時知情者透露,阿里巴巴在ShopRunner這輪融資中參投約7,000萬美元,交易對ShopRunner的估值合計約6億美元。

而去年阿里巴巴最吸引業內的莫過於在港或赴美上市的傳聞。分析師預計,阿里巴巴可能創下Facebook之後的次高IPO記錄。

雖然至今還未明確公開上市日程,但本月麥格理對阿里巴巴的預估值已達2000億美元,彭博報導稱平均估值也已高達1530億美元。

以下圖表來自蘋果日報報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73

碼兒啊你慢些走--二維碼叫停的核心或是要加快漢信碼推進的速度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nkbk.html

從去年騰訊非常高調的提出大力發展二維碼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開始,這個領域的火爆大戲就沒斷過,幾個互聯網巨頭都迅速投入人力物力加快發展進度,之後阿里在移動支付和打車軟件上也使用二維碼,在支付方面和騰訊不斷發生火藥味十足的爭鬥,短短的半年多時間裡,二維碼在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方面的應用普及得以快速推升,甚至要成為移動互聯的又一個重要的入口元素了。

 

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已被公認的入口主要有四大類,其一是APP商店+助手,代表是百度收購的91助手;二是超級APP,如微信、微博等;三是桌面系統+搜索;四是瀏覽器,二維碼僅僅是一個富含信息的交聯工具,但是卻有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巨大魅力,如此高頻度的使用率,說它正成為移動互聯的一個重要入口名副其實,而且這個特性,正因為移動支付的蓬勃興起被無以復加的凸顯出來。

 

但是半個月前,這列正轟鳴前行的高速列車被央行突然的一紙禁令給叫停了,理由是安全問題。

 

二維碼在移動互聯應用的商業化進程中上位,是市場的選擇,在其它多種相對成熟的備選技術裡能夠脫穎而出,肯定是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基礎的,那麼在如此高歌猛進的態勢下下,被暫停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要想深刻理解這一觸發的原因,首先非常有必要瞭解一下二維碼在中國的發展史,搞清楚二維碼、QR碼和漢信碼之間的關係後,謎底自然就揭開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批公開的媒體報導,然後再來分析這亂象後的一二三。以下文字節選自「《漢信碼的前世今生》」,作者是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技術部副主任,漢信碼發明人之一,漢信碼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毅,他是AIMGIobal碼制標準專家技術委員會中國專家組成員,負責並參與多項二維碼技術研究項目與標準制定工作,因此他的認識比較全面,提供的信息很有參考價值。

 

「二維碼技術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美國問世,上世紀90年代中期發展成熟,包括DataMatrix、PDF417、QR碼在內的一批二維碼碼制相繼制定了ISO國際標準,並在物流、單證管理、軍事、電子行業、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形成了大規模應用,形成了一系列行業應用標準。(下圖是國際上主要二維碼的比較)

码儿啊你慢些走--二维码叫停的核心或是要加快汉信码推进的速度

 

進入新世紀以來,移動商務的熱潮席捲全球,二維碼作為一種信息容量大、應用方便的數據載體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二維碼作為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上網門戶和服務憑證等應用已經漸趨成熟,形成了手機主讀和手機被讀兩種工作模式。

近兩年來,以二維碼為載體的移動商務開始在歐洲、美國發生爆髮式的增長,用二維碼作為產品、商品的第二標識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消費者、最終用戶通過掃瞄產品上的二維碼,可以直接獲得產品的附加信息,甚至支付行為。2012年,二維碼作為手機上網入口的概念被廣泛接受,騰訊公司、百度公司等互聯網巨頭開始在二維碼上投入巨額資源研發和推廣,二維碼廣告與標誌隨處可見,手機二維碼認知逐漸成熟,二維碼移動商務應用正在走出市場培育期。

 

幾年來,我國手機二維碼也快速發展,但同時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二維碼營銷詐騙頻現,亟需加強監管;二維碼業務發展粗放,需要標準化支撐;二維碼碎片化應用嚴重,缺乏公共服務平台支撐等問題突出。這些問題的出現,是二維碼技術與應用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國二維碼發展缺乏自主二維碼碼制技術、編碼標識等系列二維碼標準以及可信二維碼服務等自主可信二維碼技術標準服務體系支撐的體現。

 

實際上,早在2007年,中國自主研發的二維碼----漢信碼就已經誕生,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了GB/T 21049《漢信碼》國家標準(該標準已於2008年2月正式實施),標誌著漢信碼技術正式成為我國自動識別和數據採集技術的一員。

漢信碼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具有漢字表示能力強、可加密、效率高、抗畸變、抗污損、識讀快速等特點。漢信碼是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二維碼新碼制開發與關鍵技術標準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

 

 漢信碼與現有其他二維碼相比較,具有如下特點:

1.知識產權免費

2. 漢字編碼能力超強

3.極強抗污損、抗畸變識讀能力

4.識讀速度快

5.信息密度高

6.信息容量大

7.碼制擴展性強

 

為滿足用戶對漢信碼生成與識讀方面的需求,編碼中心在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企業的支持下,研發了能夠識讀漢信碼的手機識讀軟件,並且已經在蘋果公司iOS平台APP市場以及android平台的安智、安卓等各大市場正式上線,免費供用戶使用;同時,生成軟件也已在編碼中心網站上線,可供用戶生成漢信碼。此外,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會員——北京仁聚智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意銳新創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手機軟件也提供漢信碼生成識讀功能,從而使漢信碼移動應用具備了深厚的技術基礎。

 

目前採用手機作為數據採集裝置的二維碼應用發展方興未艾,但我國大多數提供手機二維碼數據採集功能或服務的軟件與企業主要依賴於國外的碼制(如QR碼)、國外的開源軟件進行應用開發,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提供深度增值服務的技術積累;同時,二維碼的應用魚龍混雜,在信息安全、管理和服務方面也存在著很多問題。為此,編碼中心認為,漢信碼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二維碼,除了具有在信息容量、信息密度等方面的優勢之外,還能夠根據應用的不同需求,在安全性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擴展,通過提供專用識讀軟件等方式,授權用戶或消費者掃瞄加密後的漢信碼,從而規避網絡欺詐,安全地獲得產品的附加信息。而且,漢信碼也可以接入編碼中心提供的產品追溯平台,從平台上獲取產品的深度信息,實現產品的防偽與安全追溯功能。」

 

除此文之外,關於二維碼在國內今年的整體發展,王毅先生在不同媒體和時間上發表的文章裡也多次提及,主要內容有:

 

1.關於二維碼應用在中國的市場推廣進程和發展階段:

 

二維碼移動商務的應用探索於本世紀初開始起步,隨著日、韓等國手機二維條碼的成功應用,我國企業意銳新創、銀河傳媒、清華紫光等企業在2005年開始將日本、韓國的商業模式引入國內,相關工作吸引了包括中國移動等移動運營商在內的業界關注與參與,以及風險資金的投入,制定發佈了最早的二維條碼移動商務應用系列企業標準,並在2006年~2007年掀起了第一輪二維碼移動商務應用熱潮;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從2008年開始,這輪熱潮漸趨沉寂。除了世界性金融危機以及用戶接受度不高、移動推進力度有限等問題之外,當時手機平台的不統一、智能化程度不高、手機攝像頭配置不高、廠商技術水平不高等因素,也是造成手機主讀業務發展不好的主要技術因素。此外,由於當時的手機主讀應用沒有一個成熟的盈利模式,使得手機主讀業務發展後續乏力。手機被讀業務由於應用方式簡便,對手機要求不高、主要依託已成熟的二維碼識讀設備方面等優勢,在手機優惠券、手機票據等方面發展勢頭良好,同時,由於手機被讀業務的盈利點主要在識讀設備方面,有較成熟的盈利模式,因此,相關應用發展較為穩定。

 

之後,隨著國內互聯網大企業的介入,二維碼在移動商務中的應用復甦,並且這一次的上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和高度。

 

2.問題的出現與漢信碼的解決之道

 

隨著二維碼的應用的迅速普及,問題也隨之出現,目前中國大多數提供手機二維碼數據採集功能或服務的軟件與企業主要依賴於國外的碼制,主要是QR碼,並進一步用相應的開源軟件進行應用開發,這種使用現成的做法使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未來提供深度增值服務的技術積累;正因為此,國家才早有預見性的開發了完全屬於自己知識產權的漢信碼。

 

漢信碼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二維碼碼制,除了具有在信息容量、信息密度等方面的優勢之外,還能夠根據應用的不同需求,,在安全性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擴展,授權用戶或消費者能夠掃瞄特定的漢信碼,從而獲得產品的附加信息,此外,通過漢信碼也可以接入編碼中心提供的國家產品追溯平台,從平台上獲取產品的深度信息,實現產品的防偽與安全追溯。

此外,由於漢信碼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是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牽頭,集合中國條碼技術行業、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和相關產業技術各方實力,通過提供漢信碼生成識讀工具、系列的標準化制定工作與綜合服務平台的建設工作,借助漢信碼碼制核心技術創新、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創新、應用模式創新以及國際AIM乃至ISO標準的制定,最終成為中國自動識別產業在21世紀以及物聯網框架下長期發展的自主創新技術平台、產業平台、應用平台和標準平台。

 由此可見,在產業安全問題上,在自主知識產權的把控、延伸以及後續發展的設計上,漢信碼是都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和考量的。

 

3.漢信碼的商業化進程

據漢信碼研發團隊代表、編碼中心副主任羅秋科介紹,漢信碼技術目前已獲得國內國際多家主流二維碼生成軟件和識讀設備的支持。漢信碼已應用到國家國稅總局漢信碼增值稅發票和特種行業應用發票、廣東省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和醫療衛生領域中新生兒疾病篩查等行業。

 

針對大眾應用,由編碼中心推出的免費漢信碼PC端生成軟件和手機端識讀軟件,標誌著漢信碼的應用從醫療、食品追溯、單證票據管理等單一的行業應用向大眾應用共同發展的轉變。

 

此外,在漢信碼等基礎技術國家標準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通過與服務提供商、運營商和行業組織的廣泛合作,進一步加快名片、追溯、防偽等應用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目前《名片二維碼通用技術規範》等二維碼應用國家標準已立項,有望今年年底通過專家審定。

最後,編碼中心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將會使漢信碼、商品條碼、全球商品數據平台與搜索引擎有機結合,並打造一個自動識別技術與互聯網捆綁應用的數據服務平台。

 

4.漢信碼對二維碼使用中的安全問題的整體應對方法

 

隨著二維碼應用的逐步普及,各種欺詐、釣魚網站或木馬病毒開始通過二維碼這個媒介威脅到用戶的利益。二維碼所包含的內容是否安全,如何確保掃碼結果不給用戶帶來風險,如何監管、引導二維碼的使用,確保二維碼用戶的安全及隱私是一個漢信碼成立之初就最為重視的問題。對此編碼中心的應對之策是:搭建可信的二維碼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國二維碼大眾應用提供公共服務,逐步規範二維碼技術的應用。

=====================================================================

 

根據以上的所有信息,我的個人研判和結論如下:

首先,二維碼是一個碼制體系的統稱,每個國家,出於國家安全體系管理的考慮,都應該有自己的二維碼碼制和體系,這個體系,中國已經具備,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它的名稱是:漢信碼,簡言之,就是中國人自己的二維碼體系。

其次,在二維碼商業化推進中,一批先行企業直接照搬日本經驗和QR碼制,造成目前QR碼制在二維碼商業用用中更加普及的現狀,但同時也出現很多問題,可以說,目前二維碼商業應用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正是因為漢信碼的推廣普及進度不夠所造成的,詳細分析如下:

1.漢信碼立項和誕生的背景,首先是國家信息安全的需要,其次是信息產業發展自主產權和利益鏈自主把握的需要;漢信碼產業鏈不論在碼制標準的制定高度上,還是相關產業應用的安全性、業務延伸甚至市場化等各方面都已經進行了長期、細緻、全面的準備,是自有標準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自己的二維碼體系;漢信碼商業應用的每一步,都充分考慮相關標準的先行制定和安全規範;

但同時另一個事實是不論研發還是推廣動作都慢於市場的實際發展,這條線上的國家機構,相關企業,在應對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靈活性方面顯得不足,甚至有些脫節,從漢信碼很早立項並作為作為國家重點工程歷經研發和取得國際認證,目的就是要在二維碼商業化浪潮湧起之後佔據完全絕對的主導地位,而今天的局面,實際上已經被來自日本的QR碼佔據了主流,雖然目前在很多重要的商業應用上還沒有滲入,但任由此趨勢發展,顯然是違背了漢信碼的開發初衷。

 

2.目前主導二維碼充分市場化的幾大企業,尤其是騰訊,是不知道漢信碼的研發初衷,還是知道以後故意迴避,不願意受到某種有形無形的管控,或者是雙方根本就缺乏溝通,騰訊業務的實際發展等不及漢信碼的反覆規範與論證;國家在這個產業上還沒有來得及制定強制性規則,未料及實際發展如此迅速,給一些企業留出很大的投機空間;從騰訊微POS機的研發和使用思路上看,騰訊很可能是主動迴避使用漢信碼的,漢信碼的設計本身就充分考慮了很多延伸性安全管理上的問題,可以做到安全無毗漏,可溯源追查;騰訊微POS機如果做成,整個O2O系統形成閉環,二維碼用日本的QR碼,在支付這一塊和傳統的金融體系發生關聯,對騰訊來說,他只考慮到自己體系的便利和獨立性,卻不想QR碼搭建的二維碼支付,對整體金融體系會不會帶來各種性質的安全隱患。

 

3.漢信碼商業化的腳步在加快,尤其在那些安全性,惟一性,權威性要求很高的方面,比如稅控,彩票,溯源,還有支付,或許漢信碼產業鏈上的機構和企業認為只要抓住這幾個方面埋頭去做就可以了,其他的QR碼愛怎麼發展折騰隨它,卻不想QR碼在中國實際上已經快成為移動互聯的入口標準碼制了,不管是主讀還是被讀模式,發展到今天它要拿下移動支付這一塊非常重要的,安全性要求極高的一塊陣地,該怎麼辦?!

1994年,日本DensoWave公司研製出了QR碼,擁有QR碼專利的DensoWave曾宣稱不收取專利費,並且QR碼是完全開源的,各國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軟件和機具製造;但國外企業在產品推廣期放開免費使用,一旦形成規模後隨即收取高額費用幾乎已成為慣例,成為一個常見的商業模式,這不得不有所提防。目前中國國內使用QR碼已經如此普及,等發展到某個規模和階段,或者再深度發展,和你的銀行體系多處綁定了以後,和你各個方面都全面聯繫了以後,專利費是不是也要提上議事日程呢?美國的DM碼,在諾基亞大面積使用了以後,就要了2個多億的專利費,那可是沒什麼客氣的。

因此二維碼的安全問題實際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在具體使用中對使用者而言的,另一個就是國家信息安全意義上的,後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更大,因為條碼技術用於信息採集,信息安全在任何國家都是大事,正因為此,一個國家是肯定要做自己的二維碼標準的,所以大面積推廣漢信碼勢在必行,因為我們已經有了自己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方案體系,為什麼還要去用別人控制,受制於人家的專利,延伸發展到中後期利益損失不可估量的技術呢?這個無論如何都解釋不通的!

 

4.也正因為此,漢信碼在安全問題上的預見和準備是極其充分的,甚至可以說漢信碼產生的原因本身就是安全上的考慮和要求,並且把標準化制定的工作貫穿始終,可是這些工作的落實相比市場發展大大落後,今天二維碼的應用中,QR碼成為絕對主流的現狀,是否可以說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和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如新大陸長期埋頭自研,缺乏與市場的溝通,沒有做好漢信碼基礎的普及和市場培育工作呢;造成這個局面到底是何原因,可能比較複雜,但事實就是二維碼應用發展的過於迅速與漢信碼商業化產業化進程不夠匹配,按照新大陸的公報,漢信碼芯片今年能夠面世,但是市面上,以二維碼為主要支付手段的應用已經卻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了了,騰訊們或許是等不了漢信碼研發體系的進度,或許就是要自成一派,只是中國已經有了自己的二維碼體系和標準,也發展出了幾近成熟的產業鏈,商業化進程正箭在弦上,稅控發票,彩票機具,溯源等等,而所有這些必須安全,必須統一標準的業務,都是在漢信碼的產業鏈上展開的,應該是絕不允許有哪家企業自成一體,獨立於漢信碼體系之外,所以支付業務想繞道自行,那麼因此接到一紙禁令,看來也是必然的。

 

5.從國家早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發自己的二維碼體系來看,限制二維碼的商業應用是不可能的,此次在支付上的叫停,就是一個二維碼發展規範化的具體表現,是二維碼,確切的說,是漢信碼整體技術方案即將大踏步走上市場化運作征程的開鑼之舉,中國已經有了完整、安全、自成體系的二維碼技術,而且投入巨大,它的落地實施是必然的。

 

2013年12月16日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漢信碼正式進入推廣應用。

這次會議,是漢信碼產業鏈非常重要的一次會議,所有相關企業都出席了這次會議,重要的合作者中,除了新大陸,還有互聯網巨頭百度,但卻沒有風頭最健的騰訊公司,從這個報導看,漢信碼的商業化推廣已經進入了快車道上,但是其影響力還不夠大,很多人甚至都搞不清漢信碼、QR碼和二維碼的關係,以及未來誰是主流,當然這種境況也和漢信碼的芯片化進程還未完全落實相關。

早在2012年10月新大陸公司就與編碼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內容主要集中在漢信碼解碼芯片研發及其產業化推廣方面。根據協議,目前新大陸漢信碼解碼芯片的研發已經進入到最後階段,有望在2014年完成流片投入應用。

可見,漢信碼的大規模市場化應用,應該會和漢信碼芯片產業化能力的落實同步。

 

當下,二維碼產業的聲勢已經被騰訊主導的QR碼主讀模式大大的佔據了風頭,騰訊這頭披著小企鵝可愛外衣的狼,搶佔市場的慾望如此之強,相比之下,國家隊的步子,就顯得慢了,雖然騰訊這件事情上做的過了火,也失算不少,但是這種精神和商業發展速度著實可嘉,互聯網龍頭的風範,倒是貨真價實。

以新大陸為代表的漢信碼隊,確實把握了相當的壟斷因素,不過市場化能力也確實需要向騰訊學習,只是令人不解的是,騰訊在二維碼上下了這麼大的功夫,為什麼在基礎問題上犯錯,從聲勢浩大的要推微POS,到電視媒體上突然否認做這件事,小馬哥是不知道二維碼的國家標準和相應體系早已建立還是刻意挑戰呢,當然隔行如隔山,騰訊應該是對二維碼碼制體系的整體複雜性和在國家安全性上的高度估計不足,;從一篇報導漢信碼新聞發佈會的文章中,國家編碼中心技術部副主任王屹談及騰訊的口氣看,對騰訊缺席漢信碼最重要的新聞發佈會,是很不以為然的,他說:「我們不排除和任何一方合作」,不知此話的意思是不是大門朝騰訊開著,無所謂騰訊現在登門不登門,因為早晚要登門。

 

當下,從對二維碼整體發展的把握上,國內互聯網的三巨頭裡,百度和漢信碼主動積極合作,看樣子漢信碼在一些特定行業中應該會強制推行,例如支付這麼大的產業,不論是中小額度的移動支付還是更大規模的線下支付,都極有可能選擇二維碼技術,如是,那必定是漢信碼的應用市場,絕不可能讓QR碼、DM碼或是別的什麼二維碼技術染指,其他支付技術,如RFID和NFC,在知識產權的把握度上,也遠不如漢信碼強,所以頂層設計上,必須要考慮國家隊的意志,它是從整體安全考慮為出發點的,其立意肯定比一家個體的企業要高,不論是第三方支付,還是具體到二維碼的多種使用安全上,國家必定要兼顧各方利益和總體的安全大計,尤其在二維碼已經被市場選擇認定成為主流應用,處於產業爆發前夜的關口上。

 

 

引用和參考資料:

 

探討二維碼背後的光鮮亮麗

http://vip.plas.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3000-d1071144641.html

漢信碼應用推廣新聞發佈會

http://www.cqn.com.cn/video/zjlb/601.html

中國版版二維碼軟件上市 或未與騰訊合作

http://finance.chinanews.com/it/2013/12-18/5636571.shtml

漢信碼的前世今生

http://www.cqn.com.cn/news/zjpd/wpbm/780514.html

二維碼暗藏專利風險 威脅信息安全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12/10/c_125831719.htm

漢信碼六大功能引領行業應用熱潮

 

http://news.163.com/13/1224/03/9GR3PR1600014JB5.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43

歐美制裁倒逼中俄合作 “習普會”中方敦促加快建設西線天然氣管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09

習近平,普京,俄羅斯,中國,天然氣

歐美相繼決定推出更嚴厲的新一輪對俄制裁,西方壓力倒逼中俄加快深化合作。昨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時強調,要盡早啟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普京稱,希望推進油氣、核能、航空、金融、基建等領域重大項目。(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繼決定貿易結算中增加使用人民幣和盧布後,中俄在討論成立新的銀行間交易系統,替代現有全球系統SWIFT,“去美元”道路上更進一步。俄副總理舒瓦洛夫稱,中國銀聯已準備與尚未成立的俄全國支付系統全面合作。

昨日習近平在會晤時提到,中俄正積極探討高鐵合作,強調雙方要繼續促進兩國戰略性大項目合作,特別是盡早啟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推動兩國能源合作,還要擴大金融合作,推動雙邊本幣互換。

習近平稱,願意繼續同普京保持密切溝通,推動雙方加大相互支持,擴大相互開放,相互給力借力,共同抵禦外部風險和挑戰,實現各自發展振興。

普京稱,他本人高度重視俄中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該項目互利共贏,要加快建設,希望雙方繼續著力推進油氣、核能、航空、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重大項目。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俄中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和協作。

今年5月習近平與普京在上海會晤期間,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與中石油簽署了為期30年、總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購銷合同。根據中俄雙方2010年簽訂的協議,中國將通過西線Altai管道和東線西伯利亞管道進口天然氣,年進口量最高可達680億立方米,其中西線300億立方米/年,東線380億立方米/年。

本月1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方境內段開工,這條名為“西伯利亞力量”(Sila Sibiri)的管線耗資50億美元,全長4000公里,最快可能於2017年正式向中國境內送氣。

俄羅斯,天然氣,中石油,Gazprom,中國

對於當前的烏克蘭危機,昨日習近平強調,有關方要追根溯源,從根本上去理順和解決矛盾。中方主張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呼籲烏克蘭方面盡早開啟包容性對話,達成全面解決危機的政治方案。

當地時間昨日,歐盟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和國防領域展開新一輪制裁,進一步加大對俄進入歐盟資本市場的限制,禁止向5家俄國有銀行和3家俄能源公司提供貸款,擴大對俄出口軍民兩用品的限制範圍,實行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制裁的俄公民增加24人。

歐盟理事會範龍佩稱,未來歐盟可能視烏克蘭停火進展推遲或修改制裁計劃,甚至可能部分或全部撤銷制裁。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日發布聲明稱,美國將與歐盟共同“深化和擴大”對俄羅斯金融、能源和國防工業的制裁。新制裁措施的更多細節將在本周五公布,當天立即生效。

華爾街見聞兩天前文章曾提到,面對新一輪更嚴厲歐美制裁,中俄不但加強兩國銀行合作,而且中方也將增加對俄能源和基建領域的投資。

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將持有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Rosneft(俄油)旗下最大油田Vankor10%的股份,投入約合10億美元。俄油與中石油還在商議合作開發北冰洋的巴倫支海(Barents Sea)及其東南部的伯朝拉海(Pechora Sea)。

全球三大運輸企業之一俄羅斯鐵路(Russian Railways,俄鐵)第一副總裁Alexander Misharin向俄媒透露,以國開行為首的中國銀行有意投資4000億盧布,資助俄鐵修建莫斯科高鐵的項目。

俄羅斯副總理 Arkady Dvorkovich本周曾表示,全球需要更加穩定的貨幣流通環境。人民幣可以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他還說,和中方談到“其他許多項目”,世界需要“不止一個權力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55

樓市低迷業績承壓 首創置業四季度加快"出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9/4023476.html

日前,鉅大國際(01329.HK)發布公告稱,根據聯交所上市規則,其收購首創置業(02868.HK)資產事項構成公司的反收購,並被視為新上市申請人。

前,鉅大國際(01329.HK)發布公告稱,根據聯交所上市規則,其收購首創置業(02868.HK)資產事項構成公司的反收購,並被視為新上市申請人。

首創置業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應稱,未來,首創置業發揮鉅大國際的融資功能,並將其定位為以商業地產運營為主的平臺。而關於未來住宅業務的銷售策略,該公司稱,將聚焦重點城市剛需項目,積極定價,加速出貨,在京津等城市土地市場進行“補倉”。

註資殼公司

鉅大國際原為一家化工企業,總部與生產設施設於福建廈門。去年11月,首創置業斥資3.46億港元收購鉅大國際65.1%股權。關於收購的目的,首創置業對外稱,“為首創提供從事房地產業務開發及投資的另一平臺”。

彼時,分析人士預計,首創置業入股鉅大國際後,或將在短期內出售鉅大國際原有的化工主業,轉而註入地產物業。

今年8月18日,首創置業發布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僑恩將以約9.38億元,購買新加坡Reco Ziyang Pte Ltd.所有的西安首創新開置業60%權益。根據公告,在僑恩有限公司完成西安首創新開置業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後,該西安項目100%股權將註入鉅大國際。

按照首創置業的計劃,西安項目將成為鉅大國際所發展的首個物業項目,是其“拓展至中國房地產市場所邁出的第一步”。

被註入首個物業項目後,鉅大國際日前再次發布公告稱,其收購首創置業資產事項構成公司的反收購,而由於註資距首創置業入股鉅大國際尚不足24個月,將被視為新上市申請人。

首創置業資本管理中心總經理秦怡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去年12月份完成對鉅大國際的收購後,首創置業開始向其註入物業項目,將其定位為以商業地產運營為主的平臺。

“商業物業要擴大規模,需要相對長期的資金支撐,首創置業希望未來充分發揮該平臺靈活高效的融資優勢。”秦怡說道。

關於鉅大國際的定位以及首創一系列資本運作的動因,盛富資本國際有限公司CEO黃立沖對本報記者分析稱,H股公司如果要發行新股或發債,需經中國證監會、外管局等部門批準,審批過程複雜,而鉅大國際對於首創置業的意義,在於突破融資限制,提高現有平臺的融資效率。

另外,由於首創置業與鉅大國際都在香港上市,關於如何處理好同業競爭、區分業務,是業內頗為關心的問題。為此,據秦怡稱,首創置業劃定了西安、杭州、南京、濟南、長沙等17個城市業務範圍給鉅大集團,進行分地域運營,首創置業承諾不進入該17個城市。

積極出貨

以開發住宅為主、高檔商用物業開發為輔的首創置業,2003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今年以來,在樓市承壓的大環境下,這家以京津為大本營的國有企業也感受到了沖擊。

財報顯示,首創置業2014年的銷售目標為280億元。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累計簽約面積約73.1萬平方米,簽約金額67.7億元,截至2014年8月底,該公司簽約金額約124.9億元。

首創置業副總裁、董事會秘書胡衛民對本報記者表示,首創置業的大量存貨將安排在四季度推出,在途貨值約為140億元,另還有貨值60億元的保障房項目,他認為,首創置業仍有可能通過四季度的出貨來完成全年銷售目標。

在首創置業管理層看來,北京、上海、重慶等重點城市,明年樓市可能向好,未來首創將進一步縮減三四線城市項目投入,聚焦京津滬等主要城市。該公司在產品上的計劃是,聚焦重點城市通勤方便的“高性價比”地段,以奧特萊斯+住宅的配置,抓住首次置業和首次改善的客群,並采取積極定價的策略,回籠更多現金用來儲備土地,為明年備貨。

根據胡衛民給出的數字,首創2014年的拿地計劃是250億元,目前已經花費的金額為140億元。

一方面,加快住宅出貨,在土地市場補倉,另一方面,首創置業也開始在融資手段上尋求突破。記者了解到,首創置業總資產負債率約為71%。關於首創置業的財務現狀,胡衛民稱,目前首創置業的融資結構中,銀行貸款占比為62%左右,境內外債融資占比為23%,其余15%是非標類融資。

除此之外,首創置業已發行了40億元永續債,這被業內解讀為“試圖通過永續債降低凈負債率”。對此,胡衛民回應稱,2013年發行的美元永續債8.375%的融資成本,遠低於10%至13%左右境內信托融資成本,與刨除隱性成本的房地產開發貸成本相近。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81

國務院常務會議:加快推進價格改革 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61

中國政府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進一步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負添力;確定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措施,培育壯大新業態新產業。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提出改革能源、交通、環保等價格形成機制,疏導價格矛盾,穩步放開與居民生活沒有直接關系的絕大部分專業服務價格。要抓緊制定價格改革方案。

會議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通過以下措施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400多億元:

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未經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一律取消;

對收費標準超成本的要切實降低;對確需保留的補償非普遍性公共服務成本的收費,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同時,減免涉及小微企業、養老、醫療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等的收費和基金。

自2015年1月1日起,一是取消或暫停征收依法合規設立、但屬於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的收費,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費等12項收費。

二是對小微企業免征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費等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明年1月1日至2017年底,對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自登記註冊之日起3年內免征教育費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等5項政府性基金。

三是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不超過20人的小微企業,自登記註冊之日起3年內免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四是對養老和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減免土地複墾費、房屋所有權登記費等7項收費。繼續對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和複轉軍人自主擇業創業,免收管理、登記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提高收費政策的透明度,對保留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實施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實時對外公開,清單外的收費一律取消。

在取消、減免有關收費和基金後,相關部門、單位依法履職和事業發展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統籌安排。中央財政要加強監督,確保各級財政經費到位,防止以經費不足為由再出現亂收費。

此次會議還確定,要積極支持雲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融合發展,催生基於雲計算的在線研發設計、教育醫療、智能制造等新業態。在疾病防治、災害預防、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等領域開展大數據應用示範。加強信息安全評估和防護。支持雲計算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項目建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21

國務院:能源價格價格改革,減低企業負擔,加快發展雲計算大數據 億利達

來源: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3027065

2014-11-15 19:49   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進一步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負添力;確定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措施,培育壯大新業態新產業。

一、能源等價格將改革
  會議指出,縮小政府定價範圍,實行公開透明的市場化定價,有利於維護生產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以合理的價格信號促進市場競爭,破除壟斷,撬動社會資本投資,以結構性改革的成效推動轉方式、惠民生。會議確定,要充分考慮競爭條件和對市場、社會的影響,以逐步有序的方式,改革能源、交通、環保等價格形成機制,疏導價格矛盾,穩步放開與居民生活沒有直接關系的絕大部分專業服務價格。要抓緊制定價格改革方案,做到統籌配套,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同時要完善監管措施,維護良好價格秩序。
二、減輕企業負擔,每年減負400多億
  會議強調,大力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降低大眾創業成本,加快萬眾創新步伐,要在著力落實好定向減稅政策的同時,實施普遍性降費。會議決定,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未經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一律取消;對收費標準超成本的要切實降低;對確需保留的補償非普遍性公共服務成本的收費,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同時,減免涉及小微企業、養老、醫療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等的收費和基金。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四項具體降費措施,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400多億元。在取消、減免有關收費和基金後,相關部門、單位依法履職和事業發展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統籌安排。

三。加快發展雲計算,打造信息產業新業態,對於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確定,要積極支持雲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融合發展,催生基於雲計算的在線研發設計、教育醫療、智能制造等新業態。在疾病防治、災害預防、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等領域開展大數據應用示範。加強信息安全評估和防護。支持雲計算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項目建設。讓數據“雲”助力創業興業、便利千家萬戶。

能源價格改革,減低企業負擔和支持雲計算政策會有哪些公司中長期受益呢?


作為拋磚引玉,列出本人搜集的雲計算大數據相關資料如下:

如何投資IT企業的跨界突圍或轉型企業http://xueqiu.com/2164183023/32028827
全球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實力分布圖景http://xueqiu.com/2164183023/32244112
雲計算行業深度報告—掘金雲服務http://xueqiu.com/2164183023/32266150
微軟雲強勢來襲,PK谷歌、亞馬遜!http://xueqiu.com/2164183023/32571521
移動互聯大數據交易雲計算互聯網世界http://xueqiu.com/2164183023/32042130
2014全球雲計算大會中國站開幕http://xueqiu.com/2164183023/31431801
十三五規劃雲計算產業鏈有那些機會?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819305
雲計算十三五規劃啟動布局三主線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522253
東軟集團承建的中國移動移動雲發布http://xueqiu.com/2164183023/29728167
華勝天成擬牽手IBM計算系統國產化http://xueqiu.com/2164183023/32949413
雲計算華勝天成開放合作自主研發模式http://xueqiu.com/2164183023/31276401
計算機行業軟件定義尋找創新投資機會http://xueqiu.com/2164183023/29281975
2014下半年中國信息化走勢分析判斷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180998
2014下半年中國互聯網走勢分析與判斷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282179
TMT牛股基因分析框架邏輯數據回溯http://xueqiu.com/2164183023/29248964
恒生電子轉手馬雲 來看軟件公司估值http://xueqiu.com/2164183023/28612140
阿里雲CDN加速出海與競爭者全球開打http://xueqiu.com/2164183023/28056524
阿里雲亞馬遜雲第四次中美互聯網戰爭http://xueqiu.com/2164183023/28155105
[重磅] 阿里巴巴巨富歸來買什麽?http://xueqiu.com/2164183023/31705984

$阿里巴巴(BABA)$ $京東(JD)$ $金山軟件(03888)$ $華勝天成(SH600410)$ $東軟集團(SH600718)$ $天璣科技(SZ300245)$ $浪潮信息(SZ0009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491

習近平: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63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5日強調,要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在5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進行的第19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指出,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

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大棋局,既要謀子更要謀勢,逐步構築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使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要努力擴大數量、更要講質量,大膽探 索、與時俱進,積極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新議題談判。

中國高層高度重視發展自由貿易區戰略。中共中央的十七大把自由貿易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中國的自由貿易區布局與實施正全面提速。中國正積極推動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就在11月,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期間表示,會議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並批準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

不過,正如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中國在建設亞太自貿區方面的努力受到美國和其他一些APEC成員國的反對,他們更想聚焦於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

盡管如此,近期,中國在與其他國家建立自貿區方面還是取得了重要成果。11月10日,中國和韓國共同確認中韓自由貿易區結束實質性談判。根據計劃,中韓自貿區將於今年年內完成全部談判,爭取明年盡早簽署協定。中韓自貿區是中國目前對外商談的覆蓋領域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區,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中韓兩國銀行間的韓元對人民幣直接交易也於12月1日正式啟動。

11月17日,中國與澳大利亞共同確認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協定範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0多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等“21世紀經貿議題”。

《經濟參考報》援引多位專家觀點稱,中韓自貿區談判結束和中澳自貿區談判結束的連續公布,意味著中國正在積極落實“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的重要部署。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此前表示,從加入曼谷協定到規劃一帶一路,再到籌備中澳自貿區,中國近年來在商務方面加大了開放力度,中韓自貿區的簽訂將是畫龍點睛的一筆,為中國進一步推進亞太自貿區談判增加了籌碼。

在中國大力推進自貿區建設過程中,在基礎設施投資規劃方面,中國也取得了重大成果。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的21個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署備忘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將以成員國內生產總值衡量的經濟權重作為各國股份分配的基礎。

此外,中國也非常關註控制風險。習近平昨日還提出,

要堅持底線思維、註重防風險,做好風險評估,努力排除風險因素,加強先行先試、科學求證,加快建立健全綜合監管體系,提高監管能力,築牢安全網。要繼續練好內功、辦好自己事,加快市場化改革,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習近平昨日強調,

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提高我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完善對外投資體制和政策,激發企業對外投資潛力,勇 於並善於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開拓市場。要加快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鞏固外貿傳統優勢,培育競爭新優勢,拓展外貿發展空間,積極擴大進口。要樹立戰 略思維和全球視野,站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相互聯系的高度,審視我國和世界的發展,把我國對外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