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EMC模式水土不服 LED照明步履维艰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7/4NMDAwMDE4MDg4NA.html


在LED照明市场成本高企的初期,EMC一度被认为是开拓市场的一把利器。

EMC,即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简称EM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简言之,采取EMC模式,买方不用 支付任何额外费用,即可“零成本”更换新的节能型设备。

“EMC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客户的接受门槛。”深圳市LED产业联 合会常务副会长眭世荣告诉记者,这对处于市场开拓期的LED产业意义明显。在此背景下,面对国内LED照明市场超过70%以上的市政工程,EMC模式一度 被寄予厚望。

但据本报记者调查,在国内众多因素制约下,LED照明市场中EMC模式更多地是“看上去很美”。由于国内“收支两条线”的政府 财务制度,以致EMC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可操作性。另外,部分地区偏低的电费也导致EMC投资周期过长,LED照明企业缺少积极性。

“看上去 很美”的EMC

“从理论上来讲,EMC模式能够很好解决买方的资金问题,从而更容易被买方所接受。”LED照明企业华烨集团常务副总裁张玉 生告诉记者,由于LED照明所面对的是替换市场,在市场拓展上,EMC模式一度寄望颇高。

据张玉生介绍,通常EMC合作模式分为两种:一 是,对于每年节省的电费按比例由政府与企业分成,逐年返还,直至完成合同约定金额为止,通常在该模式下,合同执行周期较长;二是,对于每年节省的电费,全 额返回给LED企业,直至合同约定金额为止,“这种模式回款速度更快,更受LED企业的青睐”。

这仅是EMC模式的基本构架。在现实的执行 中,往往还会有银行等金融中介参与其中。“EMC对于企业资金占有压力较大,通常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支持。”张玉生介绍,EMC模式中银行一般会为LED企 业提供贷款支持,“一个成熟的EMC模式,至少由企业、客户和银行三方完成”。

金融杠杆的介入,让一个EMC项目得以低成本启动——这无疑 成为LED市场拓展的一剂良药。此前,LED照明产品高企的价格成本,成为其市场推广的直接障碍。一时间,EMC模式的“能量”开始在方兴未艾的中国 LED市场被不断放大。本报记者了解到,国内LED照明业的知名企业,如勤上光电、华烨集团等,纷纷上马EMC项目。

今年4月,由广东省绿 色产业投资基金发起的中国首个大型EMC联盟落户深圳。该联盟汇聚LED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此外,多家金融机构、检测机构、施工工程公司、工程设计公 司、招标公司、律师事务所、能源合同管理服务公司等也加盟其中。

广东省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理事长李学锋介绍,“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将会给 EMC联盟提供支持,“通过基金来投资,不给政府财政增加压力,就能拿到合同,通过联盟的方式共享合同,从而找到市场。”

电费与规模 的博弈

“看上去很美”的EMC模式,在现实执行中却是阻力重重。

“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EMC模 式。”张玉生对记者分析,EMC模式的特点在于,节约电费越多,项目投资回收周期越短。

这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项目的规模,即项目替换的 灯具数量,数量越大,所节约的电费越多。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与政府节能的理念相冲。“从节约的角度考虑,部分地市政府的路灯照明经常采取‘点花灯’的 节能使用方式。”考察过多地路灯市场的深圳万润科技董事长李志江解释,尤其在二级城市,每晚过零点之后,路灯往往隔一盏才亮一盏。

“从节约 的角度看,电费因此会省掉一半。但从EMC模式执行来看,意味着投资回报期,将拉长一倍。”李志江尴尬地认为:“对于LED企业而言,越是节约的地方,反 而越不适合EMC模式。”

其次,电费标准也是EMC模式的另一大关键变量,即电费越贵,节省的电费越多,越利于EMC合同的执行。但在现实 中,各地参差不齐的电费标准,成了EMC模式推广的另一层阻力。

“一个地区如果电费很低,EMC模式是很难实施的。”张玉生给记者举例说, 华烨曾考察江苏省多个地市,当地平均电费仅约0.5元/度,“相比较深圳等约0.9元/度高电价地区,江苏若采取EMC模式,其投资周期要延长一倍”。在 考察了江苏多个路灯项目后,华烨还是选择了放弃。

事实上,单从电费的角度看,由于工业用电电费远高于民用用电,工业照明的LED替换市场潜 力巨大。“我们也在关注工业照明市场,但该市场往往单个项目规模有限,依旧不利于EMC执行。”张玉生坦言,想找一个高电费、大规模的LED替换项目,并 不太容易。

受制“收支两条线”

电费与规模受限,还不是EMC模式在LED产业推行中遇阻的全部因素。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在国内 LED照明领域,超过70%以上的市场是市政照明工程。尽管国务院多次提出,大力促进LED等节能减排产业的发展,但据了解,在基层政府主导的LED照明 替换市场,EMC执行依旧步履维艰。

政府各部门对待EMC模式,可谓态度微妙。一个现实的问题,当前政府部门现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 度,具体到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其电费支出,出口均在财政部门。

“从表面看是用电的部门不花钱。”一位参与过政府EMC项目的LED企业负责 人分析,这直接导致具体的政府部门,对待节能减排LED产品替换的动力不足。

不止于此,同样受困于“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另一家试图参 与EMC项目的LED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行的政府部门的财务制度,政府部门没有独立的电费支付权,让替换LED等新能源节省下来的钱,难以兑现。”

深 圳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本计划用EMC模式开拓市政工程市场,“但最终因找不到对口的费用支付单位,而被迫放弃”。

一 位不愿具名的LED企业高管直言,由于EMC项目执行周期较长,其间政府机构和人员的调整变动,将给EMC合同未来的执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 下,作为融资中介的银行,也不敢轻易放贷。

“EMC在LED照明市场的实行,目前国内还缺少成功的样本。”多位LED企业高管表示,政府如 何统一协调EMC项目的执行,将是EMC项目能成功实施的关键。

2008年4月,华烨集团与江西景德镇市政府签约EMC路灯改造合同,合同 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是国内LED路灯领域第一个上规模的EMC项目。“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统一管理,在合同执行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张玉生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5

「按月訂購」步履蹣跚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530

從團購到「按月訂購」甚至「包年訂購」,雖因契約更長使電商網站與合作商戶的關係更緊密,但到了消費者那裡,始終是叫好不叫座。

每月或每年支付一定費用,就有人將各種產品送上門。這就是2011年從美國興起的一場電商新潮流——按月訂購。

在國外,無論是標準化的快銷品還是個性化訂製,不少電商公司獲得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的融資;在中國,這個模式也落地開花,但普遍體量較小。短時間內初具規模的有兩類,一類如提供電影票、安全套之類生活用品的「包年優品」等,另一類是提供高端化妝品訂製服務的MyLuxBox等。

近一年過去了,包年優品穩步發展但困惑不斷,MyLuxBox則遭遇水土不服而事故連連。

「預付是趨勢」

包年優品的創始人名叫湯志能,出生於1989年,但已浸淫互聯網十多年。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為幫他的朋友追女孩子建立人生第一個網站ShowLove(示愛牆),「之後還幫兩個朋友出過主意,可惜一個也沒有追到。」他笑著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高分考入廣大附中(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他卻在高三退學,與另外兩個同學一起建立了社交網站——聚校網。當時Facebook還沒走進大眾視野,人人網還沒有誕生。湯志能當時「每天拿著一份計劃書跑去中信廣場,溜進停車場,看到奔馳或寶馬車主就遞一份過去」。

儘管後來獲得了廣東外語職業藝術學院的獎學金,但讀了一年的湯志能再次選擇退學。這一次他抓住了團購浪潮,創辦了「趕團網」和「潤團網」。然而2011年團購進入洗牌期,公司32人最後剩下4人,「整棟樓都聽得到他們的哭聲」。然而,在團購領域積累的客戶資源是其創辦包年優品初期不可多得的財富。

包年優品正式上線是2012年2月4日,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湯志能的說法是「一年之計在於春,很多很成功的網站都是立春上的線」。現在上線的許多產品都是沿用當初團購的渠道,不過包年模式使存貨壓力和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鼎譽襪業和包年優品簽了一年的合同,後者向前者按季付款。前者的負責人連曙傑對南方週末記者稱,他看重的是包年制的長期穩定和量的固定,一年的數據有了,顏色搭配、物料採購等就都可以批量進行。

不過,南方週末記者看到其主營產品之一的電影票,以廣州為例,包年價468元可看26場,平均一張電影票18元,聽起來很划算,但是其合作影院只有十家,且只有一兩家位於中心城區,而電影信息網站時光網顯示廣州現有55家影院。

實際上包年優品差點夭折。建網站、商戶洽談、摸索不同的產品,上線一個月時間,湯志能就搭進了自己將近15萬的全部身家。大大小小的風投也見了差不多50家,但大家口徑一致,看好移動互聯,不投電商。幾乎撐不下去的他考慮將公司賣給一家在香港做高跟鞋和內衣生意的公司。

曾與湯志能團購合作過美容生意的湯鎮城這時恰巧打來電話找他幫忙做網站。湯鎮城是廣州五山廣場幾百個舖位的東家,擁有十家美容院,家族企業譽洋投資涉足商場、互聯網、實業等多個領域。

湯鎮城聽湯志能講完包年優品後,感覺這和自己的美容美發年卡生意沒有什麼區別。「預付是未來的趨勢。」湯鎮城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報告,201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企業發行的多用途卡市場規模為965億元,預計2013年底將超過3000億元。

傳統預付卡是暴利行業,但是為了扼制腐敗,2011年央行等七部委共同發佈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以實名制等方式提高了預付卡的門檻。正在為此發愁的湯鎮城從包年優品看到了希望。

幾千張預付訂單帶來幾百萬的現金儲備,湯志能把這部分錢用於風險較小、利率在3.5%-4%的理財產品上,「收益足以養活整個團隊」。

就這樣,兩人碰頭後第五天,湯鎮城向包年優品注入50萬美金。

把市場做大才好切

上線6個月,不計返利之類的成本,包年優品有將近500萬元的交易額。總共不到8000張訂單,平均下來,相對紅火的包年電影票平均每天也只有5張訂單,均以全年觀影26場計,即平均每天賣出的電影票是130張;對比全廣州平均每天8000張的團購量,湯志能向南方週末記者坦言:「這就是我們還引不起消費群體和投資人關注的原因。」

湯算了筆賬,廣州一年大約有30萬人次團購電影票,能夠包年的最多只有1萬-2萬人。「我們已經做了最忠實的一千人,第二千就更加難了,經費起碼要是前一千的五倍。」

因此,湯志能現在並沒有把精力放在繼續推廣上面。每個產品做到1000單,他就不再推廣,而是專心服務好這1000位客戶,讓他們幫其做口碑傳播。

更多的時間,湯志能用來開通一個新的產品類或落地城市。目前包年優品各地通用的產品有安全套、電影票、絲襪、男襪、內褲,洗車服務僅限深圳,咖啡只在北京。

顯而易見,這些產品都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而湯志能認為目前只有這些標準化的日常用品適合包年,線下購買反而會浪費時間,也沒什麼愉悅感。

而像化妝品、男裝、紅酒、蔬菜、情侶約會這些定製概念比較強的東西,都是談了還沒有合作。「市場還沒有成熟,這些必須要從大的受眾群體做起才好做。」湯志能說。

現在除了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業務直營以外,其他城市採取的則是加盟方式。加盟商有兩種:一種如趕集網在鄭州和天津的代理機構,他們支付加盟費,獨立運營,包年優品提供域名和系統。第二種則是珠海和廈門,包年優品派人到當地共同組建子公司,然後分成。

而團隊的專業化程度讓湯志能最為擔憂。一下子這麼多加盟店進來,而現在的團隊還只是一幫像他一樣二十來歲的孩子。

個性定製水土不服

相比包年優品,徐小平投資的Myluxbox被化妝品團購網站聚美優品收購後,原有用戶被中斷服務並發現假貨,他們於是成立了一個維權小組;兩位聯合創始人也分道揚鑣,其中一位甚至指出公司用戶數據造假。

國內外按月訂購模式大致的做法有三類:一是每月提供相同的快銷品,如Dollar Shave Club提供刮鬍刀;二是每月的東西不同,如Birchbox提供的美妝小樣;三是完全個性化定製,如Swag of the Month和Truck Club出售的男士潮T。

目前,國內外做得最好的同樣是第一類快銷品。2012年美國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評選出本年度剛成立的八家頗具潛力的新創公司中,做無毒嬰兒和家庭用品的Honest排名首位。

在第二大類中,本土化能否做好是成敗關鍵。Birchbox是提供化妝品小樣的美國本土網站,因為產品定位符合美國女性的風格而在美國甚為流行。

不過,德國按月訂購網站Glossybox儘管質量和口碑都不錯,但其中國區CEO熊唯浚不久前還是選擇賣股離職。

化妝品包年在中國遇阻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貨源不足。熊唯浚向南方週末記者介紹:「外國的女孩子會選擇適合自己皮膚的產品,而國內的女孩子則看重大牌。」

但是這些大牌又沒有為這些「盒子」開闢專門的生產線。雅詩蘭黛旗下品牌BOBBI BROWN公關經理厲敏懿對南方週末記者稱:「我們品牌產品小樣數量非常少,目前沒辦法與這種網站合作。」

不僅如此,中國按月訂購還面臨支付困境。「在國外,顧客把信用卡資料放在網上,我們可以每個月扣錢,但在中國這樣做不合法。」熊唯浚說,「我們只能採取支付寶式的預付模式,但這不具有持續性。」因此,在Glossybox的全球19個分公司中,來自中國消費者的退訂率或說「忘訂率」最高。

完全個性化的第三大類則因用戶和盈利受限,出現了改變按月訂購模式的趨勢。2012年9月6日,主打女鞋包的Shoedazzle宣佈結束自己在英國剛剛開展了4個月的業務。而其在英國的本土競爭對手StylistPick也在郵件中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自己也在轉型,「現在只要額外支付3.5英鎊郵費,消費者便可隨意購買單品。」

同樣美國男士潮T公司Swag of the Month的CEO Erik Huberman很直白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雖然按月訂購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每個月的收入就那麼多,也許不做這種模式,消費者會買三件?誰知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90

歐洲複蘇之路現分歧:德國一馬當先,意法步履蹣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077

歐盟委員會周二發表2014年冬季經濟前景預測,強調稱歐元區國家將在經濟緩慢複蘇的路途中出現分化:德國一馬當先,意法步履蹣跚。 從經濟增速預期來看, 2014年,德國經濟有望增長1.8%,法國則為1.0%,意大利或增0.6%,西班牙增1%,希臘增0.6%,塞浦路斯最為悲慘,將負增長4.8%。 2015年,德國經濟有望增長2.0%,法國為1.7%,意大利將增1.2%,西班牙將增長1.7%,希臘增2.9%,塞浦路斯仍將墊底,將微漲0.9%。 換個角度,從財政赤字占GDP比重來看, 2014年,德國赤字占比將為零,法國則為4%,意大利為2.6%,西班牙、塞浦路斯赤字占比均將高達5.8%。 2015年,德國赤字占比仍未零,法國為3.9%,意大利為2.2%,西班牙進一步增至6.5%,塞浦路斯為6.1%。 在勞動力市場方面,歐盟委員會認為, 德國失業率可能僅為5%左右,但西班牙失業率則將高達25%。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對歐洲議會表示:“我們知道很多成員國的狀況有多麽艱辛,尤其是就業狀況不佳,年輕人失業率如此之高。” 在貨幣政策方面,歐元區成員國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分界線。比如,苦苦掙紮在危機漩渦中的希臘,就一直要求增加財政開支。然而,出口強勁的德國卻仍在堅持緊縮政策。 歐元區很多成員國將面臨各種挑戰。路透社文章稱,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新總理馬泰奧·倫齊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其將帶領意大利扭轉危機局面。歐盟委員會的這份最新預測報告將加深市場對西班牙首相拉霍伊的質疑——拉霍伊曾承諾在明年大選之年下調個人所得稅。此外,法國總統奧朗德則希望經濟複蘇能夠幫助該國削減公共赤字。法國審計部門此前曾表示財政赤字前景樂觀。 歐盟委員會經濟貨幣事務委員Olli Rehn表示,經濟複蘇已經取得進展。目前,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然而,他警告稱,經濟複蘇仍然“非常溫和”,各個國家仍需經濟改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64

公益信托緣何步履蹣跚

2014-09-22  NCW
 
 

 

公益事業需要專業化運作。推動公益信托法律制度建設,爭取稅收政策優惠及減免成為公益信托突破重圍的關鍵 ◎ 財新記者 劉卓哲 文liuzhuozhe.blog.caixin.com 雖然沒有“冰桶挑戰”那樣吸引眼球,但多家信托公司推出的各類公益信托項目已經讓公益事業逐漸表現得更為專業化。

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下稱協 會)牽頭撰寫的《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2013-2014) 》中數據顯示,截至2013 年年底,信托公司開展公益信托以及類公益信托項目39個,資金總額129.17億元。2013年,信托公司公益捐贈總額1.21億元。

這一數字顯然無法與上萬億元的信托計劃相提並論,與各類慈善組織的募資也不在一個層級,但公益信托帶給社會的正能量不斷深化。

9月15日,萬向信托公司推出的“萬向信托 - 中國自然保護公益信托計劃” ,在推介了三個月之後,達到最低募集金額,如期成立。萬向信托研究中心負責 人李元龍博士介紹,該信托計劃永久存續,不設投資門檻;受托人將信托財產 用于無償捐助受托人根據信托文件規定篩選確定的、執行中國境內自然環境和生態保護公益項目的個人、組織或法人機構,以發展環保事業,保護生態環境。

四川信托研發部研發經理白雲對財 新記者表示,信托公司參與公益信托動力在於,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整合平台,為潛在的捐贈客戶與公益慈善事業搭建橋樑 ;同時,信托制度作為一種財富管理手段,也可實現公益慈善資金的保值增值,使慈善機構基金會的資產管理更加專業、安全、有效。

叫好不叫座

公益信托在中國並非新鮮事。2004年,雲南信托推出“愛心成就未來 - 穩健收益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被認為是中國大陸首個將信托和公益事業結合起來的信托項目。

公益信托,也稱慈善信托,是指出于公共利益目的,為使全體社會公衆或一定範圍內的社會公衆受益而設立的信托。公益信托通常由委托人提供一定的財產並將其作為信托財產委托給受托人管理,將信托財產用于信托文件規定的公益項目。一般而言,標準化公益信托指本金不收回,且委托人不獲投資收益。

中國目前推出的大部分公益信托計劃為“類公益信托” ,即本金需要收回。

目前,中國國內標準公益信托和類公益信托的占比分別為10% 和90%。中國首個標準意義上的公益信托是西安信托(現已更名為長安信托)發行的“ ‘5 · 12’抗震救災公益信托計劃” 。

2012年到2013年間,協會組織“信托公司公益信托業務模式研究”課題組。

課題組報告指出,信托機構對於開發“公益信托產品”的熱情並不高,一些公司推出具有公益性質的信托產品,但是無論發行規模、市場認知度、影響力均不夠大。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發行為數不多的幾只在意義上具有公益性質的信托產品,僅限在地方審批、當地發行。

其中包括長安信托當年推出的“ ‘5 · 12’抗震救災公益信托計劃” ,用于陝西地震災區受損中小學校校舍重建、或援建新的希望小學等公益項目,期限為三年,成立規模1000萬元;百瑞信托推出的“鄭州慈善公益信托計劃” ,用于四川災區和其他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援助,信托期限十年,首期募集160 萬元,開放式運行,即隨時可加入信托計劃;重慶信托推出的“金色盾牌· 重慶人民警察英烈救助基金公益信托” ,將定向用于救助英烈家屬及因公傷殘民警、特困民警,從而大幅度提高優撫和救助標準,募集規模超過1億元,期限十年,審批單位為重慶市公安局。

此外,已經開展的公益性信托還包括,華寶信托推出的“華寶寶恒教育基金” 、平安信托推出的“新疆助學公益信托計劃” 、北京信托推出的“同心慈善1號新股申購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重慶信托推出的“愛心滿中華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中信信托推出的“中信開行愛心信托”等。

即將成立的“萬向信托 - 中國自然保護公益信托”將打破固定期限的公益信托存續期,改為永續。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一是萬向信托現有的個人客戶和機構合作方;二是萬向信托推出其他信托產品的購買者,其拿出投資收益的一部分投入該公益信托計劃。

參與課題組的人士表示,具體而言,由信托公司發揮專業優勢,利於實現信托財產的保值、增值,從而保護受益人和捐贈人的利益。信托公司作為專業的投資理財公司,與基金會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信托公司可以通過對信托產品的設計,靈活地改變產品結構,吸引各階層的投資者,將投資者的投資利益與實現公益目的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信托公司可以委托基金會負責管理公益項目,充分運用基金會過往的公益經驗。

協會課題組報告指出,就目前而言,公益信托在中國比較好走的路徑,是基金會與信托機構合作發展公益信托。

華融信托研究員袁吉偉認為,當前中國的公益信托面臨幾方面不足 :一是相關法律制度供給不足 ;二是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缺失 ;三是監管主體缺位 ;四是信托公司運作公益信托缺乏經驗,並且信托公司在公益事業領域的影響力不夠,募集資金能力遠不如各類慈善組織。

法律缺失

雖然公益信托磕磕絆絆行走多年,但中國現行法律並沒有專門條文對公益信托進行定義,而是通過列舉公共利益種類的方式對公益信托進行了界定。

白雲指出,目前缺乏專門的公益信托管理制度。公益信托的發起設立、公益信托合同的簽訂、財產運作管理、委托人權利義務、受托人權利義務等內容缺乏明確規定。

根據中國《信托法》規定,公益信托主要是指,為救濟貧困,救助災民,扶助殘疾人,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體育事業,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環境保護事業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而設立的信托。

有律師指出,公益信托設立實行許可制是各國信托法律的一個慣例,即任何一項設立公益信托的信托行為,都必須採取書面形式,而不能採取口頭形式。

中國《信托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公益信托的設立和確定其受托人,應當 經有關公益事業的管理機構批准。但是,對於“有關公益事業的管理機構” ,在相關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界定。

在當下中國公益信托的實踐中,第一,目標公益事業所屬的管理部門,例如教育事業對應的是教育部門,環保事業對應的是環保部門,救濟貧困對應的是民政部門;第二,參照國務院發佈的《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

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光祥指出,對於究竟以何程序申報,如何監管,信托公司如何配合等問題均只有原則性的模糊立法。公益事業管理機構沒有明確到位,這使得公益信托管理中的很多事項無從批准,公益信托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有參與協會課題組的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就目前而言,第一,缺乏統一公益事業管理機構,造成資源浪費、權責不分、管理混亂 ;第二,消極監管模式,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三,行政程序繁冗,由於缺乏統一管理,一旦涉及多部門審批,效率差, “拖遝的程序降低慈善人士捐贈熱情,而放棄公益信托計劃” 。

一位參與公益信托項目的信托經理認為,如果建立一套統一的公益信托審批、備案制度,也就不至於“很多項目因為審批流程冗長而夭折” 。

稅收壓力

在2014版《信托公司監管評級與分類監管指引》中,將公益信托作為信托公司評級打分的加分項目,以此鼓勵開展公益信托。

一位央企系統信托公司研究員表示,信托公司做公益信托,更多是為了踐行社會責任。

“公益信托需要一單一單審批,規模上不去,管理費一般也就是千分之幾,不怎麼賺錢。 ”前述研究員說。

根據《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鼓勵信托公司開展公益信托業務支持災後重建工作的通知》 (銀監辦發 [2008]93號)(下稱《通知》 )規定,受托人管理費和信托監察人報酬,每年度合計不得高于公益信托財產總額的8?。

對於公益信托的投資渠道, 《通知》規定,信托公司管理的公益信托財產及其收益,只能投資于流動性好、變現能力強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及中國銀監會允許投資的其他低風險金融產品。

一位參與管理公益信托計劃的信托經理指出,所謂“其他低風險金融產品”指向並不明確,投資範圍模糊。

不過,如此不賺錢的生意還面臨著稅收問題。 《通知》中規定,信托公司開展公益信托業務,可以爭取公益事業、稅收等管理部門的支持。

“即便是這一規定,也沒有明確開展公益信托可以獲得哪些稅收優惠,還需要信托關係人在開展公益信托時,自己與公益事業和稅收等部門聯繫尋求支持,這在實際中的操作難度很大。 ”劉光祥指出。

李元龍表示,在“萬向信托 - 中國自然保護公益信托計劃”中,遇到很多現實性的困難,萬向信托一方面與捐贈者反複溝通,說服其放棄一部分稅收優惠條件;另一方面,與公益組織合作,獲得一些抵稅發票。

協會課題組報告稱,公益信托在稅收方面可以適用的法律規定包括: 《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 以內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 扣除;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 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 以內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除此以外,再無層級較高的相關規定。

有法律人士指出,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對青少年活動場所、電子遊戲廳有關所得稅和營業稅政策問題的通知》等部門規章均規定,只有捐贈對象為特定事業或特定機構的,方能享受稅收扣除優惠,對公益信托的開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白雲也表示,企業及個人參與公益信托,應當對公益信托運營收入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目前缺乏相關制度規定,從而影響公益信托的普及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35

藍皮書:種種因素使圖們江區域合作進程步履維艱

圖們江區域合作藍皮書課題組7月4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圖們江區域經貿合作正呈現出良性發展態勢,但由於地處東北亞核心地帶,區域合作受到極大沖擊,特別是受朝鮮半島局勢的影響,合作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種種因素使得圖們江各國合作進程步履維艱。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圖們江分會(吉林省圖們江國際合作學會)、中共琿春市委和社科文獻出版社當日在京共同舉辦“《圖們江區域合作藍皮書:圖們江區域合作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

圖們江區域合作是我國參與並主導的三個國際次區域合作機制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初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起。課題組介紹,2015年,經過區域內各國的共同推進,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內涵日益深化,規模不斷擴大,層次明顯提高,已經成為東北亞區域各國交流、合作、發展的良好平臺和便捷通道。

藍皮書介紹,2015年,國際國內的許多新形勢、新動向,正朝著有利於圖們江區域合作的方向發展,尤其中、俄、韓、蒙四國領導人利用不同場合多次舉行會晤,推動雙邊和多邊關系不斷向前發展。不論是應邀參加中國慶祝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還是積極加入中國倡議建立的亞投行(AIIB),中俄、中韓、中蒙在許多領域達成很多新的共識,強調擴大相互開放,深化利益交融,取得了多項務實成果,特別是在經貿、投資等重點領域取得新的進展,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項目和領域取得突破。例如,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正式生效,為中韓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研究顯示,2105年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俄羅斯跨歐亞運輸大通道倡議以及韓國的“亞歐大陸倡議”進行對接,四國之間加強互聯互通,為圖們江區域合作創造出千載難逢的機遇。

作為圖們江合作開發和長吉圖戰略實施的“前沿”和“窗口”,延邊州、琿春市上下通力協作,全力推動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在對外通道建設、對俄、韓、朝經貿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已經開通了多條國際海陸聯運定期航線,去年5月24日還正式開通了中國琿春—俄羅斯紮魯比諾—韓國釜山港航線,隨著中俄琿馬鐵路、中朝圈河至羅津港公路、琿春圈河至元汀口岸跨境橋等項目的推進,該區域經貿合作也隨之呈現出良性發展態勢。

但藍皮書同時表示,2015年是大國地緣政治博弈進一步加劇和深化的一年,地處東北亞核心地帶的圖們江區域合作受到極大沖擊,特別是受朝鮮半島局勢的影響,圖們江區域合作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

藍皮書介紹,圖們江區域匯聚了中、俄、蒙、韓、朝、日、美等國家的戰略利益。美日韓在該區域的軍事合作不斷加強,尤其每年的美韓聯合軍演、朝核問題等加劇了半島的緊張局勢。同時,美國加緊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美日主導的TPP達成協議,利用日本牽制東亞地區的多邊合作……種種因素使得圖們江各國合作進程步履維艱。

課題組介紹,目前圖們江區域合作只有副部長級協調機制,重大問題難以達成共識,地方政府出面推動受到很大的限制。課題組建議,圖們江四國應加強配合,完善新的國際合作組織的法律規範。圖們江合作領導機制逐步提升到副總理級。進一步加強通道和通關建設,開辟東北內陸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充分利用東北亞銀行和亞投行的資金,向西與西伯利亞大鐵路連接直通歐洲的陸路國際運輸大通道,從而形成我國琿春直通阿姆斯特丹港的歐亞大陸橋,從而構建圖們江國際合作大通道。

課題組還建議,東北四省區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圖們江區域開發,形成東北四省區合力,暢通對外交通運輸通道。圖們江地區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的突破口是跨境旅遊,這也是圖們江區域合作的“最佳切入點”。課題組建議,開發圖們江三角洲跨境旅遊項目,構建旅遊共同體,開發跨境旅遊項目。

“進一步推動提升圖們江區域合作層次,尤其在圖們江合作機制轉型升級為獨立的國際合作組織後,離不開朝鮮和日本的積極參與和支持。”課題組稱,朝鮮控制著出海口,沒有朝鮮的合作,中國東北地區,尤其吉林省獲得出日本海通道倍感艱難。課題組建議,突出與日本在圖們江地區的經貿合作關系,創造機會,吸引日本加入圖們江合作機制。

吉林省琿春市圈河口岸,正在建設中的中朝跨境大橋。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20

獨家丨海正輝瑞被曝或將“離婚” 海外藥企本土化步履蹣跚

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海正輝瑞或正處於“離婚”前期,在去年以來業績大幅下降的壓力下,輝瑞方面正考慮撤資,清算離場。

“業內很多人都已聽說這一事宜,分手形式將是輝瑞方面撤資,海正輝瑞今後或將吸收成為海正藥業的一個事業部門或是子公司。目前,輝瑞已向不少咨詢公司咨詢相關事宜,開始清算離場價值。”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這一消息尚未得到海正輝瑞的正式宣布,員工尚不知情,第一財經記者就此詢問海正藥業(600267.SH)證券事務部,對方回應對於此事尚不清楚,目前海正方面也尚無變動計劃,而海正輝瑞對此回應尚不知情,輝瑞方面亦暫未表態。

值得註意的是,這並不是近年來第一起跨國藥企與本土制藥合資企業一拍兩散的案例,早在去年,默沙東就已宣布退出此前與先聲藥業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先聲默沙東,而德國拜耳集團對滇紅藥業的整體收購財務表現亦不盡如人意。

“達不到商業指標,慢慢雙方就容易產生嫌隙。其實這些合資藥企運營失敗某些程度上可以歸結為2013年GSK(葛蘭素史克)合規事件的後續反應,如果那件事情沒有發生,這一切或許會晚些時間到來,但在合規整改的大方向下,還是早晚會發生。”羅蘭貝格制藥與醫療行業合夥人林江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跨國婚姻”貌合神離

對於這起“聯姻”尚未滿4年的“離婚”,不少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海正輝瑞面臨拆分厄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合資雙方對於雙邊都有各不滿意的地方,並且這場聯姻在一開始就已經“貌合神離”。

2012年9月海正輝瑞制藥正式成立,作為目前全球500強企業與中國本土制藥企業間規模最大的中外合資制藥項目,合資公司成立伊始就得各方關註。該項目總投資2.95億美元,其中,海正藥業和輝瑞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早在海正輝瑞成立之初,時任CEO肖衛紅就曾提出,到2020年將實現營收超20億美元的目標,銷售網絡覆蓋全國95%的三甲醫院、90%的二級醫院和75%的一級醫院。

然而現實進展並不順利:海正輝瑞在2013年和2014年的營收分別為43.19億元和49.51億元人民幣,但到了2015年卻出現了急劇下滑,營收僅為28.2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下滑超過100%。

在這樣的業績壓力下,海正輝瑞一年內接連替換了兩位CEO,包括CEO、CFO、銷售副總裁在內的不少重要崗位成員也接連辭職。

“當年苗天祥(海正輝瑞現任CEO)也是以‘救火’的身份來就任的,據傳最快今年12月苗天祥就會內部宣布輝瑞撤資的消息。”以上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雙邊的業務和期望值現在都未達標,因此導致海正輝瑞雙邊母公司在中國區的盈利利潤都受到了影響。”

據他透露,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國制藥企業,此前輝瑞在中國區的布局主要聚焦在大醫院、大產品上,輝瑞方面希望通過海正輝瑞來承載起輝瑞在中國廣闊市場的布局。“一些利潤較低的藥物通過合規途徑銷售成本會很高,因此希望借由本土藥企‘灰色渠道’的銷售方式來打開低價藥市場。”該業內人士透露。

事實上,早在成立之時,輝瑞中國區總裁吳曉濱就曾表示,合資公司與輝瑞母公司產品線不會產生重疊和同業競爭,主要針對占據中國70%市場份額的仿制藥。但這一規劃與海正藥業對合資公司的期待實際有所出入。眾所周知,海正輝瑞一直被海正輝瑞定位為公司從原料藥企業到制劑企業轉型的重要平臺,海正藥業將大部分的制劑業務也都陸續轉移到了合資公司。可以說,海正藥業並不滿足於輝瑞對合資公司定義的國內市場仿制藥銷售的角色。

從一開始,雙方的出發點就已有不同,一個希望聚焦國內,另一個則放眼於海外。也正因此,此前海正藥業董事長白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海正輝瑞在成立前關於控股權的問題就爭奪了一年多,最困難的一次,雙方進行了長達兩個星期的封閉式談判,談判結果是最終海正藥業以51%的比例拿下了絕對控股權。

“當時海正有多余的錢和產能,也需要新的產品註入,他們希望通過合資拿到輝瑞的制藥工藝,並且希望通過合作,借輝瑞的力量打開海外市場,但這些預期現在都沒能達成。”以上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2015年9月1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海正藥業下屬臺州工廠發出原料藥進口警示函,其中要求,自該警示函出具之日起至整改獲得FDA確認期間,在海正藥業臺州工廠現有準許進入美國市場的29個原料藥品種中,阿卡波糖等15個原料藥品種將暫時不能進入美國市場。盡管事出偶然,但該事件從側面說明海正輝瑞彼時尚未能承載海正藥業出走海外的重任。與此同時,根據當時媒體報道,海正輝瑞內部也已出現了巨大的矛盾和分歧,海正輝瑞原研產品“特治星”供貨不足就是一個重大信號。

藥企“混血富二代”盡數夭折

“2015年以前,中國藥品市場複合增速普遍超過20%,外資藥企更快,在這樣好的大環境下,很多問題都會被掩蓋。但是當中國醫藥市場紅利逐漸消失,以及在2013年GSK事件後,行業合規檢查趨嚴,行業增速普遍下降,企業利潤率下降,很多合資的問題就被暴露了出來。”普華永道思略特咨詢公司總監陳書豪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公開數據,2011年我國醫藥制造業平均利潤增長幅度為23.5%,但到了2014年利潤增幅銳降為12.09%,2015年為12.87%。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在這一大背景下,同樣成立於2012年9月的先聲默沙東在合作不到3年的時間內便宣告解散。根據公開信息,該合資公司由默沙東控股51%,先聲藥業占股49%,雙方共投入6款治療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藥品,合資公司主要負責產品在中國市場、尤其是基層市場的銷售。

“在那次的合作中,默沙東看中的是先聲的基層銷售網絡,想借用先聲的分銷渠道、藥店資源及政府關系等,把高端的醫藥產品推廣至中國基層市場。但先聲看中的是默沙東的品牌效應,希望能向高端的藥品市場進發。一個看中基層,一個看中高端,二者的出發點可以說從一開始就不同。”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合資公司後來的實際運營中,由於藥價下行,先聲的利潤一再壓縮,最終導致了合作的終止。”

以先聲默沙東中默沙東力推藥物“舒降之”為例,該藥物在專利到期後已從2010年1月1日期統一調低出廠價,作為他汀類降脂藥物中唯一入選國家基藥目錄的產品,默沙東對該藥品的降價幅度超過了50%。而由於與先聲的銷售合作具有排他性,藥品毛利率水平下降的因素不僅使得合資公司的銷售分成受到波動,也使得先聲在行業內的利潤水平受到影響。

“默沙東投入合資公司的四大主力產品舒降之、科素亞、海捷亞、悅寧定均已過專利保護期,降價挽回市場、利潤趨薄的操作預期很強。因此先聲藥業是否願意繼續配合默沙東的產品節奏、雙方還有沒有繼續註入資源的誠意,都遭受了嚴峻考驗。”王昕表示。

無獨有偶,德國拜耳在2014年以36億全盤收購滇虹藥業後,雙方預期的並購紅利也並未出現。

“拜耳收購滇紅的初心是想成為中國市場OTC領域的NO.1,但這一目標現在已經難以實現。”一位接近此次並購的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拜耳並購滇紅後,不僅人員流失嚴重,滇紅藥業的利潤率也不盡如前。

而在他看來,拜耳滇紅整合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除了大環境以外,文化沖突是另一個主要原因。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在拜耳對滇虹藥業完成鯨吞後,進行了針對IT、財務、人員管理等系統的一次性整合,而非循序漸進,這對本土系統來說其實是很致命的打擊,也正因此造成了人員水土不服,流失嚴重。

除此以外,在人力成本上,由於外資藥企在對人員薪酬上監管嚴格,因此拜耳在收購後對雙方員實行了同工同酬,這對滇紅的利潤率也是很高的打擊,實際上,企業員工的能力不同貢獻必然不同,人力成本必然上升。

“外資藥企銷售人員的薪酬方式是高底薪低提成,但是國內銷售人員一直以來實行的是低底薪,高提成的方式。兩者存在很大差別。“以上業內人士透露。

水土不服造成管理軟肋凸顯,在林江翰看來,直到現在所有的外資企業都還在考慮究竟什麽才是進入三四線城市最好的商業模式,“僅僅依靠增加銷售人員,一定不是解決的辦法。實際上,據我了解相當多外資企業在中國的銷售人數已經達到過去他們在全球市場銷售人數的總和,緊逼企業過往可以管理的人數極限。”

GSK事件余震?

誰才是導致中外藥企合資企業蹣跚不前的真兇?幾乎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三年前的那場巨大的合規風波。

2013年7月11日,中國公安部網站公布,“因涉嫌嚴重經濟犯罪,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SK)部分高管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這是我國公安部門首次就某家制藥公司形成的立案調查聲明。

聲明中表示,作為大型跨國藥企,GSK在華經營期間,為達到打開藥品銷售渠道、提高藥品售價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賄或贊助項目等形式,向個別政府部門官員、少數醫藥行業協會和基金會、醫院、醫生等大肆行賄。同時,該公司還存在采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通過旅行社開具假發票或虛開普通發票套取現金等方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

最終這起案件以GSK判罰30億元人民幣、多個高管判處有期徒刑2~4年而落下帷幕。但由此帶來的醫藥行業營銷轉型大戰卻開始硝煙彌漫,所有在華外資藥企對合規的緊張程度都達到了最高級別。

“以前是靠高毛利來支撐銷售的人海戰術,這里其實是有很多的灰色空間,相比較正規的學術會議銷售,請醫生吃飯的成本顯然更低。”陳書豪說。

傳統的銷售方式被合規事件“剁了手腳”,醫藥企業過往的高速利潤增長在GSK事件後幾乎全軍覆沒。

“其實核心還是一個算賬的問題。達不到商業指標,慢慢雙方就容易產生嫌隙。如果那件事情(指GSK合規事件)沒有發生,這一切或許會晚些時間到來,但在合規整改的大方向下,還是早晚會發生。”林江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他看來,過往的灰色銷售方式總有一天會需要向規範化的學術化營銷來轉型,但在利潤大幅下降的環境下,很多轉型實際難以開啟。

原本合資雙邊有明確預期的算盤在合規收緊、利潤下降的前提下變得更難實現。

“外資藥企期待通過與本土企業合作拿到與基層醫院的關系,但本土企業並不會輕易交差。相對應地,外資藥企也不會輕易的將核心技術給到本土企業。經濟好的時候,這些都被掩蓋了,但當利潤下降,一切矛盾就都浮出了水面。”陳書豪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582

步履蹣跚,智能手表將成明日黃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9/160939.shtml

步履蹣跚,智能手表將成明日黃花?
師天浩 師天浩

步履蹣跚,智能手表將成明日黃花?

在價格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智能手環成為了智能手表最大的競爭對手。

本文系作者師天浩對i黑馬投稿。

2016年底,摩托羅拉表示由於市場吸引力不足,將無限期推遲旗下搭載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手表Moto 360。曾幾何時,這款智能手表因為完美的外觀和良好的性能,風頭一度掩蓋了Apple Watch的光芒,許多人猜測摩托羅拉該聲明或是變相的宣布退出智能手機市場。

此後智能手表市場壞消息不斷,最早涉足有著智能手表鼻祖稱謂的Pebble,經歷過去年大裁員之後,年底折價十余倍被Fitbit收購。2016年9月,LG與華為也宣布因為市場反響不夠強烈,2016年將不再推出新一代智能手表產品。

即使是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Apple Watch,也難逃厄運。據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Apple Watch銷量同比暴跌71%,從去年第三季度的390萬塊降至今年的110萬塊。加之2016年,谷歌為智能手表打造的全新智能平臺Android Wear 2.0版本推遲發布,引發業內廣泛的擔憂。難道曾經輝煌一時的智能手表,也難逃明日黃花的命運嗎?

4年過去,智能手表步向衰落

2012年美國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一款名為Pebble的智能手表橫空出世,它上線不到1個小時就籌到100萬美元。最終不僅籌得1000多萬美元,還因此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融資。它不僅創造了當時Kickstarter眾籌記錄,並使得Kickstarter名聲大噪。此後Pebble一路高歌猛進,2014上半年Pebble與三星電子一度壟斷了美國智能手表市場,兩者統治了美國智能手表市場96%的份額。

2014年9月9日蘋果宣布將推出首款智能手表Apple Watch,2015年4月 Apple Watch 正式上市開賣。背靠數億iPhone用戶及全球龐大的果粉支持,Apple Watch一經上市即改變了整個智能手表市場格局。Apple Watch的出現也帶來大批跟隨者相繼進入這個領域,在蘋果強大的品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用戶主動接受這一新鮮事物,彼時的智能手表迎來了首個高潮期。

2016年形勢急轉直下,IDC數據顯示智能手表相比2015年同期下跌近52%。從2012年到2016的四年時間里,智能手表最初以未來科技的姿態橫空出世,引發業界猜想,認為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或將替代智能手機,成為人類與網絡連接的主要載體。然而四年過去物是人非,老將Pebble落得賤賣的下場、摩托羅拉意欲終止Moto360的開發、而曾風光無限的LG和華為也確認暫時不會推出智能手表。

IDC發布的2016第三季度智能穿戴設備銷量預測顯示,Apple Watch在廉價智能手環的沖擊下銷量暴跌70%,銷量僅有110萬只。這引來一直高冷的蘋果的反擊,庫克表示,Apple Watch這款可穿戴設備的銷量相當不俗。然而蘋果至今未敢在財報里公開Apple Watch的銷售數字,只是將其劃在“其他產品”不透露具體數據的做法來看,IDC的預測似乎並沒有太大出入。

當業內絕對的老大Apple Watch的季度銷量也不過110萬,這樣的成績讓整個智能手表市場蒙上一層陰影。

衰落,不只是剛需問題

曾幾何時,人們意識到相比於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放在口袋里需要時不時掏出來才能使用的智能手機並不占優勢,許多人認為將來智能手表會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中替代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將逐漸淪為低頻的工具。然而現實卻走向了另一個方向,也許並不是人類不需要智能手表,只是現在的智能手表似乎還未準備好。

從定位上來看,智能手表許多功能和智能手機重疊,例如通訊、提醒、遊戲、音樂、社交、運動、支付等,這些應用程序在智能手機上都能解決,而且由於智能手表屏幕尺寸限制,這些在智能手機上稀松平常的功能,在智能手表上解決起來卻異常麻煩。雖然用智能手表查看信息、打電話、移動支付看起來很酷,除此之外對比智能手機它還有什麽優勢呢?

另外,智能手表因其特殊性需要特制的系統,這導致許多應用要針對智能手表進行二次開發,除了BAT等有錢的主,許多我們常用的App並沒有適應智能手表的版本,這導致智能手表使用起來像被閹割的手機一樣。而動輒幾千的價格,和連Apple Watch都未能解決的待機短問題。讓看起來非常酷的智能手表,卻不怎麽被用戶買賬。

還有,智能手環提供的功能越來越多,讓價格不占優勢的智能手表地位越來越尷尬。作為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在健康和健身場景中的作用非常明顯,加之顯示時間、提醒、通話等功能,這些優勢讓智能手表在日常生活中有了用武之地。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手環佩戴一塊屏幕,除了基礎健康應用外,也提供顯示時間、提醒、通話等功能。在價格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智能手環成為了智能手表最大的競爭對手。

讓人對智能手表的未來感到更憂郁的是,曾經作為智能手表中的佼佼者,Apple Watch宣傳廣告里那些紛繁複雜的功能和未來感十足的用戶界面,成為人們青睞智能手表的重要原因。而從第二代產品開始,蘋果已經不再強調Apple Watch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轉而突出運動和健康的核心賣點,而動輒幾千的價格又如何與能替代其核心功能的智能手環抗衡呢?靠情懷讓用戶買單,顯然難以長久。

據IDC第二季度的報告顯示,2016 Q2全球智能手環銷量同比上漲48.7%,中國智能手環市場同比增長率高達92.1%。顯然在多方因素下,智能手表迎來了首個低潮期。

智能手表廠商如何破局?

Pebble賣了、Moto360要停止開發、LG和華為也暫停了進程等待市場新的變化,面臨著當下局面,智能手表廠商又該如何破局呢?

首先,科技創新。12 月 26 日消息,蘋果公司最近獲得了一項名為“編織式屏幕”的專利,其中詳細介紹了將光透射材料與傳統材料編織到一起的方法,外界預測該屏幕或出現在未來的Apple Watch上。另外如三星的可折疊屏幕、華為的石墨烯電池、微軟的增強現實(AR)技術,這些科技創新的落地,應用在智能手表上都會產生質的飛躍,解決其痛點,吸引更多的用戶選擇購買。

其次,陪護市場。近些年,主打保護安全的兒童手表迎來爆發,磁石科技的CEO李誌華曾聲稱兒童手表在2020年年銷貨量會達到5000萬臺。隨著兒童手表的爆發,預防老年人走失,主打定位、安全區域及緊急呼叫功能的老年手表也開始興起。手表作為隨身佩戴之物,成為人身保護中極其重要可穿戴設備,主打特殊人群的陪護市場,也是未來智能手表廠商突圍的重要方向。

最後,轉型手環。眾所周知智能手表在技術含量上高於智能手環,在功能上雙方也有很大的重複。因此智能手表轉型智能手環擁有先天優勢,既然智能手表風口尚未真正到來,短期內爆發的可能性較小,拋棄華而不實的諸多功能,退而求其次主打智能手環,拿下手環市場並伺機重歸智能手表市場也並無不可。

如今智能手表走在了發展的十字路口上,面對並不樂觀的未來,如何抉擇將決定其最終發展走向。好消息是谷歌似乎並未放棄智能手表的未來,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Verge報道,曾多次跳票的Android Wear 2版本將在今年2月推出。而時隔一年沈寂的LG,近期在歐洲市場註冊了多個智能手表新商標,這批商標包括了Watch Style、Watch Pro、Watch Force和Watch Sole,似乎也預示著LG要重新回歸智能手表市場。

作為曾風光一時的可穿戴設備明星,智能手表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當下短暫的黑暗或許只是黎明的前奏。

智能手表 智能手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90

行業逐漸回暖,但風口已過的在線教育依舊會步履維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1106/165847.shtml

行業逐漸回暖,但風口已過的在線教育依舊會步履維艱
歪道道 歪道道

行業逐漸回暖,但風口已過的在線教育依舊會步履維艱

在線教育想要依靠技術突圍,可能依舊困難重重

8月23日,VIPKID召開D輪融資發布會,2億美元的融資金額打破了K12在線教育領域的單筆融資記錄,隨後不久,作業盒子也宣布完成2億元B+輪融資。

歷經五年探索,一度陷入資本寒冬的在線教育似乎開始有了行業回暖的跡象,一時間關於在線教育能否風口再起的討論甚囂塵上。更為關鍵的是,共享經濟的投資熱潮已然陷入尾聲,市場上同樣需要新的風口來刺激互聯網經濟的生長。

只不過單靠融資記錄的突破,恐怕並不能證明在線教育有成為下一個風口的趨勢,尤其是行業痼疾之下,新一輪的資本青睞可能也意味著新的風險。

巨額融資背後的理性回歸

據IT桔子最新整理的創投數據顯示,截止10月16日,2017年度在線教育領域公開的融資次數超過150筆,累計融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其中K12領域融資公司有38家,融資金額接近41億元。表面上看,共享經濟席卷資本市場的情況下,在線教育還能獲得如此頻繁的融資次數,或許已經彰顯了該行業得到市場認可之後的商業價值。

但是與2014年投資風口不同的是,從近一年的融資狀況可以發現,其實市場上早已不是當初的那種投資熱潮,這就說明理性回歸可能意味著在線教育很難重新站在風口之上。

以融資的具體情況來分析,近幾年的融資多集中在種子輪、天使輪、Pre-A 輪、A、A+輪等早期輪次。例如今年1-3 季度中,早期融資事件都超過一半,達70%上下,但與輪次集中的狀況恰恰相反,融資金額反而主要加註於中後期融資階段的在線平臺。

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的69起早期融資,披露的融資總金額為18.42億元。而中期融資階段(B、B+、C、C+輪)的案例有16起,披露的融資總金額為22.96億元,後期階段(D輪以後及並購)的案例共4起,金額卻達到了22.03億元。

這種情況說明兩個問題,一方面投資在線教育的資本廣泛遍布早期項目,這側面印證了教育市場的需求確實在逐漸升溫,尤其是二胎政策的放開,使得家長對教育的關註明顯提升。另一方面,更為關鍵的是,資本還是青睞於較成熟的項目。換句話說,雖然在線教育行業並沒有形成穩定的格局,但隨著早期成熟項目或平臺對資本的吸引愈加集中,也就意味著其他相對弱勢的中小教育產品,將會面臨洗牌期的淘汰。

尤其是在市場探索階段中,各類平臺非但沒有一套成功盈利的商業模式作為支撐,反而盲目跟風,造成了平臺日益同質化的傾向。這種情形之下,依賴融資就成了平臺存活的最重要希望,而新晉參與者或小平臺恐怕在吸引融資方面沒有任何優勢。由此可見,投資理性回歸對整個行業來講,並不全是好事。

五年探索未果,成功的商業模式路在何方?

8月16日,培生集團宣布將其環球天下教育集團(環球雅思)的業務,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國一家名為“樸新教育”的公司,而六年前培生買入的價格是2.95億美元。與此同時,華爾街英語也被宣布“尋找潛在業務合作夥伴”接盤,培生集團接連拋售在華業務,除了在本土化過程中水土不服之外,其實這些舉動也暗示著國內教育市場的步履維艱。

據央視財經此前報道,市場機構對400家主要在線教育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底,400家企業當中70%的公司都處於虧損狀態,僅有10%的公司能夠持平,而能夠盈利的僅僅占了5%,甚至有15%的企業瀕臨倒閉。

這背後的原因都在於在線教育平臺盈利模式尚未明晰,整體來講,內容付費、會員收費、平臺傭金和廣告等方式,看似都有可行性,但是應用到教育這一複雜領域就顯得異常不適,以內容付費為例,不管是內容本身還是盈利模式都存在大量現實問題。

一般情況下,為了盡快突破虧損困境,在線平臺都會將付費內容的戰線拉得過長,相應地內容管理和用戶體驗方面就會有所欠缺,而且從這些平臺的具體表現看,出現了兩種比較極端的反差。一方面,從教育機構轉型的在線教育企業,一般都會照搬複制線下的課程,雖然表面上打通了線上渠道,但其缺乏互聯網運營經驗。而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則盲目集結很多質量參差不齊的課程資源,利用互聯網為線上用戶學習服務。

這兩種情況都直接導致課程優質內容缺乏、運營管理不足,使本來就缺少忠誠度的用戶喪失興趣。而從盈利角度看,內容付費的實現也極大受限於模式缺陷,這主要是因為教育平臺為了低成本提升獲客量,基本上一開始都打著免費的旗號爭奪流量,而免費內容大範圍推行之後,用戶付費習慣就很難培養,到最後平臺只能靠著融資燒錢、彌補高額成本。

僅僅是內容付費,在線教育就已經是百般受困,更深度觸及國內教育痼疾的教學問題,基本上所要跨越的不只是獲客成本,而是觀念、教學方法、人力成本等一切挑戰傳統教學的多重障礙,這對任何平臺都是終極的市場考驗。

在線教育想要依靠技術突圍,可能依舊困難重重

在傳統認知中,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說到底是一個更考驗長期回報的領域,即使互聯網改變了教育的形式,但本質上這點決定了在線平臺的商業價值,還未能像普通快消品一樣獲得較快的收益回饋。可目前在線教育市場則恰恰相反,主要靠資本驅動的商業運轉,不得不受制於投資人的回報期望,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令平臺對商業模式的探索更加困難。

可能正是認識到這點,在線教育除了費盡心機地摸索盈利渠道,其實把更多的期望寄托到新技術身上。比如VR、AR、AI及大數據分析等等,不僅被認為是在線教育平臺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平臺效率的未來工具,更是挑戰傳統教育的最大核心競爭點。可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技術突圍可能只是一種幻想。

以去年紅極一時的在線直播教育為例,據悉,到2016年涉及到直播的公司,累積融資金額占在線培訓行業融資總額的84%,總金額約20.5億美金,相對應的錄播型只占16%,可見當時行業對直播給予了多大的厚望。

可是直播元年已經過去,再看看現在的直播教育基本上已不如當初的勢頭。這不僅僅是因為直播行業本身的“熄火”,還在於“教育+直播”模式,不但不可能一下子將在線教育盈利難的問題解決,而且很有可能受居高不下的直播成本所累,為在線平臺的虧損增添更重的負擔。

直播風口已過,VR/AR或者是AI技術還只是停留在概念層面,尤其是前者,風風火火的元年最後只換來一地雞毛,這說明新技術遠不到成熟落地的時間。也就是說,在線平臺所謂的虛擬課堂或智能教育,沒有強硬的技術實力支撐就等同於空話。

實際上,在線教育平臺的前景應該不止於作為對傳統教育的補充而存在,更遙遠一些,若是能通過線上渠道突破現有教學思維、方式的桎梏,那其商業價值和社會意義將會成倍增長,當然前提是先解決好盈利問題。

在線教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14

新華社:中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步履不停 面對競爭要有底氣練內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標準。

隨著中國金融業開放路線圖的明確,證券業開放正在進入深水區。近期,證監會表示,擬修訂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重新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修改內容包括: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統一外資持有上市和非上市兩類證券公司股權的比例,逐步放開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放寬單個境外投資者持有上市證券公司股份的比例限制。

業界認為,中國證券業的發展一直在開放中前行,目前的發展階段已經有底氣面對逐步擴大的開放和日趨激烈的競爭。在此過程中,中國證券業要提升內功,向高質量發展持續邁進。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底,先後曾有18家合資證券公司、45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2家合資期貨公司獲批。近年來,行業內機構“走出去”也邁出了重要步伐,中資證券基金機構在境外設立了57家子公司,期貨公司設立21家境外子公司,正在逐步建立和布局全球網絡。

事實上,中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步履從未停頓。近年來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動作“頻頻”,令人印象深刻。近幾年,滬港通、深港通順利開通,境內交易所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易所積極開展務實合作。2017年6月,A股成功納入MSCI指數,促進境外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最近,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正式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商品期貨市場參與全球定價的競爭力。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擴大證券期貨服務業開放是我國金融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證券期貨行業的實力已有長足的進步,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這是中國證券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底氣。”

與此同時,開放也必然帶來競爭。在競爭中不斷強化內功,是證券業必修的一課。外資券商擁有資本實力和成熟市場經驗,相對於國內券商存在一定的競爭優勢;從分項業務看,在主動管理的增量資管市場領域,外資具有豐富的業務經驗,會使競爭加劇,也對國內券商提出更高要求。

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已逐步推進的相關措施綜合考慮了改革開放大局和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自身需要,並為進一步開放預留了一定的過渡期。下一步,將統籌謀劃、協調推進資本市場全方位的雙向開放,需要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確保監管能力與對外開放水平相適應,使擴大開放和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相互促進。

一是完善制度體系,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要抓緊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做到放得開、管得住,真正把國際頂尖的優質機構引進來,並把他們的激勵作用發揮出來。二是嚴格監管執法,倡導和發揚合規文化,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三是支持行業國際化發展,完善行業頂層設計,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的金融機構。四是監管人員也應及時適應對外開放需要,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優化知識架構,提升國際視野,為內外資公司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8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