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1 Nov 2016 - [紅猴語錄] 第四則 #不是每天也有自己可以把握到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76

警惕!一個你沒考慮到的小因素,就會讓公司死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5/160672.shtml

警惕!一個你沒考慮到的小因素,就會讓公司死掉
石慧 石慧

警惕!一個你沒考慮到的小因素,就會讓公司死掉

每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很多,最後能走到IPO的少之又少,萬分之一都不到。

文 | 石慧  編輯 | 徐建鳳

作為老牌投資機構,成立於2000年的軟銀中國資本(SBCVC),已經在中國本土耕耘了16年。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很多機構內部的“中堅力量”開始走向臺前,軟銀中國合夥人周曄就是其中之一。

周曄長期關註TMT行業,已經投資了好屋中國、TalkingData、理才網、咕咚、天天拍車、易貸網、八爪魚在線旅遊、智陽網絡、工資錢包、楚楚街等項目。

現階段,他重點關註To B市場,包括兩大投資主題。一是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改造萬億級傳統垂直行業的平臺性機會;二是企業級服務提供商。周曄同時也關註前沿的技術創新類的公司。

在周曄看來,投資肯定是要冒風險的,但風險有高有低,通過獨立研究和精挑細選,“我們試圖去冒我們計算過的風險,冒一些我們覺得值得冒的風險”

周曄將軟銀中國的打法總結為“價值驅動”,關註商業本質。周曄個人,投的比較多的是To B的生意。他認為,相對而言,To B的公司壁壘較高,因為創業團隊需要對行業有較多的經驗和較深的理解才能做好。而To C的很多公司在早期是沒有顯著壁壘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早期競爭會比較激烈,到了中後期往往最大的壁壘在於規模,而這很大程度上拼的是執行力和打法。

那麽,周曄是如何以“價值”為準繩,投出他認為值得冒險的項目?

以下為軟銀中國合夥人周曄口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挖掘To B市場的巨大機會

我過去兩三年和目前在做的投資,大多圍繞著兩大主題。一是交易平臺,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改造萬億級傳統垂直行業,提升效率,特別是交易層面的效率。二是企業級服務提供商。因為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企業都有提高效率的需求,而企業級服務提供商本質上就是為企業的一些細分領域需求作外包服務,專業人作專業事,為企業提高效率。

之所以圍繞這兩大主題做投資,是因為最近幾年,出現了一些趨勢,決定了To B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一是從PC互聯網發展到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滲透率大幅提升。

現在手機隨時隨地帶在身邊,使用時間更長了,可以覆蓋的場景更多了。交互模式也變得更多樣化了,原來PC時代還需要學電腦,打字必須要會拼音,很多年紀大的人就不會用,現在交互模式有觸摸、手寫、語音、還可以拍照、識別,使用門檻大大降低了,覆蓋的人群也更多了。在手機時代,用戶身份也更容易驗證,你的電話號碼和通訊錄里都是真實的身份信息,同時準確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過定位服務精確的被獲取。這些使得移動互聯網比PC互聯網更適合發展成為基礎設施,滲透率也比之前PC互聯網要高很多。

二是從信息平臺到交易平臺的轉變,互聯網開始切入行業核心環節了。

之前互聯網追求的是打破信息不對稱,今天我們看到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開始切入到很多垂直行業的業務流程了,特別是交易流程。交易跟錢有關,跟商業模式有關,所以介入交易意味著切入到行業的核心流程了。從某種層面上說,這使得很多行業的運營業態產生了核心的變革,互聯網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打破信息不對稱了。

我們軟銀中國早期投資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淘寶,就是典型的交易平臺,但之前的電子商務本質上解決的是標準化產品在網上營銷和售賣的問題。如果我們看看整個國家的GDP,其實標準化的產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非標準產品或者服務占了更大的比重。我們現在看到一個大趨勢,就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交易平臺也開始大規模的滲透到這些非標準化產品或需要服務的行業里了

三是從消費級服務到企業級服務的變化。

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早期都是從遊戲、聊天、視頻、娛樂這些方向發展起來的,越到後期滲透率越高時,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就開始滲透進入專業的應用領域。當用戶滲透率達到足夠高的水平時,互聯網已經作為基礎設施逐漸成熟,這使得互聯網大規模進入工作類和專業類的應用成為可能。

另外,國家在中央政府層面上呼籲推動互聯網+,使得很多傳統企業開始轉變思維,原來大家覺得互聯網是可有可無的,現在很多企業開始以非常積極的態度去擁抱互聯網,甚至感覺如果不去積極擁抱就會被時代淘汰,所以針對企業的企業級服務市場就迎來了非常大的機遇。

基於這三大趨勢,我們判斷,To B市場存在巨大的機會。

B2B2C:通過服務小B去服務C端

那麽,在交易平臺和企業級服務提供商這兩大投資主題之下,又有哪些具體的投資機會?

許多傳統垂直領域都具有萬億級的巨大市場規模,而變革這些行業流程的平臺也會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比如金融行業,理財和貸款的需求都是巨大的,銀行貸款余額有90多萬億人民幣,小額貸款余額有20多萬億人民幣,這個領域我們投資了易貸網、有利網、黃金錢包、工資錢包等;房地產行業,新房交易額一年就8萬多億,加上二手房每年交易額超過10萬億,我們投資的好屋中國解決的就是這個行業的銷售交易問題;汽車行業,每年二手車交易量700萬臺,約4000億的市場規模,這個領域我們投資了天天拍車;旅遊行業,目前4萬億一年的市場規模,90%還是通過線下,我們投資了八爪魚打造交易平臺服務線下的旅行社;人力資源行業,工資福利也是個上萬億的市場,潛力非常大。

我們投的很多公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不是直接To C,而是B2B2C,很多是通過借助服務小B去服務C端。許多傳統行業是非常分散的,需要很多小B來為C端提供服務,而由於這類服務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分散的小B也不會消亡,打造交易平臺服務這些小B,形成規模效應,往往能夠極大的提升行業的效率。

比如我們A輪投資的好屋中國,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做房地產營銷。它從開發商(大B)那里把樓盤拿過來,放在平臺上,通過上百萬的中介(小B),賣給買房人(C端)。這個模式效率非常高,對於開發商,可以縮減銷售周期,同時減少廣告支出;對於中間的小B,能給他們帶來額外的收入;而對於C端客戶,也能獲得更多的選擇和折扣。利用這種互聯網支持的“眾銷”模式,加上團隊之前在行業里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強有力的執行力,公司成長的很快,成立才4年,交易額已經有兩千億左右,預期2016年凈利潤會接近2個億。

在企業級服務方向,我們分了幾大塊看,SaaS領域投資了理才網;基礎設施領域投資了萬國數據;大數據領域投資了TalkingData、國政通;信息安全領域投資了上訊信息、瑞數信息。

這些企業級服務的核心就是在某些環節上,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效率,能讓企業外包出來它本身沒有能力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我們認為,一個好的企業服務商是可以通過其效率和產品的優勢幫助廣大企業提升某個特定環節的效率的,從而創造出明顯的商業價值。

企業級服務中,人力資源是我們布局得比較早也比較重的行業,我覺得未來這個領域有很大的可能誕生獨角獸公司。這個領域里我們投資了理才網,做人力資源管理軟件起家的,目前已經擴展到了許多不同的垂直領域;智陽網絡,是做人力資源服務交易平臺的,把公司的員工、HR和人力資源外包公司連在一起,提供工資代發、社保、福利等一系列人力資源服務;還有工資錢包,做人力資源的金融服務,包括工資理財、借貸、薪酬管理等一系列的大數據金融服務。這幾家公司,我們進入的都很早,都是他們的第一家機構投資者。目前它們發展得都不錯,估值差不多也都在一年時間里漲了四五倍。

價值驅動,冒值得冒的險

TMT的投資是很有意思的,在於這個行業有著不斷的創新和變化。新的有價值的模式和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出現。就一個TMT投資者而言,很重要的是在市場變化的早期比其他投資人更早的發掘並找到這些具有價值的投資機會。在投資方法上,我們有自己的研究思路,看到機會以後,會做獨立的研究和判斷。

比如說幾年前我們判斷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會有一大波機會,首先我們看的是人的錢花到哪兒去了?哪些是巨大的有待改造的市場?我們看到金融行業很大,房地產行業很大,人們把主要的錢花在房子、理財上,還有汽車、人力資源、教育、旅遊也有很大的市場。通過深度調研追蹤這些目標市場,我們發現都有新的提升行業效率的模式出現,再去發掘比較行業里不同的公司,選擇值得投資的標的公司。

至於怎麽選公司,無外乎這麽幾點:第一,目標市場的規模和潛力要大;第二,商業模式的規模效應要好;第三,公司最好是有一定壁壘或者核心競爭力的;第四是團隊要強;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公司要產生真正的價值,滿足真實的可持續的需求。我們不太喜歡風口、概念這些東西,蠻虛的,我們在投資時更看重的是商業本質,看重能否真正創造價值。

我們是價值驅動的基金,我們相信只要公司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未來肯定可以賺錢。有的基金是趨勢驅動的,A輪投進去,風口到了,估值暴漲,B輪、C輪可能就撤了,也能賺到錢,當然也有可能到了C輪後還沒來得及撤,風口過了,整個行業掉下來了。這種打法和進入及退出的時機很有關系。國內二級市場的投資這種打法很多,隨著熱點趨勢投資,低買高賣,並不在乎這個行業有多長久、可不可持續。這種投資打法我們不太擅長做,也不太傾向做。我們更偏向價值驅動,我們相信只要公司長期能夠創造真實的可持續的價值,財務回報一定不會差。

另外,我們基金采用的是相對少而精的投資打法,不像有些機構可能一年能投上百個項目,覆蓋型的打法。我們每年投資的項目數量不會特別多,精挑細選,看準了再扣扳機。我們也不是跟別人搶項目的基金,有些基金看到風口項目,有些還沒真正考慮清楚,就跟風先去報個價,占個坑,把項目搶下來再說。這對基金和創業者都是不負責的。我們不會去跟風,而是會獨立做研究,獨立做判斷,一旦判斷這個項目值得投資,那我們速度會非常快,效率也會非常高。如果我們判斷這只是一個短期的“風口”,即使市場再熱,其他機構都投資下註了,我們也不會出手。

投資肯定是要冒風險的,因為總有不確定性,運氣伴隨著所有的投資,只不過不確定性有高有低,我們試圖去冒我們計算過的風險,冒一些我們覺得值得冒的風險。

看好有壁壘的生意

我做投資之前也創過業。從清華電子工程系畢業之後,我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繼續深造。在美國,我和幾個朋友創立了一家社交網絡服務公司,類似於海外留學生的Facebook,這家公司後來被紅杉資本投資的一家公司並購了,最後並沒有發展得很好。

這段不算特別成功的創業經歷,讓我體會蠻深的,創業真的很難,一路走來競爭非常激烈,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人有時也會變得比較焦慮。所以很多時候我對創業者能夠感同身受,比較能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和考慮問題。

從概率上說,創業成功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每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很多,最後能成功走到IPO的少之又少,萬分之一都不到。某種程度上說,創業失敗是必然的,成功反而是非常偶然的。有各種各樣的坑可能導致你失敗,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個你沒有考慮到的非常小的因素,就會讓公司死掉,創業這條路是非常艱難的。

所以創業對創業者的要求很高,我欣賞的創業者,是有遠見、有執行力、有領導力、有學習能力的人,我開玩笑稱之為“四有新人”。 有遠見才能把公司做大,有執行力才能把戰略落地把紙面計劃變成現實,有領導力才能吸引和指揮優秀的團隊成員跟著自己打拼戰鬥,有學習能力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中不斷調整和提升自己。當然,除了這“四有”,To B和To C創業者所需的素質也不太一樣。To C創業者,面對的是C端,人人都懂,講究產品體驗,只要你足夠聰明把握好需求,有執行力,能把產品做好,哪怕你非常年輕,沒有經驗,也可能創業成功,比如紮克伯格。但To B的生意,我會更看重創業者之前在行業里的背景和經驗,To B創業面對的是企業,你一定要了解這個行業,沒有三五年在行業里沈澱的經驗,是很難做出讓B端接受甚至付費的產品的。

從投資角度而言,我們比較看重壁壘,喜歡看一些偏技術、偏行業應用、接近商業本質的項目。有壁壘和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面對的競爭會相對少一些,成長過程中即使遇到些波折或者走些了彎路也不會太致命。而To C的很多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是沒有壁壘的,早期競爭會比較激烈。如果說壁壘,To C的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壁壘就是規模,誰能在執行過程中最快獲得最大的規模效應,擁有最好的用戶體驗,產生最大的價值,誰就能成功。這很大程度上拼的是執行力和打法。說句不太恰當的話,投資To C的早期公司賭的成分會比較大。因為拼的是速度和執行,對於早期的To C公司,你很難判斷最後哪一家公司能成功,因為你不知道再過兩三個月,會不會出現一個執行力和打法比它更強的同類公司。所以早期的To C項目蠻難投的,需要到中後期才能看得清楚一些。

目前中國的創業競爭環境非常的惡劣,任何一個看上去前景不錯的領域都會出現一系列的競爭者,因此無論是To B還是To C行業,我們會看重那些有壁壘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和團隊,這類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和勝出幾率會更大一些。

創業 投資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64

警惕!一個你沒考慮到的小因素,就會讓公司死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5/160672.shtml

警惕!一個你沒考慮到的小因素,就會讓公司死掉
石慧 石慧

警惕!一個你沒考慮到的小因素,就會讓公司死掉

每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很多,最後能走到IPO的少之又少,萬分之一都不到。

文 | 石慧  編輯 | 徐建鳳

作為老牌投資機構,成立於2000年的軟銀中國資本(SBCVC),已經在中國本土耕耘了16年。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很多機構內部的“中堅力量”開始走向臺前,軟銀中國合夥人周曄就是其中之一。

周曄長期關註TMT行業,已經投資了好屋中國、TalkingData、理才網、咕咚、天天拍車、易貸網、八爪魚在線旅遊、智陽網絡、工資錢包、楚楚街等項目。

現階段,他重點關註To B市場,包括兩大投資主題。一是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改造萬億級傳統垂直行業的平臺性機會;二是企業級服務提供商。周曄同時也關註前沿的技術創新類的公司。

在周曄看來,投資肯定是要冒風險的,但風險有高有低,通過獨立研究和精挑細選,“我們試圖去冒我們計算過的風險,冒一些我們覺得值得冒的風險”

周曄將軟銀中國的打法總結為“價值驅動”,關註商業本質。周曄個人,投的比較多的是To B的生意。他認為,相對而言,To B的公司壁壘較高,因為創業團隊需要對行業有較多的經驗和較深的理解才能做好。而To C的很多公司在早期是沒有顯著壁壘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早期競爭會比較激烈,到了中後期往往最大的壁壘在於規模,而這很大程度上拼的是執行力和打法。

那麽,周曄是如何以“價值”為準繩,投出他認為值得冒險的項目?

以下為軟銀中國合夥人周曄口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挖掘To B市場的巨大機會

我過去兩三年和目前在做的投資,大多圍繞著兩大主題。一是交易平臺,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改造萬億級傳統垂直行業,提升效率,特別是交易層面的效率。二是企業級服務提供商。因為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企業都有提高效率的需求,而企業級服務提供商本質上就是為企業的一些細分領域需求作外包服務,專業人作專業事,為企業提高效率。

之所以圍繞這兩大主題做投資,是因為最近幾年,出現了一些趨勢,決定了To B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一是從PC互聯網發展到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滲透率大幅提升。

現在手機隨時隨地帶在身邊,使用時間更長了,可以覆蓋的場景更多了。交互模式也變得更多樣化了,原來PC時代還需要學電腦,打字必須要會拼音,很多年紀大的人就不會用,現在交互模式有觸摸、手寫、語音、還可以拍照、識別,使用門檻大大降低了,覆蓋的人群也更多了。在手機時代,用戶身份也更容易驗證,你的電話號碼和通訊錄里都是真實的身份信息,同時準確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過定位服務精確的被獲取。這些使得移動互聯網比PC互聯網更適合發展成為基礎設施,滲透率也比之前PC互聯網要高很多。

二是從信息平臺到交易平臺的轉變,互聯網開始切入行業核心環節了。

之前互聯網追求的是打破信息不對稱,今天我們看到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開始切入到很多垂直行業的業務流程了,特別是交易流程。交易跟錢有關,跟商業模式有關,所以介入交易意味著切入到行業的核心流程了。從某種層面上說,這使得很多行業的運營業態產生了核心的變革,互聯網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打破信息不對稱了。

我們軟銀中國早期投資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淘寶,就是典型的交易平臺,但之前的電子商務本質上解決的是標準化產品在網上營銷和售賣的問題。如果我們看看整個國家的GDP,其實標準化的產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非標準產品或者服務占了更大的比重。我們現在看到一個大趨勢,就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交易平臺也開始大規模的滲透到這些非標準化產品或需要服務的行業里了

三是從消費級服務到企業級服務的變化。

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早期都是從遊戲、聊天、視頻、娛樂這些方向發展起來的,越到後期滲透率越高時,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就開始滲透進入專業的應用領域。當用戶滲透率達到足夠高的水平時,互聯網已經作為基礎設施逐漸成熟,這使得互聯網大規模進入工作類和專業類的應用成為可能。

另外,國家在中央政府層面上呼籲推動互聯網+,使得很多傳統企業開始轉變思維,原來大家覺得互聯網是可有可無的,現在很多企業開始以非常積極的態度去擁抱互聯網,甚至感覺如果不去積極擁抱就會被時代淘汰,所以針對企業的企業級服務市場就迎來了非常大的機遇。

基於這三大趨勢,我們判斷,To B市場存在巨大的機會。

B2B2C:通過服務小B去服務C端

那麽,在交易平臺和企業級服務提供商這兩大投資主題之下,又有哪些具體的投資機會?

許多傳統垂直領域都具有萬億級的巨大市場規模,而變革這些行業流程的平臺也會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比如金融行業,理財和貸款的需求都是巨大的,銀行貸款余額有90多萬億人民幣,小額貸款余額有20多萬億人民幣,這個領域我們投資了易貸網、有利網、黃金錢包、工資錢包等;房地產行業,新房交易額一年就8萬多億,加上二手房每年交易額超過10萬億,我們投資的好屋中國解決的就是這個行業的銷售交易問題;汽車行業,每年二手車交易量700萬臺,約4000億的市場規模,這個領域我們投資了天天拍車;旅遊行業,目前4萬億一年的市場規模,90%還是通過線下,我們投資了八爪魚打造交易平臺服務線下的旅行社;人力資源行業,工資福利也是個上萬億的市場,潛力非常大。

我們投的很多公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不是直接To C,而是B2B2C,很多是通過借助服務小B去服務C端。許多傳統行業是非常分散的,需要很多小B來為C端提供服務,而由於這類服務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分散的小B也不會消亡,打造交易平臺服務這些小B,形成規模效應,往往能夠極大的提升行業的效率。

比如我們A輪投資的好屋中國,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做房地產營銷。它從開發商(大B)那里把樓盤拿過來,放在平臺上,通過上百萬的中介(小B),賣給買房人(C端)。這個模式效率非常高,對於開發商,可以縮減銷售周期,同時減少廣告支出;對於中間的小B,能給他們帶來額外的收入;而對於C端客戶,也能獲得更多的選擇和折扣。利用這種互聯網支持的“眾銷”模式,加上團隊之前在行業里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強有力的執行力,公司成長的很快,成立才4年,交易額已經有兩千億左右,預期2016年凈利潤會接近2個億。

在企業級服務方向,我們分了幾大塊看,SaaS領域投資了理才網;基礎設施領域投資了萬國數據;大數據領域投資了TalkingData、國政通;信息安全領域投資了上訊信息、瑞數信息。

這些企業級服務的核心就是在某些環節上,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效率,能讓企業外包出來它本身沒有能力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我們認為,一個好的企業服務商是可以通過其效率和產品的優勢幫助廣大企業提升某個特定環節的效率的,從而創造出明顯的商業價值。

企業級服務中,人力資源是我們布局得比較早也比較重的行業,我覺得未來這個領域有很大的可能誕生獨角獸公司。這個領域里我們投資了理才網,做人力資源管理軟件起家的,目前已經擴展到了許多不同的垂直領域;智陽網絡,是做人力資源服務交易平臺的,把公司的員工、HR和人力資源外包公司連在一起,提供工資代發、社保、福利等一系列人力資源服務;還有工資錢包,做人力資源的金融服務,包括工資理財、借貸、薪酬管理等一系列的大數據金融服務。這幾家公司,我們進入的都很早,都是他們的第一家機構投資者。目前它們發展得都不錯,估值差不多也都在一年時間里漲了四五倍。

價值驅動,冒值得冒的險

TMT的投資是很有意思的,在於這個行業有著不斷的創新和變化。新的有價值的模式和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出現。就一個TMT投資者而言,很重要的是在市場變化的早期比其他投資人更早的發掘並找到這些具有價值的投資機會。在投資方法上,我們有自己的研究思路,看到機會以後,會做獨立的研究和判斷。

比如說幾年前我們判斷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會有一大波機會,首先我們看的是人的錢花到哪兒去了?哪些是巨大的有待改造的市場?我們看到金融行業很大,房地產行業很大,人們把主要的錢花在房子、理財上,還有汽車、人力資源、教育、旅遊也有很大的市場。通過深度調研追蹤這些目標市場,我們發現都有新的提升行業效率的模式出現,再去發掘比較行業里不同的公司,選擇值得投資的標的公司。

至於怎麽選公司,無外乎這麽幾點:第一,目標市場的規模和潛力要大;第二,商業模式的規模效應要好;第三,公司最好是有一定壁壘或者核心競爭力的;第四是團隊要強;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公司要產生真正的價值,滿足真實的可持續的需求。我們不太喜歡風口、概念這些東西,蠻虛的,我們在投資時更看重的是商業本質,看重能否真正創造價值。

我們是價值驅動的基金,我們相信只要公司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未來肯定可以賺錢。有的基金是趨勢驅動的,A輪投進去,風口到了,估值暴漲,B輪、C輪可能就撤了,也能賺到錢,當然也有可能到了C輪後還沒來得及撤,風口過了,整個行業掉下來了。這種打法和進入及退出的時機很有關系。國內二級市場的投資這種打法很多,隨著熱點趨勢投資,低買高賣,並不在乎這個行業有多長久、可不可持續。這種投資打法我們不太擅長做,也不太傾向做。我們更偏向價值驅動,我們相信只要公司長期能夠創造真實的可持續的價值,財務回報一定不會差。

另外,我們基金采用的是相對少而精的投資打法,不像有些機構可能一年能投上百個項目,覆蓋型的打法。我們每年投資的項目數量不會特別多,精挑細選,看準了再扣扳機。我們也不是跟別人搶項目的基金,有些基金看到風口項目,有些還沒真正考慮清楚,就跟風先去報個價,占個坑,把項目搶下來再說。這對基金和創業者都是不負責的。我們不會去跟風,而是會獨立做研究,獨立做判斷,一旦判斷這個項目值得投資,那我們速度會非常快,效率也會非常高。如果我們判斷這只是一個短期的“風口”,即使市場再熱,其他機構都投資下註了,我們也不會出手。

投資肯定是要冒風險的,因為總有不確定性,運氣伴隨著所有的投資,只不過不確定性有高有低,我們試圖去冒我們計算過的風險,冒一些我們覺得值得冒的風險。

看好有壁壘的生意

我做投資之前也創過業。從清華電子工程系畢業之後,我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繼續深造。在美國,我和幾個朋友創立了一家社交網絡服務公司,類似於海外留學生的Facebook,這家公司後來被紅杉資本投資的一家公司並購了,最後並沒有發展得很好。

這段不算特別成功的創業經歷,讓我體會蠻深的,創業真的很難,一路走來競爭非常激烈,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人有時也會變得比較焦慮。所以很多時候我對創業者能夠感同身受,比較能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和考慮問題。

從概率上說,創業成功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每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很多,最後能成功走到IPO的少之又少,萬分之一都不到。某種程度上說,創業失敗是必然的,成功反而是非常偶然的。有各種各樣的坑可能導致你失敗,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個你沒有考慮到的非常小的因素,就會讓公司死掉,創業這條路是非常艱難的。

所以創業對創業者的要求很高,我欣賞的創業者,是有遠見、有執行力、有領導力、有學習能力的人,我開玩笑稱之為“四有新人”。 有遠見才能把公司做大,有執行力才能把戰略落地把紙面計劃變成現實,有領導力才能吸引和指揮優秀的團隊成員跟著自己打拼戰鬥,有學習能力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中不斷調整和提升自己。當然,除了這“四有”,To B和To C創業者所需的素質也不太一樣。To C創業者,面對的是C端,人人都懂,講究產品體驗,只要你足夠聰明把握好需求,有執行力,能把產品做好,哪怕你非常年輕,沒有經驗,也可能創業成功,比如紮克伯格。但To B的生意,我會更看重創業者之前在行業里的背景和經驗,To B創業面對的是企業,你一定要了解這個行業,沒有三五年在行業里沈澱的經驗,是很難做出讓B端接受甚至付費的產品的。

從投資角度而言,我們比較看重壁壘,喜歡看一些偏技術、偏行業應用、接近商業本質的項目。有壁壘和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面對的競爭會相對少一些,成長過程中即使遇到些波折或者走些了彎路也不會太致命。而To C的很多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是沒有壁壘的,早期競爭會比較激烈。如果說壁壘,To C的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壁壘就是規模,誰能在執行過程中最快獲得最大的規模效應,擁有最好的用戶體驗,產生最大的價值,誰就能成功。這很大程度上拼的是執行力和打法。說句不太恰當的話,投資To C的早期公司賭的成分會比較大。因為拼的是速度和執行,對於早期的To C公司,你很難判斷最後哪一家公司能成功,因為你不知道再過兩三個月,會不會出現一個執行力和打法比它更強的同類公司。所以早期的To C項目蠻難投的,需要到中後期才能看得清楚一些。

目前中國的創業競爭環境非常的惡劣,任何一個看上去前景不錯的領域都會出現一系列的競爭者,因此無論是To B還是To C行業,我們會看重那些有壁壘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和團隊,這類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和勝出幾率會更大一些。

創業 投資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65

“拿著打火機一張一張燒錢,都沒這行業燒得快”易到的錢去哪兒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203

2017年4月以來,網約車平臺“易到用車”提現失敗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駕駛員被扣押的費用從幾百元至幾萬元不等。(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易到曾是中國第一個約租車平臺,但數年時間就被眾多對手甩在身後。政策危機、資本大戰、管理層易主,幾度讓其逼近生死邊緣。

在找到樂視這個靠山之後,易到加入燒錢大戰。今年4月,“乘客打不到車、司機提不到款”的異常狀況暴露其資金鏈危機,易到的錢究竟去哪兒了?

4月以來,網約車平臺易到用車成為眾矢之的——乘客打不到車、司機無法提薪,網絡上一片指責,群情激憤的司機們四處聚集。

2017年4月17日晚,始終保持沈默的易到創始人兼CEO周航突然發聲,稱大股東樂視挪用了易到資金13億。幾小時後,易到和樂視控股共同發文指責周航惡意誹謗,稱樂視已為易到投入40億,“挪用13億”是樂視汽車生態拿走了以樂視大廈為抵押、易到為主體的貸款資金。

第二天淩晨,周航在朋友圈說,這是在向自己潑臟水。

4月18日早上,樂視方面對南方周末記者稱:“針對我們的聲明,周航並沒有提出實質性的反駁,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資金鏈危機、創始人與大股東互“撕”,這並不是易到的第一次危機。自2010年成立以來,政策危機、資本大戰、管理層易主,已經讓易到幾經生死。

近日,周航在一次講話中形容創業的過程是“一邊嚼著碎玻璃一邊凝視深淵”。

4月18日,南方周末記者通過電話、短信約訪周航,均無法聯系上他。

打不到車,又提不出錢

一兩個月來,易到的用戶和司機們都在四處投訴。

王先生是向南方周末記者訴苦的乘客之一,之前因為易到充值返現力度很大,充100返100甚至120,他充了幾千塊在里面。那時車很多,發一個訂單,幾十輛車讓他挑。

今年他又充了300,送500。但用過一次之後,就發現叫不到車了,“我剛開始以為就今天沒車,然後就換地方叫,這里叫也沒車,那里叫也沒車,到處都沒車。”

他開始想取出那300塊,但是不行。客服電話打不進去,只能在App的客服平臺上說,但是對方說,過了退款期限,不能退了。退款期限是充值後的三天以內。

在江蘇的郭先生也是如此。2016年5月,他充了12000元,送12000元。現在還有17000元在賬戶里,打不到車,又提不出錢,這些錢就僵在那里,下一步不知道該怎麽辦。

知乎上也是怨聲一片。有乘客說,天天下單都沒人接,而且每過一分鐘就會提示加價,一直漲到1.4倍仍然沒人接單,賬戶里的錢也找不到退款的途徑。

4月12日,南方周末記者在廣州試著用易到叫車,近5分鐘無人接單,直到價格漲到2倍,司機到來已是15分鐘以後,車子破舊,外地牌照。

乘客打不到車,是因為司機不接單。司機不接單,是因為他們的工資鎖在易到賬戶里,提不出來。

“錢也拿不出來了,還做個屁啊。”4月12日,在一個上海易到司機的QQ群里,一位司機在語音中喊話。司機們普遍反映,已經有一兩個月提不出錢了,拿不出工資,還要墊油費、人工費在里面,沒有司機願意做了,越接單套得越多。

這位喊話的司機提出了自己最後的500元,他給同行們教“攻略”:易到每天上午10點可以提款,要提前幾秒鐘輸入金額,到時間狂點提款,“十點鐘過一兩秒再輸都晚了”。比運氣、比手氣,司機們說跟拍車牌差不多。他們聽說易到每天只拿出600萬可以提現,全國300萬司機,每人分2塊。甚至在群里還冒出來了提款中介——收取服務費1100元,提不出包退。

據報道,有司機也跑到浦東的公司所在地去找,只有兩個保安,沒別人。但易到方面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上海易到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並非易到在上海註冊的公司,跟易到沒有任何關系。

在廣州,易到司機楊師傅跟南方周末記者說,4月10日六十多位司機聚集在廣州易到公司的辦公地要求提現,甚至報了警。警察要求財務公司致電北京財務方,最後達成協議,兩日後,這批師傅們陸續拿到車款,打款名為“易到旅行社有限公司”。11日,更多來維權的司機們發現公司原址處於關閉狀態,辦公地點已遷至別處。

在深圳,原為易到之家的門前也貼出了搬遷公告:“因近期來易到之家辦事人員和車輛較多,園區內車位容量不足,造成嚴重交通擁堵,嚴重影響園區物業正常運營”,因而臨時遷址。

易到方面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複是,易到正在與國家有關部門監管信息交互平臺進行數據對接,系統或會出現短暫性不穩定情況。

起了個大早

2011年的夏天,在北京一間不寬敞的會議室里,易到的創始人周航在為同事們描繪自己的創業項目,那是一個關於未來的場景:

路上的車都是電動+無人駕駛,全社會汽車共享。手機一按甚至對著手表一說“派個車來送我去××”,附近閑置的車就悠然而來了,等你的間隙順便在樓下充電樁充點電。上車了不再搶道著急鬧心,繼續看書、看電影、與朋友視頻聊天,因為車是自動駕駛的。

在那間會議室里意氣風發的周航不會想到,六年後自己的微博會湧進來數百人,叫罵“騙子”“垃圾”。

這不是周航第一次做生意。1994年起,他創辦天創集團,是一家專業的音響公司。

在天創期間,他在一本雜誌的專欄描述過自己的創業:21歲時,他覺得“年紀輕輕進國企混吃等死是件可恥的事”,於是和哥哥一起向姨夫借了5萬塊錢做生意,5元一捆,滿滿裝了一塑料桶。做了十幾年,大賺過,也被債主逼著想跳樓過,他描述最難的時候是“經常不想活,就是不敢死”。

通過這次創業,他實現了財務自由,遷居加拿大,可以過上悠閑的生活了。但他不覺得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再次創業。

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由汽車租賃公司、勞務公司、軟件平臺和乘客四方協議的約租車服務模式。自2010年起長達三年的時間里,這個領域幾乎無人進入,孤獨得甚至產生恐懼,擔心此路不通。

當時中國3G還不完善、App還在大量越獄。易到一開始是通過400電話和傳單“掃樓”的方式打開局面的。當時他們經常被認為是黑車,擔心的時候,周航甚至和一個律師朋友大冬天跑到通州觀察路邊趴活兒的黑車司機。周航問,“易到會不會被人認為是黑車業務?”朋友說,“你要是被抓進去了,我就天天給你送飯。”

當時,有人寫信到交管部門舉報,也有人打電話投訴到交通臺,“政府找我,我也哆嗦啊。”他幾次在采訪中這樣說。那時的網約車平臺只有易到一家,他感覺很多政策出來都是針對自己的。

他設想中的易到與黑車截然不同,在他理想的藍圖中,易到的司機溫和有禮、談吐不凡,易到的用戶也應該是中高收入階層,即使有人想從北京打車到西藏,司機也必須接單。甚至司機接單後,會收到用戶喜好推薦,例如乘客是否想和司機聊天,以及對車內音樂的偏好。

在同行眼中,周航不是一個具有狼性的創業者,他顯得更溫情、更理想主義。

南方周末記者曾在2013年采訪過周航,他是全球第一批特斯拉用戶,他是出於價值觀的認同而買了特斯拉作為自己40歲的禮物,他說,“向創新最好的致敬,就是成為它的消費者”。

在創辦易到前,他認真研究過中國的城市交通,還就“出租車行業是否應該有數量管制”這一問題向專家請教。後來他花了幾天時間建了個模型,楞是把出租車路面負荷問題弄出了結論。

在個人公號中,他說自己抱持的理念是“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每個產品都理應成為一種藝術品”。他曾去矽谷參觀Uber和Airbnb兩家共享經濟的鼻祖公司,他更喜歡後者,“Airbnb是粉色的、溫暖的,Uber是黑色的,冷酷的。Airbnb一直在致力於創造一種住宿以外的價值,發現當地生活中的社交;而Uber就是一個快捷的叫車工具,一切都往效率的方向走,我不喜歡這種太冷的感覺。”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

一位易到前員工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易到的公司氛圍,就像當初產品的定位一樣,小而美,辦公環境非常舒適。早上阿姨會準備好檸檬水、煮好咖啡,衛生間里整潔地擺放著修容的用品,漱口水、護手霜、指甲刀、棉簽等等。

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在鳳凰網一個論壇上講述創業歷程。(視覺中國/圖)

殘酷的資本大戰

然而,商業的戰場並不總是溫情脈脈。

2014年,以“滴滴打車”為代表的幾家網約車平臺如狼似虎地來到了周航首墾的這片領域。

2014年是易到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中國的叫車領域幾乎是易到獨大的。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4中國智能用車市場研究報告》,易到用車占中國智能用車市場近90%的份額。

這一年,隨著資本的擴充,滴滴以充足的彈藥傍身,迅速擠占了市場:成立於2012年、前身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滴滴在2014年1月完成C輪1億美元融資、12月完成D輪7億美元融資、2015年7月融資30億美元、2016年5月蘋果投10億美元,至此蘋果、騰訊、阿里巴巴均成為滴滴的戰略投資者。

這個時候,易到的融資額和滴滴已經不是一個數量級了。通過公開資料梳理,南方周末記者發現,截至2015年6月,易到數輪融資共計2億美元左右,而滴滴卻已接近40億美元,是前者的20倍。

市場與資本投入息息相關。根據2015年第二季度易觀智庫的專車行業報告,滴滴、優步、神州分別占據活躍用戶覆蓋率的前三名,滴滴占有率82.3%。易到屈居第四,占有率僅有個位數,2.7%。業內人士說易到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其實易到也曾有過機會。

2014年上半年,共有六家投資機構找到周航,希望參與新一輪融資,全部接受可拿到3億美金。但是周航拒絕了,他認為易到沒必要拿股權去換那麽多錢。

更重要的機會喪失在當年8月。那年夏天,北京市交委下發《關於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提供便利的通知》,“易到被認定非法”的新聞紛紛而來。

而當時,恰好處於易到和百度談融資的最後一步,易到的車券已經在百度內部大量發放。然而,因為政策的原因,易到與這個靠山失之交臂。2016年7月,國家版網約車新政頒布,周航曾說,“網約車新政早來兩年,現在就是易到的天下了。”

周航不願意拿股權換資金,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補貼戰的重要性。他曾說,“補貼用戶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易到絕對不參與補貼大戰”。

然而,他所設想的對價格不敏感的高端客戶們並沒有出現,市場上大批用戶被證明是更容易被打折券收買的。

在滴滴的崛起過程中有兩大戰役:對抗快的、對抗Uber,都是通過補貼戰競爭的,最終以滴滴對二者的戰略合並告終。在這兩場戰役中,用戶被補貼餵飽,奠定了滴滴無可超越的行業老大地位。

2014年滴滴與快的競爭,通過天價補貼,1年時間就把一個創業公司拉到100億美元市值的規模。2015年後,滴滴與Uber競爭,曾派發五折優惠券,而Uber搞過“感恩節前乘車滿3程,第二周免2程車費;乘車滿5程,第二周免5程車費,每單免費金額最高10元”的優惠。

燒錢,一開始是不想,後來是不能。周航在一次采訪中說,“如果你有錢,你可以決定參與或是不參與,但是沒錢你連決定的權力都沒有。只能轉著圈打外圍,根本進不了核心戰場。”

因為2014年的資本大戰,2015年成了易到格外艱難的一年,甚至懷疑看不到“2016年的太陽”。周航形容那個時期的詞匯是血腥、殘酷、非常寒冷。

“這樣的補貼是做一單虧一單”

易到的“救星”在2015年10月到了——樂視以7億美金戰略控股易到,占股70%。在樂視入股的兩百多天後,易到舉行了一場發布會,周航在會上宣布易到的日完成訂單數已經突破100萬。“起死回生”,是他寫在PPT上的四個大字。

拯救易到的,正是周航曾經嗤之以鼻的補貼大戰。這場補貼,比此前的平臺們力度更大、持續更久。

充100返100,持續了九個月。在這劑猛藥下,易到累計充值金額超過60億元,共有643萬用戶進行了充值,人均逾900元。

有60億的收入,意味著120億的負債。網約車行業尚未實現盈利,企業運轉的資金都依靠投資和用戶的預付資金。

在易到出現資金鏈危機後,人們在問,客戶的充值去哪了?“燒了呀。”一位業內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充100送100甚至120,比出租車還便宜,肯定是虧的,這樣的補貼是做一單虧一單。”

《財經》雜誌曾報道一位接近易到的人士說,按照易到每天100萬單,高峰時期每單補貼7塊錢計算,其一個月要燒2.1億,還不包括其他運營、人力等成本。

周航曾經說,“拿著打火機一張一張燒錢,都沒我們這個行業燒得快。”他說這個行業燒了快100億美金,這有可能是最經典的戰鬥,因為這在人類商業史上是沒有出現過的。

就在易到如火如荼燒錢補貼的時候,大股東樂視卻被爆出了資金鏈醜聞。2016年11月,媒體紛紛報道樂視各業務板塊出現資金鏈問題,供應商們被拖欠貨款。受此影響,創業板上市公司樂視網(300104.SZ)股價持續下行。

樂視的救星出現在資金鏈危機66天後,融創中國(1918.HK)發布公告,支出150.41億元,成為樂視網第二大股東,同時成為樂視超級電視和影業板塊的重要股東。但融創中國方面表示這筆註資不覆蓋樂視汽車板塊。

大股東緩解了資金鏈危機,此前的余波卻使易到危機重重。

上述業內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樂視顧不上易到那一塊,易到在樂視體系里並不是戰略重點和業務重心,它的資金更重視樂視網、電視和影視的部分。”

一邊是大股東帶來的資金危機,另一邊是圍繞易到數年的政策壓力。

2016年7月,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7部委聯合發布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摘了網約車公司“非法運營”的帽子,周航非常興奮地在微博上寫了文章——《讓出行更美好,讓世界更美好》。

然而,緊隨而來的地方新政,“京籍京車”“滬籍滬車”的規定一下子又進一步加強監管,規定網約車公司必須申請線上、線下的牌照,司機和車輛也須分別申請證書。新規之下,滴滴、神州、首汽約車等公司都申請到了部分地區的牌照,而易到在這方面仍然沒有進展,尚未拿到官方牌照。

針對乘客和司機的維權方式,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只能走法律途經打官司了,但訴訟的前提是它得有錢。

易到要解決目前的資金困局,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尋找接盤者。據《財經》雜誌報道,周航與樂視互撕的背後是接盤者之爭。周航力薦的投資者因出價太低遭到樂視拒絕,而樂視心目中的戰略投資者則另有其人。

(南方周末記者黃金萍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80

《城南舊事》《黃土地》《盜馬賊》…你能想到的老影片,2018北京國際電影節滿足你!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6/1199923.html

每經記者 溫夢華

 

 

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委篇視頻(圖/主辦方供圖)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曾說:“讓一個人置身於變幻無窮的環境中,讓他與數不盡或遠或近的人物錯身而過,讓他與整個世界發生關系:這就是電影的意義。”

電影,是藝術,是造夢,是記憶,是憧憬…它的身上有著每一個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今年,伴著芳菲四月,一年一度的“光影盛宴”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將再次如約而至。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在今年4月15日——22日將再次與你重逢。

這次“春天,來北京來最好的電影”又將為影迷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有哪些亮點?作為影迷,如何get想看的展映影片?下面,每經記者將為你雙手奉上關於2018第八屆電影節的最新動態!

2018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圖/主辦方供圖)

近500部精選展映影片 總有一款值得你擁有

如果你是電影節的資深真愛粉,那你一定不會對電影節上的“北京展映”感到陌生!

作為歷年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重要單元之一,“春天,來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已經不僅僅是“北京展映”單元的宣傳口號,更是成為了北京乃至全國電影影迷的熱切期待。

今年,為了讓這場光影盛宴更加絢麗,電影節的真愛粉們,你們的福利來了!近500部影片作品已在精選中脫穎而出,它們將組成18個展映單元,於4月6日起,在北京的32家商業影院、藝術影院和高校影院進行為期17天的集中展映。不管你喜歡哪種類型,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口味,錢包準好了麽?!

對於影迷萬分期待的展映,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電影節在“北京展映”單元中特別策劃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電影特展”。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重要的歷史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講話中強調,要“以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契機,將改革進行到底”。

本次特展將包含下列四個部分:“焦點影人:張藝謀”、“中影輝煌四十年”、“北京城事”和“藝術探索”。這其中,眾多影片經過了數字化的最新修複,將以嶄新的面貌與觀眾見面。

在發布的第一批片單中,包含1983年改編自林海音同名短篇小說的《城南舊事》、陳凱歌1984年執導的《黃土地》(修複版)、1990年上映的《本命年》(修複版)、田壯壯導演1986年執導的《盜馬賊》(修複版)、伍仕賢的《獨自等待》(修複版)、張一白的愛情劇情片《開往春天的地鐵》等。


改編自林海音同名短篇小說的《城南舊事》(圖/主辦方供圖)

《盜馬賊》是中國電影資料館首批4K修複的作品。當然,除電影放映外,本屆電影節也將邀請影片主創走到銀幕前與觀眾見面交流。這意味著,除了欣賞電影,你還可以看到你的愛豆或喜歡的偶像導演。

今年“北京展映”的另一個重要特展——“女性力量”也將成另一大展映亮點。聚焦當下世界電影行業最具討論熱度的性別議題,當中既有《人•鬼•情》《青春祭》《紅衣少女》等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女性電影,也有對法國影星讓娜•莫羅、導演阿涅斯•瓦爾達等傑出女性影人的致敬等。

除了這些,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還為大家帶來了期待已久的評委會主席王家衛導演的專題放映,同時還將為幾位不同時期傑出的中外電影人徐楓、韋斯•安德森、佩德羅•阿莫多瓦進行特別策劃。2018年恰逢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誕辰百年,本屆北影節也將放映他最具代表性的14部經典作品。

2018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一批片單  部分展映單元(圖/主辦方供圖)

此外,每經記者註意到,有著一眾粉絲的《泰坦尼克號》(3D版)、《七武士》(4K版)等也出現在第一批片單中。


2018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一批片單 部分展映單元(圖/主辦方供圖)

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關於展映影片最新購票方式和開始時間,每經記者也幫你打探到了,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組委會副秘書長張小光在接受提問時表示:“展映單元的影片將在4月1日開始在線購票,線上和線下購票價格一樣,影迷們可以通過32家影院購買。”

陳凱歌1984年執導的《黃土地》(修複版)(圖/主辦方供圖)

影迷們,如果有你喜歡或者想看的影片,趕緊行動起來吧!在這個明媚的春天,在電影的造夢世界里來一場放肆的邂逅吧!

看電影、見愛豆怎夠盡興?下一屆電影節海報征集正在召喚你

除了備受影迷們關註的“展映”單元,歷來電影節最重要的主體單元“天壇獎”的一舉一動也深受關註。

先不管這次“天壇獎”的最終結果如何,光是“天壇獎”國際評委會成員的組成就令人興奮,因為不僅有你們的男神,還有你們的女神!

本屆“天壇獎”國際評委會成員,共計7人,其中評委會主席1人,評委6人。除了國際評委會主席由中國著名電影導演、男神王家衛擔任外,其他6位評委分別為: 美國電影導演、編劇羅伯•科恩、中國男演員段奕宏、波蘭作曲家、制作人詹恩•凱茲梅利克、羅馬尼亞電影導演卡林•皮特•內策爾、瑞典電影導演、編劇魯本•奧斯特倫德以及中國女演員舒淇。



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委會主席由中國著名電影導演王家衛擔任(圖/主辦方供圖)

女神舒淇和去2017年高產量的段奕宏,想必不用介紹你們也不比每經記者了解的差。《白鹿原》《烈日灼心》《暴雪將至》……讓段奕宏成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個獲得兩個國際A類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演員。此外,執導了2001年的重磅電影《速度與激情》以及《木乃伊3:龍帝之墓》、《極限特工》等一系列家喻戶曉影片的羅伯•科恩,相必大家也一定非常期待。

作為資深影迷,在這樣一場期盼已久的電影盛宴上,欣賞電影、見心儀的電影大師偶像,似乎總覺得不夠,別急,在本屆國際電影節發布官方海報《再攀高峰》的同時,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即日起,開啟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征集!熱愛電影的你,也可以為你這場盛宴貢獻你的才能。

那麽,北京電影節海報有哪些要求呢?不妨來先看看今年的電影節海報。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自2017年10月3日到2017年11月30日,共征集作品972幅,最終選定了本屆電影節官方海報。

《再攀高峰》是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海報主題。海報整體以紅藍色調為主,紅色象征喜慶與活力,藍色代表希望與未來,體現進取氣魄與包容風範。天空晨光絢麗、朝霞泛金,象征著踏上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國電影產業充滿著無限的希望與美好未來,寓意北京國際電影節不斷發展,中國電影再攀高峰。

心動不如行動,歡迎所有關註、喜愛電影的朋友,把您的智慧和熱情投入到第9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的設計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44

搜索到的機票突然漲價了,是誰在暗箱操作丨姍言兩語

明明顯示有余票,下單支付時卻被告知“艙位已售完”,反複下單均告失敗;明明看到的機票價格很便宜,臨到付款時票價卻漲了。

最近,一些消費者在部分OTA平臺上訂票時的類似遭遇,再次被推上輿論熱點。

有人說,這些網站是用大數據定位消費者需求,故意賣更貴的機票,或者用低價票吸引你點進來,搜索多次訂不上,等最終支付的時候就變成了高價雲雲。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要弄清楚這些問題,首先要來聊聊中國的機票定價機制。

航空公司是在民航局的審批下,制定每條航線的全價機票票價,並在全價機票的基礎上劃分出不同折扣的艙位。

這里說的艙位,並不是頭等艙、經濟艙這樣乘坐飛機時服務不同的物理艙位,而是指銷售機票時用來區別票價的銷售艙位,它是控制機票價格的直接工具。

一般來說,航空公司主要根據市場需求、運力和航空公司自身定位、歷史數據等因素決定不同艙位的開放情況,當一架飛機的座位賣得火,或者一條航線處於旺季時,低票價的艙位放得就少,無人問津時特價票的艙位就放得多。

也就是說,消費者搜索機票時看到的票價高低,最終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與你的搜索次數,距離起飛的時間多久,並沒有直接關系。

說完了航空公司,再來說說我們常用的攜程、去哪兒、飛豬等平臺。它們會根據你搜索機票時,利用大數據統計搜索次數,來提高機票價格嗎?

這里先來說說機票價格是如何在攜程、去哪兒們的平臺上顯示出來的。

作為機票銷售平臺,攜程、去哪兒們並不參與機票價格的制定,只是將從航空公司或GDS(全球分銷系統)接收的數據在平臺上進行展示,平臺上的機票價格變動,與全球供求關系實時變動和GDS系統與各銷售平臺的數據抓取、緩存的準確率有關。

目前全球各家GDS吐數的準確度在80%到95%之間,存在10%左右的變價概率(包括價格、稅費和艙位的變化),主要就是由數據傳送的緩存問題引起的,像去哪兒等現在會通過增加GDS查詢頻率來提升數據新鮮度,降低緩存導致的誤差。

消費者運用機票搜索引擎時看到的報價,數據會經過至少兩個傳輸步驟:航空公司上傳GDS系統、再由GDS系統傳輸給OTA。航空公司的艙位及其對應的價格是根據供求關系實時變動的,而這些數據在二次傳遞的過程中則存在時間差,而從搜索到支付,一般也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中,系統還會進行校驗,與航空公司的最新“庫存”進行匹配。如果價格不一致,系統會發出提示,告知用戶價格變動。

也就是說,如果你正在搜索的是一條熱門航線的熱門時段,如果從搜索到下單的時間過長,價格的確有變高的可能,因為在你考慮下單的這段時間,相對低艙位的機票已經被別人搶走(下單)了。

當然,變價不只是價格變高,也會發生價格變低的情況,比如航司發現銷售客座率低於預期時,就可能降價促銷。

此外,由於OTA平臺上顯示的機票價格,是從GDS查詢並同步過來的,但是因為每次查詢都要收費,所以很多OTA都會選擇隔一段時間查詢一次,並將查詢的數據放入緩存供給用戶。

這樣,消費者在OTA平臺搜索某一航班時,最先看到的其實是系統中緩存的數據。當他來到支付環節時,OTA平臺會與航空公司的最新“庫存”進行匹配。如果該航班的相關艙位已售完,就會發出“該價位艙位已售完,請重新搜索”的提示,這樣一來也可能造成“有票買不到”的問題,也就是技術緩存導致的庫存更新不同步。

也有人會問,在實際搜索機票價格時,也曾出現過低價票在多次搜索後沒有了,但過了一段時間低價票又出現了,這又是為什麽呢?

舉個例子,現在你想預訂的航線有500元和600元兩檔價格,你搜索的時候顯示是500元,刷新幾次後,如果500元的被別人下單預訂(生成訂單未支付的階段)了,那你就只能看到600元的價格了,但如果那個人最終沒有付款(OTA和各家航司一般網上預留時間是30~45分鐘),過一段時間500元的價格就又可能回到了系統中。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胡軍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54

【專題籽】觸摸到的回憶 BB舊衫做熊仔

1 : GS(14)@2016-12-01 00:02:04

用寶寶的舊衣服訂做Memory Bear,效果非常可愛。



【專題籽:胚芽故事】歐美國家的父母喜歡用BB衫,做成Memory Bear,紀念小朋友成長。香港最近亦有6位年輕人合作做Memory Bear,成員之一庚卓盈(Cloris)說:「我們用寶寶穿過的衣服來做他的玩具熊,可算是他成長的紀念品,對孩子和父母都有特別的意義。」Memory Bear受港爸港媽歡迎,半年內已接30隻熊仔定單,更有孫女用已去世祖母的衣服做熊仔,藉此紀念從小把她湊大的祖母。



或許不少人都不捨將充滿回憶的舊物扔掉,Cloris也是一樣,「去年家中正準備裝修,正為大量的雜物感到十分煩惱,跟一班中學同學吃飯時說起,發現已為人母的朋友都有保留寶寶的舊衣服。」當時剛好找到於中學家政課時親手做的熊仔,就忽發奇想,用舊的嬰兒衣服做熊仔,就在機緣下Cloris與中學同學開始做小生意,「Handmade Memory Bear by FMO」(即Memory Bear)就這樣誕生了。「我們接受爸媽用寶寶的衣服度身訂做熊仔,把親子間的共同回憶實體化,變成Memory Bear。寶寶的衣服可能是爸媽第一次或者在特別日子買給子女,也是獨一無二的成長紀念品。」



Cloris一直保留着中學時期做的手工熊,得知媽媽級朋友更儲了大量的嬰兒衣服後,構思了Memory Bear的念頭。

Cloris和其他成員花一段時間,才做出合心意的熊仔。


剪裁難度高 幾件嬰兒衫拼湊

以前有做熊仔經驗,但六人還用了不少時間研究,最後試到第十個版本,才成功做到各成員都滿意的作品,Cloris說:「最困難是剪裁衫的布料,加上嬰兒衣服本身十分迷你,需要遷就原本的大小做紙樣。」Memory Bear通常會用幾件嬰兒衣服做成熊仔,配搭顏色之餘,也會特地保留衣服上的特別圖案,「例如有家長想用好朋友送給孩子的T-shirt做布料,但衣服上的英文字母太大,未能完整地套在熊仔身上,那我們便逐個字母剪成迷你版。」

Angie說一看見黃色的外套便會想起祖母,認為熊仔的設計十分有心思。



有位媽媽以一歲女兒的衣服做成彩色熊仔,希望作女兒的嫁妝。


父母見證成長 孫兒紀念祖母

現時訂做Memory Bear的,大部份客人都是家長,不少也很有心思。客人高生夫婦打算每年都為兒子Cyrus做一隻熊仔,而且每次都要更大隻,「材料是兒子穿過的衣服,想讓他有可以觸摸的回憶,希望每年新做的熊仔見證他慢慢長大。」Cloris說亦有媽媽用一歲女兒的衣服,做彩色的熊仔作嫁妝,希望在女兒出嫁時給對方一個驚喜。客人Angie為紀念祖母,訂製熊仔給七個孫兒,她更一直保留着祖母生前常穿的衣服,Angie說:「這隻熊仔已是我們的第二隻公仔,之前那隻公仔是以祖母的樣子做的,這次就用她的舊衣做熊仔紀念她。」熊仔仍在製作中,已完成的三隻,與之前用BB衫訂做的造型效果不一樣,因沒有了煲呔,加了一件祖母常穿的黃色背心外套,帶出她活潑的性格。Angie十分喜歡這設計,說:「那件抓毛外套就是她跟七個孫兒最後一次旅行時穿的,一看見這衣服便會想起祖母。」把舊衣花心思再做,變成這些充滿回憶的Memory Bear,非常珍貴。

高生夫婦每年為兒子Cyrus訂做Memory Bear,是親子間珍貴的回憶。



特別揀嬰兒衫上可愛的熊仔圖案,再配搭簡約和素色的布料,效果令人眼前一亮。

Memory Bear價錢:每隻$320
facebook:Handmade Memory Bear by FMO



記者:列淑華攝影:黃子偉編輯:劉曉丹美術:利英豪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30/198493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10

譚新強﹕早到的Buy in May

1 : GS(14)@2017-04-29 22:55:47

【明報專訊】預測股市拐點,有如每年日本氣象局預測櫻花盛放的日期,有年早、有年遲;本州和九州的日子都不同。

3月我替火熱的全球股市潑冷水,建議大家早點放假,4月回來再做好研究,準備在5月法國大選後大舉入市。結果3月至4月中,美股和港股果然整固一輪,恒指跌至23,800點。但法國第一輪大選,溫和派馬克龍先下一城,力壓極右脫歐派的馬林勒龐,全球股市如釋重負。

既然牛市早到了10天,那麼會否跟櫻花一樣,沒幾天就很快凋零,又回到老生常談的「Sell in May,Go away」?從宏觀情况,和更重要的盈利來看,今年高位仍未出現,不用在5月就急着賣掉所有股票。但世事無絕對,先討論一下投資者仍需留意的地方。

先再分析一下法國大選。馬克龍畢竟年輕不夠老練,只贏了第一輪就已歡喜若狂,有人批評他的演說太像勝利宣言,事後更拉大隊去慶功,他真的不應掉以輕心。第一輪選舉結果仍非常不平凡,共和黨跟社會黨兩個傳統大黨都同時出局,勝出的兩位都是政治後進,代表民眾對現狀的不滿,所以民粹仍在。民調暫預期馬克龍在第二輪中能以近六成勝出,但勒龐仍沒放棄,辭去國民陣線領導,企圖變身成較獨立人士來迎戰。她勝出的概率仍然頗低,但因為歐洲股市已升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歐元已反彈了很多,兌美元1.1是重要阻力位。只要民調拉近一點,就已可是全球市場一個短期調整的好藉口。

法大選民調 環球股市短期調整藉口

美國那邊,特朗普團隊終在周三提出初步稅改計劃,股市反稍有回吐,可能因計劃缺乏細節,尤其沒有提到關稅,市場擔心誰來埋單。10年債息2.31厘仍很低,但已反彈了一點,美匯指數更低,只有98.9,但亦應快將反彈。

近日國內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熱;人生如戲,現實版的反腐防風險也愈演愈烈。不單止理財產品的剛兌正在打破(好事),連「四大危企」其中兩家都聽到非常不利的傳聞(第三家最近球隊大勝,老闆飲得杯落)。如果萬一這些公司出事,幾乎可算是中國版雷曼,對A股跟港股都有影響。但就算出事,公司都應能熬過去,愈早發生愈好,對長遠發展更好。

說了那麼多擔憂,為何仍看好?因為基本面估值和盈利增長才是投資的硬道理。歐股短期內可有回調,但比美股還有很大的折讓。法巴PB只有0.9倍,美國很多銀行都回升至1.2倍或以上。今周是美國業績的高峰期,復蘇勢頭不錯,昨天有最重要的3家科技龍頭,Google、Amazon和微軟,截稿時還未公布業績,但我有信心3家都能勝預期。

三星績佳大派糖 趁PE低買入

我的至愛三星的業績就更亮麗,一如我料,盈利表現最好的就是DRAM和NAND為主的半導體部門,另外就是第三張王牌OLED。手機業務也大有進步,正在賺錢。雖然暫決定不分拆成為Holdco 和Opco,但大派糖,改派季度股息,和更重要的取消高達12.9%和15.9%的Treasury普通跟優先股,等同額外回購大量股票!股價不斷創新高,我在等待的paradigm shift已開始,由被認為是周期性、過度競爭、低利潤、低估值的大宗商品公司,被重估為長期增長、高利潤、高估值、且近乎壟斷的科技龍頭。現在PE還只不到9倍,升五成或甚至翻一倍都不過分!

今年國內經濟穩定,趁機半主動出手處理理財產品、保險和其他的金融亂象,絕對是好事。但也是半被動,因為美國加速加息,下半年更將縮表,中國為免承受更大資金外流壓力,也必須收緊貨幣政策。一定會有企業、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成為犧牲品,但能活下去的將變得更強!長遠更看好優質銀行如建行(0939)和招行(3968)。

內地整頓金融亂象 長遠看好建行招行

另外還有一則較低調但超重要,也是期待已久的新聞。國務院終決定較大幅度的減稅,取消13%級別的增值稅,統一到11%,估計每年減稅3800億元人民幣。10年下來就是差不多4萬億元!好的開始但仍不夠,希望再減,更需要的是鼓勵生育的免稅額和補貼。

總結一下,我的投資建議沒有改變,依然可以「Buy in May」。但這是一條健康的慢牛,可以耐心一點,未必需要馬上「All the way」!

(中環資產持有建行、招行、法巴、微軟、三星、亞馬遜、Google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86&issue=201704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