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钢协建议上调钢材出口退税率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311/05075958458.shtml


  本报记者 董文胜

  消息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下降至156万吨,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18%,创下52个月新低。中钢协已经向财政部 等相关部门递交了一份钢材出口退税上调的建议。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备受舆论关注的铁矿石进口量,2月达到4674万吨,比1月增加1409万吨,进 口现货矿每吨浮亏可能达10美元。

  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2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09万吨,同比下降14.7%,环比增加25%;进口钢坯31万吨,环比增138%;钢坯出口为零。

  钢材出口形势继续恶化

  “2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156万吨,这也是继2004年10月出口150.8万吨之后创下的又一新低。”

  “我的钢铁”分析师徐向春认为,我国钢材出口形势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没有比价优势。国际需求的下降,加上汇率因素, 人民币对欧洲、独联体、韩国等国货币的相对升值,中国钢价一度高于上述国家的钢价,造成国外钢材回流到中国市场。这对钢材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次进口钢 材环比大幅增加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由于2月中旬以来,国内钢价连续4周回调,带动国际钢价下行,两者差价已经不大,预计3月份,中国进口钢材数量会有减少。

  中钢协建议上调出口退税

  中钢协权威人士表示,我国钢材出口大幅下降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协会已经向财政部递交了一份建议。不过,该人士没有透露具体内容。中国证券报记 者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的情况表明,建议内容涉及所有享有出口退税的钢材品种。其中,出口退税为5%的产品,包括冷板、镀锌、合金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退税提高 至17%。另外,对于中国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热卷板,建议出口退税由零提高至13%。

  徐向春认为,国内钢厂2月产量猛增也加剧了产能过剩的压力,钢价回调压力相当大。如果不减少出口下降压力,中国钢厂的亏损面还会进一步扩大。

  昨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透露,今年1、2月份,我国粗钢产量达到达到8134万吨,钢材产量918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和3.1%。而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的数据显示,1月,我国粗钢日产水平达到134万吨,2月份达到144万吨。其中,2月份的生产水平已经相当于年产粗钢5.2亿吨。

  此前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钢厂的产能复产太快太猛,对国内钢价形成巨大压力。主要钢材品种价格甚至已经接近去年最低点,钢厂再次回到亏损边缘。

  铁矿石进口增1409万吨

  浮亏再现

  2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达到4674万吨,比1月的3265万吨增加1409万吨,环比增幅达到43%。

  联合金属网铁矿石分析师胡凯认为,由于这批铁矿石主要是1月份的订单,到目前为止每吨矿石价格下跌约10美元,因此,钢厂与贸易商进口的现货矿再度出现浮亏。

  胡凯表示,1月份时国内铁矿石到岸价大概处于80美元/吨,3月份已经降至70美元/吨区间,因此,国内钢厂与贸易商在2月份的进口的现货铁矿石占比在50%左右,浮亏可能达到2.5亿美元。

  由于国内钢价大幅回调,钢厂又开始减产限产,3月初国内铁矿石库存比2月初增加约300万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13

對金利來(533)的答問(出口轉內銷)


From


https://www.blogger.com/comment.g?blogID=33016168&postID=4796543578287403737


PETER,

很欣賞你的堅持.以下意見絕無惡意,但不吐不快.

買533呢類股,往往激死自己兼浪費機會成本.


第 1.533管理層即使唔差,但肯定唔係好嗰類.


第2.業務冇前景,金利來在大陸已走下坡,就如八十年代香港的SPAARKLE,九十年代的THEME,早 被外國及內地品牌邊緣化.


第3.就算公司資產折讓大,大股東願與小股東分享嗎?


第4.熊市炒波幅,宜揀水位充足兼大成交的藍籌或國企.


第5.即使熊去牛 來,第一、二、三浸升的股票,肯定輪唔到533呢類.

既然如此,何必將資金「澤」死在呢類股之上呢?

先有激成、再有海爾,希望533唔係第隻.





謙仔哥:

1. 現在主政是三兒子,是最好的一個仔,雖仍是家族企業,但是絕不像17、488那些令人氣憤。


2. 仲有他們主要業務已經有中國地產收租及發展的成份,不只是做服裝,派息應有一定保證。

3. 他們盈利增長的同時,派息在這七年持續增加,由1.5仙增加到去年12仙,難道他們不肯和別人分享嗎?

4. 炒波幅方面,肯定是有流通量的藍籌好,但533這些股一宣佈好業績的利潤一定優於藍籌股,當然這只是價值取捨的問題,信不信由你。

5. 533的股價由2002年約0.3元,升到呢次最高的約3元,加上股息,升幅絕不比最好的中資股遜色,只不過你不太發覺。

報告:上星期想在0.90元買,但買不到,結果仍在等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07

钢材出口退税率上调幅度低于预期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330/20286043593.shtml


  钢铁业热盼的出口退税率将上调,但上调幅度低于预期。同时,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出口“主力军”热轧板卷不在此次政策惠及范围之内,因此对国内的钢材出口并不会有实质的拉动作用。

  财政部上周五(3月27日)发布的出口退税调整方案显示,自4月1日起,冷轧卷材、热轧不锈钢卷板、取向硅钢品种、合金钢品种、无缝管品种,以及炉灶类品种的钢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13%提高至9%-13%。热轧板卷的出口退税率不在调整之列。

  “此次享受出口退税率提高的钢材产品均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但上调幅度并不大”,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艳平向《财经》记者表示。

  此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曾建议政府,将冷板、镀锌、合金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热轧板卷的出口退税率由零调至13%。

  胡艳平认为,此次政策调整未涉及热轧板卷产品,即便调整了其他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于国内钢材市场的影响也较为有限,“因为冷轧、镀锌、合金钢等产品出口量较为有限”。

  热轧板卷为中国钢铁出口的“主力军”。2008年8月,中国钢材出口量达到了历史顶峰,钢材产品出口总量达768万吨,其中热轧板卷占到了当月总出口量的21.10%。而镀锌和冷轧产品在2008年全年的出口量仅为290万吨和334万吨。

  兰格钢铁网分析师李皓表示,退税率保持在9%-13%,仍不足以在国际市场体现出中国出口钢材的价格优势。同时,随着美国、欧盟等市场反倾销的 呼声愈演愈烈,未来中国钢铁出口退税调整的力度将转弱,后期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扩大国内市场内需、控制钢企产能才是缓解国内钢铁供需矛盾的正道”。

  胡艳平也告诉《财经》记者,在目前全球市场需求大幅下跌的环境下,此次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钢材出口并不会有实质的拉动作用。“主要的目的可能只是鼓励钢铁企业,帮助钢铁企业建立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06

广交会一期成交降两成 出口短期内仍将低位运行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90421/10366129152.shtml


  本报记者:刘璐璐 王攀

  有着中国外贸出口风向标的广交会,20日公布了第105届广交会一期数据,成交额比上届同期下降了两成多。

  共分三期举办的第105届广交会目前已完成了一期的商品展,作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种类——机电产品以及建材、五金、化工类产品就在一期展出。 透过20日公布的客商到会和成交数据,业内人士分析,虽在一些产品成交上传出乐观信号,但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外贸出口难说“触底”,短期内仍将低位运 行。

  一期成交数据不容乐观

  记者20日从广交会方面了解到,本届广交会一期累计出口成交额130.3亿美元,比第104届同期下降20.8%。本期到会境外采购商共计82520人,同比下降5.4%。

  广交会副秘书长慕新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第一期情况看,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外部需求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短期内我国出口仍将低位运行。”

  慕新海介绍说,从成交情况看,境外采购商多将长单改为短单、大单改为小单,绝大部分类别展出商品成交额下降。如宁波奥克斯公司对西班牙出口的家 用空调,订单额从往届的一次100万美元减为本届的20万美元,交货期从三个月改为两个月内;德国一采购商本届每笔订单额仅为往届的1/10。宁波奥克斯 公司副总经理蔡井泉说:“外贸形势还没有真正渡过难关,即使‘触底’也很难预言会在底部停留多长时间。”他介绍说,该公司一季度出口下滑约25%。

  一期出口的十大类商品中,除卫浴设备出口成交额微增0.7%外,其余九类出口成交额降幅均超过两位数;此外,对传统市场出口成交额下降,对新兴市场出口成交额有升有降。

  机电产品出口:新技术节能环保受青睐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尽管很多企业出口市场需求减少,经营出现困难,但是金融危机冲击反而给了在国际上处于二三线的中国机电品牌企业难得的机会。

  海信集团一位销售经理对记者说,经济低迷形势下,消费者更理性,中国一些家电以价格优势逐渐取代日韩一线品牌在欧美市场的份额,目前海信的订单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

  企业普遍反映,广交会是机电企业推出新产品、展示新技术的重要舞台,他们在本届展会成交有所突破甚至超过上届的主要原因就是积极推出新产品或节能环保类产品。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钰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外贸形势比较严峻,但新产品在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采购商对性价比较高的新技术、节能环保产品表现出极大兴趣。

  五矿化工:国内市场复苏将早于国外市场

  记者从五矿化工商会了解到,五金产品和建筑及装饰材料仍是本届广交会五矿化工成交的主要产品,而中东市场则首次超越欧美,成为主要成交地区。

  参会企业向记者反映,从去年年底以来,企业订单明显减少,呈现单笔订单金额下降、下单以老客户为主的特点。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来原材料价 格大幅波动,国外客户处于观望阶段,等待价格稳定后签单;二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客户由于资金紧张纷纷压缩采购储备数量,有的客户减少或冻结了部分订单。

  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五矿化工商品出口主要是原材料商品,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目前这三大经济体均陷入了衰退,通过其他 市场弥补由此损失的出口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同时,我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加出口的难度也在加大。国外需求的萎缩已对我国出口形成了强约束。

  对未来形势,企业普遍认为国内市场形势二季度可能开始逐步回暖,但国外市场情况目前还不明朗。希望政府能抓紧对相关进出口的政策进行调整,取消一些制约出口的政策,制定出台鼓励出口的措施,而且要快、力度要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6

广交会三期纺织品出口交易呈复苏迹象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60398&time=2009-05-05&cl=100&page=all


  【《财经网》广州专稿/实习记者 王珍】5月4日,第105届广交会三期展会进入第二天。《财经》记者在广交会现场了解到,进入5月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交易量呈现复苏迹象。

  尽管当天出入于纺织服装类展馆的外国客商仍有点稀稀落落,但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省纺)加利事业部总经理钟浩森表示,这两天的客流已经好于预期,“我们公司原来预计一天只能接待五六个客户,现在一天有约20个客户。”

  “外需有所松动,出口退税的提高让我们讨价还价的余地大了些。”他预期下半年纺织品出口的形势将有所好转,但本届广交会仍是以“抢客”为主,“只要是实单,就算成本打平,不亏本都要接回来。”

  他告诉记者,上半年广东省纺的出口金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20%,现在慢慢回升,争取今年全年的出口额与去年持平。该公司上半年对美国出口下降了大约10%,对英国出口持平,对南非、俄罗斯的出口则有增长。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丝绸集团)总经理叶双朋也表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纺织品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广东省纺织品出口量下降了18%;广东省丝绸出口量下降了12%,希望2009年4月出口额能与去年持平。

  首次到广交会参展的山东烟台一家纺织厂的孙厂长告诉《财经》记者,今年经过2月-4月两个月的观望,买家开始“试水”,但是数量仍然偏少。而且客商询问比价的多,“我们要把利润放低,才能把市场‘融化’。”

  他表示,目前买家的出价已经比之前降低了10%-15%。原来10元一件的童装,现在的出价只有8.5元到9元。当然,原材料的价格也下跌了3%-4%。“每个环节都得让利一点。”孙说。

  

  天津某纺织品出口公司的总经理汪小姐则表示,进入5月份以来,市场虽有所复苏,但都是小订单,价格比以前低10%-15%,且要求交货速度要 快。“以前的交货期为两个半至三个月,现在只有一个半至两个月,整整减少了一个月,所以必须快速反应。‘跟单’难度加大,遭客户索赔的风险也增加了。”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传媒中心主任、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博士5日在接受《财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尽管交易量有所回升,目前还很难做出中国纺 织品出口已经开始复苏的乐观判断。市场萎缩有一个逐步传递的过程,眼下市场是否真正见底还难说。更关键的是西方主要市场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复苏迹象;与此同 时,采购商又把一些订单转移到孟加拉等国家去。

  魏林指出,孟加拉纺织品出口上升得很快,在全球服装产业的竞争中,中国可能会对孟加拉让出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在南昌做服装出口的胡先生已经明显感受到孟加拉的冲击。“我们拼不过孟加拉”,他在广交会的展位内,拿出一件红色无袖T恤衫说,曾有一个意大利客户向他一年订购7万件,但自前年起,这张订单就转去了孟加拉。

  “中国纺织品出口欧洲要12%的关税,但孟加拉的纺织品出口到意大利是零关税。”胡先生说,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孟加拉纺织品出口到欧洲的成本至少比中国低20%。

  目前,中国纺织品的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力丰富,产业链完善,纺织品的品质、交货期较有保障,因此未来仍然会有持续竞争力。孟加拉所需的布料、纽扣 都由中国提供。而小批量、货期短、技术含量高的订单目前还是在中国生产。但孟加拉劳动力便宜,在接受2-3年的订单之后,当地的产业链也会逐步完善,竞争 力有望迅速提升。

  魏林认为,全球纺织品价格走低,竞争压力加大,国内要加快产业转移,把纺织业逐渐转移到中西部成本更低的地方去。而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环境还不健全,需要积极去完善物流等配套体系,“只有这样,纺织业才可能多留在中国10-20年。”

  “估计年内纺织品出口会好转,但好转之后未必再是原来‘中国出口一家独大’的格局。”魏林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37

換股權財技(出口轉外銷-謝mlyu 指正)


註:以下這項財技要在商譽不會重估的情況下,才能實行,敬請留意。


另外,細心的讀者mlyu發現了一些錯誤,謝謝你的指正,你的意見更加強這樣東西的可行性。


這個財技,我是在中國有色金屬(8306)的財技方法取得靈感,然後把之公諸於世,我相信現在有些人開始玩這個遊戲。


近來,一些甚麼股,發認股權給員工以作為獎勵,如黃金集團(1031)、兩儀控股(94)等等隻股就炒起,所以我想到了一個計謀,無本做莊賺大錢,以下供各位參考看看,但是時間就有點長了。


這兩星期,發股認股權即炒的例子,但這些股必須是細股、炒股才行,正經點也不行。


兩儀控股(9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5/LTN20090805736_C.pdf


中國燃氣(38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3/LTN200908031239_C.pdf


南華金融(61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5/LTN20090805532_C.pdf


潤迅通訊(98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1/LTN20090811446_C.pdf


黃金集團(103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1/LTN20090811457_C.PDF


尚有謝謝味皇兄,因為他提供了這條計謀給筆者才能想到這些。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178




假設公司有500股股票,股價10仙。

然後公司買了我的資產,作價100元,我第一年保證20元、第二年保證60元,然後你批認股權給我和公司認同的一個人,但這位人兄被化名為公司僱員,並不須披露名稱,該認股權認股價為10仙,可以認100股。

在這個過程,我收到100元,但要付80元給公司作保證盈利,10元稍後以認股權入公司,所以你的支出只是10元(100-80-10),我拿這10元去打點做莊,買乾街貨,若股價不變,可買100股,即20%股權。

第1年盈利,每股4仙,轉虧為盈,已經做到好價錢,以10倍PE計,已經價值40仙。但第二年增長2倍,炒高股價,加以宣傳機器,每股可以賺12仙,之後爆炒上50倍P/E都唔覺貴(PEG只是0.25!!),即6元。


之後在第2年年結後,第3年年結初,可以認購這些換股權,即刻賺5.9元一股,賺了590元。

然後又批多120股,每股5元,較市場價格6元有折讓,集資600元。

到現時,你拿到600元。
我又賺到590元,加上又有100股每股價值6元股票,即賺了1,190元,雖然這100股賣出來會壓低股價,但無所謂了。


那第3年當然除了爆煲後,另外認股權支出亦很大,造成不少虧損,但是公司已成集資成功,也不用理這些東西。


之後合股,又供股,又炒過,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17

康師傅(322)、借款、應收付款的共通(出口轉外銷)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416


322大股東外業也多,連寶島第一高樓101,他們今年陸續購入30%以上的股權,為最大的股東之一,可見資金需求大,加上基金的要求,所以要派息。

另外,他們的包裝、採購、餐飲業務等等尚是在自己口袋中的。

仲有,大股東在2000年前後,因擴張過速,有挪用資金及炒自己股票的前科。

2004年獲巨利原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105/LTN20040105015_C.pdf


..


第一高樓101絕對有官府背景,其持有約40%101股權,前陣子那位陳敏薰(?)小姐就是101的CEO,已牽扯陳前總統的案件下獄。

有次我問一家公司,問它為何應付款減少,負債增加,我問它是否用銀行貸款找數,那位財務小姐告訴小弟,它們是這樣的。

公司生意做大,應收付款自會持續增加,倘若付錢快,收款慢的話,當中的週轉現金需求增加,銀行貸款自會增加,若不夠,當然伸手最快。

至於葡萄牙狂人兄,銀行貸款,其實都是正所你所稱「佔用別人資本做生意」,只不過當然要付一點利息。另外,銀行為甚麼會借錢給你,都是正如你所說「討價還價能力,有信譽」,另外你有還款能力及抵押品,才會借給你的。

至於借款方面,當然是應收較應付慢,生意又要做大,才有借款問題。若果保持一定規模,又或是收付帳期保持穩定或是收款快些,其實現金量不需要這樣大,亦不需向銀行借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6

靈寶黃金(3330)的投資價值(出口轉內銷)


http://vitus99.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19.html


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08/LTN20091008112_C.pdf
靈寶你稱的「8億多的市值」,只是指H股股本的市值,並不是整家公司的市值。

所以,公司市值應為:


(297,274,000+472,975,091)x 2.98
=2,295,342,291元


2008年上半年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23/LTN20080923008_C.pdf


2008年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6/LTN20090426089_C.pdf


2009年上半年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25/LTN20090925004_C.pdf


從以上公告,我們看以看到近的5個半年的表現:
2007年上半年: 0.38億人民幣
2007年下半年: 1.85億人民幣
2008年上半年: 1.28億人民幣
2008年下半年:-0.22億人民幣
2009年上半年: 0.73億人民幣

以下假設均以人民幣1元 = 港幣1.144元做基礎,因金價較之前大幅上升,故不作向下的假設。

假設2009年下半年盈利和上半年盈利是一樣,即2009年下半年賺0.73億,2009年全年盈利是1.46億人民幣,市盈率是13.7倍。

假設2009年下半年盈利和2008年上半年一樣,即2009年下半年賺1.28億,2009年全年盈利是2.01億人民幣,市盈率約10倍。

假設2009年下半年維持較上半年增加0.95億的趨勢,即2009年下半年賺1.68億,2009年全年盈利是2.41億人民幣,市盈率是8.3倍。

假設2009年下半年盈利和2007年下半年一樣,即2009年下半年賺1.85億,2009年全年盈利是2.58億人民幣,市盈率約7.8倍。

而現時的金價已較2007年及2008年高,相信獲利會更佳,但以保守計其市盈率只有7.8倍-13.7倍。

因 其規模較少,故需要較招金及紫金打20%的折扣,以兩者預期市盈率約20-25倍計算,合理的市盈率應在16-20倍,即市值約26.72億至59億港元 之間,即折合每股3.47元至7.66元,有16%-157%的水位,以兩者平均數來說,約有86.5%的水位,相信都是值博的對象。

雖靈寶的資本結構遠較招金及紫金為差,但因現時市況大好,對這些資本結構較差公司有利,故應予正面評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92

前两月广东船舶出口增长1.5倍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3/322980.html


广州海关统计,2010年1~2月广东出口船舶5.1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下同)大幅增长1.5倍。其中1月份出口2.6亿美元,是近两年来 的月度新高,2月份单月出口2.5亿美元,增长3倍,连续两个月的出口额处于高位。

中 国香港、东盟是主要出口市场。1~2月,广东对香港出口船舶4.1亿美元,增长3.4倍;对东盟出口8944万美元,增长36.4%,对上述两者 出口合计占同期广东出口船舶总值的98.6%。

散货船、液货船等主要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1~2月,广东出口散货船5艘,增长1.5倍,价值2.2亿美元,增长7倍,占同期广东船舶出口总值的 43.1%;此外出口液货船11艘,增长1.2倍,价值1.1亿美元,增长1.3倍;出口集装箱船2艘,与去年同期持平,价值6479万美元,增长 2.3%。

尽管广东船舶出口呈现较好的态势,但制约船舶工业发展的接单难、交船难、产能过剩等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今年还将可能面临船用钢材价格上升、人民币升 值导致的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克拉克松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全球新签订单为189万载重吨,其中,中国仅签订15.9万载重吨的订单,占全球新签订单的6%。目前由于船舶 订单的不足和后续订单的乏力,使我国船舶出口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极大挑战。

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成为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形成的造船能力存在着同质性问题,大部分为生产常规的散货船、油船的能力,而高技 术、高附加值船舶生产能力不足,属结构性能力过剩。我国船舶工业手持订单中散货船所占比重高达65%,散货船市场的波动将对这部分订单带来较大风险。

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对我国提出严峻挑战。近几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已经和正在制定实施一系列贯彻节能、减排、安全、环保、质量要求的国际造 船新规范、新标准,如船舶共同结构规范(CSR)、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等,此外,发达国家不断推动PSPC、限制温室气体减排等多个国际新公约 的出台,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26

出口买方信贷潮起 船企银行抱团“出海”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31/3MMDAwMDE3MDk3MA.html


航运业仍在低潮期,但中资银行的船舶信贷业务却高调“出海”。

在日前举办的国际航运上海论坛上,中国进出口银行 行长助理孙平表示,“今年我行将通过船舶出口买方信贷等多种手段,帮助船厂争揽订单。”

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总裁陈强3月29日 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熔盛重工正在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多家银行合作,利用出口买方信贷的优势,洽谈数笔来自欧洲的造船订单。

2010年以 来,中资银行公开披露的船舶出口买方信贷金额,已经接近10亿美元,他们在开拓海外船舶融资市场的同时,也为国内造船业吸引了大批订单。

贷 款“出口”

出口买方信贷,是我国政府为了扩大机电设备、船舶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由中资银行为国外进口商(即买方) 提供的贷款服务。

直属于国务院的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目前是船舶出口买方信贷的主力。据孙平介绍,截至2009年末,进出口银行累计发 放船舶贷款1168亿元人民币和85亿美元,共支持了3722艘、总计1.2亿载重吨的船舶出口。

中国进出口银行最近的一笔船舶出口买方信 贷业务,是为丹麦托姆(TORM)航运公司的6艘新造油轮提供1.7亿美元的融资。

TORM是世界第二大成品油轮船东。今年1月,TORM 刚刚和中国银行达成了一笔1.67亿美元的融资协议,用于另外6艘成品油轮的建造。这批油轮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600685,SH)制造。

上述两笔融资共计3.37亿美元,负责造船的广船国际因此而得益。

得益于出口买方信贷的,不仅 仅是国有船厂。民营造船厂江苏熔盛重工在2008年获得了巴西淡水河谷的巨额订单,将为后者建造12艘40万吨级的矿石运输船。这批船将于2011年开始 陆续交付,陈强对本报记者表示,“淡水河谷也得到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出口买方信贷支持”,但陈没有透露具体贷款金额。

以中国进出 口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主力的中资银行,正在把船舶融资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一位船舶融资方面的海外律师声称,有关中资银行的交易从过去的每年6—7件,上升 到了现在的每月6—7件。

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大约有25家船舶融资银行,大部分位于欧美国家。“他们中的许多目前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已 无力为新船订单提供资金。”丹麦丹斯克银行航运部门主管尼尔斯·汉森(Niels Bang-Hansen)对《远东航运评论》表示。

“欧 洲银行的船舶贷款正在收紧。尤其是一些小船东,正面临欧洲银行取消贷款的危机。”陈强分析说,这为中资银行拓展海外船舶融资业务提供了契机。

今 年3月以来,中国银行出手迅猛。先为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提供5.19亿美元融资建造14艘集装箱船,再为德国Bertling公司贷款4000万美元打造 两艘干散货船。

而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等,近期都有拓展船舶出口买方信贷业务的计划。

船企接单优势

一 年前出台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到,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帮助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和其他骨干造船企业稳定现有出口 船舶订单”。

金融危机之后,欧洲银行普遍压缩船舶融资业务,导致欧洲船东每况愈下,进而威胁到这些船东在中国的船舶订单。

“接 单难、交船难、融资难——将是未来几年航运市场面临的突出问题。”孙平表示。

新造船市场苦难重重。今年1月份,全球新增订单量仅34艘,环 比下降了90%。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65%的船舶企业没有接到订单,有订单的企业新接订单量同比下降了55%。

在 此背景下,“新造船订单能否拿到,关键在于买方信贷”,来自江苏的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武亦文表示,2009年该公司曾有几个订单谈得比较成熟, “但差就差在融资上,因为欧洲银行的融资大门暂时还没打开,国外船东融资困难,就影响了我们出口船舶的接单”。

不少欧洲船东希望国内船厂帮 忙,获得中资银行的出口信贷支持。

中国造船第一大省——江苏省的造船总量中约90%是出口船舶,且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国外船东融 资难,直接带来对出口买方信贷的需求。”陈强告诉本报记者,在和韩国造船业竞争的过程中,出口买方信贷成为中国造船企业的重要砝码。

自去年 底以来,韩国造船企业采取低价接单策略,同时凭借技术优势,新船接单量已连续4个月超过中国。

熔盛重工针对韩国船企的低价接单进行调研,发 现韩国船企的负债率很高,且韩国当地银行的融资成本也居高不下,“因此他们不得不降低预付款,采用低价的策略接单。”陈强认为,相比之下,中国的造船企业 在获得中资银行支持以后,出口买方信贷对国外船东的吸引力非常大。

孙平对本报表示,“进出口银行将通过船舶出口买方信贷、付款保函等多种手 段,帮助中国船厂争揽订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