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債再受追捧 中企美元債券銷售再創同期新高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764去年大部分時間陷入停滯的點心債市場最近又重新吸引了投資者的注意,點心債是離岸人民幣債券的俗稱。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
點心債發行人開始用更傳統方式吸引投資者:高收益率。
EPFR Global提供的數據顯示,專注於點心債的基金已連續16周實現資金淨流入。截至1月16日的一週,此類基金的淨流入規模為8,100萬美元,達到2011年EPFR開始追蹤此數據以來的次高水平。
投資者對點心債與日俱增的熱情與2012年大部分時間人們紛紛撤離點心債市場的情況形成反差。
2009年點心債市場誕生以來,多數投資者的購買動機都是押注人民幣升值,因為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以人民幣計價的點心債的價值也會上升。但這種投資策略在去年遭受挫折,原因是中國央行試圖抑制人民幣的升值勢頭,這導致點心債價格暴跌。
因為人民幣的升值預期開始降溫,投資者對點心債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過去依靠人民幣升值概念吸引投資者,而現在只能依靠提供更高的收益率。
根據巴克萊(Barclays)提供的數據,目前企業發行的點心債的平均收益率約為4.25%,高於截至2011年12月30的3.54%,超過了類似期限的美國公司債券3.96%的收益率。巴克萊表示,點心債過去三個月的回報率在2%左右。
投資者開始看重點心債的收益率,說明人民幣定價的債券市場開始走向成熟,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堅實一步。但因為點心債的市場規模還比較小,誕生時間比較短,交投活躍程度不如美元和歐元債券,這意味著賣家可能面對有價無市的風險。
點心債的發行主體主要是總部設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企業,以及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 ,VOW.XE)等計劃為在華業務籌措資金的外資企業。
企業發行的點心債在收益率方面一般高於以歐元和美元等其他主要貨幣計價的同類債券。FactSet提供的數據顯示,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 ,CAT) 2014年11月到期的點心債目前的收益率約為2.37%,而該公司2014年11月到期的美元債券的收益率只有0.51%。
除了點心債市場重新變得火熱,中國企業的美元定價債券銷售也再創歷年同期新高。因為2012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加速,降低了投資者對違約可能性的疑慮,大部分亞洲國家的美元借貸成本都出現了下滑。
據彭博社報導:
中國美元定價債務發行者的融資成本比去年同期下跌了417個基點至5.49%,超過了印度322基點和韓國189基點的下降幅度。
管理著2820億美元固定收益資產的Aviva Investors Asia Pte資產配置經理Tim Jagger表示:「去年11月以來中國的經濟數據讓空頭閉嘴了,中國的房地產企業根本找不到(比點心債市場)更吸引的融資利率了。」
全球投資者給中國借款者提供的美元借貸溢價是近20個月裡最低的,因為歐美日的市場利率都接近於零,全球投資者都在新興經濟體尋求更高的收益率。
進口煤價再創新低 湧入山西市場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799625.html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日瞭解到,5500大卡動力煤,澳大利亞、印尼、俄羅斯和南非到中國南部的CFR到岸價已經跌破81美元/噸,報80.75美元/噸。美國、哥倫比亞5500大卡低硫煤到中國的到岸價也跌破81美元,有望80美元成交。
而在上週,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普遍成交價格在82-83美元/噸,最低價格也81.7美元/噸左右。
國際煤價持續下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中煤遠大分析師張志斌表示,除因上週國際需求偏弱,整體市場下跌,在印度市場,印度盧比繼續貶值,導致成本增加。
「印度煤炭需求減弱,購買力下降,影響很大,同時航運市場價格也上漲。」張志斌說。
國際煤價不斷下跌,勢必會加大對國內市場的衝擊。河南神火集團一位人士表示,國際煤價持續下跌,而國內電廠庫存偏高,本來採購意願就不強,國內煤炭沒有競爭力,因此國內煤價還得下行。
6月19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07元/噸,比前一報告週期下降3元/噸,環比下跌0.49%,而同比下跌幅度則達到17%。
煤炭專家李朝林也表示,中國以前是最大的出口國之一,現在卻變成最大的進口國,進口煤去年已經擠佔了國內近3億噸的市場。今年以來,進口煤不僅侷限在沿海銷售,像山西那樣的煤炭大省也已經有煉焦煤等品質較高的進口煤湧入,加上國內物流成本高,企業就更沒有競爭力了。
中石油海外收購再創新高,50億美元入股哈薩克斯坦最大油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475彭博社消息稱,據兩位不願提前透露姓名的人士稱中石油計劃50億美元從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收購Kashagan油田8.33%的股份。該項收購協議將在下周公佈。
消息人士同時表示,
「由於今年9月開始生產,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將繼續持有Kashagan油田以行使購股權收購康菲公司8.4%的權益。雖然去年康菲已經表示同意出售其權益給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
此前康菲公司曾表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公司所持Kashagan油田相關資產賬面價值約55億美元,預計第四季度將進行約4億美元的減值。
Kashagan油田最高產量為37萬桶/日。項目建設成本約在480億美元,高出最初估計一倍。該交易將是中石油目前最大的海外收購案,超過了此前42億美元收購意大利埃尼公司在莫桑比克氣田的股權。
彭博社評論稱,中石油此次最大一筆海外收購將深化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的關係。據悉,完成這兩筆收購後的哈薩克斯坦國有石油公司在Kashagan油田持股比例將達到16.88%,埃克森美孚,殼牌,道達爾和埃尼各持有16.81%的股份。
年末前美聯儲逆回購工具用量再創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054
回到2010年和2011年,美聯儲的一級交易商在每個季度末都會進行一場激烈的粉飾資產負債表的遊戲,那時一級交易商會出售它們持有的風險資產,將風險資產轉換成在賬本上和監管者看來是現金的資產,美聯儲的一級交易商資產持有記錄一直在跟蹤這種現象,下圖顯示了至2011年10月一級交易商的季度性持倉變化。
(黑線為該季度一級交易商的淨資產持倉範圍,紅點代表季度末的持倉)

然而,在干預市場的期間裡,當美聯儲又成功通過QE抽離了額外1.3萬億美元的「高質量抵押品」,並用準備金替換(準備金只能作為保證金制度下風險頭寸的抵押品),一些事情已經出現了改變。不管是因為監管原因,還是只是單純的流動性偏好,對美國很多金融機構(大部分是一級交易商)來說,持有國債已經變得比持有現金更吸引了。
根據美聯儲最新公佈的固定利率逆回購工具使用情況,今天早些時候又刷新了使用量的最高值,在3天的時間裡,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逆回購使用量沖高至創紀錄的950億美元,而年化利率為0.03%。因為逆回購操作中有68家競拍機構,也就是在年末平均每家參與者把閒置的14億現金交給美聯儲,換取持有美國國債。

Zerohedge如此評價當前美聯儲的新工具:那些希望知道為什麼美聯儲快速推進逆回購工具,以及美聯儲是怎麼富有遠見地提前部署未來開始緊縮時候的必要措施中所蘊含的複雜技術性和根本原因的人,至今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固定利率逆回購工具暫時只不過是提供給銀行在月末、季末和年末粉飾資產負債表的工具。
美聯儲幫助銀行業並非什麼新鮮事,問題是,今天公佈的數據說明了,金融體系中存在950億美元的過剩流動性。存在這麼多過剩流動性的系統中,美聯儲還能繼續否認不存在流動性泡沫嗎?
WFC再創新高 巴黎的價值投資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3/wfc.html巴黎:
早排說明會減倉美國金融股,美國銀行清了大部份,匯豐全被沽清,正式跟匯豐道別,富國亦沽了1成,雖然富國仍然佔環球總組合3成。AIG,永明,呢D會一直持有十年以上,學股神今期致股東信的一個例子說,即使有個傻佬出多錢求買,我都唔會理佢,繼續耕田。
最唔舍得就是隻富國銀行,但股神都是佔他組合兩成,我卻有四成,必須要嚴守紀律,看著他新高,也要說句唔賣唔得。沽了這些後回來的共三成的資金投進幾隻內銀,建行佔組合1成半,工商、中行共佔1成半,無見幾年,在外面轉了幾個圈,又買回工商,奇妙。
內銀會在6月派息,到時收到6.5%利息,又有新錢買野。
這晚,請教了一位價值投資師傅,師傅給了我一個已聽過,但我以往是未有做齊的建議------- 打聽、參予會面、發問、了解產品、政策、宏觀和看多年年報,師傅買得很集中,有兩隻持有幾年,下大注兼賺十多二十倍股,(是因為幾年業績跳升,並不是消息股)現實版Philip Fisher。
股票市場非常神奇,錢就放在那裡,師傅做多我多倍工作,所以就賺多我多倍,真是非常公平,繼續學習吧。
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再創新低 1986年以來最低7月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776
今年屢創新低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昨日跌至2013年1月以來最低點。
1986年以來,BDI從來沒有哪個7月像今年7月這麽低。
BDI由幾條主要航線的即期運費(Spot Rate)加權計算而成,反映即期市場行情。由於散裝航運業營運全球經濟景氣、原材料行情息息相關,因此BDI被視為國際貿易的領先指數和經濟的晴雨表。
從近來全球GDP增長預期大減的走勢看,BDI劇跌也不算意外。
這已經不是BDI今年第一次大跌。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
去年年底BDI直線暴跌;今年1月初BDI連跌9日,累計跌幅25%;今年4月上旬BDI連跌14天,創8個月新低,跌幅逾37%;今年6月24日BDI創年內新低,截至24日今年跌幅高達60%。
BDI下滑在相關企業身上也有體現。全球名列前茅的集裝箱承運公司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股價近來就直線下跌。
特斯拉“打服”華爾街 股價上揚再創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16
本月2日,特斯拉汽車公司的股票再創歷史新高。僅在2014年,伊隆·馬斯克所創辦的這家電動汽車公司的股價便已翻了一番。
下圖顯示了福特、通用和特斯拉三家公司的2014年的股價回報率,特斯拉的股價回報率明顯要遠高於其他兩家公司。

華爾街分析師們對這家公司的正面評價是推動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投資公司Stifel的股票分析師詹姆斯 阿爾伯特今早宣稱,據他所見,特斯拉的股價未來還可以再翻一番。他將該公司的目標價調為400美元,而現今該股票價格約為283美元。據《華爾街日報》,此番預測使他一躍成為這只股票最踴躍的看多者。
在過去的一年里,阿爾伯特曾是特斯拉在華爾街為數不多的批判者之一,但當他從特斯拉位於加州費利蒙的工廠勘察歸來,阿爾伯特的態度大轉變,轉而開始贊頌該公司的種種優點。他表示自己觀察到特斯拉“俘獲了全球消費者的心”,而這些消費者中,不乏一些“從未想過要在除房產外任何資產上花費數十萬美元”的保守消費者。
阿爾伯特形容說,特斯拉汽車公司,乃至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勢頭有如 “一輛疾馳的貨車”。雖然有跡象顯示,通用有意在未來加入競爭,但特斯拉仍然很可能在未來數年里在電動汽車領域“獨領風騷”。
但同時,阿爾伯特也客觀的指出,特斯拉公司的上漲可能會受到一些風險因素的幹擾,例如,其電池組的持久性和該公司先前宣布的 “超級電池廠”(gigafactory)計劃。但他認為這些風險因素相對於市場對電動汽車板塊的熱情相比可以忽略。
“超級電池廠”由特斯拉斥50億美元巨資打造,其建成後將大幅降低特斯拉電池上的成本。特斯拉方面希望該電池廠能在2017年投入生產,預計每年能滿足50萬輛電動汽車對電池的需求。但去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為22.55萬輛,純電動僅占57%,供求之間存在巨大鴻溝,電池廠正式投產時情況如何尚存疑問。因此,外界普遍將“超級電池廠”計劃視為特斯拉的一場豪賭。
解讀8月貿易順差再創新高:”外熱內冷“的中國經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56

今天上午數據顯示,中國8月出口強勁但進口疲弱,“外熱內冷”局面推動貿易順差連續第二個月創歷史新高。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強勁複蘇,或者正好相反?華爾街見聞綜合十多家機構分析,為您進行詳細解讀。
出口方面,8月出口增速9.4%雖然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呈現出企穩態勢。同時,歐洲日本經濟增長重陷停滯陰影,讓未來中國的出口需求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進口方面,年內房地產降溫打壓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加之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導致8月進口同比持續下滑。不過環比來看,近四個月進口呈現穩定走升態勢。
貿易順差方面,中國進入一種衰退性的貿易順差階段,這並不表明基本面的複蘇很樂觀。持續的貿易順差也將對人民幣形成升值壓力。
未來幾個月,出口走強、進口乏力的“外熱內冷”態勢料將持續。
出口逐步企穩 但仍有隱憂
數據:8月出口2084.6億美元,同比增長9.4%,預期9.0%,前值14.5%。
8月出口增速9.4%雖然較上月有所回落,但考慮到2013年8月出口基數較大,8月出口超出9.0%的預期,仍然是一個相當令人滿意的增長,呈現出企穩態勢。
值得關註的是,對俄羅斯出口當月同比上升至27.09%,創歷史新高。中金公司債券研究團隊指出,這“可能是俄羅斯禁止從美國、歐洲進口食品,導致從中國的進口需求明顯上升。”
不過,除了美國需求勢頭不減,歐洲日本經濟增長重陷停滯陰影,讓未來中國的出口需求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國泰君安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指出:“8月對發達國家中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速分別由7月的12.3%、17%和2.9%回落至11.4%、12.5%和-3.1%。8月美國經濟複蘇仍強勁,8月PMI為59創下3年新高;而歐元區經濟增長停滯與通縮陰影並存,複蘇乏力;2季度日本經濟呈現大幅回落,需求放緩。”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李奇霖則認為:“外需沒那麽好,主要是人民幣升值提前報關所致,先導指數還有PMI新出口訂單都是回落的。”
進口萎縮顯示內需疲弱 能否回暖還看地產
數據:8月進口1586.3億美元,同比下降2.4%,預期3.0%,前值-1.6%。
年內房地產降溫打壓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加之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導致8月進口同比持續下滑。不過環比來看,近四個月進口呈現穩定走升態勢。
澳洲聯邦銀行策略師Andy Ji表示,中國8月進口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如他稱,1-8月份鐵礦石進口量增長17%,而同期平均價格下跌了17%。而中國對主要大宗商品進口保持強勁,意味著國內需求至少沒有大跌。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表示,進口低於市場預期,顯示內需不足,與8月的耗煤量、粗鋼產量偏低和螺紋鋼、水泥等工業品價格下跌所反映出的經濟增長動能偏弱相一致,表明目前經濟複蘇可持續性較差。
銅材、鐵礦石進口繼續受到貿易融資收緊的影響;鐵礦石、農產品等商品價格的下跌也壓縮了進口規模,而在美元預期升值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承壓。
不過,國信證券固定收益團隊則認為,8月份進口同比增速雖然比7月份繼續回落,保持在負增長區域,但是主要原因在於基數效應所導致,從環比(剔除季節性)來看,5、6、7、8月四個月份來看,環比增速依次改善上行,雖然幅度有限,但是穩定走升態勢較為穩固。
徐寒飛指出,大宗商品進口額較7月環比上行,反應出國內基建投資上升帶動企業庫存需求止跌回穩。8月份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金額,進口數量上,鐵礦石、原油和銅的進口數量同比增速分別為9%、18%和-12%,較7月份上升-4、27和4個百分點。
同時,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和韋誌超認為:“大宗商品進口在價格均走低的情況下仍然低迷,與經濟下行相印證,9-10月政府穩增長壓力增加。”
中金公司債券研究團隊也稱,未來需要關註房地產市場是否會逐步企穩,從而穩定內需和進口增速。
經濟步入衰退性順差階段 人民幣面臨上行壓力
數據:8月貿易順差498.3億美元,連續第二個月創歷史新高。預期400億美元,前值473億美元。
交通銀行資產管理中心高級研究員陳鵠飛指出,雖然進出口增幅在回落,但從順差的角度來看,兩者之間的差額還是會保持高位,顯示中國進入一種衰退性的貿易順差階段,這並不表明基本面的複蘇很樂觀,未來國內增長的空間還是要繼續靠改革紅利等方面。
同時,順差的高位保持,可能會使人民幣有被動升值的風險,因為美元指數的上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之間也可能會有上行壓力,同時歐洲和日本的寬松效應也可能會有外溢效應,非美貨幣被動升值。
事實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從5月份起步入升值軌道,已從前期5月初的6.2556低點升值1.87%至6.1386,創近半年新高。
未來幾個月,出口走強、進口乏力的“外熱內冷”態勢料將持續。國泰君安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預計,四季度海外複蘇趨勢未改,美國經濟加速回升,歐元區實行新一輪量寬政策,外貿穩增長、套利資金流入等因素,利於帶動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回升,貿易順差改善延續;而進口仍受到國內需求和投資下滑抑制,以及高基數影響擾動,預計9月進口仍將維持低位震蕩。
中國房地產投資增速再創5年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50

中國房地產市場放緩已成定勢,房地產投資增速連續8個月下滑,1至9月房地產投資增速降0.7個百分點至12.5%,創2009年8月以來新低。
中金公司指出房地產投資顯著下滑已經拖累了GDP表現。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7.3%,較二季度降0.2個百分點。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指出,投資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而導致投資增速整體下行態勢的因素主要是房地產投資的下降,地產投資的回落為上屆政府泡沫政策的修正,具有不可逆性。
民生宏觀指出,房地產銷售弱、庫存高,融資約束緊,促使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斷下行。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中國經濟因為房地產行業的深度調整很可能還有一到兩年的艱苦調整期,增長速度還有可能進一步下滑,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必須營造新的增長點。基礎設施建設是必行的增長點。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情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875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7%),增速比1-8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46725億元,增長11.3%,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0%。

1-9月份,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38737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比1-8月份回落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14536億元,增長10.7%,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15479億元,增長14.0%,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
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732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5%,增速與1-8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79017萬平方米,增長8.1%。房屋新開工面積131411萬平方米,下降9.3%,降幅收窄1.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91754萬平方米,下降13.5%。房屋竣工面積56504萬平方米,增長7.2%,增速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43269萬平方米,增長5.1%。
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401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6%,降幅比1-8月份擴大1.4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6781億元,增長11.5%,增速回落1.3個百分點。

二、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情況
1-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771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6%,降幅比1-8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0.3%,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9.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7.0%。商品房銷售額49227億元,下降8.9%,降幅與1-8月份持平。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10.8%,辦公樓銷售額下降19.7%,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6.8%。

1-9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3590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3%,降幅比1-8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銷售額28418億元,下降15.5%,降幅與1-8月份持平。中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20693萬平方米,下降2.9%,降幅擴大1.2個百分點;銷售額10337億元,增長1.1%,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20531萬平方米,下降0.6%,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銷售額10472億元,增長2.8%,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
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7148萬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988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629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增加46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206萬平方米。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情況
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89869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比1-8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16288億元,增長11.8%;利用外資430億元,增長9.9%;自籌資金37535億元,增長11.5%;其他資金35616億元,下降9.1%。在其他資金中,定金及預收款21582億元,下降11.1%;個人按揭貸款9794億元,下降4.9%。

四、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
9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94.72,比上月回落0.07點。
表1 2014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
|
指標
|
絕對量
|
同比增長(%)
|
房地產開發投資(億元)
|
68751
|
12.5
|
其中:住宅
|
46725
|
11.3
|
辦公樓
|
4008
|
22.8
|
商業營業用房
|
10342
|
22.8
|
房屋施工面積(萬平方米)
|
673230
|
11.5
|
其中:住宅
|
479017
|
8.1
|
辦公樓
|
27381
|
24.5
|
商業營業用房
|
86673
|
20.1
|
房屋新開工面積(萬平方米)
|
131411
|
-9.3
|
其中:住宅
|
91754
|
-13.5
|
辦公樓
|
5315
|
15.4
|
商業營業用房
|
18263
|
0.0
|
房屋竣工面積(萬平方米)
|
56504
|
7.2
|
其中:住宅
|
43269
|
5.1
|
辦公樓
|
1415
|
15.3
|
商業營業用房
|
6408
|
12.2
|
土地購置面積(萬平方米)
|
24014
|
-4.6
|
土地成交價款(億元)
|
6781
|
11.5
|
商品房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
77132
|
-8.6
|
其中:住宅
|
67669
|
-10.3
|
辦公樓
|
1647
|
-9.5
|
商業營業用房
|
5468
|
7.0
|
商品房銷售額(億元)
|
49227
|
-8.9
|
其中:住宅
|
40516
|
-10.8
|
辦公樓
|
1986
|
-19.7
|
商業營業用房
|
5469
|
6.8
|
商品房待售面積(萬平方米)
|
57148
|
28.0
|
其中:住宅
|
37676
|
28.5
|
辦公樓
|
2250
|
34.7
|
商業營業用房
|
10982
|
27.1
|
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億元)
|
89869
|
2.3
|
其中:國內貸款
|
16288
|
11.8
|
利用外資
|
430
|
9.9
|
自籌資金
|
37535
|
11.5
|
其他資金
|
35616
|
-9.1
|
其中:定金及預收款
|
21582
|
-11.1
|
個人按揭貸款
|
9794
|
-4.9
|
表2 2014年1-9月份東中西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
|
地 區
|
投資額
(億元)
|
|
同比增長
(%)
|
|
住 宅
|
住 宅
|
全國總計
|
68751
|
46725
|
12.5
|
11.3
|
東部地區
|
38737
|
26062
|
12.6
|
10.9
|
中部地區
|
14536
|
10260
|
10.7
|
12.0
|
西部地區
|
15479
|
10402
|
14.0
|
11.5
|
表3 2014年1-9月份東中西部地區房地產銷售情況
|
地 區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商品房銷售額
|
絕對數
(萬平方米)
|
同比增長
(%)
|
絕對數
(億元)
|
同比增長
(%)
|
全國總計
|
77132
|
-8.6
|
49227
|
-8.9
|
東部地區
|
35908
|
-15.3
|
28418
|
-15.5
|
中部地區
|
20693
|
-2.9
|
10337
|
1.1
|
西部地區
|
20531
|
-0.6
|
10472
|
2.8
|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投資者瘋狂逃離歐洲股市 撤資額再創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15
因歐元下跌和對歐洲陷入通縮險境的擔憂增加,本月美國投資者大規模贖回投入歐洲股票相關ETF的資金,繼8月以後撤資規模再創記錄。
據金融數據供應商Markit分析,本月以來,美國上市的歐洲股票ETF資金流出將近30億美元,刷新了8月22億美元的最高紀錄。Markit的分析師Simon Colvin稱,歐洲就沒有真正的經濟增長。
ETF全稱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通常追蹤多種證券,交易ETF是對沖基金和散戶根據經濟前景變化迅速定向建倉的便利方式。本月IMF警告,歐元區有40%的可能性陷入經濟衰退。從本月10日起,上述歐洲股票ETF的資金外流規模回升,此前一周全球股市大跌。上周金融市場持續動蕩。

雖然英國並非歐元區成員國,但以英國證券為核心的ETF未能幸免,本月也有接近7億美元創紀錄的資金流出。近幾個月全球投資者都在贖回投入歐洲股票基金的資金。基金數據供應商EPFR的數據顯示,這類基金上周流出資金達到創紀錄的57億美元。
不過,在尚有方法對沖歐元下跌的影響時,美國投資者並未徹底放棄歐洲市場,Markit的數據顯示,本月美國上市的外匯對沖歐洲ETF迎來資金流入3.26億美元。Markit認為:“這說明投資者仍熱衷於增持歐元區的風險敞口。”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