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混合房屋重研 鄔滿海倡整幢抽選減阻力
1 :
GS(14)@2014-12-31 10:09: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9/news/ec_gha1.htm

【明報專訊】長遠房屋策略訂定未來10年提供9萬個居屋單位,並提出借助私人發展商力量加快提供居屋供應,重提研究私人參建居屋和於2002年被腰斬的「混合發展」。據悉,政府內部對混合發展的研究已「七七八八」,方向是透過地契條款,要求發展商隨機抽出指定數目單位,以居屋價和條款售予合資格市民,除賣地表土地外,港鐵或市建局項目亦可考慮引入相關條款。房協主席鄔滿海建議,當局可以從屋苑多幢樓中隨機抽出整幢樓,以居屋出售。
政府曾推出兩項涉及發展商參與可出售資助房屋的計劃,包括「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PSPS)如太古康山花園、九龍灣麗晶花園;以及政府1997年推出的「混合發展」試驗計劃,即政府將地皮批予私人發展商興建私人屋苑,但項目竣工後須把一定數量單位(當年為約30%)交回政府,以資助價售予合資格買家。鴨婣洲深灣軒與荔枝角碧海藍天便是當年的試點樓盤。
根據當年深灣軒及碧海藍天的原地契,屋苑落成後須由政府抽籤選出25%至50%單位,再由發展商裝修,讓政府以資助價售予居屋申請者。而屋苑的會所設施亦須開放予居屋住戶使用。惟計劃於2002年因樓市下滑被腰斬,項目轉為私樓,發展商補價後全部作私樓發售。
2 :
GS(14)@2014-12-31 10:09:39質素較私人參建佳
據悉,政府近期重新研究混合發展,或於下月公布的施政報告進一步覑墨。政府內部認為混合發展較PSPS可行,因PSPS制度下政府會包銷單位,中標發展商為求最高利潤,會壓低建築成本,最終令居屋質素參差。至於混合發展,政府雖仍會包銷,但發展商建樓時根本不知道哪些單位會用作居屋出售,故可避免出現建築質素問題。
據本報了解,除新批土地外,政府認為港鐵或市建局的項目,亦適合引入混合發展;約1000至2000個單位的中小型地盤項目較理想,因可吸引中小型發展商進場。消息稱,港鐵地皮因鄰近鐵路,可興建更多上車盤,減少停車位數目,與居屋目標買家相近。至於混合發展的樓價,沿用居屋定價政策或是減少折扣,仍在研究當中。
曾任職房屋署副署長的鄔滿海指出,混合發展更能保障建築質素。但當年的討論中發展商較為抗拒,因按當年框架,政府在整個屋苑的所有單位中,隨機抽出單位作居屋出售,因居屋私樓混於同一樓宇,發展商擔心影響私樓銷情及樓價,私樓業主亦有心理抗拒。
3 :
GS(14)@2014-12-31 10:10:00公私同幢恐發展商業主抗拒
因此,鄔滿海建議,由「同座抽單位」轉變為「整座抽」,例如在一幅地皮上建成5幢樓後,才隨機抽出其中2幢為居屋出售,即屋苑內有3幢私樓和2幢居屋,此舉可避免私樓與居屋興建時出現質素參差問題,同時私樓住戶不需與居屋住戶同座,樓價受影響的憂慮亦可減少。至於房協參與計劃,鄔滿海則指暫未有相關計劃。
長策會成員劉炳章認為,若混合發展能夠清晰分開居屋及私樓範圍,如發展商可透過興建不同入口,以及提供不同設施作區別,相信可令發展商接受,亦可加快居屋供應。
明報記者 鄭穎瑩 黃俊鋒
4 :
GS(14)@2014-12-31 10:11: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9/news/ec_gha3.htm
梁志堅:有合理利潤 發展商不會反對
2014年12月29日
【明報專訊】對於政府重新研究「混合發展」計劃,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只要有合理利潤,原則上發展商不會反對參與,「與其10個地盤全部由房委會興建,不如將當中5個交由發展商幫手。」他認為,未來部分位於新界的新居屋項目,有空間以混合發展形式推行。
私人參建居屋樓價不輸蝕
雖然混合發展計劃未曾於市面推行,但過往部分私人參建居屋項目,例如太古康山花園,正屬於私人項目康怡花園的一部分,房委會負責監管及推售康山花園。
根據中原地產網頁數據,以平均實用面積呎價計算,康山花園自由市場叫價12,578元(最新綠表價9,459元),而毗鄰的康怡花園則錄得12,775元,兩者樓價相差不大。
5 :
GS(14)@2014-12-31 10:11:52反對同幢公私混合
梁志堅表示,私人發展商發展居屋的流程較房委會快,可有助政府加快提供居屋供應量,但他反對以往混合發展模式,即在同一幢樓宇隨機抽出居屋及私樓單位,「如果一定要混合發展,一定要整幢過,不能同一幢樓宇內有居屋又有私樓,對私人業主心理都有影響。」若採取混合發展,政府必須清晰在標書上列明條款,並規定交收標準,讓發展商能夠預算。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出,混合發展較一般政府主導興建的居屋質素好,而且可分擔政府的建屋負擔,值得重新引入。
高盛女高層 公私兩不誤
1 :
GS(14)@2015-03-09 19:40: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9/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昨日是婦女節,金融市場向來是男性主導的世界,許明茵則是少數能站在這圈子高位的女性。她現時為高盛直接投資部亞太區(日本除外)主管,並已為三子之母。事業家庭兩得意,這個匆忙的母親分享的秘訣是,「我是個『80/20』的人:20%事情要做到100%,餘下80%事情做到80%;這是要取捨的。」
「80/20」秘訣 學取捨
金融圈出名工時長,壓力大,又要身兼照顧丈夫及3名兒子責任,許明茵指心中有一張優先名單,家庭與工作各樣難題在不斷在名單上浮動變化,每一日只會集中精力解決頭十項難題,「所有都要做到100%很困難,人好難十全十美。最後是要有幽默感,我有時同其他同事談笑,阿仔對襪成日是鴛鴦色的。」
許明茵坦言,做不到將一半留畀家人,「但一年計,作為母親要做的我都做到了,我基本上沒有錯過任何家教會。」有一次兒子去新加坡音樂旅行,許明茵亦順道在當地傾生意。她特意將會議安排在兒子排練時間進行,談到差不多時間便坦白同老闆講要去「湊仔」,留下同事接力,最終那宗交易亦順利完成,「你問我同其他媽咪有冇分別?或者我的兒仔會問,『點解我阿媽會咁匆忙』。除此以外,我和其他母親一樣在觀眾席上睇兒子表演,只是中間塞了兩個會而己。」
許明茵稱,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女性在家庭以及社會的地位都不錯,不過在職場上仍然改善地方,最典型是仍有高層是男性的先入為主觀念。根據《亞洲性別多元水平報告2014》,在香港初級職員中,女性平均比例達57.5%,中層以及高層職位則降至45.7%及29.4%。而許明茵團隊中,有一位身材特別高大的男性,同客戶開會往往被以為是話事人,許明茵則當成下屬,往往同事要暗地裏要提一提,「那位是我老闆」。
許明茵稱部分原因是女性在30歲左右黃金時期就面臨重大人生決定,究竟是結婚生仔還是繼續工作,恰好那時亦是最辛苦的奮鬥期,會流失部分職業女性。另外就是性格問題,通常女性是低頭默默努力,等人提拔。不及男性主動爭取,甚至開腔同老闆講「你係時候提拔我啦」。所以很多時兩性在晉升時間上有差別。
中央藉公私合營谷經濟 或增地方隱形債
1 :
GS(14)@2016-10-20 07:45:08【明報專訊】中央政府為催谷經濟,近期致力推出公私合營模式(PPP)經營公路、水利、電力等基建項目,但PPP不計入地方債務,可能反而增加了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風險。
民間投資大幅增長,PPP模式功不可沒。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意指「公私合作」,通常是政府與私人組織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可以將PPP理解為政府向私人機構融資的一種形式,其實質是政府通過給予私營公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及有效運營。
需長期補貼 不計入地方債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10月13日發布了第3批PPP示範項目名單,516個示範項目獲批,佔全部申報項目的44%,投資總額逾1.17萬億元人民幣,比第二批示範項目增加77%。另外,根據內地媒體報道,在今年前7個月民間投資增幅創下年度最低值後,各地都公布新PPP投資項目,並提出一些優惠措施拉動民間投資,比如有部分項目有財政補助,有部分有基金股權投資等優惠。國務院督導組完成促進民間投資的督導工作,PPP項目上馬也明顯增加。
有地方財政人士對PPP項目提出擔憂,PPP項目周期十多二十年,很多僅靠項目本身收入難以覆蓋,需要財政提供補貼,這些支出納入中長期預算,未來很多年地方政府要持續履行支付責任,但是PPP項目財政支出並沒有納入債務統計口徑,PPP模式的融資也不計入地方債,如此一來,產生了很多隱形的地方債。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73&issue=20161020
報稱傾合作商機 公私拍住上麥明詩坐街等約會 神算外孫:佢笑得好甜
1 :
GS(14)@2017-02-09 23:43:53【閒逛搵食】■麥明詩前日與董慕節外孫閒逛商場。
【淺水灣】25歲十優港姐麥明詩和林作疑轉玩地下情,身邊觀音兵卻排隊湧現,繼跟蔘茸藥房太子爺坐茶餐廳後,前日輪到鐵板神算董慕節外孫張存華上場,兩人被直擊在拍拖勝地淺水灣蜜會談心兩粒鐘,昨日神算後人接受本報訪問時,大讚麥明詩叻女、笑容又靚,印象好到加零一。
麥明詩於女拔挾10A成績入讀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返港參選2015年港姐選舉,以大熱之姿壓倒性封后,但她跟律師男友林作的「明作戀」卻幾經風浪,去年傳出三年情疑似玩完,之後兩人多次被影到見面,似乎轉玩地下情,兩人身邊亦各自出現新歡,麥明詩的裙下之臣更加浪接浪,前日被本報直擊孖新歡大隻男浪漫遊淺水灣。
【玩機呆等】■麥明詩前日單拖現身淺水灣,不停撳手機似乎佳人有約。
【冧女有計】■麥明詩與神算外孫入了cafe撐枱腳,麥明詩不時露甜笑。
■麥明詩挾10A之銜當選港姐冠軍,有身材有樣貌有高學歷。資料圖片
調笑有一手
前日下午約4時許,記者發現麥明詩單拖現身淺水灣商場外,當時見到麥明詩神情有點悶悶不樂,獨個兒不停撳手機,似乎在等人打發時間,大約半小時後,一位外表俊朗的男士匆匆現身,麥明詩見到他即露出笑容,兩人還握手問好,似乎是新識的朋友,不過兩人揀在拍拖勝地淺水灣約會,似乎有無限發展空間。兩人首先閒逛商場,之後入了一間cafe撐枱腳,他們揀了店內後面的靠牆座位,全程互望談心足足傾了兩粒鐘。大隻男似乎好識冧女,見到麥明詩不時露出甜蜜笑容,埋單之後還並肩行到停車場。據知,麥明詩的新歡名叫張存華、英文名Emil,乃有「董半仙」之稱的董慕節外孫,他在體育公司擔任營銷經理,還為樂視做NBA評述及節目主持。前日麥明詩回應傳媒時表示:「同佢今次係第一次見面,佢做Marketing PR,約出嚟只係睇吓大家有冇合作機會,去淺水灣係因為方便我架車叉電。」至於林作回覆似劃清界線:「我啱啱新年同屋企人去咗蘇梅旅行,佢嘅嘢唔回應啦,我乜都唔知。」至於新歡Emil昨在社交網貼健身相晒肌,網友留言:「10A大隻仔男友」、「40吋巨胸」,Emil接受《蘋果》電話訪問表示:「梗唔係40吋胸,佢哋鍾意玩嘢,噚日第一次見啫,我哋喺活動上識。」問到何時認識?Emil支吾說:「唔好問啦,我好驚媒體影響我同佢嘅朋友關係。」是否想追十優港姐?他緊張說:「唔好咁講,好大壓力,我覺得佢好叻女,但唔可以見佢一面就即刻追佢,識耐啲先啦。」
「同女拔啱傾」
問到麥明詩是否他的那杯茶?Emil坦言:「佢係叻女,我係鍾意叻女,覺得佢好nice,好好人,好有才華,笑得好甜,眼又大。佢又英國返嚟,幾特別㗎,而女拔萃又出強人,我老細都係女拔,所以我覺得自己同女拔女仔幾啱傾,我好欣賞叻嘅女仔,?家香港咁複雜,女強人係一個魅力。」跟林作拗手瓜?Emil說:「唔會,唔會同人哋搶,我做好自己嘢先。」問到外公是否董慕節?他避答:「家庭事想低調一些,謝謝。」採訪、攝影:徐錦池、孔志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09/19922043
公私營合作被轟明益地產商
1 :
GS(14)@2017-09-17 13:45:31■陳劍青批評政策變相鼓勵更多地產商在新界囤地。
【本報訊】政府圖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首置盤,為4大地產商手上逾億平方呎的新界農地提供全新出路。有關注土地發展的團體擔心,早前已有發展商建議撥地建居屋的南生圍會成為計劃試點,由政府助地產商挾房屋需求的「公眾利益」逼城規會批准發展,批評有關政策明益地產商。消息指政府計劃與地產商合作,以較優惠的補地價,換取它們在同一地盤同時興建私人屋苑及首置盤。礙於計劃須具一定規模,較難在市區的重建項目實行,估計利用新界農地的呼聲較高。本地地產商之中,恒基、新鴻基、長實、新世界是農地儲備的大戶,當中以恒基手上的農地最多,達4,480萬平方呎;其次是新鴻基,達3,000萬呎。四大地產商合共持有1億570萬呎的農地,面積相等於42個沙田第一城,若政府借首置盤釋放農地,四大地產商必成大贏家。恒基和新鴻基前日已先後對政策表示歡迎,身兼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及會德豐主席的梁志堅昨亦指首置盤對社會是好事,並相信政府會照顧地產商經營。
南生圍或成試點
民間土地資源專家組成員陳劍青認為,現時提出的公私營合作模式明益地產商,他指政府大可向地產商直接收回農地建屋,亦可用賣地表中滾存的地段作首置,「起個首置盤,點解都要將公眾利益同地產商嘅利益刻意綑綁埋一齊?」陳估計,政府與發展商將在新界尋找大型土地作為公私營合作的試點,而南生圍可能會成為試點之一。恒基有份的發展商「南生圍建業」過去20年一直希望發展南生圍,但都因濕地保育原因而不獲批准;幾年前建業就提出過發展時撥地興建320個單位作居屋出售,換取城規會開綠燈,但至今未有成事。陳劍青擔心一旦政府與發展商合作,會挾住屋需求助發展商將項目「包裝到有公眾利益」,藉此開發有爭議地方,「逼到城規會跟咗呢個大方向,要通過一啲原本通過唔到嘅方案」。他批評政府的政策變相鼓勵更多地產商在新界囤地,形容是林鄭上台後報答地產商的政治酬庸。■記者林偉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908/20146313
促公私營合作增地 疑為首置盤造勢
1 :
GS(14)@2017-10-29 23:33:08【本報訊】政府早前宣佈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利用私人發展商協助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團結香港基金昨建議透過公私營合作增加土地供應,考慮透過道路基建、上調地積比等政策,增加私人土地可建單位,但發展商須替政府興建一定數量公營房屋,並需補足地價,有團體形容基金會如政府「御用智庫」,建議為政府的首置盤護航,「點解一定要益地產商?」
團體質疑明益地產商
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曾維謙稱,他們研究後建議政府可透過公私營合作增加土地供應,以釋放私人土地的發展潛力,考慮透過道路基建、上調地積比等讓私人發展商增建單位,並同時替政府興建一定數量公營房屋,業主須補足地價,並透過一套公平、透明的機制推行計劃,亦建議政府成立「土地發展專員辦事處」,統籌土地審批工作,為審批程序「拆牆鬆綁」。被問到會否惹來官商勾結之嫌,曾指計劃並非由政府與某幾個發展商「閂埋門傾」,有機制推行,政府如增加土地地積比,對社會亦有得益。基金會副總幹事黃元山則認為計劃帶來的社會效益不會少於發展商得益。報告又指坊間討論利用市區閒置官地或預留予鄉村式發展的土地,分別涉及約400公頃及900多公頃土地,報告認為前者土地太零散、不少形狀不宜發展房屋;後者不少土地位處丁屋後巷位置、保育敏感地帶及位置偏遠,難以發展。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則認為基金會提出類似首置盤的方案,明顯為政府護航及為計劃「做勢」和發展商「開路」,他指尚有不少增加土地的方案,如使用棕地等,「點解要益地產商?」他初步看過基金會有關市區閒置官地或預留予鄉村式發展的土地的研究,質疑研究未夠全面,只抽取部分未能發展的個案作例子。■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024/20192688
美聯黃建業籲加快公私營合作
1 :
GS(14)@2018-10-09 10:47:24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064&issue=20181009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明日將會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美聯(1200)主席黃建業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如加快「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等,希望可以增加供應。他又指,雖然在利淡因素下樓市出現調整,但他認為只會「梯級式」下跌。
黃建業接受訪問時稱,房屋供應量是影響樓價升跌的重要原因,故呼籲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重點放在土地及房屋供應上,從速落實填海建屋是「事在必行」,更建議加快推動「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以滿足香港市民對安居樂業的需要。
四大發展商三成農地料可建12萬伙
他表示,目前四大發展商擁有的農地儲備高達1億方呎,假設抽出當中的三成農地轉換為房屋用地,以2倍地積比率,並平均每個單位面積為500方呎計算,即可提供約12萬個單位,規模已大於9個美孚新邨或太古城,絕對有助解決香港的房屋供應問題,惟明白「公私營合作」涉及公眾利益,因此整個過程必須「公平、公正、公開」。
此外,黃建業亦贊同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惟必須做到「公私兼顧」,切勿「以公謀私」,將大量的私樓土地轉作興建公營房屋,影響私樓供應,以免出現今個財年私樓新供應難達標的問題,長遠種下樓價飈升的成因。
樓價料梯級式下跌
對於近日樓市回調,黃建業指,港樓自2009年美國推行量化寬鬆(QE)開始,已經歷近10年的超級大旺市,樓價更自海嘯後的低位上升2.3倍,一度連升28個月,出現「高位調整」實屬健康正常的現象。直到目前貿易戰惡化,外圍經濟晦暗不明,股市先從高位大幅回落兩成,加上港銀行12年來首度加息,利淡因素充斥市場,樓市亦借勢微調,跌幅會跟隨股市逐漸反映。
不過,他認為普遍銀行僅宣布加息0.125厘,幅度遠低於預期,銀行「象徵式」跟隨加息,反映香港資金充裕,現時本地銀行結餘仍達約767億元,遠高於06年加息時的水平,存款則近13萬億元,亦遠高於97年約2.7萬億元水平,本港資金未有大規模「退潮」迹象,認為「資金不退,樓市不死」,香港樓市暫無「跳崖式」急跌風險,料本地樓價只會「梯級式」緩慢下跌,估計樓價從高位回調約5%,全年升約8%至10%。
Next Page